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区铁路地下化计划(简称高雄铁路地下化)为台湾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台铁捷运化暨台铁立体化改建计划,也是中华民国政府继台北铁路地下化之后所兴建的第二座地下铁路,实际上共分为“高雄计划”、“左营计划”、“凤山计划”三阶段。本工程范围北起自高雄市左营区新左营车站南方、南达高雄市凤山区大智陆桥前方、未包含大智桥,施工路段总长度约15.37公里,总经费新台币998.69亿元[1],2009年6月26日动工兴建;原定2018年8月通车,但因凤山车站土地征收争议及安全检查未完成而延宕,第一阶段已于2018年10月14日切换通车[2],第二阶段工程则预计2025年完工[3]。
![]() |
此条目讲述处于施工或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c/Scene_of_the_level_crossing_on_Fongsong_Road_after_trains_switched_to_running_underground.jpg/640px-Scene_of_the_level_crossing_on_Fongsong_Road_after_trains_switched_to_running_underground.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3/Scene_of_the_level_crossing_at_Fongsong_road_after_trains_switched_over_to_running_underground.jpg/640px-Scene_of_the_level_crossing_at_Fongsong_road_after_trains_switched_over_to_running_underground.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5/Zhengyi_Road_Level_Crossing_20181013.jpg/640px-Zhengyi_Road_Level_Crossing_20181013.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3/Looking_to_the_eastern_direction_at_Zhenyi_road_level_crossing%2C_Kaohsiung_City%2C_Taiwan.jpg/640px-Looking_to_the_eastern_direction_at_Zhenyi_road_level_crossing%2C_Kaohsiung_City%2C_Taiwan.jpg)
计划缘起
有鉴于台北铁路地下化专案工程完工全面通车后,对于促进都市整体发展、改善市区交通延滞等均有显著效益,普获各界肯定及支持。因此高雄都会区民众、民意代表及各层级单位对于高雄地区铁路地下化之推动期望甚高,行政院于1996年1月19日核定本计划。
左营地区铁路地下化工程源自于1996年6月交通部运输研究所《高雄都会铁路地下化可行性研究暨先期规划报告》,并奉行政院核定。铁工局依指示自1998年起进行“高雄计划”规划作业,并于1999年11月完成,整体计划规模经费1,159.34亿元。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于2000年3月及9月邀集相关单位召开会议审议,主要审议结论:鉴于中央政府财政困难,为利高雄计划执行,请在经费节省原则下,就综合规划工程内容、施作范围、期程等重新检讨报核。交通部铁路改建工程局依指示重新检讨计划,将全案区分为“执行计划”及“后续计划”办理。左营地区铁路地下化则列入后续计划另案报核。因时任立法委员黄昭顺及地方民意强烈要求左营地区铁路地下化,依据2006年10月29日“台铁捷运化-高雄市区铁路地下化计划”(以下简称“高雄计划”)开工典礼,时任行政院院长苏贞昌裁示及交通部于2007年3月23日再次指示铁工局办理左营地区铁路地下化综合规划。2009年1月12日经建会第1349次委员会议通过“高雄市区铁路地下化延伸左营计划”案,获行政院于2009年2月16日正式核定。
