Loading AI tools
各國建國時間列表羅列主權國家或政權的建立日期(獲得獨立或換上現行憲法),按洲份分類。本清單包括目前聯合國全部會員國或觀察員國家的195個國家。這不包括滅亡了的國家,但包括幾個有限承認國家。[註 1] 對於擬議國家或各種認為被占領的國家,請參閱活躍的分離主義運動列表。私人國家不包括在這個名單。
國家建立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並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國家的「建國」日期是無法客觀地確定的;例如,英格蘭和法國實際上在中世紀是平等基礎的主權國一事不妨礙英格蘭現在不是一個主權國家(已在1707年轉移主權到英國),而法國是一個創建於1792年的共和國一事實(法律上,法國目前指的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於1958年)。
一個比較清晰的措施是依照國家憲法定立的日期,但因為憲法屬於一個完全現代的概念,所有通過這一標準的建國日期都是現代的或早現代的(最古老的憲法在聖馬利諾,可以追溯到1600年)。
早於1919年的,為廣泛認可國家的獨立日期應該謹慎對待,因為建立國際聯盟以前,沒有任何國際機構承認到建國,而獨立性在超越了相互承認的事實主權時沒有任何意義(國際聯盟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有效地由聯合國接管)。參見:領土糾紛。
許多國家具有某些遠古(或極遠古)的、象徵性的建國日期作為其國家神話的一部分,有時人為誇大一國的「國祚」是為了民族主義,有時僅是指一個長期和逐漸的過程中形成的一個族群身份。這樣的日期反映不到國家(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的建立,但則是一個民族(族裔或文化組)的建立,這些用語往往在民族國家的背景下混為一談。
以下列表包含國家或政權的建立日期並配上這些事件的簡短描述。如欲深入了解一個國家或政權的形成和其歷史,請參見其主條目。
國家 | 現時政制確立日期 | 現時政制的誕生 | 主權建立日期 | 獲得主權事件 | 最近疆域變更日期 | 最近主要疆域變化 |
---|---|---|---|---|---|---|
阿爾及利亞 | 000000001963-01-01-00001963年 | 通過現行憲法。 | 000000001962-07-03-00001962年7月3日 | 兩天前阿爾及利亞獨立公投後獲法國承認 | 000000001962-07-05-00001962年7月5日 | 阿爾及利亞在從法國獨立後獲得對阿爾及利亞全境的主權。 |
安哥拉 | 000000001975-01-01-00001975年 | 000000001975-11-11-00001975年11月11日 | 從葡萄牙獨立 | |||
貝南 | 000000001960-08-01-00001960年8月1日 | 從法國獨立 | 000000001894-01-15-00001894年1月15日 | 達荷美法國保護國的邊界在第二次法國 - 達荷美戰爭(英語:Second Franco-Dahomean War)結束時定立 | ||
波札那 | 000000001966-09-30-00001966年9月30日 | 從英國獨立 | 000000001999-12-13-00001999年12月13日 | 國際法庭判定塞杜杜島屬於波札那而不是納米比亞。 | ||
布吉納法索 | 000000001960-08-05-00001960年8月5日 | 從法國獨立 | ||||
蒲隆地 | 000000001966-11-28-00001966年11月28日 | 君主制被共和制取代 | 000000001962-07-01-00001962年7月1日 | 從比利時獨立 | ||
維德角 | 000000001975-07-05-00001975年7月5日 | 從葡萄牙獨立 | ||||
喀麥隆 | 000000001960-01-01-00001960年1月1日 | 從法國獨立 | 000000001961-10-01-00001961年10月1日 | 部分英屬喀麥隆獲併入喀麥隆 | ||
中非 | 000000001979-09-21-00001979年9月21日 | 君主制被共和制取代 | 000000001960-08-13-00001960年8月13日 | 從法國獨立 | ||
查德 | 000000001960-08-11-00001960年8月11日 | 從法國獨立 | 000000001997-02-03-00001997年2月3日 | 查德獲得奧祖地帶 | ||
葛摩 | 000000001975-07-06-00001975年7月6日 | 宣佈從法國獨立 |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000000001997-05-17-00001997年5月17日 | 000000001960-06-30-00001960年6月30日 | 從比利時獨立 | |||
剛果共和國 | 000000001960-08-15-00001960年8月15日 | 從法國獨立 | ||||
象牙海岸 | 000000001958-12-04-00001958年12月4日 | 成為法蘭西共同體的自治共和國 | ||||
000000001960-08-07-00001960年8月7日 | 從法國獨立 | |||||
吉布地 | 000000001977-06-27-00001977年6月27日 | 從法國獨立 | ||||
埃及 | 000000001953-06-18-00001953年6月18日 | 埃及七月革命推翻了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君主制被共和制取代 | 000000000969-01-01-0000969年 | 法蒂瑪王朝征服埃及並定其為行政、文化與宗教中心。最終埃及發展出新的阿拉伯地區文化。 | 000000001925-01-01-00001925年 | 利比亞和英屬埃及的東部邊界變為現在的邊界。 |
000000001922-02-28-00001922年2月28日 | 英國結束其保護國,承認埃及獨立 | |||||
赤道幾內亞 | 000000001968-10-12-00001968年10月12日 | 從西班牙獨立 | ||||
厄利垂亞 | 000000001993-05-24-00001993年5月24日 | 宣佈從衣索比亞獨立 | 000000002002-04-01-00002002年4月1日 | 厄利垂亞 - 衣索比亞邊界委員會(衣索比亞-厄利垂亞戰爭後的EEBC)將巴德梅交由厄利垂亞統治。與衣索比亞有爭議 | ||
史瓦帝尼 | 000000002006-02-08-00002006年2月8日 | 史瓦濟蘭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Swaziland) | 000000001968-09-06-00001968年9月6日 | 從英國獨立 | ||
衣索比亞 | 000000001975-03-21-00001975年3月21日 | 君主制廢除並由共和國取代 | 900年 | 扎格維王朝 | 000000002002-04-01-00002002年4月1日 | 厄利垂亞 - 衣索比亞邊界委員會(衣索比亞-厄利垂亞戰爭後的EEBC)將巴德梅交由厄利垂亞統治。與衣索比亞有爭議 |
加彭 | 000000001960-08-17-00001960年8月17日 | 從法國獨立 | ||||
甘比亞 | 000000001965-02-18-00001965年2月18日 | 從英國獨立 | ||||
迦納 | 000000001957-03-06-00001957年3月6日 | 從英國獨立 | 000000001956-12-13-00001956年12月13日 | 英屬多哥蘭與黃金海岸聯盟 | ||
幾內亞 | 000000001958-10-02-00001958年10月2日 | 從法國獨立 | ||||
幾內亞比索 | 000000001973-09-24-00001973年9月24日 | 宣佈從葡萄牙獨立 | ||||
000000001974-09-10-00001974年9月10日 | 獨立地位獲葡萄牙承認 | |||||
肯亞 | 000000001963-12-12-00001963年12月12日 | 從英國獨立 | ||||
賴索托 | 000000001966-10-04-00001966年10月4日 | 從英國獨立 | 000000001868-03-12-00001868年3月12日 | 現在賴索托的地區置於英國統治之下 | ||
賴比瑞亞 | 000000001847-07-26-00001847年7月26日 | 從美國殖民協會獨立 | 000000001986-01-06-00001986年1月6日 | 現行憲法生效 | ||
利比亞 | 000000002014-08-04-00002014年8月4日 | 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掌權。[註 2] | 000000001951-12-24-00001951年12月24日 | 獨立於聯合國託管(在1947年義大利治理結束後由英國和法國政府共管) | 000000001984-02-13-00001984年2月13日 | 查德獲得奧祖地帶 |
馬達加斯加 | 000000001958-10-14-00001958年10月14日 | 馬爾加什共和國被創立為法蘭西共同體的自治共和國 | ||||
000000001960-06-26-00001960年6月26日 | 獨立地位獲法國承認 | |||||
馬拉威 | 000000001964-07-06-00001964年7月6日 | 從英國獨立 | ||||
馬利 | 000000001958-11-25-00001958年11月25日 | 法屬蘇丹獲得自治權 | 000000001960-04-08-00001960年4月8日 | 塞內加爾脫離馬里聯邦 | ||
000000001960-09-22-00001960年9月22日 | 從法國獨立 | |||||
茅利塔尼亞 | 000000001960-11-28-00001960年11月28日 | 從法國獨立 | 000000001979-08-11-00001979年8月11日 | 茅利塔尼亞放棄對西撒哈拉的領土要求,並撤離當地 | ||
模里西斯 | 000000001968-03-12-00001968年3月12日 | 從英國獨立 | 000000001965-01-01-00001965年 | 查哥斯群島被分割出來 | ||
摩洛哥 | 000000000788-02-07-0000788年2月7日 | 伊德里斯一世建立第一個摩洛哥民族王朝 | 000000001955-01-01-00001955年 | 從法國獨立 | 000000001955-11-18-00001955年11月18日 | 保護國地位結束 |
莫三比克 | 000000001975-06-25-00001975年6月25日 | 從葡萄牙獨立 | ||||
納米比亞 | 000000001990-03-21-00001990年3月21日 | 從南非獨立 | 000000001997-03-01-00001997年3月1日 | 鯨灣港併入納米比亞 | ||
尼日 | 000000001958-12-04-00001958年12月4日 | 成為法蘭西共同體的自治國 | ||||
000000001960-08-03-00001960年8月3日 | 從法國獨立 | |||||
奈及利亞 | 000000001960-10-01-00001960年10月1日 | 從英國獨立 | 000000001970-01-15-00001970年1月15日 | 比亞法拉共和國被平定 | ||
000000001961-06-01-00001961年6月1日 | 英屬喀麥隆北部併入奈及利亞 | |||||
盧安達 | 000000001962-07-01-00001962年7月1日 | 從比利時獨立 | ||||
聖多美普林西比 | 000000001975-07-12-00001975年7月12日 | 從葡萄牙獨立 | ||||
塞內加爾 | 000000001960-08-20-00001960年8月20日 | 從法國獨立 | ||||
塞席爾 | 000000001976-06-29-00001976年6月29日 | 從英國獨立 | ||||
獅子山 | 000000001961-04-27-00001961年4月27日 | 從英國獨立 | ||||
索馬利亞 | 000000002012-08-20-00002012年8月20日 | 索馬利亞聯邦政府成立。[註 3] | 000000001960-07-01-00001960年7月1日 | 索馬利亞託管地(英語:Trust Territory of Somalia)(前義屬索馬利蘭)和索馬利蘭國(前英屬索馬利蘭)合併 | 000000001991-05-18-00001991年5月18日(有爭議) | 索馬利蘭宣佈獨立,但不獲國際承認。 |
南非 | 000000001961-05-31-00001961年5月31日 | 宣佈成立共和國 | 000000001931-12-11-00001931年12月11日 | 西敏法令,確立了南非聯邦自治領與英國之間法理上平等的地位 | 000000001990-03-21-00001990年3月21日 | 實際上: 西南非宣佈獨立,成為納米比亞 |
000000001997-02-04-00001997年2月4日 | 南非種族隔離結束後的南非憲法生效 | 000000001910-05-31-00001910年5月31日 | 開普殖民地、納塔爾殖民地、川斯瓦殖民地及奧蘭治河殖民地(英語:Orange River Colony)合併成為南非聯邦。 | 000000001994-04-27-00001994年4月27日 | 法理上: 將名義上獨立但未被承認的班圖斯坦重新納入後種族隔離的南非 | |
南蘇丹 | 000000002011-07-09-00002011年7月9日 | 2011年南蘇丹獨立公投 | 000000002011-07-09-00002011年7月9日 | 南部蘇丹與蘇丹的分離 | ||
蘇丹 | 000000002010-04-15-00002010年4月15日 | 自第二次蘇丹內戰以來的第一次民主選舉 | 000000001956-01-01-00001956年1月1日 | 獨立於埃及和英國的聯合統治 | 000000002011-07-09-00002011年7月9日 | 南蘇丹脫離蘇丹 |
坦尚尼亞 | 000000001991-07-01-00001991年7月1日 | 經修憲結束一黨專政 | 000000001961-12-09-00001961年12月9日 | 坦加尼喀從英國獨立 | 000000001964-04-26-00001964年4月26日 | 坦加尼喀和尚吉巴合併成坦尚尼亞 |
多哥 | 000000001958-08-30-00001958年8月30日 | 成為法蘭西聯盟內的自治國 | ||||
000000001960-04-27-00001960年4月27日 | 從法國獨立 | |||||
突尼西亞 | 000000002014-01-26-00002014年1月26日 | 茉莉花革命後採用新憲法 | 000000001956-03-20-00001956年3月20日 | 從法國獨立 | ||
烏干達 | 000000001962-03-01-00001962年3月1日 | 獲得自治權 | ||||
000000001962-10-09-00001962年10月9日 | 從英國獨立 | |||||
尚比亞 | 000000001964-10-24-00001964年10月24日 | 從英國獨立 | ||||
辛巴威 | 000000001987-12-22-00001987年12月22日 | 羅伯·穆加貝修改辛巴威憲法,建立總統制。[註 4] | 000000001965-11-11-00001965年11月11日 | 南羅德西亞單方面宣佈獨立 | 000000001901-01-01-00001901年 | 不列顛南非公司(BSAC)將東北羅得西亞與南羅得西亞分開 |
000000001980-04-18-00001980年4月18日 | 英國承認辛巴威獨立 |
國家 | 現時政制確立日期 | 現時政制的誕生 | 主權建立日期 | 獲得主權事件 | 最近疆域變更日期 | 最近主要疆域變化 |
---|---|---|---|---|---|---|
安地卡及巴布達 | 000000001981-11-01-00001981年11月1日 | 從英國獨立 | ||||
阿根廷 | 000000001853-05-01-00001853年5月1日 | 第一部阿根廷憲法頒布 | 000000001810-05-25-00001810年5月25日 | 五月革命使第一個地方政府設立 | 000000001884-10-18-00001884年10月18日 | 第二次荒漠遠征 |
000000001816-07-09-00001816年7月9日 | 阿根廷宣佈從西班牙獨立。 | |||||
000000001859-07-09-00001859年7月9日 | 獨立地位獲西班牙承認。 | |||||
巴哈馬 | 000000001964-01-07-00001964年1月7日 | 獲得內部自治權 | ||||
000000001973-07-10-00001973年7月10日 | 從英國獨立 | |||||
巴貝多 | 000000001966-11-30-00001966年11月30日 | 從英國獨立 | ||||
貝里斯 | 000000001981-09-21-00001981年9月21日 | 從英國獨立 | 000000001859-01-01-00001859年 | 條約確定英屬宏都拉斯和瓜地馬拉之間的邊界 | ||
000000001964-01-01-00001964年1月1日 | 自治殖民地 | |||||
玻利維亞 | 000000002009-01-25-00002009年1月25日 | 玻利維亞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Bolivia) | 000000001825-08-06-00001825年8月6日 | 玻利維亞從西班牙獨立的戰爭。 | 000000001903-11-11-00001903年11月11日 | 與巴西簽訂《彼得羅波利斯條約(英語:Treaty of Petrópolis)》,玻利維亞交出阿克里的土地以換取馬托格羅索州的土地 |
000000001844-07-21-00001844年7月21日 | 獨立地位獲西班牙承認 | |||||
巴西 | 000000001988-10-05-00001988年10月5日 | 《巴西憲法》確立成為第三聯邦共和國 | 000000001822-09-07-00001822年9月7日 | 宣佈從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獨立 | 000000001903-11-11-00001903年11月11日 | 與玻利維亞簽訂《彼得羅波利斯條約(英語:Treaty of Petrópolis)》,巴西交出馬托格羅索州的土地以換取阿克里的土地 |
000000001825-08-29-00001825年8月29日 | 獨立地位獲葡萄牙承認 | |||||
000000001889-11-15-00001889年11月15日 | 宣布成立聯邦共和國 | |||||
加拿大 | 000000001867-07-01-00001867年7月1日 | 授予名義上獨立(自治領狀態),成立聯邦 | 000000001931-12-11-00001931年12月11日 | 西敏法令 | 000000001999-04-01-00001999年4月1日 | 努納福特地區透過《努納福特領土聲明協議法案》,從西北地區的三分之二分割而出。 |
000000001982-04-17-00001982年4月17日 | 1982年憲法法案生效 | |||||
智利 | 000000001989-08-17-00001989年8月17日 | 智利憲法修正案結束了軍事獨裁統治 | 000000001810-09-18-00001810年9月18日 | 第一軍政府 | 000000001929-07-03-00001929年7月3日 | 智利在《1929年利馬條約》中獲得阿里卡區 |
000000001818-01-01-00001818年1月1日 | 《智利獨立宣言》,宣佈從西班牙獨立 | |||||
000000001844-04-25-00001844年4月25日 | 獨立地位獲西班牙承認 | |||||
哥倫比亞 | 000000001991-07-04-00001991年7月4日 | 《1991年哥倫比亞憲法(英語:Colombian Constitution of 1991)》確立共和總統制。 | 000000001810-07-20-00001810年7月20日 | 哥倫比亞宣佈從西班牙獨立。 | 000000001991-07-04-00001991年7月4日 | 主權領土在全國製憲會議下獲整理。 |
000000001819-12-17-00001819年12月17日 | 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巴拿馬和厄瓜多合併。 | |||||
000000001831-11-19-00001831年11月19日 | 大哥倫比亞解體使得要與巴拿馬簽約成為新格瑞那達共和國。 | |||||
000000001858-05-22-00001858年5月22日 | 根據1858年的憲法,新格拉納達共和國被格拉納達聯邦(英語:Granadine Confederation)所取代。 | |||||
000000001863-05-08-00001863年5月8日 | 根據1864年的修憲,格拉納達聯邦被替換為哥倫比亞合眾國。 | |||||
000000001881-01-30-00001881年1月30日 | 獨立宣言獲西班牙承認 | |||||
000000001886-08-08-00001886年8月8日 | 建立哥倫比亞作為共和國的現有主權。 | |||||
哥斯大黎加 | 000000001949-11-07-00001949年11月7日 | 哥斯大黎加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Costa Rica) | 000000001821-09-15-00001821年9月15日 | 哥斯大黎加宣佈從西班牙獨立 | 000000001824-07-25-00001824年7月25日 | 尼科亞的兼併(英語:Partido de Nicoya) |
