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建筑在每个时代的建筑造型、风格、结构与功能,及其所展现出的社会、文化、宗教、政治、经济、艺术等意义与内涵非常多元丰富。以台湾历史上各种具体建筑案例等层面来观察分析,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时代的浮脚楼式(干栏式)建筑。原住民建筑是台湾南岛语系建筑。荷西时期基于殖民与传教活动各在台湾南北构筑要塞、教堂;明郑时期视台湾为反清复明基地,闽南式建筑就此引进。清治时期的建筑主要走向为中西文化融合的特性,清末洋务运动对船坚炮利的向往,炮台建筑更加兴盛。19世纪末日本统治台湾,台湾的殖民地建筑具备日本特殊的殖民统治经验,日治时期以闽南、日本、西洋的文化为主要建筑构想,且引进了钢筋混凝土技术。战后,随着国民政府来台,台湾出现中国古典风格的流行,又经由美援引入了国际主流的现代主义风格。在现代,台湾的建筑走向多元化,各种风格的建筑都可普遍的看见[1][2][3][4]。
此条目介绍的是
台湾历史上各式的建筑型态。关于1948年
日本建筑史学家
藤岛亥治郎所编关于台湾建筑研究的书籍,请见“
台湾的建筑”。关于同名杂志,请见“
台湾建筑 (杂志)”。
史前时期的台湾建筑,需要由考古遗址来认识,这时期的建筑最早有岩洞,接续干栏式建筑、石造建筑。主要为南岛语族的建筑[5]。
史前人类常用天然岩洞作为起居据点;以台湾最古老的长滨文化为例,最早发现居住的洞穴为台东县长滨乡的八仙洞。该遗址的距今约三万年至五千五百年之间;为一海蚀岩窟;高约十多米,洞内可容纳约十人。
遍布于广大史前时代的太平洋地区与印度洋地区;其型式非常多种。而原住民多利用于长老会开会处所、乘凉处、祭祖活动场所中。干栏屋除了透气凉爽外,也有避免瘴气,潮湿,淹水,并防止虫蛇进入的功能,另外,在架设上也较为简易。
-
-
-
卑南遗址月形石柱
-
-
17世纪书籍中的原住民建筑插图
-
19世纪末的木屋
-
-
达悟族野银部落今况,现代与传统建筑并存
原住民与汉住民在面对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多半师法自然:稻、木、竹、藤、茅、草、石、岩、土等材料为基本建材。其多元样式与风格依照各地族群顺应自然环境、气候变化与文化影响而各有不同,是原住民族与自然环境经长时间相互影响所形成具有历史、美学的一种体现,不仅表现在建筑物的外观,同时也表现在建筑物的平面型态、立面结构、内部隔间、建筑材料,附属建筑和住居配置[6]。例阿美族因属大型群居民族,发展出具规模的社区,中央设有公舍、广场为统治中心,四周广植竹林,并有守卫台与壮丁营以御外侮[7]。泰雅族与赛夏族则使用木材与竹子建屋;远居海岛的达悟族则面对强烈季风、台风则发展出低于地平面的“竖穴居”[8]。台湾原住民的建筑类型,可概略分为:地上浮脚楼、土台屋、地面屋、地穴屋、地下屋及横穴屋等[9]。
- 泰雅族分布在台湾中北部山区,建筑形式依当地环境不同,主屋有平地式及深穴式两种。材料以竹、木、茅、石阶用,屋内空间以长方形为主,屋外有谷仓、猪舍、鸡舍等附属建物。部落入口处,有设置“望楼”(瞭望台)及骨头棚(今已未见),这是泰雅族特有的建筑类型。[10]
- 赛夏族在台湾中北部苗栗、新竹一带,建筑形式为平地式,建材以木、竹为主。屋身的平面格局,隔成两个以上的房间采正入的方式,正中央为起居间,左右为寝室或厨房,住屋内部为复式型隔间,有独立的炊煮空间,显然受汉人影响。[10]
