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越南歷史朝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朝(越南语:Nhà Lý/茹李),是越南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因该朝君主姓李而得名,历经九代君主,共217年。
越南历史系列条目 | |||||||||||
---|---|---|---|---|---|---|---|---|---|---|---|
史前时期(东山文化) | |||||||||||
传说时期(鸿庞氏、瓯貉) | |||||||||||
第一次北属时期 前207–40 | |||||||||||
(秦、南越、西汉、新、东汉) | |||||||||||
东汉:征氏姐妹 40–43 | |||||||||||
第二次北属时期 43–544 | |||||||||||
(东汉、吴、晋、宋、齐、梁) | |||||||||||
吴:赵妪 248 | |||||||||||
前李朝(万春国)544–602 | |||||||||||
第三次北属时期 602–905 | |||||||||||
(隋、唐、武周、唐) | |||||||||||
唐:梅叔鸾、冯兴、杨清 | |||||||||||
越南自主时期 905–938 | |||||||||||
(唐、后梁、南汉) | |||||||||||
静海军:曲家、杨廷艺、矫公羡 | |||||||||||
吴朝与十二使君时期 938–967 | |||||||||||
丁朝 968–980 | |||||||||||
前黎朝 980–1009 | |||||||||||
李朝 1009–1226 | |||||||||||
陈朝 1226–1400 | |||||||||||
胡朝 1400–1407 | |||||||||||
第四次北属时期 1407–1427 (明) | |||||||||||
明:后陈朝 1407–1413 | |||||||||||
后黎朝前期 1428–1527 | |||||||||||
莫朝 1527–1592 | |||||||||||
南北朝 1533–1592 |
莫朝 | 后黎朝 后期 | |||||||||
后黎朝后期 1533–1789 | |||||||||||
后黎朝后期 郑阮分治 1627–1672 1774–1775 |
郑主 1545–1787 |
阮主 (南进) 1558–1777 | |||||||||
西山朝 1778–1802 | |||||||||||
阮朝 1802–1945 | |||||||||||
法属时期 1884–1945 (北圻、中圻、南圻) | |||||||||||
法属印支:保护国阮朝 | |||||||||||
日属时期 1940–1945 (法属印度支那政府) | |||||||||||
日属:保护国阮朝→越南帝国 1945 | |||||||||||
越盟 | 法属时期 1945–1954 | ||||||||||
法属印支:南圻国、山地国、越南临时中央政府 | |||||||||||
越南民主共和国 1945–1976 |
越南国 1949–1955 | ||||||||||
越南共和国 1955–1975 | |||||||||||
越南南方共和国1969–1976 |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1976至今 | |||||||||||
越南主题 | |||||||||||
李朝开创于1009年。该年农历十一月,前黎朝的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即李太祖)夺取帝位[注 1],次年改元顺天,定都昇龙(今称河内)。李朝建国后,采取唐朝和宋朝的中央政治制度模式。在太祖、太宗、圣宗、仁宗四代君主的百余年间,越南进入了政治集中、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的时期。李朝的治国政策包括兴建昇龙城,分封中央军政诸臣职位,改组地方政治机构,发展佛教,实行科举制度,改革土地和税收制度,制定《刑书》以改良法律,对外采取扩张政策等。李朝前半段时期多次与宋朝、真腊、占城发生战争,占领了大片领土。1054年,李圣宗改国号为“大越”,并成为此后越南数个朝代的国号。李英宗时,获宋朝册封为安南国王,越南从此亦被称作安南国。李朝在中叶以后逐渐衰弱,国内封建诸侯相互交战,争夺权力。李朝晚期,发生了“范猷之乱”、“郭卜之乱”和陈嗣庆、陈承兄弟专权的场面。最后权臣陈守度趁李昭皇年幼,于1225年年底(或1226年初)安排从侄陈煚(陈承之子)“受禅”,取代李氏帝位[注 2][1],建立陈朝。
越南国号一般不会在改朝换代时更改,这与中国不同。李朝开国时,沿用前黎朝的国号大瞿越,1054年李朝第三代皇帝李圣宗(1054年-1072年在位)改国号为大越。
当时外国对越南李朝则有不同的名称。宋朝封李朝前半期的君主为“交趾郡王”,所以此一时期被称为交趾国;李朝第六代皇帝李英宗时(1138年-1175年在位),获南宋孝宗改封为“安南国王”[注 3],从此被称为安南。[2][3]在占婆国(位于现时越南中、南部)的碑铭文献中,对越南李朝称为“Yavana”(中国学者冯承钧翻译为“越”[4],蔡华、杨保筠等译为“耶槃那”[5])。
李朝开国君主太祖李公蕴[注 4],北江古法州(在今越南北宁省)人士,原是前黎朝官员,曾为黎中宗、黎卧朝帝效力,卧朝帝任命为“左亲卫殿前指挥使”。[6]卧朝帝行为暴虐,人心不服,而李公蕴的性格则是仁慈宽厚,得到人心的支持,加上他掌握兵权[注 5],便对帝位有凯觎之心。1009年(前黎朝景德二年),卧朝帝死后,太子年纪尚幼,卧朝帝的弟弟黎龙𫓩、黎龙鍉起兵争夺帝位,但都被李公蕴所歼灭。[7]祗候陶甘沐知李公蕴的心意,就向他劝进,说卧朝帝因昏庸残暴,多行不义,已被上天所屏弃,而卧朝帝之子年纪幼小,难以克服各种困难[注 6],并利用迷信思想提出李氏将成为新兴的统治者[注 7],坚请李公蕴夺位称帝。李公蕴知道时机成熟,就登基为帝[8],是为李太祖(1009年─1028年在位),李朝由此建立。
太祖开国后,便积极奠定统治基础。1010年(顺天元年),李公蕴认为丁、黎两代的旧国都华闾地方狭窄,不适合作为帝都,于是下《迁都诏》,认为应该承袭中国古代商周两代搬迁国都的先例,迁都大罗城(今河内),原因在于该地居于国内的中心地域,地势较高而险要,气候干爽,面积宽阔,交通与居住也很便利,具有作为国都的条件。[注 8]该年农历七月,朝廷迁入大罗城,改名“昇龙城”,并修建宫殿、府库、城隍、城墙、寺庙等等设施,使昇龙城具备相当规模。[9]
除营建新都外,李太祖又进行各种措施,以强化统治,包括改组地方行政,分全国为二十四路、设定税收制度、分封诸子为王等等。[10]又出兵打击各地反抗势力,于1012年(顺天三年)十二月,太祖亲征演州。[11]1024年(顺天十五年),命太子开天王李佛玛伐峯州、开国王李菩伐都金州。[12]1026年(顺天十七年),命开天王李佛玛讨伐演洲贼。1027年(顺天十八年),命开天王李佛玛征讨七源洲、东征王李力征讨文州[13]。
太宗在位年间(1028年-1054年在位),仍时有地方上的叛变。这类事件的成因,越南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指出是由于“当时朝廷不设节镇官,各州军务民政皆委诸于州牧处置。而在上游地区则由酋长管领。正因为这些人职权过大,因而常有叛乱发生”。[14]1031年(天成四年)正月,驩州(今越南乂安省)人叛变,李太宗于二月亲征,驩州人降,太宗作出宽大处理,赦免当地长官之罪,并抚谕其民。[15]1033年(天成六年)正月,定源州人造反,太宗于二月亲自讨平。同年九月,彘源州人造反,太宗于十月亲自讨平。[16]1035年(通瑞二年)十月,爱州(今越南清化省)人造反,太宗亲自讨平,判罚爱州长官,并对当地民众加以安抚。与此同时,皇弟李胜干、大将阮庆等在国都昇龙造反,但亦失败,被处死刑。[17]1043年(明道二年)年初,爱州、文州两地均有叛变,太宗出兵讨平。[18]
太宗时期历时较久、影响力较大的乱事,为广源州(在现时中国广西省及越南高平省边境地区,当时属宋朝)地区首领侬存福、侬智高父子的起兵作乱。侬存福初为傥犹州首领,附近一带的广源州地区原本由其存福的兄弟及妻子分别管治,存福将之兼并,自立为“昭圣皇帝”,并于1038年(通瑞五年)农历十二月进攻李氏朝廷。到次年(1039年,通瑞六月)年初,李太宗亲征广源州,擒获存福,带到昇龙处死,但其妻阿侬、儿子侬智高却在战事中逃脱。[19]1041年(乾符有道三年),阿侬与侬智高夺回傥犹州,建“大历国”,李氏朝廷出兵讨平,擒侬智高回昇龙。李太宗怜悯其一家遭遇,便赦罪放回,并任命为广源州长官。[20]但侬智高仍伺机造反,于1048年据勿恶洞而叛,李廷命太尉郭盛溢(一作郭盛谥)讨伐,智高又投降。[21]1050年(崇兴大宝二年),侬智高据宋越边界上的安德州勿阳洞造反,建“南天国”,改元“景瑞”,而爱州等地亦同时反叛。1052年(崇兴大宝四年)四月,侬智高与宋朝联络,要求归附宋朝,但宋廷不允,智高便入侵宋朝南部边境,自称“仁惠皇帝”,国号“大南国”,[22]受影响地区包括邕、横、贵、龚、浔、藤、梧、封、康、端、广等州。宋廷派狄青等征讨,智高战败,逃至大理国,被当地人斩首,首级被送交宋朝朝廷。[23]侬智高的事变才告平息。
1054年李太宗死后,太子李日尊继位,是为李圣宗(1054年-1072年在位),此后,李朝政局渐见升平,历史学家陈重金(即陈仲金)就形容圣宗时代是“百姓折服,登基以来,少有寇盗”[24]。圣宗对于文化教育的发展,相当重视,积极发扬中国的儒家学说。在1070年(神武二年)农历八月,兴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四配”(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及七十二贤等像,规定四季祭祀,并让皇太子学习儒家文化。[25]在军事方面,改革兵种编制,以加强战斗力及防止兵变。[26]李圣宗又向外扩张,觊觎邻国领土。1059年(彰圣嘉庆元年)三月,入侵宋朝的钦州地区。[27]1069年(天贶宝象二年),圣宗亲征南方的占城国,夺取该国的地哩州、麻令州、布政州等地。[25]
