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铁路
臺灣主要的公共鐵路系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铁路(通称台铁)是台湾的传统铁路系统,由台湾铁路公司经营,采用1067mm轨距,包括西部干线、东部干线、南回线等3条干线,以及10条客货运支线,以线网长度而言为台湾最大铁路运输系统[4]。
![]() |
台湾铁路 Taiwan Railway | |
---|---|
![]() 台铁路徽,同时为台铁公司徽章,由前台铁局职员郑福春设计,自1949年起启用[1] | |
概览 | |
运营范围 | ![]() |
服务类型 | 城际铁路、通勤铁路、铁路货运 |
目前状况 | 营运中 |
主要车站 | 台北、台中、高雄、花莲 |
主要线路 | 3条干线 |
分支线路 | 10条支线 |
系统代号 | TRA、TR |
技术数据 | |
线路结构 | 平面、高架、地下 |
线网长度 | 1,065公里[2]:94 |
最高速度 | 130公里/小时(营运速度) |
正线数目 | 双线 742.1 公里 单线 322.9 公里 |
车站数目 | 241站(2020年10月) |
轨距 | 1,067 mm |
电气化方式 | 架空接触网(25kV 60Hz) |
运营信息 | |
开通运营 | 1891年(![]() |
日乘客量 | 2亿0352万人次(2020年年度总人次)[3] |
建设者 | 台湾清治时期政府 台湾日治时期政府 中华民国政府 |
拥有者 | ![]() |
运营者 | ![]() |
总部 | 台北市中正区黎明里北平西路3号 |
网站 | www |
历史
清朝政府于1887年成立“全台铁路商务总局”,负责筹办台湾铁路的兴建。原先所规划的线路为鸡笼(基隆)-台北-竹堑(新竹)-台南。首段营运线路由台北大稻埕至基隆,于1891年通车,配置机车4辆,客车14辆,无货车,这也是纵贯线的开始。后续延伸至新竹的纵贯线路段于1893年通车,当时线路经过今日台北大桥及三重、新庄。唯1891年巡抚刘铭传去职,继任巡抚邵友濂以台湾财政困难,奏请清廷中止台湾铁路的兴建,故线路在台湾被日本接收前,仅完成基隆─新竹段。 1895年进入日治时代后,台湾铁路由日军接管,先成立“陆军台湾区临时铁道队”作为过渡;而后台湾总督府成立,铁道建设政策暂定由民间主导。这时台湾铁路共配置有机车8辆,客车20辆,货车26辆。在台湾铁道株式会社、台北铁道会社等民间业者相继募款失败后,台湾主要铁路干线之兴筑于1899年转由官方主导,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于同年成立,计划全面兴建西部纵贯铁路。

进入20世纪,铁道部继续扩建台湾铁路。台湾的第一条支线铁路淡水线于1901年通车,主要服务淡水港与台北之间的客货运。除了修建纵贯线外,台湾南部的铁路也得到进一步扩建:屏东线的打狗(后改称高雄港)至九曲堂路段于1907年通车,九曲堂-阿猴(屏东)段于1914年通车,1923年通车至溪州(当时称为溪州支线,1920年溪州改称南州,名称亦改为南州支线)。1908年西部纵贯铁路全线贯通,4月20日于台中站举行“汽车博览会”(日本语的“汽车”是指以蒸汽机车运行的铁路车辆),10月24日于台中公园举行纵贯铁路贯通典礼。通车初期仍依循南部线及北部线各自独立营运习惯,南北仅一班直通车(6点台北出发,17:13分抵台南,19:55分抵打狗)。基隆至台北路段修筑双线于1912年完工,增加了北部铁路的运能。台北至竹南和台南至高雄的路段双线化也于1935年完工通车。 基隆和苏澳之间的宜兰线于1917年动工,南段(苏澳-礁溪)与北段(基隆-瑞芳)于1919年通车,但因为经费不足全线至1924年才完工,把宜兰和台北首次以铁路连接起来。南州至枋寮的屏东线路段于1941年通车。但二次大战末期,战略上日军为防止盟军自恒春半岛登陆台湾,且钢铁原料不足,故于1944年拆除林边-枋寮路段,直到二次大战后的1953年才复原。
- 1903年:首度于客车装设便器装置。
- 1904年:筹建台湾第一部花车。
- 1909年:旧台东线花莲港-璞石阁(今玉里)间动工兴筑
- 1915年:创办首部汽动车运行,营运区间为北门-北投路段。
- 1919年:基隆-台北双线化通车(首段双线化路段通车)。
- 1920年12月15日:王田支线(海线的一部分及成追线)王田─清水间路段通车。
- 1921年10月:集集线完工启用。(时为台湾电力株式会社专用支线)
- 1922年1月:集集线开始客货运输营运。(附挂业务)
- 1922年10月11日:海线竹南-清水间,及追分-彰化间路段通车,王田支线名称取消,海线正式取代山线成为纵贯线主线。(纵贯线基隆-高雄间全长406.1公里)
- 1922年:收购台东拓殖株式会社之台东线(里垅(今关山)-台东路段)。
- 1923年:屏东-南州(屏东线)路段通车。
- 1926年3月26日:旧台东线花莲港-台东路段全线完工通车。(于玉里站举行完工仪式)
- 1927年4月:收购台湾电力株式会社经营之集集线。
- 1929年7月10日:收购台阳矿业株式会社经营之平溪线,同年10月1日正式办理客货营运业务。
- 1935年:台北-竹南双线化通车(纵贯线北段全线双线化完成)。
- 1940年:尚未营运的高雄(新)-鼓山路段双线化通车。
- 1940年7月19日:东港线完工通车营运。
- 1942年:凤山-高雄路段、台南-新市路段、嘉义-民雄路段双线化通车。

