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東漢末年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曹嵩之子,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2]:1。東漢末年丞相、外戚、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和詩人,東漢末年主要群雄之一,職位為丞相,為漢末實際上的最高掌權者,亦是三國時代曹魏奠基者。其子曹丕建立曹魏,追尊其廟號為太祖,追諡武皇帝。
曹操 | |||||||||||||||||||||||||
---|---|---|---|---|---|---|---|---|---|---|---|---|---|---|---|---|---|---|---|---|---|---|---|---|---|
東漢魏王、丞相、政治家、軍事家 曹魏追尊皇帝 | |||||||||||||||||||||||||
東漢丞相、魏王、冀州牧 | |||||||||||||||||||||||||
國家 | 漢 | ||||||||||||||||||||||||
時代 | 東漢 | ||||||||||||||||||||||||
主君 | 漢靈帝→漢少帝→漢獻帝 | ||||||||||||||||||||||||
姓名 | 曹操 | ||||||||||||||||||||||||
字 | 孟德 | ||||||||||||||||||||||||
職官 | 郎官(174年) → 洛陽北部尉(174年) → 頓丘令(177年) → 議郎(180年) → 騎都尉(184年) → 濟南國國相(184年) → 典軍校尉(188年) → 奮武將軍(190年) → 東郡太守(191年) → 兗州牧(195年) → 建德將軍(196年) → 鎮東將軍、費亭侯(196年) → 司隸校尉、錄尚書事(196年) → 大將軍、武平侯(196年) → 司空、車騎將軍(196年) → 冀州牧(204年) → 丞相(208年) → 魏公(213年) → 魏王(216年) | ||||||||||||||||||||||||
封爵 | 費亭侯→武平侯→魏公→魏王→魏武帝(追封) | ||||||||||||||||||||||||
封地 | 魏郡 | ||||||||||||||||||||||||
氏族 | 譙郡曹氏 | ||||||||||||||||||||||||
籍貫 | 沛國譙縣 | ||||||||||||||||||||||||
出身地 | 沛國譙縣 | ||||||||||||||||||||||||
別名 | 吉利(小名) 阿瞞(小字) | ||||||||||||||||||||||||
出生 | 永壽元年(公元155年) 東漢沛國譙縣 (今安徽省亳州市) | ||||||||||||||||||||||||
婚年 | 卞氏(179年結婚),其餘不詳[1] | ||||||||||||||||||||||||
逝世 |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廿三日庚子 (公元220年3月15日)(65歲) 東漢洛陽 (今河南省洛陽市) | ||||||||||||||||||||||||
廟號 | 太祖(魏文帝追尊) | ||||||||||||||||||||||||
諡號 | 武王(漢獻帝初諡) 武皇帝(魏文帝追尊) | ||||||||||||||||||||||||
墓葬 | 高陵 | ||||||||||||||||||||||||
| |||||||||||||||||||||||||
著作 | |||||||||||||||||||||||||
觀滄海、短歌行等多首 | |||||||||||||||||||||||||
早年與袁紹相處甚厚,袁紹與何進欲盡誅閹宦,引董卓入京。後董卓禍亂朝野,授予曹操為驍騎校尉,想要與曹操共事。曹操更名改姓,東歸陳留,聚義兵隨多路諸侯一同討伐董卓。後聯盟破碎,曹操自行發展,實力逐漸積累。後董卓服誅,操討陶謙,征張繡,滅呂布,敗袁術,在中原成功立足。初平三年(192年),據兗州,分化誘降黃巾軍三十餘萬,選取其中精銳組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漢獻帝至許縣,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實力頗為強盛。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戰擊破袁紹大軍,並持續向北,克滅袁尚、袁譚,北擊烏桓一統北方,實力雄厚,睥睨天下。建安十三年(208年)進位丞相。同年發兵南征,劉琮束手,收服荊州。於是曹操決定繼續南下,發兵二十餘萬[3],自稱八十餘萬[4],意欲統一南方。然而在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擊敗,元氣大傷。建安十六年(211年),在渭南之戰擊破關中聯軍。建安二十年(215年),取漢中,次年(216年)自魏公進爵魏王[5]。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庚子,曹操薨於洛陽[6],終年六十六歲[2]:1。
