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七卿年表,即尚書與都御史年表,旨在列舉中國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至崇禎末年(1644年),以及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至永曆朝廷末年(1662年)的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與都察院的最高長官。除短暫的明朝中書省時期外,七卿長官均為正二品,為明朝政府文臣中最高行政長官。
吏部尚書、戶部尚書、禮部尚書、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工部尚書、都御史,往往與通政使司之通政使、大理寺之寺卿合稱「九卿」。明朝時,重臣任擇須由九卿及外省巡撫、總督公開舉薦,此為廷推。各部司不能單獨決定的國家大事、要事,須經七卿、九卿公決,此為廷議。而由三法司無法決定的大型獄訟,以由七卿、九卿開會定獄,此為廷鞠或園審。七卿與明朝內閣構成了明朝的行政權力中心與決策核心。
南明時,弘光朝南京即京城,隆武朝福京即京城,另設行在、南京六部官員[1][2],永曆朝都城不定,但依舊於其首府設立六部。
此表不包括明朝南京七卿年表。
洪武年間
明最初沿襲元朝制度,設立中書省,置左、右丞相。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國,其中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吳元年,改右相國為左相國,左相國為右相國。洪武元年,改為左、右丞相[3]。由中書省統六部,但不設置中書令[4]。中書省時期的六部尚書官員為正三品[5]。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後,明太祖朱元璋罷中書省,分中書省之權歸於六部,六部尚書均進秩為正二品[32]。原中書省官屬盡革,惟存中書舍人[33]。
建文年間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明惠帝即位。次年改年號為建文。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通過靖難之役登基,為明成祖,廢除建文年號,復稱洪武三十五年,翌年改元永樂。
明惠帝在登基後不久,即重新選拔六部官員,其中大多數為靖難之役前主張削藩或陣亡、或在燕王朱棣攻佔南京應天府後拒絕合作自殺或不屈而亡者,其中包括禮部尚書陳廸,兵部尚書齊泰、鐵鉉,刑部尚書暴昭、侯泰,左都御史景清,右都御史練子寧等。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將六部尚書改為正一品,改都察院為御史府、都御史為御史大夫[128]。朱棣攻入南京後,恢復原制度。
永樂年間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通過靖難之役登基,為明成祖,廢除建文年號,復稱洪武三十五年,翌年改元永樂。
永樂元年,朱棣以北平為北京,置北京行部尚書二人,侍郎四人,其屬置六曹清吏司。吏、戶、禮、兵、工五曹,郎中、員外郎、主事各一人。[154]
永樂十八年十一月,裁革北京行部。[155]
永樂十八年,明成祖遷都北京後,罷免行部及六曹,以六部官屬移之北,不再稱「行在」。而其留守南京的官員一律加「南京」字(即所謂「南京吏部尚書」等)。[154]
此後在南京任命之尚書與都御史,請參閱明朝南京七卿年表。
年代 | 吏部尚書 | 戶部尚書 | 禮部尚書 | 兵部尚書 | 刑部尚書 | 工部尚書 | 都御史 |
---|---|---|---|---|---|---|---|
永樂十九年辛丑 (1421年) [182] |
蹇義 | 夏元吉[183] 郭資 |
呂震 金純 |
方賓 趙羾 |
吳中 | 宋禮 李慶 |
劉觀左都御史 王彰右都御史 |
永樂二十年壬寅 (1422年) |
蹇義[184] | 郭資 | 呂震 金純 |
趙羾[185] | 無 | 宋禮 李慶 |
劉觀左都御史 王彰右都御史 |
永樂二十一年癸卯 (1423年) |
蹇義 | 郭資 | 呂震 金純 |