1945年二战结束后,台湾光复进入中华民国时期,铁道部改组为“台湾铁路管理委员会”,先后隶属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交通处与台湾省政府台湾省政府交通厅,之后于1948年3月5日改组为“台湾铁路管理局”,成为台湾省营事业机构。其标志亦于翌年经公开征选方式被选出及启用,设计者是台铁职员、后来的白色恐怖(于非共谍案)受害人郑福春。[1]因战火影响,营运客车车厢从战前497辆减少至1945年时的428辆(2万5701位)。竹东支线于战后恢复兴建,新竹至竹东间于1946年10月15日完工通车,竹东至内湾间于1951年9月11日完工通车,新竹至内湾全线通车营运,改称为内湾线。台北铁道公司与其所经营的新店线于1949年6月1日被台铁收购合并。1950年9月20日西部干线1次成功号列车(成功号)、2次铭传号列车(铭传号)之台铁对号特快车正式行驶。 战后复建完成后,台铁利用美援经费更新车辆与提升线路等级,于1960年分别向日本和美国购入R0型与R20型柴电机车,台铁迈入柴油化,台南至彰化间中央行车控制系统(CTC)也于此时完工。1970年代起台铁随着十大建设进行了西部干线电气化与东部铁路干线的扩展,连接苏澳和花莲的北回线于1973年12月25日开工,南段的花莲港至新城间首先于1975年7月26日完工,花莲至和平段于1979年2月7日完工,北回线全线于1980年2月1日完工通车,西部干线电气化也于1979年7月1日完工,台铁迈入电气化。台铁局也于1970年加入国际铁路联盟,成为其准成员。1980年代东部干线的改善也持续进行,台东线轨距拓宽工程于1982年7月1日完工,列车首次可以从台北直驶台东,宜兰线双线化也于1986年1月9日完工。终至1991年完成环岛铁线网。但自1980年代起,中华民国政府大幅进行台湾公路建设,使得台铁在客货运的运输量均受到冲击,许多支线铁路也因此停驶:深澳线一度于1989年8月20日结束客运业务,于2014年1月9日才恢复行驶;东港线、东势线分别于1991年3月1日、9月1日停驶。 为了应付日益增加的北部通勤旅客,台铁购入首批通勤电力动车组EMU400型,并于1990年11月9日正式启用。 随着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调整案实施,台铁于1999年改隶中华民国交通部,机关全称加上“交通部”字样,改为“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
- 1953年1月16日:屏东线林边-枋寮段复轨恢复营运。
- 1953年12月1日:西线面包车时刻改点,同时取消列车等级制。
- 1956年2月1日:台铁列车时刻大改点,成功号、铭传号列车名取消,维持特快列车形式。
- 1959年1月12日:东势线完工通车营运。
- 1961年6月18日:开行观光号列车;1963年起提供冷气,乃台铁首个装设空调设备的车种。
- 1965年3月20日:新店线停驶,结束营业(1968年4月拆除)。
- 1965年4月3日:中和线完工通车办理货运业务。
- 1966年10月31日:开行光华号特快车,北高运行时间减至五小时以内(4小时40分)。
- 1967年10月31日:深澳线开始办理客货营运。
- 1968年1月1日:林口线全线完工。
- 1970年:引进R100型柴电机车。
- 1970年:成为国际铁路联盟准成员。
- 1970年2月3日:开行莒光号对号列车。
- 1970年10月24日:纵贯线南段全线双线化最后路段,彰化-民雄间、嘉义-新市间完工通车(浊水溪桥除外)[5][6][7][8]。
- 1971年6月28日:二水—林内间双轨工程新建第二代浊水溪桥通车,实质完成彰化—台南段全区间双线[9]。
- 1973年:引进R150型柴电机车。
- 1974年:纵贯线新埔-通霄间、苑里-日南间、甲南(今台中港)-清水间双线化通车(海线首段双线化通车,较山线早)。
- 1977年:纵贯线大甲-甲南间双线化通车。
- 1978年4月26日:观光号列车停驶,剩余车厢改造为莒光号车厢。
- 1978年8月15日:开行自强号对号列车,采用车型为EMU100型电力动车组。
- 1979年3月12日:台铁开办旅客电话订票业务,先期于台北、台中、高雄等三个特等站试办。
- 1979年7月2日:纵贯线电气化全线通车。
- 1980年2月1日:北回线全线通车。
- 1980年2月3日:复兴号对号列车开始投入营运,当时以“冷气对号”名义与莒光号连挂营运。
- 1980年11月:宜兰线开始进行双线化施工。
- 1982年6月1日:DR2800型内燃动车组投入营运,东部干线开始行驶自强号列车。
- 1986年1月9日:宜兰线全线双线化通车。
- 1987年4月:台中线成功-彰化双线化通车[5],大肚溪北越行站停用[10]。
- 1987年6月:台中线丰原-成功双线化通车[5]。
- 1987年7月:台湾省政府交通处开始进行台中线竹南-丰原改线与双轨工程。
- 1988年7月16日:淡水线停驶。原线路拆除改建为台北捷运淡水线。
- 1989年9月1日:首段铁路地下化路段,纵贯线华山货运站(已废止)-万华站间路段竣工,一度临时使用电气路牌闭塞制;台北车站大楼(第五代站房)同时启用,台铁局本部于1990年由原铁道部厅舍迁至大楼内。
- 1989年9月2日:EMU300型电力动车组投入营运,台铁行车速度首次到达130km/h,台北~高雄最快行驶时间为3小时47分。
- 1990年7月31日:台中线南势-铜锣双线化通车[5]。
- 1991年12月25日:南回线完工营运,台湾环岛铁路网完成。
- 1992年:北回线开始进行双线化、重轨化、电气化与信号控制改良工程。
- 1993年6月17日:台中线铜锣-三义双线化通车[5]。
