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天橋

道路类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架空道路

行車天橋(英語:Overpass,中國大陸作高架路,香港作架空道路,台灣作高架道路),簡稱為架空(中國大陸、台灣作高架,香港作架空),是由連續設置的高架橋樑所構成的道路[1]。行車天橋常運用於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其中,中國大陸將行車天橋與其他地面道路立體交叉但互不連通的部分稱為上跨式交匯處[2](或稱上跨路[1]

快速預覽 「Overpass」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國大陸 ...
「Overpass」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國大陸高架路
臺灣高架道路、高架橋
香港架空道路、行車天橋、天橋
澳門行車天橋
新加坡行車天橋
馬來西亞行車天橋
關閉
行車天橋與一般道路常見的相交形式,圖為上海南北行車天橋重慶南路淮海中路口)
位於臺北信義區正氣橋,為市民大道麥帥一橋基隆路南京東路等多條幹道的連接要徑。
德國式天橋

簡介

行車天橋主要為提升行車速度、或解決道路與鐵路行人動線交會的安全問題而建築,大部分行車天橋全線不設置紅綠燈,通過引道與地面道路連接,同時以立體交叉的方式避免與地面道路的交匯。在都市地帶,為了滿足快速出入都市中心區域的需要,也會有長達數十公里的道路全部都在行車天橋上的設計。

行車天橋的設施通常是行人路與行車線明顯分隔,或者不設行人道、巴士站、斑馬線交通燈等,甚至不設單車徑。行車天橋上的設施與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無異,有街燈、指示牌、路標、防護欄等。

為解決鐵路分割市區、鐵路平交道安全隱患的問題,而與鐵路立體跨越的行車天橋,也稱為「跨線橋」。若以公路在地面、鐵路從上方跨越公路的高架橋形式,即為鐵路高架化

除了行車天橋,行人天橋也是解決「人車爭路」的方案之一。

在香港,不少大型綜合發展項目,住宅位於基座之上,基座下面設有不同的設施,如鐵路車站、公共運輸交匯處甚至鐵路車廠等,透過興建行車天橋連接地面與基座之上的平台及其他設施。例子包括德福花園匯景花園Union Square清水灣道8號日出康城

內地近年參考了香港的公共運輸導向型開發發展經驗,亦興建不少鐵路車站/車輛段上蓋項目,這些項目亦設有行車天橋連接地面與上蓋項目。

Thumb
連接德福花園偉業街的行車天橋
Thumb
Union Square及連接的行車天橋
Thumb
深圳地鐵5號綫塘朗車輛段及其上蓋開發,設行車天橋連接留仙大道

公路架空案例

臺灣

 香港

東區走廊觀塘繞道青葵公路深港西部通道銅鑼灣行車天橋港珠澳大橋彩虹交匯處紅磡繞道(包括公主道連接路,其中前稱公主道連接路的部分設有交通燈及行人過路處)、東九龍走廊西九龍走廊堅拿道天橋加士居道天橋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

 澳門

西灣大橋港珠澳大橋嘉樂庇總督大橋友誼大橋罅些喇提督大馬路-巴波沙大馬路高士德大馬路-松山隧道

中國大陸

Thumb
阜石路行車天橋起點

 日本

 加拿大

鐵路架空案例

臺灣

臺北

宜蘭

臺中

彰化

  • 臺鐵縱貫線(臺灣鐵路管理局西部幹線縱貫線南段北勢路平交道北方約930公尺至員林大排北方約100公尺間路段)

臺南

高雄

屏東

 香港

中國大陸

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武漢

天津

南京

青島

濟南

 菲律賓

馬尼拉

 泰國

曼谷

 美國

芝加哥

資料來源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