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源於英國的基督教教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聖公宗(英語:Anglicanism/Episcopalianism),又譯為「安立甘宗」[1],意為英國式教會,形容制度、教會、禮儀傳統和神學思想,是源自英國(英格蘭)的英格蘭國教會和愛爾蘭教會及其於世界各地衍伸出來的教會之總稱。2011年時,全球聖公宗基督徒超過8500萬人。
系列條目 普世聖公宗 | |
坎特伯雷座堂 | |
組織 | |
---|---|
背景及歷史 | |
基督教 · 基督教教會 | |
神學 | |
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 | |
禮儀和崇拜 | |
聖公宗主題 | |
合一運動 · 修道 | |
聖公宗主題頁 |
聖公宗起源於16世紀,標誌性事件為亨利八世因離婚問題與教宗產生矛盾,立英格蘭教會為國教,實行英國宗教改革,逐漸成為普世聖公宗。其他國家的聖公宗因為與坎特伯雷總主教共融而成為普世聖公宗的一員。聖公宗因教義、體制與舊教(羅馬天主教會)相差不大,又被稱為「新教中的舊教」。
托馬斯·克蘭麥、理查德·霍克、休·拉蒂默等是聖公宗的代表人物,一如其他教派的路德、加爾文、諾克斯、慈運理和衛斯理等神學家。
普世聖公宗團契(英語:Anglican communion)是神聖、大公及使徒所傳的教會的一部分,是與坎特伯雷總主教共融的成員教會構成的一個教會,是既大公又經過改革的教會。
由於英語中Anglican與Angli詞型相近,有時會被誤認為是非宗派名稱,因此在美國、蘇格蘭等強調聖公會非英格蘭民族特性的地區,稱為「The Episcopal Church」(「Episcopal」意為「主教制的」),信徒稱為「Episcopalian」。
聖公宗於1842年來華,早期名為「安立甘會」,為英語「Anglican」(盎格利的)的音譯。1912年4月26日,在上海改名為「中華聖公會」,取《使徒信經》中「我信聖而公之教會」之意。現在漢語地區、韓國及日本基督徒都使用「聖公會」為公用名稱。
十七世紀時英國聖公會開始在美國、澳洲、加拿大、新西蘭和南非等地創立教會。從18世紀起,由一批聖公宗傳教士在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建立聖公宗教會。英國聖公會派遣史丹頓牧師到香港成立聖公會,為聖公宗在華播教之始。
獨立自主的成員教會有完全的權限管轄本教會內部事務,不受英格蘭教會或者其他外國成員教會的干涉,並通過和坎特伯里大主教的共融成為普世聖公宗教會的一部分。
聖公宗具有完整的使徒統緒,特別是在按立神職人員的續承上。聖公會實行三品聖職:主教(監督)、祭司(司鐸、牧師)和執事(會吏、教理問答)。此制度是七件聖事之一──聖佚聖事。
從天主教會分離出來後,聖公宗領袖須確定教義和信仰實踐上與天主教和歐陸新教之間的異同。在幾十年的形勢變化中,一系列關鍵性的教義文獻相繼出現,直至最後於1571年確認《三十九條信綱》。普世聖公宗內,不同成員教會對《三十九條信綱》的地位持不同觀點,例如美國聖公會1801年已刪除了關於英國王室至高無上的條文,現時該會神職人員和平信徒亦毋須遵守信綱條文。雖然《三十九條信綱》現時對教會已不再具約束力,但條文內容及其教義已被納入《公禱書》。[2]
聖公會的禮文書,同時也是普世聖公宗和各成員教會的法典。第一本《公禱書》於1549年寫成,不但用英文編寫,還有系統地編排經課表,從此成為崇拜時信徒認識信仰、一同敬拜、頌揚上主的工具,之後在1552年、1559年、1662年和1928年亦有推出不同版本或修訂。1662年版是最後一本獲英國國會接納通過、具法律地位的《公禱書》。1928年版雖然不獲英國國會接納通過,卻獲主教院授權在教區及牧區使用。直到近代,英國國會已授權英格蘭聖公會,自行決定教堂使用的崇拜禮文,無須再經國會通過。
蘭柏會議始於1867年,是全球普世聖公宗的一個定期主教會議,主教出席需要得到邀請。150年以來,蘭柏會議在同性婚姻、按立女主教等重大議題上主導著聖公宗的思想。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