- 1994年:铁路地下化由华山货运站延伸至松山车站前1公里处。
- 1996年12月:台中线竹南-苗栗双线化通车[5]。
- 1997年8月21日:台中线丰原-后里双线化通车[5],旧大甲溪桥及九号隧道停用。
- 1997年12月:板桥车站地下化新站与车站大楼部分完工,供台铁移入地下营运使用。
- 1998年7月7日:第一座捷运化车站,台中线大庆车站完工启用。
- 1998年9月18日:台中线苗栗-南势双线化通车[5]。
- 1998年9月23日:台中线三义-后里双线化通车[5],台中线双线化工程全线完工。
- 1999年7月21日:板桥车站新站正式启用,万华至板桥间地下化。
- 2000年5月:宜兰线八堵-罗东电气化通车。
-
戴着制帽、刚休班的台铁乘务员。制帽徽章及图样从原本中华民国国徽、和平鸽图案变成现下台铁标志及象征速度的翅膀线条
-
台铁的对号列车-背磁式车票
-
背磁式车票 区间车
-
背磁式车票 莒光号
-
背磁式车票 自强号
-
台铁现行车票样式
进入21世纪,台铁开始进行捷运化计划,将西部干线转型为长程运输与短程通勤并重,并着手提升东部干线的运能。在捷运化方面,台铁增设多个通勤车站来缩短站距,以便民众利用就近车站:八堵和基隆之间增设的三坑车站于2005年5月9日启用,七堵和五堵车站之间增设的百福车站于2007年5月8日启用,汐止和南港之间增设的汐科车站于2007年12月30日启用[11],板桥和树林车站间增设的浮洲车站也于2011年9月2日完工启用。在2005年1月10日的改点中平快车车种不再出现于纵贯线北段,全面被通勤电力动车组和复兴号取代。 北回线改良大部分工程于2003年6月底完工,并于7月4日在花莲举行电气化通车典礼,由总统进行开幕剪彩仪式。北回线全线双轨化工程于2005年完成,列车班次密度得以大幅增加,并且有效缩短台北至花莲的行车时间。为了提高宜兰线服务质量和运行速度而引进的太鲁阁列车于2007年5月8日正式投入营运,为台湾首次引进的摆式列车。 2007年1月5日台湾高铁通车,台铁配合新建的新乌日与新左营车站也同时启用,以供乘客换乘高铁台中站和高铁左营站。配合衔接台南、新竹市中心至高铁台南站和高铁新竹站而新建的沙仑线及六家线也分别于2011年1月和11月通车,为台铁自1992年南回线通车后再次新建线路[12]。
- 2003年7月:宜兰线罗东-苏澳电气化、北回线苏澳新站-南澳电气化、北回线南澳-花莲双线电气化通车。
- 2005年1月:北回线苏澳新站-南澳双线化通车,北回线全线双线电气化完工。
- 2005年:七堵调车场改建完成启用,取代南港调车场成为台铁客车调度基地。
- 2005年:启用行车调度电话。
- 2006年6月1日:试办女性专用车厢[13]。
- 2006年6月28日:《中国时报》报导试办女性车厢效果不佳,台铁表示尚待评估是否为既定政策[14]。同年12月1日,女性车厢试办期结束,台铁未公告续办。
- 2006年11月1日:台铁整编非对号列车车种,将每站停车的通勤电力动车组、冷气柴油客车、站站停的复兴号,全部统称为区间车,普通车与平快车全部改编为普快车,非每站停车的非对号列车车种则称为区间快车。
- 2006年12月:正式使用行车调度电话;新乌日、新左营站启用。
- 2007年3月1日:配合六家线之新建及内湾线改善工程,内湾线新竹-竹东段暂时停驶。
- 2007年5月8日:开行太鲁阁号列车,使用车型为TEMU1000型电力动车组,台北~花莲最快行驶时间为1小时55分。
- 2007年6月:停用旧式无线电站车通信系统。
- 2007年8月28日:EMU700型电力动车组投入营运。
- 2007年9月1日:“人车同行”试办[15]。
- 2007年9月28日:深澳线再度停驶。
- 2008年5月:拆除站车系统车上设备,全部改为行调电话系统。
- 2008年5月15日:台铁实施年度时刻表调整,太鲁阁号和区间快车大幅增班,普通车并同时退出宜兰线营运,冷平退出屏东线营运,改点幅度为历年最大[16][17][18][19]。
- 2008年6月20日:台北-树林间录得4站试办悠游卡付费,为台铁首次采用电子票证。
- 2008年7月1日:试办“旅客携带置于携车袋自行车随乘”与对号列车“旅客携带宠物随乘”服务[20][21]。
- 2008年8月1日:悠游卡使用范围扩大,基隆-中坜间录得19站开放使用悠游卡付费,部分车站亦同步提供悠游卡的加值服务[a]。
- 2008年5月15日:配合台铁大改点,七堵车站正式取代松山成为西部干线主要大部分旅客高级对号快车的发车和终点站。
- 2008年9月21日:纵贯线松山至汐科段铁路地下化工程(又称南港专案)竣工启用,台北市境内铁路全面地下化。
- 2008年12月19日:斗六车站桥上站启用。
- 2009年6月15日:服役30年的EMU100型自强号电力动车组,进行平日最后定期营运。未来除留部分车组动态保存及辅助行驶外,其余车辆将报废除籍。
- 2009年6月16日:台铁实施年度改点措施,除缩短区间车行车时间外,也将增加西部干线直达列车及东部干线、南回线运能[22]。
- 2009年8月8日:八八水灾造成屏东线、南回线中断。
- 2009年9月15日:南回线南太麻里溪铁桥(金仑至太麻里间)抢通,使列车得以从台东车站通至枋寮车站[23]
- 2009年12月30日:八八水灾受创最严重的屏东线林边段通车,环岛铁路网恢复。[24][25]
- 2009年12月31日:悠游卡搭乘台铁列车试办合同到期,但悠游卡公司承诺继续提供台铁基隆至中坜间各站乘车旅客悠游卡服务。
- 2010年3月26日:西部干线基隆-新竹、东部干线八堵-瑞芳间(暖暖除外)启用台湾通电子票证乘车。