曹操於建安年間權傾天下,在世時官至司空、大將軍,自任丞相,爵至魏王,諡號武王,漢獻帝淪為他的傀儡皇帝,實際上由曹操掌管大權,故而諸葛亮稱其為「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方則稱為「奉天子以令不臣」。其被指為人多疑,長久以來以「奸雄」的形象流傳於世。但其為人也以禮賢下士而著稱。其文筆為人稱頌,詩文也流傳於世。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失。毛宗崗評《三國演義》稱曹操為「三絕」中的「奸絕」。
東漢永壽元年(155年),曹操出生於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的一個宦官家族,養祖父是宦官曹騰,歷侍四代天子,漢桓帝時封為費亭侯。父親曹嵩是曹騰養子,漢靈帝時官至太尉。《三國志》中記載曹操遠祖是漢代初期的相國曹參,但是裴松之註曰:「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為從父兄弟」[7];胡三省註《資治通鑑》稱:「曹氏,夏侯氏之出也」[2]:9;曹氏先世實屬難考[2]:13。
曹操少年時機警、權數[2]:14。十歲時曾經在家鄉擊退鱷魚[8],但性格放蕩不羈[2]:14。曹操的叔父曹熾數次在曹嵩面前批評曹操,曹操聽到後心生不滿。有次在曹熾經過時,曹操突然裝作中風的樣子,曹熾急忙去找曹嵩,曹嵩趕來時,曹操卻和平常一樣,說自己原本就沒有病,因此曹熾不受曹嵩喜愛,以為曹熾就愛亂說謊。所以之後曹熾再告曹操的狀時,曹嵩都不相信他的話,曹操也更加肆無忌憚。[9]曹操曾經和袁紹偷新娘[10],這些舉動不為世人看重。只有橋玄、何顒、李瓚和王儁認為曹操是非常之人,將來一定會安定天下[11][12][13][14][15][16]。當時曹操還在當默默無聞的洛陽北部尉,橋玄建議曹操去結交當時投靠名士許劭,以提高名望。曹操問許劭「我是怎樣的人(我何許人也)?」[2]:18據説,許劭鄙視其為人不肯回答,後曹操固問之,劭曰:「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2]:18(孫盛《異同雜語》記載為:「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2]:18),曹操聽罷大笑,並逐漸知名[17][18][19][20]。許劭相當看重曹操的能力,曹操因許劭而名當世,許劭也因評論曹操而名流千古[2]:18。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北征,路過橋玄之墓,祭祀橋玄,並且寫下悼文[21]。李膺子李瓚將沒時謂子李宣等稱:「時將亂矣,天下英雄無過曹操。張孟卓與我善,袁本初汝外親,雖爾勿依,必歸曹氏。」[2]:19
孫盛《異同雜語》記載:曹操嘗私入中常侍張讓家,張讓發覺後,曹操手舞著戟越牆逃出,才藝絕人[2]:16。又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曾經抄錄古代諸家兵法韜略,還有註釋《孫子兵法》的《孫子略解》,後立志組成《兵法接要》此為後來的《孟德新書》。
曹操年輕時是名諸生[22],熹平三年(174年),二十歲的曹操察舉孝廉成為郎官,不久司馬防(曹魏後期的權臣和西晉奠基人司馬懿的父親)推薦曹操為洛陽北部尉[註 1],但曹操想擔任洛陽令,不過負責人事的選部尚書梁鵠並沒有同意[23]。曹操上任洛陽北部尉後,在官署門口放置五色棒,規定犯法者處死[24]。數月後,宦官蹇碩的叔叔蹇圖違禁夜行,被曹操依律棒殺。這使曹操得罪宦官集團,可是曹操是依法而行,這些人又無法中傷詆毀曹操,只好表面稱讚他,但卻暗中陷害,舉薦他去擔任地方官,從此離開中央。177年,曹操被任命為頓丘令[25],第二年,曹操因堂妹夫滁強侯宋奇被宦官誅殺,受到牽連,被免去官職。其後,在洛陽無事可做,回到家鄉譙縣閒居。[26]。
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徵召,任命為議郎。此前(168年),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謀劃誅殺宦官,不料反為閹黨所害。曹操上書陳述竇武等人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滿朝,而忠良之人卻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辭懇切,沒有被漢靈帝採納。而後,曹操又多次上書進諫,雖偶有成效,但是東漢朝政日益腐敗,曹操知道無法匡正[27]。
中平元年(184年)二月,太平道首領張角聚眾起義,黃巾之亂爆發,朝廷任命曹操為騎都尉,前往潁川郡鎮壓叛亂。由於鎮壓黃巾軍有功,升任濟南相,任職後罷免濟南貪污縣令8名,並且嚴令禁止當時盛行的宗教迷信。[28]據說因為曹操當政素稱嚴明,濟南郡一帶作亂之徒聽說曹操要來,都紛紛潛逃到別的郡縣。曹操被任命為東郡太守,但是曹操沒有就任,自稱在擔任濟南相期間的行為得罪十常侍和地方豪強,害怕引起報復,稱病回鄉,在譙縣東部五十里建築精舍,上半年研讀書籍傳記,下半年以打獵為自己娛興,還言:顧視同歲中,年有五十,未名為老[29],同時也謝絕賓客來訪[30]。當時天下紛亂,先是發生冀州刺史王芬聯合南陽許攸、沛國周旌與汝南陳逸等地方豪強,謀劃廢黜靈帝立合肥侯的事件。王芬等人曾經希望曹操加入他們,但被曹操拒絕,[31]後來王芬事敗自殺。接着,又有西北金城郡(今甘肅蘭州)的邊允、韓約殺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餘萬反叛朝廷。