因应凤山地区铁路除外于高雄市铁路地下化计划,为期快速有效解决凤山车站区域交通困境及都市发展,铁工局奉示办理“凤山地区铁路立体化方案研究”。可行性研究结果后,经行政院同意凤山地区铁路立体化采用地下化方式办理后续综合规划,且本计划可视为高雄计划之延伸计划,并奉行政院核定。由于前揭三计划存有路线规划、预算经费及进度控管之资源整合执行需求,为利整体管考、工程执行及经费有效运用,经报请行政院建议将左营及凤山计划整并纳入高雄计划,并将名称修正为“高雄市区铁路地下化计划(含左营及凤山)”,经陈报行政院于2017年12月14日同意办理。
计划内容
陆桥拆除、地下道及涵洞回填、平交道消除
铁路地下化后原有的地面桥梁、地下道等即失去功能,施工中便照计划逐步清拆,往南到北所涉清拆者有维新陆桥、青年钢便桥、自强陆桥、大顺陆桥、民族陆桥(仅机车道)、中博高架桥、自立陆桥、中华地下道、九如桥、青海陆桥、左营高架桥、左营地下道。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9/%E5%A4%A7%E9%A0%86%E9%99%B8%E6%A9%8B%E6%8B%86%E9%99%A4%E6%81%A2%E5%BE%A9%E5%B9%B3%E9%9D%A2%E5%BE%8C2019%E5%B9%B410%E6%9C%88%E7%8F%BE%E6%B3%81.jpg/640px-%E5%A4%A7%E9%A0%86%E9%99%B8%E6%A9%8B%E6%8B%86%E9%99%A4%E6%81%A2%E5%BE%A9%E5%B9%B3%E9%9D%A2%E5%BE%8C2019%E5%B9%B410%E6%9C%88%E7%8F%BE%E6%B3%81.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2/%E4%BD%8D%E6%96%BC%E9%B3%B3%E5%B1%B1%E5%8D%80%E7%9A%84%E7%B6%AD%E6%96%B0%E9%99%B8%E6%A9%8B%EF%BC%882012%E5%B9%B42%E6%9C%8810%E6%97%A5%E5%BE%80%E9%B3%B3%E4%BB%81%E8%B7%AF%E6%96%B9%E5%90%91%E6%8B%8D%E6%94%9D%EF%BC%89.jpg/640px-%E4%BD%8D%E6%96%BC%E9%B3%B3%E5%B1%B1%E5%8D%80%E7%9A%84%E7%B6%AD%E6%96%B0%E9%99%B8%E6%A9%8B%EF%BC%882012%E5%B9%B42%E6%9C%8810%E6%97%A5%E5%BE%80%E9%B3%B3%E4%BB%81%E8%B7%AF%E6%96%B9%E5%90%91%E6%8B%8D%E6%94%9D%EF%BC%89.jpg)
- 已拆除
- 青海陆桥:已于2019年2月16日开始拆除,并于2019年3月14日上午恢复平面道路之通行。
- 凤山青年钢便桥:2019年2月24日开始拆除,并于2019年3月25日下午恢复平面道路之通行[6]。
- 自立陆桥:已于2019年2月28日开始拆除,并于2019年3月22日下午恢复平面道路通行。
- 大顺陆桥:已于2019年3月16日开始拆除,并于2019年4月8日上午恢复平面道路通行[7]。
- 自强陆桥:已于2019年4月4日开始拆除,并于2019年5月3日下午恢复平面道路通行[8]。
- 维新陆桥:原定2019年4月29日开始拆除,但考量陆桥与平面有高低差,适逢5月至11月雨汛期,又因自来水管管线及箱涵迁移等前置作业尚未进行[9],而延至同年2019年10月26日凌晨开始拆除[10][11],而位于维新陆桥下方的博爱路已于同年11月4日恢复通行[12]。2019年12月31日,桥体全部拆除完毕,先开放经武路的中央双向车道通行[13]。2020年4月24日,完成经武路原陆桥段平面化的后续工程。
- 中博高架桥:已于2021年2月27日开始拆除,并于同年3月8日开通站西路恢复平面道路通行[14]。后续于2021年4月3日全面拆除完成中博高架桥。