- 2010年5月28日:因应5月26日晨间,屏东-枋寮间区间车之发生男乘客性侵高中女学生案件,台铁紧急指定晨间、夜间各级列车之第1节车厢为女性专用车厢[26][27][28]。
- 2010年11月23日:台铁多卡通自动验票闸门于南港车站、松山车站和台北车站正式启用。
- 2010年12月22日:因应沙仑线通车新增70班次及基隆车站改建计划(基隆站内由8股道缩减为3股道运行),台铁微调250班次列车时刻,复兴号同时于2010年12月21日离开西部干线。
- 2011年1月2日:台铁沙仑线、公路客运试办启用多卡通,悠游卡正式进入南部交通领域。
- 2011年6月30日:台铁扩大悠游卡之使用范围,北部增加侯硐、双溪、贡寮、福隆等4站。南部则往北延长至南科车站(增加保安、大桥、永康、新市、南科)。
- 2011年9月28日:台铁启用新式车次编法,对号列车调整为三码(加班车在车次三码前加注5),四码则专供区间车与普快车使用;新版时刻表亦同时启用[29]。
- 2011年11月11日:六家线完工营运,同时内湾线新竹-竹东段改建完成恢复通车。
- 2011年11月11日:台铁扩大悠游卡、台湾通之使用范围,北部增加内湾线的世博(千甲)、竹科(新庄)、竹中、六家、竹东及内湾等6站。
- 2011年12月22日:台铁启用超商取票服务。
- 2012年3月30日:台铁暖暖车站启用悠游卡服务。
- 2012年5月25日:台铁直营的周边商品商店“台铁梦工厂”成立,首家店铺设于台北车站,贩售各类以台铁为主题的文创商品[30]。
- 2012年9月28日:北湖车站启用。
- 2012年12月18日:湖口车站桥上站启用。
- 2013年1月1日:林口线停驶,结束营业。
- 2013年2月6日:开行普悠玛号列车,使用车型为TEMU2000型电力动车组。
- 2013年5月1日:协助经营林务局拥有的阿里山森林铁路。
- 2013年5月30日:台铁扩大多卡通之使用范围,北部向南延伸至苗栗,南部向北延伸至后壁。
- 2013年7月17日:竹北车站桥上站启用。
- 2013年9月30日:台铁扩大多卡通之使用范围,北部新增平溪线各站、内湾线,南部向北延伸至林内、向南延伸至屏东,多卡通开放皆可使用一卡通。
- 2013年10月25日:苗栗车站桥上站启用。
- 2014年1月2日:EMU800型电力动车组投入营运。
- 2014年1月9日:深澳线复驶至海科馆车站,当日举行启用典礼,次日开放民众搭乘。
- 2014年1月10日:仁德车站启用。
- 2014年1月22日:新丰车站桥上站启用。
- 2014年6月22日:凤山车站临时站启用。
- 2014年7月16日:台东线电气化完工启用,本日起大幅改点,台北~台东最快行驶时间为3小时30分钟。
- 2014年8月1日:高雄市区凌晨发生丙烯气爆事故,导致三多路铁路道口部分路轨隆起位移,警报信号及围篱倾倒,第一临港线停驶。
- 2014年8月2日:气爆事故后,经高雄市政府灾害应变中心同意,台铁高雄工务段、电务段人员在上午八时进场抢修三多路铁路道口受损路轨,并于当日下午拆除铁路道口板。
- 2014年11月2日:员林铁路与车站高架化完工通车。
- 2015年3月24日:台东线电气化工程后续路段:台东─知本间完工启用,部分普悠玛列车班次改为知本到开(南回线首段电气化线路)。
- 2015年6月28日:基隆车站新站启用,采用半地下化模式分为南北两出口站。
- 2015年6月30日:电子票证于西部干线与宜兰线全面贯通,加入中部地区和宜兰线,可一路使用于屏东-基隆、八堵-苏澳间及各支线。[31]
- 2015年7月26日:桃园临时站启用。
- 2015年8月8日:苏迪勒台风来袭,造成部分货车被吹离铁轨。
- 2015年8月23日:屏东-潮州间铁路高架电气化完工,并且双线化[32]。
- 2015年8月26日:寿丰车站高架化新站启用。
- 2015年9月19日:潮州车站自三等站升格为一等站。
- 2015年10月1日:寿丰-南平间双线化启用。
- 2015年10月15日:因应潮州基地正式启用,原高雄机务段、高雄检车段迁移至此,同时微调250班次列车时刻,潮州车站正式取代高雄车站成为西部干线主要大部分旅客高级对号快车之起讫站,另外多卡通服务范围亦由屏东向南延伸至潮州[33]。
- 2015年12月23日:南树林车站启用。
- 2016年1月1日:屏东线潮州-枋寮区间纳入多卡通服务范围。[34]
- 2016年3月1日:北回线纳入多卡通服务范围。[34]
- 2016年4月21日:首次开行西部干线普悠玛号,台北~高雄最快行驶时间约为3小时40分。[35]
- 2016年4月22日:由台湾原住民族籍立法委员陈莹推动专为原住民于传统祭典期间返回花东开设专车,确定7月试办。[36]
- 2016年5月11日:icash纳入多卡通服务范围。
- 2016年6月1日:台铁首次实施火车票实名制,初期只限身份证字号为U跟V开头者使用。[37]
- 2016年6月28日:台东线吉安-南回线加禄区间纳入电子票证服务范围,台铁至此开通全线电子票证乘车服务[38][39]。
- 2016年6月29日:三姓桥车站完工启用[40]。
- 2016年8月31日:HappyCash纳入多卡通服务范围。
- 2016年9月2日:停驶一部分车次,如504车次等
- 2016年9月10日:丰富车站北移450米的新站房启用,可直接连结高铁苗栗站。
- 2016年10月16日:台中铁路高架捷运化第一阶段完工通车,大庆车站、台中车站、太原车站、潭子车站、丰原车站共五座车站完成高架化[41]。
- 2016年10月20日:改点,为纾缓乘务人力,台铁依据尖、平峰不同时段予以适当区隔,酌减平峰时段利用率偏低班次,挪移人力及车辆运用至假日高峰时段,并配合台中高架化第一阶段工程完工,于本日起进行年度时刻调整,以发挥整体列车最大运输效能,其中客座利用率偏低之晨、夜间平峰时段客运列车,计86班次予以截短或停驶,莒光号除观光列车与51/52次及专列外,全面退出山线(台中线)。
