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三省(1230年—1302年),原名滿孫,字身之,又字景參,號梅澗,兩浙東路台州寧海縣中胡村(今浙江省寧海縣深甽鎮三省村)人,宋末元初歷史學家,浙東史學派代表人物之一。
起居舍人胡琛後裔[1]。胡三省自幼好學,「一覽輒誦,七歲能文。」寶祐四年(1256年),胡三省與文天祥、陸秀夫、謝枋得等同登進士第,被任命為吉州泰和尉,以母老而未赴任。後改任慶元府慈谿尉[2],任職期間得罪了慶元知府厲文翁,被罷官。又以「文學行誼」被薦為揚州江都丞。潛心研究歷史巨著《資治通鑑》[3],賈似道門客廖瑩中聞其名,聘之校勘《通鑑》,以教授弟子。後以三十年的歲月為《通鑑》寫注[4],景炎元年(1276年),在逃難新昌(今浙江新昌)時遺失《資治通鑑音注》原稿九十七卷及論十篇,又再購他本,重新寫起,時年已四十六歲,閉門絕客,日夜疾書,對於亡國之痛,洋溢於《通鑑》音注的字裏行間,「至於孜孜衛翼,拾遺補誤,亦幾乎司馬氏之忠臣」[5]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資治通鑑音注》全部成編,公認是對《資治通鑑》的註釋最佳者。胡注更正不少《通鑑》的錯誤,例如《晉紀四》「散騎常侍石崇」條下,胡注曰:「前書『侍中石崇』,此作『散騎常侍』,必有一錯。」書成後,返回中胡。晚年自號「知安老人」。大德六年(1302年)正月,晨起,仍談笑自若,忽說:「吾其止此乎!」昏睡三日,去世,享年七十三。
《宋史》、《元史》皆未立其傳。民初柯劭忞修《新元史》,補上一篇53字的短文,附在《儒林傳》馬端臨傳後。直到抗日戰爭期間,陳垣撰寫《通鑑胡注表微》,從光緒年間修的《寧海縣志》中發現其四子胡幼文所撰之墓誌,開始對胡三省的生平及其考證功夫進行大量的闡述。
著有《竹素園集》一百卷及《江東十鑑》、《四城賦》,然已散佚不可得見,今存《資治通鑑音注》294卷,《通鑑釋文辯誤》12卷。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