1072年圣宗去世,由年仅七岁的皇太子李乾德继位,是为李仁宗(1072年-1127年在位)。因仁宗皇帝年幼,未能亲自处理政务,便由生母倚兰元妃(又作猗兰元妃)、嫡母上阳太后扬氏(又作杨氏)垂帘听政,并由太师李道成辅助。但倚兰元妃生性嫉妒,唆使仁宗杀害上阳太后及侍女七十六人。此次宫廷惨祸,被越南后世史家所谴责:“何至杀嫡后,虐无辜,残忍若是哉!”[28]
仁宗在位的早期,在大臣李道成,大将李常杰的影响下,对内对外均有重大举动。在内政方面,于1075年(太宁四年)二月,实行科举考试,是为越南最早的一次科试。[29][30]又于1076年(太宁五年)设国子监 [31],于1086年(广祐二年)选士进入翰林院任职[32],以扩充学官制度。对外方面,李朝和宋朝在1075年至1077年(英武昭胜二年)期间,爆发大型战事,到1078年(英武昭胜三年),李朝遣使入宋要求和好,到1079年(英武昭胜四年)双方才达成议和。[33][34]
1127年(天符庆寿元年),李仁宗去世,由侄儿李阳焕继位,是为李神宗(1127年-1138年在位)。神宗年龄尚少,由大臣张伯玉、刘庆覃、杨英珥等辅政。神宗初年,曾让被官府没收田地的人民,取回田地,又让六军(禁军)“更番归农”,从而刺激农业。[35][36]
1138年(天彰宝嗣六年、绍明元年)李神宗去世,长子李天祚继位[37],是为李英宗(1138年-1175年在位)。李英宗继位时,年仅三岁,由太后黎氏摄政。黎太后宠信杜英武(神宗母杜太后之弟),大权遂落入杜英武之手。杜英武在1141年(大定二年)镇压太原一带的申利之乱[38](铭文资料称申利为“尚衰”[39];据《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注引吴仕的说法,申利与中国典籍里,投靠大理国争夺李朝帝位的赵智之,是同一人[40]),又于1150年(大定十一年)铲除了反对自己的武带、杨嗣明等廷臣[41]。但因朝中仍有其他忠臣义士,如苏宪诚、黄义贤、李公信等人的支撑,杜英武的权力才受到制衡。[42]杜英武去世后[注 9],李朝政局由苏宪诚支撑。苏宪诚致力整顿军制,又提倡学问研究,对当时政局有所建树。[42]
1174年(天感至宝元年)九月,太子李龙昶因与后宫妃嫔行为不轨而被废为庶人,李英宗改立只有两岁的儿子李龙𣉙为太子。[43]次年(1175年,天感至宝二年)农历七月,李英宗去世,年仅三岁的李龙𣉙继位,是为李高宗(1175年-1210年在位)。李英宗死前留有遗诏,由“苏宪诚辅导太子(高宗)”[44],即意味着苏宪诚仍继续当权,直到1179年(贞符四年)六月他去世为止。后世越南史家吴士连,就赞扬他的管治期间,李朝出现“上安下顺”的稳定局面。[45]
李高宗在位的中晚期,虽然已日渐长大,可亲自处理国政,但却喜好狩猎、出游、兴建宫室,这些举措都涉及庞大开支,须强征百姓服役,使百姓痛苦万端。而朝廷上下都未能周虑政事,而揽权贪污、卖官鬻爵、搜刮民财之风却盛行,终引起大规模的乱事。[46]1208年(治平龙应四年),知乂安军事范猷造反,李氏朝廷命范秉彝率军讨伐。次年(1209年,治平龙应五年)七月,范秉彝击败范猷,但范猷逃脱,并派人到京师昇龙诬告范秉彝。李高宗便捉拿范秉彝,但却引起秉彝部将郭卜不满,率兵入宫营救秉彝。李高宗得知兵变消息,立刻杀范秉彝,然后与太子李旵出逃。郭卜占据昇龙,立李高宗子李忱为帝。太子李旵逃到海邑刘家村时,娶当地豪族陈李之女为妻,并得陈李儿子陈嗣庆等的协助,出兵护送李高宗回昇龙,平息了郭卜的乱事。[47][48]
李高宗回京后不久,于1210年(治平龙应六年)十月去世[48],太子李旵登基为帝,是为李惠宗(1210年-1224年在位),而他在海邑刘家村所娶的陈氏则为立为元妃,其兄陈嗣庆获封为“彰诚侯”。而当时的朝政,据《大越史记全书》所载,已是渐渐失去秩序,民众又不熟习军事,因此面对盗贼的横行,也未能有效地制止[注 10],地方上出现割据势力,李氏朝廷的统治基础渐见薄弱。陈嗣庆的敌对势力段尚(据洪州)向朝廷指称嗣庆打算发兵攻进国都昇龙,废掉惠宗皇帝,另立新君主。[注 11],李惠宗听信其言,随即调动兵马讨伐嗣庆;而陈嗣庆也听闻妹妹元妃陈氏被李惠宗之母谭太后所虐待,便领兵进攻昇龙,陈氏家族与李氏朝廷双方军队交锋持续数年。1216年(建嘉六年),惠宗因得悉谭太后意图毒杀元妃陈氏,加上发生杲人的作乱,惠宗便带陈氏出走到陈嗣庆军中,请求嗣庆出兵平定杲人。事后,李惠宗册立元妃为皇后,元妃之兄陈嗣庆为太尉辅政、陈承为内侍判首。陈嗣庆还得以调集军队、制造兵器、演习武艺,掌握了国家的军事实力。而李惠宗却于1217年(建嘉七年)三月患病发狂,无法理政,中央朝政,便操于陈嗣庆之手。当时全国仍处分裂之局,较具实力的割据者有段尚(据洪州)、阮嫩(据扶董乡)等,陈嗣庆致力予以打击。[49][50]
建嘉十三年农历十二月己卯日(西历1224年1月3日),陈嗣庆去世。[51]李惠宗皇帝病况并无好转,而陈氏同族兄弟陈守度便担任“领殿前诸军扈卫禁庭”,成为控制李氏朝廷的权臣。1224年十月(建嘉十四年、天彰有道元年),李惠宗退位,成为上皇,由年仅七岁的公主李佛金继位[52],是为李昭皇(1224年-1225年/1226年在位)。
李昭皇继位后,1225年(天彰有道二年)农历十月,权臣陈守度安排了让其族兄弟陈承之子陈煚(年仅八岁),娶李昭皇为妻。[53]当时,李昭皇之父上皇李旵,曾说过若传位给女儿,恐怕无法控制朝中大臣,难免招致灭亡[注 12],打算让李昭皇禅位给陈煚。陈煚父亲陈承曾有所犹疑,但陈守度认为必须趁现在时机成熟,向陈承指出上皇李旵没有儿子,想以陈煚为继承人而传位给他,实属天意。若不把握这个天赐良机,可能招致危机。[注 13],于是决定让陈煚接受帝位。[54]十二月[注 2],陈煚接受李昭皇禅位,建立陈朝,李朝灭亡。随后,陈氏王朝进一步铲除李氏残余势力(详见下文李朝王室遗族)。
李朝在开国之际,李太祖就着手建构自己的朝廷组织。为了巩固李氏家族的统治地位,李太祖便对王室成员分封各种称衔及爵位,立母亲为太后,立后六人,长子立为太子,其余众子及皇兄封为“侯”或“王”。李太祖又制定官员职级,较重要的职官包括相公、枢密使、太保、太傅、左金吾、左武卫、右武卫等职。在众多文武大臣当中,官分九品,各有职责,从而巩固和加强了中央机构。[55]
李朝初创时期,宰相被称为“相公”。[注 14][56]李朝另一重要辅政官员为太尉,史载李太祖称帝时,任命兄长武威王的儿子李征显为太尉。太宗继位之时,便任阮光利为太尉。[57]在1048年(天感圣武五年),太宗命令太尉郭盛谥讨伐侬智高[58]。台湾学者耿慧玲归纳指出,太尉就是宰相,职权是“内赞机务,外总戎机,无事则居中辅政,有事则衔命出征”,李朝前期的大将李常杰就曾担任太尉[59],中期的辅政重臣苏宪诚[60]、晚期以武力夺权的陈嗣庆亦担任该职。[61]
李朝亦仿照中国式制度,授任“中书门下”以作朝廷宰辅职称。如大将李常杰曾被授以“同中书门下”之衔。[注 15][62]同时由于太尉在李朝的地位尊崇,实际上中书门下的权力有限。中书门下的最高长官为“平章军国重事”,相当于宰相,但无实权,不常授,为朝廷重臣的加官、追赠。[注 16][62]苏宪诚也被授予“入内、检校太傅、平章军国重事、王爵”。[44]李朝的加官、追赠还有“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等职衔。
李朝政府尚有多个辅弼官员。有左参知政事、右参知政事[注 17][63],李神宗时为参知政事[注 18]<[64];中书省作为朝廷办公的中枢,长官为中书侍郎。太宗时期,任命廖嘉真为中书侍郎。[63]枢密使于太祖时期始设[注 19][56],太宗时期,分设左枢密和右枢密[注 20][57],神宗时复为枢密使。[注 21][65]又仿照宋制,设有“文明殿大学士”以备君主顾问。[注 22][66]
李朝政制还有一特色,就是会重用中官(阉人),如李常杰、刘庆谭等人,都是经过“清身”(净身)的太尉,由此可见李朝的中官具有特殊地位。[67]
李朝中期开始,官职制度逐渐在继承唐宋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皇帝近侍官的首领被称为“内侍判首”,李朝后期权臣陈承曾经担任过内侍判首。[注 23][68]。到了陈氏代李时,冯佐周也担任过内侍判首。[注 24][68]皇帝身边的高级近侍还有上品奉御一职:李朝末年夺取政权的陈守度曾经担任过此职,掌握朝政。[注 25][68]李朝制度,宗室子弟封王、列侯,功臣封列侯、关内侯。太祖立国,封功臣陶甘沐为义信侯,尚公主。惠宗初年,权臣苏忠嗣为“招讨大使关内侯”。之后的权臣陈嗣庆也获得侯爵,谥号彰诚。另外,李朝设有越式的“明字”爵位,授予朝廷重臣。李朝高宗时,曾经授予陈李(后来陈朝追谥为“元祖”)“明字”称号。[注 26][68]。
在地方管治方面,自李朝初年起,太祖将丁朝和前黎朝时期的十道,改为二十四路。[69]关于这次改制的原因,是由于十道制度,令地方将领既握有重兵,兼管区域政事,权力过大。因此将全国拆分为二十四路,路的长官称“知府”,由文官出任。路下设州、府、乡、社(社为最基层,设社官掌理户籍)等各级行政单位。 李太宗改知府为州牧,军政权力操于州牧手中。李太宗立下规定,每年与各级官员举行一次盟誓,向李氏宣誓以表效忠。李朝历代君主还会分封各子为王,到国内要地镇守。在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居住地,设州、寨,驩州及爱州特设寨,实行军事统治,以应付南邻占婆。[70]少数民族地区为本地酋长世袭之地,在李朝早期,大者名州牧,小者名首领,后来因地域逐渐分割,酋长势力渐弱,朝廷派知州一人,酋长直接隶属,而这类的州到12世纪(李朝中期)已称“镇”。[71]
李朝疆域相比于丁朝及前黎朝有所增广,这是基于它“多次对邻国发动侵略”,故得以“扩大领土”[72]。李朝地方建置亦常有变更,大体而言,就如法国学者马思伯乐(另有马司帛洛、马司勃罗、马伯乐等译法)所说:“李氏一代二百年间疆域名称之沿革,颇多混淆”[73]。
李朝在太祖立国后设置“二十四路”。关于二十四路的全部地名,现已不详,正如越南学者陶维英所说:“我国(指越南)正史所开列的名录,如我们所知,只记载了二十四路中的十二路。”陶维英又指出后世所仅知的十二路,包括:天长路(南定省东部)[注 27];国威路(为底江流域的山西地区);海东路(即广安地区)、建昌路(太平省一部分)、快路(即兴安地区)、黄江路(即南定省西部)、龙兴路(太平省一部分)、北江路(即北宁、北江地区)、长安路(即宁平地区)、洪路(即海阳地区)、清化路(即清化省地区)、演州路(为乂安省北部地区)。[74]关于“二十四路”的户口数目,据后黎朝的阮廌《舆地志》,有“三百三十万一百户”。[75]