188年,漢靈帝組建西園軍,曹操被起用為典軍校尉,但曹操不願受徵招,但在橋玄門生王儁的勸說下,才往沛國相袁忠處求入京文書,中途袁忠還羞辱曹操一番,這為日後曹操一日誅三賢埋下禍根[來源請求],之後朝廷將曹操派往家鄉募兵,結果中途士兵叛亂,襲擊曹操,曹操負傷逃脫[32]。189年,在位22年的漢靈帝駕崩,終年34歲,太子劉辯登基,何太后臨朝聽政。大將軍何進想趁宦官失勢之機誅滅閹黨,但是沒有取得太后的支持。於是何進便召時任并州刺史的董卓進京,脅迫太后同意。然而此舉打草驚蛇,董卓尚未抵達京城,何進已經被宦官下手謀殺,隨後宦官十常侍也被袁紹、袁術等人帶兵誅殺。同年九月,董卓入京,誅殺丁原,逼走袁紹,執掌朝政。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改立其弟陳留王劉協為皇帝,是為漢獻帝,京城陷入混亂。為了穩定局面,董卓想拉攏曹操,上表奏請曹操為驍騎校尉。但是,曹操沒有接受董卓所封的官職,害怕惹禍上身,更名改姓,與西園助軍右校尉馮芳、前將軍袁術潛逃出洛陽。向東逃亡,經過中牟縣時,被亭長懷疑是劫掠的涼州兵,於是將曹操抓去見縣令,馮芳、袁術趁機逃亡,後來曹操把自己召集諸侯共討董卓的事說出,又以劉邦,放走劉秀的兩位亭長為事,終於讓亭長放走曹操,曹操逃亡到成皋,投奔故人呂伯奢家,呂伯奢不在,其子招待曹操。曹操聽見有磨刀之聲,以為呂伯奢兒子要抓捕自己獻給官府,乾脆將呂伯奢五個兒子和呂家2名賓客全部殺死。事後曹操發現自己是誤殺,於是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來安慰自己[33][34][35]。曹操殺死呂伯奢兒子離開後,道逢二人,容貌威武,曹操避讓。二人笑着對曹操說:「感覺你很害怕,為什麼呀?」曹操覺得詫異,把剛才殺人的事全盤托出。臨別前,曹操解佩刀送給二人並說:「以此表吾丹心,願二賢慎勿言。」[36]
189年十二月,在回到陳留郡之後,曹操散盡家財徵募鄉勇,甚至親自和刀匠一同製作武器[37],豪強衛茲也傾家財助之,曹操率先於己吾揭竿舉義,討伐董卓。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董卓討伐戰開始,勃海太守袁紹、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河內太守王匡、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國相鮑信等地方勢力,舉兵反董,群雄推舉袁紹為盟主。曹操則行使奮武將軍之職。
此次戰役中,曹操跟隨諸將駐紮酸棗,當時天下英雄豪傑,都以袁紹馬首是瞻,只有鮑信認為曹操是撥亂反正的雄才。而鮑信的推算也沒有錯,在董卓焚燒洛陽,挾持漢獻帝與百官遷都長安之後,袁紹等各軍將領都畏懼董卓而按兵不動,誰也不敢先發動攻擊,唯有曹操單獨引兵西行。張邈派部將衛茲率領一部份兵力跟隨曹操,曹操打算奪取成皋,在抵達滎陽汴水時,和董卓部將徐榮遭遇,大敗,士卒死傷眾多。戰中,曹操被流矢射中,所騎戰馬受傷倒下,幸而曹洪把自己的坐騎讓給曹操,且步行隨侍保護,才能乘夜逃走。也是因為這戰,徐榮發現曹操以這麼少的兵力,都能奮戰一整天,判斷酸棗不易攻下,因此也向後撤退。
曹操回到酸棗,看見各軍累積起來也有十餘萬,但諸將每天歡宴飲酒,沒人圖謀進取,於是提出建議:
然後諸將不能接受這項部署,曹操因為士兵多死在滎陽之戰,只好跟司馬夏侯惇等,前往揚州募兵,揚州刺史陳溫、丹陽太守周昕給予曹操四千餘人。行軍至龍亢,士卒叛變,趁夜焚燒曹操營帳,曹操親手斬殺數十人,才出營帳,沒有參與叛變的僅剩五百餘人。又行軍到銍、建平一帶,集結殘兵一千餘人,投奔袁紹,前來河內駐守。
然而不久後,酸棗大營糧秣告盡,各軍星拔營散,同時內鬥又起,劉岱和橋瑁交惡,橋瑁被殺。袁紹和韓馥又謀立幽州牧劉虞為帝,想拉攏曹操,遭到曹操拒絕。聯軍無暇顧及董卓之事,於是反董卓聯盟解散,除了曹操、孫堅、王匡之外,其餘諸軍皆沒有和涼州軍團交戰,只是各懷鬼胎,保存實力。曹操聽從鮑信的建議,想避開袁紹新佔的冀州,往黃河南邊的兗州進行發展。這時黑山軍於毒、白繞、眭固等十餘萬眾攻略魏郡、東郡,東郡太守王肱無法抵抗,曹操趁機使袁紹讓自己前往東郡,並順利地濮陽擊敗白繞。袁紹於是上表曹操為東郡太守,屯駐東武陽。[38]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駐軍頓丘,黑山賊於毒等趁機攻擊東武陽,曹操率軍直向於毒的本營西山,於毒得到消息,解除對東武陽的進攻。曹操趁勝進抵內黃,大破眭固及南匈奴單于於夫羅等,東郡遂告安定。
夏,青州的百萬黃巾大軍入侵兗州。兗州刺史劉岱不聽濟北相鮑信勸阻,與黃巾軍交戰,結果被殺,舉州驚恐。曹操部屬陳宮前往昌邑,向別駕、治中推薦曹操繼任。鮑信心中亦有同樣想法,於是與州吏萬潛等到東郡迎接太守曹操,推舉他擔任兗州牧。後來與黃巾軍戰於壽張以東,初期失利,後曹操即起補救,加強訓練,賞罰嚴格,又不斷使用奇兵詭計,晝夜進攻,終於逼退黃巾軍。然而鮑信在亂軍中戰死,曹操重金尋鮑信屍體不得,只好雕刻其木像安葬祭拜。之後,曹操追擊黃巾直到濟北國,黃巾軍眼見退無可退,遂全體投降,其中有士兵三十餘萬人,眷屬老幼約一百萬人。曹操遴選其精銳,組成大名鼎鼎的「青州兵」。
與此同時,漢獻帝下詔使金尚為兗州刺史,曹操在金尚要赴任之際,率軍攻擊,金尚只好投奔袁術。
當時,袁紹和袁術反目成仇,雙方拉結人馬,袁紹找上荊州劉表,而袁術則找上公孫瓚、陶謙。而作為袁紹盟友的曹操,幫助袁紹打敗屯駐高唐的劉備、屯駐平原的單經、屯駐發干的陶謙等。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屯軍鄄城。此時劉表截斷盤踞在南陽的袁術其糧道,袁術受不了如此壓力,率軍北上,打算進佔兗州。聯絡黑山賊餘黨以及於夫羅,屯駐封丘,並派遣將領劉詳駐紮匡亭。曹操出兵攻擊劉詳,袁術來救,為曹操所敗,曹操乘勝包圍封丘,還沒包圍完成,袁術突圍,退駐襄邑,曹操追擊,連戰連勝,最後袁術退入揚州九江郡,曹操因此回軍定陶。是為匡亭之戰。