- 九如桥:2023年1月4日获得中央核定,最新进度预计2023年11月26日开始拆除,2026年完成改建,因为该桥跨铁路也跨爱河,拆除后必须另建一座跨爱河的新桥,此新桥长度约为70米宽为30米,两端与河西一路、同盟三路接壤[15]。
- 尚未拆除
- 左营高架桥(翠华陆桥)、民族陆桥,二座桥梁。
- 中博地下道
穿越车站下方、连接北侧博爱路及南侧中山路的中博地下道,1987年竣工。后来因抵触地下化站体工程空间,于2002年停用,地下隧道部分拆除回填以供车站施工使用。穿越车站的南北车流由2003年完工、位于大致相同位置的中博临时高架桥替代。自1999年开始研究高雄市区铁路地下化计划南北交通方案起,曾有恢复中博地下道的计划,由新高雄车站地下化站体地下二层转运层两旁通过车站;2006年行政院通过铁路地下化计划预算时,新中博地下道改设于地下一层;2009年高雄市政府修改计划,将转运层改设地下三层,新中博地下道也随之移动;但设新中博地下道于地下三层会造成南北引道过长,原有南北引道无法沿用,长地下道对通风要求也变高,另需要在已营运的高雄捷运红线旁施工,于是2011年5月高雄市政府决定取消恢复中博地下道的计划,改以平面道路通过站区连接博爱路和中山路[23]。
- 左营地下道、中华路地下道、民族路机车地下道、凤山区青年路地下道
- 左营地下道:已于2019年4月14日上午6时封闭,随即于2019年4月17日开始进行填平工程,并提前在2019年5月27日开放第一阶段通车。
- 中华路地下道:已于2019年10月16日开始进行地下道填平和道路复旧作业。2020年2月1日起封闭着手填平,2月13日先行开放北往南临时便道,3月6日(封闭日起34天[24])开放主线通车,2020年7月中旬前全面完工[25][26]。
- 民族路机车地下道:已于2011年1月封闭回填,改建成钢便桥。须等台电高压管线迁移作业完成之后,预计最迟2020年11月21日开始拆除两侧机车道,2021年元旦前完工[16]。
- 凤山区青年路地下道:已于2014年10月1日封闭回填,改为青年路钢便桥,并已于2015年8月开放通车,铁路地下化后已于2019年2月24日拆除[27]。
- 河西一路涵洞、市中一路涵洞、河边街涵洞、同盟路涵洞
- 河西一路涵洞:已于2019年10月3日开始拆除[28],并已于2019年10月18日拆除完成[29]。
- 河边街涵洞:已于2019年10月18日开始拆除,并已于2019年10月26日拆除完成[30]。
- 市中一路涵洞:已于2019年10月11日开始拆除,并已于2019年10月24日拆除完成[31]。
- 同盟路涵洞:已于2019年11月23日起开始封闭拆除,并已于2019年12月9日拆除完成,并完成第一阶段同盟路解除限高车辆通行[30]。第二阶段将于2021年3月20日进行铁路地下化园道工程进行地下道填平作业与排水箱涵及新设爱河人行桥[32]等设施,已于同年4月7日上午6时完成同盟路填平,开放主线道双向各一车道通行[33]。
- 崇德路平交道
- 华荣路平交道
- 明诚路平交道
- 美术馆路平交道
- 华安街平交道
- 正义路平交道
- 凤松路平交道
规划车站
因地下化站房不再有明显的前后站之分,所有新建及改建车站月台编号均改为往屏东南下山侧月台为“第一月台”,往台北北上海侧月台为“第二月台”。
因新建多座通勤车站,故无设立任何紧急停靠站。
车站名称 | 站等 | 营运里程 | 工程内容 | 交会路线 | 所在地 | ||
---|---|---|---|---|---|---|---|
纵贯线 基隆起 |
屏东线 高雄起 | ||||||
地下化工程起点:纵贯线 K391+470 | |||||||
左营(旧城) | 简易 | K398+019 | 左营区 | 高雄市 | |||
内惟 | 简易 | K399+134 | 鼓山区 | ||||
美术馆 | 乙种简易 | K400+830 | ![]() 环状轻轨:台铁美术馆站(共站转乘)
| ||||
鼓山 | 简易 | K402+013 | ![]() 环状轻轨:鼓山站(共站转乘)
| ||||
三块厝 | 简易 | K403+685 | 三民区 | ||||
高雄 | 特等 | K404+649 | K3+650 |
