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長航班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隨着時間的推移,商業航空公司已經開辦了一些定期的超長不經停航班。這些超長的航線減少了遠距離城市之間的旅行時間,也減少了乘客旅行所需的停留次數,從而增加了乘客的便利性。[1]對於航空公司而言,選擇營運長途航班還可以樹立品牌形象,並在特定乘客中培養忠誠度。[2]因此,各航空公司之間展開了爭奪最長航班的競爭。[3]

定義

計量方式

航班長度有多種定義方式。[4]最常見的標準飛行長度計量是通過大圓距離,這是一個用於計算兩座機場基準點英語Airport reference point沿着地球曲率的最短距離公式。[5]在給定的兩座城市航線上,它是唯一恆定的計量值,不受操作差異的影響。[6]因此,它成為了商業航空飛行長度的互通標準,被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等管理機構、[7]航班時刻表提供者[8][9][10]以及航空公司自身廣泛使用。[11]

另類定義

為了消除歧義,用於參考「最長航班」(且會產生操作差異)的另類定義的其他術語包括:

  • 飛行時間英語Flight time」——(航班運行的總時長)會隨着多個操作性變量而變化,包括:飛行航向(見下文的地面距離)、設備性能,甚至空域擁堵(例如北大西洋航線英語North Atlantic Tracks機場等待航線)。[12]
    • 它的一個子版本是「飛行續航時間英語Flight endurance」,用於指代特定運作的飛行,通常由觀察員、專用設備英語Barograph或其他在商業航班中不常見的正式編排中進行記錄。[13]
    • 「計劃飛行時間」是另一個經常出現的指標,指的是航班的持續時間,由航班營運商發佈。這是一個不相關/不可靠的數據,包含了由航空公司制定的其他變量(考慮到登機程序的變化、預計的地面擁堵時間,甚至分配給遠機位操作的時間),以反映他們的營運和客戶管理的期望。[14][15]
  • 「地面行進距離」——計量航班實際飛行的地面距離(使用不完全經大圓航線的路線,因此距離更長)。航班通常出於操作原因經由非大圓航線飛行,例如:有利的風向/氣象條件、監管/政治限制、安全/設備限制(如ASHTAMETOPS限制),甚至是為節約成本(優化飛越領空資費英語Flight permit)。[16][17]

航班類別

全球有許多不同類別的航班,由不同的飛行器為不同的行業和目的執飛。術語「最長航班」通常用於指代商業、客運和定期航班,此類航班會公佈航班詳情並可供購買機票。[18]

雖然術語「最長航班」最常用於指代不經停航班,但在某些情況下也會將其與經停的直飛航班(全程使用相同的航班號)進行比較。[19]

現行最長航線

按大圓距離

自2020年11月9日起,按大圓距離計量最長的現役定期客運航班是往返於新加坡紐約甘迺迪間的新加坡航空23/24號班機[20]使用空中巴士A350-900ULR執飛,飛行距離達15,349公里(8,288海里)。[21]

歷史上最長的定期客運航班是大溪地航空的64號班機,使用波音787-9大溪地島巴比提法阿國際機場不經停飛往巴黎戴高樂[22]飛行距離15,715公里(8,485海里),計劃飛行時間為16小時20分鐘。[23]該航線曾於2020年3月至4月開辦。[24][25][26]它原本需要在洛杉磯國際機場作加油經停,所有乘客會在那裏下機並通過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然後重新登機繼續前往巴黎。然而,為了遵守禁止歐洲旅客進入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限制,[27]該航空公司選擇在2020年3月至4月的航班期間不在洛杉磯停留。這條航線之所以能開辦,還因為飛機的載客量減少到約150人,從而無需加油。這條航線也創造了全球最長的國內客運航線英語World's longest domestic flight記錄,因為它是在法國領土之間飛行。[28]

Thumb
洛杉磯至東京之間大圓航線與高速氣流優化航線的對比圖。注意東行(往洛杉磯)會選擇(按地面距離計量)更長的路線以利用高速氣流來節省時間和燃料。

按地面行進距離

由於各種原因,例如為了避免逆風和/或利用順風來節省時間及燃料,航班可能會避開大圓航線,儘管後者的地面距離更短。[4]