秋,陶謙攻打兗州東部泰山郡,使得曹操父親曹嵩被殺。對於曹嵩之死,存在爭議。[39]為此事,曹操開始攻擊徐州牧陶謙,並得到袁紹相助[40]。曹操打到彭城,陶謙不敵退保郯縣,曹操在此戰中被指「多所殘戮」[41]:33[42]。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以荀彧、程昱留守,再攻陶謙,進逼東海、琅邪,並在郯縣大破前來幫忙陶謙的劉備,嚇得陶謙差點逃回丹陽。就在此時,張邈因為恐懼曹操將為袁紹殺死自己,而陳宮則因為邊讓被殺而心生恐懼,於是兩人聯合從事中郎許汜、王楷以及張邈弟張超與太守毛暉,徐翁等,奉迎呂布成為兗州牧。呂布佔據濮陽,兗州郡縣大部分都響應,等曹操回軍時,根據地只剩下鄄城、范、東阿三縣。
曹操和呂布交戰於濮陽,濮陽豪門田氏作為內應,大開城門迎接曹操。曹操焚燒東門,誓言絕不退出,但被呂布反攻大敗,出奔,被呂布抓住,卻不認識曹操,反而問曹操在哪裏,曹操回答:「騎馬逃走那個就是曹操。」呂布相信而放掉曹操,曹操才因此逃過一劫[43][來源請求]。
曹操回營後,再度組織進攻,雙方再戰於濮陽,對峙一百餘天,雙方糧秣用盡,於是各自撤退。在這危急時刻,曹操曾想投奔袁紹,但被程昱勸阻,曹操這才打消念頭,但還是親自前往袁紹處,借了五千士兵回兗州繼續和呂布作戰[44]。
興平二年(195年),曹操在鉅野大敗呂布部將薛蘭、李封等,呂布與陳宮捲土重來,雙方遭遇,曹操兵全出去收割小麥,只剩一千餘人,於是曹操設伏,呂布發現敵人單薄,輕裝突擊,曹操伏兵出擊,大敗呂布,乘勝攻取定陶,分兵收復諸縣,呂布逃奔徐州。後,曹操圍雍丘,城破,夷張超三族。就在此時,漢獻帝封曹操為兗州牧。曹操受封兗州牧後,向漢獻帝進貢梨、椑、棗各二箱[45][46]。曹操在兗州鏖戰四年,總算得到朝廷的承認,也紮實地站穩其第一個領地。
195年七月,李傕與郭汜為了爭權奪利,內鬥不斷,漢獻帝趁機逃出長安,進駐安邑。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聽從謀士荀彧、毛玠建議[47][48],前往洛陽,迎接皇帝。
雖然漢獻帝(或其掌權之臣)對曹操仍有疑慮,但是曹操勢力擊破黃巾軍,表現出關心社稷的忠心。由於京師洛陽被董卓破壞,殘破不堪,漢室於八月庚午日(10月7日)遷都至潁川郡許縣。曹操於十一月丙戌日(197年1月1日)被任命為司空,行車騎將軍[49],封武平侯,仍領兗州牧,錄尚書事,開始掌控東漢朝廷的軍政大權。[50]
早在兗州時期,曹操就開始打算和袁紹決裂[51]。曹操控制漢獻帝后,讓獻帝下詔書譴責袁紹地廣兵多而樹立黨羽,不聞勤王之師而但擅相討伐[52]。袁紹不服,上書辯解。曹操為了安撫冀州牧袁紹,上表漢獻帝,封其為太尉。袁紹又不肯位列曹操之下,甚至被曹操背盟舉動所激怒,說;「曹操有幾次都快沒命,我每次都救他,現在曹操忘恩負義,居然挾天子以令我嗎?!」[53]最後曹操讓漢獻帝封袁紹為大將軍[54]。袁紹眼見曹操控制皇帝,藉口許都潮濕,洛陽殘破,要曹操遷都靠近袁紹控制區的鄄城,但被曹操拒絕[55]。
197年,曹操征討南陽郡的張繡,張繡舉眾投降,之後因為曹操納張繡叔父張濟之妻王氏與其丫環周氏,張繡對這件事感到十分痛恨,於是張繡襲擊曹操,曹操在長子曹昂、姪子曹安民與校尉典韋殿後下逃亡,曹昂、曹安民與典韋陣亡。此後,曹操又兩度攻擊張繡,都沒有徹底擊破。兩年後,張繡接受謀士賈詡的建議,向曹操投降,曹操才取得對荊州北部的控制,並且消除許都南面的威脅。
198年十二月,曹操用荀攸、郭嘉的計策,開決泗、沂二河之水灌入下邳,最後生擒處死呂布、陳宮與高順,收降張遼,把徐州納入勢力範圍。199年,曹操派史渙、曹仁、于禁和徐晃擊破張楊舊部眭固,取得河內郡,把勢力範圍擴張到黃河以北。同年六月,窮途末路的袁術病死於壽春,其部下向曹操投降,淮南之地盡歸曹操之手。
200年正月,車騎將軍董承與左將軍劉備、長水校尉种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人自稱收到漢獻帝的玉帶詔,密謀誅殺曹操,事情敗露後除劉備之外的人等被曹操殺害,夷滅三族,懷孕的董貴人也被絞殺。在外領兵的劉備聽說後斬殺車胄,統領徐州。不久,曹操攻下徐州,劉備逃到冀州投奔袁紹,劉備大將關羽投降。
二月開始,曹操和袁紹展開一系列的會戰,史稱官渡之戰。謀士沮授建議袁紹採取持久戰略不被採納,而許攸建議袁紹派兵襲擊許都亦不被接受。曹操厚待關羽,但關羽在白馬之戰中斬殺袁紹大將顏良後,自認為已經報恩而重歸劉備。十月,戰事處入僵局之時,袁紹謀士許攸因為袁紹和他多次不和,許攸家屬因為犯罪被袁紹處罰,許攸對袁紹懷恨在心於是投奔曹操,向曹操獻策,偷襲袁紹的糧草囤積地烏巢。曹操採納,因而扭轉戰局。張郃向袁紹建議派大軍救援烏巢,但是袁紹只派輕騎去救援。烏巢守將淳于瓊對曹軍未先加以防範,結果樂進率軍攻陷烏巢,燒掉袁紹所有的軍糧,俘虜斬殺淳于瓊。烏巢淪陷之後袁紹兵敗逃回鄴城,張郃、高覽投降曹操,沮授因為拒絕投降而被處死。202年五月,袁紹去世,他最喜歡的三子袁尚繼承大將軍、冀州牧之位,與長兄袁譚內鬥不斷。
204年,曹操趁袁氏兄弟內鬥的機會,發兵攻下鄴城,誅殺審配,自領冀州牧,把自己的據點北遷到冀州鄴城[56],政令軍隊此後皆從此出,只是在許縣留主簿王必監視漢獻帝[57]。205年攻下青州,誅殺袁譚與郭圖。206年,平定并州高幹的叛亂。207年,曹操征討烏桓,誅殺蹋頓,謀士郭嘉病死在行軍途中。與烏桓合作的袁尚、袁熙在此役兵敗後逃往遼東,被太守公孫康所殺並派被扣留的名士涼茂帶首級投降曹操。至此,曹操經過七年的戰爭,徹底消滅袁氏集團,基本統一中國北方。