- 2016年12月28日:深澳线八斗子车站完工启用[42]。
- 2017年4月27日:改点95班列车,增加停靠与高铁站共构或共站的班次,强化与高铁间的连接,往返花莲地区的自强号(含太鲁阁号及普悠玛号)大量增停南港站,以方便旅客利用高铁南港站换乘[43]。
- 2017年6月:针对原住民返乡参加祭典的交通疏运,台铁宣布将于7、8月开行“原住民祭典返乡列车”,总计10梯次、100个车次、1万3千个座位[44][45][46]。
- 2017年9月6日:为配合新富车站启用及南回线电气化工程施工需要,于本日起进行年度时刻调整,将有342班调整行车时刻,其中214班行车时间调整超过5分钟以上。惟南回铁路因地处偏远,施工条件不佳,为增加夜间施工时间,潮州-台东间自9月6日至2019年6月30日止,逢周一至周四、周六晚间7时起至翌日6时止停驶客运列车,改采公路客运替代运输,惟寒假、暑假及3天以上连续假日及补上班之周六除外。
- 2017年9月26日:新自强隧道单线通车,舞鹤越行站废止。
- 2017年12月7日:七堵-八堵间增设渡线启用,小改点。
- 2018年1月15日:旅客由自动闸门出站时再也不回收车票,可自行保留,票根会打上两个洞,表示该车票已经使用完毕。[47]
- 2018年3月12日:阿里山森林铁路停驶。
- 2018年4月23日:改点,将调整17班列车缩短行驶时间,以减少停靠站的方式,提早收班或是延后发车,以利夜间养护,估计受影响旅客约700人。但工会认为,台铁根本的人力不足问题没解决,只是治标[48]。
- 2018年6月27日:阿里山森林铁路各项保养等作业均已改善完成,已在6月3至9日连续7天进行试运行作业,结果所有试运行列车均正常行驶,所以台铁公司表示,在26日试营运后,27日零时起恢复各级列车正常行驶[49]。
- 2018年7月1日:阿里山森林铁路将自今日起回归林务局,林务局今天在嘉义召开说明会,强调员工待遇“不会低于、只会优于台铁局”。移拨至林铁及文资处的从业人员,本薪最高将从原本的新台币4万8840元提高到5万1800元,另职务薪最高将从3980元调高到4495元;加上原本就有的年终奖金、春节疏运奖金、安全奖金、乘务旅费、危险职务津贴、僻地津贴之外,另新增绩效奖金。此外,新进人员晋级至184薪点所需时间,将从7年缩短为4年。至于林务局原先规划的不休假奖金,将依员工要求改为国民旅游卡;原先规划只有考绩甲等可晋级、发给奖金,也应员工要求,比照台铁森铁处现制,考绩甲、乙等都可晋级,发给奖金[50]。
- 2018年7月10日:台东线林荣新光车站启用,因应车站启用台东线将会进行小改点,并于同日启用新自强隧道之东正线。
- 2018年7月20日:为了配合台南市区铁路地下化计划,台南车站自即日起停止货运及军运业务,改为一般通勤车站。
- 2018年9月29日:高雄临港线配合高雄市区铁路地下化即将完工通车以及高雄环状轻轨第二阶段进场施工,10月1日起全线正式废止。
- 2018年10月3日:花莲车站花费6亿9千万元改建为跨站式车站,进行站体切换通车,后续工程于2019年7日20日竣工。
- 2018年10月14日:改点,为纾缓乘务人力,台铁依据尖、平峰不同时段予以适当区隔,酌减平峰时段利用率偏低班次,挪移人力及车辆运用至假日高峰时段,高雄市区铁路地下化第一阶段完工通车,现有左营(旧城)、高雄、凤山三座车站完成地下化;复设内惟、鼓山、三块厝三座地下车站;新增美术馆、民族、科工馆、正义四座地下车站。复兴号列车只行驶到潮州车站,以北由莒光号列车取代,西线使用折叠门式莒光号车厢之班次裁短为新左营站到发。
- 2018年10月28日:台中都会区铁路高架捷运化计划第二阶段完工,除原有丰原、潭子、太原、台中、大庆五座车站外,另增设栗林、头家厝、松竹、精武、五权五座高架车站。
- 2019年3月30日:成追线切换轨道,以利进行后续双线化工程。
- 2019年8月23日:新花莲火车站第二阶段站房竣工。
- 2019年9月17日:新花莲火车站第二阶段站设施包含:公共艺术“洄澜鲸奇”、第二阶段增设的厕所(增设的厕所位于改建后的旧花莲火车站裹)、自行车旅馆(增设的厕所位于改建后的旧花莲火车站裹)启用。
- 2019年9月19日:新花莲火车站出站闸机启用。
- 2019年9月22日:第一八堡圳桥东正线切换。
- 2019年12月20日:南回铁路电气化之潮州至枋寮路段率先通车,列车时刻并大量改点,其中111、136次普悠玛号及129、168次自强号由潮州站延驶至枋寮站,至此,屏东线全面电气化。
- 2020年1月3日:成追线双线化完工启用。
- 2020年2月16日:第一八堡圳桥西正线切换。
- 2020年3月1日:为了配合嘉义市区铁路高架化计划,嘉义车站自即日起停止货运及军运业务,改为一般通勤车站。
- 2020年3月27日:枋山车站由乘降所升等为乙种简易站。
- 2020年4月10日:枋山车站第1站台(第一股道)启用、第2站台A侧(第二股道)重建中。
- 2020年5月28日:多良车站南侧的临海新线与新多良一号隧道(152米长)切换启用通车。多良一号隧道废弃[51][52]。
- 2020年6月22日:台中车站第2站台B侧(第四股道)、第三站台(第五股道)完工[53]。
- 2020年8月18日:台中车站第2站台B侧(第四股道)、第三站台(第五股道)启用。
- 2020年11月22日:牛埔溪桥东正线切换。
- 2020年11月29日:牛埔溪桥西正线切换。
- 2020年12月20日:南回线枋寮至知本电气化通车,从此环岛铁路干线皆全面电气化,同时普快车终止营运。
