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鍾嶸(?—518年),字仲偉,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西)人。出身世族,父親鍾蹈曾任南朝齊朝中軍參軍。鍾嶸與兄鍾岏、弟鍾嶼「好學,有思理」,[1]精《周易》,有辭章修養,齊永明年間為國子生。在梁天監年間曾作過參軍、記室等官。[1]
曾仿漢代「九品論人,七略裁士」的方式撰寫《詩品》(原名《詩評》,北宋後改稱為《詩品》),成書於梁武帝天監十二年(513年)以後,品評自漢至梁122位五言詩作家,齊梁之際,文學思潮浮靡訛濫,故書中提倡風力,反對玄言,是中國第一部專論五言詩的古典文學批評名著。
特色
鍾嶸建立了「歷史法批評」方法,以探索源流及評定價值為兩大要務:
重要主張
- 反對用典
- 反對聲病
- 反對玄風
《詩品》貢獻及爭議
- 《詩品》最成功之處,應在對各家詩歌風格之論析,往往極其中肯。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