- 阿美族建筑为平地式建材为竹木茅,主屋有两种形式:单室正入式和复式侧入式,室内空间有火炉寝室,设有矮矮的遮墙;厨房为独立栋,这是颇为特别的地方。住屋外还盖有畜舍、谷仓、工作房等。部落中常设置两个以上的会所作为青少年宿舍部落会议及举行祭仪的场所。[10]
- 布农族居住在海拔最高的山区,受地理环境的限制甚大,高山腹地有限部落多为散村形式,建材多使用当地易取得的木板、树皮、茅草、石板等。室内空间以单室型为主,因为是大家族制,住屋面积较大。[10]
- 邹族建筑有高架式的会所,但一般的房屋为平地式。较独特的是房子的平面格局是四方护甲式,长方形屋顶为半截式椭圆状的茅草顶,此为其他原住民所未见,材料以竹木茅,且每个部落都有大集会所(kuba,库巴)供族人开会使用,室内空间为单室型,未设火炉。谷仓设置有在屋内者,也有在屋外。[10]
- 鲁凯族严格的阶级制度,建筑形式因阶级不同而有别,头目的住屋及庭院宽敞,屋梁门柱饰以表身份的木雕,也有召唤集合族人讲话的司令台。一般住屋较小,除了谷仓为高架式外,其余多为平地或浅穴式,材料以石板木板为主。台东的鲁凯族用木竹根茅草,室内空间为单室型,屋外有谷仓、工作房等附属建物。[10]
- 卑南族地处平地,建筑形式受汉人影响很大,只有会所、女巫灵屋及祖灵屋具原来特色。会所为高架式,其他为平地式,材料以竹、茅为主。[10]
- 排湾族有严格的地主贵族及佃农平民阶级制度,因阶级严明,住屋也会有差别,头目的住屋和庭院较为宽敞,屋顶横梁门扉柱子上都会有雕刻,涂上彩色的装饰图案,前庭立有标石及大榕树以代表身份,还有高架谷仓及召唤族人的司令台。一般住屋规模较小主屋,成左右延伸的长方形屋舍,前方作为前庭,靠边有谷仓鸡舍猪栏,据说过去曾经有过骨头架,现在已看不到了。[10]
- 达悟族聚落位在离海边不远的坡地上,倚山面海为防海边强风,住屋的建筑形式为所谓的半穴屋(俗称地下屋),半穴屋是达悟族的传统建筑,族人将房子建在地平面之下,建材以竹木茅石,排水良好不怕地震,冬暖夏凉,在主要建地上,在中央处有主屋(vahay),室内空间为复式型,侧边则有工作房(makarang)、产室,前方有凉台(tagakal)、谷仓等附属建筑物,还有独特的船屋,林立在海边,是停放独木舟的地方。[10][11]
- 太鲁阁族半穴居式家屋,墙面以横木堆成、屋顶上覆盖石板是其特色。半穴居式家屋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施工时将地基挖深,然后用横木堆成墙壁,再覆盖石板在屋顶上。竹壁式家屋以竹材为主要建材,从地平面往上构筑,使用茅草覆盖在屋顶上。[11]
- 邵族传统家屋,一百年前的传统家屋平面格局为矩形,生活以三脚灶的火煻为中心,两坡式的屋顶上覆盖蓁草,剖竹编造双层外墙、谷仓设置于室内,生活起居与农作功能存在于同一居室。兴建传统家屋时,以部落族人集体协力、男女分工完成。日本殖民统治时期邵族人被集体迁村至现今伊达邵部落之后,生活受到汉族影响甚重,家屋型式也跟着改变。以往族人普遍使用土埆砖造及瓦片,至中华民国政府主政后,家屋几乎皆以钢筋水泥、铁皮等建筑而成。无论时代如何演变,自早期至现今,族人于新居落成时,都要隆重地邀请女祭司到家中祭拜祖灵篮,请该户祖灵入屋。[11]
