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俄語: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羅馬化Soyuz Sovetskikh Sotsialisticheskih Respublik發音縮寫СССР見其他名稱),簡稱蘇聯[註 1],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涵蓋東歐大部分區域,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北亞。1945年以後達到最大疆域,面積超過2,240萬平方公里,跨越11個時區蘇聯憲法規定蘇聯實行聯邦制,由15個權利平等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但其聯邦性質不顯著,原因是蘇聯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並且是世界上第一個奉行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的國家[4][5]。1945年蘇聯及其16個加盟共和國中的2個(烏克蘭白俄羅斯)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因為蘇聯是聯邦制國家,所以蘇聯是聯合國歷史上少有的「三票」主權國家。[6]

事实速览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俄語)(其他語言), 首都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俄語
其他語言
1922年—1991年
格言:Пролетарии всех стран, соединяйтесь!(俄文)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國歌:國際歌
(1922-1944)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國歌
(1944-1977)
State Anthem of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國歌》
(修訂版)
(1977-1991)
State Anthem of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二戰結束後的蘇聯領土範圍
二戰結束後的蘇聯領土範圍
首都 莫斯科
55°45′N 37°37′E
常用語言俄語
宗教
世俗國家
政府一黨制聯邦制社會主義共和國
蘇共中央總書記 
• 1922年-1952年
約瑟夫·斯大林(初)
• 1985年-1991年
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末)
國家元首 
• 1922年-1938年
米哈伊爾·加里寧(初)
• 1988年-1991年
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末)
政府首腦 
• 1922年-1924年
弗拉基米爾·列寧(初)
• 1991年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西拉耶夫(末)
立法機構最高蘇維埃
民族院
聯盟院
歷史 
1922年12月30日
1991年12月26日
面積
1938年22,403,000平方公里
1970年22,402,200平方公里
1991年22,402,200平方公里
人口
• 1938年
170,467,186
• 1970年
241,720,134
• 1991年
293,047,571
貨幣蘇聯盧布SUR
時區UTC+2至 +12
電話區號+7
ISO 3166碼SU
互聯網頂級域.su
前身
繼承
蘇維埃俄國
烏克蘭蘇維埃
社會主義共和
白俄羅斯蘇維
埃社會主義共
和國
外高加索蘇維
埃聯邦社會主
義共和國
布哈拉蘇維埃
人民共和國
花剌子模蘇維
埃人民共和國
波蘭第二共和
芬蘭
羅馬尼亞王國
愛沙尼亞
拉脫維亞
立陶宛
圖瓦人民共和
立陶宛
格魯吉亞
愛沙尼亞
拉脫維亞
烏克蘭
白俄羅斯
摩爾多瓦
吉爾吉斯
烏茲別克
塔吉克
亞美尼亞
阿塞拜疆
土庫曼
俄羅斯
哈薩克
今屬於
11991年12月21日,蘇聯的11個前加盟共和國在阿拉木圖宣布《阿拉木圖宣言》,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蘇聯實質上解體。
关闭

