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歐洲西北部的島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通稱英國[註 7][10][11],亦簡稱聯合王國[註 8](United Kingdom,縮寫作UK)或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是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註 9]的主權國家,由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及北愛爾蘭所組成。英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地理範圍包括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東北部分及一系列較小島嶼[12]。英國本土和另一國家唯一的陸上國境線位於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相鄰[註 10]。英國由大西洋所環繞,東為北海,南為英倫海峽,西南偏南為凱爾特海,與愛爾蘭隔愛爾蘭海相望。該國總面積達244,376平方公里(94,354平方哩),為世界面積第80大的主權國家及歐洲面積第11大的主權國家,2022年人口約6,760萬[13],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英語) | |
---|---|
格言:Dieu et mon droit(法語) 「我權天授」 | |
國歌:《天佑吾皇》[註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皇家徽章(蘇格蘭版本) | |
首都 暨最大城市 | 倫敦 51°30′N 0°7′W |
官方語言 及國家語言 | 英語(事實上) |
官方承認 地方語言[註 3] | |
族群 (2021年) |
|
宗教 (2021年) | 基督新教、天主教、印度教、伊斯蘭教、無宗教等 |
政府 | 單一制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政教合一[註 4] |
• 君主 | 查理斯三世 |
• 首相 | 施紀賢爵士 |
• 副首相 | 韋雅蘭 |
• 下議院議長 | 賀立紳爵士 |
• 上議院院長 | 約翰·麥克福爾男爵 |
• 最高法院院長 | 韋彥德勳爵 |
立法機構 | 英國國會 |
• 上議院 | 上議院 |
• 下議院 | 下議院 |
現役軍人 | 232,000人 191,110人(預備役) |
立國歷史 | |
• 英格蘭王國 | 927年 |
• 諾曼征服 | 1066年12月25日 |
• 英格蘭與威爾斯聯合法令 | 1535年和1542年 |
1603年3月24日 | |
1707年5月1日 | |
1801年1月1日 | |
• 愛爾蘭自由邦憲政法令 | 1922年12月5日 |
面積 | |
• 總計 | 242,495平方公里[3](第77名) |
• 水域率 | 1.34% |
人口 | |
• 2023年估計 | 68,138,484[4](第22名) |
• 2011年普查 | 63,182,178[5](第22名) |
• 密度 | 267.3/平方公里(第32名) |
GDP(PPP) | 2023年估計 |
• 總計 | 3.846萬億美元[6](第10名) |
• 人均 | 56,470美元[6](第29名) |
GDP(國際匯率) | 2023年估計 |
• 總計 | 3.158萬億美元[6](第6名) |
• 人均 | 46,371美元[6](第22名) |
堅尼系數 | ▼ 0.316[7](2014年) 中 · 第33名 |
人類發展指數 | ▲ 0.929[8](2021年) 極高極高 · 第18名 |
貨幣 | 英鎊(£)(GBP) |
時區 | UTC(GMT[註 5]) |
• 夏令時 | UTC+1(BST[註 6]) |
日期格式 | dd/mm/yyyy(AD) |
行駛方位 | 靠左行駛 |
電話區號 | +44 |
ISO 3166碼 | GB |
互聯網頂級域 | .uk |
英國為君主立憲制國家,實行議會制的民主政體[14][15]。其首都倫敦為全球城市A++級別城市和國際金融中心,大都會區人口達1,380萬,為歐洲第三大[16]。現任英國君主為國王查理斯三世,於2022年9月8日即位。英國由四個構成國組成,分別為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17],其中後三者在權力下放體系之下,各自擁有一定的權力[18][19][20]。三地首府分別為愛丁堡、卡迪夫和貝爾法斯特。附近的萌島、根西行政區及澤西行政區並非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而為皇家屬地,英國政府負責其國防及外交事務[21]。
英國的構成國之間的國際關係複雜,在歷史上經歷了一系列的發展。英格蘭王國通過1535年和1542年的聯合法令將威爾斯納入領土。1707年聯合法令使英格蘭王國和蘇格蘭王國共組大不列顛王國,1801年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王國共組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年愛爾蘭中南部26個郡(面積佔整個愛爾蘭的約六分之五)脫離英國組成愛爾蘭自由邦(當今愛爾蘭的前身),最終造就了當今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註 11]。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亦有14塊海外領地[22],為往日帝國的遺留部分。大英帝國在1921年達到其巔峰,擁有全球26.5%的領土,是有史以來面積最大的帝國。戰後英國列強地位快速沒落,但憑藉着平衡、妥協和懷柔政策,在語言、文化和法律體系上對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殖民地移民前來居住,也是少數作為外來統治者卻大受歡迎的國家。[23]然而,英國的殖民歷史及其後續政策仍在全球範圍內引發爭議,既有對文化和法律傳承的認可,也有對殖民統治及其遺留問題的批評。[24]
英國為已發展國家,以名義GDP為量度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為量度是世界第十大經濟體。英國是世界首個完成工業化的國家,同時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工業革命使英國的生產力大大提高,商業與財富極大的增長,軍事實力一度稱霸全球,殖民地則為帝國提供巨量的原材料、廉價勞動力與傾銷市場,這些都造就了英國19世紀鼎盛的不列顛治世[25][26],當今英國國力雖已遠不如19世紀,但仍是世界強國之一,在經濟、文化、軍事、科技、教育和政治上均有全球性的顯著影響力[27][28]。英國為國際公認的有核國家,其軍事開支位列全球第四[29][30]。1945年以來英國即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英國還是英聯邦、七國財長峰會、七國集團、二十國集團、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
不列顛(英語:Britain)這個名稱是源於不列顛尼亞(Britannia,或可譯成大不列顛,早期拼寫為Brittannia)這個拉丁文名稱,經由古法語的Britain(現代法語中的Bretagne,即布列塔尼)以及中古英語的Bretayne, Breteyne這些詞發展而來。該法文詞來自被取代的古英語詞Breoton, Breoten, Bryten, Breten(也可能包括了Breoton-lond, Breten-lond)。而該拉丁文詞則是從希臘詞組Prettanike或Brettaniai而來,原本意指一群有着各自名字的島嶼。到了公元前一世紀,不列顛尼亞常常特別被用來指大不列顛島,羅馬帝國征服英倫之後,由於建立的行省名為不列顛尼亞,大不列顛島的名稱從此固定下來。《1707聯合法令》後,由英格蘭和蘇格蘭王國合併而成的王國便稱「大不列顛聯合王國」。
英格蘭(英語:England)這個名字源自Angles(盎格魯人,大遷徙時期從日德蘭半島和北德平原渡海入侵不列顛的三大日耳曼部落之一),其原名「Engla-lond」意為「盎格魯人之地」。公元927年英格蘭七國時代結束,始稱英格蘭王國。
英倫三島最早的居民為凱爾特布立吞人,其語出古希臘歷史學家米利都的赫卡塔埃烏茲。他在前517年寫作關於馬西利亞人時將凱爾特人稱作Κελτοί[31][32],其拉丁轉寫為Celtus(複數為Celti或Celtae),希臘名為Κέλτης(複數Κέλται)或Κελτός(複數Κελτοί)[33][34]。老普林尼說在琉息太尼亞這些詞是部落的姓氏[35][36]。
拉丁語Gallus(複數Galli)也可能是直接來自凱爾特的民族或部落名,前5世紀早期在高盧人擴張到意大利半島時被轉化成了拉丁語。其詞根可能是原始凱爾特語*galno,意即「力量」。
盎格魯-撒克遜一詞最初在8世紀被使用,是一個拉丁語詞彙,出自阿佛列大帝時代的紙本文件。文件中,他頻繁使用「rex Anglorum Saxonum」或「rex Angul-Saxonum」,以區分「不列顛島上的日耳曼人」和「歐洲的薩克森日耳曼人、盎格利亞日耳曼人」[37]。嘉芙蓮·希爾斯在她的觀察中總結了許多現代學者的觀點,認為「盎格魯-撒克遜」這個詞彙更多的是人為創造的,用以表達不列顛島上特殊的政治、宗教和建築風格,這個詞在一開始並沒有現在的「人種」含義[38]。
諾曼人(諾曼語:Normaunds),本意為「北方人」,是一支定居在法國諾曼第地區的混種民族,為法蘭克人、高盧人和維京人混血,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法國文化影響 。諾曼征服完成之後,威廉一世迅速進行中央集權,同時他罷免盎克魯-撒克遜血統的領主,改採諾曼貴族進行地方管理[39]。諾曼貴族與本土女性通婚,因此英格蘭人也普遍擁有諾曼血統,他們大量學習的法國文化與英國本土文化交融,形成了盎格魯-諾曼文化[40]。
克羅馬儂人在不列顛島上的定居點約在距今30000年左右建立[41],11500年前的末次冰期結束後,開始有居民永久定居。英國史前時代後期,凱爾特布立吞人與蓋爾愛爾蘭被認為同屬島嶼凱爾特文化[42]。
公元43年,羅馬帝國皇帝克勞狄一世進攻不列顛,英格蘭地區逐漸被征服為帝國的一個行省。122年,為抵禦皮克特人的襲擾,羅馬皇帝哈德良下令修建哈德良長城,之後安敦寧·畢尤又在長城以北建安東尼邊牆。四世紀末,盎克魯-撒克遜等日耳曼部落開始遷入不列顛群島,由於動盪的局勢,西羅馬帝國被迫放棄不列顛行省,英格蘭進入盎格魯-撒克遜時期,英格蘭地區分裂成七個國家,基督教在這一時期開始傳入英國。八世紀末,維京海盜不斷登島劫掠,在878年被韋息士國王阿佛烈大帝擊敗後同意議和,丹麥法區設立。927年,阿佛烈的繼承者埃塞爾斯坦征服諾森布里亞王國,統一英格蘭地區,韋息士王國自此轉變為英格蘭王國[43]。1066年,韋息士伯爵懺悔者愛德華病逝,法國諾曼第公爵威廉入侵英格蘭,並陸續征服不列顛群島各地,史稱「諾曼征服」,歐陸文化逐漸傳入英國。
5世紀開始,不列顛北部便分裂為數個小王國,隨着維京海盜的入侵皮克特人逐步吸收蓋爾文化,蘇格蘭地區與南部的英格蘭幾乎在同時期走向統一。亞爾賓王朝的當奴二世於公元9世紀成為了第一個阿爾巴國王,標誌着蘇格蘭王國的建立[44]。
現在的英國領土是過去的幾百年中多次合併的結果。在10世紀時,蘇格蘭王國和英格蘭王國各自是獨立的國家。1155年,英皇亨利二世獲得教宗賜予的愛爾蘭作為自己的封建領地,並於1171年正式出兵,1177年控制了愛爾蘭大部分地區。1284年,威爾斯公國被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征服,而後實際被英格蘭王國控制[45][46],直至1535年成為英格蘭的一部分[47][48]。1296年,愛德華一世又趁蘇格蘭皇位繼承危機佔領蘇格蘭王國。然而以威廉·華萊士和羅拔·布魯士為首的蘇格蘭貴族不斷發起叛亂[49][50],英格蘭始終無法有效控制新征服的土地。1307年愛德華驟逝後戰局很快惡化,他的繼任者愛德華二世在班諾克本戰役中遭到慘敗,於1323年被迫承認蘇格蘭獨立。14世紀中葉的第二次蘇格蘭獨立戰爭後,儘管英格蘭仍嘗試武力吞併北方鄰國,但從未成功過。
1542年,因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決裂,之前的教皇封地不再有效,亨利八世加冕為愛爾蘭國王,愛爾蘭王國建立。1603年,英格蘭王國和蘇格蘭王國兩國在占士六世及一世的治下成為共主邦聯[51][52],1707年通過《1707年聯合法令》正式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53]。1801年,已成為共主聯邦的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王國合併,組成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54]。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成立[55],而北愛爾蘭則仍由英國政府控制,英國國名也在1927年改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56]。
紅白玫瑰戰爭結束後都鐸王朝建立,英格蘭貴族勢力遭到削弱,為英國專制皇權的發展提供了土壤。亨利八世繼位後提出「君權神授」理論,推動宗教改革侵吞大量教產,設立星室法院,使國王得以脫離議會獨立執政。然而到17世紀,皇室因為戰爭和長期揮霍財政狀況日益拮据[58],以至於占士一世不得不經常召開議會[59]籌措資金。其子查理一世不願意和議會妥協,自1629年後維持個人的專橫統治長達11年時間[60][61],但迫於蘇格蘭叛亂的壓力還是不得不先後召開短期[62]與長期議會尋求後者對戰爭的支持[61]。之後雙方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終導致了英格蘭內戰的爆發。