曹操出身寒族,而且與閹宦有關,雖然深通詩文,但是不以儒家經學為務,與當時服膺經學的經學、士大夫不同。曹操曾下「求賢令」,強調重才不重德,並以法家之術為治,要摧破豪族的儒學。曹操為一代梟雄,不僅得到眾多寒族人才支持,也得到部份經學士大夫支持,如荀彧、荀攸、鍾繇,荀彧更為曹操引進不少士大夫階層的人才。[58]
建安十三年六月癸巳日(208年7月9日),曹操恢復丞相制度,自為丞相。七月,曹操親統大軍10餘萬南征荊州,企圖先滅劉表,再順長江東進,擊敗孫權。八月,荊州牧劉表病亡,次子劉琮請降。九月,劉備在長坂坡被曹軍重創,逃往江夏,派遣諸葛亮出使柴桑,與孫權聯合。十二月,江東名將周瑜火燒烏林,曹操敗於孫權和劉備聯軍,損失慘重,逃回北方,三國鼎立的雛型初步形成。209年,孫權率軍攻打合肥,卻中計退兵。周瑜佔領江陵與夷陵,守將曹仁、徐晃、樂進等人逃往襄陽。
211年三月,曹操為用兵關中,藉口要討伐漢中張魯,遣曹仁、夏侯淵等統率大軍與鍾繇會師於關中,此舉引起起關中諸侯的驚疑,馬超等十部起兵聯合反曹,曹操依賈詡離間之計,引起馬超、韓遂等人相互猜疑,一舉擊潰關中聯軍,馬超等人各自走還涼州。十月,曹操進軍安定,楊秋投降。曹操率軍撤回,命令夏侯淵督眾將繼續西征。隨後,馬超在隴西捲土重來,先後攻下隴西各地,但是最後復奪涼州未成,兵敗逃奔漢中。曹軍在數年之內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涼州地區基本平定。
早在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就開始廢除一些絕封的宗室封國以削弱漢室,僅因感念琅邪王劉容的弟弟劉邈曾稱讚他是忠臣,復封劉容之子劉熙為琅邪王。
建安十七年(212年),漢獻帝准許曹操「參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漢丞相蕭何故事。董昭等人推舉曹操為魏公,荀彧以忠於漢室的立場提出反對。曹操答應荀彧永不做魏國公,但是因此對荀彧不悅,不久以參軍事為由革除荀彧尚書令之職並派伏波將軍夏侯惇護送至軍中,但中途停留譙縣,夏侯惇回京,荀彧後被曹操所派校事劉肇鴆殺。曹操起兵號稱四十萬,親自南征孫權。次年(213年)正月,曹軍進軍濡須口(今安徽巢湖東南),攻破孫權設在江北的營寨,生擒後處死東吳小將公孫陽。孫權親率軍七萬,前至濡須口抵禦曹軍,相持月餘,各無所獲。曹操見孫權軍容嚴整,自己難以取勝,遂撤軍北還。五月丙申日(6月16日),漢獻帝正式下詔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仍以丞相領冀州牧如故,其領地廣及魏郡、河東郡、河內郡等十個郡國,超過西漢初年的劉姓宗室藩王,更加違背「七國之亂」和推恩令後諸侯封地不得超過一郡的漢制。
建安十九年三月癸未日(214年3月30日)[59],漢獻帝抬曹操的魏公之位於諸王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遊冠。伏皇后數年前曾經寫信給父親伏完,要他秘密圖劃剷除曹操,伏完直到去世都不敢動手。後來事情敗露,曹操命令御史大夫郗慮與尚書令華歆一起統兵入宮逮捕伏皇后。伏皇后藏於牆壁夾縫中,校事趙達率虎賁士砸開牆壁,伏皇后被監禁於掖庭暴室,幽禁而死,所生的兩位皇子被鴆酒毒殺,伏氏宗族由不其侯伏隆以下一百多人亦被處死,曹操之女曹節被立為皇后。
215年,曹操進攻漢中,太守張魯投降。曹操收降張魯後,取得漢中屬地,但是劉備得悉曹操攻降漢中,早晚要南下伐蜀,便和孫權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回師益州。此時曹操沒有接受劉曄的建議[60],未能趁劉備未站住腳跟之時攻蜀,便班師回朝。同年曹操獲得名義上分封諸侯和任命太守的權力[61]。
建安廿一年四月甲午日(216年5月29日),曹操被封為魏王,立曹丕為世子,公然違反漢高祖所訂「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白馬之盟。同年,殺死圖謀投靠孫權的琅邪王劉熙,廢除琅邪國。次年(217年)僭天子禮,設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稱警蹕,並作泮宮。十月,再授賜十王冠、二綵帶,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曹操此時名義上雖仍為漢臣,但實際上已掌握等同於皇帝的權力和待遇,權傾朝野,漢朝已經名存實亡。曹操任命夏侯淵為征西將軍、曹仁為征南將軍,欲取荊蜀之地。
215年,曹操打算報復孫權的皖城打擊,隨即率軍伐吳,可惜以失敗告終。孫權率領訛稱十萬大軍進攻合肥,曹操當時剛剛拿下漢中,不能親自前往征戰,便命令合肥守將張遼、樂進、李典阻擋進攻,孫權最終攻不下撤兵。216年,曹操拘留南匈奴單于呼廚泉,派右賢王去卑監國,將南匈奴分成五部,分別安置在朔方、并州、幽州一帶,其中左部帥劉豹就是十六國漢趙政權創建者劉淵的父親。
216年冬,曹操再次率軍攻打濡須口,217年開始進攻逼退正在濡須口築新城的孫權,但後來孫權作出反擊,把曹操軍擊退回居巢,雙方進入膠着階段。當時連日大雨水漲,孫權驅使水軍令魏軍將士不安,曹操當時無法打敗孫權,也未能穿越長江巢湖,看見形勢不利便下令撤軍,征戰時及歸途中大軍受瘟疫侵襲死傷者眾多。戰後,孫權派都尉徐詳以重結姻親為條件向漢朝廷請降,曹操則對徐詳表示自己想跨越長江與孫權一起在江東狩獵的意願,但徐詳認為這樣只會令江東震蕩,委婉拒絕曹操想乘機進入長江天險的意圖,曹操聽後大笑,隨即接受孫權的請降並結為姻親。
