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汉字文化圈(旧字形:漢󠄁字文󠄁化󠄁圈、日语:漢字文化圏、韩语:한자 문화권、越南语:Vùng văn hóa chữ Hán),又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儒教文化圈、东亚文化圈、中华文化圈,是指历史上受汉字文化圈影响,过去或现在能(部分)使用汉字作为主要书面语之文化圈。
汉字文化圈 | |||||||||||||||||||||||||
汉语名称 | |||||||||||||||||||||||||
---|---|---|---|---|---|---|---|---|---|---|---|---|---|---|---|---|---|---|---|---|---|---|---|---|---|
繁体字 | 漢字文化圈 | ||||||||||||||||||||||||
简化字 | 汉字文化圈 | ||||||||||||||||||||||||
| |||||||||||||||||||||||||
东亚文化圈 | |||||||||||||||||||||||||
繁体字 | 東亞文化圈 | ||||||||||||||||||||||||
简化字 | 东亚文化圈 | ||||||||||||||||||||||||
| |||||||||||||||||||||||||
越南语名称 | |||||||||||||||||||||||||
国语字 | Vùng văn hóa chữ Hán | ||||||||||||||||||||||||
儒字 | 漢字文化圈 | ||||||||||||||||||||||||
喃字 | 塳文化𡨸漢 | ||||||||||||||||||||||||
越南语别称 | |||||||||||||||||||||||||
国语字 | Vùng văn hóa Đông Á | ||||||||||||||||||||||||
儒字 | 東亞文化圈 | ||||||||||||||||||||||||
喃字 | 塳文化東亞 | ||||||||||||||||||||||||
朝鲜语名称 | |||||||||||||||||||||||||
谚文 | 한자문화권 | ||||||||||||||||||||||||
汉字 | 漢字文化圈 | ||||||||||||||||||||||||
朝鲜语别称 | |||||||||||||||||||||||||
谚文 | 동아문화권 | ||||||||||||||||||||||||
汉字 | 東亞文化圈 | ||||||||||||||||||||||||
| |||||||||||||||||||||||||
日语名称 | |||||||||||||||||||||||||
汉字 | 漢字文化圏 | ||||||||||||||||||||||||
| |||||||||||||||||||||||||
日语别称 | |||||||||||||||||||||||||
汉字 | 東亜文化圈 | ||||||||||||||||||||||||
|
汉字文化圈的涵盖范围广泛,以中国本部为核心,包括历史上曾向汉地朝贡过的国家、民族或部落,与现代划分之东亚地区在很大程度上重合,包括中国大陆、澳门、香港、台湾、越南、朝鲜半岛、琉球群岛与日本列岛等。这些地域在古代均以农耕社会为主,接受册封体制型的外交模式,并且以汉字为最高级的外交用语。东亚各国从中国的历代王朝中引进各种服装、建筑、音乐、宗教和节日习俗,经过长时间的本土化后,均发展出与中国类似的文化,也均能在面对中国时保有自己的独立特色。
汉字诞生地汉地以及周边的越南、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历史上完全使用汉字或与固有文字混合使用,古代官方及知识分子多使用文言文(日本、越南和朝鲜称为“汉文”)作为言文不一致的册面文体。现代朝鲜语、越南语和日语,六成以上词汇都是由古汉语派生出之汉字词所组成。日本假名和越南喃字皆是从汉字衍生之文字,朝鲜半岛谚文虽为固有文字,亦能跟日文假名一样同汉字混合使用。
汉字文化圈在东亚古代确实存在,但在20世纪之前,还没有“汉字文化圈”这个称谓,也缺乏一个专用名词来形容它。
日本历史学者西嶋定生在1962年提出“东亚世界论(册封体制论)”[注 1],让东亚的历史学第一次在学术层面上接触到“文化圈”的概念。然而,西嶋定生主要以册封体制为论述主体,而非文化圈本身,汉字文化圈的概念在此时依然也没有得到确立。
汉字文化圈首先以“东亚文化圈”的名称存在,目前找到的最早来源是德语的“Chinesischer Kulturkreis”(意为中国文化圈)[1],日本的语言学家龟井孝在1917年翻译这个德语名词时,将后半部的“Kulturkreis”译为“文化圈”,而前半部述语则删去“中国”一词,改以“东亚”形容之,以避免日本在其中处于从属地位。
但是,日语里的“東アジア”和欧美所定义的不同,在二战前也可以指大东亚共荣圈,包括东南亚和印度。为了回避带有强烈法西斯色彩的“東亜”,日本人在二战战败后创造出“汉字文化圈”一词来代替,龟井孝宣称自己为创造者,但具体无法考证其真伪[注 2]。再加上,如果按照欧美对东亚的定义,越南是属于东南亚而非东亚,这样包括了越南的“东亚文化圈”就不太符合地理现实。在此之下,“汉字文化圈”的使用频率得到了提高,“汉字”被认为是一个比“东亚”更加精确的用词[注 3]。
