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1]),字士行。江州鄱陽郡梟陽縣(今江西省都昌縣)人,晉朝名將。出身寒門的陶侃自討平張昌叛亂開始以其戰功一直升遷,最終當上太尉之位,並掌握重兵,都督八州軍事並任荊江兩州刺史;在世族壟斷高位的東晉是一個例外。陶侃不單對東晉的建立與維持在軍事上作出貢獻,本身亦甚有治績,治下荊州太平安定,路不拾遺,亦深受人民愛戴。曾建杉庵讀書於嶽麓山。因曾任西晉龍驤將軍,故又稱「陶龍驤」。
少時家貧,父陶丹早亡,全靠母親諶氏紡織維生,東吳滅亡後全家遷到尋陽。陶侃早年曾任尋陽的「魚梁吏」,後任郡督郵,領樅陽縣令;及後因被稱能幹而升任廬江太守張夔的主簿。及後張夔察陶侃為孝廉,到洛陽後獲張華接見並賞識,任郎中。後又曾任伏波將軍孫秀舍人,武岡縣令和鄱陽郡小中正。[2]
西晉太安二年(303年),義陽蠻張昌於荊州叛亂,寧朔將軍劉弘轉任使持節、南蠻校尉、荊州刺史,並進討張昌。劉弘尚未到任即任命陶侃為南蠻長史,並派他進兵襄陽,後於竟陵(今湖北潛江西北)等地大破張昌軍,斬首數萬,又納降萬人,張昌部眾於是潰散,張昌及其餘眾次年亦被消滅;戰後陶侃以軍功封東鄉侯。
永興二年(305年)十二月,右將軍陳敏在歷陽叛亂,自稱楚公,並驅逐揚州刺史劉儀等多名官員。劉弘推陶侃為江夏太守,加鷹揚將軍,並且積極備戰。及後陳敏派遣其弟陳恢攻武昌,陶侃即領兵抵抗;此時隨郡內史扈瓌試圖離間劉弘和陶侃,稱陶侃與陳敏曾同居廬江郡,可能會叛歸陳敏,但劉弘相信陶侃,陶侃知道後亦派兒子陶洪和侄兒陶臻到劉弘處表示忠心,劉弘於是加陶侃都護,命他與部眾齊心抗擊陳恢。陶侃最終以運輸船作戰艦,所向披靡,擊敗陳恢。後來陶侃因母親湛氏離世而離職。
服喪後,陶侃參東海王司馬越軍事。及後江州刺史華軼表他為揚武將軍,駐屯夏口;後來又遷任龍驤將軍、武昌太守。當時全國正鬧饑荒,山夷很多都淪為盜賊,劫掠經過長江的船隻,陶侃於是命部將造船以偽裝商船誘敵,果然成功誘出盜賊,更發現原來是西陽王司馬羕的部下。陶侃於是立刻派兵威逼司馬羕進擊盜賊,自己則在釣臺作後繼。最終司馬羕縛送二十名部下送交陶侃並被處死,而長江邊的盜賊問題亦得以解決。陶侃更盡力賑濟那些回流的民眾,又於武昌郡東設立夷市,穩定當地亦為郡府賺取不少利錢。
永嘉五年(311年),荊湘流民擁杜弢造反。次年,王敦遣陶侃與周訪等鎮壓。陶侃派周訪和趙誘為前鋒,擊敗杜弢部眾,後又成功營救被杜弢部眾襲擊的荊州刺史周顗,更大敗杜弢軍隊。王敦得知勝利後亦說:「若無陶侯,便失荊州矣。」表拜陶侃為使持節、寧遠將軍、南蠻校尉、荊州刺史,領西陽、江夏、武昌,並先後駐屯沌口和沔江。但建興元年(313年),參軍王貢與杜曾叛變,襲擊陶侃部眾,陶侃在石城進攻杜曾又失敗,於是打算退入溳中,但圖謀叛變的部將張奕卻勸陶侃停駐迎戰逼近的杜弢部眾,以免部眾慌亂,陶侃停駐卻於次年遭到來的敵軍擊敗,陶侃所乘的船艦更被敵軍鈎住,幸有部將朱伺力戰而得以逃脫。陶侃因此戰而免官,王敦則上表請陶侃白衣領職,繼續參與平亂。
陶侃及後率領周訪等進軍湘城,派都尉楊舉擊破杜弢並駐屯城西,王敦於戰後上奏恢復陶侃官位。後來王真領兵三千出武陵江,誘請五谿夷派兵支持並進攻武昌。陶侃派鄭攀和陶延夜取巴陵,攻其不備,大破王真,王真亦回湘城。杜弢及後又懷疑並殺死張奕,更令部眾恐懼,很多人歸降。陶侃後來更於陣前勸降王真,成功令王真投降,杜弢敗走,後又進兵長沙,俘獲敵將毛寶、高寶和梁堪。
此時陶侃在湘州大敗杜弢的軍功遭王敦所忌,趁將回江陵的陶侃向他辭別時將他留住,後即調任廣州刺史、平越中郎將,改以王廙為荊州刺史。陶侃部眾要求陶侃留位但遭王敦拒絕,陶侃部將鄭攀、馬儁等人竟迎杜曾對抗王廙。王敦知道後認為鄭攀所為是陶侃的意旨,於是打算趁餞別宴上殺死陶侃,遲疑握劍來回踱步,後因梅陶和陳頒以周訪與陶侃關係密切(陶侃之子娶周訪之女,二人為親家關係),勸阻王敦才沒有實行,陶侃在王敦餞別宴一結束,當日即啟程前往廣州上任,以免生變。