保王黨的軍隊在第一次內戰前期取得過一定優勢,然而1645年的內斯比戰役後其被議會的新模範軍徹底摧毀[63],查理向蘇格蘭軍隊投降,隨即被移交給英國國會。1648年保王黨人挑起第二次英格蘭內戰,但很快就被議會軍鎮壓,再度抓回逃亡的查理一世後,已經清洗了同情國王議員的殘缺議會指控其犯有叛國罪[64],法庭裁定罪名成立並將之處決[65][66],圓顱黨隨即廢止上議院建立由國務會議掌控的共和國[67]。奧利華·克倫威爾作為新模範軍指揮官於1653年強行解散殘缺議會[68],自任「護國公」進行獨裁統治[67]直到1658年去世。
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倫敦復辟斯特亞特王朝[69],由於沒有合法子嗣,繼承皇位的將是他的幼弟占士二世,然而後者因為天主教信仰並未受到廣泛歡迎,其登基後頒佈的一系列宗教寬容措施激怒了信仰新教的英格蘭居民,成為光榮革命導火索。瑪麗二世和奧蘭治親王威廉三世得到國內反對派對其發出的邀請[70][註 13],於1689年11月5日率領荷蘭軍隊在托貝登陸[71][72],忠於國王的皇家海軍由於逆風和潮汐無法攔截[73],喪盡民心的占士二世只能逃亡法國。次年瑪麗夫婦在接受《權利法案》後共同加冕為英格蘭國王[74],「議會至上」的政治原則自此確立[74]。
英國自16世紀伊利沙伯一世時期開始對外殖民,早期殖民活動以私掠貿易為主,對象一般是滿載新大陸財寶的西班牙遠洋船隊。英西戰爭結束後其開始自己的殖民點建設。1607年英國在北美大陸的第一個永久定居點占士敦建立,隨後整個17世紀隨着大西洋黑奴貿易的擴張,十三殖民地逐步成型。與此同時英荷兩國作為新興海上強權不斷爆發戰爭,1672年英國與法蘭西王國結盟共同進攻荷蘭,是為法荷戰爭,自此之後聯省共和國疲於應對來自陸上的威脅逐漸衰弱,英國在18世紀初葉的西班牙皇位繼承戰爭後成為海上霸主。18世紀中葉英國又與普魯士王國結盟,在七年戰爭後奪取法屬路易斯安那並獲得印度殖民的主導權。之後英格蘭聯合諸多歐洲強國,在持續二十多年的反法同盟戰爭後擊敗法國,取得世界霸主地位。
19世紀,大英帝國有着「世界工廠」的稱號,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革命和工業化的國家,西方資本主義的倡導者,並且是早期議會民主制的誕生地。無論在科學技術還是文學藝術水平皆有顯著的貢獻。在其頂峰時期,大英帝國曾經控制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土地和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因其控制的土地覆蓋地球大部分經度,太陽時時刻刻都會照耀英屬領土,故稱為「日不落帝國」,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帝國。到二十世紀前半葉,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英國國力減退。而在後半個世紀中,這個龐大的殖民帝國的殖民地紛紛開始獨立。在處理殖民地獨立問題時,英國利用「分而治之」的手段,在謀求本國最大利益的同時,給原殖民地帶來了極大的不安定因素[75]。香港是最後一個脫離英國的殖民地,其主權於1997年7月1日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也標誌着大英帝國的結束。
雖然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力下降和經濟不景氣,但是工黨自1945年執政後,制定福利國家的政策,包括成立國民保健署(NHS),為英國經濟恢復穩定,但工黨執政時期的國有化政策,導致1970年代的經濟衰退。
保守黨領導人「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在1979年當選為首相後,便大力推行改革,倡議「戴卓爾主義」(Thatcherism),成功削減部分福利開支和削弱工會的力量,同時,壓縮政府公共開支,降低稅收,提倡自由經濟,在經濟上實行大規模私有化政策,減少對經濟活動的政府管制和干預。於是,英國經濟最終走出了長期滯脹的局面。自1981年以後,其年經濟成長率達3%以上,在主要發達國家中僅次於日本。但是戴卓爾夫人在幫助英國經濟復甦和保持國際上的影響力的同時,國內的貧富差距也逐步加大,導致部分英國人的反對。之後同黨繼任者馬卓安首相之任內英國經濟一直不振。其後工黨領袖貝理雅於1997年當選為首相後,英國經濟慢慢才得以恢復。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再次給英國經濟造成打擊。現在,英國雖然為大國之一,在政治、外交、軍事及經濟上均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在國際政治和外交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已大不如19世紀。
英國是英聯邦(大英帝國解體後繼承的鬆散組織)元首國,並在1973年正式加入歐盟。2010年5月11日,卡梅倫正式接替白高敦,出任英國首相。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脫歐公投,結果為52%同意、48%反對,因此英國政府決定脫離歐盟,開始協商達成退出歐盟協議。但蘇格蘭首席部長尼古拉·史特金(Nicola Sturgeon)在得悉蘇格蘭32個選區均是「留歐」勝出後,表示蘇格蘭人民已經果斷表態。她認為,選舉結果清楚顯示蘇格蘭人民希望未來成為歐盟一部分。蘇格蘭民族黨早前的宣言指出,假如環境跟2014年公投時有「顯著及實質的改變」——例如蘇格蘭被迫脫歐——將會嘗試重啟獨立公投。而北愛爾蘭的新芬黨主席迪可蘭.柯尼(Declan Kearney)則措辭強硬,認為結果違反北愛人民的意願,英國政府亦無法代表他們的經濟及政治利益。柯尼亦重申他在2019年3月的呼籲,認為北愛爾蘭應該啟動國界公投,決定是否脫離英國,「回歸」唯一接壤英國邊境的歐盟成員國——愛爾蘭。以上事件反映出此次的脫歐決定可能對英國帶來嚴重衝擊。2019年12月20日,議院以358票對234票通過,自2020年1月31日起正式退出歐盟[76]。
英國總面積約243,610平方公里(94,060平方哩),佔有不列顛群島大部分地區,當中包括整個不列顛島、北愛爾蘭(面積佔整個愛爾蘭島1/6)和一些圍繞不列顛群島的小島嶼[77]。該國坐落在北大西洋和北海之間,東南海岸朝向法國,距離法國北部海岸35公里(22哩),中間被英倫海峽分隔[15],另外還有十四塊海外領土分佈在世界上不同地方。根據一個1993年的調查,英國10%的國土是森林,其中46%用作畜牧業用途,另有25%用作農業用途[78]。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是本初子午線的起點。
英國國土最北端的橫坐標是北緯61°,最南端的橫坐標是北緯49°,而最西端的縱坐標是西經9°,最東端的縱坐標是東經2°。北愛爾蘭與愛爾蘭共和國的邊界長達360公里(224哩)[15],不列顛海岸線長達17,820公里(11,073哩)[79]。不列顛島以海峽隧道連接歐洲大陸,總長度達50公里(31哩),其中水底部分長達38公里(24哩),是當前世界上最長的水底隧道[80]。
英格蘭佔了英國總面積的一半,達130,422平方公里(50,360平方哩)[81]。大部分是低地[78],在過了Tees-Exe線後,西北有一些山脈;其中包括有湖區,山峰區、埃克斯穆爾區和達特穆爾的本寧山和一些石灰岩山脈。英格蘭最高的山峰是湖區斯科費爾峰(高達978米(3,209呎))。主要河流、入海口有泰晤士河、塞文河和亨伯河[78]。
蘇格蘭佔英國總面積的1/3,面積達78,133平方公里(30,170平方哩)[82]。當中有近八百個島嶼[83],大部分分佈在蘇格蘭島的西部、北部;分別稱為赫布里底群島、奧克尼群島和昔德蘭群島。蘇格蘭的地形是高地邊界斷層造成的,這個斷層,西至亞倫島,東至斯通黑文[84]。斷層造成兩個不同的區域;西北部的蘇格蘭高地和東南部的蘇格蘭低地。蘇格蘭大部分山地都在高地區域,其中有大不列顛島最高的本尼維斯山(高達1,343米(4,406呎))[85]。在低地區域的福斯灣和佳德灣之間的狹窄被稱作中央低地,這個地帶裏坐落着擁有最多人口的格拉斯哥和首府、政治中心愛丁堡。
威爾斯佔全英國面積不到1/10,約20,779平方公里(8,020平方哩)[86]。威爾斯在全英來說,是最多山地的,只有南威爾斯山地較少。海濱城市卡迪夫、史雲斯和新港都坐落在南威爾斯。在這三個城市的北部,有南威爾斯山谷。斯諾多尼亞山和斯諾登山(高達1,085米(3,560呎),是威爾斯最高的山)是威爾斯最高的兩座山。威爾斯14座超過914米(3,000尺)的山一起被稱為Welsh 3,000s。威爾斯的海岸線長達1,200公里(750里)。威爾斯也有幾個島,當中最大的是西北部的安格爾西島。
北愛爾蘭面積只有13,576平方公里(5,240平方哩),大部分都是山地。北愛爾蘭有不列顛群島最大的湖,內湖,面積達388平方公里(150平方哩)[87]。北愛爾蘭的高峰是莫恩山的多納德峰(高達852米(2,795呎))[78]。
英國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全年氣溫普遍涼爽,雨量充沛[15]。溫度隨季節變化,不過有很少低於0°C (32°F) 或高於30°C (86 °F)的情況[88][89]。英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和蘇格蘭大部分遠離海岸的地區主要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Cfc)。 蘇格蘭的高海拔地區以副極地氣候(Dfc)為主,山區則為苔原氣候(ET)[90]。
英國全年盛行西南風,其經常帶來大西洋的暖濕氣流[15],然而東部地區受季風的影響較小。由於大部分降雨落在西部地區,因此東部地區更為乾燥。被墨西哥灣暖流加熱的北大西洋漂流使得英國的冬季較同緯度地區更為溫和,特別是在潮濕的西部,在高地上更是如此。英格蘭東南部的夏季溫度最高,而在其北部則最涼爽。冬季和早春高地上可能會下大雪,不過偶爾降雪也會落到遠離山丘的深壑處[91]。
英國的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339.7小時,不過這個數據僅有其歷年最大值的30%[92]。實際上每年的日照時間從1200小時到大約1580小時不等,自1996年以來,英國的年均日照時間一直高於1981-2010年的平均水平[92]。
在環境績效指數方面,英國於180個國家中排名第二[93],其議會已經通過一項法案,規定到2050年前英國要實現碳中和[94]。
除蘇格蘭北部、北部和西部最高的山丘、飽和的沼澤和沼澤以及海岸邊緣外,不列顛群島的自然植被都是以橡樹為主的落葉林。人類的佔領使得在封閉的耕地之外僅留下了零星的林地和野生或半自然植被區域。很少有優質的、擁有任何真正的自然植物群落的沼澤地和荒地。幾乎所有的自然植被區域都對放牧、為控制野火所做的植被清除或其他人類活動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適應。目前,林地佔比不到該國面積的十分之一,儘管林務委員會自1919年成立以來一直在積極開展工作,但近三分之二的林地仍掌握在私人手中。目前聯合王國最大的林地分佈在蘇格蘭東北部、諾森伯蘭郡的基爾德森林和其他森林、修適士的阿什當森林、威爾斯的圭內斯和羅福郡的布雷克蘭。
生長在佔英國總面積約四分之一的沼澤地和荒地的,是蘇格蘭一些山地中的北極高山植被,以及高原沼澤地帶分別更廣泛的泥炭蘚、石南花、越橘和稀疏的莫利尼亞草和納爾杜斯草。類似的植被也存在於北愛爾蘭東部和莫馬山脈的高地上,安特里姆山上也有相當大面積的泥炭蘚植被。在淺色沙質土壤的低地地區、沼澤地最常見的植物是石南花,但這些地區也有越橘和鐘形石南花。緊鄰海岸線的土地由於基本上沒有受到人類和家養動物的影響,因此成片的海洋植被通常以接近自然的狀態出現。
英國野生哺乳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生存取決於它們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和保護自己免受敵人攻擊的能力,在所有的威脅中最危險的是人類。 英國哺乳動物的生存範圍比兩棲動物或爬行動物更廣,然而大多數曾經數量豐富的大型哺乳動物(例如野豬、馴鹿和狼)已經滅絕,不過歐洲馬鹿依然在蘇格蘭高地和埃克斯穆爾森林中生存,狍在蘇格蘭和英格蘭南部的林區生存。小型食肉動物(獾、水獺、狐、白鼬和黃鼬)在大多數農村地區繁衍生息。齧齒動物(大鼠、松鼠、小鼠)和食蟲動物(刺蝟、鼴鼠、鼩鼱)也廣泛分佈。英國的兔子棲息地範圍很廣,數量不斷增加。 另一種夜行性素食動物是歐洲野兔,生活在開闊的低地國家,而雪兔則原產於蘇格蘭。兩棲動物包括三種蠑螈和五種青蛙和蟾蜍,而爬行動物包括三種蛇(其中只有蝰蛇有毒)和三種蜥蜴。北愛爾蘭沒有任何一種蛇棲息[95]。
英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國家,實行西敏議會民主制[96]。儘管由四個部分聯合組成,但其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單一制國家[97][98]。英國沒有成文憲法,最高主權屬於議會[99],其由民選的下議院,指定的上議院和英國皇室組成[100]。議會的主要事務在兩院處理[100],一項提案要成為國會法令需要得到御准[101]。除了四個構成國,澤西島、萌島和根西島等君主領地名義上不是聯合王國的一部分,但也是由聯合王國政府來管理其國防和外交事務,包括由英國國會為這些領地立法。英國國內現存的蘭加士打和康和兩個公國均為皇室私有的領地和產業,由獨立的信託機構運作以為英國君主提供收入,且不受英國皇家財產局的管轄[102]。
英國民主制度的形成是一個緩慢漸進的過程。早在7世紀盎格魯-撒克遜時代賢人會議便作為諮詢機構與國家審判機關存在,諾曼征服英格蘭後由定期召開的大諮議會和大會議取代。這一時期國王需要議會的贊同為頒行的法律與賦稅背書,而貴族則試圖捍衛自己作為臣民的權利。1215年由於不滿約翰對封建特權的濫用,貴族強迫其接受限制皇權的《大憲章》,後者成為英國基本法的一部分。1230年以後議會的開會地點基本固定在西敏宮,1241年貴族和神職人員首次分開集會,日後逐步分化為上下兩院。1264年德蒙福特在第二次男爵戰爭中擊敗亨利三世召開孟福爾議會,自治市鎮首次有資格派出市民代表,不過直至1295年的模範議會後下議院定期召開才成為慣例。中世紀英國國會承襲的古典民主制度與近代興起的資產階級代議制民主截然不同,但其對於民主觀念的啟蒙和發展有着不可忽視的意義。