不过,以“汉字文化圈”为正式名称的说法也不是完全正确。“文化圈”也能翻译为“文明圈”,综合地名、文化因素、宗教、书面用语考量的话,“文明圈”一词比“文化圈”有着更多的包容性。同时,因为圈内地域接受的并非是中国的所有文化,仅仅是中国汉族所创造的那一批汉文化,所以亦可称之为“汉文化圈”[2]。由于汉字文化圈内各地的文字发展已经产生了巨大差异,现代的朝鲜半岛和越南使用汉字的频率极低,甚至在越南已经不需要读写汉字就能进行日常生活了,所以还用“汉字文化圈”为正式名称的话会显得欠缺中立。
目前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本条目依然以最常用的“汉字文化圈”为主要标题。
实际管辖范围 | 法定名称 | 通称 | 治权政府 | 最高领导人 | 政府首脑 | 立法机关 | 司法机关 | 宪制性文件 | 法定货币 | 行政区划 | 国歌 | 国旗或区旗 | 国徽或区徽 | 地理位置 |
---|---|---|---|---|---|---|---|---|---|---|---|---|---|---|
主要包括中国大陆及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及黄岩岛、华阳礁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国、中国大陆、中国内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注 4] | 国务院总理:李强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人民币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 《义勇军进行曲》 | |||
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香港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 行政长官:李家超 | 香港立法会 | 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 港币 | 香港行政区划 | |||||
包括澳门半岛及路环、路氹、氹仔岛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 澳门 |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 行政长官:贺一诚 | 澳门立法会 | 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 澳门币 | 澳门行政区划 | |||||
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金门群岛、马祖列岛及东沙群岛和南沙太平岛、中洲礁等 | 中华民国 | 台湾、台澎金马 | 中华民国政府 | 中华民国总统:赖清德 | 行政院院长:卓荣泰 | 立法院 | 司法院 | 《中华民国宪法》 | 新台币 | 中华民国行政区划 | 《中华民国国歌》 | |||
包括本州岛、北海道及四国、九州岛、琉球群岛等 | 日本国 | 日本 | 日本国政府 | 天皇:德仁 | 内阁总理大臣:石破茂 | 日本国会 | 最高裁判所 | 《日本国宪法》 | 日圆 | 日本行政区划 | 《君之代》 | |||
包括朝鲜半岛南部、济州岛、独岛等 | 大韩民国 | 韩国 | 大韩民国政府 | 韩国总统:尹锡悦 | 国务总理:韩悳洙 | 韩国国会 | 韩国大法院 | 《大韩民国宪法》 | 韩圆 | 韩国行政区划 | 《爱国歌》 | |||
包括红河三角洲、西原及湄公河三角洲及其他实际控制的岛屿。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 越南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 |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 | 政府总理:范明正 | 越南国会 | 越南最高人民法院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 越南盾 | 越南行政区划 | 《进军歌》 | |||
主要包括朝鲜半岛北部及薪岛等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朝鲜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 |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注 5] | 内阁总理:金德训 | 最高人民会议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央裁判所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宪法》 | 朝鲜圆 | 朝鲜行政区划 | 《爱国歌》 |
国家或地区 | 地理分区 | 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主要族群 | 官方语言文字 |
---|---|---|---|
中国大陆 | 东亚,中国大陆为主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定义的“中华民族”,为汉族与55个少数民族。 | 汉语(普通话)、规范汉字 |
香港 | 东亚,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 | 以汉族为主; | 英语、英文 粤语、繁体汉字 |