陶侃到廣州後,變民杜弘即派使者向陶侃假意投降,陶侃識破後即建造發石車。及後杜弘領兵前來,知道陶侃有所準備而撤退,陶侃便出兵追擊,大破杜弘,又先後捕獲杜弘的數名同黨,威名傳遍廣州。因功獲封柴桑侯。太興初年又進平南將軍,不久又加都督交州軍事。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討伐劉隗等人為名舉兵,陶侃加領江州刺史,不久又轉都督、湘州刺史,又派高寶領兵對抗王敦。但同年王敦攻破建康,並執掌朝政,陶侃改回原職並加散騎常侍。後來交州刺史王諒被梁碩叛軍圍困於龍編,陶侃派高寶營救,但次年龍編陷落後高寶才到達平定叛亂,此時王諒已死,陶侃於是加領交州刺史,亦因功進位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太寧二年(324年),王敦敗死,陶侃遷為都督荊、雍、益、梁州諸軍事,本職加領護南蠻校尉、征西大將軍、荊州刺史。荊州人民知道陶侃再治荊州都互相慶祝。
咸和二年(327年)十月,庾亮欲召蘇峻為大司農,蘇峻拒不受命,起兵反抗。次年蘇峻即攻陷建康,執掌朝政,陶侃之子陶瞻亦為蘇峻所殺。平南將軍溫嶠派人去荊州邀請陶侃勤王,並要推舉陶侃為盟主。但陶侃因自己當日不被任命為成帝的顧命大臣,始終心有不甘,以「疆
但在陳列祖約、蘇峻罪狀,正式宣戰後不久,陶侃卻反悔,追還龔登,此時溫嶠又寫信給陶侃,內容辭懇意切,力陳進退利弊,更以陶瞻之死激起陶侃的憤怒;同時王愆期和陶妻龔氏亦勸陶侃支持溫嶠,最終令陶侃決定支持討伐蘇峻,並放下陶瞻的喪事,動身親自率軍進攻。
五月,陶侃與庾亮和溫嶠領兵進攻建康,到石頭城集合。當時眾人都期望一戰擊敗蘇峻,結束戰事,但陶侃認為蘇峻部眾正盛,難與爭鋒,建議久持而智取。及後討伐軍與蘇峻軍作戰互有勝負,相持不下,郗鑒部將李根於是建議在查浦修築白石壘,陶侃聽從並立刻建築,一夜之間就建成,令蘇峻軍大驚。但溫嶠與蘇峻相持日久仍未有進展,反令軍中乏糧,陶侃憤恨溫嶠等人輕易出兵,不答應借糧,並要脅撤軍回荊州。將領毛寶即前去勸諫陶侃,最終令陶侃回心轉意,分五萬石軍餉給溫嶠。不久毛寶更燒毀蘇峻於句容和湖孰的積糧,令蘇峻軍陷入缺糧危機。及後蘇峻部將張健、韓晃等進攻郭默駐守的大業壘;陶侃打算營救,但長史殷羨認為陶侃部眾擅長水戰而不善陸戰,不如進攻石頭城,一旦成功即可為大業壘解圍。陶侃於是領水軍進攻石頭城,庾亮、溫嶠和趙胤亦領萬兵從白石壘進逼建康。蘇峻先派匡孝擊敗趙胤,及後蘇峻見匡孝戰勝,離開大軍,只率數騎北上突擊敵陣但失敗,更在東陵東白木陂因馬匹遇障不前而遇襲,最終墮馬被殺。蘇峻部眾知道蘇峻死後即崩潰,陶侃與諸軍於是繼續進軍石頭城,並於次年完全清剿和收降蘇峻的殘餘勢力,救出晉成帝。
蘇峻之亂平定後,陶侃因功而升為侍中、太尉、都督交、廣、寧、荊、益、雍、梁七州軍事,封長沙郡公,仍駐荊州。咸和四年(329年)十二月,郭默假稱詔命殺江州刺史劉胤,王導因郭默驍勇難制而容忍,更讓他任江州刺史。但陶侃則動軍,並上書朝廷請求討伐。次年,郭默與陶侃部隊作戰,但不利,唯有入尋陽城固守,及後陶侃大軍齊集,對峙兩個月後郭默部將宋侯縛送郭默父子五人和張丑出降,陶侃於是將郭默斬首,傳首京師,平定事件。陶侃戰後加都督江州,領刺史,並加置屬官。
咸和七年(332年),陶侃又派兒子陶斌和南中郎將桓宣擊敗在樊城的後趙將領郭敬;派陶臻和竟陵太守李陽攻破新野,再奪襄陽。陶侃因功進為大將軍,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陶侃辭讓。陶侃晚年都不與朝權,更多次上書求退,都因部下苦求而留下。
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因病重而上表告老歸國,將後事都交給右司馬王愆期,然後登舟赴長沙,途中病逝於樊溪舟中,享年七十六歲,諡桓公。朝廷追贈陶侃大司馬,祀以太牢。陶侃手下在武昌西刊石刻碑並畫陶侃形象。陶侃遺令葬於長沙國城南二十里。
陶侃有十七子,但部分因名氣不顯而沒有記載於史書上。
今湖南省長沙市東南榔梨鎮有座「陶公廟」,主要祭祀陶侃後裔陶淡、陶烜叔侄二人。
湘江湖南湘潭段西岸有座名爲陶公山的山丘(原名壺山),相傳為陶侃駐軍的地方。山上有陶侃衣冠冢,為當地百姓的紀念曾任湘州刺史的陶侃。該冢重修於中華民國10年(1921年),現爲湘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