- 撒奇莱雅族人的家屋基地,四周多种植槟榔树或刺竹作为区隔,并留有前庭方便晒稻米、谷物。家屋主体以生活起居的主屋为主,再于主屋旁搭建副屋,作为烹饪、储藏之用。主、副屋之间由屋檐下进出。主屋为生活起居功能,屋顶用茅草搭建,中间高起、前后低下以利排水。屋体约有三间开阔的宽度,开一门作为出入口,进入家屋后有大厅,大厅设有祖灵祭祀的台座,是与祖灵分享酒与食物时所用,平时放有杯子。大厅两侧有卧房,卧房以藤、竹或管蓁作为床垫铺设于高脚床上。撒奇莱雅族的屋舍,建筑工作由男性执行,以竹木、茅草为主要材料,建筑工作进行前,由可沟通神灵的mapalaway进行建屋的祈福仪式。目前屋舍建筑材料以现代材料与形式渐多,但是内部隔间摆设与祭祀祖灵的台座设置,仍具有民族特色。[11]
- 噶玛兰族早期的住屋建筑属于半开放空间的高架建筑,称为干栏式建筑,可隔绝蛇、鼠、瘴气等影响生活的环境。干栏式的高架屋建筑,广泛出现在南岛民族分布的建筑中,具有东南亚古文化的建筑特色;其主要出现在阿美族、邹族、卑南族的公共会所与谷仓建筑中,只有在噶玛兰族与凯达格兰族(平埔族),住屋建筑采用干栏式建筑。噶玛兰族部落生活的环境属于近河川的小型集村,外围常种有竹林围住部落,作为空间区别与防风、防御之用,宜兰的五结流流社、加礼宛社,今日还能看到这样的部落风情。另外,于宜兰旧部落所见的大叶山榄,近年移植至花东的新部落,作为纪念故乡的象征标志。[11]
- 拉阿鲁哇族原本是聚落型部落,因为传染病之流行,死了非常多的族人,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同样的情形,遂改为每一、两户散居各处,造就今日散居的部落型态,称为pararana,建筑型态主要有家屋及会所。会所建筑样式屋顶是曲线的半椭圆球形,建造材料大部分都是木头。其大小约六米见方,干栏式房屋,床面距地约1.3 米,床则用直径约六公分的麻竹编成。升降处楼梯,只有一架。中央有炉火,底用木板,置灰燃之。屋顶以茅草覆盖,屋顶两角插有vahlituru,屋内四柱横挂竹竿,悬挂人头骨或头发。传统家屋形体多为长方形,单室不隔间,屋顶前后(栋的方向)两端屋顶低,约2、3尺高,以茅草覆顶,其棱角顿而带圆,立面看时,恰呈椭圆锥体状。梁柱以黄栌、榉树、樟树、茄苳、楠木、乌心樟等坚硬木材构成。墙壁则以茅草的茎直立排列,再以细藤编制为两层。入口部分,左为男性入口、右为女性入口,另设有通往谷仓之门。屋内设有炉火、床台、墓穴等。[11]
- 卡那卡那富族主要建材为木柱、竹墙、茅草屋顶。依照地形房屋地基有纵深与横长型。室内有石灶、吊棚、床等。日治时期的文献纪录,室内还有埋葬先人的场所。家屋的大小主要依居住人口数而定。 横长型房屋前面中央处置正门,两侧壁面各开侧门。横长型为两坡斜面式,短垣高顶,屋橼低垂,横长型房屋炉灶在侧门内。炉灶以长石围成四方形,内置三块定石脚,以放置锅釜。灶上有吊棚,为存放食具或烤干肉类之处,并另挂一木钩,加置一吊棚,以挡尘土。房屋之另三隅配置茅菅编成之床;床架以竹子编制。各床外绕以茅菅编壁,每一夫妻占一床间。未婚者之床即置于屋墙边侧,并无遮壁。室内后壁悬挂兽骨。[12]
- 赛德克族建筑按照功能形式可分为家屋、家屋附属建筑、公共建筑(望楼)三种类型。赛德克族的传统住屋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半穴式的木造住屋,另一种为一般竹屋,前者属于赛德克族传统住屋的原始形式,以南投为多,后者是经过迁徙之后所发展的便利型住屋,以东部宜兰、花莲为多。传统半穴式家屋,是在家屋基地向下挖掘,然后再开挖的坑地面上立上柱子。换句话说,这种家屋有一半的形体位于地面之下,又称为半穴式家屋。家屋地基大都成方形或长方形,一般按照住屋大小来增减地基周边柱子数量。家屋中的火炉区隔为两个,一个位于家屋中央,一个位于墙壁边缘。家屋中央为三脚式炉灶,为取暖用炉灶,另一个炉灶会在屋内侧面墙边,用于平日烹饪食物。[11]