澳门 | 东亚,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含澳门大学横琴校区)、路环 | 以汉族为主; | 葡语、葡文 粤语、繁体汉字 |
台湾 | 东亚,台湾岛为主体 | 以汉族及台湾原住民为主;
汉族包括闽南族群(闽南裔台湾人)、客家族群(客家裔台湾人),以及战后移民的外省族群(大部分外省族群亦为汉族),详见台湾族群。以及马祖列岛福州民系、金门群岛闽南民系、乌坵岛莆仙民系等。 |
中华民国国语及台湾原住民族语,其他语言详读台湾语言列表、汉字(正体字、繁体汉字) |
日本 | 东亚,日本列岛为主体 | 日本民族,以大和族与琉球族等,其他日本本地少数民族为主。 | 日本语、日文 |
韩国 | 东亚,朝鲜半岛南部为主体 | 朝鲜民族为主。 | 韩语、谚文 |
越南 | 东南亚,中南半岛东部地区为主体 | 越南民族,以京族为主。 | 越南语、国语字 |
朝鲜 | 东亚,朝鲜半岛北部为主体 | 朝鲜民族为主。 | 朝鲜语、谚文 |
在考虑作为历史学概念的汉字文化圈的外延的时候,西嶋定生(日语:西嶋定生)的“册封体制论”假定的从南北朝时代到唐代的地域秩序成为第一参照例。以西岛的“东洋世界”的定义为指标,除了册封体制,还包括汉字、儒教(或儒家文化)、佛教、律令制。符合这个指标的主要朝贡国有新罗(朝鲜半岛南部)、渤海国(朝鲜半岛北部及中国东北东部)、倭国(日本)。这个以外,没有引入律令制的国家如高句丽、百济也应纳入汉字文化圈的范围。北宋以后,高丽国取代新罗,并加入了新成立的大越国(越南)。
此外,关于南诏及后续的大理国,其政治制度和文化的汉化程度,从汉籍资料较难推测出。而南诏受唐朝廷册封、大理受北宋朝廷册封,流行中国密教,移入的汉人参与政治活动,因此可将其视为同新罗、百济类似的“东洋世界”朝贡国[3]。另外,辽、金、西夏长期军事威胁北宋、南宋,多数场合不使用汉语文言文,而制定并使用独自的文字[注 6]。
自明朝恢复“册封体制”以后,可纳入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及地区)基本确立下来并延续至今,朝鲜、琉球、大越(越南)及日本都符合条件。当时的日本不仅脱离了“册封体制”,律令制也已形式化,与此相应的科举官僚制度发达的状况说明西岛定生所列的四大点已非必要条件。第一个要列举的有特色的文化要素是文字系统。文言文(即汉文)的导入促进了用汉字来表记自身语言的发展,日本的假名、朝鲜的吏读、乡札、口诀[注 7]、谚文并非直接从汉字派生出的文字,但其音节文字的特点明显受到汉字的影响。此外语言学者西田龙雄指出本民族文字的发明也有可能是受契丹文的启发。越南的喃字是由汉字派生出的独立文字。由此各国逐渐确立了“本民族文书系统”。不过,直到近代以后,这些书面语言才获得了优于文言文的官方文字地位。宗教上,本土化的佛教、道教带着地域性的浓淡及综摄(syncretism,“辑合”),在民间普及。儒教由于与政治思想相匹配,在圈内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共通思维框架。包括使用筷子餐饮,品茶,使用瓦来建筑和使用毛笔来书画等类似的生活文化也作为汉字文化圈的共同特征,以中国为中心分布开来。
根据日本学者西岛定生的“东洋世界”的定义为指标,汉字文化圈的形成要素包括以下几点:
形成要素 | 要素特征 | 备注 |
---|---|---|
册封 | 藩属国接受宗主国的册封,并接受和被纳入朝贡体系 | 中央政权的君主同周边诸国的君主结成“名义上”的君臣关系。以此形成的国际关系叫作朝贡体制。 |
汉字 | 文化圈共同使用的书面语 | 现在,纯汉字仅仅被用于记录汉语。而汉字和假名一起被用于记录日语。 |
大乘佛教 | 广泛分布于东亚 | 大乘佛教在兴起以后很快向外传播,一度成为中亚地区的主要宗教,即所谓的北传佛教。北传佛教主要由北方经丝绸之路向中亚、中国、朝鲜半岛以及日本等国传播的佛教流传称为北传佛教,形成北传佛教,其经典多以梵文为主、少数为中亚文字和中文。 |
律令制 | 以律令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度 | 东亚古代中央集权的统治制度,源于中国后来传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儒家文化圈地区[4]。实行律令制的国家又称律令国家[5]。 |
汉字文化圈各民族在社会上,历史上,或生活上曾经或现在依然拥有许多类同文化,大概可归类如下:
汉字文化圈都遵循中国的夏历及其岁时祭享之俗。中国的历法,是从夏朝开始的,所以又叫夏历。[6]汉人周年作息,随月令二十四节气而为生活节奏。自《周书》“周月”、“时则训”所见,有四季——春夏秋冬,再分十二个月及二十四节气。古有"三正"之说,夏正建寅(孟春正月),殷正建丑(季冬十二月),周正建子(仲冬十一月)。中国以正月为岁首源自“行夏之时”是儒家的治国要义和神道设教的深意,可谓传承先圣之天时要义。[7]岁时历法见于《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管子·幼宫》、《淮南子·时则训》。《礼记·月令》既反映了其编定成书以前有关的岁时民俗,也是成书以后的岁时民俗的直接源头。岁时民俗就脱胎于月令文化以及与月令有关的文献,与四时相对应,每时都有一班帝神,与时月、天气的变化相对,每个月各有相应的祭祖规定和礼制。
中国的岁时、岁事、月令、时令在日本被称为“年中行事”或者“名节”,在韩国称为“岁时风俗”。[8]江户时代斋藤月岑著有《东都歳事记》,朝鲜时代柳得恭著有《京都杂志(경도잡지)》(1800年前后)、金迈淳著《洌阳歳时记(열양세시기)》(1819年)、洪锡谟著《东国歳时记(동국세시기)》(1840年前后),其中多引用中国古典,仿宋朝故事,慕华思想深厚。