《1689權利法案》之後皇權受到很大削弱,但威廉三世與安妮女皇依然有效地控制着國家政策走向,他們主持內閣會議並跟進法案的發佈,是在憲政框架內領導國家的立憲君主,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證行政效率,威廉在1697年組建了一個僅有輝格黨人的政府,這被認為是歷史上首個現代內閣,因為其體現了該黨在議會的多數影響力。儘管安妮之後英國國王不再拒絕御准,繼位的漢諾威王朝君主基本上保持了對行政事務的干涉,事實上直到18世紀末首相才得以控制內閣人員的組成。羅拔·華波爵士由佐治一世任命,兼領首席財政大臣、財政大臣和下院領袖長達二十年時間,常被認為是英國第一任首相,但直到1905年這個頭銜才得到官方認可。1782年腓特烈·羅富爵士因美國獨立戰爭的失利被議會通過不信任投票被迫辭職,使佐治三世試圖重建專制皇權的努力失敗,同時加強了內閣與議會政治間的聯繫。19世紀前中期皇權的持續失能導致托利黨獨立執政長達45年時間,此時英國國會制已基本成熟,自維多利亞女皇起英國君主僅行使禮節性權力。
英國上議院議員由貴族與主教擔任,並非選舉產生,英國下議院議員最初由各地貴族、大地主、士紳、富豪操縱指派[103],平民並無選舉權,同時賄選情況嚴重[104]。選區長期不變也使得議會議席嚴重僵化,1688年後再無新的市鎮獲得代表權,導致了已經荒涼的市鎮仍能派出議員,新興城市如曼徹斯特或伯明翰卻沒有代表的怪現象。啟蒙運動後,英國民眾開始追求更加完善的民主制度。1832年執政的輝格黨給予成年男性家境小康者選舉權,推動中產階級參政。1836年開始的憲章運動促進了選區改劃與普選權落實。1867年執政的保守黨政府進一步降低選民的財產限制,使工人獲得了選舉權,1884年自由黨政府才完全取消選民的財產限制,使包括農民在內的所有成年男性擁有選舉權。英國的女性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獲得選舉權。上議院自19世紀後期權力就不斷被削弱,執政的自由黨政府由於當時保守黨控制的上院多次窒阻下院已經通過的法案,通過《1911國會法令》剝奪上院否決撥款及公共法案的權力,使其僅能擱置法案生效最多兩年時間(延宕否決)。1949年,工黨政府通過《1949國會法令》,上院延宕權限由兩年減為一年。1997年上台的工黨政府再改革上議院,《1999上議院法令》頒佈後,世襲貴族失去了進入上院的資格,議員改由全體終身貴族出任,後者現時大部分成員過去曾出任過內閣及議院公職。
英國的議會政體被稱為西敏體制,該法令系統被世界上很多國家採用。英國國會的辦公地點在西敏宮,分為普選產生的下議院和貴族及主教組成的上議院。所有通過的法案草案需要由英國君主御准後成為法律,但是按照英國習慣憲法,君主不能否定議會通過的法律草案。英國國會擁有最高的立法權,蘇格蘭、威爾斯與北愛爾蘭地方議會通過的法案不能和英國國會批准的成文法相牴觸。
查理斯三世是英國和其他十四個獨立國家的君主和國家元首,這十五個國家現今被統稱為「英聯邦王國」。君主作為英國皇室的代表,理論上擁有一切行政權,是「英國法律和政府運作的基礎」[105]。英國君主特權相對其他君主立憲的國家較大,但這些權力一般僅在對議會和選民負責的內閣大臣的建議下行使。儘管如此,在閣員履行公職的過程中,君主有「被諮詢、鼓勵及警告之權利」[106],此外國王還有一些極少使用的保留權力,用以維護責任政府並防止憲政危機[註 15]。
英國國會下院採用單一選區制,由英國現有的650個選區選舉產生,其中543個選區在英格蘭,18個在北愛爾蘭,57個在蘇格蘭,32個在威爾斯。任何一個選區選舉以簡單多數方式產生一個議會議員,君主在首相的建議下可以提前舉行大選,英國1911年議會法案規定大選每5年舉行一次。除了2015年因為2011年的國會固定任期法案而無提前大選以外,大部分首相均曾行使提前大選的權力。
英國的政府首長是首相,首相是國會議員,必須能夠取得下議院中多數議員的信任方可就任,所以首相往往是國會獲得最多議席的政黨的領袖,首相和內閣形式上由君主指派,但是根據憲法習慣,君主不能否決當選首相和首相所指派的內閣成員。內閣成員來自議會兩院,大部分來自下議院,首相和內閣擁有實際的最高的行政權力,所有的內閣成員均是君主的樞密院的顧問官。現任首相是來自工黨的施紀賢。
英國最大的兩個主要政黨為工黨、保守黨,兩大黨共佔據下議院650個議席中的532席(2024年大選結果),其餘議席由自由民主黨、蘇格蘭民族黨、新芬黨、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英國改革黨、英格蘭及威爾斯綠黨、威爾斯黨、社會民主工黨等瓜分,其中新芬黨因拒絕向英皇宣誓而無法參與英國國會會議。作為歐盟前成員,英國在退出歐盟前有73席歐洲議會議員,由英國的12個歐洲議會選區內按比例代表選舉出。
自1920年代以來,英國的兩個主要政黨,按在下議院的議席數目計算,分別是保守黨和工黨。
現代保守黨成立於1834年,全名保守與統一黨,佔據中右翼保守主義生態位,前身是始於1678年保衛英皇占士二世皇位的托利黨,1911年與自由統一黨合併後改現名。直至今日其在民間有時仍被稱為托利黨,其成員和支持者被稱為托利黨人。
工黨誕生於1900年工會聯盟組織的全國性會議,定位為費邊主義左翼工人黨,早期組織有獨立工黨、社會民主同盟、知識分子中產階級費邊社和蘇格蘭工黨。1924年,工黨組建其第一個少數派政府,意識形態逐漸溫和化。從那時起,工黨和保守黨長期佔據主導地位。
自由民主黨成立於1988年,由自由黨和社會民主黨合併而成,社會民主黨是在1981年的右翼工黨脫離運動後產生的。之後,自由黨和社民黨組成「社民-自由聯盟」一起參加選舉。前身的自由黨成立於1859年,起源可追溯至17世紀中葉興起的圓顱黨,直接前身是輝格黨。從成立到1920年代,自由黨一直是兩個佔主導地位的政黨之一(另一個是保守黨)。然而,由於英國工人階級崛起,自由黨原本的左翼生態位被搶佔,其支持率迅速下降[108],並被工黨取代。此後自由黨支持社會自由主義,一直是第三大黨。2015年大選,自由民主黨受到蘇格蘭民族主義衝擊,失去了57個議席中的49個,僅保有8席,退居第四大黨。2024年大選後重返第三大黨,獲得72席。
蘇格蘭民族黨成立於1934年,主張蘇格蘭獨立,自1967年起在議會中持續擁有代表權。蘇格蘭民族黨目前在蘇格蘭議會領導少數派政府,自2007年以來是蘇格蘭的執政黨。黨員人數全國排名第二[109],但國會議員人數較少,因為支持它的選區全部在蘇格蘭[110]。2015年大選,他們獲得了56席,首次成為英國第三大黨。但其後因路線分歧和領導層變動,導致2024年大選失去大量議席。
18世紀,隨着大英帝國的擴張與近代化,各辦公機構的規模也在迅速膨脹,原本英國依靠國王指定和貴族推薦的早期文官系統已經不能勝任新的變化,而新增的公務員沒有統一選拔標準,各委員會的文官體系彼此互不隸屬,導致冗餘嚴重且效率低下。
1806年,東印度公司派查理斯·格蘭特在倫敦附近建立東印度公司書院以培訓管理人員,該學院參考中國的科舉制,以文科考試成績作為錄用標準,這是英國之後文官體系的雛形。
克里米亞戰爭期間,由於保守和自由兩黨激烈內鬥,前線英軍收到的補給嚴重不足,後勤管理一片混亂。為了保證國家的穩定運行,第一代伊茲利伯爵施他佛·諾思科特與查理斯·特里維廉於1854年起草了《關於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報告》[111],建議設置一個永久、統一、政治中立的文官體系,將負責日常工作的和從事政策制定及執行的官員做明確之區分。1855年,議會通過法案成立了公務員委員會,負責監管文官的公開招募。首相威廉·格萊斯頓於1870年頒佈樞密令,將羅富科特-特里維廉提案完全付諸實施[112]。
英國文官體系在建立的一百年來基本保持穩定。其在消除腐敗、提供公共服務(即使在戰爭壓力下)以及有效防止政治動盪方面取得了相當的成功。約翰·岡瑟將其稱之為「帝國堅不可摧的脊樑」[113]。二戰後隨着科學技術專業知識的劇烈膨脹,之前專注於文科典籍的公務員考試不能適應現代政府的需要,工黨政府在60年代進行了一系列優化公務員專業能力的改革。戴卓爾夫人上台後相信自由市場與小政府主義,其對於公務員團隊進行了人員裁撤和資金削減,並着手私有化某些公共服務部門,到1993年為止,49%的文官脫離政府各部,劃入89個新組織的「機構」(agency)[114],以求增強效率和管理。此後的馬卓安內閣更提出「公民約定」(Citizen's Charter)計劃,要求政府機構對公眾承諾服務質量標準,如未達到標準則對受服務人進行賠償。
現今的英國內閣設有公務員事務部長職位,由首相親自兼任,最高級別的公務員是內閣秘書長,其原本還兼任「文官長」和內閣事務部常任秘書長。2012-2014年,此三個職位分為三人分別擔任,但2014年以來文官長又由內閣秘書長兼任,不過增加了首席公務員事務專員(Chief Executive of the Civil Service)加以制衡。
英國是全世界四個沒有成文憲法的國家之一[115],所謂的英國憲法,是對一整套包含基本規範和政治體制的成文法、習慣法和慣例的統稱,其包括議會通過的法例、過往法官的判例、國際公約以及憲法慣例等[116]。和英國的普通法遵循判例一樣,英國憲法實際上是對英國實際的社會政治秩序的概括,是英國幾百年政治流變的產物,並非一時制定的法律文件,所以英國憲法和大陸法系不同。不過現在英國面臨憲法改革的問題,同時普通法也開始編撰更多的成文法典。
雖然英國憲法並非具體的法律文本,最高法院仍承認存在一些基本原則,包括議會主權、法治、民主和國際法等[117]。英國憲法的根基是「議會至上」原則。所謂「議會至上」,是指法案一旦獲議會通過,便具有不可動搖的權威。憲法並沒有像其他國家如美國、法國有至高無上地位;相反,理論上英國國會可以以通過一項普通法案的方式對英國憲法的內容加以改變。
英國法官在量刑時多會遵循判例,這也是英國普通法乃至海洋法系最重要的特點[118],相比之下,大陸法系更加依賴成文法典和法律、法規,沒有後者的規定法院就無權進行裁決[119] 。19世紀中葉之前,相當數量的美國法庭判案都參考了英國慣例[120][121],其對先例的依賴可見一斑。英國普通法受羅馬法影響較小,這主要是因為英國的普通法體系發展較為成熟,很早就形成了全國性的普通法體系。而那時,法蘭西王國下屬的各個公國及伯爵領依然有其獨特的習慣法,德國和意大利更是分裂為諸多獨立的王國和其他政治體。15世紀隨着部分國家中央集權的加強,統治者和法學家開始尋求羅馬法和當地習慣法的結合,完成了多部優秀的作品[122]。18世紀啟蒙運動推崇古羅馬的法治精神,因而大革命期間的法國深受羅馬法和《民法大全》影響,國民公會頒佈大量法令完善本國的成文法架構,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民法系統。隨後爆發的拿破崙戰爭進一步發展法治精神[123],德意等國在制定民法典的過程中多參考《拿破崙法典》,就此形成迥異於英國的大陸法系。
聯合王國的領土包括本土以及海外領土。除此之外,英皇還是三個皇室屬地的領主,這些皇室屬地一般不視為聯合王國的領土,英國政府只負責其外交以及國防事務。
聯合王國本土由四個「國家」(又稱為「構成國」)組成,分別是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及北愛爾蘭。四個構成國中的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在權力下放的影響下擁有地方議會及政府,而英格蘭沒有單獨的議會和政府,其法令由聯合王國國會及聯合王國政府制定。而在法律體系上,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分別有其單獨的法律制度即蘇格蘭法及北愛爾蘭法,而英格蘭及威爾斯則適用英格蘭法。
每一個構成國在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或聯合王國之前就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管理制度和行政區劃體系,並且在合併之後保留了各自的體系。歷史上,英格蘭(以及威爾斯)和蘇格蘭在中世紀早期就被劃分為郡(英語:County),而郡制直到近代社會早期才推行到愛爾蘭島。雖然英國的歷史行政區劃多以郡為基礎,但是各構成國的管理制度卻有差別。直到19世紀,伴隨着民選的理事會(英語:Council)的建立,郡地方行政系統才有一些細微的變化。但是,這個變化並未統一各構成國的管理系統,且此後的數次地方政府改革也是在一個或者幾個構成國分別進行,不存在全國性的改革。因此,聯合王國沒有統一的行政區劃體系[124]且即使在未來,管理系統統一的可能性也較小。
但在某些場合,聯合王國也被分為12個「大區」(英語:Region),在這種情況下,威爾斯、蘇格蘭及北愛爾蘭各自作為一個大區,而英格蘭則被分為9個大區。在英國脫歐之前,大區也作為英國的歐洲議會選區劃分依據。
歷史上,英格蘭的行政區劃以郡為基礎。英格蘭郡制的歷史十分悠久,部分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盎格魯-撒克遜時期。在中世紀,郡以下的行政區劃並不統一,一些郡有其特別的次級行政區劃,而大部分情況下,最底層的層級為教區。在郡制之外,一些規模較大或地位重要的聚落會被敕封為城市或市鎮,並有一部分自治權或特權。
1888年,英格蘭地方政府改革引入了行政郡(英語:Administrative County)以及區這一次級行政區劃,並根據權限大小設立了不同類型的區。改革同時確立了郡自治市鎮實際獨立於行政郡的地位。1972年的地方政府改革則引入了都市及非都市郡以及都市及非都市區的設置,在幾乎全英格蘭確立了兩級行政區劃體制。1992年改革則重新引入了單層級行政區體制,在部分地區建立了單一管理區。
當前英格蘭的地區政府的制度是多元的,隨地方而變,一般情況下分為四級,在某些地區,第二級和第三級合併,因此為三級。
在英格蘭,最高的行政區劃層級為大區,一共有9個。[125]大區設立於1994年,是為了響應歐洲共同體(歐盟前身)建立歐洲區域的計劃。1999年-2020年,大區為英國的歐洲議會選區。
1998年,除大倫敦外的其他8個大區成立了間接選舉的大區議會(英語:Regional Assembly),而大倫敦則相應1998年大倫敦政府公投並根據《1999年大倫敦政府法案》與2000年成立了權力下放的大倫敦政府,包括直接選舉的議會及市長。[126]在21世紀初,英國政府試圖在英格蘭的其他大區像大倫敦一樣建立直接選舉的權力下放政府,為此曾計劃在東北英格蘭、約郡-亨伯以及西北英格蘭進行三個關於建立民選大區政府的全民公投。當率先在東北英格蘭舉行的公投未獲通過後,英國政府無限期推遲了在西北英格蘭以及約郡-亨伯的公投。
2010年前後,8個大區議會以及英國政府設立的大區內戰略合作機構被相繼廢除,取而代之的是各大區內地方政府領導人組成的地方當局領導人委員會(英語:Local Authority Leaders' Board),但東北英格蘭以及約郡-亨伯的地方當局領導人委員會分別於2015年和2016年關閉。