自2020年11月9日起,按地面行進距離計量最長的一對航班是新加坡航空往返於新加坡樟宜和紐約甘迺迪之間的SQ23號(第二長)和SQ24號班機(最長)。這兩個航班在北極點附近都有一條幾何學上最優的大圓航線,長約15,350公里(8,288海里)。然而,飛往紐約的SQ24號班機通常在太平洋上空飛行約17,250公里(9,314海里)的地面距離,那裏有高速氣流提供輔助;[29]返回新加坡的SQ23號班機有時則會不沿極地航線西行,而是選擇向東飛行16,500公里(8,909海里)的地面距離,跨越大西洋,以便藉助有利的高速氣流風力,從而節省飛行時間和燃料。[30]

同樣地,印度航空新德里往返於三藩市的兩個航班AI173號[31]和AI183號班機,[32]會向東飛行約15,110公里(8,159海里)的地面距離跨越太平洋,而不是以更短的約13,300公里(7,181海里)飛越大西洋,以避開逆風的盛行西風,節省近兩個小時的飛行時間。[33]這兩個航班在地面距離上都有一定的變化,據報道2016年首次執飛此類航班的飛行距離為15,300公里(8,261海里),[34]而特定航班飛行超過16,000公里(8,639海里)的情況也並不罕見。[35]

出於類似的原因,國泰航空香港飛往紐約甘迺迪的航班有時也將飛行15,000公里(8,099海里)的地面距離,而不是12,984公里(7,011海里)的大圓航線。[36]

歷史

自1914年首個定期商業客運航班完成34公里(18海里)的飛行以來,最長航班(按大圓航線)的記錄頻繁被刷新,並一直持續至今。[37][38]

1920與1930年代

Thumb
泛美航空用馬丁M-130夏威夷飛剪執飛了首個跨太平洋商業航班

1930年代最長的不經停商業航班是由飛行艇營運的,這是當時長途飛行的主要飛行器類型,部分原因是它們不需要能夠接收大型飛機的大型機場。[39]

1940與1950年代

Thumb
執飛「雙日出」航班的一架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
  • 1940年9月9日 (1940-09-09)泛美航空公司調整從百慕達到里斯本的東行跨大西洋航線,不再在亞速爾群島的奧爾塔經停,從而創造了新的最長不經停商業航班的記錄。通過使用其波音B-314飛剪艇,從百慕達的達雷爾島飛往裏斯本紅髮角機場英語Cabo Ruivo Seaplane Base約5,018公里(2,710海里)的大圈距離需時約19小時5分鐘。[63][64][65][66]
  • 1943年6月29日 (1943-06-29)–1945年7月17日 (1945-07-17)澳洲航空開辦「雙日出英語The Double Sunrise」航班,每周飛行5,652公里(3,052海里)往返於澳洲的珀斯錫蘭(今斯里蘭卡)的肯克拉英語Koggala Airport,使用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平均飛行時間約為28小時。[67]1943年8月30日從錫蘭飛往澳洲的這趟航班以32小時9分鐘的空中飛行時間,至今保持着(商業客運航班)最長的飛行時間紀錄。[註 1][69][70][71][68][72][73][74]
  • 1949年1月26日 (1949-01-26)–1949年7月20日 (1949-07-20)因荷蘭發動第二次警察行動英語Police actions (Indonesia)烏鴉行動),他們在印度、巴基斯坦、錫蘭和緬甸被吊銷營運許可和/或關閉機場,[75][76]荷蘭皇家航空遂為其阿姆斯特丹至巴達維亞之間的KL830號直飛航班開闢了一條替代航線。新航線使用當時航程最遠的商用飛機:全新的洛歇L-749星座英語Lockheed L-749 Constellation,增加了額外的油箱並減少載貨。從毛里裘斯的路易港到荷屬東印度的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的最大航程為5,527公里(2,984海里),計劃飛行時間為15小時15分鐘,成為新的最長直飛商業航班。[77][78][79][80][81]
  • 1952年11月18日 (1952-11-18)泛美航空利用當時人們更為了解的極地高速氣流現象,使用波音377同溫層巡航者開辦了從東京羽田檀香山的不經停客運航班,[82]可在11小時30分鐘內完成6,202公里(3,349海里)的大圓航線。[83]之後,該航班最短飛行時間僅為9小時48分鐘。[84]
  • 1957年9月29日 (1957-09-29)環球航空的一架洛歇L-1649星際英語Lockheed L-1649 Starliner將活塞引擎飛行器的航程和續航能力發揮到極限,在18小時32分鐘內完成了從洛杉磯到倫敦希思羅極地航線首航,飛行距離為8,780公里(4,741海里)。[85]
  • 1957年10月2日 (1957-10-02)環球航空的一架L-1649A在執行倫敦希思羅至三藩市的TW801號班機首航時創造了活塞動力客機持續時間最長的不間斷客運飛行記錄,飛機在遭遇強烈逆風的情況下,在空中停留了23小時19分鐘,飛行里程為8,638公里(4,664海里)。[86][87]
  • 1957年10月3日 (1957-10-03)環球航空公司打破了他們自己保持的最長航班記錄,開辦從從三藩市不經停飛往巴黎奧利TW850號班機[88][89][90]計劃飛行時間19小時45分鐘,航程達9,001公里(4,860海里)。[91][92][93]