依儒家传统,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取表字,[10]女子行笄礼,[11]为成人之道。[12]
君主、王公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周文王十二岁而冠,周成王十五岁而冠。后世民间流行早婚,婚前也经常行成年礼。华人某些族群当中有十六岁举行民俗成人礼的习俗,如福州人的谢奶、马祖地区做出幼、台湾闽南人的做十六岁、潮汕地区的出花园等。亦有些地区把成人礼和婚礼合流,新人在婚礼前夕上头,蜑家人则有脱褐。这些皆是传统冠礼和笄礼的简化和变异。日本近代以来称之为成人式。朝鲜的规定亦相似。[13]
东洋各国皆以婚礼六礼为基础,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14]现时东亚文化圈的传统婚礼多以《朱子家礼》为蓝本再本土化,如把纳吉、纳征合为一礼,传统婚书中的“三书”亦得到保留,其中主要保留礼书,有些会省去聘书或迎书。婚后礼的妇见舅姑礼至今仍然十分受重视,即使一些新人改用西式婚礼或其他非传统形式的婚礼,甚至裸婚,结婚后新人仍然会依照传统拜见新郎的父母,代表婚姻得到男方家族承认,女方正式成为男方家族成员。
东洋各国都遵循丧服、丧制的礼仪,以五服界定丧服及丧期,主要表现为守孝、招魂等等礼节。参与丧礼的宾客会给予丧家赙仪,丧家亦会回礼。
根据儒教经典,汉字文化圈都祭祖,祭祀日月、星辰、社稷、山川、大傩。还有祭孔和朝鲜释奠祭(석전제)。
书写系统 | 文字 | 语言 | 现今使用地区 | 曾经使用地区 |
---|---|---|---|---|
陶文 | 陶文 | 汉语 | 中国 | |
甲骨文 | 甲骨文 | 汉语 | 中国 | |
金文 | 金文 | 汉语 | 中国 | |
篆文 | 篆文 | 汉语 | 中国 | |
文言文 | 汉字 | 中国、日本 | 朝鲜半岛、越南、蒙古、兰芳共和国 | |
繁体字 | 中文汉字 | 汉语 | 台湾、香港、澳门 | 中国、兰芳共和国 |
简体字 | 中文汉字 | 汉语 | 中国大陆地区、新加坡、佤邦 | |
日文 | 日文汉字 | 日语 | 日本 | |
日文 | 万叶假名 | 日语 | 日本 | |
日文 | 平假名 | 日语 | 日本 | |
日文 | 片假名 | 日语 | 日本 | |
琉球文 | 琉球汉字 | 琉球语 | 日本冲绳县 | |
琉球文 | 琉球国字头 | 琉球语 | 日本冲绳县 | |
韩文 | 韩文汉字 | 韩语 | 韩国 | 朝鲜 |
韩文 | 吏读文字 | 韩语 | 朝鲜半岛 | |
韩文 | 乡札 | 韩语 | 朝鲜半岛 | |
韩文 | 口诀 | 韩语 | 朝鲜半岛 | |
韩文 | 谚文 | 韩语 | 朝鲜半岛 | |
越南文 | 儒字 | 京语 | 越南 | |
越南文 | 越喃字 | 京语 | 越南 | |
岱文 | 岱喃字 | 岱语 | 越南 | |
瑶文 | 瑶喃文 | 瑶语 | 越南 | |
壮文 | 方块壮字 | 壮语 | 中国广西 | |
白文 | 方块白文 | 白语 | 中国云南 | |
侗文 | 方块侗字 | 侗语 | 中国贵州 | |
苗文 | 古苗文 | 苗语 | 中国贵州 | |
仡佬文 | 仡佬字 | 仡佬语 | 中国 | |
布依文 | 布依族古文字 | 布依语 | 中国贵州 | |
西夏文 | 蕃书 | 党项语 | 中国 | |
契丹文 | 契丹大字 | 契丹语 | 中国 | |
契丹文 | 契丹小字 | 契丹语 | 中国 | |
女真文 | 女真大字 | 女真语 | 中国 | |
女真文 | 女真小字 | 女真语 | 中国 | |
蒙古文 | 蒙古文汉字转写 | 蒙古语 | 中国、蒙古 | |
纳西文 | 哥巴文 | 纳西语 | 中国云南 | |
彝文 | 彝文 | 彝语 | 中国四川、云南 | |
傈僳文 | 竹书 | 傈僳语 | 中国云南 | |
水文 | 水书 | 水语 | 中国 | |
中文 | 女书 | 湘语 | 中国湖南 | |
中文 | 注音符号 | 汉语 | 台湾 | 中国 |
苗文 | 胡托文字 | 黑苗语 | 中国贵州 | |
工尺谱 | 琴谱 | 中国 | ||
减字谱 | 琴谱 | 中国 | ||
苏州花码 | 数字 | 中国 | ||
算筹 | 数字 | 中国 | ||
易经符号 | 符号 | 中国 | ||
太玄经符号 | 符号 | 中国 |
中国的工艺技术可追溯到《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六门工艺里的三十个工种,包括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等,包括木工、金工、皮革、染色、琢磨器物及制陶等内容。韩国与日本,在传统工艺的很多方面,是直接学习或者继承了中国的技艺与造物精神的。古代日韩工艺文化的发展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即包括工艺技巧、工艺形式等的传授和模仿,也包括深层次文化观念的借鉴和学习。比如漆器工艺是途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在南线,中国漆器流通主要在与百越、安南、身毒、暹罗等国之间,并通达印度、越南、柬埔寨、印尼等地区。[16]螺钿技艺的传入对于朝鲜半岛漆艺的影响意义重大。[17]
考工记门类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 韩国无形文化遗产 | 日本文化财产 | |
---|---|---|---|---|
木工 | 弓箭 |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 弓矢匠(第47号)、箭筒匠(第93号) | 都城大弓 |