000000001838-11-15-00001838年11月15日 | 從中美洲聯邦獨立 | |||||
000000001850-05-10-00001850年5月10日 | 獨立地位獲西班牙承認 | |||||
古巴 | 000000001959-01-01-00001959年1月1日 | 古巴革命 | 000000001898-10-10-00001898年10月10日 | 1868年至1898年,幾場反西班牙的起義發動了,結果美國軍事支援古巴起義,爆發美西戰爭。 | ||
000000001898-12-10-00001898年12月10日 | 西班牙在美西戰爭中戰敗,美國對古巴的軍事佔領開始。 | |||||
000000001902-05-20-00001902年5月20日 | 美國的軍事佔領結束[1] | |||||
多米尼克 | 000000001978-11-03-00001978年11月3日 | 多米尼克憲法 | 000000001967-02-27-00001967年2月27日 | 成為英國聯繫邦 | ||
000000001978-11-03-00001978年11月3日 | 從英國獨立 | |||||
多明尼加 | 000000001966-11-28-00001966年11月28日 | 多明尼加內戰後多明尼加的平民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the Dominican Republic)。[註 5] | 000000001844-02-27-00001844年2月27日 | 多明尼加從海地獨立 | 000000001936-05-09-00001936年5月9日 | 海地和多明尼加簽訂條約確定邊界。 |
000000001874-10-14-00001874年10月14日 | 獨立地位獲西班牙承認 | |||||
厄瓜多 | 000000002008-09-28-00002008年9月28日 | 《厄瓜多憲法(英語:2008 Constitution of Ecuador)》建立 | 000000001809-08-10-00001809年8月10日 | 首次宣佈從西班牙獨立 | 000000001942-02-26-00001942年2月26日 | 《里約協議(英語:Rio Protocol)》結束了與秘魯的邊界爭端 |
000000001822-05-24-00001822年5月24日 | 第二次宣佈從西班牙獨立,作為大哥倫比亞的一部分 | |||||
000000001830-05-13-00001830年5月13日 | 大哥倫比亞解體 | |||||
000000001840-02-16-00001840年2月16日 | 獨立宣言獲西班牙承認 | |||||
薩爾瓦多 | 000000001983-12-16-00001983年12月16日 | 《薩爾瓦多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El Salvador)》確立為第三個單一制總統制共和國 | 000000001821-09-15-00001821年9月15日 | 薩爾瓦多從西班牙獨立,並在九日後成為墨西哥第一帝國的一個省 | ||
000000001823-07-01-00001823年7月1日 | 薩爾瓦多由墨西哥第一帝國一部分變成中美洲聯邦一個構成國 | |||||
000000001841-02-02-00001841年2月2日 | 中美洲聯邦解體, 薩爾瓦多成為獨立國家 | |||||
000000001841-02-18-00001841年2月18日 | 薩爾瓦多獲國際承認。 | |||||
000000001865-06-24-00001865年6月24日 | 獨立地位獲西班牙承認 | |||||
格瑞那達 | 000000001967-02-27-00001967年2月27日 | 英國聯繫邦 | ||||
000000001974-02-07-00001974年2月7日 | 從英國完全獨立 | |||||
瓜地馬拉 | 000000001985-05-31-00001985年5月31日 | 《瓜地馬拉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Guatemala)》建立 | 000000001821-09-15-00001821年9月15日 | 瓜地馬拉成為已宣布從西班牙獨立的中美洲聯邦的構成國 | ||
000000001839-04-17-00001839年4月17日 | 宣佈從中美洲聯邦獨立 | |||||
000000001863-05-29-00001863年5月29日 | 獨立地位獲西班牙承認 | |||||
蓋亞那 | 000000001966-05-26-00001966年5月26日 | 從英國獨立 | ||||
海地 | 000000001987-03-01-00001987年3月 | 1987年憲法(英語:s:Constitution of Haiti)(被取締) | 000000001804-01-01-00001804年1月1日 | 法國殖民地聖多明哥獨立成為海地 | 000000001844-02-27-00001844年2月27日 | 多明尼加從海地獨立 |
000000001936-05-09-00001936年5月9日 | 海地和多明尼加簽訂條約確定邊界。 | |||||
宏都拉斯 | 000000001982-01-11-00001982年1月11日 | 宏都拉斯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Honduras)。 | 000000001821-09-15-00001821年9月15日 | 宏都拉斯成為已宣佈從西班牙獨立的中美洲聯邦的構成國 | 000000001972-09-01-00001972年9月1日 | 天鵝群島由美國佔領交還宏都拉斯 |
000000001838-10-26-00001838年10月26日 | 從中美洲聯邦獨立 | |||||
000000001894-11-17-00001894年11月17日 | 獨立地位獲西班牙承認 | |||||
牙買加 | 000000001962-08-06-00001962年8月6日 | 從英國獨立 | ||||
墨西哥 | 000000001917-02-07-00001917年2月7日 | 墨西哥憲法 | 000000001810-09-16-00001810年9月16日 | 宣佈從西班牙獨立 | 000000001853-12-30-00001853年12月30日 | 蓋茲登購地 |
000000001821-09-27-00001821年9月27日 | 墨西哥帝國獨立宣言 | |||||
000000001836-12-28-00001836年12月28日 | 獨立宣言獲西班牙承認 | |||||
尼加拉瓜 | 000000001987-01-09-00001987年1月9日 | 《尼加拉瓜憲法》建立 | 000000001821-09-15-00001821年9月15日 | 尼加拉瓜成為已宣布從西班牙獨立的中美洲聯邦的構成國 | ||
000000001838-11-05-00001838年11月5日 | 從中美洲聯邦獨立 | |||||
000000001850-07-24-00001850年7月24日 | 獨立地位獲西班牙承認 | |||||
巴拿馬 | 000000001972-10-11-00001972年10月11日 | 《巴拿馬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Panama)》建立 | 000000001903-11-03-00001903年11月3日 | 從哥倫比亞獨立 | 000000001999-12-31-00001999年12月31日 | 巴拿馬運河區主權由美國移交巴拿馬 |
000000001904-05-10-00001904年5月10日 | 獨立地位獲西班牙承認 | |||||
巴拉圭 | 000000001992-06-20-00001992年6月20日 | 巴拉圭民主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Paraguay) | 000000001811-05-14-00001811年5月14日 | 宣佈從西班牙獨立 | 000000001938-01-01-00001938年 | 由於大廈谷戰爭,巴拉圭獲得了大部分的格蘭查科 |
000000001880-09-10-00001880年9月10日 | 獨立地位獲西班牙承認 | |||||
秘魯 | 000000001993-12-31-00001993年12月31日 | 《秘魯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Peru)》建立 | 000000001821-07-28-00001821年7月28日 | 宣佈從西班牙獨立 | 000000001942-02-26-00001942年2月26日 | 《里約協議(英語:Rio Protocol)》結束了與厄瓜多的邊界爭端 |
000000001879-08-14-00001879年8月14日 | 獨立地位獲西班牙承認 | |||||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 000000001967-02-27-00001967年2月27日 | 英國聯繫邦 | 000000001980-12-19-00001980年12月19日 | 安圭拉脫離聖克里斯多福-尼維斯-安圭拉 | ||
000000001983-09-19-00001983年9月19日 | 從英國獨立 | |||||
聖露西亞 | 000000001967-02-27-00001967年2月27日 | 成為聯繫邦 | ||||
000000001979-02-22-00001979年2月22日 | 從英國獨立 | |||||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 000000001969-10-27-00001969年10月27日 | 成為聯繫邦 | ||||
000000001979-10-27-00001979年10月27日 | 從英國獨立 | |||||
蘇利南 | 000000001954-12-15-00001954年12月15日 | 獲得自治權 | ||||
000000001975-11-25-00001975年11月25日 | 從荷蘭獨立 | |||||
千里達及托巴哥 | 000000001962-08-31-00001962年8月31日 | 從英國獨立 | ||||
美國 | 000000001789-03-04-00001789年3月4日 | 《美國憲法》生效,取代了以前的《邦聯條例》並創建了一個新的政府體系 | 000000001776-07-04-00001776年7月4日 | 《美國獨立宣言》,宣佈從英國獨立 | 000000001959-08-21-00001959年8月21日 | 美國領土: 夏威夷領地以夏威夷州的身份加入聯邦 |
000000001783-09-03-00001783年9月3日 | 獨立地位獲英國承認 | 000000001981-09-07-00001981年9月7日 | 島嶼地區: 由於1972年簽署的條約,美國將塞拉納島和龍卡多爾島割讓給哥倫比亞 | |||
烏拉圭 | 000000001996-12-08-00001996年12月8日 | 1996年烏拉圭憲法公投(英語:1996 Uruguayan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 | 000000001825-08-25-00001825年8月25日 | 宣佈從巴西帝國獨立,加入拉普拉塔聯合省(現阿根廷)。 | ||
000000001828-08-27-00001828年8月27日 | 《蒙特維多條約(英語:1828 Treaty of Montevideo)》簽訂,獨立地位獲巴西承認 | |||||
000000001870-07-19-00001870年7月19日 | 獨立地位獲西班牙承認 | |||||
委內瑞拉 | 000000001999-12-20-00001999年12月20日 | 委內瑞拉新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Venezuela)確立了玻利瓦爾第五共和國 | 000000001810-04-19-00001810年4月19日[2] | 宣佈從西班牙獨立 | 000000001899-10-03-00001899年10月3日 | 仲裁庭將埃塞奎博蓋亞那的大部分贈予英屬圭亞那。 |
000000001830-01-13-00001830年1月13日 | 大哥倫比亞解體 | |||||
000000001845-03-30-00001845年3月30日 | 獨立地位獲西班牙承認 |
國家 | 現時政制確立日期 | 現時政制的誕生 | 主權建立日期 | 獲得主權事件 | 最近疆域變更日期 | 最近主要疆域變化 |
---|---|---|---|---|---|---|
阿富汗 | 000000002021-08-19-00002021年8月19日 | 塔利班確立伊斯蘭酋長國 | 000000001919-08-19-00001919年8月19日 | 《拉瓦爾品第條約》結束英國對阿富汗外交政策的控制 | 000000001747-01-01-00001747年 杜蘭尼帝國 | 1893年劃定杜蘭線分開普什圖尼斯坦,成為阿富汗和英屬印度的邊界 |
巴林 | 000000001971-08-15-00001971年8月15日 | 廢除了與英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 | 000000001521-07-01-00001521年7月1日 | 葡萄牙征服當前領土 | ||
孟加拉 | 000000001972-11-04-00001972年11月4日 | 法理上: 孟加拉國憲法 | 000000001971-03-26-00001971年3月26日 | 宣佈從巴基斯坦獨立 | 000000002015-07-31-00002015年7月31日 | 印度與孟加拉交換兩國邊境飛地 |
000000001991-02-27-00001991年2月27日 | 實際上: 自恢復議會民主以來的第一次大選。 | |||||
不丹 | 000000002008-03-24-00002008年3月24日 | 第一次國會選舉 | 000000001885-01-01-00001885年 | 烏顏·旺楚克結束了內戰並統一不丹 | 000000001865-11-11-00001865年11月11日 | 《辛楚拉條約(英語:Treaty of Sinchula)》 |
汶萊 | 000000001959-09-29-00001959年9月29日 | 法理上:汶萊憲法 | 000000001984-01-01-00001984年1月1日 | 文萊於1979年1月4日與英國達成協議後重新獲得獨立 | 000000001841-08-18-00001841年8月18日 | 砂拉越王國成立 |
000000001962-12-12-00001962年12月12日 | 實際上:在汶萊暴亂期間宣佈了戒嚴,無限期地暫停民主選舉。 | |||||
柬埔寨 | 000000001993-09-21-00001993年9月21日 | 柬埔寨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Cambodia) | 000000001953-09-09-00001953年9月9日 | 從法國獨立 | ||
000000001989-09-26-00001989年9月26日 | 越南佔領結束後獲得自由;柬埔寨人民共和國恢復國名為柬埔寨王國 | |||||
中華人民共和國[註 6] | 000000001982-12-04-00001982年12月4日 |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現行的憲法(八二憲法),並大約每五年檢視一次 | -999999998750-01-01-0000公元前1250年 | 商朝被公認為中國歷史上目前可認證最早的朝代[3] | 000000002011-10-06-00002011年10月6日 | 塔吉克共和國把1158平方公里土地劃歸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華民國 | 000000001947-12-25-00001947年12月25日[註 7] | 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並自1991年起進一步增修 | 000000001971-07-29-00001971年7月29日 | 喪失中業島,臺澎金馬的範圍維持至今。 | ||
印度 | 000000001950-01-26-00001950年1月26日 | 法理上: 印度憲法 | -999999999400-01-01-0000公元前600年 | 吠陀時代後期,恆河平原和西北地區的小邦整合成16個強國,是為十六雄國。 | 000000002015-07-31-00002015年7月31日 | 印度與孟加拉交換兩國邊境飛地 |
000000001947-08-15-00001947年8月15日 | 從大英帝國獨立。 | |||||
伊朗 | 000000001979-02-11-00001979年2月11日 | 伊朗伊斯蘭革命結束了君主制並建立了一個伊斯蘭共和國 | -999999999391-01-01-0000公元前609年 | 前616年-前609年阿述帝國滅亡後,米底王國統一,與巴比倫、呂底亞和埃及並立古代近東 | 000000001828-02-10-00001828年2月10日 | 《土庫曼恰伊條約》簽訂,當中現今屬於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古利斯坦條約》(1813年)簽訂後仍未喪失的剩餘部分),和厄德爾的地方被割讓給俄羅斯 |
伊拉克 | 000000002005-10-15-00002005年10月15日 | 伊拉克戰爭後的伊拉克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Iraq)[註 8] | 000000000762-01-01-0000762年 | 阿拔斯王朝於底格里斯河畔建立巴格達作為首都,成為阿拉伯與伊斯蘭世界的領頭大都會。 | 000000001991-02-28-00001991年2月28日 | 科威特獲解放。[註 8] |
000000001932-10-03-00001932年10月3日 | 伊拉克王國 | |||||
以色列 | 000000001948-05-14-00001948年5月14日 | 以色列民主國家。依照《以色列獨立宣言》 | -999999999890-01-01-0000公元前110年 | 隨著前110年起塞琉古帝國瓦解,王朝徹底獨立,擴張到撤瑪利亞、加利利、伊圖塔、佩雷亞和伊杜梅阿等鄰近地區,統治者採用頭銜「 basileus」。 一些現代學者將這一時期稱為以色列的獨立王國 | 000000001981-12-14-00001981年12月14日 | 按《戈蘭高地法》正式吞併六日戰爭中從敘利亞奪得的戈蘭高地;截至當時當地只是軍事佔領狀態。 |
000000002005-09-12-00002005年9月12日 | 以色列單方面撤出加薩走廊的行動結束 | |||||
日本 | 000000001947-05-03-00001947年5月3日 | 在現行的日本憲法生效之後,在美國主導下進行了民主化 | -999999999400-01-01-0000公元前600年 | 古墳時代,日本大部逐步統一於大和王權。 | 000000001972-05-15-00001972年5月15日 | 琉球群島交還日本並廢除琉球列島美國民政府 |
約旦 | 000000001952-01-01-00001952年1月1日 | 約旦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Jordan) | 000000001946-05-25-00001946年5月25日 | 英屬巴勒斯坦託管地結束 | 000000001997-10-26-00001997年10月26日 | 簽署《約以和約》,將阿拉伯谷中400平方公里有爭議區域的大部分交還給約旦 |
000000002011-06-12-00002011年6月12日 | 約旦內閣(英語:Cabinet of Jordan)成為一個民選機構[4] | |||||
北韓 | 000000001948-09-09-00001948年9月9日 | 金日成出任內閣首相,其家族目前仍在執政。 | 000000001948-09-09-00001948年9月9日 | 宣佈建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000000001962-10-12-00001962年10月12日 | 《中朝邊界條約》簽訂 |
000000001972-12-25-00001972年12月25日 | 朝鮮憲法以「主體思想」取代共產主義作為朝鮮的執政理念。[註 9] | |||||
南韓 | 000000001987-10-29-00001987年10月29日 | 現時的第六共和國建立,結束軍事統治 | 000000001945-01-01-00001945年 | 朝鮮日治時期結束 | 000000001953-07-27-00001953年7月27日 | 韓戰停火創造了沿著軍事分界線的北部邊界 |
000000001948-08-15-00001948年8月15日 | 第一共和國建立 | |||||
科威特 | 000000001962-11-11-00001962年11月11日 | 科威特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Kuwait) | 000000001752-01-01-00001752年 | 科威特酋長國建立 | 000000001969-12-18-00001969年12月18日 | 沙烏地-科威特中立區(英語:Saudi-Kuwaiti neutral zone)的正式劃分 |