其后李朝领土有所增加。例如在1037年(通瑞四年),李太宗征服临西道。1069年(天贶宝象二年),李朝攻取占婆国(又作占城国)的布政州、地哩州(一作地里)、麻令州三州(在广平省及广治省一带),并于1074年(太宁三年)改地哩为临平、麻令为明灵。[76]位于宋越边境的广源一地,据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的考证,本是北宋的羁縻州,由部落首领侬氏世袭管治,但因宋廷须与辽、西夏争持,无暇南顾,侬氏便实际上受越南李朝的支配。到1052年(崇兴大宝四年)广源州首领侬智高被宋人消灭,李朝更将该州顺手而得。[77]李仁宗初年,宋越两方虽曾爆发战事,广源一度被宋军夺回,但战后宋廷仍将之交还李朝。[78](关于李朝领土扩张的情况,详见下文“对外关系”。)
到12世纪,南宋学者周去非于淳熙年间(1174年至1189年)编著《岭外代答》,书中概括地记录了当时的李朝疆土范围及建置情况:
“ |
置四府十三州三寨。府曰都护、大通、清化、富良;州曰永安、永泰、万春、丰道、太平、清化、乂安、遮风、茶卢、安丰、苏州、茂州、谅州;寨曰和宁、大盘、新安。大抵清化、遮风、乂安、永安皆遵海,而永安与钦州为境,茶卢与占城为境,苏州、茂州皆与邕管为境。[79] |
” |
在20世纪,法国学者马司伯乐、越南学者陶维英、中国学者杨武泉等等,先后在《岭外代答》内容上,对李朝辖地情况作了考订及增补。现将之开列如下表。[80]
府/州/寨 | 后世位置 | 备注 |
都护府 | 在今河内。 | 即唐代时的交州。 |
大通府 | 今河内西北黑水河(又名黑河、李仙江)流域西岸。 | 马思伯乐称当地应为“治理蛮夷首领之区域”。 |
清化府 | 今清化省之清化市。 | 即唐代时的爱州。 |
富良府 | 为如月江上之富良。 | 为一新府。 |
北江府 / 天德府 |
马思伯乐:北江府管治从谅山到东海的地区。 陶维英:天德府即北宁等地 |
马思伯乐指除以上四府,尚有北江府,由李氏王室故乡古法州升为府。 陶维英指天德府于1010年由古法州改成,原是属于北江路地方,从王室故乡升为府。 |
应天府 | 在今河内。 | 陶维英指应天府又称“南京”,位置亦在河内。 |
长安府 | 即华闾。 | 陶维英指长安府由华闾建成。 |
永安州 | 治所在今广西东兴市江平镇。包括邻近的先安(今属越南)。 | 即唐代时的陆州,1023年改潮阳镇为永安州。 |
永泰州 | 在海防西北的东潮。 | |
万春州 | 在太平江与北江(又名急流河)汇流处的至灵境内。 | |
丰道州 | 未详。 | |
太平州 | 在兴安省快州府。 | 旧名藤州,后来于李朝末年亦复称藤州。 |
清化州 | 今清化省东北部分地区。 | |
乂安州 | 即乂安省。 | 即唐代驩州,1036年改驩州为乂安州。《越史略》记载1101年“改驩州为乂安府”,马思伯乐认为《越史略》有误。陶维英则据《越史略》算作一府。 |
遮风州 | 未详。 | 为濒海地区。 |
茶卢州 | 在广平省。 | 地接占城(即占婆国)。 |
安丰州 | 未详。 | |
苏州 | 在高平、谅山边境。 | 马思伯乐认为苏州及茂州应为“苏茂州”,乃一州非二地。 |
茂州 | 见上。 | 见上。 |
谅州 | 今谅山。 | |
广源州 | 今中国广西省的靖西、那坡、德保、天等、大新、崇左和越南高平、矢和、东溪以北地区 | 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指广源原为北宋羁縻州,该地酋长侬智高被灭后李朝将之顺手得。 |
和宁寨 | 未详。 | |
大盘寨 | 在下龙湾。 | |
新安寨 | 在今越南广安(邻近海防)。 |
李朝大力提倡佛教,使之成为国教,大建庙宇,并让僧侣参政,因此佛教在李朝得到长足的发展。
早在李太祖时便重视佛教。他本人曾为僧侣,师事万行,并得他的协助而夺取政权。此后,僧侣阶层便在李朝政府里取得特殊地位,僧万行便获李太祖封为“国师”,备受尊崇,其后君主亦模仿太祖的做法,甚至给与僧侣封邑。到李高宗时,曾下诏招募沙汰僧人,到朝中参与改革政治,出谋献策[81]:77。
李朝政府又为推动佛教而投入大笔开支[81]:78-80。在全国各地,政府大兴土木,兴建庙宇、寺塔,保留到后世的有延祐寺(又称一柱寺)[82]、镇国寺、章山寺、佛积寺、天福寺、永庆寺等等。为了得到《大藏经》等佛教经典,李朝多次派使到宋朝求取。又在每年春、秋二季举行大法会、花灯佛会,及设置法事道场,均为佛教的典礼活动。[83]在政府的推动下,李朝出现新的佛教教派成立和流布发展(详见下文佛教发展)。
与李朝同期的宋代,尊崇儒学,理学兴盛。李朝政府实施的文教政策,亦受中国学风影响。1070年(神武二年),李圣宗修建文庙及立下规定祭祀孔子、周公等,此举具有划时代意义,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称越南“有奉祀孔子及诸先贤的文庙,始于此时”。[24]
继崇儒政策推出后,李朝政府进一步实行中国式科举制度,取士任官。1075年(太宁四年),朝廷举行“明经博学及试儒学”三场,中选者黎文盛随即获朝廷起用,“进侍帝学”(即教导皇帝学习),成为幼主李仁宗的老师,这是越南实行科举制之始。1076年(英武昭胜元年),朝廷设国子监,选文职官员识字者入内习文。1077年(英武昭胜二年),考核官员,所考内容为书、算、刑律。1086年(广祐二年),设立翰林院,选拔全国有文才者,进翰林任职。1195年(天资嘉瑞十年),李高宗举行“三教”(儒、道、释[84])考试。除了在国都昇龙开试,在地方上亦设“乡试”,以两级制的方式,分级取士。这一系列措施,对越南封建时代科举制度奠下基础。
据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的统计,李朝开科取士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李仁宗(1072年-1127年在位)、李英宗(1138年-1175年在位)及李高宗(1176年-1210年在位)三位君主统治时期。当中李仁宗开科一次,取士名额十人;李英宗开科一次,取士名额未详;李高宗开科亦一次,取士名额二十人。此外,郭振铎、张笑梅又认为,李朝科举,与私有土地制及地主阶级兴起有关。因私有土地制在全国蔓延,李朝为配合此一客观事实,对科举出身者封赐土地,从而鼓励私有土地,有助经济建设,增加国家收入。[85]
李朝为越南法制史上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越南较早的成文法律,当中以李太宗于1042年(明道元年)农历十月制定的《刑书》最为重要。在此之前,越南法制混乱,史称当时对案件的处理相当烦琐,司法官吏拘泥于法律条文,处事方式严苛,甚至出现枉判及误判的情况。[注 28],李太宗针对这些弊病,下令编定《刑书》,“叙其门类,编其条贯”,使法制得以系统化。[86]《刑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越南法制史上第一部成文的律书,对越南法律发展有极为重大的意义。[87]
太宗制定《刑书》以后,李朝历代都对刑法条律作出增补。例如在1108年(龙符八年)颁“盗杀牛令”[88]、1122年(天符睿武三年)颁“收捕逃亡”[89]、1125年(天符睿武六年)颁“殴人死令”[90]、1127年(天顺元年)下令“诸讼已经祖宗理判者不得复奏”[91]1142年(大定三年)定“卖田土例”。[92]、1145年(大定六年)颁令“诸相争田池财物,不得托权势家”[93]、1046年(大定七年)颁令“各司决狱,有彊争不合条制者,杖六十”[94]、1162年(大定二十三年)颁令“自阉者杖八十、刺左膊二十三字”[95]。
综观李朝法制,据后世越南学者潘辉注的评论所说,其功用在于“参酌古今,永示成规”,但李朝的律法仍有“失于宽”的缺点,因此“未为善制也”。[96]
李朝时期,对土地的管理,主要分为国有土地(朝廷支配)及公有地(公社可自治)两大形式。
国有土地由中央朝廷所支配,一般而言有四种处理方式。第一是设立“坊邑”,调动战俘或囚犯开垦土地,作为庄园,其生产物品皆供李室王室使用。第二是“拓刀田”,由朝廷将一部分土地,分封给立下功勲的军政大臣。第三是“汤沐邑”,为分封给公主的一种封地 。第四是“寺田”,是君主赐与各级僧侣及寺庙的土地,数量相当庞大。
公有地则应用于农村,农村上的公社可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将土地分给公社成员(包括耕作者、劳动者等)耕作生产,他们有自己的生产工具,义务是向朝廷缴纳部分产品、纳税、服一定日期的劳役和兵役。但公社成员只对土地享有使用权,最高拥有权仍属于君主。
除了国有土地及公有地,李朝时期还有土地私有制发展的趋势,土地透过被买卖、典当及抢占等过程,因而逐渐集中在豪绅贵族之手。贵族除享有大片土地,还蓄养家奴,供其使用及买卖。[97]
李朝初年,便着手制定赋税条例,务求征课有度,以及制止官员贪污舞弊,损害国库收入。1014年(顺天五年)农历二月,李太祖釐定税例,在潭池田土、桑州钱谷、山源藩镇产物、关隘讥察咸盐、蛮獠犀象香料、源头木条花果等六个方面,规定所应缴税项。[98]
与此同时,李朝政府又设法推行奖励及宽减措施,如1010年(顺天元年)十二月,李太祖下令“赦天下三年租税,积年逋久者,即除之”;1040年(乾符有道二年)李太宗下令减免半税,1044年(天感圣武元年)再下令免半税。这些措施的用意都在于促进生产,刺激经济发展。[99]
李朝从太祖皇帝时起,随着政权逐渐稳固,社会秩序恢复,便开始铸造货币。但因李朝的基本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轻视了货币的作用,民间交换多是以物易物,加上李朝政府广建佛寺,铜料多用于塑造佛像,因此李朝货币的铸造量也较少。[100]除李朝政府所铸货币外,丁、前黎两朝货币仍在通行。外来货币方面,宋朝的货币,透过宋廷对李朝使节进行赏赐,以及中国商人到越南贸易买卖,亦得以在越南大量流通。[101]
有关李朝历代君主的铸币概况,有如下表。[102]
君主 | 所铸货币 | 铸造时期 | 形制 | 流通情况 | 备注 |
---|---|---|---|---|---|
李太祖 | 顺天大宝 | 1011年(顺天二年)以后。 | 钱缘适中,钱文上的“顺天大宝”四字对读,采用真书,有倾斜,不太均匀及协调。它的造型厚实,比丁、前黎及陈时钱币要大,重量约有5克。 | 迄今发现的“顺天大宝”只有一个版式,且流通范围相当有限。 | 李太祖称这款货币为“大宝”,以别于中国及越南前朝(丁朝、前黎朝)所用的“通宝”、“元宝”等货币名称。 |