宫室 |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 大木匠(第74号)、小木匠(第55号) | 建造物木工 | |
木雕 | 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 | 木雕刻匠(第108号) | 木工芸 | |
乐器 |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 乐器匠(第42号) | 雅楽管楽器制作修理、[18]琵琶制作修理 | |
漆器 | 成都漆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 漆匠(第113号)、螺钿漆器匠(第10号) | 髹漆(漆芸)、莳絵、沈金、螺钿、蒟醤[19][20] | |
草编 | 徐行草编、大名草编、嵊州竹编 | 莞草匠(第103号)、黑笠匠(第4号)、网巾匠(第66号)、宕巾匠(第67号)、彩箱匠(第53号) | 别府竹细工、篠工芸 | |
帘 | 梁平竹帘 | 帘匠(第114号) | 江戸帘、[21][22]大阪金刚帘 | |
造纸 | 麻纸制作技艺(手工造纸) | 韩纸匠(第117号) | 唐纸制作、手漉和纸 | |
金工 | 金箔 |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 金箔匠(第119号)[23] | 表具用古代裂(金襕等)制作 |
刀工 |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 | 金具锻冶、信州打刃物、堺打刃物、越前打刃物 | ||
器物 |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 雕刻匠(第35号)、𨱎器匠(第77号) | 雕金 | |
花丝 | 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 | 入丝匠(第78号) | ||
篆刻 | 金石篆刻 | 刻字匠(第106号) | ||
皮工 | 聊城牛筋腰带制作技艺 | |||
染织 | 夏布 | 荣昌夏布制作技艺、万载夏布制作技艺 | 韩山苎麻编织(第14号)、谷城织麻技术(第32号) | 小千谷缩・越后上布 |
木棉 | 魏县土纺土织技艺、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 罗州乡村纺棉(第28号) | 真冈木绵、远州木绵、三河木绵、松阪木绵、丹波木绵 | |
丝绸 |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蜀锦织造技艺、宋锦织造技艺、杭罗织造技艺、潞绸织造技艺 | 明䌷编织(第87号) | 有职织物、罗、経锦、佐贺锦、献上博多织、䌷织、结城䌷、久米岛䌷、精好仙台平[24] | |
绣工 | 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 刺绣匠(第80号) | 刺繍 | |
染工 |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 染色匠(第80号) | 江戸小纹、本蓝染 | |
鞋匠 | 潮州木屐、杭州合村绣花鞋制作技艺、邳州麻编鞋 | 靴鞋匠(第116号) | ||
绢花 | 北京绢花 | 宫中彩花(第124号) | 江戸つまみ簪[25] | |
玉石 | 玉雕 | 扬州玉雕、北京玉雕 | 玉匠(第100号) | |
石雕 | 寿山石雕、曲阳石雕、青田石雕 | 石匠(第120号) | 石细工 | |
陶瓷 | 陶器 | 荣昌陶器、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 瓮器匠(第96号) | 小鹿田焼、备前焼、无名异焼、铁釉陶器 |
瓷器 |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 瓷器匠(第105号) | 青磁、[26]白磁、釉里金彩 | |
陶瓦 | 制瓦匠(第91号)、翻瓦匠(第121号) | 屋根瓦制作 |
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更充满信心与优越感,认为落后的地区会被中国吸引,前来朝贡。中国文化可以不断的扩大,达到“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高句丽、百济、新罗鼎足而立。 半岛北部:永嘉之乱后,中国东北的高句丽南下占领了乐浪、带方两郡,将疆域拓展到朝鲜半岛,同时与分裂的北方中原诸政权维持友好关系。 西元五世纪初,全盛时期的高句丽与东晋结盟,形成与中原王朝南、北两面外交关系。429年高句丽迁都平壤,成为地道的半岛国家。 半岛南部:百济位于半岛西南部,临黄海,曾长期与高句丽为敌,与东晋、南朝较为密切。新罗位于半岛东南,临日本海,初期透过高句丽吸取中华文化,与北中国的关系较为密切。六世纪以后新罗兴起,朝鲜半岛上形势产生变化。高句丽联合百济,以压制新罗,新罗转而与中原国家较为密切。 372年高句丽设太学、传入佛教、颁律令(初期以高句丽为最盛)。384年百济设太学、颁律令。
与南朝建立朝贡关系。根据南朝史书的记载,倭五王的倭国继百济、高句丽之后,在五世纪中与南朝建立朝贡关系的第三个。公元538年佛教由百济传入日本。同时期,中国的儒教、易学、历算、医学,亦先后由百济传入日本。
朝鲜