截至2023年,大區一般只作為統計口徑使用,除大倫敦以外的其他大區都沒有各自的大區議會和政府。
第二層和第三層行政區劃(也稱為「上層」及「下層」)一般為郡(英語:County)和區(英語:District)。郡分為都市郡(英語:Metropolitan County)和非都市郡(英語:Non-metropolitan County);都市郡下轄都市區(英語:Metropolitan District,又稱為都市自治市鎮,英語:Metropolitan Borough),非都市郡則下轄非都市區(英語:Non-metropolitan District),而大倫敦則下轄32個倫敦自治市鎮(英語:London Borough)以及倫敦市(英語:City of London)。
在一些地區則存在合併了第二級和第三級行政區劃的單一管理區(英語:Unitary authority)。部分單一管理區改制自一個原非都市區或合併自幾個非都市區,部分則改制自原非都市郡。
英格蘭的都市與非都市郡(包括單一管理區) | |
|
|
* 單一管理區
† 都市郡,無郡理事會(county council,負責管理郡的地方政府)
‡ 非都市郡,無郡理事會
管理體制方面,所有的都市郡以及非都市郡伯克郡都不設理事會(英語:Council),非都市郡、都市及非都市區、倫敦自治市鎮都由理事會領導,而倫敦市的領導機構是倫敦市法團(英語: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單一管理區同樣由理事會領導。地方政府應當承擔的職責會在上層政府和下層政府間進行分工,而都市郡雖然不設有理事會,但是各都市自治市鎮會組成聯合機構(英語:Combined Authority)承擔一部分職責。而單一管理區則會負責一切應由上層及下層政府應提供的公共服務。在理事會的選舉方面,在單一議席的選區,使用多數制,而在多個議席的選區,使用全票制。[127]
英格蘭一共有6個都市郡,22個非都市郡(包括伯克郡);6個都市郡下轄36個都市區(又稱為都市自治市鎮),22個非都市郡下轄164個非都市區(不包括原屬伯克郡的6個區);大倫敦下轄32個倫敦自治市鎮以及倫敦市;此外還有62個單一管理區(包括原屬伯克郡的6個區)以及1個特殊單一層級行政區夕利群島。包括21個非都市郡郡理事會、36個都市自治市鎮理事會、164個非都市區區理事會、32個倫敦自治市鎮理事會、62個單一管理區理事會、倫敦市法團以及夕利群島理事會在內,英格蘭將有317個地方政府。
第四層為教區(英語:Parish)級。倫敦市下轄坊(英語:Ward),而都市區、非都市區、單一管理區以及倫敦自治市鎮下視情況而定,在農村及城鎮地區一般設有民政教區(英語:Civil Parish),而城市地區一般不設民政教區。
自1996年開始,蘇格蘭被分為32個議會區(英語:Council Area,蘇格蘭蓋爾語:Comhairle),議會區為單一層級,是當地唯一民選的地方政府,類似於英格蘭的單一管理區。以下為蘇格蘭議會區列表:
ISO代碼 | 議會區 | 英文名 |
---|---|---|
DGY | 鄧弗里斯-加洛韋 | Dumfries and Galloway |
SCB | 蘇格蘭邊疆 | Scottish Borders |
MLN | 中洛錫安 | Midlothian |
ELN | 東洛錫安 | East Lothian |
EDH | 愛丁堡 | Edinburgh |
WLN | 西洛錫安 | West Lothian |
SLK | 南拉納克郡 | South Lanarkshire |
EAY | 東艾爾郡 | East Ayrshire |
SAY | 南艾爾郡 | South Ayrshire |
NAY | 北艾爾郡 | North Ayrshire |
IVC | 因弗佳德 | Inverclyde |
RFW | 聯福郡 | Renfrewshire |
ERW | 東聯福郡 | East Renfrewshire |
GLG | 格拉斯哥 | Glasgow |
NLK | 北拉納克郡 | North Lanarkshire |
FAL | 福爾柯克 | Falkirk |
EDU | 東東寶庭郡 | East Dunbartonshire |
WDU | 西東寶庭郡 | West Dunbartonshire |
AGB | 亞皆老-弼 | Argyll and Bute |
STG | 士他令 | Stirling |
CLK | 克拉克曼南郡 | Clackmannanshire |
FIF | 快富 | Fife |
DND | 登地 | Dundee |
ANS | 安格斯 | Angus |
PKN | 珀斯-金羅斯 | Perth and Kinross |
ABD | 鴨巴甸郡 | Aberdeenshire |
ABE | 鴨巴甸 | Aberdeen |
MRY | 慕禮 | Moray |
HLD | 高地 | Highland |
ELS | 埃利安錫爾 | Eilean Siar |
ORK | 奧克尼 | Orkney |
ZET | 昔德蘭 | Shetland |
蘇格蘭也設有民政教區,共871個,但是在現代不具有行政功能,只用作人口統計。
蘇格蘭的最基層行政區劃為社區(英語:Community Area),截至2012年7月,共有1369個社區。
威爾斯行政區劃分為兩個層級,第一層為「主要地區」(英語:Principal Area),第二層為社區(英語:Community)。
主要地區為單一層級(single-tier)的行政區,似單一管理區,政府有原先縣和區2級行政區的權限,共有22個,依種類可分郡(county)、市(city)和郡自治市鎮(county borough)。
ISO代碼 | 主要地區 | 英文名 | 類別 |
---|---|---|---|
AGY | 安格爾西島 | Isle of Anglesey | 郡 |
GWN | 圭內斯 | Gwynedd | 郡 |
CWY | 康維 | Conwy | 市鎮 |
DEN | 登比郡 | Denbighshire | 郡 |
FLN | 扶蓮 | Flintshire | 郡 |
WRX | 域斯咸 | Wrexham | 市鎮 |
CGN | 錫爾迪金 | Ceredigion | 郡 |
POW | 波伊斯 | Powys | 郡 |
PEM | 彭布羅克郡 | Pembrokeshire | 郡 |
CMN | 卡馬森郡 | Carmarthenshire | 郡 |
SWA | 史雲斯 | Swansea | 市 |
NTL | 下塔爾波特港 | Neath Port Talbot | 市鎮 |
BGE | 布里真德 | Bridgend | 市鎮 |
RCT | 朗達卡嫩塔夫 | Rhondda Cynon Taf | 市鎮 |
MTY | 梅瑟蒂德菲爾 | Merthyr Tydfil | 市鎮 |
CAY | 卡菲利 | Caerphilly | 市鎮 |
BGW | 布萊耐格溫特 | Blaenau Gwent | 市鎮 |
TOF | 托法恩 | Torfaen | 市鎮 |
MON | 萬茂郡 | Monmouthshire | 郡 |
VGL | 格拉摩根谷 | Vale of Glamorgan | 市鎮 |
CRF | 卡迪夫 | Cardiff | 市 |
NWP | 新港 | Newport | 市 |
自2015年起,北愛爾蘭被分為11個區(英語:District),為單一層級(single-tier)的行政區,似單一管理區,政府有原先縣和區2級行政區的權限,共有11個,依種類可分市(city)、自治市鎮(borough)和區(district)。
地圖 代號 |
ISO代碼 | 區 | 英文名 | 類別 |
---|---|---|---|---|
1 | BFS | 貝爾法斯特 | Belfast | 市 |
2 | AND | 阿茲-北唐 | Ards and North Down | 市鎮 |
3 | ANN | 安特里姆-紐頓阿比 | Antrim and Newtownabbey | 市鎮 |
4 | LBC | 利斯本-卡斯爾雷 | Lisburn and Castlereagh | 市鎮 |
5 | NMD | 紐里-莫恩-唐 | Newry, Mourne and Down | 區 |
6 | ABC | 阿馬市-班布里奇-克雷加文 | Armagh City, Banbridge and Craigavon | 市鎮 |
7 | MEA | 中-東安特里姆 | Mid and East Antrim | 市鎮 |
8 | CCG | 堤道海岸-峽谷 | Causeway Coast and Glens | 市鎮 |
9 | MUL | 中歐斯特 | Mid Ulster | 區 |
10 | DRS | 德里市-斯特拉班 | Derry City and Strabane | 市鎮 |
11 | FMO | 弗馬納-奧馬 | Fermanagh and Omagh | 區 |
郡尉(英語:Lord-lieutenant)是英國的一個職位名稱,最初負責管理一個郡的民兵,現在僅具有禮儀意義而無實權。郡尉的管轄區被稱為郡尉區(英語:Lieutenancy Area),傳統上郡尉在其郡尉區內代表英皇。郡尉區在不同的構成國的習慣叫法不一,如英格蘭的郡尉區被稱為名譽郡(英語:Ceremonial County),而在威爾斯則被稱為保留郡(英語:Preserved County)。
綜上所示,英國本土的行政區劃如下表所示:
皇室屬地(英語:Crown Dependencies)指位於法國海岸附近的海峽群島和處在大不列顛與愛爾蘭之間的曼恩島,作為獨立於聯合王國的自治領地,與前者在法律上統稱為「英國列島」,但隸屬於獨立管理的司法管轄區。它們在國際上被認為是「聯合王國所負責的領土」,而非主權國家或英國的海外領地,因此不是英聯邦成員國,不過又的確與英聯邦、歐盟及其他國際組織有關連。皇室屬地作為權力下放政府,由島內居民選舉產生的議會管理,在英國-愛爾蘭理事會中擁有獨立議席。
公元933年,諾曼第公國吞併海峽群島,之後隨着諾曼征服英格蘭,英格蘭國王(兼任諾曼第公爵)獲得澤西及根西兩地的主權。1204年法王腓力二世剝奪「無地王」約翰的諾曼第公爵頭銜,因後者在攻法戰爭中慘敗,金雀花王朝丟失了阿基坦公國外的所有歐陸領地,後繼國王也逐漸放棄了宣稱,但海峽群島在這一過程中被保留下來,成為了英國中世紀歷史的古老見證。
英國海外領土(英語: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是主權歸於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但並不屬於聯合王國建制的13塊屬地。它們是前大英帝國的剩餘部分,部分領土經投票表決繼續成為英國領土,其餘領土則尚未取得完全獨立。這13塊領土包括英屬南極領地、直布羅陀、聖海倫娜、阿森松和崔斯坦達庫尼亞、百慕達、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開曼群島、英屬處女群島、安圭拉、蒙特塞拉特、福克蘭群島、南佐治亞及南三文治群島、皮特肯群島和阿克魯帝利和德凱利亞,其中在南極洲聲稱的英屬領地因《南極條約》而並不被其他國家所承認。
外交及聯邦事務部是英國的外交主管部門。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期的大英帝國時期,英國曾是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國家[128]。現在英國仍然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並且加入了G7、G8、G20、NATO、OECD、WTO等國際組織,為英聯邦元首國,發揮重要作用。自17世紀以來,英國長期將維持歐洲大陸均勢作為外交重點,此政策的目的在於防止歐洲大陸上某國形成絕對霸權,將歐洲各國的國力耗費在勢均力敵的歐陸爭霸上,使得沒有任何一國有能力挑戰大英帝國的世界和海洋霸權。英國在七年戰爭中與普魯士王國結盟,當法奧俄三國聯軍進攻普魯士時,英國乘機奪取了法國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地,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拿破崙戰爭、克里米亞戰爭等也是這種思想的體現。自1870年之後,英國出於壓制在工業和陸軍上已經超越英國的德意志帝國,鞏固其在太平洋上的勢力等目的結束了其光榮孤立的外交政策,和法國、美國發展友好關係並與日本正式結盟。1907年,英法俄三國協約,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英法對正在崛起的納粹德國實行綏靖政策,在慕尼黑協定和入侵波蘭兩起事件中坐視其侵吞鄰國土地而未採取任何實質行動。法國戰役爆發後,溫斯頓·邱吉爾成為英國首相,他說服下院放棄投降傾向,重組戰時內閣,堅持與納粹政權作戰。英軍在北非、西西里、諾曼第等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1945年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1946年,邱吉爾發表「鐵幕演講」拉開冷戰序幕,英國也於1949年成為北約成員國之一。1960年英國加入歐洲自由貿易組織開始融入歐洲市場,1973年加入歐共體,1993年成為歐盟創始國之一,但英國在金融上始終不和歐洲統一,使用獨立貨幣英鎊。2020年1月31日晚上11時(GMT),英國正式退出歐盟。
英國各類國民可以獲得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免簽待遇,更可自由出入、工作及定居在大部份歐盟區。對一些英國前殖民地,會有絕對性的免簽證待遇,前殖民地亦可免簽入境英國。
英聯邦(英語: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一個由56個主權國家所組成的國際組織,成員大多為前英國殖民地及其屬土[129]。英聯邦並非政治統一的聯邦,該組織也無權約束旗下任何成員國內政,所有成員國地位一律平等。這些成員國大多由英國舊殖民地和自治領組成,也能以英語為它們國內的溝通語言,歷任英聯邦元首通常由英國君主兼任,首任是佐治六世,現任是查理斯三世,但元首並無實權,秘書長才是英聯邦實際上的掌權者[130][131]。根據1949年的《倫敦宣言》,共和國可以加盟英聯邦,因此迄今為止英聯邦的56個成員國內大部分為共和國,並不認為英國國王為自己的國家元首。由於英聯邦國家曾經有共享共同國籍的歷史,至今,許多英聯邦國家都對非本國公民的英聯邦公民提供超出其他外國人的特殊待遇。