吉爾吉斯 | 000000002010-06-10-00002010年6月10日 | 《吉爾吉斯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Kyrgyzstan)》引入了議會制。 | 000000001991-08-31-00001991年8月31日 | 從蘇聯獨立[5] | 000000001936-12-05-00001936年12月5日 | 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建立 |
寮國 | 000000001975-12-02-00001975年12月2日 | 寮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 | 000000001953-10-22-00001953年10月22日 | 從法國獨立 | ||
黎巴嫩 | 000000001926-05-23-00001926年5月23日 | 黎巴嫩共和國成立 | 000000001941-11-26-00001941年11月26日 | 宣佈從法國獨立 | 000000001920-09-01-00001920年9月1日 | 法國以現有邊界建立大黎巴嫩國 |
000000001943-11-22-00001943年11月22日 | 獨立地位獲法國承認 | |||||
馬來西亞 | 000000001963-09-16-00001963年9月16日 | 馬來西亞形成[6][7] | 000000001957-08-31-00001957年8月31日 | 在獨立廣場宣布馬來亞從英國獨立[8] | 000000001965-08-09-00001965年8月9日 | 新加坡被逐出馬來西亞聯邦[9][10][11] |
000000001963-09-16-00001963年9月16日 | 馬來西亞由北婆羅洲、砂拉越、新加坡和現有的馬來亞聯邦聯合組成。[6][12] | |||||
馬爾地夫 | 000000001968-11-11-00001968年11月11日 | 宣佈為共和國 | 000000001965-07-26-00001965年7月26日 | 從英國獨立 | ||
蒙古國 | 000000001992-02-12-00001992年2月12日 | 《蒙古國憲法》宣布國家行代議民主制。 | 000000001206-01-01-00001206年 | 蒙古帝國建立 | ||
000000001911-12-29-00001911年12月29日 | 蒙古人宣佈從滿清獨立 | |||||
緬甸 | 000000002011-03-30-00002011年3月30日 | 軍政府由民選政府取代 | 000000001948-01-04-00001948年1月4日 | 緬甸宣佈從英國獨立 | 1956年 | 與中國簽訂界約 |
尼泊爾 | 000000002008-05-28-00002008年5月28日 | 建立共和國 | 000000001768-12-21-00001768年12月21日 | 尼泊爾統一(英語:Unification of Nepal) | 000000001815-12-02-00001815年12月2日 | 《蘇高利條約(英語:Sugauli Treaty)》結束了廓爾喀戰爭 |
阿曼 | 000000001749-06-10-00001749年6月10日 | 賽義德王朝開始,現時阿曼的王朝。 | 000000001650-01-26-00001650年1月26日 | 驅逐葡萄牙 | 000000001958-12-08-00001958年12月8日 | 瓜達爾賣給了巴基斯坦 |
000000001996-01-01-00001996年 | 阿曼基本法(英語:Basic Law of Oman) | |||||
巴基斯坦 | 000000001973-08-14-00001973年8月14日 | 巴基斯坦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Pakistan) | 000000001947-08-14-00001947年8月14日 | 在印巴分治中從英屬印度獨立 | 000000001971-12-16-00001971年12月16日 | 實際上:在孟加拉國解放戰爭結束時巴軍投降,東巴基斯坦省及省政府解散 |
000000001974-02-22-00001974年2月22日 | 法理上: 巴基斯坦承認孟加拉人民共和國獨立,放棄了對前東巴基斯坦省的主權 | |||||
巴勒斯坦[a] | 000000001994-05-04-00001994年5月4日 | 關於加薩走廊和傑里科地區的協定 | 000000001988-11-15-00001988年11月15日 | 巴勒斯坦獨立宣言 | 000000002007-06-15-00002007年6月15日 | 哈馬斯控制了加薩走廊 |
菲律賓[b] | 000000001935-11-30-00001935年11月30日 | 菲律賓自由邦建立。 | 000000001898-06-12-00001898年6月12日 | 不斷發展的菲律賓革命運動宣稱從西班牙帝國獨立。[13][14][15] | 2012年[16][17] | 2012年,聯合國批准了菲律賓2009年向賓漢隆起提出的主權聲索。[17] |
000000001946-07-04-00001946年7月4日 | 美國根據《馬尼拉條約》(1946年)承認其獨立。1935年憲法一直生效,直到1973年馬科斯政權頒布了一個新的憲法,然後採用了現在的1987年的憲法。 | |||||
卡達 | 000000001878-12-18-00001878年12月18日 | 從鄂圖曼帝國獨立 | ||||
沙烏地阿拉伯 | 000000001932-09-23-00001932年9月23日 | 哈薩綠洲、蓋提夫、內志和漢志統一成為沙烏地阿拉伯 | 000000001744-01-01-00001744年 | 第一沙烏地王國建立[18] | 000000002000-06-12-00002000年6月12日 | 與葉門的邊界最終由吉達條約(英語:Treaty of Jeddah (2000))確立 |
新加坡 | 000000001965-08-09-00001965年8月9日[9] | 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 | 000000001959-06-03-00001959年6月3日 | 在英國內實行自治 | 000000001965-08-09-00001965年8月9日 | 被馬來西亞聯邦驅逐;新加坡成為獨立主權國家[11] |
000000001965-08-09-00001965年8月9日 | 脫離馬來西亞獨立[9][10] | |||||
斯里蘭卡 | 000000001972-05-22-00001972年5月22日 | 斯里蘭卡憲法 | 000000001948-02-04-00001948年2月4日 | 從英國獨立 | 000000001815-02-14-00001815年2月14日 | 法理上:康提王國被英屬錫蘭吞併 |
000000002009-05-18-00002009年5月18日 | 實際上:斯里蘭卡內戰結束後,斯里蘭卡政府重奪全國的控制。 | |||||
敘利亞 | 000000002012-02-27-00002012年2月27日 | 敘利亞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Syria)[註 10] | 000000001961-09-28-00001961年9月28日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解體 | 000000001941-11-08-00001941年11月8日 | 法理上:黎巴嫩宣佈從法屬敘利亞託管地獨立[註 10] |
000000001967-06-10-00001967年6月10日 | 實際上:六日戰爭中,戈蘭高地被以色列侵占 | |||||
塔吉克 | 000000001991-09-09-00001991年9月9日 | 從蘇聯獨立[5] | 000000001929-12-05-00001929年12月5日 | 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建立 | ||
泰國 | 000000002017-04-06-00002017年4月6日 | 2017年泰王國憲法 | 000000001767-11-06-00001767年11月6日 | 達信大帝驅逐了緬甸侵略者,協助國家獨立並建立泰國新的大一統王朝 | 000000001909-03-10-00001909年3月10日 | 1909年英國-暹羅條約 |
東帝汶 | 000000002002-05-20-00002002年5月20日 | 東帝汶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East Timor) | 000000001975-11-28-00001975年11月28日 | 東帝汶宣佈獨立但被印尼鎮壓 | 000000001914-01-01-00001914年 | 葡屬帝汶的邊界獲擬定。[19] |
000000002002-05-20-00002002年5月20日 | 在聯合國贊助的1999年獨立公投後,獨立地位獲國際認可 | |||||
土庫曼 | 000000002008-09-28-00002008年9月28日 | 土庫曼憲法 | 000000001991-10-27-00001991年10月27日 | 從蘇聯獨立[5] | 000000001921-08-07-00001921年8月7日 | 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建立 |
阿聯 | 000000001971-12-02-00001971年12月2日 | 與英國締結的條約廢除了 | 000000001972-02-11-00001972年2月11日 | 拉斯海瑪加入阿聯 | ||
烏茲別克 | 000000001991-08-31-00001991年8月31日 | 宣佈從蘇聯獨立[5] | 000000001924-10-24-00001924年10月24日 | 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建立 | ||
越南 | 000000001959-12-31-00001959年12月31日 | 越南勞動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宣布越南成為社會主義國家 | 000000001945-09-02-00001945年9月2日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撤出 | 000000001976-07-02-00001976年7月2日 | 南北越統一成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
000000002014-01-01-00002014年1月1日 | 現行越南憲法 | |||||
葉門 | 000000001990-05-22-00001990年5月22日 | 北葉門和南葉門統一 | 000000001918-11-01-00001918年11月1日 | 北葉門從鄂圖曼帝國獨立 | 000000002014-09-21-00002014年9月21日 | 胡塞武裝奪取了大部分原屬北葉門的地方,包括首都薩那 |
000000001967-11-30-00001967年11月30日 | 南葉門從英國獨立 | 000000002020-04-26-00002020年4月26日 | 南方過渡委員會宣布索科特拉省和部分前南葉門地區走向自治 |
國家 | 現時政制確立日期 | 現時政制的誕生 | 主權建立日期 | 獲得主權事件 | 最近疆域變更日期 | 最近主要疆域變化 |
---|---|---|---|---|---|---|
阿爾巴尼亞 | 000000001991-04-29-00001991年4月29日 | 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被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取代。 | 約000000001190-01-01-00001190年 | 執政官普羅貢(英語:Progon of Kruja)建立阿爾貝里公國(英語:Principality of Arbër)。 | 000000001945-01-01-00001945年 | 將科索沃、西馬其頓和蒙特內哥羅邊境地區交還給南斯拉夫 |
000000001912-11-28-00001912年11月28日 | 宣佈從鄂圖曼帝國獨立 | |||||
000000001944-11-28-00001944年11月28日 | 阿爾巴尼亞在義大利/德國佔領後復國 | |||||
安道爾 | 000000001993-04-28-00001993年4月28日 | 現行安道爾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Andorra)採用 | 000000001813-01-01-00001813年 | 通過半島戰爭逆轉拿破崙帝國對安道爾的吞併 | 000000002001-08-28-00002001年8月28日 | 安道爾-法國邊境經過調整,允許安道爾建造Envalira隧道通道橋。 |
奧地利 | 000000001918-11-12-00001918年11月12日 |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的宣言 | 000000001955-05-15-00001955年5月15日 | 《奧地利國家條約》恢復奧地利作為主權國 | 000000001921-12-14-00001921年12月14日 | 肖普朗,和8個其他市鎮在公投後併入匈牙利 |
000000001156-09-17-00001156年9月17日 | 小特權:從巴伐利亞公國獲得主權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公國 | |||||
000000001804-08-11-00001804年8月11日 | 宣布成為奧地利帝國 | |||||
白俄羅斯 | 000000001996-11-28-00001996年11月28日 | 1996年憲法修正案廢除最高蘇維埃並建立國民議會 | 000000001990-07-27-00001990年7月27日 |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國家主權宣言(英語:Declaration of State Sovereignty of the Belarus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 000000001945-01-01-00001945年 | 寇松線 |
000000001991-08-25-00001991年8月25日 | 獨立地位獲蘇聯承認[5] | |||||
比利時 | 000000001831-07-21-00001831年7月21日 | 國王利奧波德一世宣誓效忠憲法,使該國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 000000001830-10-04-00001830年10月4日 | 臨時政府宣布獨立 | 000000001919-06-28-00001919年6月28日 | 比利時本土: 《凡爾賽條約》和吞併東比利時州(英語:East Cantons) |
000000001962-07-01-00001962年7月1日 | 比利時殖民地: 盧安達-烏隆地宣佈獨立並分裂成兩國:盧安達和蒲隆地。 | |||||
波赫 | 000000001992-03-03-00001992年3月3日 | 宣佈從南斯拉夫獨立 | 000000001154-01-01-00001154年 | 波士尼亞巴納特(英語:Banate of Bosnia)建立 | 000000001943-11-25-00001943年11月25日 | 在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內建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社會主義共和國 |
保加利亞 | 000000001989-11-10-00001989年11月10日 |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被保加利亞共和國取代 | 000000000632-01-01-0000632年 | 舊大保加利亞建立 | 000000001940-09-07-00001940年9月7日 | 經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維也納仲裁裁決,南多布羅加交回保加利亞王國 |
000000000681-01-01-0000681年 | 保加利亞第一帝國成立 | |||||
000000001185-01-01-00001185年 | 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成立 | |||||
000000001878-07-13-00001878年7月13日 | 在鄂圖曼帝國內的自治權經柏林條約獲得國際承認 | |||||
000000001908-09-22-00001908年9月22日 | 從鄂圖曼帝國獨立(英語:Bulgarian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 |||||
克羅埃西亞 | 000000001991-10-08-00001991年10月8日 | 從南斯拉夫獨立[註 11] | 000000000626-01-01-0000626年 | 克羅埃西亞公國成立[20][21][22][23][24] | 000000001947-02-10-00001947年2月10日 | 在《巴黎和平條約》後,伊斯特里亞半島大部分獲併入克羅埃西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
000000000925-01-01-0000925年 | 托米斯拉夫建立克羅埃西亞王國 | |||||
捷克 | 000000001993-01-01-00001993年1月1日 | 捷克斯洛伐克解體,建立捷克和斯洛伐克 | 000000000895-01-01-0000895年 | 從大摩拉維亞公國獨立 | ||
丹麥 | 000000001953-06-05-00001953年6月5日 | 丹麥憲法法案 | 000000000935-01-01-0000935年 (或以前) | 耶靈石,一對視為丹麥「建國証明」的盧恩石寫道:「國王哈拉爾命造此紀念碑......為自己贏得了全丹麥和挪威並令丹麥人成為基督徒的哈拉爾。」 | 000000001920-06-15-00001920年6月15日 | 丹麥本土: 南日德蘭郡從德國奪回。[註 12] |
000000001944-06-17-00001944年6月17日 | 丹麥領地: 冰島王國脫離了邦聯。 | |||||
愛沙尼亞 | 000000001918-02-24-00001918年2月24日 | 《愛沙尼亞獨立宣言》,藉以宣布成為共和國[Europe 1] | 000000001918-02-24-00001918年2月24日 | 宣佈從俄羅斯帝國獨立 | 000000001920-07-01-00001920年7月1日 | 法理上:簽署《愛沙尼亞 - 拉脫維亞邊境條約》,將瓦爾加大部割讓給愛沙尼亞 |
000000001991-08-20-00001991年8月20日 | 重新獨立(從蘇聯),佔領結束[註 13] | 000000001945-01-01-00001945年1月1日 | 實際上:納爾瓦河的東部海岸和佩瑟里縣(英語:Petseri County)的大部分地區被轉移到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 |||
芬蘭 | 000000001809-03-29-00001809年3月29日 | 波爾沃議會,芬蘭誕生作為俄羅斯帝國內的自治政體 | 000000001917-12-06-00001917年12月6日 | 《芬蘭獨立宣言》,宣佈從俄羅斯帝國獨立 | 000000001956-01-26-00001956年1月26日 | 從蘇聯取回波卡拉半島 |
000000001918-01-03-00001918年1月3日 | 獨立地位獲俄羅斯最高蘇維埃行政機構,全俄羅斯中央執行委員會的承認 | |||||
法國 | 000000001958-10-05-00001958年10月5日 | 建立現時的半總統制,稱為第五共和國 | 000000000481-01-01-0000481年 然後是 000000000843-01-01-0000843年 |
首度建立(由克洛維,法蘭克人的國王) | 000000001947-02-10-00001947年2月10日 | 法國本土: 兼併了唐德、拉布里格和原先是義大利的其他村莊。[註 14] |
000000001962-07-05-00001962年7月5日 | 法國海外部分: 在阿爾及利亞獨立後喪失阿爾及利亞法國省份。 | |||||
德國 | 000000001949-05-23-00001949年5月23日 |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生效。 | 843年 然後是
962年 |
東法蘭克王國建立 | 000000001990-10-03-00001990年10月3日 | 西德和東德統一 |
1815年 | 德意志邦聯建立 | |||||
000000001871-01-18-00001871年1月18日 | 德意志帝國建立 | |||||
000000001954-01-01-00001954年 |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俗稱東德)獲得完全主權 | |||||
000000001955-05-05-00001955年5月5日 |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俗稱西德)獲得完全主權 | |||||
000000001991-05-15-00001991年5月15日 | 《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結束四國佔領。 | |||||