- 2020年12月23日:枋寮车站由三等站升等为二等站,并进行改点,部分班次改为跨线行驶。
- 2021年3月25日:南回线新建利嘉溪桥完工通车。
- 2021年4月4日:EMU900型电力动车组投入营运。
- 2021年4月25日:侧推北势溪新桥完工通车[54]。
- 2021年9月5日:枋寮车站第一站台启用[55]。
- 2021年10月23日:由普快车整修复旧而成的蓝皮解忧号,以观光列车的方式投入营运。
- 2021年12月29日:EMU3000型电力动车组开始定期班次营运,该种列车另附设商务车厢“腾云座舱”。
- 2021年12月31日:Happy Cash结束电子票证乘车服务。
- 2022年3月29日:复兴号列车终止营运,EMU1200型电力动车组终止定期班次营运。

- 2022年5月1日:因台湾铁路企业工会、台湾铁路产业工会、火车驾驶员联谊会不满交通部强制推动台铁公司化草案,草案中无任何一条关于安全改革之条文,认为交通部透过公司化规避《国有财产法》,欲将台铁土地变相给财团使用,且适逢劳动节,台铁所有表定列车班次于当日全面停驶,是34年来首度于无台风等天灾的情况下全日停驶,但仍临时机动开行18列次区间(快)车,涵盖环岛铁路干线,并另开行称为类火车的临时公路客运接替运输。
- 2022年5月27日:立法院三读通过《国营台湾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设置条例》草案,台湾铁路管理局将依该法公司化。[56]。
- 2022年5月31日:新马车站因2018年宜兰普悠玛列车出轨事故将进行线路改善,将暂停办理客运业务,预计为期两年[57]。
- 2022年6月29日:折叠门莒光号全数退出定期运用,剩余的莒光号班次皆为自动门莒光号车厢。
- 2023年4月26日:DR2800、DR2900、DR3000型内燃动车组终止定期班次营运。
- 2024年1月1日:台湾铁路管理局正式公司化,改制为国营台湾铁路股份有限公司[58]。
- 2024年6月2日:温厝廍溪桥改建工程完工通车。
- 2024年8月1日: 推出“电子定期票”[59]。
- 2024年8月19日:取消电子票证9折优惠,改采“常客回馈”方案[60]。
- 2024年11月30日:凤鸣车站临时站完工通车。
线路

以西部干线、东部干线、南回线构成的环岛铁路网络,为台铁核心的营运线路,其他线路则为运量较小的支线铁路。至2020年底为止,台铁的营运里程总数为1,065公里[62],车站总数为241座(客货运兼营73座、客运专营167座、货运专营1座),轨道总长度则为2,480公里[63]。
在此列出台铁当前的营运线路,依官方正式文件的定义,不含侧线与其他特殊线路:
类别 | 线路名 | 区间 | 长度(公里) | 轨距 | |||
---|---|---|---|---|---|---|---|
干线 | 西部干线 | 纵贯线 | 北段 | 基隆-竹南 | 125.4 | 404.5 | 1,067 毫米 (窄轨) |
海岸线(海线) | 竹南-彰化 | 90.2 | |||||
南段 | 彰化-高雄 | 188.9 | |||||
台中线(山线) | 竹南-彰化 | 85.5 | 87.7 | ||||
成追线 | 成功-追分 | 2.2 | |||||
屏东线 | 高雄-枋寮 | 61.3 | |||||
东部干线 | 宜兰线 | 八堵-苏澳 | 93.6 | ||||
北回线 | 苏澳新-花莲 | 79.2 | |||||
台东线 | 花莲-台东 | 150.9 | |||||
南回线 | 南回线 | 枋寮-台东 | 98.2 | ||||
客运支线 | 平溪线 | 三貂岭-菁桐 | 12.9 | ||||
深澳线 | 瑞芳-八斗子 | 4.7 | |||||
内湾线 | 新竹-内湾 | 27.9 | |||||
六家线 | 竹中-六家 | 3.1 | |||||
集集线 | 二水-车埕 | 29.7 | |||||
沙仑线 | 中洲-沙仑 | 5.3 | |||||
旧山线 | 三义-后里 | 15.9 | |||||
货运支线 | 台中港线 | 台中港-一号码头 | 7.8 | ||||
花莲港线 | 北埔-花莲港 | 7.4 |
自从1991年南回铁路通车完成环岛铁路网后,至2011年沙仑线通车前,台铁没有继续新建线路,既有支线因运量不足面临废除。随着高铁通车,台铁积极转型,而2005年起执行的新十大建设中,将台铁路线改善、新设通勤线列为重点项目。
2012年,交通部铁路改建工程局完成《台湾整体铁道网规划(一)》期末报告,2014年进行《台湾整体铁道网(二)》成果说明会。同年,交通部宣示推动“10年铁道复兴计划”[64],针对台铁,推动下述改善工程:
以及建设新线路:
营运车辆
台铁使用的车辆依其功能,分为机车、电车组、机动车、客车、货车、工程车辆等,其中又以电车组为最主要的营运车型。至2008年底为止,台铁营运中的车辆数量为4,503辆,至2015年底为止,台铁营运中的车辆数量为 4,468 辆[65]。
营运车种
台铁目前营运中的客运车种有不同等级,依照贩售票种方式,分为“对号列车”与“非对号列车”两大类型。各等级车种使用的列车车型通常是固定的,但有时遇到特殊的调度需求时,会使用其他车种代行。
类别 | 车种名称 | 英语名称 | 使用车辆 | 每公里票价 | ||
---|---|---|---|---|---|---|
对号 | 自强号列车 | 普悠玛自强号列车 | Puyuma Express | 电力动车组 | TEMU2000型 | 2.27 元 |