李太宗 | 明道元宝 | 曾于1042年(明道元年)及1043年(明道二年)铸造两次。 | 钱文上的“明道元宝”四字旋读,又称“明道钱”。它有两种版式,一种是字体粗壮,另一种是字体狭细。两者字体均采用真书。 | 铸造和流通数量很少,与其他货币一起通行。 | 该货币主要用于赏赐文武官僚。 北宋仁宗也曾铸造“明道元宝”,不过李太宗的“明道元宝”在铸造工艺和风格上,与宋仁宗的有明显区别。 |
天感元宝 | 李太宗晚年。 | 钱文上的“天感元宝”四字旋读,有两种版式,一种是光背,一种是背文上有“乾王”二字。两者字体均采用真书。 | 数量很少。 | 背文上的“乾王”,是指李太宗次子李日中,以示李太宗对李日中及其生母的宠爱。 | |
李圣宗 | 没有李圣宗铸钱的文献记载及实物发现。 | ||||
李仁宗 | 天符通宝 | 李仁宗晚年的天符睿武(1120年-1126年)及天符庆寿(1127年)年间。 | 仅一个式版,钱文上的“天符通宝”旋读,采用真书,制作工艺比较粗糙,类似李太祖的“顺天大宝”,钱径较大,厚实,光背,钱缘适中,轮廓分明,布局均称,但文字较呆板。 | 数量甚少。 | 数量少的原因基于李朝重农抑商,以及轻视了货币经济的作用。 |
天符元宝 | 该钱的钱文旋读,“元”字采用篆书,其余三字用真书,钱缘略宽,与“天符通宝”不同。 | 该货币被后世学者认为可能是私铸钱。 | |||
李神宗 | 没有神宗铸钱的文献记载及实物发现。 | ||||
李英宗 | 大定通宝 | 大定年间(1140年-1162年)。 | 钱径较大,“大定通宝”四字对读,采用真书,钱缘稍宽,比较厚实,光背。 | 数量很少。 | 金世宗亦有“大定通宝”,而李英宗的“大定通宝”则是越南风格,制作上也较为粗糙。 |
正隆元宝 | 1163年(政隆宝应元年)铸造。 | 钱文上把“政”写成“正”,四字旋读,真书,光背。 | 数量很少。 | 金海陵王也曾铸“正隆元宝”,而李英宗“正隆元宝”的钱文较粗大,钱缘较宽,且穿孔也较不平整。 | |
李高宗 | 治平元宝 | 治平龙应年间(1205年-1210年)。 | 有两种版式,一种是钱径较大,钱文四字旋读,采用真书,“治”及“元”二字方正,“平”及“宝”二字瘦长,光背。另一种的钱文与前一种相同而略小,阔缘。 | 铸行很少。 | 因李朝晚期政局渐趋动荡,所以铸行也更少。 |
李惠宗 | 没有惠宗铸钱的文献记载及实物发现。 | ||||
李昭皇 | 没有昭皇铸钱的文献记载及实物发现。 |
李朝开国君主李公蕴本为军人出身,凭武力夺取帝位,因此深知武力的重要性。在即位之后,就着手改组和整顿军事组织。太祖相当重视军权指挥,规字各皇子必须平时习武,随时派到各地任职或作战。
在军队编制方面,太祖于1025年(顺天十六年),下诏“定兵为甲”(意为即编制户籍),每甲十五人,用一人为管甲。凡年十八至二十岁的丁男,称为“黄男”;二十至六十岁,称为“大黄男”,须登入册籍。丁男以十五为一队,由一队长管理,平时习武及从事生产,战时派出作战。中央备有禁军,禁军沿袭前黎朝的制度,于士兵额头刺有“天子兵”三字。
太祖以后,军队编制再有更动。李太宗时,分禁军为十二卫,李圣宗时再次整顿军队,制定军号,称为“御龙”、“武胜”、“龙翼”、“神电”、“棒圣”、“保胜”、“雄略”、“万捷”等等,皆列于左右,额上刺有“天子军”字样。陆军分为弓箭手、兵骑(马队及象队)及掷石兵等兵种。
除了禁军(又称为“正兵”),国家又设番兵(即地方兵),仔细区分,不得混杂,以防其变。一旦发生兵变,可互为制衡,便于朝廷调遣。[103]
军队出征时,皇帝亲自任命将帅,授予“元帅”、“都统大元帅”或“都统元帅”的称号;《越史略》记载,1037年(通瑞四年),太宗“以开皇王为元帅,讨都金等州””[104];1043年(明道二年)太宗命令“开皇王为都统大元帅,讨爱州。奉干王为都统元帅,讨文州。”[105]以上统帅都由王室宗亲担任。名臣李常杰 (《越史略》作阮常杰)也曾担任元帅职务。圣宗在位时,1070年(神武二年)农历五月,“元帅阮常杰俘获第矩于真腊界。”[106]
李朝中期,西南边境及国内时有动乱,大臣杜英武乃着重培养军民熟习军事,以便随时定乱及抵御边邻。[注 29][107]但到李朝晚期,承平日久,再度出现纪纲渐废,民不知兵的局面,因而盗贼横行亦未能有效镇压[108],李朝最终衰亡。
李朝农业得到相当的发展,在沿海和北部平原一带的荒野,由于政府的推动之下,得以开垦成农田,以水稻方式耕种。为免土地受涝、旱之灾,政府致力兴修水利,例如在国都昇龙筑红河堤,清化地区再修水坝,使河渠畅通,灌溉农田,增加农产收成。
在农耕上具有重要作用的耕牛,得到政府立法保护,例如但凡盗窃耕牛者,会被罚杖打一百;宰杀耕牛超过规定数量者,会被判入狱。政府还规定农户互相监督,共同承担宰牛的责任。因此,李朝时期的农业劳动力、畜力遂得到高度保障,有助发展农业。[109]
李朝时期的工业,由于受到君主的重视,加上从宋朝学习得先进技术,因而取得一定成就。当时的纺织匠,能织出各种花色繁多、图案新颖的布、绸、绵、缎。陶器方面能制作出白瓷瓦、琉璃砖瓦,以及花纹复杂细腻、涂有棕色、白玉色、象牙色的彩釉瓷器。炼铁、冶铜、编织、造纸、刻板印刷等工业,也得到中国的传授,而发展起来。[110]
李朝的建筑,有帝王的楼台宫殿、城垒、供奉英雄人物的庙宇,以及寺庙、宝塔等等。
李氏廷朝在国都昇龙,营建宏大城垒。城包括两层,总长约有25公里,而皇城之内更有高达四层的宫殿。据越共学者指出,李朝昇龙城的城垒,是越南历代各王朝当中“最大的一个城垒建筑工程”。而李朝的寺庙建筑亦甚具规模,如桂武县的招揽寺,后世所能见到的三层遗址的面积,长度约120米,宽约70米。李朝还有建筑了不少多层宝塔,如报天塔(在今河内)高约60米,12层;崇善延龄塔高13层;章山塔有方形塔基,每边长19米。琼琳寺(在广宁省东潮县)的弥勒佛像高约20米。
李朝建筑的设计,还会衬托附近的自然风景,力求做到与人工建筑与天然景色互相协调。寺庙往往是以对称的正方形布局。李朝建筑物中较具特色的,是保留在河内的延祐寺(又称一柱寺),该寺建于湖中心,以一根大石柱承托,象征一朵盛放在水面上的荷花。[111]
佛教在李朝政府的支持下,达到兴盛局面。当时国内遍布佛教设施,铭文有“凡有名山胜境,莫不启拓,以建觉场”[112]、“于是或京师而缅思梵福,绀宇星分;或州县而拟报洪恩,灵祠棋布”[113]等记述。佛教僧侣人员,受朝廷的君主的礼遇和重用,并且有新的佛教教派创立和流布。较重要的禅宗草堂派(简称草堂派),该派由李圣宗时期,来自中国的临济宗僧人草堂所创。草堂原在占城国游化,后因李朝于1069年(天贶宝象二年,七月改元神武)攻入占城,草堂被越军俘获回国,但得到圣宗皇帝赏识,拜草堂为师,遂开创草堂派)。后来的李英宗、李高宗诸帝也自称草堂派弟子,中国学者杜继文指出该派实为“李朝最得势的佛教僧团”,其教义提倡“禅净一致”,即修禅与念佛结合,与中国的禅宗相同。除草堂派外,密宗于李神宗时亦颇为流行,具代表性的僧侣有阮明空、徐道行等人。[114]
越南在10世纪以前,流传着相当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包括民间歌谣、神话传说等等。[115]到10世纪以后的李朝时期,则有汉文文学的蓬勃发展。这是基于越南因长期受中国统治,中国官员在当地推行汉字,加上中越地区的文化交流,造就了越南的汉文文学的发展。[116]
李朝时的汉文学,深受佛教的影响。李朝君主推动佛教,令僧侣在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具有地位,加上特别是李圣宗、李仁宗的诗作,本就“禅语为多”,因此令“禅诗”盛行。李朝初年在朝廷上位高权重的万行,其诗作的特点是使用了押韵偈语作修饰,例如他的《示弟子》一诗:“身如电影有还无,万木荣春秋又枯;任运盛衰无怖畏,盛衰如露草头铺”,诗文表现了佛教的根本思想。李仁宗所宠信的满觉禅师,在寂灭前留下一偈:“春去百花落,春到百花开;事逐眼前过,老从头上来。莫谓春残花落尽,庭前昨夜一枝梅”,这首偈更被指为李朝最好的诗之一。[117]
李朝的汉文诗歌除了禅诗,还有李常杰的《南国山河》一诗,具有追求民族独立的意志,与当时的诗作风格迥异,别树一帜。[118]
李朝时汉语散文作品,比汉语诗歌出现较晚。现存的有开国君主李公蕴的《迁都诏》,该文以骈文体裁写成,文风简朴,内容以历史为鉴,进行正反论证,展现作者的统治才能。到李仁宗时,有官员阮公弼撰写《大越国李家第四帝崇善延龄塔碑文》,该文以歌颂朝廷为目的,具有夸饰风格,对文字进行雕琢。李公蕴与阮公弼两文的对比,反映了越南汉文散文在布局谋篇、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进步。[119]
从李朝的碑铭文献当中,亦可看到中国文化与越南自身文化融合的情况。以李朝中叶时的《奉圣夫人黎氏墓志》为例,该篇铭文的内容典雅,而且使用甚多的中国汉文典故,据统计多达十一处。[120]学者耿慧玲解释这是由于“李朝继丁、前黎之后建立了200多年的政权,实际上承续的是五代以来的政治与文化体制,甫自中国政权的直接统治独立,其中国文化的承续性应该仍然强烈,在碑志中大量运用中国的典故是很自然的事”。[121]与此同时,《奉圣夫人黎氏墓志》里又用到越南的通用语,如使用“好”字,意谓母亲;使用“长婆”,是为对高年纪女性的尊称。[122]
李朝时期的艺术发展,有水上木偶戏的发达。水上木偶戏源自红河三角洲,农民在农闲和河水泛滥时,便在水上进行木偶戏以作消遣。后来成为一门表演艺术,甚至为越南君主作御前表演。到了现代,水上木偶戏在越南仍是深受重视的本土艺术。[123]
字喃为古时越南民族语言的载体之一,至于它的萌发,据中国学者罗长山指出是“学术界至今尚未有定论”。[124]但早在8世纪(唐朝统治时期)到12世纪,虽然尚未有形成系统的字喃,已以假借字的形式偶然出现。《越史略》于1148年(大定九年)的记载里,出现了一句“殿前是武吉,非武带也”的说话[125],学者罗长山解释“吉”、“带”二字便是假借字形式的字喃,喃义是粪尿。这可被视为字喃初期萌芽的遗迹。[126]
越南属热带地区, 北方地区(李朝主要领土范围)有四季之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潮湿。[127]境内河流甚多,尤以红河为最大的水系,同时亦容易形成洪水。[128]据《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等越南史籍的记录,李朝时期曾于1073年、1126年、1127年、1128年、1130年、1131年及1144年出现久雨或淫雨,而洪水亦有多起,分别是1037年、1050年、1053年、1055年、1064年、1080年、1198年、1199年、1208年、1218年、1222年等等。有纪录的大风则在1132年、1185年、1188年、1204年。不过李朝时亦有多次旱情或春夏季节无雨的纪录,这些年份是1027年、1071年、1108年、1118年、1124年、1126年、1130年、1131年、1135年、1137年、1138年、1140年、1143年、1146年、1148年、1150年、1165年、1197年、1223年。