根據《英國國籍法》,英國國籍類別中的英國公民、英國海外領土公民、英國海外公民及英國國民(海外)均為英聯邦公民,但並不包括受英國保護人士。此外,在《1981年英國國籍法令》附則第三條內所列國家的國民也是英聯邦公民。附則第三條所列國家基本反映英聯邦成員國,但由於法律修改的時間不一定緊跟成員國的去留而作出變更,因此法律上的英聯邦公民概念範圍不一定和實際上的英聯邦國家吻合。
英國是傳統軍事大國。英國軍隊的最高統帥是英國君主;統領陸、海、空三軍。英國陸、海、空三軍,由英國國防部國防委員會(Defence Council of the United Kingdom)管理。英國陸海空三軍受到英國國會委託,保護英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的職責、促進英國政府廣泛的治安利益、及出力支援國際維持和平。英國軍隊經常活躍地參與北約和其他盟國的軍事行動。
雖然軍隊人數並非排名第一,但英國擁有全球其中一支有權威、高科技、及無所不包的軍隊。根據英國國防部的資料,儘管軍隊人力在全球排第28位,英國的國防開支在全球排名第五;並兼為全球第二大軍事科學、工程及科技的開銷國。[132]英軍在全球擁有多個海外基地。儘管英軍一系列廣泛能力,近期國防政策的指定假設,任何大型軍事行動必須要以盟國行動從事。波斯尼亞黑塞哥維亞、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Operation Granby」、沙漠之狐、及「Operation Telic」等行動)都是先例,上一次英國單獨參與的大型軍事行動是1982年的福克蘭群島戰爭[133]。
英國陸軍為英國軍隊的陸上武裝部隊,承襲自蘇格蘭與英格蘭的武裝部隊,1707年時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同步改組而成。英國陸軍與英國皇家海軍和英國皇家空軍不同,沒有「皇家」頭銜,原因是英國內戰期間在英國君主與英國國會的一系列鬥爭中英國陸軍總是站在英國國會一邊,並且根據英國國會在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中的規定「和平時期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維持常備軍」,英國陸軍在法律上並不屬於皇室管轄。不過儘管英國陸軍沒有皇家頭銜,仍不妨礙在陸軍體系內有若干團(Regiments)使用「皇家」此一頭銜。英國陸軍自成立以來,先後參加了西班牙皇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美國獨立戰爭、拿破崙戰爭、兩次鴉片戰爭、克里米亞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俄羅斯帝國的大博弈、布爾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福克蘭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2001年阿富汗戰爭,為英國勢力的擴張及維護英國的利益立下了巨大功勞。至2016年止,英國陸軍擁有79,390名正規軍官兵,及24,640名國土軍官兵[134]。英國陸軍經常部署至海外,參與地面戰鬥部隊、多國聯軍,或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相關行動。
在英國三軍中因成立最早而被稱為「資深兵種」。9世紀起英國阿佛烈大帝開始使用海軍。14世紀初起英格蘭海軍開始參與海戰,1588年英國皇家海軍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始在世界上嶄露頭角。18世紀英國海軍擴大規模並多次擊敗敵軍,使英國逐漸成為海上霸主和19世紀最強盛的軍事經濟強國。英國皇家海軍在19至20世紀期間也是把大英帝國的影響力投射至全世界的重要工具。雖然二戰後由於財政問題不得不數次大規模裁軍,戰力大為減弱,但皇家海軍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海軍之一。英國目前有兩艘航空母艦:伊利沙伯女皇號和威爾斯親王號,還有一艘作為直升機航空母艦用途的輕型航空母艦、10艘核潛艇(其中4艘具有彈道導彈發射能力)和各類大小軍艦。
截至2015年1月1日,海軍(皇家海軍及皇家海軍陸戰隊)現役人數約為32,880人[135],海上預備役(皇家海軍預備役及皇家海軍陸戰預備役)3,040人[136],總人數約為35,920人。
英國皇家空軍創設於1918年4月1日,為世界上第一支編成獨立軍種的空中武裝單位。在一戰戰勝同盟國後,英國皇家空軍成為了該時期最龐大的空軍。自創設以來,英國皇家空軍在英國軍事史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不列顛戰役。皇家空軍現時有800架以上飛行器,及32940位常備兵員。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的進攻壓力,1942年1月26日第一批美軍抵達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幫助英軍保衛本土[137]。二戰之後,美軍撤出了大部分部隊,但保留了一定的空中力量作為北約成員國之間互相保持的一種軍事存在。1966年2月21日,法國總統戴高樂宣佈減少與北約的紐帶並於1967年驅逐了所有的外國部隊。為了彌補對西歐的安全保護,美國在英國的駐軍(全為空軍)顯著增加。1991年,隨着蘇聯解體,美國在英國的軍事力量再次縮減。
英國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實體、經濟大國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140]。在過去的三十年間,政府大量減少國有資產,並減緩社會福利計劃的發展[141]。十八世紀時英國本地產小麥開始不敵北美廉價小麥,放棄大量種植小麥,大量從美洲進口糧產,逐漸轉以乳畜業為主,較為集中,高度機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勞動人口能夠滿足大約60%的食品需要[142]。
英國擁有大量的煤、天然氣和石油儲備;英國的主要能源生產大約佔總GDP的10%,在工業國家是算非常高的[143]。服務業,特別是銀行業、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以及商業、服務業佔GDP的比重最大,而且處於世界領導地位[144],首都倫敦更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145][140]。英國的名牌國際工業包括勞斯萊斯汽車和引擎,名牌國際服務業包括馬莎百貨公司和滙豐銀行。
英國的教育、學術研究和科學研究亦處於世界領導地位,舉世聞名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都位於英國,是美國以外全球最重要的教育樞紐[146][147][148][149]。英國每年吸引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慕名前來升學,不僅為國家帶來豐厚的外匯,也為這個屬知識型經濟體系的國家吸納不少人才[150]。
英國的旅遊業也相當重要:2015年達3,440萬名遊客,排名世界第八,低於德國(3,500萬)而高於墨西哥(3,210萬)[151][152]。特色景點包括城堡,有各種珍藏的大英博物館和超大型溫室。
17世紀,隨着荷蘭在法荷戰爭中衰弱,世界金融中心由阿姆斯特丹轉至倫敦。由於英國強大的國力,活躍的國際商務活動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倫敦成為聞名世界的城市商業中心。儘管早期的金融服務並不完善,服務的種類比較單一,主要包括保險、股票經紀和投資等,但是它奠定了金融服務業發展的基礎,一些金融服務供求的原則被提出。1870—1914年倫敦金融業達到極盛,這使倫敦現代服務業集群發展奠定了深厚的歷史底蘊[153]。現在英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零售、旅遊和商業服務等,是英經濟的主導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4[154]。倫敦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在2020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紐約[145],倫敦證券交易所是僅次於巴黎泛歐交易所的歐洲第二大交易所。倫敦也是世界外匯交易之都,2022年每日外匯全球交易額達7.5萬億美元,佔總市場份額的38.1%[155][156]。
英國的通訊業包括寬頻、流動、固網電話及長途電話,衛星通訊例如衛星電話,陸路、海運及空運郵件,最初由國營的英國皇家郵政電訊分部壟斷,另外收音機和電視廣播則由英國廣播公司和受獨立廣播管理局(IBA)監管的電視台專營──兩所機構直接擁有和控制全英國的廣播,全國的電視發射站亦為兩間機構擁有。
1981年,墨丘利通訊公司成立,打破了國營機構的壟斷[157]。隨後英國皇家郵政的電訊部分拆為英國電信,並於1984年民營化。電視發射站則於1990年代逐漸由私營企業接管。
英國的通訊法規隨不同時代的需求而轉變。現時一所獨立的公營機構英國通訊辦公室(Ofcom)負責監管全英國的通訊公司或機構。
18世紀中葉,英格蘭地區依託着豐富的煤礦儲量與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商業模式開始進行第一次工業革命[158],隨後在此世紀的後半葉,英國工業獲得了長足發展,工業產值遙遙領先歐陸各國[159][160],這使其一度靠着此優勢得以壓制幾乎戰無不勝的拿破崙帝國[161][162]。然而在19世紀中葉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由於經濟對殖民地傾銷與金融系統的依賴性加強,加之教育系統的缺陷,實體製造業無可逆轉的被德國,美國超越[163][164],失去了「世界工廠」的地位。二戰後,英國經濟一度因為中低端製造業的不景氣和大英帝國的解體持續低迷,戴卓爾夫人擔任英國首相之後,力推許多利於金融服務業的政策,不斷實行「去工業化」,儘管成功挽救英國經濟,其本土工業卻進一步衰弱,製造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從1990年的16.67%下降到2019年的8.59%[165]。儘管如此,當今英國的工業在世界上仍佔有重要地位,是歐洲最大的軍火、石油產品、電視、電腦和手機製造國。主要工業部門有:採礦、冶金、化工、電子電器、車輛、航空、航海、食品、飲料、煙草、輕紡、造紙、印刷和土木建築等[166]。生物製藥、航空和國防是英國工業研發的重點,也是最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產業[167]。英製造業中紡織業最不景氣,但電子、光學設備、人造纖維和化工,特別是製藥行業仍保持雄厚實力[168][169]。
2021年,英國是世界第14大能源消費國和第22大能源生產國[170]。英國擁有許多大型能源公司,包括六大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中的兩家——英國石油公司和殼牌公司[171]。2021年,英國石油(和其他液體)日產量為93.5萬桶,消費量為12.58萬桶[170],產量目前正在下降,自2005年以來,英國一直是石油的淨進口國[172]。2020年,英國已探明原油儲量約為20億桶[172]。
2021年,英國成為世界第21大天然氣生產國[173],產量目前正在下降,自2004年以來,英國一直是天然氣的淨進口國[174]。
在1990年代後期,核能電廠在英國的年發電量中佔約25%,但是隨着老舊的電廠被關閉以及與老化有關的問題影響了電廠的可利用性,核電廠的發電量逐漸下降。2023年,英國有9座核反應堆,正常發電量約佔英國電力的15%[175]。與德國和日本不同,目前有兩個反應堆正在建設中,還有更多計劃中的反應堆[176][177]。在20世紀90年代末,核電站約佔英國年發電總量的25%,但隨着舊電站的關閉,這一比例逐漸下降。英國政府正在投資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和高級模塊化反應堆的研發。
2020年,所有可再生能源的總發電量佔英國發電量的43%[178]。英國是歐洲風能效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風力發電是該國增長最快的供應;2022年,英國總電力的26.8%來自風力發電[179]。英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風電場,位於約郡海岸[180]。
2020年,英國的煤炭產量為180萬噸,10年內下降了91%[181]。2020年,該公司已探明可採煤炭儲量為2,600萬噸[181]。英國煤炭管理局表示,英國有通過地下煤氣化(UCG)或水力壓裂生產70億噸至160億噸煤炭的潛力[182]。根據目前英國的煤炭消費量,這種儲量可能可供開採200至400年[183]。化學品對地下水的污染和微震對房屋的破壞引發了環境和社會關注[184]。
目前英國正研究向冰島購買環保的地熱電力。2012年11月23日,據路透社傳出的消息表明,英國政府已經決定支持低碳式發電,並計劃到2020年將總發電規模提高兩倍。2012年11月29日,英國政府公佈了最新的能源法案,其主要內容是調整英國國內能源消費結構,發展低碳經濟[185]。2020年,英國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水平再次創下新紀錄——全國電力的43%來自包括風能、太陽能和沼氣在內的可再生資源,高於2019年的37%。 英國政府於2021年8月3日發佈了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BEIS)編制的2020年英國能源統計摘要(DUKES)。2021年能源生產和消耗總量數據證實了化石燃料生產量的猛降及可再生能源佔比的增長。由於防疫限制措施,包括運輸用石油燃料在內的總體能源需求下降到上世紀50年代的水平,總消耗量同比下降了13%,英國能源業快速進行了低碳化和可持續化的轉型[186]。