從217年末起,劉備率軍大舉進攻漢中陽平關,漢中之戰爆發。218年七月,曹操親率大軍坐鎮長安,同時邊塞硝煙再起,曹彰、田豫北征,大破烏桓、鮮卑聯軍,柯比能附魏。鎮守漢中的夏侯淵與劉備相峙一年,曹軍守將夏侯淵、張郃、徐晃多次擊退劉備軍猛烈攻勢。
219年正月,劉備親自領軍和黃忠分進合擊,於定軍山斬殺征西將軍夏侯淵。至此漢中為劉備取得,同年三月曹操親自揮軍欲奪回,一度召集抽調鎮守北方的曹彰二十萬大軍增援,但是都為劉備所敗,曹軍無功而返,劉備便派劉封、黃忠、趙雲等將晝夜不停攻擊曹軍。至五月曹操便撤退至長安,且身體已感覺不適[62]。劉備攻下房陵,派劉封順沔水攻佔上庸。相傳此戰為「雞肋」一詞的出處[63]。
219年七月,劉備在漢中自立為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關羽起荊州之兵大舉北伐襄樊,進一步圍困曹軍大將曹仁、滿寵的殘軍於樊城,史稱樊城之戰。[64]曹操派左將軍于禁援救,適逢漢水暴漲,淹沒于禁七軍,漢軍乘勢以水軍攻打,活捉于禁。于禁向關羽投降,龐德被俘虜後不降遭斬,關羽並另遣軍隊包圍襄陽,一時之間威震華夏。當時曹操治下許多州郡的叛軍早已受關羽遙控。[65]
同年十月,曹操來到洛陽,欲遷都以避其鋒芒,桓階、司馬懿、蔣濟等人勸阻[66],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坐大。孫權果然自請襲擊關羽後方,曹操並召集駐守合肥與孫權對峙的張遼軍隊、在漢中監視巴蜀的徐晃軍隊等,並且親自由洛陽領軍往樊城救援。
曹操又命人把孫權偷襲荊州的消息用箭射到關羽和樊城守將曹仁處,曹軍士氣大振,而關羽進退失據。[67]最先抵達樊城的徐晃軍,乘着大水稍退,對圍城的關羽軍展開攻擊。曹仁終於突圍而出,與徐晃軍一同擊退關羽。同年十二月,往南退軍的關羽被佔領江陵的孫權俘虜後處斬,孫權將關羽的首級送到洛陽,曹操以諸侯之禮安葬,襄樊戰役結束。
219年冬天,孫權上書稱臣,陳說天命,勸曹操稱帝。曹操把孫權來書給群臣觀看,陳群、夏侯惇和司馬懿等人都勸曹操稱帝。曹操卻不想代漢自立,他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因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代商立周改朝換代,部分人認為曹操暗示自己的兒子稱帝。(學術界分為兩派,一部分人認為曹操暗示自己兒子去稱帝,而另一部分人認為曹操不想代漢,只想當個周文王那樣的英雄就好了)
建安二十四年(220年)曹操病重時,自慮不起,對於長子曹昂的死,嘆曰:「我前後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也。假令死而有靈,子脩(曹昂)若問我母(丁氏)所在,我將何辭以答!」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廿三日庚子(220年3月15日),曹操因中風病逝於洛陽,享年66歲[68],謚號武王。
曹操臨死前留下《遺令》[69],提倡薄葬。二月廿一日丁卯(4月11日),曹操被安葬於鄴城西郊的高陵,與西門豹祠相近。[68]
曹操去世後,世子曹丕嗣魏王、丞相、冀州牧之位。不久,夏侯惇、程昱等人也先後去世。同年十月廿九日(12月11日),曹丕代漢,迫使漢獻帝退位禪讓,建立曹魏,年號黃初,定都洛陽。封劉協為山陽公,追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
曹操詩歌在表現形式上往往有所創新,如「薤露行」、「蒿里行」,「短歌行」古辭都是雜言,各曲僅為四句,曹操則改用五言來寫,各十六句。五言詩以外,又長於四言詩。
《蒿里行》原是雜言,曹操卻以五言重寫,非常成功。四言詩方面,本自《詩經》之後已見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卻繼承《國風》和《小雅》的傳統,反映現實,抒發情感。例如:《短歌行》、《龜雖壽》、《步出夏門行》等均是四言詩之佳作,使四言詩重生而再放異彩。
此外,曹操還有不少其他文章傳世,例如《請追增郭嘉封邑表》、《讓縣自明本志令》、《與王修書》、《祀故太尉橋玄文》等,文字質樸,感情流露,流暢率真。
曹操用舊調舊題,描寫新內容。漢樂府詩多着重塑造客觀人物形象,曹操的樂府詩卻突破詩人自我形象;漢樂府詩以敘事為主,曹操的樂府詩卻以抒情為主。他沒有形式上模擬樂府,而是學習民歌反映現實創作精神,用舊曲作詞,既具有民歌的特色,而又富有自己的創造性。
曹操善於以詩歌抒寫政治理想和抱負,雄心壯志,詩中充滿奮發進取的精神,也有思憂難忘、人生朝露的消極情緒,還有宿命思想,又寫了一些遊仙詩。
曹操詩內容大致有三種:反映漢末動亂的現實、統一天下的理想和頑強的進取精神、以及抒發憂思難忘的消極情緒。
曹操的詩,極受樂府影響,現存的詩脫胎自漢樂府民歌。這些詩歌雖用樂府舊題,卻不因襲古人詩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縛,而是體現漢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輓歌,曹操卻以之憫時悼亂。《步出夏門行》原是感歎人生無常,須及時行樂的曲調,曹操卻以之抒述一統天下的抱負及北征歸來所見的壯景。可見曹操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歌,開啟建安文學的新風,也影響到後來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曹操詩語言多古樸質直,少華美詞藻;情調悲壯,激昂慷慨;音調昂揚,氣魄雄偉;形象鮮明,善用比興。