排湾族及鲁凯族则多取板岩、石岩或以石板砌墙以茅草为屋顶的石板屋,贵族住屋更饰以精致的木雕。石板屋其特色在于黑色的建材利于隐匿于环境保护中,而层叠的石板则仿生自蛇鳞的百步蛇神崇拜。 [13]
-
-
-
-
-
-
仿建的排湾族草埔社住屋
-
仿建的鲁凯族多纳社贵族住屋
-
仿建的鲁凯族多纳社贵族住屋内部
-
1875年绘制的猎人屋子
-
-
阿美族太巴塱kakita'an祖屋的雕刻柱
-
重建的阿美族太巴塱kakita'an祖屋
-
-
-
仿建的邵族家屋
-
仿建的邵族家屋内部
-
仿建的赛夏族家屋
-
仿建的赛夏族家屋内部
-
1871年南台湾的平埔族与建筑
-
-
-
-
仿建的布农族中心仑社住屋
-
仿建的泰雅族家屋
-
仿建的泰雅族半穴居
-
-
达悟族家屋外观
-
达悟族家屋与其周遭
-
达悟族家屋内部
-
-
-
-
仿建的卑南族少年会所
-
-
仿建的鲁凯族达鲁玛克部落青年会所
-
仿建的鲁凯族达鲁玛克部落青年会所内部
-
重建的鲁凯族达鲁玛克部落聚会所
- 谷仓:特别重视防鼠、防虫、防潮以及防火,以确保粮粟不会腐败或意外减少,而有防鼠板、蛇鼠板等特殊构件。多数都是独立设置于家屋外的高架式谷仓,多数排湾族、布农族聚落的谷仓则设置于家屋内,邵族则是改以方箱承装粮粟[18]。
- 达悟族船屋:船屋作为放置渔船的地方,搭建在村落与港口之间,系以木材为支柱搭成帐篷的尖顶,上覆萱草[19]。
- 达悟族凉台
- 排湾族望嘉旧社人头骨架
- 泰雅族篝火屋(ngasal pnhwan)[20]
- 邹族凉亭(hufu)[21]
-
仿建的鲁凯族谷仓
-
-
仿建的邹族兽骨架
-
仿建的达悟族船屋
-
达悟族的凉台
-
仿建的排湾族头骨棚架
-
泰雅族司马库斯部落的瞭望台
十六世纪台湾进入大航海时代,为西方列强所领;此时期建筑多为统治核心的堡垒为主,集合了统治中枢、要塞、起居等功能。最主要有风柜尾城、热兰遮城、普罗民遮城、圣萨尔瓦多城、圣多明哥城。荷兰属于西欧国家,特别喜欢用红砖作为主要材料;西班牙属南欧国家,建材则喜爱用石材[来源请求]。两个国家为巩固势力都选港口作为据点,建造了军事堡垒。设计上都采用平面四方形,角隅通常则突出五角形的棱堡,主要用于安装大炮。荷兰人于17世纪在今天安平一带建造了热兰遮城;后又建了普罗民遮城。西班牙则在北部鸡笼港外社寮岛建了圣萨尔瓦多城;后在沪尾(今淡水区)建造了圣多明哥城。这个时期让台湾建筑走向欧化的最高峰。此时期的建筑多为台湾进入信史的第一代建筑代表作,其遗迹多已列为国定古迹[22]。
- 风柜尾荷兰城堡(1622)
- 热兰遮城(Zeelandia,1624),今台南安平古堡
- 圣萨尔瓦多城(San. Salvador,1626 )
- 诸圣堂(Todos los Santos,1626)[23]
- 圣多明哥城 (San Domingo,1628),也称红毛城
- 荷兰台湾长官公署(1635),疑似由勒蒙(David de Solemne)设计 [24][25]
- 菲立辛根堡(Vlissingen,1636)
- 普罗民遮城(Provintia,1653),今台南赤崁楼
- 热兰遮市镇( 大员市街 ) ,今台南市安平区延平街,是台湾第一座在西方近代观念下进行规划的城市[26]。
- 城堡(castle)、堡垒(fortress)、街市、公共设施、商馆、住宅、教堂、修道院、营舍及学校等等。