17世紀中葉,英國進行第二次農業革命,農業生產力出現空前增長,人口也由此從1700年的550萬變為1801年的900萬,為英國工業革命打下了深厚基礎。19世紀,隨着人口激增為原來的三倍,超過3,200萬,糧食國內生產逐漸被進口所取代[187]。19世紀70年代,國內生產的糧食能夠供應當時全國人口的79%,但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生產的糧食只能養活36%的人口。1913年穀物播種面積比1870年減少25%;1931年穀物播種面積減為196.3萬公頃,比1918年下降41.7%、產量下降20.6%[188]。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德國潛艇擊毀英國遠洋商船,糧食進口運輸受阻,使國內糧食供應發生困難。英國政府不得不實行食品配給制,轉而加強對農業的干預,採取重視農業的許多措施,如:獎勵墾荒、對開墾荒地的農戶發給獎金;擴大耕地面積;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農產品價格;各地區普遍建立農業生產管理委員會,對農業生產進行監督。戰後,英國花了近15年的時間,扭轉了農業衰退的局面,逐步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目前英國的農業勞動生產率、單位面積產量都有了很高的水平,其主要包括畜牧、糧食、園藝、漁業,可滿足國內食品需求總量的近2/3。英國是人口高度城市化的國家,農業勞動力數量少,發展農場主要依靠廣泛採用現代技術、現代科學和現代管理,着重提高勞動生產率,採取資金密集型的發展形式。英國的農業生產不同於美國,屬於人多地少的類型,因此,英國較為重視農業土地生產率和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小麥、大麥、燕麥和馬鈴薯的單產都有大幅度的增長。1992年,英國穀物平均單產達6,940公斤/公頃,2002年達到7,006公斤/公頃,高於同期歐洲和美國的單產水平。從農業投入看,英國的種植業(包括大田作物和園藝)僅占農業總產出的39.9%,而畜牧業則佔59.8%[188]。農業用地佔國土面積的77%,其中多為草場和牧場,僅1/4用於耕種,畜牧業明顯地超過種植業[189]。農業人口人均擁有土地70公頃,是歐盟平均水平的4倍。
英國四面環海,海岸線綿長,且位於世界第二大漁場——東北大西洋漁場的中央。因此其漁業資源極為豐富,是歐洲重要的捕撈漁業國家之一。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資料,英國海洋漁業資源在20世紀50年代及高度開發,直至70年代產量長期維持在100~120萬噸之間,80年代後產量有所下降,至2010年時產量約為60萬噸[190],占歐盟的20%,滿足國內2/3的需求[191]。
英格蘭和蘇格蘭是17世紀以來科學革命的主要中心[193]。英國引領了18世紀的工業革命,並不斷培養出重要的科學家和工程師[194]。17和18世紀的主要理論家包括:艾薩克·牛頓,他的運動定律和引力定律被視為現代物理學的基石;亨利·卡雲迪殊,他發現的氫是化學上最重要的元素;19世紀的查理斯·達爾文,他提出的進化論是現代生物學發展的基礎;占士·克拉克·馬克士威,提出了電磁場的動力學理論,對20世紀初電磁學的發展進展影響最為巨大並為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打下理論基礎[195][196][197]。劍橋大學的卡雲迪殊實驗室誕生了許多諾貝爾獎獲得者,如1897年,研究陰極射線時發現電子的約瑟夫·湯孫;1935年,發現中子的占士·查域;1953年,發現去氧核糖核酸(DNA)雙螺旋結構的占士·屈臣與佛朗西斯·克里克,為現代物理學和生理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最近,史提芬·霍金在宇宙學、量子引力和黑洞研究領域也提出了重要理論[197]。
英國人的其他主要工程項目和應用包括由李察·特里維西克和安德魯·威威恩開發的蒸汽機車[198];邁克·法拉第的電動機;查理斯·巴貝奇設計的第一台計算機[199];埃達·洛夫萊斯的第一個程序代碼[200][201], 威廉·庫克和查理斯·惠更斯的第一個商業電報[202], 約瑟夫·斯萬的白熾燈泡[203];和由亞歷山大·貝爾申請專利的第一個實用電話[204]。在20世紀,約翰·羅渣·貝爾德和其他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運作的電視系統[205];法蘭克·惠特爾發明的噴氣發動機;亞倫·圖靈提出的現代計算機的理論基礎;費蘭蒂馬克——第一台商業通用數字計算機;謝菲·達默提出的集成電路概念[206][207];W3C領導者添·伯納斯-李提出的萬維網[208],以及莊拿芬·埃維提出的蘋果公司產品概念。
直至今日,科學研究與開發在英國仍有重要地位,許多大學都建立了科學園區,以促進生產和與工業界的合作[209]。2022年,英國發表了世界6.3%的科學研究論文,並擁有10.5%的科學引用份額,位居世界第三(兩者均如此)。英國的領域加權引文影響力排名世界第一[210]。倫敦在歐洲數字社會創新指數中總體排名第一,該指數根據6個主題的32個標準對城市進行排名,倫敦在技術主題方面也排名第一[211][212] 。英國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排名第四,該指數基於約80項指標,包括政治環境、教育、基礎設施和知識創造的衡量標準。在相關報告中發現,劍橋是世界上「科技產業」最密集的集群。
英國交通網由公路、航空、鐵路和水運構成,便捷的交通為該國的經濟帶來了良好的基礎。無論是英國各城市之間、城市內部,還是與歐洲大陸和世界其他地區均有海陸空多種快速交通連接。
輻射狀的公路網絡包括46,904公里(29,145哩)的主要道路、3,497公里(2,173哩)的高速公路和344,000公里(213,750哩)的鋪面道路(正規道路)[213]。大不列顛島上的國家鐵路網全長16,116 公里(10,072 哩),北愛爾蘭境內鐵路全長303公里(189哩),全國每日運送超過18,000列客運列車和1,000列貨運列車。倫敦、愛丁堡、貝爾法斯特、伯明翰、卡迪夫、格拉斯哥、利物浦、曼徹斯特和紐卡素都有城市鐵路網。聯合王國還有許多地區和國際機場,倫敦的希斯路機場是世界十大最繁忙的機場之一[214]。英國擁有的水運網絡在2019年接收了超過4.86億噸貨物。運輸是當今英國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
公路在英國是最受歡迎的交通方式,承載了90%以上的機動客運和65%的國內貨運[215]。主要的高速公路和主幹道中許多是雙車道,形成了連接所有城市和主要城鎮的幹線網絡。它們承載着全國約三分之一的交通流量,占其土地面積的約0.16%[215]。
收費公路在英國很少見,但有許多收費橋樑。 道路交通擁堵已被確定為英國未來繁榮的一個關鍵阻礙,政府正在研究和制定政策和措施以減少擁堵[216]。2003年,英國第一條收費高速公路「M6 Toll」在西密德蘭茲地區開通,以緩解M6高速公路的擁堵[217]。羅德·愛丁頓 (Rod Eddington) 在他 2006 年的報告《交通運輸在維持英國生產力和競爭力方面的作用》(Transport's role in sustaining the UK's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中建議,應通過「複雜的政策組合」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包括針對交通擁堵的道路收費和通過基礎設施提高交通網絡的容量和性能,投資和更好地利用現有交通網[218]。控制擁堵的收費系統確實在倫敦[219]和杜倫[220]等城市以及達特福德跨河道路(以交通擁塞聞名)運行。2005年,政府公佈了英國範圍內道路收費方案的提案,這旨在中和其他汽車稅減少所造成的財政損失[221]。這些計劃極具爭議性,180 萬人簽署了反對請願書[222]。
英國汽車靠左行駛[223],在高速公路和雙車道上,通常的最高速度限制為每小時112公里(70哩/小時)[224]。2015年4月29日,克萊恩斯歐洲環保協會(ClientEarth)的環境律師提起環保訴訟[225],英國最高法院裁定政府必須立即採取行動減少空氣污染[226]。
英國的鐵路網由兩個獨立的部分組成——北愛爾蘭和大不列顛。自1994年以來,後者通過海峽隧道與歐洲大陸(多佛-加來)相連,而北愛爾蘭的鐵路與愛爾蘭共和國接軌。兩個鐵路系統使用不同的軌距:大不列顛島使用標準軌距(1,435mm),而愛爾蘭島(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使用愛爾蘭軌距(1,600mm)。
英國大不列顛島的16,209公里(10,072 哩)和北愛爾蘭的303公里(189哩)的國家鐵路網每年運送17億乘客和1.1億噸貨物[227][228]。倫敦和其他幾個城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也很發達。英國曾經有超過 48,000 公里(30,000 哩)的鐵路網; 然而,在1955年至1975年期間鐵路里程數大大減少,其中大部分的削減是由於60年代中期政府顧問李察·比欽(Richard Beeching,曾任英國鐵路局主席)的一份報告(稱為「Beeching削減」)。在評估使用強度、服務質量和安全性的 2017 年歐洲鐵路績效指數中,英國在歐洲國家鐵路系統中排名第八[229]。
由於英國是一個島國,水運尤其是海運是英國交通的支柱。泰晤士河運輸量居世界河流前十位[230]。英國亦通過水運連接北愛爾蘭及臨近的愛爾蘭共和國、法國等國。分隔英國和歐洲大陸的英倫海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
海運承擔了95%的對外貿易運輸。英國大中港口眾多,其中約100個為重要商業港口,吞吐量1,000萬噸以上的港口超過十個[231]。英國與新加坡和日本被公認為受海運影響最大的三個國家[來源請求]。通過發展航運業務和海事服務,英國成為全球航運定價中心和管理中心。倫敦是國際海事組織和國際海運聯合會總部所在地[232]。
英國有471個機場和小型機場,其中334個是擁有正式地面鋪裝的機場,還有11個直升機場(2004年中情局估計)。
位於大倫敦區域西部的希斯路機場是該國客運量最大的機場,由希斯路機場控股公司所有,依客運吞吐量是世界第7大、歐洲最大機場[233]。位於大倫敦南部的格域機場是第二大機場,由全球基礎建設合夥公司所有,第三大機場是曼徹斯特機場,由曼徹斯特機場集團運營,該集團還擁有其他多個機場。
其他主要機場包括位於倫敦以北約 30 哩(48 公里)雅息士郡的史坦斯特機場和百福郡的盧頓機場、梳利侯的伯明翰機場、紐卡素國際機場、利物浦約翰·列儂機場和布里斯托機場。
在英格蘭之外,卡迪夫機場、愛丁堡機場和貝爾法斯特國際機場是分別是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最繁忙的機場。
按客運量計算,英國最大的航空公司是易捷航空,而按機隊規模和國際目的地計算,英國航空是最大的。 其他航空公司包括捷特二航空、英國途易航空和維珍航空。英國擁有歐洲最大的航空交通系統,並擁有世界上最繁忙的10大國際航線中的6條。2015年英國全部機場抵離旅客2.52億人次,其中國際旅客為2.10億人次,貨物吞吐量230萬噸[233]。
英國為雙層公共汽車和地鐵的發源地。倫敦地鐵為世界上首個城市地下鐵路系統,其第一條線路大都會鐵路於1863年1月10日通車,將倫敦金融城與其他市區連接在一起。1933年倫敦地鐵與其他地下線路和倫敦公交合併,形成倫敦運輸局客運委員會(LPTB)控制下的倫敦交通系統。目前的地鐵運營商倫敦地鐵有限公司(LUL)是倫敦運輸局(TfL)的全資子公司,而倫敦運輸局是一個隸屬於大倫敦政府、負責幾乎所有倫敦交通工具運營、管理的法定機構[234]。截至2015年,92%的運營支出由乘客票價支付[235]。倫敦的交通卡於1983年推出,蠔卡——一種智能票務系統,於2003年應用[236]。銀行卡自動支付於2014年首次在公共交通系統上使用[237]。今日倫敦已經建成總長402公里的地鐵網,2004至2005年度總載客人次為9億7,600萬,以路線長度計算,它是世界上第四大的地鐵網絡[238][239]。在此之外倫敦亦存在其他類型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如由廢棄鐵路改造、延伸而來的碼頭區輕便鐵路,收購部分英國全國鐵路改造而成的倫敦地上鐵郊區通勤鐵路系統,收購部分倫敦遠郊國鐵服務、並於市區新建地下橫貫鐵路連接而成的伊利沙伯線等等。
英國市內公交覆蓋全國。自從放鬆管制(公交私有化)以來,這些本地巴士公司中的大部分(到1990 年代後期佔80%)已被五大私營運輸公司之一接管:愛瑞發英國巴士、第一集團、前進集團、國家快運和捷達集團。在北愛爾蘭,長途汽車、公共汽車(和鐵路)仍然是國有的,由運輸聯線運營。
英國亦擁有發達的通勤鐵路系統,絕大部分隸屬於英國全國鐵路系統。在大倫敦和倫敦之外的主要城市,通勤鐵路是主要的中短程交通手段之一。有軌電車曾經在倫敦、伯明翰、利物浦等主要城市大量使用,但因城市發展、系統老舊等原因導致既有有軌電車系統大量拆除、廢棄。但隨着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重新提出綠色環保能源等目標,有軌電車又再次於英國復興。倫敦南部歌來頓區新建了現代化的倫敦電車系統,而曼徹斯特、伯明翰等城市亦新建了現代化的電車系統。
英鎊(Pound Sterling)是英國國家貨幣和貨幣單位名稱[240][241],主要由英格蘭銀行發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是現在依然通用的世界上最古老貨幣[242],歷史上英屬領土也曾通用英鎊。最常用於表示英鎊的符號是£,ISO 4217貨幣代碼為GBP (Great Britain Pound)。目前,英國商業已開始接受歐元和美元等外國貨幣。
男性 | 年齡 | 女性 |
---|---|---|
2,075 | 10,193 | |
19,756 | 73,195 | |
104,072 | 264,353 | |
324,063 | 594,280 | |
615,163 | 883,733 | |
903,433 | 1,102,586 | |
1,162,621 | 1,300,124 | |
1,463,355 | 1,554,125 | |
1,868,912 | 1,939,062 | |