1917年2月,俄羅斯帝國爆發二月革命,迫使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沙俄帝國政府垮台,出現資產階級組織的臨時政府無產階級代表的蘇維埃(俄語意為「代表大會」)並存的局面;同年11月,以列寧為首的社會民主工黨(即布爾什維克,後改組為俄國共產黨)領導底層工農和革命士兵,發動十月革命,推翻執政不到八個月的臨時政府,建立蘇維埃俄國(蘇俄)。忠於皇帝的武裝勢力聯合富農、地主等資產階級組成白軍,與俄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展開內戰爭奪政權,最終紅軍擊敗各路白軍勢力和干涉此戰的多國軍隊,於1922年10月取得內戰的勝利,鞏固政權;同年12月30日,蘇俄白俄羅斯烏克蘭外高加索聯邦簽署《蘇聯成立條約》,蘇聯成立,並後續納入更多加盟國,版圖不斷擴張。1924年蘇聯首任領導人列寧逝世後,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約瑟夫·斯大林從政治鬥爭中勝出,獲得蘇聯的領導權。經濟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模式作保障,在經濟大危機期間仍保持經濟持續發展,引起的西方移民蘇聯潮,同時推行大規模重工業化使蘇聯短時間從農業國轉變成工業國,政治上強調性別平等、設立福利制度但也發起大清洗,致使逾百萬人在社會主義國家內的政治路線鬥爭中遭到整肅[7][8]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透過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日中立條約等,蘇軍從此進入東歐多國,與納粹德國分庭抗禮,直到希特勒夥同其僕從國於1941年6月入侵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在這場規模空前龐大、戰況格外激烈、死傷極其慘重的反法西斯戰爭中,蘇聯紅軍反守為攻,1945年4月擊敗德國,標誌着二戰歐洲戰場的終結。戰後蘇聯控制曾被德國占領的一眾東歐國家,並與美國英國法國瓜分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和奧地利,憑藉土地、人口等資源的龐大體量以及雄厚的軍事實力躋身為美國之後的世界上又一個超級大國,並成為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暨常任理事國,在各類國際事務中掌握話語權。出於對世界霸權的爭奪,外加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對立,蘇聯及其衛星國在1955年結成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開啟近半個世紀的冷戰,形成兩極化的國際政治格局。美蘇雙方分別代表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以代理人戰爭在全球範圍內展開一系列政治較量,並大力發展核工業與航天技術,進行核軍備競賽太空競賽,一度引發核戰爭危機,同時也將人類科技文明推向巔峰。冷戰期間,蘇聯與同屬社會主義陣營中華人民共和國南斯拉夫等也曾產生尖銳的矛盾。[9]

1980年代初期,蘇聯的石油出口額因國際油價下跌而縮水,加之長年的軍備太空競賽以及為改善民生而大力施行的福利政策對國庫造成嚴重損耗,蘇聯的經濟發展被拖垮,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國力愈發落後於美國。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隨着民族矛盾的爆發及東歐劇變共產主義思想的衝擊,蘇聯的紅色聯邦體系開始瓦解,同時根據憲法各加盟國紛紛退出蘇聯恢復獨立。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辭職,次日最高蘇維埃宣布蘇聯停止存在,成立69年的蘇聯就此解體葉利欽領導的俄羅斯聯邦作為蘇聯最大加盟國,繼承蘇聯主要的經濟、軍事力量和國際地位,但在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舊時的強盛局面已不復存在。蘇聯解體後,其大部分加盟國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在各自擁有獨立主權的前提下繼續合作。原為蘇聯衛星國的東歐國家則由於意識形態因素、國土安全和民生經濟發展需要,陸續加入以美國和歐盟為代表的西方陣營(北約等)。[10][11]

名稱

蘇聯全稱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維埃」(俄語:Совет羅馬化Sovet)是俄語詞彙音譯,意為「集會」、「罷工大會」、「代表會議」或者「議會」。蘇維埃共和國本意即為以「議會模式」建立的共和國。

蘇聯15個加盟國的官方語言名稱為:

  • 俄語: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羅馬化Soyuz Sovetskikh Sotsialisticheskikh Respublik
  • 烏克蘭語Союз Радянських Соціалістичних Республік羅馬化Soiuz Radianskykh Sotsialistychnykh Respublik
  • 白俄羅斯語Саюз Савецкіх Сацыялістычных Рэспублік羅馬化Sayuz Savyetskikh Satsyyalistychnykh Respublik
  • 烏茲別克語Совет Социалисти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и Иттифоқи羅馬化:Sovet Sotsialistik Respublikalari Ittifoqi
  • 哈薩克語Советтік Социалисті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 Одағы羅馬化:Sovettik Sotsıalıstik Respýblıkalar Odaǵy
  • 喬治亞語საბჭოთა სოციალისტური რესპუბლიკების კავშირი羅馬化Sabch'ota Sotsialist'uri Resp'ublik'ebis K'avshiri
  • 亞塞拜然語Совет Сосиалист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ы Иттифагы羅馬化:Sovet Sosialist Respublikaları İttifaqı
  • 立陶宛語Tarybų Socialistinių Respublikų Sąjunga
  • 摩爾多瓦語Униуня Републичилор Советиче Сочиалисте
  • 羅馬尼亞語Uniunea Republicilor Sovietice Socialiste
  • 拉脫維亞語Padomju Sociālistisko Republiku Savienība
  • 吉爾吉斯語Советтик Социалистти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 Союзу羅馬化Sovettik Sotsialisttik Respublikalar Soyuzu
  • 塔吉克語Иттиҳоди Ҷумҳуриҳои Шӯравии Сосиалистӣ羅馬化:Ittihodi Çumhurihoji Şūraviji Sosialistī
  • 亞美尼亞語Խորհրդային Սոցիալիստական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ունների Միություն羅馬化:Khor'hr'dayin Soc'ialistakan Hanrapetut'yunner'i Miut'yun
  • 土庫曼語Совет Социалисти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ы Союзы羅馬化:Sowet Sosialistik Respublikalary Soýuzy
  • 愛沙尼亞語Nõukogude Sotsialistlike Vabariikide Liit