希臘 | 000000001975-06-11-00001975年6月11日 | 希臘第三共和國 | 000000001821-03-25-00001821年3月25日 (傳統上)
000000001821-02-23-00001821年2月23日 (實際上) |
希臘革命開始,1821年建立了各個區域行政局 | 000000001947-02-10-00001947年2月10日 | 《義大利的和平條約(英語:Treaty of peace with Italy (1947))》將多德卡尼斯群島贈予希臘 |
000000001822-01-01-00001822年1月1日 | 希臘第一共和國宣佈建立 | |||||
000000001830-02-03-00001830年2月3日 | 希臘作為希臘王國獨立地位獲得《倫敦議定書(英語:London Protocol (1830))》承認。 | |||||
匈牙利 | 000000001989-10-23-00001989年10月23日 |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被匈牙利共和國取代。 | 000000000895-01-01-0000895年 | 匈牙利親王國(英語:Principality of Hungary)建立。 | 000000001947-02-10-00001947年2月10日 | 根據《巴黎和平條約》,匈牙利失去了所有從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維也納仲裁裁決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重獲的領土,因此它返回到1921年的邊界(除了西北部的三個村莊割讓給捷克斯洛伐克)。 |
000000002012-01-01-00002012年1月1日 | 《匈牙利基本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Hungary)》生效。 | 000000001000-01-01-00001000年 | 伊什特萬一世建立匈牙利王國。 | |||
冰島 | 000000000930-01-01-0000930年 | 冰島自由邦建立並舉行第一次冰島議會(國會,冰島語:Alþingi)會議。 | 000000001918-12-01-00001918年12月1日 | 冰島作為冰島王國成為主權國並從丹麥獨立,但保留了與丹麥國王的共主邦聯。 | 000000001972-09-01-00001972年9月1日 | 從未發生陸上領土變化,不過海洋專屬經濟區的擴張作為冰島疆域上的一次重大變化,值得特別加入。 |
000000001845-07-01-00001845年7月1日 | 冰島議會自1799年以來中斷後恢復運作。 | 000000001944-06-17-00001944年6月17日 | 冰島王國成為共和國。 | |||
愛爾蘭 | 000000001919-01-21-00001919年1月21日 | 當選的愛爾蘭議員組成愛爾蘭議會並單方面宣佈從英國獨立(英語:Irish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 000000001542-01-01-00001542年 | 愛爾蘭王國建立 | ||
000000001922-12-06-00001922年12月6日 | 愛爾蘭自由邦根據《英愛條約》的協議脫離英國但仍是大英帝國的自治領 | 000000001922-12-08-00001922年12月8日 | 實際上:北愛爾蘭根據《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憲法法令(英語:Irish Free State Constitution Act 1922)》脫離愛爾蘭自由邦並重新加入英國 | |||
000000001931-12-11-00001931年12月11日 | 西敏法令賦予法律上從英國獨立 | |||||
000000001937-12-29-00001937年12月29日 | 《愛爾蘭憲法》確立愛爾蘭總理和總統的職責,並把愛爾蘭自由邦(或愛爾蘭語Saorstát Éireannor)取代為一個新國家名為愛爾蘭(或愛爾蘭語Éire)。 | 000000001949-04-18-00001949年4月18日 | 《1948年愛爾蘭共和國法案》終止了英國國王在愛爾蘭外交關係中的職能;英國國內法律(英語:Ireland Act 1949)聲稱至今愛爾蘭仍是國王的自治領;《愛爾蘭憲法》不接受這種解釋。 | 000000001999-12-02-00001999年12月2日 | 法理上:愛爾蘭憲法修正案除去領土收復主義者對北愛爾蘭的主張。[註 16] | |
義大利 | 000000001948-01-01-00001948年1月1日 | 《義大利憲法》建立義大利共和國 | 000000001861-03-17-00001861年3月17日 | 義大利統一 | ||
000000000476-08-23-0000476年8月23日 | 義大利王國建立,西羅馬衰亡後的獨立繼承國 | |||||
約000000000888-01-02-0000888年1月2日 | 義大利王國獲得主權,卡洛林帝國解體後的獨立繼承國 | |||||
000000001945-04-25-00001945年4月25日 | 德國支持的義大利社會共和國滅亡,恢復了義大利國家的統一和獨立。 | 000000001948-01-01-00001948年1月1日 | 《義大利和平條約(英語:Treaty of peace with Italy (1947))》正式奠定義大利共和國的邊界。由《1948年義大利憲法》在第10和117條執行。 | |||
拉脫維亞 | 000000001922-11-07-00001922年11月7日 | 《拉脫維亞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Latvia)》採用[Europe 1] | 000000001918-11-18-00001918年11月18日 | 宣佈從俄羅斯獨立 | 000000001944-01-01-00001944年 | 佩塔洛沃割讓給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現代俄羅斯) |
000000001990-05-04-00001990年5月4日 | 重新獨立(從蘇聯)[註 13] | |||||
列支敦斯登 | 000000002003-03-16-00002003年3月16日 | 2003年列支敦斯登憲法公投(英語:2003 Liechtenstein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提升了親王的權力並使國家成為絕對君主制[26] | 000000001813-10-19-00001813年10月19日 | 萊茵邦聯解體 | 000000001719-01-23-00001719年1月23日 | 購入瓦都茲 |
立陶宛 | 000000001990-03-11-00001990年3月11日 | 重新獨立(從蘇聯),佔領結束[註 13][Europe 1] | 000000001253-01-01-00001253年 | 國王明道加斯加冕(更早時間建國,或者在1230年代) | 000000001939-10-27-00001939年10月27日 和 000000001940-08-03-00001940年8月3日 |
獲得維爾紐斯地區的西部(約一半) |
000000001918-02-16-00001918年2月16日 | 宣佈從德國和俄羅斯獨立 | |||||
盧森堡 | 000000001890-11-23-00001890年11月23日 | 脫離荷蘭王國的聯邦,自立成為大公國 | 000000001945-01-01-00001945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佔領結束 | 000000001839-04-19-00001839年4月19日 | 在《倫敦條約》下瓜分盧森堡 |
馬爾他 | 000000001974-12-13-00001974年12月13日 | 馬爾他國(英語:State of Malta)成為共和國 | 000000001964-09-21-00001964年9月21日 | 從英國獨立 | 000000001801-08-20-00001801年8月20日 | 哥佐島(英語:Gozo (independent state))重新加入馬爾他保護國 |
摩爾多瓦 | 000000001997-08-27-00001997年8月27日 | 摩爾多瓦憲法 (1997年) | 000000001991-08-27-00001991年8月27日 | 從蘇聯獨立[5] | 000000001940-08-02-00001940年8月2日 | 法理上: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建立 |
000000001990-09-02-00001990年9月2日 | 實際上:聶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宣佈獨立。該政府並不獲任何聯合國成員國承認,但是實際上控制了外涅斯特里亞地區。 | |||||
摩納哥 | 000000001962-12-17-00001962年12月17日 | 《摩納哥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Monaco)》修正案削弱王子的權力,建立現代國民議會 | 000000001861-01-01-00001861年 | 《法國 - 摩納哥條約(英語:Franco-Monegasque Treaty)》確認摩納哥主權(原先是薩丁王國的保護國) | 000000001848-01-01-00001848年 | 芒通和羅克布呂訥-卡普馬丹被分割出來。 |
蒙特內哥羅 | 000000002007-10-22-00002007年10月22日 | 蒙特內哥羅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Montenegro) | 000000001077-01-01-00001077年 | 國王米哈伊洛一世(英語:Mihailo I of Duklja)建立杜克利亞/澤塔王國(英語:Duklja) | 000000001943-11-25-00001943年11月25日 | 蒙特內哥羅社會主義共和國建立 |
000000001878-07-13-00001878年7月13日 | 獨立地位經《1878年柏林條約》正式獲鄂圖曼帝國國際地承認,此前其他國家已經承認。 | |||||
000000002006-06-03-00002006年6月3日 | 宣佈從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獨立。 | |||||
荷蘭 | 000000001815-08-24-00001815年8月24日 | 採用荷蘭聯合王國憲法。 | 000000001581-07-26-00001581年7月26日 | 《荷蘭獨立宣言》簽訂,從西班牙獨立 | 000000001839-03-16-00001839年3月16日 | 歐洲荷蘭: 荷蘭聯合王國依1839年倫敦條約分裂。 |
000000001954-12-15-00001954年12月15日 | 《荷蘭王國憲章(英語:Charter for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簽訂 | 000000001945-05-05-00001945年5月5日 | 佔領荷蘭的德軍投降 | 000000001975-11-25-00001975年11月25日 | 荷蘭王國: 蘇利南宣佈獨立。 | |
北馬其頓 | 000000001991-11-17-00001991年11月17日 | 北馬其頓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North Macedonia) | 000000001991-09-08-00001991年9月8日 | 經過公投,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宣佈從南斯拉夫獨立[註 11] | 000000001944-08-02-00001944年8月2日 | 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建立 |
挪威 | 000000001814-01-01-00001814年 | 挪威憲法 | 000000000872-01-01-0000872年 | 國王哈拉爾一世統一挪威各小王國。 | 000000001930-02-27-00001930年2月27日 | 揚馬延成為挪威一部分。 |
000000001814-01-01-00001814年 | 挪威和丹麥的聯合解體。 | |||||
000000001905-06-07-00001905年6月7日 | 挪威和瑞典的聯合解體。 | |||||
000000001945-05-08-00001945年5月8日 | 德國占領軍投降。 | |||||
波蘭 | 000000001989-06-04-00001989年6月4日 | 在長達45年的蘇聯主導之後,第一次部分自由的議會投票 | 000000000966-01-01-0000966年 | 第一個有記載的波蘭統治者梅什科一世採用基督教為國教。 | 000000001951-02-15-00001951年2月15日 | 波蘇邊境調整條約(英語:1951 Polish–Soviet territorial exchange) |
000000001025-01-01-00001025年 | 梅什科一世之子,波列斯瓦夫一世.建立波蘭王國 | |||||
葡萄牙 | 000000001976-04-02-00001976年4月2日 | 葡萄牙共和國憲法 | 000000001139-07-26-00001139年7月26日 | 葡萄牙郡在收復失地運動的奧里基戰役之後從萊昂王國獨立。1143年獲萊昂和1179年獲教宗承認。 | 000000001801-06-06-00001801年6月6日 | 葡萄牙本土: 西班牙自橘子戰爭(英語:War of the Oranges)以來佔據了現今的邊境城鎮奧利文薩。 |
000000001999-12-20-00001999年12月20日 | 葡萄牙海外屬地: 事實上:葡屬澳門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 | |||||
000000002002-05-20-00002002年5月20日 | 葡萄牙海外屬地: 法理上:葡屬帝汶,自1975年被印尼佔領,正式解散成為獨立國家東帝汶。[註 17] | |||||
羅馬尼亞 | 000000001989-12-22-00001989年12月22日 | 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 | 000000001859-01-24-00001859年1月24日 | 自治的羅馬尼亞公國建立;1866年成為王國並於1878年從鄂圖曼帝國獨立 | 000000001947-02-10-00001947年2月10日 | 蘇聯占領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 |
000000001878-07-13-00001878年7月13日 | 獨立地位依《柏林條約》獲國際承認。 | |||||
聖馬利諾 | 000000001600-01-01-00001600年 | 聖馬利諾憲法 | 000000000301-09-03-0000301年9月3日 | 傳統上建國 | 000000001463-01-01-00001463年 | 加入菲奧倫蒂諾、蒙特賈爾迪諾、塞拉瓦萊和法埃塔諾 |
000000001243-01-01-00001243年 | 共和政府形成,執政官(Capitani Reggenti)一職建立作為國家元首 | |||||
塞爾維亞 | 000000001992-04-27-00001992年4月27日 | 從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獨立成為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註 11] | 650–000000000768-01-01-0000768年[27] | 塞爾維亞大公國於7世紀建立。 | 000000002008-02-17-00002008年2月17日(有爭議)[28] | 科索沃地區於2008年2月17日單方面宣布獨立,並得到108個聯合國會員國的承認。塞爾維亞承認科索沃政府,但聲稱其領土是其一個自治省。 |
000000002006-06-08-00002006年6月8日 | 塞爾維亞共和國成為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的合法繼承國,南斯拉夫的解體結束。 | |||||
斯洛伐克 | 000000001993-01-01-00001993年1月1日 | 捷克斯洛伐克解體 | 000000001993-01-01-00001993年1月1日 | 捷克斯洛伐克解體,建立捷克和斯洛伐克 | ||
斯洛維尼亞 | 000000001991-12-13-00001991年12月13日 | 斯洛維尼亞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Slovenia) | 000000001991-06-25-00001991年6月25日 | 宣佈從南斯拉夫獨立[註 11] | 000000001945-02-19-00001945年2月19日 | 斯洛維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 |
西班牙 | 000000001978-12-06-00001978年12月6日 | 西班牙憲法 | 000000001479-01-01-00001479年 | 天主教雙王使卡斯提亞王權和亞拉岡王權的王室統一。每個王國的政府,機構和法制至今仍保持獨立;《外國法》(Leyes de extranjeria)確定一個構成國的國民在其他王權/構成國是外國人。[29] | 000000001976-02-26-00001976年2月26日 | 在《馬德里協定》之後喪失西屬撒哈拉。 |
000000001707-01-01-00001707年~000000001716-01-01-00001716年 | 法理上依《新基本法令》 | |||||
000000001831-01-01-00001831年 | 解除王權和構成國並建立法理上統一的西班牙王國。 | |||||
瑞典 | 000000001974-01-01-00001974年1月1日 | 政府文書 | 000000000970-01-01-0000970年(或以前) | 勝利者埃里克,第一位瑞典王國稱王。 | 000000001809-03-29-00001809年3月29日 | 芬蘭輸給了俄羅斯帝國。 |
000000001523-06-06-00001523年6月6日 | 古斯塔夫·瓦薩獲選為瑞典國王並標誌著脫離卡爾瑪聯合。 | |||||
瑞士 | 000000001848-11-12-00001848年11月12日 | 在獨立聯盟戰爭後成為聯邦制國家 | 000000001291-01-01-00001291年 | 傳統上建國 | 000000001815-01-01-00001815年 | 瓦萊州、納沙泰爾州和日內瓦州加入了瑞士聯邦。 |
000000001815-08-07-00001815年8月7日 | 恢復「舊制」(法語:Ancien Régime,聯邦制),推倒拿破崙·波拿巴所施加的變化。 | |||||
烏克蘭 | 000000001991-08-24-00001991年8月24日 | 從蘇聯獨立 | 000000001918-01-25-00001918年1月25日 |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宣佈從俄羅斯共和國獨立。 | 000000002014-03-18-00002014年3月18日 |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 |
000000001991-08-24-00001991年8月24日 | 前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宣佈從蘇聯獨立。[5] | |||||
英國 | 000000001801-01-01-00001801年1月1日 | 《聯合法令》統一了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兩國而建立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30][31][32] | 000000000519-01-01-0000519年 然後是 000000000927-01-01-0000927年 |
威塞克斯王國 英格蘭王國 1707年與蘇格蘭聯合 |
000000001922-12-06-00001922年12月6日 然後是 000000001922-12-08-00001922年12月8日 |
愛爾蘭自由邦根據《英愛條約》的協議脫離英國,以及北愛爾蘭根據《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憲法法令(英語:Irish Free State Constitution Act 1922)》脫離愛爾蘭自由邦並重新加入英國。[註 14] |
000000000843-01-01-0000843年 | 蘇格蘭王國
1707年與英格蘭聯合 (自1999年起下放議會) | |||||
000000001707-05-01-00001707年5月1日 | 大不列顛王國 | 000000001997-07-01-00001997年7月1日 | 英國海外領土: 香港主權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 |||
000000001171-01-01-00001171年 然後是 000000001542-01-01-00001542年 |
愛爾蘭領地 愛爾蘭王國 | |||||
000000001216-01-01-00001216年 | 威爾斯公國(英語:Principality of Wales)
1542年與英格蘭聯合或被英格蘭吞併 (自1999年起下放議會) | |||||
