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亞王國
历史国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喬治亞王國(喬治亞語: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ს სამეფო)是喬治亞歷史上的一個時期,由巴格拉季昂王朝的巴格拉特三世於十一世紀初建立,並持續到十五世紀末。
歷史
1008年,巴格拉特三世統一了阿布哈茲王國與陶-克拉爾傑蒂王國,建立喬治亞王國。喬治亞建國後經常面臨外在威脅,首先是拜占庭帝國,接著是土耳其人入侵。1121年,喬治亞國王大衛四世在迪德格里戰役大勝塞爾柱土耳其軍隊,開啟了喬治亞黃金時代。
塔瑪爾女王是喬治亞最著名的統治者之一,她在位期間喬治亞王國勢力達到鼎盛。她的丈夫大衛·索斯蘭,帶領喬治亞拿下對周圍敵國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如1202年的巴西亞尼戰役)。一項塔瑪爾女王最著名的功績即協助建立特拉比松帝國,此後喬治亞與特拉比松締結盟約多年。

十三世紀,蒙古入侵,喬治亞被迫向蒙古稱臣納貢。吉奧爾基五世曾短暫領導喬治亞中興,但隨後的黑死病以及帖木兒的無數次入侵摧毀了該國的經濟、人口和城市中心。在拜占庭和特拉比松帝國被鄂圖曼土耳其人滅亡後,王國的地緣政治局勢進一步惡化。到了15世紀,喬治亞已無力控制王國所有地區,卡爾特利、卡赫蒂和伊梅雷蒂先後分裂出去——每個國家都由巴格拉季昂王朝的一個分支統治。最後一個試圖統一喬治亞的君主是君士坦丁二世,他死後喬治亞徹底分裂為三個王國。[1]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