趙羾 | 無 | 李慶 | 劉觀左都御史 王彰右都御史 |
永樂二十二年甲辰 (1424年) |
蹇義[186] | 郭資[187] 夏元吉[188] |
呂震[189] 金純 |
趙羾[190] 李慶[191] |
吳中[192] 金純 |
李慶 金純[193] 黃福[194] 吳中[195] |
劉觀左都御史[196] 王彰右都御史 |
洪熙年間
洪熙元年,明仁宗打算仍在南京定都,並恢復置各部官屬於南京,去除「南京」兩字,而在位於北京的六部官員頭銜前加「行在」兩字,並設行部[154]。
宣德年間
明宣宗即位後,於宣德三年復罷行部。[198] 宣宗在位期間,國力強盛,政治清明,與其父明仁宗時期,合稱「仁宣之治」。
年代 | 吏部尚書 | 戶部尚書 | 禮部尚書 | 兵部尚書 | 刑部尚書 | 工部尚書 | 行部尚書 | 都御史 |
---|---|---|---|---|---|---|---|---|
宣德元年丙午 (1426年) |
蹇義 | 夏元吉 | 呂震[199] 胡濙[200] |
張本[201] 陳洽[202] |
金純 | 黃福[203] 吳中 |
李友直 | 劉觀左都御史 王彰右都御史 |
宣德二年丁未 (1427年) |
蹇義 | 夏元吉 郭敦[204] |
胡濙 | 張本[205] | 金純 | 黃福[206] 吳中 |
李友直 | 劉觀左都御史 王彰右都御史[207] |
宣德三年戊申 (1428年) |
蹇義[208] | 夏元吉[209] 郭敦[210] |
胡濙[211] | 張本 | 金純[212] | 黃福 吳中[213] 李友直[214] |
李友直 | 劉觀左都御史[215] 顧佐右都御史[216] |
宣德四年己酉 (1429年) |
蹇義 郭璡[217] |
夏元吉 郭敦 郭資[218] |
胡濙[219] | 張本[220] | 無 | 黃福[221] 吳中 李友直 |
不適用 | 顧佐左都御史 |
宣德五年庚戌 (1430年) |
蹇義 郭璡 |
夏元吉[222] 郭敦 郭資 黃福[223] 李昶[224] |
胡濙 | 張本[225] | 無 | 黃福[226] 吳中[227] 李友直 |
顧佐左都御史 | |
宣德六年辛亥 (1431年) |
蹇義 郭璡 |
郭敦[228] 郭資 黃福 李昶[229] |
胡濙[230] | 張本[231] 許廓[232] |
無 | 吳中 李友直 |
顧佐左都御史 | |
宣德七年壬子 (1432年) |
蹇義 郭璡 |
郭資 黃福[233] |
胡濙[234] | 許廓[235] | 無 | 吳中 李友直 |
顧佐左都御史 | |
宣德八年癸丑 (1433年) |
蹇義 郭璡[236] |
郭資[237] | 胡濙[234] | 無 | 無 | 吳中 李友直 |
顧佐左都御史[238] 熊槩右都御史[239] | |
宣德九年甲寅 (1434年) |
蹇義 郭璡[240] |
無 | 胡濙[234] | 王驥[241] | 無 | 吳中 李友直 |
顧佐左都御史[242] 熊槩右都御史[243] | |
宣德十年乙卯 (1435年) |
蹇義[244] 郭璡 |
無 | 胡濙[234] | 王驥 | 魏源[245] 郭璡[246] |
吳中[247] 李友直[248] |
顧佐左都御史[242] 熊槩右都御史[243] |
正統年間
明英宗即位後,於正統六年(1441年),在北京六部官員頭銜前去「行在」字,於南京仍加「南京」字,之後成為定制[198][249]。正統十四年(1449年),英宗率眾北征瓦剌,在宣化土木堡,明軍被蒙古軍圍困,英宗被俘,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等數十名官員陣亡,史稱土木之變。
年代 | 吏部尚書 | 戶部尚書 | 禮部尚書 | 兵部尚書 | 刑部尚書 | 工部尚書 | 都御史 |
---|---|---|---|---|---|---|---|
正統元年丙辰 (1436年) |
郭璡 | 劉中敷 | 胡濙 | 王驥[250] | 魏源 | 吳中 李友直[248] |
顧佐左都御史[251] 陳智右都御史[252] |
正統二年丁巳 (1437年) |
郭璡 | 劉中敷 | 胡濙 | 王驥[253] | 魏源[254] | 吳中 李友直 |
陳智左都御史 |
正統三年戊午 (1438年) |
郭璡 | 劉中敷[255] | 胡濙[256] | 王驥[257] | 魏源[258] | 吳中 李友直[259] |