|
![]() 红线:高雄车站
| ||
民族 | 简易 | K4+998 | ![]() 黄线:民族站
| ||||
科工馆[5] | 简易 | K6+002 | ![]() 环状轻轨:科工馆站(共站转乘)
| ||||
正义 | 简易 | K7+801 | ![]() 黄线:正义站
|
苓雅区 | |||
凤山 | 二等 | K9+199 | 凤山区 | ||||
地下化工程终点:屏东线 K10+740 |
兴建历史
- 2002年
- 3月28日,台铁高雄车站临时前、后站工程竣工并通车启用。
- 高雄车站既有帝冠式建筑物8月迁移定位。
- 2003年
- 1月,高雄车站既有帝冠式建筑物保留及迁移工程竣工。
- 5月,中博临时高架桥工程竣工并通车启用。
- 2005年
- 12月15日,台铁新左营车站工程竣工。
- 2006年
- 10月,配合台湾高速铁路通车时程,新左营车站交付台铁局进驻,同年12月1日营运启用。
- 10月12日,高雄临时轨路段工程开工。
- 2007年
- 1月,捷运红线高雄车站临时站体工程竣工。
- 6月20日,高雄临时轨路段工程竣工。
- 2009年
- 1月,台铁鼓山车站CL511/CL461-1标配合CL113-1标连续壁工程施作电讯设备迁移改善工程。
- 2月,通过将地下化段从葆祯路往北到新左营站。
- 3月10日,城市规划主要计划业经中华民国内政部城市规划委员会第702次会议审议通过,另永久轨用地已取得面积0.47公顷及有偿拨用公地面积0.63公顷,其余用地取得赓续办理中;东段细设标及西段细设标办理中,高雄车站委托细设招标作业中;临时轨工程、隧道先期工程及电车线工程施工中。
- 6月26日,爱河段隧道工程开工。
- 7月,台铁鼓山车站主体工程开工。
- 10月31日,CL511/CL512标新左营站场增设工程开工。
- 11月,CL311标民族路段台铁铁路地下化(明挖覆盖)工程。
- 2010年
- 8月18日,新左营车站站场增设工程竣工。
- 2011年
- 3月19日,高雄车站第1阶段临时站场启用。
- 9月28日,南回线到屏东线,纵贯线南段行驶的莒光号列车,从高雄车站改到新左营车站更换机车头,联结或解除联结电源行李车。
- 2012年
- 5月27日,高雄车站第2阶段临时站场启用,原第1阶段临时站场拆除停用。
- 2013年
- 3月19日,左营车站临时站跨站式站房启用。
- 2014年
- 4月29日,捷运高雄车站结构体施筑暨永久站及临时站贯通工程竣工。
- 6月22日,凤山车站临时站房启用。
- 10月1日,青年路地下道封闭回填,改为青年路钢便桥。
- 10月16日,中华一路台铁铁路地下化(明挖覆盖)南段隧道工程提报竣工。
- 11月29日,捷运高雄车站上行临时轨换轨永久轨作业竣工。
- 12月13日,捷运高雄车站下行临时轨换轨永久轨作业竣工。
- 2015年
- 8月,青年路钢便桥启用通车。
- 8月27日,爱河段铁路地下化(明挖覆盖)提报竣工。
- 2017年
- 6月26日,美术馆车站、鼓山车站第一阶段工程竣工。
- 12月23日,中华三路段台铁铁路地下化(明挖覆盖)工程第一阶段竣工。
- 2018年
- 3月1日,大顺路段台铁铁路地下化(明挖覆盖)工程第一阶段竣工。
- 5月26日,新庄仔路至中华一路段隧道土建接续工程竣工。
- 9月5日,捷运高雄车站永久站启用。
- 10月12日,台铁配合高雄铁路地下化后运作需要,于当日改点[34]。
- 10月13日,平面轨营运最后一天。
- 10月14日,第一阶段新旧轨道切换工程通车。
- 10月14日,原旧平面铁轨及电气化设施以及左营、高雄(第2阶段临时站场)、凤山车站临时站场停用
- 10月15日,原旧平面铁轨及电气化设施开始拆除。
- 10月15日,高雄车站临时站之前后站内部设施,以及第2阶段临时站场开始拆除。
- 12月高雄临时前站开始拆除。
- 2019年
- 2月16日,因须全面拆除临时前站,后站及捷运临时站,将动线由前站风雨走廊移至帝冠式旧站旁风雨走廊,后站由临时后站移至松江街风雨走廊,准备全面拆除临时站。
- 2月17日,临时后站正式开始拆除。
- 2月16日,开始拆除青海陆桥,五天拆除桥体,市府于2月27日宣布进度超前,3月14日上午恢复平面道路通车。