台湾汉人受中国闽粤建筑风格影响,采用台湾本地建材,应用部分平埔族人营建技术,创建台式汉人建筑样式。这些建筑空间历经清治以来多次的翻建,明郑时期之外貌与格局大多已难见,但清代建筑大多沿袭明代,因此仍可由早期清治建筑揣知明郑建筑的样貌[27]。
- 台南北极殿(1661)重建于1709年。
- 台南府城妈祖庙(1662),今开基天后宫,为台南府城最早民设妈祖庙,重建于1926年。
- 李茂春故居梦蝶园(1666年),今台南法华寺,重建于1959年。
- 北园别馆(1680),今台南开元寺
-
-
-
-
大明宁靖王府邸,今大天后宫,始建于1665年,重建于
清治时期
-
台南
祀典武庙,始建于1665年,清治时期多次重新修建
-
-
-
-
承天府城隍庙,今
台湾府城隍庙,始建于1669年,重修于清治时期
-
-
观音宫,今
大观音亭,始建于1678年,重修于清治时期
-
北园别馆,今
开元寺,始建于1680年,重建于清治时期
-
-
-
-
-
-
-
-
-
彰化鹿港龙山寺山门
-
-
-
-
鹿港施进益古厝
-
-
-
-
梧栖真武宫(1849年创建,1953年重修
[31])
-
-
-
-
-
-
-
-
-
-
-
-
-
-
-
-
台南某清代楼阁
-
一栋在日治时期改造过的传统汉式建筑
汉人移居台湾后,运用在地材料与技术的乡土建筑
- 竹管仔厝(台湾话:tik-kóng-á-tshù),为最原始的家屋型态之ㄧ。
- 土角厝(台湾话:thôo-kak-tshù)过渡到砖瓦建筑前的初始民居型态。又称“草厝”或“草寮”。
- 红砖仔厝(台湾话:âng-tsng-á-tshù)使用红砖建造成的民宅、府邸。
- 澎湖硓𥑮石厝
- 澎湖菜宅
- 马岗石头厝
- 北台湾唭哩岸石建筑[47]
- 客家竹草建筑与“藔”建筑[48]
- 古亭畚(谷亭畚)[49]
- 探更寮(桶间寮)[50]
- 柱仔脚厝[51]
-
传统土角厝样式,北台湾
-
-
土角厝
-
19世纪所描绘的竹管茅草屋
-
淡水的茅屋
-
金瓜石附近的茅草屋顶石屋
-
-
-
-
澎湖的菜宅
-
彰化
大村北势仔的三合院,不同时期的编竹夹泥墙、涂墼、红砖。
-
-
探更寮(桶间寮)
以西洋建筑史曾经出现之式样为蓝本作为表现的复古主义建筑[52]。
以埃及、印度、玛雅、印地安、拜占庭等非西方古典系统之建筑元素为主要特征,具异国情调的复兴式建筑(Exotic Revival Style)[58][59]。
-
1903年第5回内国劝业博览会“台湾馆”
-
-
-
-
-
-
-
丰原慈济宫(1917-1933年)
-
澎湖天后宫(1922年)
-
-
-
-
-
-
-
台北州立农业传习所(1933年)
-
-
-
-
-
彰化
南瑶宫观音殿(1916年,
陈应彬建造
[79])
-
-
-
-
-
-
-
-
-
-
-
-
-
杨梅道东堂玉明屋(1927年)
-
-
宗圣公祠(1929年)
-
-
-
-
清水黄宅瀞园(1934年)
-
-
-
-
-
“中国宫殿式建筑”,基本是指“中国北方的清朝官式的宫殿建筑”。在民国成立以后,一些台湾的外省建筑师以新的建筑材料、技术来表达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在形式上大都模仿紫禁城等中国大陆的宫殿外貌,以清朝官式建筑为模版进行复制。这些建筑亦包含台湾1960年代“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以来的复兴式建筑。此类建筑在台湾尚无统一的译名,有研究者暂将其统称为“宫殿式建筑”(Palace Architectural Style)[91][92]。战后至解严的40余年间的佛教建物,皆是仿宫殿式建筑,此类建筑亦为戒严时期所规定的佛寺规格[93]。