朝鲜半岛初次出现统一王国。隋唐帝国一再对高句丽用兵,在新罗的帮助下,唐于660年灭百济,668年灭高句丽。朝鲜半岛首次出现统一王国统一新罗。公元583年,新罗始颁布律令及允许传布佛教。政治、经济制度全仿唐制。文化上,新罗创出用汉字来标音的“吏读文”。科举考试指定书籍是儒家经典。大量派遣留学生至长安的太学,如崔致远高中唐科举进士,且娴熟汉文,归国后,备受国人推崇。
公元7至9世纪,中国进入隋唐时代,日本逐渐进入主动、直接吸收中华文化的时期,是历史上吸收中华文化最多、最快的时期。 从公元607年初次派“遣隋使”至中国,往后二百五十年间,遣使不断。透过使节来华的留学生、学问僧,唐代文化大量传入日本。 天皇名称、“日本”国号的确立、中央体制、地方制度、考试制度、土地田赋制度等,日本多以唐制为蓝本。
奈良、京都受唐式文化影响深远,此两京的建筑系仿自唐长安城。 日本人借用汉字偏旁发明“片假名”、根据汉字草书发明“平假名”。奈良时期,中国的成实、三论、法相、俱舍、华严及律宗传入日本。至京都时期,在传入天台与真言宗后,完成了大乘佛教的东传。
艺术、娱乐方面,唐朝各项艺术娱乐传入日本,如围棋、书法、音乐、舞蹈等经过消化改造,已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唐昭宗天佑三年(906年),加静海军节度使曲承裕同平章事,成为越南实际自治的开始。晋出帝天福四年(939年),吴权建政称王。
968年(北宋时),丁部领统一国境,立国号为大瞿越,建立丁朝(当时国境相当于现时越南的北部)。丁朝与宋朝的使节来往频繁,建立宗藩关系[注 8]。
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常和朝鲜的儒学者用汉字笔谈的方式来争论儒学问题;明清时代前来中国大陆朝贡的使节团当中,安南(越南)使节与朝鲜使节曾经互赠汉诗。而古代琉球国亦曾发生朝鲜国渔船迷航,而由琉球王国协助后送返朝鲜的事件,当中琉球国王致朝鲜国王的文书[注 9]自然也用汉文写成。袁世凯、马相伯可以与朝鲜国王、官员笔谈。黄遵宪等可以与琉球人、日本人笔谈。[30]梁启超、孙中山、康有为、黎庶昌、王照不懂日语也可以直接与日本人笔谈。[31][32][33]
即使在现代社会,利用汉字的笔谈也为东亚人民之间的交流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韩国首尔市立大学教授金荣旭指出,越战期间,一名被派遣至越南的韩国国军排长在与越南当地村长以汉字笔谈后,让这个小村落的无辜村民逃过了美军的猛烈轰炸[34];一些韩国游客在前往中国旅行时,因水土不服而泻吐时,向中国药剂师递上写有“腹痛”和“消化不良”的字条后,即迅速获得处方[35];也有台湾游客在日本旅行迷路时以汉字向当地的日本人问路而得以到达目的地。
《印度支那物语》(日语:インドシナ物語)的作者日本人丸山静雄在越南采访时的曾与当地越南人进行过笔谈(1981年前)。以下摘录自原书章节:
わたしは終戦前、ベトナムがまだフランスの植民地であったころ、朝日新聞の特派員としてベトナムに滞在した。わたしはシクロ(三輪自転車)を乗りついだり、路地から路地にわざと道を変えて、ベトナムの民族独立運動家たちと会った。大方、通訳の手をかり、通訳がいない場合は、漢文で筆談したが、結構、それで意が通じた。いまでも中年以上のものであれば、漢字を知っており、わたしどもとも漢字で大体の話はできる。漢字といっても、日本の漢字と、この地域のそれとはかなり違うが、漢字の基本に変りはないわけで、中国-ベトナム-朝鮮-日本とつながる漢字文化圏の中に、わたしどもは生きていることを痛感する。[36]
汉语译文:
(二战)终战前越南还是法国殖民地的时候,我曾作为朝日新闻的特派员到过越南。我特意乘坐越式三轮车,行于胡同小巷之间,与越南民族独立运动家们见面。大多时候,靠翻译员的帮助,翻译员不在的时候则用文言文笔谈,效果很好,因此可以互通意义。现在中年以上的人大都识汉字,我也大体能用汉字交流。就汉字而言,与日本的汉字相比,虽然两个地域(日本和越南)完全不同但汉字基本没有变化,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一直生活在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共同组成的汉字文化圈中。
18世纪之后,中国在多场对外战争中战败,朝贡体系下的各属国对中国的国力产生质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摆脱落后文化的象征,部分地区开始实行汉字废止政策。
17世纪由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大·德罗兹(Alexandre de Rhodes)为越南语设计的国语字(越南语:Chữ Quốc Ngữ/𡦂國語)被后来的法国殖民当局在学校中广泛推广,虽然当时并未完全普及,但在20世纪中后期,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儒字(汉字)和喃字,成为越南国家的官方文字。因此,20世纪后半叶以后,理解汉字的人除了老年人和一部分的专家以外,变得很少。
韩国使用的汉字,只用作并记,注解和消歧义。二战后,朝鲜王朝的第4代国王世宗所创造的朝鲜文字——谚文(언문、한글)被普遍使用,报纸上汉字的使用频率也不高,一般只会用于回避歧义的词语时使用(参看朝鲜汉字#文字战争)。朝鲜甚至已经完全废除汉字,除了日常语言外,法律也不采用汉字书写。
日本虽然继续延用汉字,但近年来年轻人的汉字水准较老一辈下降,部分汉字词汇只能用假名(仮名、かな)的书写方式来代替。