陳智左都御史[260] |
正統四年己未 (1439年) |
郭璡 | 劉中敷 | 胡濙 | 王驥 | 魏源[261] | 吳中 | 陳智左都御史[262] |
正統五年庚申 (1440年) |
郭璡 | 劉中敷 | 胡濙 | 王驥[263] 柴車[264] |
魏源 | 吳中 | 陳智左都御史 |
正統六年辛酉 (1441年) |
郭璡 | 劉中敷[265] 王佐[266] |
胡濙 | 王驥[267] 柴車[268] |
魏源 | 吳中[269] | 陳智左都御史[270] 王文[271] |
正統七年壬戌 (1442年) |
郭璡 魏驥署[272] |
王佐 | 胡濙 | 王驥[273] 徐晞[274] |
魏源 | 吳中[275] 王卺[276] |
王文右都御史 |
正統八年癸亥 (1443年) |
郭璡[277] 王直[278] |
王佐 | 胡濙 | 徐晞 | 魏源[279] 王質[280] 金濂[281] |
王卺 | 王文右都御史 |
正統九年甲子 (1444年) |
王直 | 王佐 | 胡濙 | 徐晞 | 金濂 | 王卺 | 王文右都御史 |
正統十年己丑 (1445年) |
王直 | 王佐 | 胡濙 | 徐晞[282] 鄺埜[283] |
金濂 | 王卺 黎澄[284] |
王文左都御史[285] 陳鎰右都御史[286] |
正統十一年丙寅 (1446年) |
王直[287] | 王佐[288] | 胡濙 | 鄺埜 | 金濂[289] | 王卺 黎澄[290] |
陳鎰右都御史[291] |
正統十二年丁卯 (1447年) |
王直 | 王佐 | 胡濙 | 鄺埜 | 金濂 | 王卺 | 陳鎰右都御史 |
正統十三年戊辰 (1448年) |
王直 | 王佐 | 胡濙 | 鄺埜 | 金濂[292] | 王卺[293] 石璞[294] |
陳鎰右都御史 |
正統十四年己巳 (1449年) |
王直 | 王佐[295] 金濂[296] |
胡濙[297] | 鄺埜[298] 于謙[299] |
金濂[300] 俞士悅[301] |
石璞[302] | 陳鎰左都御史[303] 俞士悅[304] 楊善右都御史[305] |
景泰年間
景泰年間,吏部曾經設置兩名尚書。天順初年,恢復定制,改為一名[306]。
年代 | 吏部尚書 | 戶部尚書 | 禮部尚書 | 兵部尚書 | 刑部尚書 | 工部尚書 | 都御史 |
---|---|---|---|---|---|---|---|
景泰元年庚午 (1450年) |
王直 | 金濂 | 胡濙 | 于謙 | 俞士悅 | 石璞 | 陳鎰右都御史 楊善左都御史 王文 |
景泰二年辛未 (1451年) |
王直 何文淵 |
金濂 | 胡濙 | 于謙 | 俞士悅 | 石璞 | 陳鎰右都御史 楊善左都御史 王文 |
景泰三年壬申 (1452年) |
王直 何文淵 |
金濂[307] | 胡濙 | 于謙 儀銘[308] |
俞士悅 | 石璞 | 陳鎰右都御史 楊善左都御史 王文 王翺 |
景泰四年癸酉 (1453年) |
王直 何文淵 王翺[309] |
金濂 | 胡濙 | 于謙 儀銘 |
俞士悅 | 石璞 | 陳鎰右都御史 楊善左都御史 王翺左都御史 羅通右都御史 蕭維禎左都御史[310] |
景泰五年甲戌 (1454年) |
王直 王翺 |
金濂 張鳳[311] |
胡濙 | 于謙 儀銘[312] |
俞士悅 | 石璞 | 楊善左都御史 李實右都御史 蕭維禎左都御史[313] |
景泰六年乙亥 (1455年) |
王直 王翺 |
張鳳 | 胡濙 | 于謙 石璞 |
俞士悅 | 石璞 江淵[314] |
楊善左都御史 李實右都御史 蕭維禎左都御史 |
景泰七年丙子 (1456年) |
王直 王翺 |
張鳳 | 胡濙 | 于謙 石璞 |
俞士悅 | 江淵 | 李實右都御史 蕭維禎左都御史 |
天順年間
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改年號為「天順」。此前景泰年間的吏部兩名尚書規制,也經恢復改為一名[306]。奪門之變後,六部首腦大換血,其中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遭到奪銜致仕;戶部尚書張鳳改為南京閒置;刑部尚書俞士悅、工部尚書江淵謫戍;兵部尚書于謙遭棄市。
年代 | 吏部尚書 | 戶部尚書 | 禮部尚書 | 兵部尚書 | 刑部尚書 | 工部尚書 | 都御史 |