梵蒂岡 | 000000001274-01-01-00001274年 | 1274年的教宗選舉誕生了現行政制 | 000000001929-06-07-00001929年6月7日 | 《拉特朗條約》的批准使梵蒂岡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 000000001929-02-11-00001929年2月11日 | 《拉特朗條約》簽訂 |
國家 | 現時政制確立日期 | 現時政制的誕生 | 主權建立日期 | 獲得主權事件 | 最近疆域變更日期 | 最近主要疆域變化 |
---|---|---|---|---|---|---|
澳洲 | 000000001901-01-01-00001901年1月1日 | 澳大利亞聯邦成立為聯邦。 | 000000001901-01-01-00001901年1月1日 | 從英國獨立。 | 000000001975-09-16-00001975年9月16日 | 巴布亞紐幾內亞正式從澳大利亞獨立 |
000000001931-12-11-00001931年12月11日 | 西敏法令 | |||||
000000001986-03-03-00001986年3月3日 | 1986年澳大利亞法案(英語:Australia Act 1986) | |||||
斐濟 | 000000001970-10-10-00001970年10月10日 | 從英國獨立 | ||||
吉里巴斯 | 000000001979-07-12-00001979年7月12日 | 從英國獨立 | 000000001975-10-01-00001975年10月1日 | 吉爾伯特群島(後來的吉里巴斯)和埃利斯群島(後來的吐瓦魯)的分離 | ||
馬紹爾群島 | 000000001979-05-01-00001979年5月1日 | 憲法和地區政府建立 | 000000001986-10-21-00001986年10月21日 | 與美國有《自由聯合協定》 | ||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 000000001979-05-10-00001979年5月10日 | 憲法批准 | 000000001986-11-03-00001986年11月3日 | 與美國有《自由聯合協定》 | 000000001979-05-10-00001979年5月10日 | 雅浦、楚克、波納佩和科斯雷統一成為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
諾魯 | 000000001968-01-31-00001968年1月31日 | 從聯合國託管獨立(澳大利亞、英國和紐西蘭統治結束) | ||||
紐西蘭 | 000000001840-02-06-00001840年2月6日 | 英國王室和土著毛利部落之間的《懷唐伊條約》將紐西蘭的kawanatanga(毛利語「主權」)交給維多利亞女王。 | 000000001853-01-17-00001853年1月17日 | 自治政府(英語:New Zealand Constitution Act 1852) | 000000001962-06-01-00001962年6月1日 | 薩摩亞從紐西蘭完全獨立。它亦是第一個獨立的太平洋島國。 |
000000001856-04-18-00001856年4月18日 | 責任政府 | |||||
000000001907-09-26-00001907年9月26日 | 獲得名義上獨立(自治領地位)。 | |||||
000000001926-10-25-00001926年10月25日 | 《1926年的巴爾福宣言(英語:Balfour Declaration of 1926)》 — 英國和自治領是「大英帝國內的自治社區,地位相同,在國內或國外事務的任何方面都不是從屬於另一個」 | |||||
000000001938-07-27-00001938年7月27日 | 總督不再代表英國政府,而是成為國王的私人代表。 | |||||
000000001947-11-25-00001947年11月25日 | 《西敏寺法案》獲採用(英語:Statute of Westminster Adoption Act 1947) — 英國失去了為紐西蘭立法的權力,除非提出要求 | |||||
000000001947-12-10-00001947年12月10日 | 全權修改自己的憲法 | |||||
000000001967-12-01-00001967年12月1日 | 總督由紐西蘭自行任命 | |||||
帛琉 | 000000001981-01-01-00001981年1月1日 | 帛琉共和國在採用憲法後成立 | 000000001994-10-01-00001994年10月1日 | 從聯合國託管獨立(美國統治)。 |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000000001973-12-01-00001973年12月1日 | 自治區 | ||||
000000001975-09-16-00001975年9月16日 | 從澳大利亞獨立 | |||||
薩摩亞 | 000000001962-06-01-00001962年6月1日 | 從紐西蘭獨立 | ||||
索羅門群島 | 000000001976-01-02-00001976年1月2日 | 從英國獲得自治權 | ||||
000000001978-07-07-00001978年7月7日 | 從英國獨立 | |||||
東加 | 000000001970-07-04-00001970年7月4日 | 從英國獨立 | 000000001845-12-04-00001845年12月4日 | 喬治·圖普一世統一現時東加 | ||
吐瓦魯 | 000000001975-10-01-00001975年10月1日 | 吉爾伯特群島(後來的吉里巴斯)和埃利斯群島(後來的吐瓦魯)的分離 | 000000001978-10-01-00001978年10月1日 | 從英國獨立 | 000000001979-02-07-00001979年2月7日 | 與美國簽訂的條約承認吐瓦魯控制富納富提、努庫費陶、努庫萊萊和紐拉基塔島環礁 |
萬那杜 | 000000001980-07-30-00001980年7月30日 | 從英法共管獨立[33] |
國家 | 現時政制確立日期 | 現時政制的誕生 | 主權建立日期 | 獲得主權事件 | 最近疆域變更日期 | 最近主要疆域變化 |
---|---|---|---|---|---|---|
亞美尼亞 | 000000001991-09-21-00001991年9月21日 | 2015亞美尼亞憲法公投(英語:2015 Armenian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建立議會共和制 | 000000000880-01-01-0000880年 | 九世紀演化成封建王國,巴格拉提德時代的亞美尼亞出現短暫的文化、政治和經濟創新 | 000000001936-12-05-00001936年12月5日 | 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建立 |
000000001991-09-21-00001991年9月21日 | 獨立地位獲蘇聯承認[5] | |||||
亞塞拜然 | 000000001991-10-18-00001991年10月18日 | 宣佈從蘇聯獨立 | 000000001918-05-28-00001918年5月28日 | 亞塞拜然民主共和國建立。[5] | 000000001920-04-28-00001920年4月28日 | 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建立 |
哥倫比亞 | 000000001886-08-04-00001886年8月4日 | 哥倫比亞共和國建立(英語:Colombian Constitution of 1886) | 000000001810-07-20-00001810年7月20日 | 宣佈從西班牙獨立 | 000000001903-11-03-00001903年11月3日 | 巴拿馬分離哥倫比亞 |
000000001819-08-07-00001819年8月7日 | 獨立地位獲西班牙承認 | |||||
000000001830-01-01-00001830年 | 大哥倫比亞解體 | |||||
賽普勒斯 | 000000001960-08-16-00001960年8月16日 | 《賽普勒斯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Cyprus)》建立協商民主制政府。協商民主實際上在1963年中止了 。[34][35][36] | 000000001960-08-16-00001960年8月16日 | 從英國獨立 | 000000001974-07-23-00001974年7月23日 | 賽普勒斯聯合國緩衝區設立 |
000000001983-11-15-00001983年11月15日 (有爭議) | 北賽普勒斯宣布獨立。該政府已實際上控制了島嶼北部,但只獲土耳其承認 | |||||
埃及 | 000000001952-07-23-00001952年7月23日 | 埃及七月革命 | 000000001922-02-28-00001922年2月28日 | 英國單方面承認埃及獨立,但英國繼續軍事佔領 | 000000001982-04-25-00001982年4月25日 | 按照與以色列的和平條約規定,最後一批以色列軍隊和定居者撤出西奈半島 |
000000002014-01-18-00002014年1月18日 | 新埃及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Egypt)在2013年埃及政變後採用 | 000000001956-06-18-00001956年6月18日 | 最後一批英軍撤出蘇伊士運河區 | |||
000000001961-09-28-00001961年9月28日 | 實際上: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在大馬士革的軍事政變後解體 | |||||
喬治亞 | 000000001991-04-09-00001991年4月9日 | 宣佈從蘇聯獨立 | 000000001008-01-01-00001008年 | 喬治亞王國建立 | 000000001992-07-23-00001992年7月23日 | 阿布哈茲單方面宣佈獨立 |
000000001918-05-26-00001918年5月26日 | 喬治亞民主共和國建立[5] | 000000001991-11-28-00001991年11月28日 | 南奧塞提亞單方面宣佈獨立 | |||
印度尼西亞 | 000000001945-08-18-00001945年8月18日 | 《印尼憲法》獲印度尼西亞獨立籌備委員會(英語:Preparatory Committee for Indonesian Independence)批准 | 000000001945-08-17-00001945年8月17日 | 《印度尼西亞獨立宣言》,宣佈從荷蘭獨立 | 000000002002-05-20-00002002年5月20日 | 東帝汶獨立,原本管治作為印尼的一個省 |
000000001949-12-27-00001949年12月27日 | 獨立地位獲荷蘭承認 | |||||
哈薩克 | 000000001995-08-30-00001995年8月30日 | 哈薩克憲法 | 000000001991-12-16-00001991年12月16日 | 宣佈從蘇聯獨立[5] | 000000001936-12-05-00001936年12月5日 | 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建立 |
000000001993-03-30-00001993年3月30日 (有爭議) |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及周邊地區租給俄羅斯。[註 18] | |||||
巴拿馬 | 000000001903-11-03-00001903年11月3日 | 巴拿馬分離哥倫比亞,從西班牙獨立 | 000000001979-10-01-00001979年10月1日 | 巴拿馬運河區 | ||
俄羅斯 | 000000001993-12-25-00001993年12月25日 | 1993年俄羅斯憲法公投(英語:1993 Russian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取代最高蘇維埃為聯邦會議並提升總統權力。 | 000000000882-01-01-0000882年 | 基輔羅斯建立 | 000000002014-03-18-00002014年3月18日 (有爭議) |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 |
000000001990-06-12-00001990年6月12日 |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宣佈(英語:Declaration of State Sovereignty of the Russian Soviet Federative Socialist Republic)擁有它土地的主權[5] | |||||
土耳其 | 000000001923-10-29-00001923年10月29日 | 土耳其由帝國轉變為共和國。 | 000000001299-01-01-00001299年 | 土耳其人的鄂圖曼帝國建立。 | 000000001939-06-29-00001939年6月29日 | 土耳其吞併原本敘利亞的哈塔伊省。 |
在此列表中,「最後從屬日期」是指最後一次由一個外部的政府控制的日期。下面的列表顯示了關於大集團的相關獨立日期,從非殖民化(例如41個當前國在1956年至1966年間從英國和法國獲得了主權)或一個政治聯盟的解體(例如18個當前國在1990年至1992年間從蘇聯和南斯拉夫獲得了主權)。在其他情況下,一個主權國家被外國軍事占領或政治征服一段時間,後來重新取得獨立(例如6個當前國在1944年至1945年從納粹德國間獲得了主權)。
日期是指實際統治或大部領土被占領,不論是否經過國際認可。
在一個聯盟,例如捷克斯洛伐克、蘇聯、或卡爾瑪聯盟,一個構成國可以被視為主導者,一般在政府所在位置。英國是一個特別複雜的情況。如果英格蘭被視為占主導地位的構成國,其歷史可以追溯到羅馬征服,撒克遜人的入侵,10世紀的統一,和1066年諾曼征服,都在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聯合之前。然而,如果從蘇格蘭角度看便是一個完整歷史的主權,可以追溯到從843年的統一到1707年與英格蘭聯合(通過從1657年到1660年一個簡短的英格蘭吞併)。一些蘇格蘭人視1707年聯合為把國家主權割讓給英格蘭。[38]
國家 | 洲份 | 首次獲得主權 | 最後從屬日期 | 前一統治國 | 歷史註解 |
---|---|---|---|---|---|
阿富汗 | 亞洲 | 000000001709-01-01-00001709年 | 000000001796-01-01-00001796年 | 阿夫沙爾王朝 | 2021年–現代: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2004年–2021年: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
阿爾巴尼亞 | 歐洲 | 000000001912-11-28-00001912年11月28日 | 000000001944-11-01-00001944年11月[39] | 德國 | 1992年–現代: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1976年–1992年: 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 |
阿爾及利亞 | 非洲 | 000000001962-01-01-00001962年 | 000000001962-07-03-00001962年7月3日[41] | 法國 | 1962年–現代: 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 [註 25] 1830年–1962年: 法蘭西殖民帝國一部分 (法屬阿爾及利亞) |
安道爾 | 歐洲 | 000000001278-09-07-00001278年9月7日[43][44] | 000000001944-11-01-00001944年11月[45] | 法國 | 1278年–現代:安道爾公國[註 27][註 28] 987年–1278年:法國一部分 |
安哥拉 | 非洲 | 000000001975-11-11-00001975年11月11日[46] | 000000001975-11-11-00001975年11月11日 | 葡萄牙 | 1992年–現代:安哥拉共和國 1975年–1992年:安哥拉人民共和國 [註 29] |
安地卡及巴布達 | 美洲 | 000000001981-11-01-00001981年11月1日[47] | 000000001981-11-01-00001981年11月1日 | 英國 | 1981年–現代:安地卡及巴布達 (大英國協王國一部分,與英國的共主邦聯) 1958年-1962年: 大英帝國一部分 (西印度群島聯邦一部分) |
阿根廷 | 美洲 | 000000001810-05-25-00001810年5月25日 | 000000001816-07-09-00001816年7月9日[48] | 西班牙 | 1983年–現代: 阿根廷共和國 1974年–1983年: 阿根廷共和國(國家重組進程) |
亞美尼亞 | 跨大陸國家 - 亞洲/歐洲 |
-999999997508-01-01-0000公元前2492年 | 000000001991-09-23-00001991年9月23日[49] | 蘇聯 | 1991年–現代: 亞美尼亞共和國 1936年–1991年: 蘇聯一部分( 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
澳洲 | 大洋洲 | 000000001901-01-01-00001901年1月1日 | 000000001942-10-09-00001942年10月9日 | 英國 | 1942年–現代: 澳大利亞聯邦[註 38], (大英國協王國一部分,與英國的共主邦聯) 1901年–1942年: 澳大利亞聯邦,大英帝國下的聯邦制自治領 |
奧地利 | 歐洲 | 000000001918-11-12-00001918年11月12日[51] | 000000001955-05-15-00001955年5月15日[52] | 二戰同盟國 (同盟國軍事佔領奧地利) | 1955年–現代:奧地利共和國 [註 40] 1945年–1955年:同盟國軍事佔領奧地利 1938年–1945年: 被德國吞併 1934年–1938年:奧地利聯邦國 (義大利從屬國) 1919年–1934年:奧地利共和國 (第一共和國)[註 41] 1918年–1919年: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 [註 42] 1867年–1918年:奧匈帝國 [註 43] 1804年–1867年:奧地利帝國 1457年–1804年:奧地利大公國 (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國) 1156年–1457年:奧地利公國 (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國) |
亞塞拜然 | 跨大陸國家 - 亞洲/歐洲 |
000000001918-05-28-00001918年5月28日 | 000000001991-08-30-00001991年8月30日 | 蘇聯 | 1991年–現代:亞塞拜然共和國 [註 44] 1936年–1991年: 蘇聯(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
巴哈馬 | 美洲 | 000000001973-07-10-00001973年7月10日[53] | 000000001973-07-10-00001973年7月10日 | 英國 | 1973年–現代:巴哈馬國[註 45] (大英國協王國一部分,與英國的共主邦聯) 1718年-1973年: 大英帝國一部分 (英屬巴哈馬(英語:The Bahamas#Arrival_of_the_English)) |
巴林 | 亞洲 | 000000001971-12-16-00001971年12月16日 | 000000001971-12-16-00001971年12月16日 | 英國 | 2002年–現代:巴林王國 1971年–2002年:巴林國 |
孟加拉 | 亞洲 | 000000001971-03-26-00001971年3月26日[54] | 000000001971-12-16-00001971年12月16日 | 巴基斯坦 | 1972年–現代: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1971年–1972年: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臨時政府 |
巴貝多 | 美洲 | 000000001966-11-30-00001966年11月30日 | 000000002021-11-30-00002021年11月30日 | 英國 | 2021年–現代:巴貝多 1966年–2021年:巴貝多 (大英國協王國一部分,與英國的共主邦聯) |
白俄羅斯 | 歐洲 | 000000001990-07-27-00001990年7月27日 | 000000001991-08-25-00001991年8月25日 | 蘇聯 | 1990年–現代:白俄羅斯共和國 1943年–1990年: 蘇聯(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
比利時 | 歐洲 | 000000001830-10-04-00001830年10月4日 | 000000001945-01-01-00001945年 | 德國 | 1830年–現代:比利時王國[註 53] 1813年–1830年:荷蘭一部分 |