-
-
-
-
-
-
-
-
-
台湾赖氏大宗祠(2006年)
-
新生公园雨前楼与随月阁庭园(2010年)
-
-
-
-
-
1980年代以来现代建筑:现代与传统、国际化与在地化的反思。
- 澎湖青年活动中心 (1984,汉宝德)
- 宜兰传统艺术中心 (2002,蔡元良)
- 台北101大楼 (2004,李祖原)
- 礁溪乡公所(2005,黄声远)
- 台北北投市立图书馆 (2006,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 云林劳工育乐活动中心 (2008,廖伟立)
2010年代以来,台湾人的整体审美得到飞越性的提升,1980年代那种只讲实用主义、不讲美感的现代建筑迅速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富有设计感的现代建筑[来源请求]。
-
-
-
-
-
-
-
大东文化艺术中心(2012年,张玛龙、陈玉霖与de Architekten Cie设计)
-
-
高雄展览馆(2013年,COX建筑师事务所与刘培森设计)
-
-
-
-
-
-
-
2020年代开始,随着台湾经济的迅猛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专业的古迹修复师,这些师傅在台湾的各大公庙、传统建筑中不断修复之前的装饰,并且加入了大量现代的技术。台湾的庙宇装饰基本传承自中国,但也加入了大量日本江户时代的技术,两者结合下让台湾的装饰艺术水准更上一层楼。台湾的庙宇修复师傅也经常去中国和日本传授修复技术,增加各国民间的友好交流[来源请求]。
2020年代开始,台湾本土的瓷砖文化开始被发掘出来。台湾的瓷砖花纹是葡萄牙、荷兰和中国的混合,呈现中西结合的风貌。台湾的瓷砖不仅在厕所、浴室中大量使用,还能在建筑物外墙、屋顶、地板、天花板中使用,并且能和台式或中式的传统雕刻融合,呈现出在别的国家没有的设计[来源请求]。
- 张省卿著,《德式都市规划经日本殖民政府对台北城官厅及中区之影响》,2008年,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
- 张省卿著,〈台湾总督府厅舍(1912-1919)﹕中央级与地方级官署建筑之探 讨〉,《辅仁历史学报》,第17期,台北:辅仁大学历史学系,2006年11月,页285-353。Nov. 2006, Chang, Sheng-Ching. “Administrative buildings of the Taiwan governor's office, 1912-1919: a study of central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architecture”, “Fu Jen Historical Journal”, no. 17, Taipei, 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Fu Jen University, pp. 285-353.