目前除了中华民国、香港、澳门一直沿用传统汉字(在台湾称国字或正体字、在港澳称繁体字)外,部分使用汉字的国家的政府确定了汉字的简化方案,如日本汉字采用新字体(旧字体在现代日语仍可交互使用)、中国大陆采用简化字为主。汉字在新加坡以及其他除马来西亚之外的东南亚华人地区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度很少,不过也有自己的简化方案(或比照简化字,但中文传统汉字在民间仍少量通用)。而马来西亚华人地区的汉字使用频率极高,且随着华人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的影响,早期民间自创的简化字早已逐渐被遗忘,改为采用中国的简化字,而大部分中文报章的标题都会使用传统汉字。另外在现在的越南及朝鲜,汉字的使用频度已比以前少很多。在美国和加拿大等海外华人的地方也有以汉字为主的报纸。
汉字是东亚国际文字的观点到近年逐渐受到关注。随着韩国、台湾、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启示,东亚共同体建立的呼声也逐渐提高。特别是以中国复兴为重要因素,使得作为东亚国际文字的汉字的重要性将被重新评估。另外,近年来,在原汉字文化圈各国各地区亦出现呼吁东亚国家统一使用《康熙字典》标准汉字的建议。那些过去属于汉字文化圈而在近代丢掉了汉字的国家,也逐步意识到汉字的重要性,他们发现汉字能使不同语言的民族以文字互相沟通,与表音文字相容并存,不但能保存独特民族语言,又能使不同民族藉汉字表意而能互相交流沟通,使“汉字复活”的呼声也开始被倡导。
本章节以地域为视点描述,某些地区可能今隶属于其中另一个地区之政权。
政权 | 主体民族 | 年代 | 语言及文字 |
---|---|---|---|
夏 | 华夏族(汉族前身) | 前21世纪-前17世纪 | 原始汉语 |
商 | 华夏族 | 前17世纪-前11世纪 | 早期上古汉语(甲骨文) |
周 | 华夏族 | 前11世纪-前256年 | 上古汉语(先秦音系) |
东瓯国 | 越族(王室为越国王裔) | 前3世纪-前138年 | 古越语 |
闽越国 | 前3世纪-前110年 | ||
秦 | 华夏族 | 前221年-前207年 | 上古汉语 |
西汉 | 汉族 | 前202年-9年 | |
新 | 9年-23年 | ||
东汉 | 25年-220年 | 晚期上古汉语(汉代音系) | |
魏 | 220年-266年 | ||
蜀 | 221年-263年 | ||
吴 | 229年-280年 | ||
晋 | 265年-420年 | 汉语(魏晋音系) | |
爨氏南中 | 南蛮族(王室为汉族河东移民) | 339年-748年 | |
高昌北凉 | 汉族 (王室为匈奴族) |
442年-460年 | |
阚氏高昌 | 汉族 | 460年-488年 | |
麹氏高昌 | 501年-640年 | ||
隋 | 581年—619年 | 中古汉语 | |
唐 | 618年-907年 | ||
渤海国 | 渤海人 | 698年-926年 | 扶余语、通古斯语系靺鞨语 |
南诏 | 白族、彝族 | 738年-937年 | |
归义军 | 汉族 | 848年-1035年 | 中古汉语 |
楚 | 897年-951年 | ||
梁 | 907年-923年 | ||
唐 | 汉族 (皇室为汉化沙陀族,后人融入汉族) |
923年-937年 | |
晋 | 936年-947年 | ||
大理国 | 白族 | 937年-1253年 | |
汉 | 汉族 (皇室为汉化沙陀族,后人融入汉族) |
947年-951年 | 中古汉语 |
周 | 汉族 | 951年-960年 | |
吴 | 902年-937年 | ||
蜀 | 903年-925年 | ||
吴越国 | 907年-978年 | ||
闽 | 909年-945年 | ||
于阗(自尉迟僧乌波起) | 于阗族 | 912年-1006年 | |
辽 | 契丹族 | 916年-1125年 | 契丹语(契丹文)、中古汉语 |
汉 | 汉族 | 917年-971年 | 中古汉语 |
南平国 | 924年-963年 | ||
蜀 | 934年-965年 | ||
唐 | 937年-975年 | ||
汉 | 汉族 (皇室为汉化沙陀族,后人融入汉族) |
951年-979年 | |
宋 | 汉族 | 960年-1279年 | |
西夏 | 党项族 | 1038年-1227年 | 西夏语(西夏文)、中古汉语 |
金 | 女真族 | 1115年-1234年 | 女真语(女真文)、中古汉语 |
西辽 | 契丹族 | 1124年-1218年 | 契丹语(契丹文)、中古汉语 |
元 | 汉族 (皇室为蒙古族) |
1271年–1368年 | 近代汉语、蒙古语 |
明 | 汉族 | 1368年-1644年 | 近代汉语 |
清 | 汉族 (皇室为满族) |
1616年-1912年 | 近代汉语、满语 |
英属香港 | 汉族、英国人 | 1841年-1941年 1945年-1997年 |
英语、粤语 |
大日本帝国香港占领地 | 汉族、英国人 (统治者为和族) |
1941年-1945年 | 日语、英语、粤语 |
葡属澳门 | 汉族、土生葡人、葡萄牙人 | 1557年-1999年 | 葡语、粤语 |
中华民国 | 汉族 |
1912年-1949年(大陆时期)1915年一1916年(洪宪帝制) 1949年-(政府迁台后)[注 10] |
现代汉语(通用中华民国国语,以及各种汉语方言) |
满洲国 | 大和民族、汉族、满族 | 1932年-1945年 | 日语、满洲语 |
