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聖公會派別(英語:Churchmanship 或 Churchpersonship;在官方情境下一般稱作「傳統」[tradition])是指在英格蘭教會及普世聖公宗內部發展出來的多種觀點、思潮、傾向、派別。這些觀點和派別影響到聖公會的神學及禮儀,使聖公會傳統趨向多元化。
系列條目 普世聖公宗 | |
坎特伯雷座堂 | |
組織 | |
---|---|
背景及歷史 | |
基督教 · 基督教教會 | |
神學 | |
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 | |
禮儀和崇拜 | |
聖公宗主題 | |
合一運動 · 修道 | |
聖公宗主題頁 |
「Churchmanship」一詞源自「churchman」,後者原意為「牧師」或任何「聖職者」,約於1677年前,該詞開始指稱那些堅定的英格蘭教會擁護者;到了19世紀,該詞又用於區分聖公會教徒和持有異議的教徒。前者則首次使用於1680年,原本用來表達那些英格蘭教會擁護者的態度和意見,如今這個詞被賦予了新的含義,用來描述並分類聖公會內部的不同觀點及派別。某些聖公會教徒樂於將自己劃分到特定派別中,也有教徒認為自己就是聖公會信徒,不用再細分派別。(Neill,第398頁)
於17世紀末開始使用的「高派」與「低派」是最早的兩個分類,原本用以描述在英國政教關係上持不同意見的人。但隨着時代的變遷,詞義也隨之變化。到了19世紀末,這兩個詞主要用來區分對教會禮儀持相反意見的教徒,即高派教徒重視儀式的華美,低派教徒主張簡化儀式。在高、低派教會被定義不久之後,低教會派中的部份信徒被稱作「宗教自由主義者」,因為他們不太重視教會所定的教義,或者說對這些特定教義漠不關心,毫無興趣。這些自由主義者最終於19世紀演變成聖公會中的廣教會派,該派並於20世紀上半葉發展出「現代主義」運動。現今,聖公會中的派別通常被稱為「安立甘大公派」、「聖公會福音派」以及「自由派」。前文所述的派別中,除了高教會派,其他名稱一般只用於指稱歷史上的派別劃分。對每個名稱的精準定義會因人而異,且如今抱持混合思潮的派別也越來越多,比如安立甘大公主義自由派。而廣教會派在現代的用法也和歷史上不盡相同,現時該派主要指那些不分派別的聖公會教徒,即既不屬於高教會派,也不屬於低教會派、福音派或自由派。(Hylson-Smith,第340頁)
衆所周知,聖公會的三大教會權威來源是聖經、理智與傳統。一般來說,低教會派和福音派信徒更重視聖經;廣教會派和自由派信徒側重理智;高教會派和安立甘大公派崇尙傳統。(Holmes III:11; Carey:14-16)但這些都不是絕對的,如前所述,現今抱持混合思潮的派別也越來越多。所以,如果只着眼於單一的派別劃分是難以窺見全貌的。約克大主教西利爾·加柏特在他的著作《The Claims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中提到他在薩瑟克教區的經歷:
「 | 我發現這個教區的教徒分屬不同派別,他們之間的差異非常明顯…… 但只要有虔敬之心,無論是在安立甘大公教堂的晨間敬拜,抑或在福音派教堂的晚間佈道,我都不會遇到任何困難…… 且一旦有需要的話,這裏的牧師和平信徒都能摒棄派別之分,聚到一起作祈禱、事工、奉獻。(Garbett,第27頁) | 」 |
專長英倫宗教史的歷史學家威廉·吉勃遜在其著作《The Church of England: 1688-1832》中寫道:
「 | 由於人們對18世紀一場短暫爭議的過多關注,讓大家忽略了那個時期的多數牧師和平信徒其實都心懷安寧與平和…… 那時的高派和低派之間的關係並非楚河漢界,它們更像是聖公會內部的兩股廣涵流派,雙方常有融合、重疊甚至一致的情況發生。(Gibson,第1, 2頁) | 」 |
「Churchmanship」這一概念有時也被其他基督宗教教派所採納,比如在路德宗裏就有自由派、敬虔派、認信派、高教會派以及福音派天主教。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