1960與1970年代

Thumb
1961年,一架以色列航空的波音707(4X-ATB)正執飛紐約至特拉維夫的最長航班
  • 1961年6月15日 (1961-06-15)以色列航空使用其新的波音707-458飛機,[94]開辦了從紐約艾德懷爾德特拉維夫的不經停航班,全程9,137公里(4,934海里),平均飛行時間為9小時33分鐘。這條航線此前曾於1957年12月由布里斯托不列顛尼亞型飛機完成試飛。[95]
  • 1963年1月7日 (1963-01-07)由於冷戰的緊張局勢,加上該航線原中途經停點的起降許可被撤銷,俄羅斯航空遂使用當時全球最大的商用客機圖波列夫Tu-114D,將他們從夏灣拿莫斯科的東行航線改為不經停航線。[96]全程9,594公里(5,180海里),需時16小時25分鐘。[97][98]
  • 1967年8月6日 (1967-08-06)阿根廷航空使用波音707-320B開辦了往返於馬德里布宜諾斯艾利斯之間的不經停航線,航線全長10,062公里(5,433海里),飛行時間為13小時。[99][100][101]燃油效率更高的渦扇引擎的出現,使得長途飛行變得更加容易。
  • 1976年4月26日 (1976-04-26)泛美航空使用新引進的波音747SP,以開辦10,899公里(5,885海里)的紐約甘迺迪至東京羽田航線創造了新的紀錄。[102][103]
  • 1976年12月12日 (1976-12-12)泛美航空使用波音747SP創下另一項紀錄,在悉尼—三藩市的新航線上開通了北美和澳洲之間的第一個不經停航班,在計劃的13小時15分鐘內飛行了11,937公里(6,445海里)。[104][105][106]

1980與1990年代

Thumb
南非航空的第一架波音747-400,於1991年開啟紐約至約翰內斯堡的最長航班
  • 1982年11月4日 (1982-11-04)泛美航空使用波音747SP客機,開通了從悉尼到洛杉磯的新不經停航班,全12,051公里(6,507海里),創下新的紀錄。[107]
  • 1991年11月3日 (1991-11-03)南非航空書寫新歷史,使用波音747-400從紐約甘迺迪不經停直飛約翰內斯堡(東行),飛行距離為12,824公里(6,924海里)。[108][109]