红河三角洲土地肥沃,盛产稻谷。[129]李朝粮食收成较佳的年份,据史籍纪录都在前半期,即1016年、1030年、1044年、1079年、1111年、1120年、1123年、1140年。蝗灾曾有两次纪录,分别在1121年及1223年。人类及牲口的疫症,曾于1100年、1146年、1165年及1195年大规模爆发。李朝后半期有较多的饥荒情况,发生于1042年、1156年、1181年、1199年、1208年。
越南也是有地震风险的国家。[130]史籍记载李朝时有多起地震,发生年份在1016年、1042年、1053年、1098年、1107年、1152年、1153年、1155年、1162年、1171年、1174年、1179年、1180年、1188年、1189年、1192年、1195年、1199年、1200年、1202年、1218年、1223年。
此外,较特别的事故有1127年的“天狗星陨,有声如雷”;1136年(或1137年)、1224年的“江水如血”和“江水赤如血”等等。
有关李朝一代的自然现象及灾害,详见下表。[131][注 30]
年份 | 现象种类 | 情况 | 抚恤措施 | 参考来源 |
---|---|---|---|---|
1016年 顺天七年 |
地质 | 地震。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
食粮供应 | 是岁农作物大熟,禾三十结,直七十钱。 | 蠲免三年租税。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
1027年 顺天十八年 |
气候 | 六月,旱。 | 《大越史记全书》 | |
1029年 天成二年 |
气候 | 十月朔,万岁寺阶前天雨白米成堆。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
1030年 天成三年 |
食粮供应 | 十月,农作物大熟。 | 帝幸鸟路田省敛。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1037年 通瑞四年 |
水文 | 秋,大水。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
1042年 乾符有道四年 |
地质 | 九月,地震。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
食粮供应 | 是岁全国大饥。 | 《大越史记全书》 | ||
1044年 明道三年 十一月后改元天感圣武 |
食粮供应 | 十月,农作物大熟。 | 因有征占婆战事,朝廷蠲免境内今年一半税钱,以慰跋涉之劳。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1050年 崇兴大宝二年 |
水文 | 六月,大水。 | 《大越史记全书》 | |
1053年 崇兴大宝五年 |
地质 | 正月初五日,地震三度。 | 《大越史记全书》 | |
水文 | 七月至八月,大水。 | 《大越史记全书》 | ||
1055年 龙瑞太平二年 |
气候 | 十月,大寒。 | 朝廷为体恤狱中囚徒,命有司发府库衾席赐之,并日给二饭。蠲免境内今年一半税钱。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1071年 神武三年 |
气候 | 自春至夏不雨。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
1073年 太宁二年 |
气候 | 年初,淫雨。 | 《大越史记全书》 | |
1079年 英武昭胜四年 |
气候 | 雨雹。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
食粮供应 | 五月,农作物大熟。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
1098年 会丰七年 |
地质 | 八月,地震。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
1100年 会丰九年 |
疫病 | 十二月,大疫。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
1102年 龙符[注 31]二年 |
气候 | 正月,立春日,降瑞雪。 | 《大越史记全书》 | |
气候 | 二月,大水。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07年 龙符七年 |
地质 | 夏,地震。 | 《大越史记全书》 | |
地质 | 十月,地震。 | 《越史略》 | ||
1108年 龙符八年 |
气候 | 夏,不雨。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11年 会祥大庆二年 |
食粮供应 | 秋,农作物大熟。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14年 会祥大庆五年 |
气候 | 春,瑞雪降。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
1118年 会祥大庆九年 |
气候 | 夏,旱,后下雨。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20年 天符睿武元年 |
食粮供应 | 秋,农作物大熟。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21年 天符睿武二年 |
气候 | 五月,大水。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
虫害 | 秋,大蝗。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23年 天符睿武四年 |
食粮供应 | 是岁农作物大熟。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
1124年 天符睿武五年 |
气候 | 七月,旱。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
1126年 天符睿武七年 |
气候 | 六月至七月,旱。 | 《大越史记全书》 | |
气候 | 秋,淫雨。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27年 天符庆寿元年 |
气候 | 正月至二月,淫雨。 | 《大越史记全书》 | |
天文 | 十二月,天狗星陨,有声如雷。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28年 天顺元年[注 32] |
气候 | 二月,淫雨。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30年 天顺三年 |
气候 | 六月,旱。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
气候 | 九月,久雨。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31年 天顺四年 |
气候 | 五月,旱。 | 《大越史记全书》 | |
气候 | 九月,久雨。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32年 天顺五年 |
气候 | 闰五月,暴风,覆延章舟。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35年 天彰宝嗣三年 |
气候 | 自春至夏不雨。五月朔,雨。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36年 天彰宝嗣四年 |
地质、水文 | 二月,乂安州地震,江水如血。 (《大越史记全书》记在天彰宝嗣五年。)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
1137年 天彰宝嗣五年 |
气候 | 六月,旱。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38年 天彰宝嗣六年 |
气候 | 六月至七月,旱。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40年 绍明三年 二月以后改元大定 |
气候 | 自春至夏,不雨。五月,雨。 | 《大越史记全书》 | |
食粮供应 | 十月,农作物大熟。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43年 大定四年 |
气候 | 自春至夏,旱。六月,雨。 | 《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 | |
1145年 大定六年 |
气候 | 四月,淫雨。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46年 大定七年 |
疫病 | 四月,牛畜疫死。 | 《大越史记全书》 | |
气候 | 夏,旱。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48年 大定九年 |
气候 | 夏,旱,后下雨。 | 《越史略》 | |
1150年 大定十一年 |
气候 | 三月,旱。 | 《大越史记全书》 | |
地质 | 四月朔,地震。 | 《越史略》 | ||
气候 | 五月,天雨黄砂。 | 《越史略》 | ||
气候 | 七月,旱。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52年 大定十三年 |
地质 | 四月,地震。 | 《大越史记全书》 | |