- 张省卿著,〈以日治官厅台湾总督府(1912-1919)中轴布置论东西建筑交流〉,《辅仁历史学 报》,第19期,台北:辅仁大学历史学系,2007年7月,页163-220。July 2007, Chang, Sheng-Ching. „Exchang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entral axis alignment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administrative buildings of Taiwan’s governor’s office“, “Fu Jen Historical Journal”, no.19; Taipei, Department and Graduate Institute of History of Fu Jen University, pp. 163-220.
- 李干朗. 《19世紀台灣建築》. 台北: 玉山社出版公司. 2005.
- 李干朗. 《20世紀台灣建築》. 台北: 玉山社. 2001.
- 李干朗. 《台灣建築史》. 台北: 雄狮图书公司. 1979.
- 李干朗等.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台北市: 远流. 2003.
- 沈祉杏. 《日治時期台灣住宅發展,1895-1945》. 台北市: 田园城市文化. 民91.
- 凌宗魁著,郑培哲绘. 《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 新北市: 远足文化. 2016.
- 徐明松. 《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 台北县: 木马文化. 2008.
- 张省卿.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集中區之影響》. 台北: 辅仁大学出版社. 2008年.
- 张省卿,〈台湾总督府厅舍(1912-1919)﹕中央级与地方级官署建筑之探 讨〉,《辅仁历史学报》,第17期,台北:辅仁大学历史学系,2006年11月,页285-353。Nov. 2006, Chang, Sheng-Ching. “Administrative buildings of the Taiwan governor's office, 1912-1919: a study of central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architecture”, “Fu Jen Historical Journal”, no. 17, Taipei, 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Fu Jen University, pp. 285-353.
- 张省卿,〈以日治官厅台湾总督府(1912-1919)中轴布置论东西建筑交流〉,《辅仁历史学 报》,第19期,台北:辅仁大学历史学系,2007年7月,页163-220。July 2007, Chang, Sheng-Ching. „Exchang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entral axis alignment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administrative buildings of Taiwan’s governor’s office“, “Fu Jen Historical Journal”, no.19; Taipei, Department and Graduate Institute of History of Fu Jen University, pp. 163-220.
- 郭肇立. 《夢幻博物城:臺博館古蹟建築落成百周年特展》. 台北市: 国立台湾博物馆. 2015.
- 傅朝卿. 《日治時期台灣建築》. 台北: 大地地理. 2000.
- 傅朝卿. 《台灣建築的式樣脈絡》. 台北市: 五南. 2013.
- 黄士娟. 《建築技術官僚與殖民地經營1895-1922》. 台北市: 台北艺术大学. 2012.
- 黄武达. 《臺灣建築法制之建構:日治時代(1895-1945)》. 新北市: 台湾都市史研究室,都市及建筑法治研究室. 2015.
- 黄兰翔. 《臺灣建築史之研究 : 原住民族與漢人建築》. 台北市: 南天. 2013.
- 藤岛亥治郎. 《台灣原味建築》. 台北: 原民文化. 2000.
- 藤岛亥治郎. 《臺灣的建築》. 台北: 台原出版社. 1993.
- 藤森照信. 《日本の近代建築》 第13刷. 东京: 岩波书店. 2005年 (日语).
- Meyer, Ulf. Architekturführer Taiwan. Berlin: DOM Publishers, 2012.
- Meyer, Ulf. Architectural Guide Taiwan. Berlin: DOM Publishers, 2012.
- http://www.fu-chaoching.idv.tw/main.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ttps://archlee.tian.yam.com/posts?page=1[失效链接]
- http://www.e-tribe.org.tw/kungdavane/DesktopDefault.aspx?tabId=10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425121410/http://www.dmtip.gov.tw/Aborigines/Article.aspx?CategoryID=3&ClassID=10&TypeID=24&SubTypeID=0&RaceID=1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425122405/http://www.dmtip.gov.tw/Aborigines/Article.aspx?CategoryID=3&ClassID=10&TypeID=24&SubTypeID=2&RaceID=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