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季候風(又稱季風)是週期性的風,隨着季節變化,並且盛行風向(40%以上風頻)季節切變達120度以上(按照傳統定義,非全球性季候風定義)。主要發生在季候風亞洲(東亞、東南亞、南亞地區)、西非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的北部沿海地帶等地。北美、南美、阿拉伯半島及東南非亦有小範圍的季候風現象,但未能形成大範圍且穩定的季候風氣候帶。
阿拉伯人很早已發現了季候風,並稱之為"موسم"(Mausim),意思為季節。古時代阿拉伯商人利用風向的季節變化特點從事航海活動,當時人們對盛行此地的季候風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17世紀後期,隨着歐洲商人在這一地區航海活動的增加,人們對季候風的觀察更為細緻,從而加深了對季候風的認識。17世紀後期愛德蒙·哈雷首先提出海陸間熱力環流的季候風成因理論。隨着季候風風向的轉變,雲雨等天氣現象也發生相應變化,因此季候風與農業生產密切有關,從而引起廣泛關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因為高空資料的積累,對季候風的形成有更深刻的認識,提出季候風是海陸分佈、行星環流及地形三者的綜合影響。
海水的比熱容量遠比陸地為高,所以陸地在冬季時的降溫以及夏季時的升溫比海洋快和明顯,造成溫度上的差異。當空氣受熱膨脹,密度便會降低,因而向上升;反之亦然。這使得在夏季時陸地的氣壓會比海洋低,海洋的冷濕空氣向陸地移動,冬季時則相反,所以季候風區在夏季和冬季的風向會相反。[1]
在赤道附近,以北半球為例,冬半年盛行東北信風,夏半年赤道低壓隨着太陽直射點北移而北偏,使得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在北半球地轉偏向力的右偏作用下偏轉成西南方向的赤道西風。信風和赤道西風方向大致相反,從而形成季候風。
亞洲東部是世界上季候風氣候最典型的地區,原因是該地地處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造成的影響十分明顯。該地由此形成了獨特的熱帶季候風氣候、亞熱帶季候風氣候和溫帶季候風氣候[1],是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氣候[2]。
南亞季候風區範圍包括北印度洋和孟加拉灣沿岸地區,包含印度次大陸和中南半島西岸。在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吹出之東南信風,在跨越赤道後受地轉偏向力影響轉為西南風(赤道西風)[1]、加上索馬里的地形影響,成為強烈的西南氣流吹向印度次大陸。加上青藏高原受熱而在高空形成青藏高氣壓,加強該區的高空輻散,使南亞季候風區的夏季季候風強而穩定,並有大量對流活動產生。[3]
因為地面吹着強勁的西風季候風,但高空卻受青藏高氣壓的東風急流影響,以致地面和高空風向不一致,或說垂直風切變強烈,以致南亞季候風區熱帶氣旋活動較少。
東亞季候風區範圍包括南海及太平洋西北沿岸地區,包含中南半島東岸、中國東部和朝鮮半島、菲律賓群島、日本等地。在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大洋洲散熱明顯,成了一個冷源,氣壓比海洋高,季候風氣流自東南向西北吹,進入北半球受科氏力(科里奧利力)影響偏轉為西南風,混合越過中南半島的南亞季候風後在中國內陸的內陸熱低壓影響下轉而吹向中國內地,形成東南亞和南海夏季的西南季候風。東面的太平洋因升溫比亞歐大陸慢,濕潤的空氣向亞洲的低壓移動,在東亞東部形成東南季候風。[1]這股氣流位於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西側,並會和越赤氣流發展出季候風槽。大部分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都是在季候風槽中發展出來的。東亞季候風跨越的緯度極廣,南至近赤道的檳城,北達副極地氣候的廟街 (俄羅斯)、馬加丹,均為季候風可到達的範圍。
在北半球的冬季,西伯利亞平原以及蒙古高原成為一個強大的冷源,由於熱力性質的差異使氣壓上升,形成由東亞吹向太平洋和南半球的冬季季候風。[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