气候 | 五月及七月,天雨黄砂。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53年 大定十四年 |
水文 | 大水。 | 《越史略》 | |
地质 | 地震。 | 《越史略》 | ||
1155年 大定十六年 |
水文 | 秋,八月,大水。 | 《大越史记全书》 | |
地质 | 八月,地震。 | 《大越史记全书》 | ||
地质 | 十二月,地震。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56年 大定十七年 |
气候 | 二月,天雨黄砂。 | 《大越史记全书》 | |
食粮供应 | 是岁大饥,米一升直七十钱。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62年 大定二十三年 |
地质 | 五月,地震。 | 《越史略》 | |
1164年 政隆宝应二年 |
水文、食粮供应 | 七月,大水过常,禾谷淹没。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65年 政隆宝应三年 |
气候、疫病、食粮供应 | 六月,大旱,民大疾疫,牛畜多死,米价腾踊。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71年 政隆宝应九年 |
地质 | 七月,地震。 | 《越史略》 | |
1174年 政隆宝应十二年 十月以后改元天感至宝 |
地质 | 正月,地震。 | 《大越史记全书》 | |
地质 | 十一月,地震。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79年 贞符四年 |
地质 | 二月,地震。 《越史略》记在“孟春”。 |
《越史略》、 《大越史记全书》 | |
1180年 贞符五年 |
水文 | 八月,大水。 《越史略》记在“孟秋”。 |
《越史略》、 《大越史记全书》 | |
地质 | 永元殿、会仙殿地震。 《越史略》记在“孟秋”。 |
《越史略》、 《大越史记全书》 | ||
1181年 贞符六年 |
食粮供应 | 大饥,民死近半。 | 《越史略》、 《大越史记全书》 | |
1185年 贞符十年 |
气候 | 六月,暴风大起,二寺门地裂。 | 《越史略》 | |
1188年 天资嘉瑞三年 |
地质、气候 | 六月,地震、暴风。 | 《越史略》、 《大越史记全书》 | |
1189年 天资嘉瑞四年 |
地质 | 地震。 | 《越史略》、 《大越史记全书》 | |
1192年 天资嘉瑞七年 |
地质 | 六月,地震。 | 《越史略》、 《大越史记全书》 | |
1194年 天资嘉瑞九年 |
气候 | 十月,雨雹,有大如马首者,死者甚众。 | 《越史略》、 《大越史记全书》 | |
1195年 天资嘉瑞十年 |
地质 | 二月,地震。五月,地又震。 | 《越史略》、 《大越史记全书》 | |
疫病 | 大疫。 | 《越史略》 | ||
1197年 天资嘉瑞十二年 |
气候 | 六月,旱。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98年 天资嘉瑞十三年 |
水文 | 七月,大水。 | 《大越史记全书》 | |
1199年 天资嘉瑞十四年 |
地质 | 夏,地震。 | 《越史略》 | |
水文 | 七月,大水,禾谷淹没。 | 《大越史记全书》 | ||
食粮供应 | 秋,大饥。 | 朝廷于次年正月,发粟赈贫民。 | 《大越史记全书》 | |
1200年 天资嘉瑞十五年 |
地质 | 六月,地震。 | 《越史略》 | |
1202年 天资嘉瑞十七年 八月以后改元天嘉宝祐[注 33] |
地质 | 三月,地震。 | 《大越史记全书》 | |
地质 | 六月,地震 | 《越史略》 | ||
1204年 天嘉宝祐三年 |
气候 | 十月,大风。 | 《越史略》 | |
1208年 治平龙应四年 |
食粮供应 | 大饥,饥死者相枕。 | 《越史略》、 《大越史记全书》 | |
水文 | 十月,大水。 | 《越史略》 | ||
1210年 治平龙应六年 |
地质 | 正月,胜严寺地裂。 | 《越史略》 | |
1218年 建嘉八年 |
地质 | 三月,地震。四月己未,地震。 | 《越史略》、 《大越史记全书》 | |
水文 | 七月,大水 | 《越史略》 | ||
1219年 建嘉九年 |
气候 | 二月丙辰,雨雹。 | 《越史略》 | |
1220年 建嘉十年 |
气候 | 三月,雨雹。 | 《越史略》 | |
1222年 建嘉十二年 |
水文 | 九月,大水。 | 《越史略》 | |
1223年 建嘉十三年 |
气候、虫害 | 十月,旱、蝗。 | 《大越史记全书》 | |
地质 | 十二月己丑,地震。 | 《越史略》 | ||
1224年 建嘉十四年 十月以后改元天彰有道 |
水文 | 九月,自上源头至京师昇龙,江水赤如血。 | 《越史略》 | |
地质 | 佛迹山裂长三十丈。 | 《越史略》 |
越南的李朝时期,适值宋代。李朝自立国时起,便对宋朝实行两手策略,一方面向宋朝通好,请求册封,提高李氏王室的政治威望和国际地位[132],另一方面又连续侵犯宋朝南方边境,掠夺土地、人口及财物。[133]
宋朝立国于960年。980年,越南的黎桓夺取丁朝政权,建立前黎朝,宋太宗皇帝以此为口实,于次年(981年)与黎氏发生战事,结果宋军战败。[134]1010年(顺天元年),李太祖代黎自立后不久,便即自称“安南静海军权留后”,遣使到宋,奉贡方物,以示通好。当时的宋真宗皇帝甚为鄙视李氏的夺权,认为前黎朝的卧朝帝取得帝位,本就不合乎道义,李公蕴又效尤夺位,更为可恶。[注 34][7],但宋真宗早已认识到“交州瘴疠”,亦即是多疾疫之地,“若兴兵攻取,死伤必多”的道理[135],不愿像宋太宗时出兵南征,所以亦承认李公蕴的统治地位,册封他为“特进、检校太傅、安南都护、静海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交趾郡王”等等封衔。[7]自此以后,李朝便多次遣使入宋,交往频繁。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指出,李朝遣使入宋的年份有:1010年、1012年、1014年、1019年、1023年、1058年、1063年、1069年、1073年、1078年、1082年、1087年、1107年、1127年、1130年、1156年、1164年、1173年、1178年、1182年、1190年。[136]
而李朝对宋朝边境的侵扰,始于李太祖时期。1014年(顺天五年),越南的“獠户”张㜑看因被李朝治罪,逃到中国钦州。李朝便以追捕逃犯为由,寇掠钦州的如洪寨。宋真宗命广南西路转运使向李朝追讨责任。[137]1028年(顺天十九年),李太祖“令子弟与女婿申承贵等,领众入本道,剽掠边民”,宋廷亦依旧命广南西路转运使向李朝追讨。[138]其后李朝对侵扰有增无已。1036年(通瑞三年)农历十月,李太宗发兵侵宋朝思陵等州,并肆行掠夺破坏,“掠牛马、焚庐舍而还”。[139]11世纪中叶,广源州(在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州,当时属宋境)首领侬智高作乱,侵扰李朝及宋朝边道地区,1052年(崇兴大宝四年)宋人讨灭侬智高,李朝将该地顺手而得。[77]1059年(彰圣嘉庆元年),李朝入寇宋朝钦州思禀管。[27]1060年(彰圣嘉庆二年),谅州牧申绍泰追捕逃亡兵士,追入宋境,掠夺宋方人员及牛马而回。[27]
宋朝在神宗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对越南李朝采强硬态度。据宋人司马光记述在此期间,宋廷先后起用的桂州长官沈起、刘彝二人,制作战船,收编当地部落民众为兵,授以战争技巧,但这些举动已引起当地民众的不安。[注 35]岭南人徐百祥(又作徐伯祥)将消息泄露到越南,向李朝君臣提出,先法制人可控制敌方的心理,所以不如先出兵入侵宋朝。[注 36][140]于是,李朝便于1075年(太宁四年)发动侵宋战争,由大将李常杰领兵,攻破中国钦州、廉州、邕州等地。在邕州一役中,知州苏缄奋力抵抗,城破后自焚而死。而李军则大行杀戮,在钦、廉、邕三州屠杀数十万人,并俘掳民众而回。[29]宋方旋即作出反击。1076年(太宁五年)三月,宋朝命郭逵、赵卨等领兵,并与越南邻近的占城、真腊等国联合出击。越将李常杰在如月江(在越南北宁省如月村,梂江下段)击破宋军,郭逵撤走。[31]其后郭逵部队夺回广源州 ,又于富良江(一说为梂江,一说为红河)大败越军,击杀越将洪真太子。李仁宗对此深感不安,便向宋方要求停战,愿意归还所掳掠人众。[141]宋廷亦将广源州(宋改名为顺州)交还李朝[78],两国重归和好。
1127年(天符庆寿元年),宋朝发生靖康之祸,北方被金人占领,宋室南渡,是为南宋。但越宋两国关系一直延续至李朝后期,仍趋于和好。其中较重要的大事,是改定了越南的国名称谓,李朝一方面使用圣宗时(1054年-1072年在位)所定的国号“大越”,另一方面,如越南学者陈重金(即陈仲金)所指出,李朝到英宗(1138年-1175年在位)时为止,历代君主都受宋朝册封为“交趾郡王”[注 37] ,到宋廷封英宗为“安南国王”,越南自此便又称为“安南国”。[142][注 3]
除战事和封贡关系外,两国边境的商业贸易亦甚为频繁。李公蕴时曾向宋廷要求在钦州设博易场,让两国商人进行交易,但宋真宗鉴于李朝骚扰边防而作罢。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年-1118年),始在邕州开博易场。徽宗以后,宋廷因受北方敌国困扰,无暇南顾,使宋越两国商人活动更趋活跃。除邕州外,钦州、廉州,以及广西右江的南江栅亦成双方商易要地。贸易物品方面,越人以名香、犀角、金、银、盐、鱼、虾、蚌、沉香、珍珠、象牙、犀角等等,交易中国的绫锦、罗布、铜器、瓷器、“斗米尺布”、丝绸、纸笔、药材等等。随着宋李双方交往密切,华人移居到越南者亦众,使越南成为华侨活动的重要国家。但与此同时,两国间的人口贩卖活跃亦严重,宋朝广西地区有人口贩子,贩卖边民到李朝境人,每年达数百千人,被卖者为奴终身。[143]
大理国(又称“鹤拓蛮”、“鹤柘蛮”)[注 38][144]是中国西南部的边境政权,与越南李朝为邻。越南地区早在第三次北属的后期(晚唐时期),便屡受大理国前身南诏国蒙氏侵扰。[145]