貝里斯 | 美洲 | 000000001981-09-21-00001981年9月21日[56] | 000000001981-09-21-00001981年9月21日 | 英國 | 1981年–現代:貝里斯 (大英國協王國一部分,與英國的共主邦聯) |
貝南 | 非洲 | 000000001960-08-01-00001960年8月1日[57] | 000000001960-08-01-00001960年8月1日 | 法國 | 1990年–現代:貝南共和國 1975年–1990年: 貝南人民共和國 1958年–1975年:達荷美共和國(法蘭西共同體一部分) |
不丹 | 亞洲 | 000000001634-01-01-00001634年 | 000000001634-01-01-00001634年 | (無) | 1907年–現代:不丹王國(1772年–1947年:英國保護國[註 56]1947年–現代:印度保護國[註 57]) 18世紀:西藏的藩屬國(1772年英國入侵) 17世紀初:在五喇嘛之戰後統一 13世紀:大元(又稱元朝)統治 大約10世紀:藏族-蒙古族軍隊佔領 8世紀:大蕃國(又稱吐蕃)的一個部落 6世紀中葉以前:可能是迦摩縷波王國的領地 [58][59][註 58] |
玻利維亞 | 美洲 | 000000001825-08-06-00001825年8月6日 | 000000001825-08-06-00001825年8月6日 | 西班牙 | 2009年–現代:玻利維亞多民族國 1839年–2009年:玻利維亞共和國 |
波赫 | 歐洲 | 000000001377-01-01-00001377年 | 000000001992-03-03-00001992年3月3日 | 南斯拉夫 | 1997年–現代: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1992年–1997年: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共和國 |
波札那 | 非洲 | 000000001966-09-30-00001966年9月30日[60] | 000000001966-09-30-00001966年9月30日 | 英國 | 1966年–現代:波札那共和國 1885年–1966年:大英帝國的貝專納保護國部分 |
巴西 | 美洲 | 000000001822-09-07-00001822年9月7日[61] | 000000001822-09-07-00001822年9月7日 | 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 | 1985年–現代: 巴西聯邦共和國(巴西第六共和國)(聯邦制) 1964年–1985年: 巴西軍政府(巴西第五共和國)(聯邦制) |
汶萊 | 亞洲 | 000000001984-01-01-00001984年1月1日 | 000000001984-01-01-00001984年1月1日 | 英國 | 1984年–現代:汶萊和平之國
1945年–1984年:大英帝國一部分 |
保加利亞 | 歐洲 | 000000000681-01-01-0000681年[62] | 000000001908-10-05-00001908年10月5日 | 鄂圖曼帝國 | 1990年–現代: 保加利亞共和國 1946年–1990年: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
布吉納法索 | 非洲 | 000000001960-08-05-00001960年8月5日[64] | 000000001960-08-05-00001960年8月5日 | 法國 | 1984年–現代:布吉納法索 1960年–1984年:上伏塔共和國(獨立) |
蒲隆地 | 非洲 | 約000000001680-01-01-00001680年 | 000000001962-07-01-00001962年7月1日 | 比利時 | 1966年–現代:蒲隆地共和國 1962年–1966年: 蒲隆地王國(獨立) |
柬埔寨 | 亞洲 | 000000000050-01-01-000050年 / 000000000068-01-01-000068年 | 000000001953-11-09-00001953年11月9日[65] | 法國 | 1993年–現代:柬埔寨王國
1992年–1993年:柬埔寨過渡時期聯合國權力機構 |
喀麥隆 | 非洲 | 000000001960-01-01-00001960年1月1日 | 000000001961-10-01-00001961年10月1日 | 英國 | 喀麥隆共和國 1960年法屬喀麥隆獲得獨立;1961年英屬南喀麥隆加入。 |
加拿大 | 美洲 | 000000001867-07-01-00001867年7月1日 | 000000001931-12-11-00001931年12月11日 | 英國 | 1931年–現代:加拿大自治領,聯邦制,與英國的共主邦聯 (1931年西敏法令[66]) 1867年–1931年:加拿大自治領 (到了1867年7月1日, 加拿大獲得了大英帝國自治領地位,行聯邦制) |
維德角 | 非洲 | 000000001975-07-05-00001975年7月5日 | 000000001975-07-05-00001975年7月5日[68] | 葡萄牙 | 維德角共和國 1460年–1975年:葡萄牙帝國一部分 |
中非 | 非洲 | 000000001960-08-13-00001960年8月13日 | 000000001960-08-13-00001960年8月13日 | 法國 | 中非共和國 1903年–1960年:烏班基沙立,法蘭西帝國的殖民地聯邦法屬赤道非洲一部分 |
查德 | 非洲 | 000000001960-08-11-00001960年8月11日 | 000000001960-08-11-00001960年8月11日 | 法國 | 1960年-現代:查德共和國
1900年–1960年:法屬查德(英語:French Chad),法蘭西帝國的殖民地聯邦法屬赤道非洲一部分 |
智利 | 美洲 | 000000001810-09-18-00001810年9月18日 | 000000001818-02-12-00001818年2月12日 | 西班牙 | 1990年–現代: 智利共和國 (恢復民主制) 1973年–1990年: 智利軍政府 |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
亞洲 | -999999998400-01-01-0000公元前1600年 | 000000001912-02-12-00001912年2月12日 | 大清 |
1949年–現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哥倫比亞 | 美洲 | 000000001810-07-20-00001810年7月20日 | 000000001819-08-07-00001819年8月7日 | 西班牙 | 1886年–現代: 哥倫比亞共和國(單一制) 1863年–1886年: 哥倫比亞合眾國(聯邦制) |
葛摩 | 非洲 | 000000001975-07-06-00001975年7月6日 | 000000001975-07-06-00001975年7月6日 | 法國 | 2001年–現代:葛摩聯盟 (聯邦制國家) 1978年–2001年:葛摩聯邦與伊斯蘭共和國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非洲 | 000000001885-01-01-00001885年 | 000000001960-06-30-00001960年6月30日 | 比利時 |
1997年–現代: 剛果民主共和國 |
剛果共和國 | 非洲 | 000000001960-08-15-00001960年8月15日 | 000000001960-08-15-00001960年8月15日 | 法國 |
1992年–現代: 剛果共和國 |
哥斯大黎加 | 美洲 | 000000001821-09-15-00001821年9月15日 | 000000001838-01-01-00001838年 | 中美洲聯邦 | 1948年–現代: 哥斯大黎加共和國 (第二) 1848年–1948年: 哥斯大黎加第一共和國 |
象牙海岸 | 非洲 | 000000001960-08-07-00001960年8月7日 | 000000001960-08-07-00001960年8月7日 | 法國 | 1960年–現代: 象牙海岸共和國 1886年–1962年: 法蘭西帝國的法屬象牙海岸部分,西非屬地一部分 |
克羅埃西亞 | 歐洲 | 000000000879-05-21-0000879年5月21日[69] | 000000001991-10-08-00001991年10月8日 | 南斯拉夫 | 1991年–現代: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 1945年–1991年: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加盟國, 克羅埃西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
古巴 | 美洲 | 000000001902-05-20-00001902年5月20日 | 000000001902-05-20-00001902年5月20日 | 美國 | 從1607年到1898年是西班牙殖民地(英語:Chronology of Colonial Cuba), 後於1899年–1902年被美國佔領但沒有被吞併。 古巴地區由前4千年起一直由泰諾族居住直到15世紀西班牙人殖民。 |
賽普勒斯 | 歐洲 | 000000001960-08-16-00001960年8月16日 | 000000001960-08-16-00001960年8月16日 | 英國 | 1960年–現代: 賽普勒斯共和國 1878年-1960年: 大英帝國的 直轄殖民地 |
捷克 | 歐洲 | 000000000870-01-01-0000870年 | 000000001993-01-01-00001993年1月1日 | 捷克斯洛伐克 | 1993年–現代:捷克共和國 1945年–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一部分(1968年被華沙條約軍隊中斷) |
丹麥 | 歐洲 | 000000000714-01-01-0000714年[71] | 000000001945-05-05-00001945年5月5日 | 德國 |
1940年–1945年:德國佔領 |
吉布地 | 非洲 | 000000001977-06-27-00001977年6月27日 | 000000001977-06-27-00001977年6月27日 | 法國 | 1977年–現代:吉布地共和國 1894年–1977年:法蘭西殖民帝國的法屬索馬利蘭部分 |
多米尼克 | 美洲 | 000000001978-11-03-00001978年11月3日 | 000000001978-11-03-00001978年11月3日 | 英國 | 1978年-現代:多米尼克國 |
多明尼加 | 美洲 | 000000001821-01-01-00001821年( 西班牙海地共和國) | 000000001844-02-27-00001844年2月27日 | 海地 | 1844年–現代:多明尼加共和國 1822年–1844年:海地共和國一部分 |
厄瓜多 | 美洲 | 000000001822-05-24-00001822年5月24日 | 000000001830-05-13-00001830年5月13日 | 大哥倫比亞 | 1830年–現代: 厄瓜多共和國 1819年–1830年: 大哥倫比亞一部分 |
埃及 | 跨大陸國家 - 非洲/亞洲 |
-999999996850-01-01-0000公元前3150年 | 000000001922-02-28-00001922年2月28日 | 英國 | 1971年–現代: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1958年-1971年: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與 敘利亞聯盟) |
薩爾瓦多 | 美洲 | 000000001821-09-15-00001821年9月15日 | 000000001922-01-21-00001922年1月21日 | 中美洲聯邦 | 1922年–現代:薩爾瓦多共和國 1921年–1922年:中美洲聯邦 (與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聯盟) |
赤道幾內亞 | 非洲 | 000000001968-10-12-00001968年10月12日 | 000000001968-10-12-00001968年10月12日 | 西班牙 | 1968年–現代:赤道幾內亞共和國 |
厄利垂亞 | 非洲 | 000000001137-01-01-00001137年 | 000000001993-05-24-00001993年5月24日 | 衣索比亞 | 1993年–現代:厄利垂亞國 1952年-1993年:衣索比亞一部分 |
愛沙尼亞 | 歐洲 | 000000001918-02-24-00001918年2月24日[73] | 000000001991-08-20-00001991年8月20日 | 蘇聯 | 1991年–現代:愛沙尼亞共和國 1940年-1991年:先後被德國(1940年-1944年)和蘇聯(1944年-1991年)佔領 |
史瓦帝尼 | 非洲 | 000000001968-09-06-00001968年9月6日 | 000000001968-09-06-00001968年9月6日 | 英國 | 2018年–現代:史瓦帝尼王國 |
衣索比亞 | 非洲 | 000000000100-01-01-0000100年 | 000000001941-05-05-00001941年5月5日 | 義大利 | 1995年–現代: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 (聯邦制國家) 1991年-1995年:衣索比亞過渡政府 |
斐濟 | 大洋洲 | 000000001970-10-10-00001970年10月10日 | 000000001970-10-10-00001970年10月10日 | 英國 | 1987年–現代:斐濟共和國 |
芬蘭 | 歐洲 | 000000001917-12-06-00001917年12月6日 | 000000001918-01-04-00001918年1月4日 | 俄羅斯 | 1919年–現代:芬蘭共和國 1918年-1919年:芬蘭王國 |
法國 | 歐洲 | 000000000481-01-01-0000481年 | 000000001944-01-01-00001944年 | 德國 | 1958年—現代: 法蘭西共和國 (第五共和國) 1946年—1958年: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 |
加彭 | 非洲 | 000000001960-08-17-00001960年8月17日 | 000000001960-08-17-00001960年8月17日 | 法國 | 1960年–現代:加彭共和國 |
甘比亞 | 非洲 | 000000001965-02-18-00001965年2月18日 | 000000001965-02-18-00001965年2月18日 | 英國 | 1970年–現代:甘比亞共和國 1965年-1970年:甘比亞 (君主制) |
喬治亞 | 跨大陸國家 - 亞洲/歐洲 |
前1300年 | 000000001991-04-08-00001991年4月8日 | 蘇聯 | 1991年–現代:喬治亞共和國 1921年–1991年: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18年–1921年:喬治亞民主共和國 1801年–1918年:俄羅斯帝國一部分 1490年–1801年:分裂成三個國家 – 卡爾特利、卡赫蒂和伊梅雷蒂,以及五個半獨立親王國 – 薩梅格雷洛、古里亞、阿布哈茲、斯瓦內蒂和薩姆茨赫 978年–1490年:喬治亞王國 |
德國 | 歐洲 | 000000001871-01-18-00001871年1月18日 | 000000001991-03-15-00001991年3月15日 | 西德 東德 西柏林 |
1990年–現代: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1991年3月15日《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生效後恢復完整主權與統一) 1949年-1990年:分裂成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 東德 ( 西柏林是西德的飛地) |
迦納 | 非洲 | 000000001957-03-06-00001957年3月6日 | 000000001957-03-06-00001957年3月6日 | 英國 | 1960年–現代:加納共和國 1957年-1960年:加納自治領 |
希臘 | 歐洲 | 000000001830-02-03-00001830年2月3日 | 000000001945-01-01-00001945年 | 保加利亞 納粹德國 義大利 |
1974年–現代: 希臘第三共和國 1967年-1974年: 希臘軍政府時期 |
格瑞那達 | 美洲 | 000000001974-02-07-00001974年2月7日 | 000000001974-02-07-00001974年2月7日 | 英國 | 1974年–現代:格瑞那達 1783年-1974年:英屬西印度群島一部分 |
瓜地馬拉 | 美洲 | 000000001821-09-15-00001821年9月15日 | 000000001922-01-21-00001922年1月21日 | 中美洲聯邦 | 1922年–現代: 瓜地馬拉共和國 1921年–1922年: 中美洲聯邦 |
幾內亞 | 非洲 | 000000001958-10-02-00001958年10月2日 | 000000001958-10-02-00001958年10月2日 | 法國 | 1958年–現代:幾內亞共和國 1894年–1958年:法屬幾內亞(英語:French Guinea),西非屬地一部分,法蘭西帝國一部分 |
幾內亞比索 | 非洲 | 000000001973-09-24-00001973年9月24日 | 000000001974-09-10-00001974年9月10日 | 葡萄牙 | 1974年–現代:幾內亞比索共和國 1474年–1974年:葡屬幾內亞 |
蓋亞那 | 美洲 | 000000001966-05-26-00001966年5月26日 | 000000001966-05-26-00001966年5月26日 | 英國 | 1970年–現代:圭亞那合作共和國 1966年–1970年:圭亞那(君主制) |
海地 | 美洲 | 000000001804-01-01-00001804年1月1日 | 000000001804-01-01-00001804年1月1日 | 法國 | 1859年–現代:海地共和國 1849年–1859年:海地第二帝國 |
宏都拉斯 | 美洲 | 000000001821-09-15-00001821年9月15日 | 000000001922-01-21-00001922年1月21日 | 中美洲聯邦 | 1922年–現代: 宏都拉斯共和國 1921年–1922年: 中美洲聯邦 |
匈牙利 | 歐洲 | 000000000895-01-01-0000895年 | 000000001918-01-01-00001918年 | 奧匈帝國 | 1989年–現代:匈牙利 第三共和國 1949年–1989年: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
冰島 | 歐洲 | 000000000930-01-01-0000930年 | 000000001918-12-01-00001918年12月1日 | 丹麥 | 930年冰島自由邦成立。1262年併入挪威;冰島王國(1918–1944)與丹麥王國成為共主邦聯,1944年冰島共和國成立。 |
印度 | 亞洲 | 約-999999999400-01-01-0000公元前600年 | 000000001947-08-15-00001947年8月15日 | 英國 | 1950年–現代: 印度共和國(聯邦制) 1947年-1950年: 印度自治領(聯邦制) 自前220萬年,印度就開始了人類居住,始於從非洲來的人族,起源於馬德拉斯(英語:Madrasian culture)和索南文化(英語:Soanian)的文明擴展。[78][79][80] |
印度尼西亞 | 亞洲 | 000000001945-08-17-00001945年8月17日 | 000000001949-12-27-00001949年12月27日 | 荷蘭 | 1949年–現代: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1945年–1949年:印度尼西亞獨立革命 |
伊朗 | 亞洲 | 約-999999999322-01-01-0000公元前678年 | 000000001941-10-17-00001941年10月17日 | 英國/ 蘇聯 英蘇兩國撤出德黑蘭 |
1980年–現代: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1979年–1980年:伊朗臨時政府 |
伊拉克 | 亞洲 | 000000000762-01-01-0000762年 | 000000001926-04-26-00001926年4月26日 | 鄂圖曼帝國 | 2004年–現代: 伊拉克共和國 (聯邦制) 2003年–2004年:被美國佔領[81] |
愛爾蘭 | 歐洲 | 000000001171-10-18-00001171年10月18日 | 000000001931-12-11-00001931年12月11日 | 英國 | 1937年–現代: 愛爾蘭(額外描述為愛爾蘭共和國)(愛爾蘭憲法(1937年):國名改為「愛爾蘭」(愛爾蘭語:Éire),國家仍是與英國共主邦聯的君主制國家)(1948年愛爾蘭共和國法案:愛爾蘭成為共和國,結束君主制) 1922年-1937年: 愛爾蘭自由邦,與英國共主邦聯的君主制國家(愛爾蘭獨立戰爭:愛爾蘭於1919年單方面宣布獨立(英語:Irish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戰爭以瓜分愛爾蘭的《英愛條約》作結。) |
