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विज्ञानVijñāna巴利语विञ्ञाणViññāṇa),佛教术语,指人的意识心智、生命力、理智、分别能力,为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之一。在早期佛经,经常与(Citta)、(Manas)混用,意义接近,但因为用法不同,实际的内涵又有所不同。其主要是用来作为指区别对象的认知能力。

More information 十二因缘 ...
  十二因缘  
无明
名色
六入
老死
 
Close

音义

在梵文,识(विज्ञानvijñāna)来自于动词字根ज्ञा√jñā,意为知道、知识等),加上词头vi-(朝向、区别、分别),以及词尾ana,形成这个单字。字面意思为区别、理解、聪明的动作,通常指辨别、理解后出现的认知作用。

其与ज्ञानjñāna)、了别vijñapti)、表示、令知(梵语:vijñāpayati,巴利语:viññāpeti)等,来自相同字根。

概论

杂阿含经》中,识与经常一同出现,被当成同义词[1]。识的主要功能,在《杂阿含经》中,以“别知”作为识的外显功能[2],在《增一阿含经》中为“识别是非、亦识诸味”[3]说一切有部阿毘达磨中,以“”作为识的功能,最早见于《发智论[4],自《品类论》等始,定义诸识依诸根了别诸境界[5]

识是十二缘起之一,无明缘行、行缘识,缘识生名色[6],识与名色共俱[7]。识是五蕴中识蕴所摄[8],即为六六法[9]中的六识身[10],为十二处中的意处[11]十八界中的七心界[12]六识界[13]。识是无我的、无常的、[14]。识是六界聚中识界[15][16],识“能招未来有、令相续生”故列为四食之一[17]

中阿含经》记载了关于沙低比丘宣称识神常住不变且不断流转一事的故事,沙低比丘所提出的这个说法被释尊瞿昙严厉批驳,释尊声称识蕴是因而生的,故此不是独立自存的,而且当父母交合时,香阴才会现起,之后入胎并成为胎神,从而形成普罗,这个过程不需要常住不变的识神参与[18]北传佛教认为香阴是指中阴,它是亡者在投胎之前所拥有的中阴身南传佛教则认为香阴是指被业力驱使去投胎的命暖,尽管这两个宗教有着不同的观点,不过它们都认为香阴不是指永恒不变的离蕴我[19],也否认神识等于灵魂[20],原因是佛教认可无我论[21]

部派学说

说一切有部解读《大因缘经》的“识入母胎”论述[22],认为识在入胎[23]时起“续生”作用[24]

迦多衍尼子引用了收录在《法句经》中的“逆害于父母、王及二多闻”[25]和“第六意[26]为增上王[27][28]偈颂,僧伽提婆译《八犍度论》中此“王”为“有漏心意识”[29],在玄奘译《发智论》中此“王”为“有取识[30]。《杂阿含经》中的“城主”所喻“识取蕴”[31],在玄奘译《发智论》中也是“有取识”[32]。《杂阿含经》记载的“后有因”[33]和“五种种子”[34]所喻“取蕴俱识”[35],在《俱舍论》中称为有取识[36],《瑜伽师地论》记有以“止观双行”断灭“有取识”[37]

分类

六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者,合称六识[38]。若单立意识,如称为“意地”,则余者称五识[39]

六识是佛教各部派共同承认的学说,大乘佛教基本上也接受这个学说。其他学说大体上都是基于六识说进一步发展而成。

八识

瑜伽行唯识学派一部分论师立八识学说,在六识之上,加上末那识阿赖耶识,合称八识。汉传佛教中,法相宗承袭了这个学说。

汉传佛教中,地论宗相州南道派,依《十地经论[40]和《楞伽经[41],立六识、阿陀那识阿赖耶识,为八识[42]

九识

瑜伽行唯识学派另一部分论师立九识学说,在六识之上,加上阿陀那识阿赖耶识阿摩罗识,合称九识[43]汉传佛教中,摄论宗[44]地论宗相州北道派[45]持九识学说。

十识

汉传佛教文献记载,有人在九识(六识、末那识阿赖耶识阿摩罗识[46])之外,加入一切一心识,称为十识[47]

十一识

无著摄大乘论》中提出十一识[48]

  • 身识,即眼界等五内界;身者识;受者识;
  • 彼所受识,又作应受识,即六外界;彼能受识,又作正受识,即六识界
  • 世识,数识,处识,又作器识;言说识;
  • 自他差别识,又作自他异识;
  • 善趣恶趣死生识。

十一识配比十八界,对身者、受者识的含义及其与意界的关系,世亲无性论师各有解释。对十一识的专门解释可参见题为真谛所译从《无相论》中节译出的《显识论》等[49]

理论争议

一意识论与六识别体论

佛教各部派共同都有六识的学说[50]。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者,各自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所依,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之了别作用,称为十二处十八界六六法。六识之间的关连,长期存在争议。许多佛教部派认为,六识是不同的个体[51]

但是一意识论者认为,六识只是假名,唯有一意识,对外分别扮演五识功能。瑜伽师认为,五识皆不能自类相续必从意识无间而生[52]。瑜伽行派有人持类似见解[53]。《成实论》中,一心论者曾提出“五门一猴”的譬喻[54],汉传文献中还记载有主张“一猴六窗俱现”或“一猴游逸六窗”[55],显示了一意识论者的立场。

其主要争议点,在于五识是否有离意识之外的独立自体[56]

注释与引用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