李太祖时,曾与大理国爆发战争。1012年(顺天三年),大理国人到渭龙州(在越南宣光地区)进行贸易,李太祖派人擒获大理国民众及马匹万余而回。[11]次年农历十月(1013年,顺天四年),渭龙州降附大理,李太祖亲征渭龙州,驱逐渭龙州首领何昃俊。[146][147]何昃俊被逐后逃入大理,得大理政府支持,大理国乃出兵征越。[148]1014年(顺天五年),大理将领杨长惠(一作杜长惠)、段敬至率兵二十万入侵越境,李太祖派兵讨伐,在平林州(又作“芳林”及“茅林”,在越南高平)的金华步一带,击破大理军队,斩首万余,俘获大量士卒及马匹。[146][149]李朝得胜后,遣使把战利品中的六十匹马,献给宋朝,以宣示战功,宋廷亦赐冠带、器币、马匹等物品回礼。[150]宋廷的介入使大理没有再度出兵,而何昃俊所据的渭龙、都金、常新、平原等州,势力单薄,到1015年(顺天五年)被李朝讨平,重新成为李朝的有效控制区域。[151]
李太宗时,盘踞广源州(在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州,当时属宋境)等地的酋豪侬智高,多年间先后在越、宋两国地区作乱。到1053年(崇兴大宝五年),侬智高势力遭宋军重挫。其后,据越南典籍《大越史记全书》所载,侬智高于该年农历十月,派使到李朝乞师求助,李太宗“诏指挥使武珥将兵援之”。其后,侬智高再被宋军所败,逃入大理国,最终被大理人所杀,把首级献于宋朝。[152]
宋李双方曾有边境冲突,较严重的为1075年(太宁四年)的大型战事, 蔓延邕、廉等地,双方交恶亦殃及大理。云南马关县有《宋代难民因公殒命古墓碑》提到:“当有宋之时,吾邑接壤越南,越人开拓边疆,不时过界滋扰,土人不服,起而反抗,惨遭杀戮者指不胜屈。”学者段玉明据此指出,李朝出兵广西的同时,还会入侵大理东南边境,甚至可能掳掠人员为奴。[153]
李英宗初年,曾与大理国发生冲突。据中国文献所载,李仁宗有妾生一子,投奔大理,改姓赵,名智之。1138年李神宗死后,赵智之自称“平王”,由大理国遣送越南,欲与李英宗争位,但被李朝出兵击退。1139年(绍明二年)六月,赵智之遣使入宋,要求协助。宋廷为免“引惹生事”,仅冷淡视之,使赵智之无法得逞。[154]关于赵智之的身份,越南典籍《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注引吴仕的说法,认为是与1140年至1141年间作乱的申利是同一人。[40]
申利事件以后,李朝与大理的往来记载较少。《越史略》提到,1189年(天资嘉瑞四年),有大理僧侣惠明、戒日等到访李氏朝廷。[155]学者段玉明指,这说明了申利事件后,李朝、大理关系有所改善,趋于友好。[156]
1127年,宋室受到来自东北的金朝入侵,中国出现宋金双方南北对峙之局。1168年(政隆宝应六年)八月,宋、金同时遣使到越南李朝,而李朝的态度则是礼待双方来使,然而不令相见。[157]
占婆(又称占城)位于现时越南中部及南部地区,是李朝南邻。早在李朝之前,越人已与占婆爆发多起战事,但与此同时,占婆国政府亦有遣使入越通好。[158]
李太祖即位之初,1011年(顺天二年),占城向李朝赠送狮子,以示友好。然而双方在日后多次兵戎相见。1021年(顺天十二年),太祖命儿子开天王李佛玛率兵南侵,进攻占婆布政寨地区,杀当地“布令”(官名)。1043年(明道二年),占婆王阇耶僧诃跋摩二世(又作“刑卜施离值星霞弗”、“乍兜”、“乍斗”等)派水军(《大越史记全书》称为“占城风浪贼”[159])入侵李朝的沿海领土,李太宗皇帝又以占婆多年没有遣使通好为由,筹备南征,修造战船百余艘,于次年(1044年,明道三年)亲自出征,于五蒲江南岸一带与占婆军队爆发战事,此役中越军得胜,占婆国王阵亡,军队战死者三万余人,被俘五千余,战象死者六十头。该年农历七月,越军进至占婆国都佛逝(又作“毗阇耶”),大肆掠夺王宫而回。此战亦导致占婆第八王朝终结。[160]
李太宗率军回国后,占婆一度陷于内乱局面。新君主阇耶波罗密首罗跋摩一世(又作“雍尼”,占婆第九王朝首王)赶紧收拾秩序,占婆碑铭资料称他“偕诸将士,往平其乱”。[161]另一方面,占王试图修补对越关系。1047年(天感圣武四年),占婆遣使到越,但李氏朝廷认为占王不恭顺,竟将占婆使节流放。不过此王仍采和好态度,于1050年(崇兴大宝二年)向李朝致送白象、1055年(龙瑞太平二年)遣使入越祝贺李圣宗登基、1057年(龙瑞太平四年。或作1059年,即李彰圣嘉庆元年)及1060年(彰圣嘉庆二年)遣使入越致送礼品及访问。[162]
1061年,占婆王律陀罗跋摩三世(又作“施里律茶盘麻常杨溥”、“杨卜尸律陀般摩提婆”、“第矩”、“制矩”等)即位后,整顿军事,以图攻越。但在发动战事之前,仍对越作友好姿态,在1063年(彰圣嘉庆五年)、1065年(彰圣嘉庆七年)、1068年(天贶宝象元年)遣使入越访问。[163]到1068年的年底,占婆终于出兵入侵李朝边境,李圣宗亦随即作出反应。1069年(神武元年)二月,李朝发舟师南下,势如破竹,经日丽海口、尸唎皮奈(Çri Banöy)等地,在须毛江大败占军,占王弃国都佛逝(又作“毗阇耶”)出逃,越军于是进占佛逝,终于在四月份,由大将李常杰擒获占王。[164]李圣宗更亲到占婆王宫大宴群臣,又遣使入宋,宣示胜利,到六月才撤军回国。越军占据佛逝期间,肆行破坏及劫掠。据《越史略》记载:“王(指李圣宗)命遍数佛誓城内外人家,凡二千五百六十余区,并焚之。”[106]占婆碑铭亦记载:“越兵侵占占婆,王神财富,皆为所得。占婆诸州祠寺、宫殿、村庄、马、象、牛、谷,咸为掠劫。”李朝又以释放占婆国王为条件,割取地哩州(又作“地哩”)、麻令州、布政州等地(此三州在今越南广平省及广治省),而占婆国内则出现群雄割据的大乱局面。1071年(神武三年),曾有占婆使节到越致送礼品,法国学者指出到底是否由律陀罗跋摩三世所派,已难确认。[165]
其后,据占婆碑铭记载,第十王朝的诃梨跋摩三世(1074年,太宁三年即位)收拾残局,而前王律陀罗跋摩三世则投奔越南李朝。1075年(太宁四年),李朝派李常杰进攻占婆,以图协助律陀罗跋摩三世复位,但被占军击退。同年,宋越两国爆发宋越熙宁战争,宋朝于次年1076年(太宁五年)初,遣使联络占婆、真腊(柬埔寨),一同出击李朝。占婆派兵七千,牵制李朝。然而最终,宋、占婆、真腊联军仍未对李朝构成致命威胁。到1077年(英武昭胜二年),占婆再次遣使入越访问通好。[165]
1086年(广祐二年),占婆遣使到越致送礼品,但越占两国并未真正和好。在该年,占婆遣使到宋朝,要求当越占两国使节同时入宋时,宋人不要安排在同一场合碰面,占使籍此要求表达对李朝的不满。1092年(广祐八年),占婆又派使到宋,提出联合攻越,但宋神宗皇帝以李朝常向宋朝入贡通好为由,拒绝建议。而越南李仁宗亦于1094年(会丰三年),遣使敦促占婆向越入贡通好。[166]占婆出于恐惧,便于1095年(会丰四年)、1097年(会丰六年)、 1098年(会丰七年)、1099年(会丰八年)及1102年(龙符二年),向李朝频繁地致送礼品示好。[167]
1103年(龙符三年)十月,越南演州地区的李觉发动叛乱,被大将李常杰所攻破,李觉逃入占婆,向占婆国王阇耶因陀罗跋摩二世(占婆第十王朝君主)提供李朝内部情报。占婆便出兵攻越,收复地里、麻令、布政等三州。次年(1104年,龙符四年)二月,李朝派李常杰出征占婆,成功夺回地里等三州。[168]于是,占婆再次遣使入越示好,从此对越南遣使不绝。1117年(会祥大庆八年)、1118年(会祥大庆九年)、1120年(天符睿武元年)、1124年(天符睿武五年)、1126年(天符睿武七年),占婆数度遣使入越,特别是1126年的一次,李仁宗皇帝更设宴招待占婆使节。[169]
李神宗时,李朝的另一邻国真腊(又作“占腊”、“吉蔑”)开始加紧对越进攻,占婆亦卷入其中。1132年(天顺五年)七月,占婆与真腊联合,进攻李朝乂安州,李朝随即派太尉杨英珥击破两国联军。[170]其后,李英宗时,占婆因拒绝协助真腊攻越,真腊便于1145年(大定六年),出兵攻占,进至佛逝城(一作“毗阇耶”)。[171]
不久,占婆王阇耶诃梨跋摩一世(占婆第十二王朝君主,又作“邹时兰巴”、“制皮啰笔”)即位,收复佛逝,但占婆王室又出现内讧,阇耶诃梨跋摩一世与妻兄般舍罗阇(Vançaraja,又作“雍明叠”、“雍明些叠”)相攻。般舍罗阇不利,向越南李朝求助,李朝册封般舍罗阇为占婆国王,并派李蒙与般舍罗阇率兵征占。此战在占婆碑铭亦有记载:“越(Yavana)王见阇耶诃梨跋摩雄武无敌,欲制阻之,命占婆人般舍罗阇为国王,予以越将多人,强兵十万余(越方史籍记载李朝派清化乂安五千余人出征)。阇耶诃梨跋摩率佛逝诸军击破之,死者不可胜计。”般舍罗阇和李蒙都在战中阵亡。此战发生时间,法国学者乔治·马司培罗说在1150年底或1151年初[4],《大越史记全书》则记载在1152年(大定十三年),并谓在该年十月,李英宗迎娶占婆国王女儿。[172]
此后十余年间,占婆国虽继续派使到李朝致送礼品,但同时又有寇边活动,甚至连赴越使节也在途中劫掠越南人民。李朝终于在1167年(政隆宝应五年),乘着占婆王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又作“邹亚娜”)登位不久,派大臣苏宪诚领兵讨伐,占婆新王惧怕对越战事,向越人致送珍珠方物,越方乃罢兵而回。[173]自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以后,占婆集中力量对真腊国开战,而对李朝则时而修好,时而入寇。1170年(政隆宝应八年),占婆遣使到越访问。1177年(贞符二年),占婆入寇越南乂安。1184年(贞符九年),占婆遣使访问。1198年(天资嘉瑞十三年),占婆王苏利耶跋摩(又作“布池”)遣使到李朝,要求册封,李朝于次年(1199年,天资嘉瑞十四年),封之为王。[174][175]
1203年(天嘉宝祐二年),占婆王叔父陀那婆底(Dhanapati Grama,又作“布田”、“布由”)勾结真腊,进攻国王苏利耶跋摩,国王不敌,便带着剩余兵船二百余艘,逃到越南的几罗海口(又作“机罗海口”),要求越人支持。越方乂安地区官员杜清、范延等上奏朝廷,李朝派大臣谭以蒙、杜安等处理事件。但谭以蒙、杜安忧虑占婆王有诈,不愿提供协助而回。杜清、范延为求自保,谋攻占婆王,但阴谋泄露,占婆王攻杀杜清、范延,以及乂安兵众二百余人,然后逃入海,不知所终。于是占婆沦为真腊属地(时间为1203年至1220年),真腊委任陀那婆底管理占婆地区。[176][177]李惠宗时,真腊在1216年(建嘉七年)及1218年(建嘉九年)两度入侵越南乂安州,占婆人亦协助真腊作战,但均被乂安长官李不染所击退。[178]