1,785,598 | 1,828,480 | |
2,028,748 | 2,065,706 | |
2,293,572 | 2,349,528 | |
2,283,902 | 2,341,733 | |
2,082,310 | 2,112,167 | |
2,059,312 | 2,066,137 | |
2,145,054 | 2,161,286 | |
2,164,141 | 2,133,057 | |
2,040,725 | 1,955,727 | |
1,878,838 | 1,790,488 | |
1,799,999 | 1,716,616 | |
2,002,494 | 1,911,459 |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英國人口達6513萬[244],其中三分之一居住在英格蘭東南部(首都倫敦就有860萬)。在2016年,以地區來分,其中英格蘭人佔83.9%;蘇格蘭人佔8.4%;其他還有威爾斯人佔4.8%、北愛爾蘭人佔2.9%[245]。
2017年,英國的平均總生育率 (TFR) 為1.74[246]。雖然不斷上升的出生率促進了人口增長,但仍大大低於1964年每名婦女生育 2.95 個孩子的嬰兒潮峰值[247]或1815年每名婦女生育6.02個孩子的高峰[248],同時低於人口替代率(在無外來移民的情況下保持人口不變所需的最低總和生育率)的2.1,但高於2001年創紀錄的低點1.63[249]。2011年,英國47.3%的新生兒都是由未婚女性生育的[250]。國家統計局2015年發佈的公告顯示,在16歲及以上的英國人口中,有1.7%的人認為自己是男同性戀、女同性戀或雙性戀(2.0%的男性和1.5%的女性);4.5%的受訪者回答「其他」、「我不知道」或沒有回答。據2001年至2008年的研究估計,英國變性人人數在65,000至300,000之間[251]。
截止至2019年,英國的人口有66,959,016人,每年以小於百分之1的增長率在增長[252]。英國國家統計署基於2016年的《國家人口預測》指出,如果近期趨勢繼續下去,英國的人口將在2016年中至2026年中增加360萬。這表示年平均增長率為0.5%。同期,英格蘭的人口預計將增長5.9%。威爾斯為3.1%,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分別為3.2%和4.2%[253]。美國的人口資料局則預測,到2050年的時候,英國的人口將達7,700萬。超過德國和法國,成為俄羅斯以外整個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254]。
英國名義上沒有官方語言,實際上英語為主要語言[255][256]。據估計,95%的英國居民以是英語的單語使用者[257],還有5.5%的新移民會講自己的民族語言,如華語、粵語、孟加拉語、印地語、旁遮普語和烏爾都語[258]。英國是印度以外印地語使用者最多的地方。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波蘭語已成為英格蘭的第二大語言,有546,000人使用[259]。2019 年,大約一百萬人中僅有不到一人不會或幾乎不會說英語[260]。
英國使用三種土著凱爾特語:威爾斯語、愛爾蘭語和蘇格蘭蓋爾語。康和語作為第一語言(即母語)已在18世紀後期絕跡,目前正在努力復興,並且有一小群人將其作為第二語言使用[261]。根據2021年的人口普查,威爾斯三歲及以上的威爾斯語人口為538,300人(佔17.8%)[262]。此外,據估計約有 200,000 名講威爾斯語的人居住在英格蘭[262]。在北愛爾蘭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有167,487 人(10.4%)表示他們有「一些愛爾蘭語知識」(參見北愛爾蘭的愛爾蘭語),不過他們幾乎全是民族主義者(主要是天主教徒)。蘇格蘭有超過92,000人(不到總人口的2%)會講一點蓋爾語,其中 72% 居住在外赫布里底群島[263]。現在英國學習威爾斯語或蘇格蘭蓋爾語的兒童人數正在增加[264]。在移民後裔人群中,一些蘇格蘭蓋爾語仍在加拿大使用(主要是諾華斯高沙省和布雷頓角島)[265],阿根廷巴塔哥尼亞也有一定的威爾斯語人群[266]。蘇格蘭語則是一種起源於早期北部中古英語的語言,與其區域變體北愛爾蘭的歐斯特蘇格蘭語得到的認可有限,沒有具體的保護和推廣措施。
過去由於大英帝國的擴張,英語已是最多國家與地區使用的官方語言、是世界上學習最普遍的語言,地理分佈最廣的語言。在各領域皆有英語的存在,並產生了許多英語方言,英語是被普遍承認的世界語言,甚至已成為不同語言使用者交流時第一順位使用的語言[267][268]。
在英格蘭,學生必須學習第二語言,直到14歲[269]。法語和德語是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兩種最常教授的第二語言。威爾斯的所有學生都可允許威爾斯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育[270]。
排名 | 名稱 | 都會區 | 人口 | 排名 | 名稱 | 都會區 | 人口 | ||
---|---|---|---|---|---|---|---|---|---|
倫敦 曼徹斯特 |
1 | 倫敦 | 大倫敦 | 9,787,426 | 11 | 布里斯托 | 碧仙桃都會區 | 579,554 | 伯明翰 列斯 |
2 | 曼徹斯特 | 大曼徹斯特都會區 | 2,553,379 | 12 | 愛丁堡 | 愛丁堡 | 512,150 | ||
3 | 伯明翰 | 西米德蘭茲都會區 | 2,440,986 | 13 | 李斯特 | 李斯特都會區 | 508,916 | ||
4 | 列斯 | 西約郡都會區 | 1,777,934 | 14 | 贝尔法斯特 | 贝尔法斯特都会区 | 474,485 | ||
5 | 格拉斯哥 | 大格拉斯哥 | 958,290 | 15 | 白禮頓和荷甫 | 多實都會區 | 474,485 | ||
6 | 利物浦 | 利物浦都會區 | 864,122 | 16 | 般尼茅夫 | 伯恩茅斯都会区 | 466,266 | ||
7 | 修咸頓 | 衡州郡 | 855,569 | 17 | 卡迪夫 | 卡迪夫都會區 | 390,214 | ||
8 | 紐卡素 | 泰恩賽德 | 774,891 | 18 | 米杜士堡 | 提塞斯都會區 | 376,633 | ||
9 | 諾丁漢 | 諾丁漢都會區 | 729,977 | 19 | 特倫特河畔史篤 | 斯托克都會區 | 372,775 | ||
10 | 錫菲 | 錫菲都會區 | 685,368 | 20 | 高雲地利 | 高雲地利都會區 | 359,262 |
公元7世紀,在凱爾特傳教運動的影響下,英格蘭地區基督教化[273]。1533年,為了扶正安妮·博林,亨利八世與教宗決裂,英國國會立法宣佈脫離羅馬教廷,英格蘭教會——聖公會成為英國國教。不過由於亨利的宗教改革僅是為了取得離婚的合法性,聖公會一切教義、體制都與舊教相差不大,因此聖公宗又被稱為「新教中的舊教」[274]。亨利之後的幾位英國君主都積極推進新教改革,使英國成為多個重要的新教教派的發源地:普世聖公會、公理會、浸信會、公誼會、循道公會-衛理公會、救世軍、弟兄會等。18世紀和19世紀,英國曾經是基督教多次屬靈基督教復興運動中心和海外傳教的重要基地,誕生過約翰·衛斯理、懷特腓、卜維廉、克理威廉、馬禮遜、達秘、戴德生、李文斯敦、賓路易師母、史百克等眾多著名基督教徒。
2001年人口調查數據顯示:基督宗教的信徒佔總人口的71.6%。伊斯蘭教佔2.7%。印度教佔1%。其他佔1.6%。「不明/無教人士」佔23.1%[15]。其他宗教還包括佛教、猶太教等[275]。2007年調查顯示:基督教信徒佔總人口的64%。伊斯蘭教佔4%。不同歲數的群體在信仰方面有不同的趨勢。受訪者年齡越大,承認有宗教信仰的比率便越高[276]。英格蘭及威爾斯2011年人口調查數據顯示:基督宗教信徒佔總人口的59.3%。伊斯蘭教佔4.8%。印度教佔1.5%。無宗教25%[277]。2001年至2011年人口普查期間,信奉基督教的人數減少了12%,而報告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數比例翻了一番。這與其他主要宗教團體類別信徒數量的增長形成了鮮明對比,其中穆斯林人數增長幅度最大,英國穆斯林數量已佔全國人口的約5%[278]。
2012年3月英國君主伊利沙伯二世在蘭柏宮的演說中表示「聖公會的理念偶爾被誤解」[275]。
2016年穆斯林約佔英國人口6.3%,預料入境移民和穆斯林的較高生育率將推動穆斯林人口比例繼續增長[279]。
英國教育也遵循權力下放體制。在聯合王國各個組成國家中,教育系統各不相同,也由不同政府監管:英國政府負責英格蘭地區的教育,威爾斯政府負責威爾斯地區的教育,蘇格蘭政府負責蘇格蘭地區的教育,北愛爾蘭行政局負責北愛爾蘭地區的教育。[280][281]儘管權力下放,但各構成國之間的教育系統還是有許多相似之處;英國學童通常於五歲入學,十六歲參加普通程度證書考試(GCSE)或蘇格蘭標準成績證書考試,十八歲參加高級程度證書考試(GCE A-level)或蘇格蘭進階證書考試。他們大多到大學或其他高等教育學院繼續進修。[282]
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帝國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大學學院、愛丁堡大學、倫敦國王學院、曼徹斯特大學、杜倫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修咸頓大學、卡迪夫大學、華威大學等大學位於世界頂尖大學的行列。蘭卡斯特大學、列斯大學、利物浦大學、舒梨大學、約克大學、雅息特大學、雅息士大學、拉夫堡大學、布里斯托大學、李斯特大學、伯明翰大學、雷丁大學等也是世界一流的著名學府。
這些大學為英國以至全世界培養了眾多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哲學家、政治家、工程師,例如艾薩克·牛頓、雪萊、查理斯·達爾文、保羅·狄拉克、諾曼·福斯特、史提芬·霍金、約瑟夫·李斯特、亞當·斯密、占士·瓦特、約瑟夫·湯遜、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和亞歷山大·弗萊明等等。
英國擁有較高的醫療水平,從1981年起,英國人的預期壽命逐年提高,2017年至2019年,預期壽命為男性79.4歲,女性83.1歲[283]。
英國的醫療保健也遵循權力下放體系,每個構成國都有私人和公共的醫療保健系統。公共醫保向所有英國永久居民提供,並且在絕大部分時候是免費的,這部分醫療經費的來源為常規稅收。不過,在公立醫療制度裡,病人非緊急下必須先看家庭醫生[284],醫生作出專業決定認為有需要才可去看專科醫生,以讓資源合理使用,而有緊急情況的病人通常先去急症專科急症室。目前公立醫療專科醫生最長輪候時間達一個月,被認為等待時間過長。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將英國的醫療保健提供情況評為歐洲第15位、世界第18位[285]。
二戰後在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下,歐洲各國紛紛開始建設福利國家。英國自1979經濟復甦以來,醫療保健支出大幅增加[286]。根據2018年經合組織的數據,英國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為3,121英鎊[287]。
醫療監管機構在全國範圍內都有設立,如醫學總會、護理與助產委員會等,還有如皇家學院等非政府機構。醫療保健的政策和運營責任分別由四個構成國的行政部門負責。每個構成國的衛生服務機構都相應有不同的政策和優先事項[288]。
英國文化受其自由民主的議會制政體、島國及宗教等等因素影響。英國由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四地區組成,四地區都有獨自的風俗和象徵。傳統上英國並不屬於歐洲,但歐洲文化也很大程度上地影響到了英國,二者綜合發展,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組成。
英國文學、音樂、電影、藝術、戲劇、媒體、電視、哲學和建築都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在歷史上誕生了如莎士比亞、拜倫、摩爾、狄更斯,布蘭克特三姐妹與蓋斯凱爾夫人等著名的文學家和藝術家。運動也是英國文化重要組成部份之一,其是許多運動的發源地,包括本國最流行的足球,英超聯賽就是世界重要足球聯賽之一。英國因此也被描述為「文化大國」,[289][290] 倫敦也由此成爲了世界文化中心之一。[291][292][293][294]
英國文學或不列顛文學(British literature)是指英國的文學作品。其文學發展繼承了先前的蘇格蘭及英格蘭文學傳統,包括一些早期的凱爾特語、盎格魯-撒克遜文學。歷史上,英國在不同時期包括了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萌島和海峽群島等地,所以英國文學除英語作品之外,也涵蓋了多種語言的文學[295]。而「English literature」這個概念雖有「英格蘭文學」的意思,但通常是指英語文學,包括了歷史上來自愛爾蘭、印度、澳洲等地使用英語寫作的作家創作的作品。英國文學和英語文學之間重疊的部分很多,但彼此並不相同;蘇格蘭文學、威爾斯文學也一般算作獨立的重要學科[296]。通常提到英國文學時,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英格蘭的英語文學。一般認為,莎士比亞的劇本是英國文學中最優秀的作品,也是最經常被引用的作品。
18世紀早期的英國文學稱為奧古斯都文學。這一時期的詩作都很正式(例如亞歷山大·蒲柏),英語小說也開始流行起來,出現了丹尼爾·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亨利·菲爾丁的《湯·瓊斯》以及塞繆爾·李察森的《帕梅拉》。
到18世紀晚期,浪漫主義文學興起,通俗小說(vernacular literature)開始流行。蘇格蘭詩人羅拔·彭斯復興了蘇格蘭語文學,在威爾斯,艾羅·莫干復興了傳統的群英會(eisteddfod)。