---|---|---|---|---|---|---|---|
天順元年丁丑 (1457年) |
王直[315] 王翺[316] |
張鳳[317] 沈固[318] |
胡濙[319] 楊善[320] |
于謙[321] 石璞[322] 王驥[323] 陳汝言[324] |
俞士悅[325] 軒輗[326] 劉廣衡[327] |
江淵[328] 趙榮[329] |
李實[330] 蕭維禎[331] 耿九疇[332] 馬昂[333] 寇深[334] |
天順二年戊寅 (1458年) |
王翺 | 沈固 | 楊善[335] | 陳汝言[336] 馬昂[337] |
劉廣衡[338] 陸瑜[339] |
趙榮 | 馬昂[340] 寇深 |
天順三年己卯 (1459年) |
王翺 | 沈固 | 無 | 馬昂 | 陸瑜 | 趙榮 | 寇深 |
天順四年庚辰 (1460年) |
王翺 | 沈固[341] 年富[342] |
蕭晅[343] 石瑁[344] |
馬昂 | 陸瑜 | 趙榮 | 寇深 |
天順五年辛巳 (1461年) |
王翺 | 年富 | 石瑁 | 馬昂[345] | 陸瑜 | 趙榮[346] | 寇深[347] 李賓右都御史[348] |
天順六年壬午 (1462年) |
王翺 | 年富 | 石瑁[349] | 馬昂 | 陸瑜 | 趙榮[350] | 李賓右都御史 |
天順七年癸未 (1463年) |
王翺 | 年富 | 姚夔[351] | 馬昂 | 陸瑜[352] | 周瑄署[353] 白圭[354] |
李賓右都御史[355] 周瑄署[356] |
天順八年甲申 (1464年) |
王翺 | 年富[357] 馬昂[358] |
姚夔 | 馬昂[359] 王竑[360] |
陸瑜 | 白圭[354] | 李賓右都御史 李秉左都御史[361] |
成化年間
明憲宗成化初年,吏治尚佳。但成化中期以後,憲宗寵信萬貴妃及宦官汪直,朝綱敗壞,民不聊生。史書多載,成化十九年後,其六部長官與內閣閣老(萬安、劉吉、劉珝)合稱為:「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362]。
弘治年間
弘治為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時期的年號。其上任後,重新任免明朝內閣、六部官員,任用賢能,使得其統治時期,國家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史稱「弘治中興」。
正德年間
正德為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時期的年號,朱厚照在位前期,寵信劉瑾等宦官,並設立豹房,驕奢淫逸。中後期雖治理內政,剷除宦官,但聽信江彬等奸臣,後因落水染病駕崩。
嘉靖年間
嘉靖為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時期的年號。明武宗無子,朱厚熜是由內閣及六部大臣經明朝宗法順序尋找確立的繼承人,為明憲宗孫。其繼位初期,改革吏治,節省浪費,清除宦官,多有建樹。因大禮議事件,明世宗與明朝內閣、六部為首的文臣相抗,並最終以強權鎮壓而獲勝。此後,世宗日漸腐化,大建宮殿、重用奸臣,長城以北及東南沿海深受戰亂入侵。世宗崇尚道教,因服食仙丹去世。
隆慶年間
隆慶為明穆宗朱載坖在位期間的年號。其上任後,改革明世宗弊政,平反冤案並懲治方士宦官,重用賢臣。北部與蒙古俺答汗議和、南方蕩平倭寇。
萬曆、泰昌年間
萬曆是明神宗朱翊鈞在位期間的年號,其亦為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朱翊鈞早年登基,因孝定皇太后與內閣首輔張居正的扶政,在位前十四年社會改革卓越,史稱「萬曆中興」。萬曆十四年,因立儲之事(國本之爭)與內閣、六部官員對抗,從此三十年不再參與任何朝政事務,史為「萬曆怠政」。而萬曆三大征及女真部族的崛起,使得明朝內貧外患。
泰昌(1620年八月至十二月)為明朝第十四個皇帝明光宗的年號。神宗朱翊鈞去世後,其子朱常洛登基,因沉迷酒色染疾,隨即吞食丹藥於登基後次月去世,史為紅丸案。故泰昌這個年號僅用了不足一年,此表中列入萬曆年間。
天啟年間
天啟為明朝第十五個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年號。朱由校為光宗之子,在位期間,寵信宦官魏忠賢,朝廷官員多依附魏,是為閹黨。天啟年間,奸臣當道、朝綱混亂,閹黨與東林黨鬥爭激烈。天啟七年(1627年),熹宗病故,遺詔傳位五弟朱由檢。