2000年代

  • 2000年2月1日 (2000-02-01)南非航空公司創造了另一項紀錄,使用波音747-400從亞特蘭大不經停直飛約翰內斯堡(東行),飛行距離為13,581公里(7,333海里)。[110][111][112]
  • 2001年3月1日 (2001-03-01)隨着蘇聯解體,飛越俄羅斯領空的商業航班成為現實,各航空公司得以開闢新的北極航線。[113]美國大陸航空開辦了一條從紐瓦克直飛香港的不經停航線,全長12,980公里(7,009海里),由波音777-200ER執飛。這創造了雙向不經停往返航班的新距離紀錄。直飛時間超過16個小時。[113]
  • 2001年4月1日 (2001-04-01)在一個月內,聯合航空以自己的波音747-400開通了紐約甘迺迪至香港的往返航班,將最長航班的距離增加了10公里至12,990公里(7,014海里)。[113]
  • 2004年2月3日 (2004-02-03)新加坡航空使用空巴A340-500搭載181名乘客執飛從洛杉磯到新加坡的航班,大圓距離為14,113公里(7,620海里),計劃飛行時間18小時20分鐘,刷新了紀錄。[114][115][116][117]
  • 2004年6月8日 (2004-06-08)新加坡航空使用空巴A340-500打破了自己的紀錄;啟動從紐瓦克到新加坡的SQ21號班機,大圓航線為15,344公里(8,285海里),途中距離北極點最近僅135公里(73海里),飛行時間不到18小時。[118]返程的SQ22號班機隨後創造飛回紐瓦克,創下16,600公里(8,963海里)的地面距離紀錄。儘管里程更長,但由於盛行的高空風,SQ22的平均飛行時間略短,為17小時45分鐘。[119]
Thumb
一架新加坡航空的空巴A350-900ULR剛從新加坡降落到紐約甘迺迪機場,完成了目前世界上最長的不經停航班。

2010及2020年代

在2000年代末至2010年代初,不斷上漲的燃油價格加上經濟大衰退,導致許多超遠程不經停航班被停運。[120]其中包括新加坡航空於2013年底停飛的從新加坡飛往紐瓦克和洛杉磯的航班。[121][122]但是,隨着燃油價格的下降和更省油的飛機投入使用,許多超長途航線獲安排復航或新開設。[120]

  • 2018年10月18日 (2018-10-18)新加坡航空使用空巴A350-900ULR重新啟動新加坡至紐瓦克間的SQ21/22號班機[123]
  • 2020年3月15日 (2020-03-15)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於航班無法通過洛杉磯國際機場在美國經停,大溪地航空於2020年3月至4月間安排並營運了TN64號班機作為巴比提至巴黎戴高樂的不經停航班,使用波音787-9,全程15,715公里(8,485海里),計劃飛行時間為16小時20分鐘,[124][125]創造了全球最長定期客運航班的新紀錄。[23][24][25][26]
  • 2020年11月9日 (2020-11-09)新加坡航空開辦目前最長的定期客運航班SQ23/24號,從新加坡飛往紐約甘迺迪,航程15,349公里(8,288海里),由空巴A350-900執飛。[126]自2021年1月16日起,該航班改為使用空巴A350-900ULR執飛。[127][128]

其它創紀錄航班(非定期)

宣傳及交付航班

Thumb
註冊號為N6066Z的波音777-200LR客機於2005年進行了一次從香港不經停直飛倫敦的東行示範飛行,以22小時42分鐘的時間飛行了21,602公里(11,664海里),創造了當時商用客機的世界新紀錄。[129]

一些宣傳或交付航班曾打破商用飛機最長不經停航班的記錄:

  • 1976年3月23日 (1976-03-23)波音向南非航空交付其首架波音747SP,創下了商用飛機不經停航班的新紀錄。它從西雅圖附近的佩恩機場飛往南非開普敦,飛行距離16,575公里(8,950海里),覆蓋16,429公里(8,871海里)的大圓航線,用時17小時22分鐘。[130][131][132]
  • 1989年8月16日 (1989-08-16)澳洲航空的第一架波音747-400(VH-OJA,坎培拉城市號)在調機飛行中刷新了商用飛機不經停航班的紀錄,用時20小時9分鐘從倫敦希思羅飛往悉尼,飛行距離為17,039公里(9,200海里),[133]覆蓋17,016公里(9,188海里)的大圓航線。此舉旨在宣傳該航空公司使用747-400執飛的「長航程」(Longreach)服務。[134][135][136]
  • 1993年6月16日 (1993-06-16)一架註冊號為F-WWBA、綽號「環球漫遊者」(The World Ranger)的空巴A340-200在環球飛行時創造了兩項新紀錄。首先是從巴黎勒布爾歇飛往新西蘭的奧克蘭,飛行距離19,089公里(10,307海里),用時21小時32分鐘。[137]經過5小時的停留後,該航班繼續向東循距離更長的航線返回巴黎勒布爾歇,飛行里程19,246公里(10,392海里),覆蓋18,541公里(10,011海里)的大圓航線,用時21小時46分鐘。[138]這是在歐洲和新西蘭之間的首個非經停航班。[139][140][141]
  • 1997年3月31日 (1997-03-31)一架名為「超級漫遊者」(The Super Ranger)的波音777-200ER從西雅圖的波音機場向東飛行了20,045公里(10,823海里),到達馬來西亞的吉隆坡,然後加油並完成環球飛行返回西雅圖。[142][143][144]
  • 2005年11月9日 (2005-11-09)一架名為「藍寶2號」(Baby Blue 2)的波音777-200LR驗證機從香港東行飛抵倫敦希思羅,全程21,602公里(11,664海里),用時22小時42分鐘;[145][146][147]而兩地間的正常西行航線則要短得多,僅9,648公里(5,210海里)。[148][129] 當時機上載有8名機師和27名乘客。[149][150]

非定期商業航班

Thumb
澳洲航空的坎培拉城市號客機在1989年的宣傳航班中從倫敦直飛悉尼,耗時約20小時,飛行距離逾17,000公里。
  • 2006年3月25日 (2006-03-25)英國航空使用一架波音777-200ER飛機執飛了載有付費乘客的最長商業不經停航班。當時英國首相托尼·貝理雅及其隨行人員和記者在布魯塞爾參加完會議後包租下這架飛機,以全程不經停的方式前往墨爾本,為確保趕上出席2006年英聯邦運動會的閉幕式。該航班共飛行了17,157公里(9,264海里),用時18小時45分鐘,英航共派出20名工作人員在飛行過程中滿足駕駛艙和客艙機組的輪換需求。[151]
  • 2021年3月28日 (2021-03-28)逸華航空一架註冊號為P4-787的波音787-8刷新了載有付費乘客最長商業不經停航班新紀錄。它執飛了一趟非定期(包機)不經停航班,往返於首爾仁川和布宜諾斯艾利斯這兩個幾乎對跖點之間。[152]航班於當地時間3月28日12:47起飛,至當地時間3月28日21:26抵達,在20小時19分鐘內飛行了19,483公里(10,520海里)。[153][154][155]

執飛客機

空中巴士現役航程最遠的噴射式客機A350-900ULR,能夠飛行18,000公里(9,719海里)。[156][157]全球最大型客機A380也可搭載多達544名乘客飛行15,200公里(8,207海里)。標準的A350-900則可以搭載325名乘客飛行15,000公里(8,099海里)。[158]

波音現役航程最長的客機是777-200LR,可搭載301名乘客飛行17,395公里(9,393海里)。[159][160]波音還考慮為澳航開發777-200LR的衍生機型。它將配備三個額外的輔助油箱(總共六個),採用源自波音787夢幻客機的更輕便內飾,以及更低密度的座位佈局。這款飛機將能夠在航程超過18,500公里(9,989海里)的悉尼和倫敦之間飛行。[161]已發佈的777-8也將能夠載客350至375人飛行16,170公里(8,731海里)。[162]787-9則可搭載290名乘客飛行14,140公里(7,635海里)。[163]

許多過去不經濟的遠程不經停航線,皆因空巴A330neo空巴A350XWB波音787夢幻客機的面世而變得可行。

最長客運航班

不經停航班(前30,按大圓距離)

下表按大圓距離列出了全球最長的定期不經停客運航線。然而,由於各種原因,實際飛行距離可能比大圓距離更長,例如避開惡劣天氣、利用盛行的高空氣流、繞行封閉空域,以及在衝突地區周邊改變航向。