曹操詩文辭簡樸,直抒襟懷,慷慨悲涼而沉鬱雄健,華美辭藻並不常見,惟形象鮮明,如《觀滄海》一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寥寥數筆,即能以遼闊的滄海景象,表現詩人胸襟,不加潤飾。
鍾嶸《詩品》對曹操的作品評價「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70],將其置於下品,引起爭議,[71]後世學者亦有認為曹操作品應置於上品[72]。一般認為是由於鍾嶸喜五言詩,而曹操的作品以四言詩見長之故。
曹操的父親曹嵩被宦官曹騰收養,其本來身份與姓氏一直存在爭議。《三國志》作者陳壽記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劉宋裴松之《三國志注》中引用的《曹瞞傳》和郭頒《世語》則記載曹嵩本姓夏侯,是夏侯惇的叔父。[105]
對於曹嵩出自夏侯氏的記載,何焯提出夏侯惇的兒子夏侯楙娶了曹操的女兒清河公主,夏侯淵的兒子夏侯衡也娶了曹家的女子,所以這種說法是敵對方東吳的傳聞,不可採信。[106][107]而潘眉、林國贊、姚范和趙一清則認為陳壽將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曹真、夏侯尚放在同一個列傳中,正隱寓夏侯氏是曹魏的宗室,曹操是夏侯氏的子孫[108][109][110],趙一清還指出曹操把女兒嫁給夏侯楙大概是想掩蓋自己的出身,非常地奸詐,何焯據此辯證曹操不是夏侯氏的子孫完全是顛倒事實。[111]惲敬則認為曹操雖然陰險狡猾,也不應該做出近親通婚之事。曹氏與夏侯氏世代通婚,而夏侯惇、夏侯淵和曹仁、曹洪、曹休、曹真等是曹魏開國元勛,他們死後,曹爽與夏侯玄陸續被殺,大權歸於司馬氏,所以陳壽將夏侯氏與曹氏合傳,讓後人看到曹魏興衰的緣由,這是陳壽寫史書定下的史學法規。[112]洪亮吉猜測陳壽大概是因為當時世傳曹操是夏侯氏的子孫,所以在評論中特別註明夏侯氏和曹氏世代通婚,以表明此說的錯誤,洪亮吉還認為將《曹瞞傳》和《世語》當做信史的人都是不善於讀史書的。[113]劉咸炘認為即便曹嵩是夏侯氏的子孫,他的後裔也未必不能與夏侯氏通婚,因為兩家已經是不同族了,陳矯就是如此。如果曹嵩為夏侯氏的子孫不是醜事,沒必要避諱,曹嵩是宦官養子人所共知,曹氏家族也沒對此事避諱,不避諱養子而避諱出自夏侯氏是不近人情的,所以此說不足信。劉咸炘認為惲敬所給出的曹氏、夏侯氏合傳的解釋合理,陳壽評論中曹氏合夏侯氏世代通婚就是他這樣立傳的理由,洪亮吉所說陳壽意在辨明流言的是非反而曲解了陳壽的意思。[114]李景星認為「莫能審其生出本末」是陳壽揭露曹操家世的醜聞。[115][116]
吳金華總結各家觀點,指出陳壽「莫能審其生出本末」是一種曲筆,他還提出曹嵩為夏侯氏的三個證據[117]:
對於夏侯氏和曹氏世代通婚之事,周壽昌指出陳矯原為劉氏子孫,後成為舅舅家養子改姓陳,又娶了劉頌的女兒,劉頌與陳矯是近親,曹操因愛惜陳矯的才華,為他周全,特別下令禁止誹謗此事。周壽昌認為曹操禁止人們議論同姓通婚,也是為自己的私事提供方便。[118]吳金華也提出曹魏時期同姓通婚毫不奇怪,甚至有同母兄妹結為夫婦的情況,如《三國志注·曹爽傳》引《魏末傳》記載曹操義子何晏就娶了同母妹妹金鄉公主。吳金華指出只要知道這一點,就會對曹嵩出自夏侯氏沒有任何疑問。[117]此後朱子彥和韓昇仍舊以《曹瞞傳》和《世語》不可信,夏侯楙、夏侯衡、夏侯尚娶曹氏女來論證曹操不是夏侯氏的後裔。[119][120]
2009年在河南安陽出土被認為是曹操墓的遺蹟。出土的骨骼身高只有1.55米左右,符合史書中形容曹操身材短小的描述。
2010年1月26日,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和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聯合宣佈,「向全國徵集曹姓男性參與Y染色體檢測」。復旦大學研究者藉由對現代曹姓人群進行DNA分析,同時配合史籍、方志、家譜等歷史資料多重印證,進而找出了6支曹氏族群是最有可能的曹操後代。[121]2011年,復旦大學大學歷史學和人類學聯合課題組對安徽亳州曹氏宗族墓「元寶坑一號墓」中發現的兩顆牙齒,進行了DNA測試,結果屬於O1b-M268這一Y染色體單倍群,同時課題組對全國79個曹姓家族446個男性進行了測試,宣佈調查結果顯示「O1b-M268是唯一在宣稱為曹操後裔的眾多家族裏顯著提示的單倍群」,O1b-M268極大可能是曹操家族的遺傳標記[122][123]。而漢代丞相曹參的家族基因O2a-AM01822-MF20808,與曹操的家族基因沒有關係,復旦大學教授韓昇表示:「曹操是曹參後人的說法可能是偽造。對有關操姓是曹操後代避禍改姓而來以及曹操是從夏侯氏抱養的說法,經過基因驗證都不可信。」[124][125]課題組李輝等人多次請求安陽有關部門將頭蓋骨送檢DNA,但被拒絕。
然而復旦大學團隊的觀點被一些機構質疑,如廈門大學人文院發佈的論文《關於曹姓家族分子人類學研究的幾個問題》中,提出「元寶坑一號墓」在考古挖掘前已被盜掘,陪葬品已幾乎被盜光,沒有屍骨被發現、作為考古珍貴文物的牙齒卻沒有被歸入文物列出、僅根據牙齒磨損程度和歷史文獻記載推測可能屬於曹鼎的年齡等多方面的存疑[126]。
2016至2017年度考古出現重大發現,曹操墓室內發現3具遺骸,其中60歲左右男性遺骸較完整,專家鑑定後確定為曹操。[127][128]
《明帝紀》和《三少帝紀》記載了詔祭祀的文臣武將。
魏明帝曹叡
齊王曹芳
魏元帝曹奐
曹操正妻及側室,據《魏志·后妃傳》及《武文世王公傳》,可考者有15位:
其他
據《魏志·文帝紀》、《任城陳蕭王傳》、《武文世王公傳》,曹操的兒子有25位,因列傳順序是按母親地位而非長幼,故總體次序不可考,僅知同一母下的排序:
封號 | 姓名 | 生卒年 | 母親 |
---|---|---|---|
豐愍王 | 曹昂 | ? - 197年 | 劉夫人 |
相殤王 | 曹鑠 | ?- ? | 劉夫人 |
魏文帝 | 曹丕 | 187年 - 226年 | 卞皇后 |
任城威王 | 曹彰 | ? - 223年 | 卞皇后 |
陳思王 | 曹植 | 192年 - 232年 | 卞皇后 |
蕭懷王 | 曹熊 | ?- ? | 卞皇后 |
鄧哀王 | 曹沖 | 196年 - 208年 | 環夫人 |
彭城王 | 曹據 | ?- ? | 環夫人 |
燕王 | 曹宇 | ? - 278年 | 環夫人 |
沛穆王 | 曹林 | ? - 256年 | 杜夫人 |
中山恭王 | 曹袞 | ? - 235年 | 杜夫人 |
濟陽懷王 | 曹玹 | ? - ? | 秦夫人 |
陳留恭王 | 曹峻 | ? - 259年 | 秦夫人 |
范陽閔王 | 曹矩 | ? - ? | 尹夫人 |
趙王 | 曹干 | 215年 - 261年 | 陳氏 |
臨邑殤公 | 曹子上 | ? - ? | 孫姬 |
楚王 | 曹彪 | 195年 - 251年 | 孫姬 |
剛殤公 | 曹子勤 | ? - ? | 孫姬 |
谷城殤公 | 曹子乘 | ? - ? | 李姬 |
郿戴公 | 曹子整 | ? - ? | 李姬 |
靈殤公 | 曹子京 | ? - ? | 李姬 |
樊安公 | 曹均 | ? - 219年 | 周姬 |
廣宗殤公 | 曹子棘 | ? - ? | 劉姬 |
東平靈王 | 曹徽 | ? - 241年 | 宋姬 |
樂陵王 | 曹茂 | ? - ? | 趙姬 |
曹操的女兒,可考証者6位,及其相關史書:
曹操的養子,可考証者3位:
《三國演義》是中國歷史小說中出類拔萃的長篇巨著。此作塑造了眾多形象鮮明且生動的人物,其中曹操是《三國演義》中塑造得最為成功的人物之一,他的性格既豐富又矛盾。他既是智謀機警,志大才高的英雄;同時又是一奸詐狡猾,嗜血殘忍之奸雄。曹操因而被評為「古今奸雄中的第一奇人」。羅貫中對曹操這一矛盾形象的雕塑非常深刻,擺脫了早期小説中人物形象性格單一化、平面化的缺陷。毛宗崗稱其為「三絕」之「奸絕」。
日本漫畫家王欣太漫畫作品《蒼天航路》以曹操為主角。另外,在《火鳳燎原》(陳某)、《超三國志霸》(池上遼一)、《天地吞食》(本宮宏志)、《龍狼傳》(山原義人)、《曹操孟德正傳》(大西巷一)等,曹操也都作為一名主要角色出場。
影視作品 | 飾演演員 |
---|---|
《左慈戲曹操》(1941年) | 李鴻安 |
《關公月下釋貂蟬》(1956年) | 劉克宣 |
《洛神》(1957年) | |
《白門樓斬呂布》(1961年) | |
《洛神》(1966年) | 姚佳雄 |
《神通術與小霸王》(1983年) | 白彪 |
《華佗與曹操》(1983年) | 王洪生 |
《三國志:關公》(1989年) | 李雨森 |
《諸葛孔明》(1996年) | 柯俊雄 |
《一代梟雄曹操》(1999年) | |
《三國之見龍卸甲》(2008年) | 劉松仁 |
《赤壁》(2008年) | 張豐毅 |
《赤壁:決戰天下》(2009年) | |
《越光寶盒》(2010年) | 郭德綱 |
《關雲長》(2011年) | 姜文 |
《鍾繇》(2011年) | 吳廣林 |
《銅雀臺》(2012年) | 周潤發 |
《曹操與楊修》(2018年) | 尚長榮 |
《三國之戰神無雙》(2019年) | 連奕名 |
《新解釋·三國志》(2020年) | 小栗旬 |
《趙雲傳之龍鳴長坂坡》(2020年) | 於彥凱 |
《川流》(2021年) | 高曙光 |
《真·三國無雙》(2021年) | 王凱 |
影視作品 | 飾演演員 |
---|---|
《洛神》(1975年) | 陳有后 |
《三國春秋》(1976年) | 梁天 |
《洛神》(1983年) | 呂福祿 |
《諸葛亮》(1985年) | 王偉 |
《金縷歌》(1987年) | 陳昇琳 |
《關公》(1993年) | 胡慶士 |
《三國演義》(1994年) | 鮑國安 |
《東方小故事之望梅止渴》(1994年) | 李國梁 |
《楊麗花歌仔戲洛神》(1994年) | 黃龍 |
《關公》(1996年) | 龍隆 |
《曹操》(1999年) | 姚櫓 |
《醫神華佗》(2000年) | 黃日華 |
《呂布與貂蟬》(2001年) | 邵峰、聶遠 |
《洛神》(2002年) | 劉丹 |
《曹操與蔡文姬》(2002年) | 濮存昕 |
《貂蟬》(2002年) | 張杰 |
《武聖關公》(2004年) | 黑子 |
《終極三國》(2009年) | 陳乃榮 |
《三國》(2010年) | 陳建斌 |
《回到三國》(2012年) | 羅樂林 |
《新洛神》(2013年) | 李進榮 |
《曹操》(2014年) | 王瀚(少年)、趙立新 |
《半為蒼生半美人》(2015年) | 王建新 |
《武神趙子龍》(2016年) | 張鷹 |
《夢想三國》(2016年) | 金 山 |
《終極三國》(2017年) | 楚喬 |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2017年) | 于和偉 |
《小戲骨:放開那三國》(2017年) | 李俊豪 |
《三國機密》(2018年) | 謝君豪 |
《無雙大軍師》(2023年) | 樊磊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