真腊(又作“占腊”、“吉蔑”)位于印支半岛,即后来的柬埔寨。在越南李朝,真腊处于吴哥王朝,领土包括现今越南南部、老挝南部和泰国部分领土[179],与李朝政府亦有交往。据《大越史记全书》的记载,自1012年起,即从李朝立国初期开始,真腊便多次遣使赴越致送礼品,一直持续到李朝后期。真腊遣使的年份是:1012年、1014年、1020年、1025年、1026年、1033年、1039年、1056年、1118年、1120年、1123年、1135年、1191年。[180]
然而真腊与李朝亦多次爆发冲突。据《宋史》所载,在宋仁宗的嘉祐六年(1062年,彰圣嘉庆四年),广南西路官员向宋廷报告,指出该国向来不熟习军事,与越南李朝为邻,时常遭到入侵。[注 39][181]到李仁宗时,1076年(太宁五年),宋越两国交战期间,真腊与占城(在今越南中、南部)两国都参加了宋朝阵营,一同攻越。[29]这是真腊与越南李朝双方较早的争端。
及后,真腊数度派兵攻越,而攻击地点主要在乂安一带。1128年(天顺元年)正月,李神宗继位后不久,真腊出兵二万余人,进攻乂安州的波头步地区,随即被李朝将领李公平所败,俘获真腊军队的主将及士卒。[182]同年八月,真腊派战船七百余艘,进攻乂安州杜家乡地区,又被李朝军队击破。该年年底,真腊国致函李朝政府,要求遣使访问该国,但李朝政府未有理会。[183] 1132年(天顺五年)八月,真腊与占城联合,侵扰乂安,却被李朝太尉杨英珥所击败。[170]同年九月,乂安州官府成功擒捕三名时常掳拐乂安人民并转卖真腊的占婆人士,将之押送至李朝朝廷。[184]1137年(天彰宝嗣五年)年初,真腊入侵,李朝派太尉李公平将之击退[185]
到李朝后期,真腊仍有攻越活动。李英宗时,1150年(大定十一年)九月,真腊派军入寇乂安,到雾湿山因暑湿为害,大量士兵病死,便不战而退。[186]李惠宗时,国内时有内乱,真腊与占婆乘机攻越(占婆于1203年至1220年期间为真腊属地)[187]。1216年(建嘉七年),真腊与占婆攻乂安州,被乂安长官李不染所击退。两年后1218年(建嘉九年),真腊再与占婆进攻乂安,但再度被李不染所击败。[178]
越南的另一邻近民族哀牢,亦为李朝的攻掠对像。早在丁、黎时期,便对原属哀牢之地的“莒隆贼”[注 40]进行讨伐。到李朝时,1011年(顺天二年)农历二月,李太祖亲征莒隆,并在战争中“焚其部落,擒其魁首而还,贼遂灭”[69]。到1048年(天感圣武五年)九月,李太宗又命派军侵寇哀牢人,“获其人蓄而还”。[188]
沱江流域居住着一个独立的部落,越南称其为“牛吼蛮”。据黄仲政《兴化风土记》记载:“牛吼言语、文字与哀牢同,今入版图,兴化安州是其地也。”在李朝中期及晚期,曾两度进攻哀牢人。1119年(会祥大庆九年),李仁宗发兵攻哀窂,“擒其洞长魏滂等数百”。1183年(贞符八年)农历正月,李高宗命督将吴履信率兵伐哀牢。[189]
在东南亚一些国家,曾与李朝进行交往和通商。爪哇商人曾于1066年(龙章天嗣元年)进献夜光珠,李氏朝廷以钱万镪回送。[69]其后,爪哇、路貉、暹逻等国商人于1149年(大定十年),到达大越国的东部海滨,向李廷要求居住地及通商贸易。李朝政府便在海岛立庄,名“云屯”,让外国商人经商。[190]1182年(贞符七年),暹罗国使节来进贡礼品。[191]1184年(贞符九年),暹逻、三佛齐等国商人到云屯镇,进贡宝物及磋商经贸事宜。[191]
李朝统治越南二百多年,对越南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越南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便曾提到:“李朝之功在于使我南国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外则攻中国,平占城,内则整顿武备、编修法律,建立稳固的自主之基。”[192]越共学者亦提到李朝在越南历史里,是建设国家的重要阶段:“李朝——特别是在十一世纪——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国家建设,为民族和独立封建国家的发展打下了全面的牢固的基础。”[111]
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指出,李朝时期的越南,有五大特点。第一点是李氏朝廷首次把国都建于昇龙,使之成为统治国家的基础,并且扫除了国内的封建割据势力,使越南得以真正归于一统。第二点是在政治上,李朝在中央及地方,都成立了稳定而完备的政治机构,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制。第三点是在阶级关系上,李朝君主重视佛教,任用僧侣,于是使佛教兴盛,是为李朝的一大特点。第四点是李朝推动农业生产,并因此制定税额征课,以作政府收入,大利于走向富国强兵之路。第五点是李朝的对外政策甚具雄心,曾北犯宋朝,南略占城等周边国家,以军事武功、扩张领土而著称于世。[193]
陈氏代李后,便对李氏王室肆行杀戮。1226年(陈朝建中二年)农历八月,当时的主政者陈守度讽喻李上皇,让他自尽。[194]1232年(陈朝天应政平元年)六月,陈朝以先世有一位陈李,故此必须避讳为由,改“李”为“阮”,目的是“绝民之望李氏”。同年冬,陈守度因见李氏族人对于李上皇之死,心怀不满,于是用计坑埋李氏族人。[195]李惠宗的长女顺天公主先嫁与陈煚之兄陈柳,后嫁陈煚(即陈太宗),被册为皇后[196],生儿子陈晃(即陈圣宗);[197]次女李佛金(即李昭皇)在陈煚初即位时被册为皇后[198],后被废[196],许配与大臣黎辅陈。[199]
陈朝铭文资料中有朝廷如何安置李朝宗室的线索。陈圣宗时,下令王侯贵族召集漂散无产者为奴婢开荒,铭文记载有阮姓人氏获分配土地,“依旧为耕”。[注 41]学者认为这些人或许是李朝宗室,他们因被流放而远去国都以外地区,圣宗为维持其生存便给予田地耕作。[200]
陈朝中期,曾有李氏族人获朝廷起用。在1318年(陈大庆五年)八月,陈朝发兵攻打占婆,当中一位将领是“李家族将”孝肃侯李必见,在该役中他战死沙场。[201]越南史籍《钦定越史通鉴纲目》亦指出,这位李必见正是“李氏遗族”。[202]
此外,在李朝中叶,有宗室李阳焜迁居高丽国,其子孙亦一直生活下来,成为韩国旌善李氏。[203]到李朝灭亡之际,宗室李龙祥逃到高丽,繁衍成韩国花山李氏。在现代,这两个家族成立机构,向越南学生提供奖学金,增进韩越双方友好关系。[204]
庙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世 | 在位时间 | 年号及使用时间 | 陵号 | |
---|---|---|---|---|---|---|---|
- | 显庆王 (1009年太祖李公蕴追谥) |
李某[205] | ?年-?年 | ||||
太祖 (1028年太宗李佛玛尊上) |
神武皇帝 (1028年太宗李佛玛谥) |
李公蕴 | 974年-1028年 | 1009年-1028年 | 顺天 | 1010年-1028年 | 寿陵[206] |
太宗 (1054年圣宗李日尊尊上) |
李佛玛 (李德政) |
1000年-1054年 | 1028年-1054年 | 天成 | 1028年-1034年 | 寿陵 | |
通瑞 | 1034年-1039年 | ||||||
乾符有道 | 1039年-1042年 | ||||||
明道 | 1042年-1044年 | ||||||
天感圣武 | 1044年-1049年 | ||||||
崇兴大宝 | 1049年-1054年 | ||||||
圣宗 (1072年仁宗李乾德尊上) |
仁孝文武皇帝 (李朝朝廷谥) |
李日尊 | 1023年-1072年 | 1054年-1072年 | 龙瑞太平 | 1054年-1058年 | 寿陵 |
彰圣嘉庆 | 1059年-1066年 | ||||||
龙章天嗣 | 1066年-1068年 | ||||||
天贶宝象 | 1068年-1069年 | ||||||
神武 | 1069年-1072年 | ||||||
仁宗 (1128年神宗李阳焕尊上) |
孝慈圣神文武皇帝 (1128年神宗李阳焕谥) |
李乾德 | 1066年-1127年 | 1072年-1127年 | 太宁 | 1072年-1076年 | 寿陵 |
英武昭胜 | 1076年-1085年 | ||||||
广祐 | 1085年-1092年 | ||||||
会丰 | 1092年-1100年 | ||||||
龙符元化 | 1101年-1109年 | ||||||
会祥大庆 | 1110年-1119年 | ||||||
天符睿武 | 1120年-1126年 | ||||||
天符庆寿 | 1127年 | ||||||
- | 恭皇 (1130年神宗李阳焕谥) |
李某[205] | ?年-1130年 | ||||
神宗 (1138年英宗李天祚尊上) |
广仁崇孝文武皇帝 (1138年英宗李天祚谥) |
李阳焕 | 1116年-1138年 | 1127年-1138年 | 天顺 | 1128年-1132年 | 寿陵 |
天彰宝嗣 | 1133年-1138年 | ||||||
英宗 (1175年高宗李龙𣉙尊上) |
李天祚 | 1136年-1175年 | 1138年-1175年 | 绍明 | 1138年-1140年 | 寿陵 | |
大定 | 1140年-1162年 | ||||||
政隆宝应 | 1163年-1174年 | ||||||
天感至宝 | 1174年-1175年 | ||||||
高宗 (1210年惠宗李旵尊上) |
李龙𣉙 (李龙翰) |
1173年-1210年 | 1175年-1210年 | 贞符 | 1176年-1186年 | 寿陵 | |
天资嘉瑞 | 1186年-1202年 | ||||||
天嘉宝祐 | 1202年-1205年 | ||||||
治平龙应 | 1205年-1210年 | ||||||
- | - | 李忱[207] | 1202年-?年 | 1209年 | - | - | - |
惠宗 (1226年陈朝尊上) |
李旵[208] (李昊旵) |
1194年-1226年 | 1209年-1210年 | - | - | - | |
1210年-1224年 | 建嘉 | 1211年-1224年 | |||||
- | 元皇 (《大越史略》记载称号) |
李某[205] | ?年-1221年 | 1214年-1216年 | 乾宁 | 1214年-1216年 | - |
- | 昭皇 | 李天馨 (李佛金) |
1218年-1278年 | 1224年-1225年 | 天彰有道 | 1224年-1225年 |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