維多利亞時代是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黃金時期,代表作家有簡·柯士甸、艾蜜莉·勃朗特、夏洛特·勃朗特、狄更斯、威廉·薩克雷、佐治·艾略特和托馬斯·哈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英國出現了一批戰爭詩人和作家,例如威爾弗雷德·歐文、西格夫里·薩松、羅拔·格雷夫斯和魯伯特·布魯克,他們以描寫自己在戰壕中的經歷而出名。
英國劇場一向興盛,莎士比亞與其同時代作家克里斯托夫·馬洛、本·瓊森為早期英國劇場帶來了深度。近現代的著名劇作家則有哈羅德·品特、大衛·海爾(David Hare)、湯·斯托帕德、彼得·謝弗、莎拉·肯恩和馬田·麥當諾(Martin McDonagh)等等。
當代最著名的英國舞台劇導演首推博培達,著作《空的空間》為劇場經典書籍之一。最為人熟知的英國舞台劇演員則公認是羅倫士·奧利維爾。
17世紀著名的劇作家佐治·弗雷德里希·韓德爾(德國人,但後加入英國籍)對英國戲劇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曾經參與過小提琴,雙簧管風琴(oboe organ)等音樂演奏。韓德爾生於1685年的德國,1702年畢業於哈雷的德國音樂學院,1707年曾在意大利定居並且開始學習戲劇表演,1712年韓德爾在英格蘭定居,加入了北愛爾蘭王家樂隊。1728-1737年,他成功創建自己的戲劇演奏公司並為愛爾蘭貴族進行音樂表演,1759年於英格蘭去世。
英國視覺藝術史在西方美術史上非常重要。英國重要的藝術家有:浪漫主義運動中的威廉·布萊克、約翰·康斯特勃,森姆·帕爾默和透納;人像畫家約書亞·雷諾茲和盧西安·佛洛伊德;風景畫家湯馬士·庚斯博羅和羅倫士·史提芬·勞瑞;藝術與工藝運動先鋒威廉·慕禮斯;風格怪誕的畫家法蘭西斯·培根;波普藝術中的李察·咸美頓,彼得·布萊克和大衛·霍克尼;觀念藝術先鋒藝術與語言團體;[297] 雙人組合吉爾伯特與佐治;抽象藝術先鋒侯活·霍奇金,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安尼施·卡普爾和亨利·摩爾。
皇家藝術研究院一直是推進英國視覺藝術發展的重要機構。在英國重要的藝術院校有:倫敦藝術大學六校,包括中央聖馬田藝術與設計學院和車路士藝術與設計學院;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倫敦大學學院下屬的斯萊德美術學院;格拉斯哥藝術學院;皇家藝術學院;牛津大學下屬的拉斯金美術學校;藝術史教育重鎮科陶德藝術學院。
英國是體育大國,足球、馬球、英式欖球、板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均起源於英國。其中足球為英國的第一運動,尤其在英格蘭,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地區,國家足球代表隊往往是民眾最為在意以及支持的運動團隊。足球及欖球亦不單被民眾,政府乃至皇室視作單一的體育運動,更加被視為整個國家、民族的文化象徵之一,英格蘭男足在1966大獲成功,首次獲得世界盃冠軍,並在2021年及2024年連續兩次打入歐洲杯決賽;青年隊在世界盃和歐錦賽也有良好的表現。 英格蘭女子足球代表隊不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女子足球國家隊,也是近年歐洲進步最快的女子足球隊之一,在世界盃季軍和殿軍取冠失敗後,並在2022年女子歐洲杯獲得首座國際賽事,並在2023年女子歐洲-南美洲冠軍杯獲得第二座重要賽事,也在女足世界盃上獲得亞軍。
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亦是世界上最為成功的體育聯盟之一,聯盟中有曼聯、阿仙奴、車路士、利物浦、曼城以及托定咸熱刺等歐洲著名球會。而四大滿貫之一的溫布頓網球公開賽亦會每年於溫布頓舉行。
倫敦是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最多次的城市,1908年和1948年後,倫敦於2012年第三次取得夏季奧運舉辦權。英國在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累積獲得847枚獎牌(263金295銀289銅),位列歐洲第1,世界第3。
英國以傳統的「英國經驗主義」和「蘇格蘭哲學」(有時被稱為「蘇格蘭常識學派」)而聞名[299],「英國經驗主義」是哲學知識的一個分支,認為只有經過實踐驗證的知識才是有效的[300]。英國經驗主義最著名的哲學家有約翰·洛克、佐治·貝克萊和大衛·休謨;杜格爾德·史超域、湯馬士·里德和威廉·咸美頓是蘇格蘭「常識」學派的主要代表。兩位英國人:謝洛美·邊沁和約翰·史超域·密耳也因功利主義倫理理論(倫理學的一個分支)而聞名。這個理論首先由邊沁提出,後來由密耳在自己的短篇著作《效益主義》中使用[301]。
英國廣播公司(BBC)成立於1922年,是英國的一家公共廣播、電視和互聯網廣播公司,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廣播公司[302][303][304]。它在英國國內外運營着眾多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其國內服務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電視授權[305]。英國廣播公司國際頻道是一家BBC下屬之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廣播公司[306]。它以超過40種語言播報新聞、演講和討論[307]。
英國其他主要媒體包括獨立電視公司(ITV plc),該公司運營着組成獨立電視網[308]和英國天空[309]15家地區電視廣播公司中的11個。 在英國印刷的報刊包括《每日郵報》、《衛報》、《太陽報》、《每日電訊報》、《泰晤士報》、《每日快報》和《金融時報》等[310]。在英國出版並在全球範圍內發行的雜誌和期刊還包括《旁觀者》、《經濟學人》、《新科學人》、《新政治家》、《展望》、《新音樂快遞》和《廣播時報》。
儘管曼徹斯特的英國媒體城也是一個重要的全國性媒體中心,倫敦依然在英國媒體業中佔據主導地位:全國性報紙、電視和廣播的總部基本上都設在首都。愛丁堡、格拉斯哥以及卡迪夫分別是蘇格蘭和威爾斯重要的報刊和廣播發行中心[311]。英國出版業,包括書籍、名錄和資料庫、期刊、雜誌和商業媒體、報紙和新聞機構,總營業額約為200億英鎊,僱員人數167,000人[312]。2015年,英國每一百萬居民出版2,710本書,這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其中大部分出口到其他英語國家[313]。
2010年,英國82.5%的人口是互聯網用戶,此比例是當年用戶總數最多的20個國家中最高的[314]。英國擁有歐洲最大的視頻遊戲產業,是繼日本和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三大視頻遊戲生產國[315]。
英國是眾多著名音樂家的故鄉,這些音樂家都有可觀的貢獻和影響。英國音樂的傳統來自基督教音樂和不列顛民間音樂,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有着本土的傳統音樂,風格各異。進入工業時代後,興起如銅管樂隊和音樂廳樂團這樣的新形式,挑戰傳統民樂的流行地位。現代流行音樂的諸多潮流都發源自英國,如節拍音樂、強力流行、迷幻音樂、前衛搖滾、重金屬音樂、新浪潮音樂、電子流行、迴響貝斯[319][320][321]等。
在古典音樂方面,按照歷史梳理,都鐸時期的音樂歸類為文藝復興音樂,湯馬士·塔利斯、約翰·塔弗納、威廉·伯德、奧蘭度·吉本斯、約翰·道蘭德是這時英格蘭著名的音樂家,他們創作出卓越的彌撒曲、牧歌和魯特琴曲。之後的史超域王朝復辟時代,亨利·珀塞爾引領潮流,托馬斯·阿恩等人追隨,他們創作假面舞曲、頌歌和艾爾抒情調,作為之後英格蘭音樂的傳統風格而延續。入籍英國的德意志人韓德爾是巴洛克時期卓越的作曲家[322][323],他創作的《水上音樂》《皇家煙火》和《彌賽亞》廣為人知[324],頌歌《牧師扎多克》成為英國君主的傳統加冕曲。19世紀下半葉,愛德華·埃爾加可謂最成功的作曲家,涵蓋各式風格,成就和當時的歐陸名家匹敵;阿瑟·薩利文和威廉·S·吉爾伯特合作創作出許多經久不衰的薩伏依歌劇作品。進入20世紀,有古斯塔夫·霍爾斯特和雷夫·佛漢·威廉士等英國作曲家自民間音樂汲取靈感,引領英國民歌復興;布里頓男爵的歌劇作品成就斐然,是英國現代歌劇的先驅。在戰後的當代,著名的英國作曲家有彼得·麥士威·戴維斯,他創作出有序列音樂、東方音樂和文藝復興音樂色彩的獨特作品;夏里遜·伯特威斯爾,他的音樂具有神話色彩,富於詩情;約翰·塔文納,以宗教精神深厚的合唱作品著稱[325][326][327][328][329][330]。
20世紀,源自美國的布魯士、爵士樂、搖滾樂進入英國,開啟潮流。20世紀50年代中期,英國人發明「流行樂」(pop music)一詞,用以指代「搖滾樂及其與新的青年音樂的融合形式[331]」。來自英國的披頭四樂隊和滾石樂隊在20世紀60年代主導樂壇[332]。英國成為搖滾樂發展的重地,英國搖滾音樂人開創硬式搖滾[333]、拉格搖滾、藝術搖滾、重金屬樂[334]、太空搖滾、華麗搖滾[335]、哥德搖滾[336]、斯卡朋克等諸多流派;亦參與前衛搖滾、迷幻搖滾[337]、朋克搖滾[338]潮流的發展。披頭四樂隊售出超過10億張唱片,是流行音樂史上最受好評及商業上最成功的樂隊[316][317][318][339][340]。滾石樂隊、平克·佛洛伊德、Queen、齊柏林飛船、比吉斯、艾爾頓·強皆頗受歡迎,唱片銷量皆超出2千萬張[341][342][343][344][345][346]。現代英國是音樂產業大國,伴隨強勢的英文流行文化,許多當代音樂人在全世界頗受歡迎,近年較為成功的有佐治·米高、綠洲樂隊、辣妹合唱團、電台司令、酷玩樂隊、北極潑猴、羅比·威廉士、艾米·懷恩豪斯、愛黛兒、紅髮艾德、1世代、哈利·斯泰爾斯[347][348][349][350]、杜阿·利帕。
英國有着享譽世界的交響樂團和合唱團,如BBC交響樂隊和倫敦交響樂團合唱團。每年的國殤紀念日,英國全國會舉辦紀念音樂會,演奏《統治吧,不列顛尼亞!》等紀念歌曲[351][352]。英國唱片業協會每年舉行盛會頒發全英音樂獎,並設置音樂界傑出貢獻獎贈予有重要歷史地位的世界音樂人,流行樂分支的英國得主有誰人樂隊、大衛·鮑伊、艾力·克萊普頓、羅德·史超域、警察樂隊、佛利伍麥克等[353];古典樂得主有指揮家西蒙·拉特爾、提琴家奈吉爾·甘迺迪、電影配樂家約翰·巴瑞、劇作配樂家安德魯·勞萊·韋伯等[354]。
許多英國城市有着濃厚的本地音樂文化。來自利物浦的音樂人共創作了54首英本國榜首單曲,這個數字是世界之冠[355];格拉斯哥於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音樂之城;曼徹斯特的音樂人為酸浩室和英倫搖滾運動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倫敦和布里斯托是鼓打貝斯和神遊舞曲等電子樂流派的發源地[356];伯明翰因黑色安息日樂隊而被譽為重金屬音樂的誕生地[357][358]。
英國飲食雖然和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較為簡單,但英式早餐和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較為豐盛。英國料理傳統上注重食材本身的味道。[359] 而國際上熟知的英國飲食包括英式早餐和聖誕晚宴。[360] 凱爾特原住民本身就有一系列常用的農業作物及動物食材,而諾曼征服英格蘭後又帶來了許多外來種。[360] 大英帝國的殖民活動又使得食用味道強烈的香料及草藥的印度菜進入英國。
英國內的四個組成部份都有各自的獨特飲食,傳統的英格蘭飲食有週日烤肉、約郡布丁和肉汁。[361]炸魚薯條和英式早餐(培根、烤西紅柿、炸麵包、黑布丁、烘豆、烤蘑菇、香腸和蛋)。最早的炸魚薯條出現於1860年奧爾德姆的杜米菲爾德市場(Tommyfield Market)。[362]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肉派,例如牛排腰子派、牧羊人派、農舍派、康和郡菜肉烘餅和豬肉派。[361]
在英國文化中,通常會在下午4至6點吃下午茶。而作為英國最常見的飲料之一,茶由查理斯二世之妻布拉干薩的嘉芙蓮引入英國,傳統上下午茶還包括三明治、司康餅、蛋糕或其他點心。[363][364]
截至2020年,英國本土及海外領土共有32處自然或文化遺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365],其中英格蘭18處、蘇格蘭五處,威爾斯三處,北愛爾蘭一處,另有一處為英格蘭和蘇格蘭共有,海外領土百慕達、直布羅陀、皮特肯群島和聖海倫娜各一處。英國的首批世界遺產包括「巨人之路」及其海岸、杜倫大教堂和城堡、佐治鐵橋區、斯塔德利皇家公園和噴泉修道院遺址、巨石陣、埃夫伯里及周圍的巨石遺蹟,以及圭內斯郡愛德華國王城堡和城牆,均於1986年入選。最次入選的是英格蘭卓瑞爾河岸天文台,於2019年7月列入。[366]
日期 | 中文譯名 | 當地名稱 | 備注 |
---|---|---|---|
1月1日 | 元旦 | New Year's Day | |
1月2日 | 元旦翌日 | The Day following New Year's Day | 只適用於蘇格蘭地區 |
3月17日 | 聖柏德歷節 | St. Patrick's Day | 天主教節日,只適用於北愛爾蘭地區 |
日期不定 | 耶穌受難日 | Good Friday | 復活節之前的一個星期五 |
日期不定 | 復活節星期一 | Easter Monday | 春分後第一個滿月後的第一個星期一,不適用於蘇格蘭地區 |
日期不定 | 五月初公共假日 | Early May Bank Holiday | 五月份第一個星期一 |
日期不定 | 春天公共假日 | Spring Bank Holiday | 五月份最後一個星期一 |
7月12日2 | 奧蘭治日 | Orangemen's Day(Battle of the Boyne's Day) | 只適用於北愛爾蘭地區 |
日期不定 | 夏天公共假日 | Summer Bank Holiday | 八月份最後一個星期一 |
11月5日 | 篝火之夜 | Guy Fawkes Night | 非官方假期 |
12月25日 | 聖誕節 | Christmas Day | |
12月26日 | 節禮日(拆禮物日) | Boxing Day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