- 2月24日,开始拆除青年便桥,七天拆除桥体,3月25日上午恢复平面道路通车。
- 2月28日,开始拆除自立陆桥,四天拆除桥体[35],第五天桥体石砾清运完,3月9日机车道开通,3月22月下午恢复平面道路通车。而自立路原陆桥段平面化的后续工程已于7月25日全面通行。
- 3月16日,开始拆除大顺陆桥,四天拆除桥体,3月29日中午双向外线混合便道先开放通行,4月8日上午恢复平面道路通车。而大顺路原陆桥段平面化的后续工程已于8月4日全面通行。
- 4月1日,高雄车站临时前站拆除完成。
- 4月4日,开始拆除自强陆桥,七天拆除桥体,5月3日下午恢复平面道路通车。
- 4月17日,开始进行左营地下道填平工程,4月14日起先行封闭管制,做拆除的前置作业,提前在5月27日第一阶段通车。
- 5月22日,左营、内惟车站及隧道(含一般机电)接续工程竣工。
- 5月31日,正义路段隧道工程竣工。
- 8月5日,高雄车站临时后站拆除完成,高雄车站地下化新站第二阶段正式动工。
- 8月26日,中华三路段台铁铁路地下化(明挖覆盖)竣工。
- 9月1日,青海路段及九如路段台铁铁路地下化(明挖覆盖)工程竣工。
- 10月3日,开始拆除河西一路涵洞,10月18日拆除完成。
- 10月7日,民族路段台铁铁路地下化(明挖覆盖)工程竣工。
- 10月11日,开始拆除市中一路涵洞,10月24日拆除完成。
- 10月16日,开始中华地下道填平工程。2020年2月1日起封闭着手填平,2月13日先行开放临时便道,3月6日开放主线通车,2020年7月中旬前全面完工。
- 10月18日,位于新凤山车站的曹公路衔接文衡路之工程,提前开放双向通车[36]。并将新凤山车站纳入高雄市政府地政局配合第85期市地重划区的开发,将在车站的周边一次开辟可环绕车站的7条道路[37][38]。
- 10月18日,开始拆除河边街涵洞,10月26日拆除完成。
- 10月26日,开始拆除维新陆桥,12月31日先开放经武路的中央双向车道通行。而经武路原陆桥段平面化的后续工程已于4月24日全面通行。
- 11月9日,凤山车站及凤松路段隧道工程竣工。
- 11月23日,开始拆除同盟路涵洞,12月9日拆除完成。
- 12月5日,大顺路段台铁铁路地下化(明挖覆盖)工程竣工。
- 2020年
- 2021年
- 2月27日,开始拆除中博临时高架桥,4月3日拆除完成。
- 3月8日,开通站西路恢复平面道路通行。
- 3月20日,封闭同盟地下道进行填平,并于4月7日开放主线通车。
- 7月26日,高雄车站既有帝冠式建筑物开始移回永久位置。
- 9月25日,高雄车站既有帝冠式建筑物完成移回永久位置。
- 2022年
- 10月29日,开通站东路平面道路通行。
- 2023年
- 8月19日, 封闭站西路进行永久路型切换工程,20日站西路永久路型完工通车。
- 11月26日,九如陆桥进行拆除改建。
- 2024年
- 2月7日,旧九如陆桥拆除完成,将准备启建跨爱河之新九如桥。
高雄车站切换方式
由于高雄车站为使乘客能适应地下化切换,故切换方式提供四个月的缓冲期,分五阶段。
2018年10月14日起,仅将月台、售票处、大厅等设施移至新站内营运。原临时前站及前站至第3月台间天桥封闭,改由临时前站,临时捷运站间之风雨走廊进入新站。后站出入口仍使用原有站房及后站至第3月台天桥,第3月台B侧以及,4,5月台封闭。于原第3月台A侧,拆除围篱后进入新站,原临时前站全面停用开始拆除,后站台铁相关设施拆除。
2019年2月16日起:
- 原临时后站通道以及临时前站,临时捷运站间之风雨走廊全面停用并开始全面拆除,将出入口动线移至东侧,前站由展示馆及国光客运之间之南华路风雨走廊进入,客运接驳由南华路圆环接驳,后站由松江街风雨走廊进入客运接驳由松江街圆环进入。
- 台铁及捷运临时站出入口拆除完成后将开始施作商办大楼及西侧天蓬。
- 中山路及博爱路平面连接道路(站西路)开始施作。
2021年3月8日06:00起:
- 原南华路、松江街进出站动线改至站西路通行。
- 拆除中博高架桥,后实施帝冠式旧站迁移归位。
- 中博高架桥拆除完成后,开始施作旅馆大楼及东侧天蓬。
2022年10月29日12:00起开通站东路通行。
2023年8月19日22:00起至8月20日23:00封闭站西路进行永久路型切换工程,完成站区道路系统最后一哩路工程。