太鲁阁自强号列车 | Taroko Express | TEMU1000型 | ||||
新自强号列车 | Tze-Chiang Limited Express
(T.C. Ltd Exp) |
EMU3000型 | ||||
一般自强号列车 | ||||||
推挽式动力集中 | 推拉式自强号 | |||||
内燃动车组 | DR3100型 | |||||
莒光号列车 | Chu-Kuang Express (C.K. Exp) | 动力集中式 | 10400型、10500型、10600型 | 1.75 元 | ||
非对号 | 区间快车 | Fast Local Train[b] | 电力动车组 | EMU500型、EMU600型、EMU700型、EMU800型、EMU900型、DR1000型 | 1.46 元 | |
区间车 | Local Train |
2025年2月5日,台铁公司通过票价调整案,获得董事会支持通过,后续将依程序报请主管机关审议。确切调整票价时间还未确定。台铁指出,未来行政院核定的新票价涉及系统修改,新票价原来依规定需公告1个月,因系统修改则需2个月的时间,再颁布上路日期[66]。交通部长陈世凯表示,2025年2月就会启动费率审议委员会,新票价会在2025年6月23日上路[61]。
台铁运价是依据立法院核准铁路运价率公式为基础,以合理报酬率0.36%计算合理化票价。也将采递远递减,台铁提出相对应调整机制,包含持续推动TPASS、常客优惠、电子定期票及递远递减订价制度,并试算各区段、车种票价[67]。
- 台铁票价调整试算案例:台北-新左营自强号= 50×3.39+50×3.39×0.88+100×3.39×0.83+100×3.39×0.7+63×3.39×0.65= 975元。[68]
-
自强号是台铁目前主要之营运车种,图为自强号运用的车型之一推拉式自强号
-
台铁于2007年新购之太鲁阁号
-
台铁于2012年新购之普悠玛号
-
台铁于2021年新购之EMU3000型自强号
对号列车运用于中长程运输,属于台铁城际铁路服务,以停靠运量较大的车站为主。售票则分为对号座(座票)及无座票(站票)两种,无座票旅客不得占用已售出之座位。
为台铁目前最高等级的列车,费率为每公里2.27元,停站数为各车种中最少,包括柴联自强号、推拉式自强号、太鲁阁号、普悠玛号、新自强号。
- 自强号
- 采混合全车对号座与无座位空位乘车(又称站票),可使用不划座的车票、定期票、电子票证等票证搭乘,亦发售指定班次的无座票,以利用未被划位的空位搭乘。新引进之EMU3000型电力动车组列车为维护乘车质量,该种列车不发售无座票,全车对号座,限持当日当次车票搭乘,使用其他票证者禁止搭乘。
- 1978年开始营运时以EMU100型电力动车组运行,现以推拉式自强号为主力,EMU1200型电力动车组、EMU300型电力动车组会担当少许车班,而在行驶至非电气化区间的线路则会使用柴联自强号。1991年7月6日至1992年3月31日间,曾于4列次自强号3车实施商务车厢。2014年9月1日起购买柴联自强号车票于周一至周四(例假日除外)享有单程票价97折优惠。2015年12月24日起取消来回票9折优惠。
- 太鲁阁号
- 普悠玛号
- 新自强号
- 为台湾向日本采购之EMU3000型非摆式电力动车组,以“新自强号”广泛使用,设有商务车厢“腾云座舱”,全车对号座,不发售无座票,须持当日当次车车票搭乘,使用其他票证禁止搭乘。
- 莒光号列车
- 复兴号列车
- 复兴号列车为台铁第三级对号列车,已退役。1980年7月16日起于4列莒光号附挂冷气对号客车(车票为莒光特快附挂对号)。1981年3月3日起正式行驶莒光复兴混合编组(莒兴号),7月1日起行驶2列,同月16日再加驶2列复兴号。1984年第一批变色复兴号SPK2200型问世,也首次将空调机搬上车顶。2010年12月22日之后曾一度停驶,2011年4月8日起重新于东部干线行驶部分车次。初期涂装与莒光号同橘色涂装,只有白线部分2条做区分,屋顶冷气型复兴号均改装成FPK10500、FPK11500、DC10500、PC10500、BCK10600、BCK10700等形式。2022年3月29日行驶末班列车并退出正班车营运[69]。
-
台铁另一主要营运车种为区间车与区间快车,图为区间车使用的700型通勤电力动车组
-
台铁800型通勤电力动车组
-
台铁900型通勤电力动车组
非对号列车运用于中短程客运,不划座位,采取自由座。
区间快车于2006年11月开始营运,最初为莒光或复兴号车厢编成,也曾有EMU700型电力动车组行驶,现在仅有北回线(宜兰或罗东-花莲区间)由EMU500型电力动车组行驶,宜兰线跨北回线(树林-花莲区间)和纵贯线(台中-二水或高雄区间)由EMU800型电力动车组行驶之班次。台铁另于元旦、春节等运量较大的节日或假日期间,以对号方式开行树林-台北-宜兰-花莲半直达之区间快车,惟以复兴号车种作订票作业,近年此类加班车已改为一般复兴号列车行驶。
2006年11月起,区间车由原通勤电力动车组、冷气柴客及非对号复兴号整并改制而来,采不对号座,沿途各站皆停。目前是营运班次最多的车种,运用在各客运线路,以服务通勤族群为主。
电气化区间目前使用EMU500型、EMU600型、EMU700型、EMU800型以及EMU900型电力动车组,无电气化支线(如平溪线、深澳线、内湾线、集集线)则使用DR1000型柴油客车。
屏东~枋寮间尚未电气化通车前,以柴电机车牵引复兴号客车作为区间车使用。潮州~枋寮间尚未电气化通车前,以DR2900型或DR3000型内燃动车组行驶区间车,电气化后已全数改由电力动车组行驶。
2020年12月23日,南回线电气化通车后,南回线区间车仍维持以柴电机车牵引复兴号车厢行驶,运用至2022年12月27日止。