以色列 | 亞洲 | -999999999030-01-01-0000公元前970年 | 000000001948-05-14-00001948年5月14日 | 英國 | 十二支派由約書亞帶領遷入迦南地,之後以色列經過士師時代,大約前1020年掃羅王統一以色列成立以色列王國,分裂出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分別被亞述帝國於前722年和巴比倫帝國於前586年征服。前2世紀,猶大反叛塞琉古王朝重新獨立成馬加比王朝。前63年被羅馬將軍龐培征服,再落入拜占庭、倭馬亞、阿拔斯、十字軍、馬穆魯克、鄂圖曼土耳其和英國統治,直到1948年以以色列國的身份取得獨立。 |
義大利 | 歐洲 | 000000001861-03-17-00001861年3月17日 | 000000001861-03-17-00001861年3月17日 | 薩丁王國 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 教宗國 |
1946年–現代: 義大利共和國 1945年-1946年: 義大利王國 |
牙買加 | 美洲 | 000000001962-08-06-00001962年8月6日 | 000000001962-08-06-00001962年8月6日 | 英國 | 1962年–現代:牙買加 1707年-1962年:大英帝國一部分 |
日本 | 亞洲 | 000000000400-01-01-0000400年 | 000000001952-04-28-00001952年4月28日 | 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 | 1952年–現代: 日本國 (舊金山和約生效後結束同盟國軍事佔領。) 1945年-1952年: 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戰後被英美等國實施軍事佔領。 |
約旦 | 亞洲 | 000000001946-05-25-00001946年5月25日 | 000000001958-08-02-00001958年8月2日 | 阿拉伯聯邦 | 1958年–現代:約旦哈希姆王國
1958年2月-8月:聯邦制的阿拉伯聯邦,由伊拉克巴格達政府統治。 |
哈薩克 | 跨大陸國家 - 亞洲/歐洲 |
000000001465-01-01-00001465年 | 000000001991-12-16-00001991年12月16日 | 蘇聯 | 1991年–現代:哈薩克共和國 1936年-1991年: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一部分 1920年-1936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一部分,蘇聯一部分 1918年-1920年:阿拉什自治國 1731年-1917年:俄羅斯帝國一部分 1465年–1731年:哈薩克汗國 1240年代–1456年:欽察汗國一部分 1220年代-1240年代:蒙古帝國一部分 當地歷年來由遊牧民族和帝國定居。在遠古時代,遊牧民族斯基泰人居住了當地,而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擴張到今日國境的南部。把族源追溯到突厥汗國等國的突厥遊牧民族歷來都居住當地。 |
肯亞 | 非洲 | 000000001963-12-12-00001963年12月12日 | 000000001963-12-12-00001963年12月12日 | 英國 | 1964年–現代:肯尼亞共和國
1963年–1964年:肯尼亞(英語:Kenya (1963–1964))(君主制) |
吉里巴斯 | 大洋洲 | 000000001979-07-12-00001979年7月12日 | 000000001979-07-12-00001979年7月12日 | 英國 | 1979年–現代:吉里巴斯共和國 1892年–1976年: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大英帝國一部分 |
北韓 南韓 |
亞洲 | 000000001948-09-09-00001948年9月9日 000000001948-08-15-00001948年8月15日 |
000000001948-09-09-00001948年9月9日 000000001948-08-15-00001948年8月15日 |
蘇聯 美國 |
1948年–現代: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1987年–現代: 大韓民國 (第六共和國) |
科威特 | 亞洲 | 000000001752-01-01-00001752年 | 000000001991-02-01-00001991年2月 | 伊拉克 | 1991年-現代:科威特國 1990年–1991年:科威特省,伊拉克的省份 |
吉爾吉斯 | 亞洲 | 000000001991-08-31-00001991年8月31日 | 000000001991-08-31-00001991年8月31日 | 蘇聯 | 1991年–現代:吉爾吉斯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之名採用於1990年,1993年改為現時國名) 1936年–1991年: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一部分 |
寮國 | 亞洲 | 000000001354-01-01-00001354年 | 000000001953-10-22-00001953年10月22日 | 法國 | 1975年–現代:寮人民民主共和國
1953年–1975年:寮王國,獨立國家 |
拉脫維亞 | 歐洲 | 000000001918-11-18-00001918年11月18日[88] | 000000001990-05-04-00001990年5月4日 | 蘇聯 | 1991年–現代:拉脫維亞共和國 1940年-1991年:被德國(1940年-1944年)和後來的蘇聯(1944年-1991年)佔領 |
黎巴嫩 | 亞洲 | 000000001109-01-01-00001109年 | 000000001946-12-31-00001946年12月31日 | 法國 | 1943年–現代:黎巴嫩共和國 1920年–1943年: 大黎巴嫩國 (法屬敘利亞託管地的構成國) |
賴索托 | 非洲 | 000000001822-01-01-00001822年 | 000000001966-10-04-00001966年10月4日 | 英國 | 1966年–現代: 賴索托王國 |
賴比瑞亞 | 非洲 | 000000001847-07-26-00001847年7月26日 | 000000001847-07-26-00001847年7月26日 | 美國殖民協會 | 1847年–現代:賴比瑞亞共和國 1821年-1847年:美國向當地進行移民但從未宣稱任何主權[89] |
利比亞 | 非洲 | 000000001951-12-24-00001951年12月24日 | 000000001951-12-24-00001951年12月24日 | 昔蘭尼加酋長國 法國 英國 |
2011年–現代: 利比亞國
1977年–2011年: 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1986年以前的國家全名沒有「大」字) |
列支敦斯登 | 歐洲 | 000000001806-01-01-00001806年 | 000000001806-01-01-00001806年 | 神聖羅馬帝國 | 1866年–現代:列支敦斯登親王國 1815年-1866年:列支敦斯登親王國,與其他37個國家聯盟組成德意志邦聯 |
立陶宛 | 歐洲 | 1253年[90] | 000000001990-03-11-00001990年3月11日 | 蘇聯 | 1991年–現代:立陶宛共和國 1940年-1991年:先後被德國(1940年-1944年)和蘇聯(1944年-1991年)佔領 |
盧森堡 | 歐洲 | 000000001815-01-01-00001815年 | 000000001945-01-01-00001945年 | 德國 | 1890年–現代:盧森堡大公國,獨立國家,有自己的王朝 1866年-1890年:盧森堡大公國,獨立國家,與荷蘭組成共主邦聯 |
馬達加斯加 | 非洲 | 000000001787-01-01-00001787年 | 000000001960-06-26-00001960年6月26日 | 法國 | 2014年–現代:馬達加斯加共和國(第四共和國) 2009年-2014年:最高過渡政府 |
馬拉威 | 非洲 | 000000001480-01-01-00001480年 | 000000001964-07-06-00001964年7月6日 | 英國 | 1964年–現代:馬拉威共和國 1963年-1964年:尼亞薩蘭,大英帝國一部分 |
馬來西亞 | 亞洲 | 000000001957-08-31-00001957年8月31日[8] | 000000001957-08-31-00001957年8月31日 | 英國 | 1957年馬來亞聯邦取得獨立地區;在1963年加入沙巴、砂拉越和新加坡,並改國名為馬來西亞(聯邦制)。[6]1965年新加坡成為獨立國家。
|
馬爾地夫 | 亞洲 | 000000001140-01-01-00001140年 | 000000001965-07-26-00001965年7月26日 | 英國 | 傳說國王科伊馬拉(英語:Koimala)(1117年–1141年)統一馬爾地夫。是獨立的蘇丹國直到1887年成為英國保護國 |
馬利 | 非洲 | 000000001235-01-01-00001235年 | 000000001960-09-22-00001960年9月22日 | 法國 | 1960年-現代:馬利共和國 1959年-1960年:馬里聯邦一部分,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領地,由塞內加爾達喀爾政府統治 |
馬爾他 | 歐洲 | 000000001964-09-21-00001964年9月21日 | 000000001964-09-21-00001964年9月21日 | 英國 | 1974年–現代:馬爾他共和國
1964年-1974年:馬爾他國(英語:State of Malta) |
馬紹爾群島 | 大洋洲 | 000000001986-10-21-00001986年10月21日 | 000000001986-10-21-00001986年10月21日 | 美國 |
1986年-現代: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獨立國家) |
茅利塔尼亞 | 非洲 | 000000001960-11-28-00001960年11月28日 | 000000001960-11-28-00001960年11月28日 | 法國 | 1986年–現代: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 1903年–1960年:茅利塔尼亞殖民地,法屬西非一部分,法蘭西帝國在非洲的聯邦領地 |
模里西斯 | 非洲 | 000000001968-03-12-00001968年3月12日 | 000000001968-03-12-00001968年3月12日 | 英國 | 1992年–現代:模里西斯共和國 1968年–1992年:模里西斯,大英國協王國 |
墨西哥 | 美洲 | 000000001810-09-16-00001810年9月16日 | 000000001864-01-01-00001864年 | 西班牙 | 1867年–現代: 墨西哥合眾國 1864年–1867年: 墨西哥第二帝國 |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 大洋洲 | 000000001986-11-03-00001986年11月3日 | 000000001986-11-03-00001986年11月3日 | 美國 | 自由聯合協定 |
摩爾多瓦 | 歐洲 | 000000001991-08-27-00001991年8月27日 | 000000001991-08-27-00001991年8月27日 | 蘇聯 | |
摩納哥 | 歐洲 | 000000001297-01-01-00001297年 | 000000001945-01-01-00001945年 | 德國 | 曾被義大利和法國佔領。1815年–1861年附庸於薩丁王國。 |
蒙古國 | 亞洲 | -999999999791-01-01-0000公元前209年 | 000000001921-03-13-00001921年3月13日 | 中華民國 | 匈奴建國於前209年; |
蒙特內哥羅 | 歐洲 | 000000001042-01-01-00001042年 | 000000002006-05-21-00002006年5月21日 (獨立公投) 000000002006-06-03-00002006年6月3日 |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 2006年–現代:蒙特內哥羅 2003年–2006年: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聯盟的一部分 1992年–2003年: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 (與塞爾維亞) 1945年–1991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一部分 1943年–1945年:被納粹德國佔領 1941年–1943年:被義大利王國佔領 1918年–1941年:南斯拉夫王國一部分 (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 1910年–1918年:蒙特內哥羅王國 1852年–1910年:蒙特內哥羅公國 1514年–1852年: 蒙特內哥羅采邑主教區 1499年–1514年:鄂圖曼帝國一部分 1356年–1499年:澤塔公國 1217年–1356年:塞爾維亞王國一部分 1042年-1189年:杜克里亞王國(英語:Duklja) 625年–1042年:杜克里亞公國 (拜占庭帝國附庸國) |
摩洛哥 | 非洲 | 000000000741-01-01-0000741年 | 000000001956-04-07-00001956年4月7日 | 法國 西班牙 |
1631年–現代:阿拉維王朝 成為法國和西班牙的保護國。(1912年–1956年) 1554年-1659年:薩阿德王朝 |
莫三比克 | 非洲 | 000000001975-06-25-00001975年6月25日 | 000000001975-06-25-00001975年6月25日 | 葡萄牙 | 由1498年起是葡萄牙殖民地 |
緬甸 | 亞洲 | 000000000849-01-01-0000849年 | 000000001948-01-04-00001948年1月4日 | 英國 | 蒲甘王朝在849年建立。1942年–1945年被日本佔領 |
納米比亞 | 非洲 | 000000001990-03-21-00001990年3月21日 | 000000001990-03-21-00001990年3月21日 | 南非 | 從1884年開始是德國殖民地;1915年-1990年由南非統治 |
諾魯 | 大洋洲 | 000000001968-01-31-00001968年1月31日 | 000000001968-01-31-00001968年1月31日 | 澳洲/ 紐西蘭/ 英國 諾魯託管領土 | 曾於1888年被德國、1914年被澳大利亞、1942年-1945年被日本佔領 |
尼泊爾 | 亞洲 | 000000001768-01-01-00001768年 | 000000001768-01-01-00001768年 | (無) | 有史以來都處於自治狀態,並在1768年實現統一。[91]古代的孔雀王朝佔領了尼泊爾南部,但不是核心的加德滿都谷地。[來源請求] |
荷蘭 | 歐洲 | 000000001581-07-26-00001581年7月26日 | 000000001945-01-01-00001945年 | 德國 | 1945年–現代: 荷蘭 (重建) 1940年-1945年:被 納粹德國佔領而成為 荷蘭流亡政府(英語:Dutch government-in-exile),二戰期間的同盟國成員。 註解:自1839年, 荷蘭王國成為了君主立憲政權。 |
紐西蘭 | 大洋洲 | 000000001907-09-25-00001907年9月25日 | 000000001947-11-25-00001947年11月25日 | 英國 | 1907年獲得自治領地位,1947年取得獨立。[93] 毛利人部落(毛利語:iwi) |
尼加拉瓜 | 美洲 | 000000001821-09-15-00001821年9月15日 | 000000001821-09-15-00001821年9月15日 | 中美洲聯邦 | 1898年–現代: 尼加拉瓜共和國
1896年–1898年: 大中美洲共和國(英語:Greater Republic of Central America) (與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聯盟) |
尼日 | 非洲 | 000000001960-08-03-00001960年8月3日 | 000000001960-08-03-00001960年8月3日 | 法國 | |
奈及利亞 | 非洲 | 000000001960-10-01-00001960年10月1日 | 000000001960-10-01-00001960年10月1日 | 英國 | |
北馬其頓 | 歐洲 | 000000001991-09-08-00001991年9月8日 | 000000001991-09-08-00001991年9月8日 | 南斯拉夫 | 2019年–現代: 北馬其頓共和國 1999年–2019年: 馬其頓共和國(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 |
挪威 | 歐洲 | 000000000872-01-01-0000872年 | 000000001945-05-08-00001945年5月8日 | 德國 | 挪威古王國(英語:Kingdom of Norway (872–1397))(872年–1397年)。卡爾馬聯合(共主邦聯:1397年–1523年)。丹麥-挪威(共主邦聯:1523年–1533年,真正聯盟:1537年–1814年)。瑞典-挪威聯盟(共主邦聯:1814年–1905年)。德國佔領(挪威總督轄區:1940年–1945年)。 |
阿曼 | 亞洲 | 000000000751-01-01-0000751年 | 000000001743-01-01-00001743年 | 波斯 | 曾被塞爾柱帝國、鄂圖曼帝國、葡萄牙(1508年–1650年)等佔領 |
巴基斯坦 | 亞洲 | 000000001947-08-14-00001947年8月14日 | 000000001956-03-23-00001956年3月23日 | 英國 | 1956年–現代: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1947年-1956年: 巴基斯坦自治領 |
帛琉 | 大洋洲 | 000000001994-10-01-00001994年10月1日 | 000000001994-10-01-00001994年10月1日 | 美國 | 曾由西班牙、德國和日本統治。 |
巴勒斯坦 | 亞洲 | 與 以色列 有主權爭議 | 000000001988-11-15-00001988年11月15日 | 以色列 | 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宣布其巴勒斯坦國獨立,並於1994年在約旦河西岸和加薩地帶實現其作為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自治權,該地區自1967年以來一直被以色列佔領。
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由以色列控制,除A區是由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控制。自2005年以色列脫離加薩後,加薩走廊一直被哈馬斯佔領。 1948年-1967年約旦河西岸被約旦佔領,1957年-1967年加薩走廊被埃及佔領。 |
巴拿馬 | 美洲 | 000000001821-11-28-00001821年11月28日 | 000000001903-11-03-00001903年11月3日 | 哥倫比亞 | 西班牙殖民地直到1821年,然後是哥倫比亞的一部分直到1903年。1989-90年被美國占領。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大洋洲 | 000000001975-09-16-00001975年9月16日 | 000000001975-09-16-00001975年9月16日 | 澳洲 | 在此之前有巴布亞人,玻里尼西亞人和美拉尼西亞人。 |
巴拉圭 | 美洲 | 000000001811-05-14-00001811年5月14日 | 000000001876-01-01-00001876年 | 巴西帝國 | 1870年-1876年被巴西佔領,在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三國同盟之內。[96]1811年以前是西班牙殖民地。 |
秘魯 | 美洲 | 000000001821-07-28-00001821年7月28日 | 000000001839-08-25-00001839年8月25日 | 北秘魯(英語:Republic of North Peru) 南秘魯(英語:Republic of South Peru) |
1839年–現代: 秘魯共和國 1836年-1839年: 秘魯-玻利維亞邦聯 |