2024年12月28日12:00起高雄车站全区启用、“高雄绿之丘”天棚启用、下沉式广场成圆、捷运3号出口启用。
新高雄车站站体将于2025年正式全面完工。
争议
由于凤山车站站前道路(曹公路及文衡路)必须打通,故将新站体设于旧站东侧,必须拆迁多户民宅,且居民多户皆反对迫迁,而导致计划延至2018年8月(原定2017年11月)。
2018年6月1日铁工局向交通部报告,高雄计划需延后通车,主因赶工不力及机电工程除错花了许多时间;左营车站、高雄车站、正义车站,凤山车站未通过消防安全检查,内惟车站未实施消检、左营车站、车站台电尚未送电、8个站无障碍设施还需加强,仅三块厝车站,科工馆车站完工验收。原本预期5月底能完工事项,预期7月底才能可完工,完工后还需经过自行检查、与台铁进行联合检查、报请交通部履勘等,加上改善所需时间,于2018年10月14日已通车[39]。
高雄铁路地下化中的凤山计划是2012年马英九政府订定“铁路立体化建设及周边土地开发计划申请与审查作业要点”首个试办的计划,除了制度化铁路立体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经费分担比例外,与之前最大的不同为开始将完工后的租税增额融资 (TIF) 和 大众运输导向型发展 (TOD) 收入也纳入自偿率计算,虽提高自偿率使得计划更容易通过,但也增加地方的出资比例[40][41]。这造成凤山计划高雄市政府分摊比例从左营至高雄段的25%,提高至55%,从27亿元增加到约97亿元,比中央政府负担的80亿元还多17亿元。
地方经费的增加引起高雄市政府不满,新财务计划颠覆了以往如台北铁路地下化专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所需分摊的工程经费比例,高雄市政府希望中央政府能够维持专案补助到原来的75%[42][40]。
由于“铁路立体化建设及周边土地开发计划申请与审查作业要点”,导致铁路地下化出口碍于经费因素,只能设在凤山区大智桥正西方不远处,其意味着高雄铁路地下化完工后不但大智桥必须保留之外,火车于住宅密集区(凤山区北门里)开出伴随的隧道回音将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43][44][45]。
根据凤山区北门里里长谢秀霞表示,北门里长期饱受火车噪音困扰,好不容易等到铁路地下化,也忍受工程施产生的全天候噪音,没想到铁路地下化工程的引道段出口竟然又落在里内透天厝、大楼林立的住宅区,里长请求将铁路地下化延伸至大智陆桥东侧,不然里民们也只能抗争到底[46][45]。至2019年2月20日,民主进步党党籍立法委员林岱桦和高雄市议员张汉忠邀集交通部铁道局办理会勘,表达大寮区地方居民也希望铁路地下化,并全力争取延伸至大寮区[47]。一方面铁道局允诺正在加速赶工搭建隔音墙,并已于2019年4月完工[47]。
地下化区间的8个通勤车站除了美术馆车站为2岛4线配置可供列车待避之外,其余7站均仅为2侧2线配置,并未设置独立的通过线,且路线也未因应通勤车站的设置而进行3线化甚至4线化,无法达成缓急分离,城际列车与区间车需共用同一轨道,造成列车增班不足,通勤车站的列车班次班距长达40分钟[48]。
第二阶段将出入口动线移至东侧,前站由展示馆及国光客运之间之南华路风雨走廊进入,而南华路在建国二路以东之路段禁止机车进入,引起部分机车用路人及机车路权团体不满。
工程现况
-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更新至2024年12月底
计划 | 工程名称 | 实际进度 (%) | |
---|---|---|---|
交通部铁道局 | 高雄计划 | ACL212高雄车站段地下化(明挖覆盖) | 93.52% |
高雄市政府都市发展局局长林裕益于2019年6月20日在记者会表示,已选定铁路地下化后,沿线的11个站周边,面积达812公顷的街廓,列为优先辅导都更的地区。目前已针对台铁左营站到凤山站之间,沿线15.37公里两侧,各约300米廊带,总计812公顷的街廓,完成调查规划,并评估、盘点出11处较具有都更潜力的老旧社区,列为优先辅导都更的地区[49]。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