在該表中,同一航空公司在同一機場之間營運的多個航班被計為一個航班,而不同航空公司在同一機場之間營運的航班則分開統計。此外,每對機場都是分開統計的,儘管一些城市有多座機場支持長途航班(例如服務於倫敦希思羅蓋特威克機場,以及服務於東京羽田成田機場)。

更多資訊 排名, 從 ...
關閉

經停直飛航班

經停直飛航班在出發地和最終目的地之間有一個中途經停地,但所有航段都使用相同的班號和同一架飛機。[212]下表中的「始發地—目的地」欄列出了始發地和最終目的地之間的大圓距離,不包括經停地。「所有航段」則列出了從始發地至經停地再到最終目的地的總計大圓距離。

更多資訊 排名, 始發地 ...
關閉

已停辦不經停航班

更多資訊 排名, 從 ...
關閉

最長客運航班(按機型)

此章節提供兩個單獨的視圖。第一個視圖列出了所有商用客機類型及其現行計劃和營運的最長不經停航班。第二部分列出了由該商用客機歷史上計劃和營運的最長不經停航班。

現行

下表列出了現行由各類型客機執飛的最長(按大圓距離)不經停航班。

更多資訊 機型, 類別 ...
關閉

紀錄

下表列出了由各類型客機執飛的史上最長(按大圓距離)定期不經停航班。此表不包含宣傳或交付航班,如上文所示

更多資訊 機型, 類別 ...
關閉

未來航線

定期航班

已公佈的全新和即將開通的直飛航班,其航程超過12,952公里(6,994海里),躋身前30名

更多資訊 從, 到 ...
航空公司 班號 距離 計劃用時 機型 首航
美國 達拉斯/沃思堡 澳洲 布里斯本 美國航空 AA 7 13,363公里(7,215海里) 15:55[316] 787-9 2024年10月27日[317][318] [註 27]
關閉

設想航班(按距離)