崇禎年間
崇禎為中國明朝第十六個皇帝、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的在位年號,朱由檢為明熹宗之弟。明思宗在位時期,旰食宵衣,勤於政務,事必躬親。繼位後,即迅速剷除魏忠賢為首的閹黨,使得朝綱大肅。然而,其用人遲疑,國家治理及官員選用朝令夕改,官員黨爭仍此消彼長。明朝經萬曆、天啟年間國力大損,恰逢當時各地民變勢力強大,以及後金(清)的連年入侵,朱由檢最終無力回天。
弘光、隆武年間
弘光(1645年正月至閏六月)是南明第一位皇帝明安宗朱由崧在位期間的年號,朱由檢殉國後在南京諸臣支持下監國,隨即稱帝,改次年為弘光。在位期間黨爭激烈,無法穩定局勢,又爆發多宗案件,令清朝乘機渡過長江,在弘光元年五月攻陷南京,故這個年號僅用了不足一年。此表中將弘光、隆武兩段時期同列。
隆武(1645年七月至1646年)為南明第二位皇帝明紹宗朱聿鍵的年號。南京失守後他在福州監國,隨即稱帝,宣佈從七月初一起即時改元。朱聿鍵為明太祖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後裔,以旁枝登極,與同期監國的魯王朱以海交惡;朱聿鍵銳意中興,但受制於內憂外患,最後出征時戰死。
永曆年間
永曆是南明第三位及最後一位皇帝明昭宗朱由榔在位期間的年號,朱聿鍵被殺後在肇慶監國,隨即稱帝,改次年為永曆。在位初期與朱聿鍵之弟朱聿𨮁爭位,其後在清軍進逼下逃入廣西,唯得到前大順、大西農民軍餘部支持抗清而得以延續,但內部依然矛盾重重。後期大西孫可望祕謀篡位失敗投降清朝,透露南明軍事情報;朱由榔只能狼狽西奔緬甸,又被緬甸國王賓德勒出賣交給吳三桂,在昆明處死。
監國魯年間
弘光元年閏六月,魯王朱以海在台州監國,史稱監國魯,和唐王朱聿鍵屢起衝突而無法合作,不久逃亡到舟山,與張名振、張煌言、鄭成功合力抗清。舟山陷落後,朱以海移居金門,很快去監國稱號,奉永曆正朔。
年代 | 吏部尚書 | 戶部尚書 | 禮部尚書 | 兵部尚書 | 刑部尚書 | 工部尚書 | 都御史 |
---|---|---|---|---|---|---|---|
弘光元年乙酉[1348] (1645年) |
朱兆柏[1349] 章正宸[1350] |
李白春 | 朱兆柏[1351] 陳盟[1352] 陳函輝署[1353] |
張國維[1354] 陳函輝[1355] |
蘇壯 | 徐人龍[1356] | 李之椿左都御史[1357] |
監國魯元年丙戌 (1646年) |
章正宸[1358] 李白春[1359] 余煌[1360] |
李白春[1361] 王夢錫[1362] 朱常淁[1363] |
王思任[1364] | 余煌[1365] 王夢錫署[1366] |
蘇壯[1367] | 張文郁[1368] | 李之椿左都御史 |
監國魯二年丁亥 (1647年) |
劉沂春[1369] | 林正亨[1370] | 吳鍾巒[1371] | 鄭彩署[1372] 錢肅樂[1373] |
朱永祐署[1374] | 沈宸荃[1375] | 余颺左都御史[1376] 吳鍾巒右都御史[1377] |
監國魯三年戊子 (1648年) |
劉沂春[1378] 朱永祐署[1379] |
林正亨[1380] | 吳鍾巒 | 錢肅樂[1381] 林鉉[1382] |
朱永祐署 | 沈宸荃[1383] 朱永祐署[1379] |
余颺左都御史 吳鍾巒右都御史 |
監國魯四年己丑 (1649年) |
朱永祐署 | 陳君平[1384] 孫延齡[1385] |
吳鍾巒 | 林鉉[1386] 李向中[1387] |
朱永祐署 | 朱永祐[1388] | 余颺左都御史 李向中署[1389] |
監國魯五年庚寅 (1650年) |
朱永祐署 | 孫延齡 | 吳鍾巒 | 李向中 | 朱永祐 | 李向中署 吳鍾巒署[1390] | |
監國魯六年辛卯 (1651年) |
朱永祐署[1391] | 孫延齡[1392] | 吳鍾巒[1393] | 李向中[1394] | 朱永祐[1391] | 李向中署[1394] 吳鍾巒署[1393] | |
監國魯七年壬辰 (1652年) |
|||||||
監國魯八年癸巳 (1653年) |
參見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