中华民国汪精卫政府 | 汉族、大和民族 | 1940年-1945年 | 现代汉语(通用中华民国国语,以及各种汉语方言)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汉族 | 1949年- | 现代汉语(通用汉语,包括汉语官话、吴语、粤语、闽语、客家语、赣语、湘语、平话、徽语、晋语等汉族语言)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1997年 - | 英语、粤语 、汉语普通话 |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1999年 - | 葡语、粤语 、汉语普通话 |
政权 | 主体民族 | 年代 | 语言文字 |
---|---|---|---|
荷属福尔摩沙 | 荷兰人、台湾原住民、汉族 | 1624年-1662年 | 荷兰语、汉语、台湾原住民语言 |
明郑 | 汉族 | 1661年-1683年 | 汉语 |
清朝 | 汉族 (皇室为满族) |
1683年-1895年 | 汉语(台湾闽南语、台湾客家语、汉语官话) |
台湾民主国 | 汉族 | 1895年-1895年 | 汉语(台湾闽南语、台湾客家语) |
日治台湾 | 汉族、大和民族、台湾原住民 | 1895年-1945年 | 日本语、汉语(台湾闽南语、台湾客家语 )等) |
中华民国 | 汉族(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台湾原住民 | 1912年-1949年(金马地区大陆时期) 1945年-1949年(台澎地区大陆时期) 1950-(台澎金马时期) |
现代标准汉语、以中华民国国语为官方语言、其他汉语(台湾闽南语、台湾客家语、马祖话、乌坵话 ) 台湾原住民族语 (排湾语、泰雅语、阿美语、布农语等) |
政权 | 主体民族 | 年代 | 语言文字 |
---|---|---|---|
绳文时代 | 绳文人 | 前4世纪以前 | 未知(可能属于南岛语系) |
弥生时代 | 绳文人和弥生人(均为现代大和民族的前身) | 前4世纪-3世纪 | |
古坟时代 | 大和民族和毛人 | 3世纪-7世纪 | |
飞鸟时代 | 592年-710年 | ||
奈良时代 | 710年-794年 | 上古日语 | |
平安时代 (平氏政权) |
大和民族 | 794年-1185年 (1167年-1185年) | |
镰仓幕府 | 1192年-1333年 | 中古日语 | |
建武新政 | 1333年-1336年 | ||
室町幕府 | 1338年-1573年 | ||
安土桃山时代 (丰臣政权) |
1573年-1600年 (1590年-1600年) |
近代日语 | |
江户幕府 | 1600年-1868年 | ||
虾夷共和国 | 1868年-1869年 | ||
大日本帝国 | 1868年-1947年 | 日本语(现代日语) | |
日本国 | 1947年- |
政权 | 主体民族 | 年代 | 语言及文字 |
---|---|---|---|
箕子朝鲜 | 东夷族 | 前12世纪-前194年 | 濊貊语 |
卫满朝鲜 | 前195年—前108年 | 濊貊语
(扶余语系) | |
扶余国 | 扶余人 | 前18年–494年 | 扶余语 |
高句丽 | 前37年-668年 | ||
百济国 | 前18年-660年 | ||
新罗国 | 朝鲜民族 | 前57年-935年 | 古朝鲜语[注 12] |
后百济 | 900年-936年 | ||
泰封国 | 899年 - 918年 | ||
高丽国 | 918年-1392年 | 中世朝鲜语[注 12] | |
朝鲜国 | 1392年-1897年 | 中世朝鲜语、近代朝鲜语[注 12] | |
大韩帝国 | 1897年-1910年 | 近代朝鲜语 | |
日治朝鲜 | 朝鲜民族/大和民族 | 1910年-1945年 | 日语、朝鲜语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朝鲜民族 | 1948年- | 现代朝鲜语 |
大韩民国 |
政权 | 主体民族 | 年代 | 语言文字 |
---|---|---|---|
南越国 | 越 (王室为汉人) |
前203年-前111年 | 上古汉语、古越语 |
汉属越南 | 前111年-39年 | ||
晋属越南 | 43年-544年 | ||
占婆王国 | 占族 | 137年-1832年 | 占语 |
前李朝 | 京 | 544年-602年 | 越南语 |
唐属越南 | 越 (王室为汉人) |
603年至939年 | 中古汉语、古越语 |
吴朝 | 京 | 938年-968年 | 越南语 |
丁朝 | 968年-980年 | ||
前黎朝 | 980年-1009年 | ||
李朝 | 1009年-1225年 | ||
陈朝 | 1225年-1400年 | ||
胡朝 | 1400年-1407年 | ||
明属越南 | 1407年-1427年 | 近代汉语、越南语 | |
后陈朝 | 1407年-1413年 | 越南语 | |
莫朝 | 1527年-1592年 | ||
后黎朝 | 1531年-1789年 | ||
西山朝 | 1778年-1802年 | ||
阮朝 | 1802年-1945年 | ||
法属印度支那 | 京 (统治者[注 13]为法兰西人) |
1887年-1954年 | 法语、越南语 |
越南帝国 | 京 | 1945年-1945年 | 越南语 |
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 | 1945年-1976年 | ||
南圻自治共和国(南圻) | 1946年-1949年 | ||
越南共和国(南越) | 1955年-1975年 | ||
越南南方共和国(南越南) | 1967年-1976年 |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 1976年-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