  • 2017年8月25日,澳洲航空宣佈「日出計劃」(Project Sunrise),旨在開通從澳洲到倫敦紐約巴黎等主要目的地的超遠程不經停「袋鼠航線」。[319]2019年10月20日,澳航使用波音787-9展示了從紐約飛往悉尼的航班。[320]這次飛行耗時19小時15分鐘,機上49人均為工作人員和指定客人。為了使航班順利執行,必須通過限制乘客數量和貨物重量來精確減負。一個月後,澳航於2019年11月14日使用787-9從倫敦希思羅不經停直飛悉尼,至11月15日降落,展示了另一條「日出計劃」航線,機上載有52名乘客。航班用時19小時19分鐘,共飛行了17,750公里(9,584海里)。[321]2019年12月,澳航宣佈,如果航班正式開辦,他們會為「日出計劃」選擇空巴A350-1000執飛(可能會進行一些修改)。[322]空巴A350-1000已於2018年2月投入使用,航程為16,100公里(8,693海里),[323]能夠不經停直飛悉尼—倫敦和悉尼—紐約。[324][322]
  • 2018年,土耳其航空宣佈計劃開通伊斯坦堡—悉尼的航線,大圓距離為14,967公里(8,082海里)。[325]土耳其航空董事長於2023年6月表示,他們目前的787-9飛機無法實現從伊斯坦堡到澳洲的全年不經停航班,因此在2026年接收空巴A350-1000訂單之前,他們不會開通不經停航班。[326]在不經停航班之前,土耳其航空於2024年3月開通了從伊斯坦堡經新加坡至墨爾本的直飛航班,並宣佈打算在2024年底前開通經新加坡至悉尼的直飛航班。[327][328][329]
  • 2021年5月,越南航空獲得越南政府批准,[330]使用其A350-900和787-9客機開辦多條不經停直飛北美的航線,包括從胡志明市飛往紐約甘迺迪、大圓距離為14,307公里(7,725海里),以及從胡志明市飛往達拉斯/沃思堡的長途航線,大圓距離為14,557公里(7,860海里)的長途航線。[331][330]2021年11月,越南航空在胡志明市和三藩市之間開通了首個跨太平洋航班。[332]
  • 根據2015年9月發佈的一份報告,邁阿密國際機場正在與長榮航空中華航空進行談判,計劃在2018年之前開通里程為13,922公里(7,517海里)、飛往台北的不經停航班。[333]2016年6月,中華航空的一架波音777-300ER包機搭載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從台北不經停直飛邁阿密,然後繼續飛往巴拿馬。機場負責人與蔡英文討論了開通邁阿密和台北之間定期航班的可能性。[334]自2015年以來,該機場一直在積極尋求開通至東亞的不經停航班。佛羅里達州是美國人口第三大州,目前沒有與東亞之間直飛的客運航班。[335][336]2017年5月,該地區航空部門負責人預測,這樣的航班將在未來24個月內實現。[337]2020年11月,星宇航空連同其他14條航線一起申請了台北—邁阿密航線的經營權。[338]2023年,星宇航空宣佈他們計劃每年開辦一個新的美國目的地,連接美國西部、中西部和東部。[339]
  • 2019年11月,以色列航空宣佈正在探索一條新的特拉維夫墨爾本不經停航線,初步安排了3次往返「測試」航班,[340]覆蓋13,736公里(7,417海里)的大圓距離。[341]雖然機票於2019年12月開始發售,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航班的影響,3個航班中只有第一班於2020年4月2日執飛,它的實際飛行距離為14,760公里(7,970海里)。[342]由於往返以色列的航班不允許飛越沙地阿拉伯或阿曼領空,因此飛行距離比該航線的大圓距離長約10,00公里。2022年7月,沙地阿拉伯首次向所有以色列籍航空公司開放其領空;[343]2023年2月,阿曼也向所有「符合資格的商業航空公司」開放其領空,從而使這條航線沿大圓營運更接近可行。[344]2023年3月,以色列航空簽署了一份意向書,並宣佈他們將在「2024年6月」之前(重新)開通該航線,每周使用波音787機隊執飛三班。[345][346]
  • 2023年9月,土耳其航空在其更新的營銷材料中公佈了他們正在努力開發的未來航線。其中新增的包括伊斯坦堡—聖地牙哥航線,如果不經停直飛,將覆蓋13,094公里(7,070海里)的大圓距離。[347]土耳其航空董事長於2024年3月再次提到這條航線,預計在2026年當A350-1000開始交付後開通。[326]

從未啟動航班

  • 2015年8月,阿聯酋航空宣佈將於2016年2月1日開通杜拜巴拿馬城之間的不經停航班,西行航程13,821公里(7,463海里),需時17小時35分鐘。[348]2016年1月,開通時間被推遲至2016年3月31日。2016年3月初,阿聯酋航空將該航線推遲至2016年底或2017年初或「只要條件允許」。阿聯酋航空最近一次公開發布該航線資訊是在2018年4月,當時航司的CEO表示「我們仍在考慮巴拿馬航線。我們最近與巴拿馬代表團進行了一些會談。」[349]若開通,這在2015年將是全球最長的不經停航班。
  • 2019年7月,澳洲航空宣佈並開始銷售布里斯本芝加哥奧黑爾之間的新不經停航班機票,該航班將於2020年4月開始營運,使用波音787-9客機向東飛行14,325公里(7,735海里),需時16小時20分鐘(航班號使用QF85/86,是為了呼應1986年超級碗冠軍得主芝加哥熊)。[350][351]然而在2020年3月,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澳航宣佈將該航線的開通推遲到2020年9月。2020年7月,作為澳洲應對疫情的一部分,幾乎所有國際航班都被取消直到2021年3月,包括這條新航線。[352]2021年1月,澳航重新開放了2021年的國際航班預訂,但這條新航線在可預見的未來/2021年餘下時間內不再列入其航班時刻表。若開通,這將成為全球第四長的不經停航班。2023年初,澳航再次提出這一話題,但仍然沒有公佈開通這條航線的具體計劃。[353]

腳註

引用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