票种
分为成人票、孩童票、敬老票、爱心票、爱孩票、爱陪票,另有定期票及两铁自行车票[70][71],2018年1月15日起,由验票闸门出站不再回收车票,由旅客自行保留或持有[72]。
电子票证部分,可使用悠游卡、一卡通及icash2.0付费,无划位服务,禁止搭乘普悠玛、太鲁阁、新自强号(3000)、观光列车、团体列车及其他指定列车[73]。行政院推出的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为电子票证[74][75],旅客依需求可购买地区版通勤月票或TPASS2.0常客优惠票卡[76]、[77]。
2024年1月1日起,不再发售磁卡及纸本定期票;8月1日起推行30日和60日电子定期票采电子票证设定可跨不同地区;另推出电子票证常客,依每月累计搭乘次数回馈[78]。2025年2月1日起可与TPASS2.0常客优惠一起使用。 另有旅游套票TR Pass及各支线一日券。
- 临时乘车模式
因应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及全台升至三级警戒,台铁局于2021年5月15日至2021年12月27日止,分三次发布减班,各级对号列车全面禁止无座旅客搭乘,乘车须购票划位,持用定期票或悠游卡、一卡通等电子票证的旅客,限搭乘区间车或区间快车,站内及列车上全面禁止饮食,全程需戴口罩。列车上暂停推车销售与普悠玛列车上的自动贩卖机服务 [79][80]。
因受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疫情影响,于2022年5月14日起停驶部分车次。因疫情趋缓自2022年8月1日恢复全部班次[81][82]。
国际交流
推广观光推动下,台铁与多国铁道业者结盟,其中以日本铁道业者为多数,以下为2012年以来缔结的姐妹车站[83]:
缔结时间 | 台铁车站 | 所在地 | 缔结车站 | 所在地 |
---|---|---|---|---|
2013年8月16日 | 新竹车站 | 台湾新竹市 | 大中央车站 | 美国纽约州 |
2013年10月13日 | 松山车站 | 台湾台北市 | 松山车站 | 日本爱媛县 |
2014年12月22日 | 龟山车站 | 台湾宜兰县 | 龟山站 | 日本兵库县 |
2015年2月12日 | 新竹车站 | 台湾新竹市 | 东京车站 | 日本东京都 |
2015年12月4日 | 台北车站 | 台湾台北市 | 大阪车站 | 日本大阪府 |
2016年10月22日 | 合兴车站 | 台湾新竹县 | 幸福车站(废站不营运) | 日本北海道 |
2017年11月10日[84] | 关山车站 | 台湾台东县 | 关山站 | 日本新潟县 |
2018年3月26日[85] | 田中车站 | 台湾彰化县 | 田中车站 | 日本长野县 |
2020年1月16日[86] | 内湾车站 | 台湾新竹县 | 若樱车站 | 日本鸟取县 |
2020年11月4日[87] | 万华车站 | 台湾台北市 | 多贺大社前站 | 日本滋贺县 |
礁溪车站 | 台湾宜兰县 | 伊豆长冈站 | 日本静冈县 |
缔结时间 | 台铁路线 | 缔结线路 |
---|---|---|
2013年4月23日 | 平溪线 | 日本江之岛电铁线 |
2014年4月30日 | 平溪线 | 日本由利高原铁道鸟海山麓线 |
2014年10月28日 | 集集线 | 日本夷隅铁道夷隅线 |
2016年6月1日 | 台中线 | 日本IGR岩手银河铁道岩手银河铁道线 |
2016年6月1日 | 海线 | 日本三陆铁道北谷湾线、南谷湾线 |
2016年8月27日[88] | 集集线 | 日本天龙滨名湖铁道天龙滨名湖线 |
2017年4月1日[89] | 苏澳线(宜兰线苏澳新-苏澳路段) | 日本铫子电气铁道铫子电气铁道线 |
2018年5月19日[83] | 苏澳线(宜兰线苏澳新-苏澳路段) | 日本平成筑丰铁道全线 |
2019年6月23日[90] | 屏东线、南回线 | 日本肥萨橙铁道线 |
2019年7月22日[91] | 纵贯线(台中-高雄) | 日本青森铁道线 |
- 台铁CK124号蒸汽机车的动态行驶列车、JR北海道(日本)SL冬之湿原号 - 2012年3月12日缔结
- CT273号蒸汽机车的动态行驶列车(仲夏宝岛号)、JR西日本(日本)国铁C57型蒸汽机车1号机的动态行驶列车(SL山口号) - 2017年6月24日缔结[92]
-
车头挂上“C12型缔结姊妹列车2周年纪念”图案挂牌
-
姊妹站缔结纪念牌,于松山车站
-
台铁局与信浓铁道友好协定暨田中站姊妹站缔结纪念的成文,于信浓铁道田中站
重大事故
营运问题
台铁在西部干线铁路电气化及中山高速公路通车后,便陷入长期亏损,加上人事成本庞大,使得台铁出现民营化、公司化等组织改革的呼声[94]。而2021年发生的太鲁阁号事故,所带来的外界要求台铁改善营运安全的要求,直接促成了台铁局在2024年1月1日改组为台湾铁路公司。
早期台铁各站的站台高度未标准化,各级列车因阶梯高度不一,因此造成列车与站台间隙过大,旅客上下车需多加留意[95][96]。目前逐步将各车站站台高度统一为115公分。
台铁的车种复杂,非全线独立路权,设备陈旧以及乘车高峰时段或因旅客延误等原因,造成正点率常年不佳[97]。
由于台铁为公营事业机构,预算由民意代表把持,民代与地方首长常藉职务之便,以服务选民的名义,要求台铁将特级列车增停其选区车站;停靠站增加造成行车时间拉长及增加营运成本[98][99][100]。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