菲律賓 | 亞洲 | 000000001402-01-01-00001402年 | 000000001946-07-04-00001946年7月4日[註 62] | 美國 | 1986年–現代:菲律賓第五共和國(英語:History of the Philippines (1986–present)) 1981年–1986年:菲律第四共和國 1973年–1981年:馬科斯統治 1946年–1972年:菲律賓第三共和國(英語:History of the Philippines (1946–1965)) 1942年–1943年:大日本帝國傀儡政權(菲律賓第二共和國) 1935年–1942年,1945年–1946年:菲律賓自由邦 1899年–1901年:菲律賓第一共和國 1898年–1935年:美國領地 1535年–1898年:菲律賓都督府(西班牙殖民地) 1535年以前:菲律賓群島有許多漢化、印度化和伊斯蘭國家。在呂宋島,有伊萬特人、科迪勒拉社、邦阿西楠和麻逸王國、梅尼拉和湯都王朝。在維薩亞斯群島有馬地奧斯聯邦(英語:Madja-as)和宿霧拉賈國。最後,在民答那峨島,有馬京達瑙蘇丹國、武端拉賈國和蘇祿蘇丹國。汶萊帝國也佔領了巴拉望島和民答那峨島部分地區。 |
波蘭 | 歐洲 | 000000000966-01-01-0000966年 | 000000001945-01-01-00001945年 | 德國 | 1989年–現代: 波蘭共和國 (第三共和國) 1947年-1989年: 波蘭人民共和國 自前498,000年已有人類居住當地,始於人屬,後來由盧薩斯文化(英語:Lusatian culture)、凱爾特人、日耳曼人和其他人(英語:Polish tribes)定居。 |
葡萄牙 | 歐洲 | 000000001139-07-25-00001139年7月25日 | 000000001139-07-25-00001139年7月25日 | 萊昂王國 | 1975年–現代: 葡萄牙共和國 (第三共和國) 1974年-1975年: 救國軍政府 |
卡達 | 亞洲 | 000000001971-09-03-00001971年9月3日 | 000000001971-09-03-00001971年9月3日 | 英國 | 鄂圖曼帝國 阿拔斯王朝 倭馬亞王朝 正統哈里發 再以前是各個阿拉伯遊牧部落。 |
羅馬尼亞 | 歐洲 | 000000001878-07-13-00001878年7月13日 | 000000001878-07-13-00001878年7月13日 | 羅馬尼亞聯合公國 | 1944年–1958年 鄂圖曼帝國 瓦拉幾亞 |
俄羅斯 | 跨大陸國家 - 亞洲/歐洲 |
000000000860-01-01-0000860年 | 000000001991-12-26-00001991年12月26日 000000001993-12-12-00001993年12月12日 |
蘇聯 | 1993年–現代: 俄羅斯 1991年-1993年: 俄羅斯聯邦 (依1978年憲法) |
盧安達 | 非洲 | 000000001962-07-01-00001962年7月1日 | 000000001962-07-01-00001962年7月1日 | 比利時 | |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 美洲 | 000000001983-09-19-00001983年9月19日 | 000000001983-09-19-00001983年9月19日 | 英國 | |
聖露西亞 | 美洲 | 000000001979-02-22-00001979年2月22日 | 000000001979-02-22-00001979年2月22日 | 英國 | |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 美洲 | 000000001979-10-27-00001979年10月27日 | 000000001979-10-27-00001979年10月27日 | 英國 | |
薩摩亞 | 大洋洲 | 000000001962-01-01-00001962年1月1日 | 000000001962-01-01-00001962年1月1日 | 紐西蘭 | 1900年至1914年是德國殖民地;1914年被紐西蘭佔領;1920年-1962年間首先是國際聯盟託管地,之後是聯合國託管地並由紐西蘭管治。 |
聖馬利諾 | 歐洲 | 000000000301-09-03-0000301年9月3日 | 000000000301-09-03-0000301年9月3日 | 羅馬帝國 | 原本羅馬帝國一部分,亦短期是里米尼(1503年)和教宗國(1739年)一部分。 |
聖多美普林西比 | 非洲 | 000000001975-07-12-00001975年7月12日 | 000000001975-07-12-00001975年7月12日 | 葡萄牙 | |
沙烏地阿拉伯 | 亞洲 | 000000001744-01-01-00001744年 | 000000001919-01-01-00001919年1月 | 鄂圖曼帝國 | 1744年–1818年第一沙烏地王國取得獨立;1919年最後的鄂圖曼軍隊被漢志王國趕出麥地那;1926年漢志王國被內志王國吞併,成為內志與漢志王國,現代沙烏地阿拉伯的前身 |
塞內加爾 | 非洲 | 000000001960-06-20-00001960年6月20日 | 000000001960-06-20-00001960年6月20日 | 法國 | 首先獨立成為馬里聯邦,定都達喀爾。曾是迦納、馬里和桑海帝國一部分。 |
塞爾維亞 | 歐洲 | 000000000768-01-01-0000768年 | 000000002006-06-03-00002006年6月3日 | 南斯拉夫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
2006年–現代:塞爾維亞共和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繼承國) 2003年–2006年: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聯盟的一部分(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的繼承國) 1992年–2003年: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一部分(新國) 1946年–1992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一部分 1943年–1946年: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 1929年–1943年:南斯拉夫王國一部分 1918年–1929年: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一部分 1882年–1918年:塞爾維亞王國 1815年–1882年:塞爾維亞公國 1804年–1813年:塞爾維亞革命政府 (鄂圖曼帝國內的革命運動) 1459年–1817年:鄂圖曼帝國一部分 1402年–1459年:塞爾維亞王國 1371年–1402年:摩拉維亞塞爾維亞 1346年–1371年:塞爾維亞帝國 1217年–1346年:塞爾維亞王國 768年–1217年:塞爾維亞大公國 520年代–768年:Serbian Sklavinia(英語:Serbian Sklavinia) |
塞席爾 | 非洲 | 000000001976-06-29-00001976年6月29日 | 000000001976-06-29-00001976年6月29日 | 英國 | 1790年–1794年實施自治 |
獅子山 | 非洲 | 000000001961-04-27-00001961年4月27日 | 000000001961-04-27-00001961年4月27日 | 英國 | |
新加坡 | 亞洲 | 000000001963-08-31-00001963年8月31日[98] | 000000001965-08-09-00001965年8月9日 | 馬來西亞 | 1824年–1963年是英國殖民地;1942年–1945年被日本佔領;宣佈獨立後,加入馬來西亞,[6][12]由1963年直到1965年。[9][11] |
斯洛伐克 | 歐洲 | 000000001939-03-14-00001939年3月14日 | 000000001993-01-01-00001993年1月1日 | 捷克斯洛伐克 | |
斯洛維尼亞 | 歐洲 | 000000001991-06-25-00001991年6月25日 | 000000001991-06-25-00001991年6月25日 | 南斯拉夫 | 1991年–現代:斯洛維尼亞 1945年–1991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一部分 1918年–1945年:南斯拉夫王國一部分 1918年–1918年: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一部分 1806年–1918年:克恩頓公國(奧匈帝國一部分) 976年–1086年:克恩頓公國(神聖羅馬帝國一部分) 889年–976年:卡蘭塔尼亞邊疆區(英語:March of Carinthia)(加洛林帝國一部分) |
索羅門群島 | 大洋洲 | 000000001978-07-07-00001978年7月7日 | 000000001978-07-07-00001978年7月7日 | 英國 | |
索馬利亞 | 非洲 | 前200年 | 000000001960-07-01-00001960年7月1日 | 英國 義大利 |
1960年7月1日:索馬利亞託管地(英語:Trust Territory of Somalia)(前義屬索馬利蘭)和索馬利蘭國(前英屬索馬利蘭)合併 19世紀:霍比奧蘇丹國一部分 18世紀:馬吉爾廷蘇丹國一部分 15世紀:阿達爾蘇丹國一部分 13世紀:阿居蘭蘇丹國一部分 13世紀:瓦桑加利蘇丹國一部分 13世紀:伊法特蘇丹國一部分 10世紀:摩加迪休蘇丹國一部分 前200年:索馬利亞城邦(英語:Somali maritime history) |
南非 | 非洲 | 000000001910-05-31-00001910年5月31日 | 000000001910-05-31-00001910年5月31日 | 英國 | 1910年獲得自治領地位,1931年西敏法令讓南非獨立。 奧蘭治自由邦 1881年-1902年 祖魯王國 各個班圖(祖魯人、科薩人和斯威士人)和科伊科伊人部落(薩恩人) |
南蘇丹 | 非洲 | 000000002011-07-09-00002011年7月9日 | 000000002011-07-09-00002011年7月9日 | 蘇丹 | |
西班牙 | 歐洲 | 000000001516-01-01-00001516年 | 000000001516-01-01-00001516年 | 卡斯提亞王權 亞拉岡王權 |
1975年–現代: 西班牙王國 (有民主制的第三次復辟) 1939年-1977年: 西班牙共和國(流亡政府) |
斯里蘭卡 | 亞洲 | -999999999623-01-01-0000公元前377年 | 000000001948-02-04-00001948年2月4日 | 英國 | 前377年–1017年統一成為阿努拉德普勒王國。被印度各王國、葡萄牙、荷蘭和英國征服。 |
蘇丹 | 非洲 | -999999998930-01-01-0000公元前1070年 | 000000001956-01-01-00001956年1月1日 | 英國 埃及 |
庫施 前1070年–350年。1899年–1956年由鄂圖曼帝國、埃及赫迪夫領(英語:Khedivate of Egypt)、以及英埃蘇丹統治。 |
蘇利南 | 美洲 | 000000001975-11-25-00001975年11月25日 | 000000001975-11-25-00001975年11月25日 | 荷蘭王國 | |
瑞典 | 歐洲 | 000000001397-01-01-00001397年 | 000000001523-06-06-00001523年6月6日 | 丹麥 | 沒有瑞典統一的確切日期。1397年–1523年在卡爾馬聯合內。 |
瑞士 | 歐洲 | 000000001291-01-01-00001291年 | 000000001815-01-01-00001815年 | 奧地利 | 1848年–現代: 瑞士聯邦 (第二聯邦) 1814年-1848年: 瑞士聯邦(復闢與復興時期)(英語:Restoration and Regeneration in Switzerland),經1815年維也納會議。 |
敘利亞 | 亞洲 | 000000001946-04-17-00001946年4月17日 | 000000001961-09-28-00001961年9月28日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 鄂圖曼帝國 拜占庭帝國 |
塔吉克 | 亞洲 | 000000001991-09-09-00001991年9月9日 | 000000001991-09-09-00001991年9月9日 | 蘇聯 | |
坦尚尼亞 | 非洲 | 000000001961-12-09-00001961年12月9日 | 000000001961-12-09-00001961年12月9日 | 英國 | 1961年坦加尼喀獨立,1963年併入尚吉巴。 |
泰國 | 亞洲 | 000000001238-01-01-00001238年 | 000000001945-01-01-00001945年 | 高棉帝國 | 1238年從高棉帝國獨立。1767年短暫地被緬甸佔領。1941年–1945年被日本佔領。 |
東帝汶 | 亞洲 | 000000001975-11-28-00001975年11月28日 | 000000002002-05-20-00002002年5月20日 | 聯合國駐東帝汶過渡行政當局(英語:United Nations Transi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East Timor) | 2002年–現代: 東帝汶民主共和國 1999年-2002年: 由聯合國(英語:United Nations Transi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East Timor)過渡政府管治。 |
多哥 | 非洲 | 000000001960-04-27-00001960年4月27日 | 000000001960-04-27-00001960年4月27日 | 法國 | |
東加 | 大洋洲 | 000000001845-01-01-00001845年 | 000000001970-06-04-00001970年6月4日 | 英國 | 1845年由喬治·圖普一世統一。1900年–1970年是英國保護國。 |
千里達及托巴哥 | 美洲 | 000000001962-08-31-00001962年8月31日 | 000000001962-08-31-00001962年8月31日 | 英國 | |
突尼西亞 | 非洲 | 000000001956-03-20-00001956年3月20日 | 000000001956-03-20-00001956年3月20日 | 法國 | 被羅馬、鄂圖曼帝國和法國佔領 |
土耳其 | 跨大陸國家 - 亞洲/歐洲 |
000000001299-01-01-00001299年 | 000000001923-01-01-00001923年 | 鄂圖曼帝國 | 1923年–現代: 土耳其共和國 1299年-1923年: 鄂圖曼帝國 |
土庫曼 | 亞洲 | 000000001991-10-27-00001991年10月27日 | 000000001991-10-27-00001991年10月27日 | 蘇聯 | |
吐瓦魯 | 大洋洲 | 000000001978-10-01-00001978年10月1日 | 000000001978-10-01-00001978年10月1日 | 英國 | |
烏干達 | 非洲 | 000000001962-10-09-00001962年10月9日 | 000000001962-10-09-00001962年10月9日 | 英國 | |
烏克蘭 | 歐洲 | 000000000860-01-01-0000860年 | 000000001991-08-24-00001991年8月24日 | 蘇聯 | 1991年–現代: 烏克蘭 1944年-1991年: 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一部分 |
阿聯 | 亞洲 | 000000001971-12-02-00001971年12月2日 | 000000001971-12-02-00001971年12月2日 | 英國 | |
英國 | 歐洲 | 000000001707-05-01-00001707年5月1日 | 000000001801-01-01-00001801年1月1日 | 英格蘭王國 蘇格蘭王國 |
回顧三個王國 (關於北愛爾蘭,參見 愛爾蘭) 英格蘭: 註腳:大英帝國由伊利沙伯一世建立,她於1578年給予了漢弗萊·吉爾伯特專利去探險和海外探索。[106]1707年5月1日, 英格蘭(10世紀-1707年)和 蘇格蘭(9世紀-1707年)合併,成立 大不列顛王國。1801年1月1日, 愛爾蘭與兩國統一為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直至1922年12月6日愛爾蘭獨立,在32個郡之中拿走了26個。從當日起,英國主權被確立為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
美國 | 美洲 | 000000001776-07-04-00001776年7月4日 | 000000001781-10-19-00001781年10月19日 | 英國 | 自前10,000年起已有美國原住民以部落、酋邦和聯盟的形式定居。從1493年到15世紀,歐洲人開始殖民美國原住民的土地並建立 新西班牙和 新法蘭西,然後在1607年英國來到建立 北美十三州。1776年7月4日, 美國宣佈從英國獨立。然後在1781年英國於約克鎮圍城戰役投降,並於1783年簽署《巴黎條約》承認美國。 |
烏拉圭 | 美洲 | 000000001815-01-01-00001815年 | 000000001828-08-27-00001828年8月27日 | 巴西帝國 | 1815年–1820年獨立成為聯邦同盟(英語:Liga Federal);1820年被葡萄牙/巴西佔領直到1828年蒙特維多條約。 |
烏茲別克 | 亞洲 | 000000001924-10-27-00001924年10月27日 | 000000001991-09-01-00001991年9月1日 | 蘇聯 |
1924年-1936年: 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
萬那杜 | 大洋洲 | 000000001980-07-30-00001980年7月30日 | 000000001980-07-30-00001980年7月30日 | 英國 法國 |
1906年–1980年作為新赫布里底群島共管領土管治。 |
梵蒂岡 | 歐洲 | 000000000756-01-01-0000756年 | 000000001929-02-11-00001929年2月11日 | 義大利 | 1929年–現代: 梵蒂岡城國 (憑《拉特朗條約》復國) 1870年-1929年:教宗國(在囚) |
委內瑞拉 | 美洲 | 000000001811-07-05-00001811年7月5日 | 000000001830-01-13-00001830年1月13日 | 大哥倫比亞 |
1999年–現代: 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
越南 | 亞洲 | -999999997121-01-01-0000公元前2879年 | 000000001976-07-02-00001976年7月2日 | 北越 南越 |
文郎國興於前2879年,由傳說中的貉龍君,鴻龐氏的創立者所建。經過幾次中國統治。1887年被法國佔領直到日內瓦會議 (1954年),期間亦曾被日本佔領(1940年–1945年)。 |
葉門 | 亞洲 | 000000001918-11-01-00001918年11月1日 | 000000001967-11-30-00001967年11月30日 | 英國 | 1918年北葉門從鄂圖曼帝國獨立;1967年南葉門從英國獨立;1990年統一 |
尚比亞 | 非洲 | 000000001964-10-24-00001964年10月24日 | 000000001964-10-24-00001964年10月24日 | 英國 | |
辛巴威 | 非洲 | 000000001965-11-11-00001965年11月11日 | 000000001980-04-18-00001980年4月18日 | 英國 | 1965年英國殖民地南羅德西亞片面宣佈獨立成為羅德西亞;1979年被稱為辛巴威羅德西亞;不獲承認直到1980年。 |
The sovereignty of a State is co-extensive with its territorial limits.
[T]here can be no doubt that since at least the tenth century no external power has controlled Bhutan,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periods when various of its neighbors have been able to exert a strong cultural and/or political influence there.
Eckert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Norton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Liberia … was neither a sovereign power nor a bona fide colony of any sovereign nation. … the United States refused to claim sovereignty over Liberia.
Nepal is of special interest, partly because it is an Asian country that was never reduced to colonial status.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