除俄語外的上述14種語言中,烏茲別克語、哈薩克語、阿塞拜疆語、摩爾多瓦語、吉爾吉斯語和土庫曼語使用「蘇維埃」原詞或同源詞,餘下則採用本地語言中意為「會議」的詞彙作為翻譯。

蘇聯使用俄羅斯語,以莫斯科為首都,俄羅斯人占比最高,第一個蘇維埃國家是蘇俄(且領土最大),實際上以俄羅斯為主體,蘇聯在中文語境中有時也會被錯誤地通稱為「俄羅斯」或者「蘇俄」(蘇俄其實是蘇聯的構成國之一)。在英語中也同樣如此,例如牛津詞典中對於「Russian」一詞的解釋有「歷史上一般代指前蘇聯國民」的義項。[12]

中蘇交惡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認為蘇共領導下的蘇聯走了「修正主義」路線,因此如稱呼美國「美帝」(美帝國主義)般稱呼蘇聯「蘇修」。文革後少用。

蘇聯解體之後,蘇聯不復存在,大部分被俄羅斯聯邦所繼承,因而出現了「蘇聯」的用法,但這種冠以「前」的用法常被視為累贅。

歷史

列寧時期

Thumb
1919年列寧列夫·托洛茨基列夫·加米涅夫慶祝十月革命勝利二周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7年3月,俄國二月革命爆發,皇帝尼古拉二世下台,君主制俄羅斯帝國滅亡,出現由市民階級組織的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的蘇維埃(俄語意為「代表會議」)並存的局面。最後以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為首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聯合其它左翼政黨在聖彼得堡發動起義,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暴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由全民直接選舉產生。左翼俄國社會革命黨得票率超過50%,居第一位;布爾什維克黨得票率僅為25%。然而以布爾什維克為首的蘇維埃政權不承認這一選舉結果,蘇維埃政權有自己的蘇維埃大會,自然不會承認已經被自己推翻的臨時政府的權力機關)史稱十月革命一月劇變。革命後改國名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其後與德意志帝國霍亨索倫王朝及其盟國奧匈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簽訂《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13][14][15][16]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英國法國日本波蘭美國等國因不滿俄國單方面退出對德意志帝國的戰爭,以及沙俄國債務等問題,對俄國革命進行武裝干涉(其中包括北洋軍閥統治下的中華民國[17])。恰在此時,原俄羅斯帝國境內持完全不同政治主張的各派勢力——包括支持恢復帝制的保皇黨、支持建立全民普選民主的共和派、被布爾什維克黨定性為假社會主義而遭鎮壓的社會主義者(如左翼俄國社會革命黨孟什維克)、東正教會的虔誠信徒等代表富農地主資產階級利益的力量,不得不聯合起來對抗布爾什維克黨,組織起數量龐大、所占地域極其廣闊的白軍,由高爾察克鄧尼金弗蘭格爾尤登尼奇等分別在各地指揮,發起反對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的蘇俄內戰。原俄羅斯帝國境內的各少數民族趁此俄國內戰的良機,也相繼建立數個獨立主權國家,如西蒙·彼得留拉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格魯吉亞民主共和國庫班哥薩克建立的庫班人民共和國等,宣布脫離俄羅斯而獨立。

由於白軍內部矛盾激烈,組成白軍的各派勢力爭權奪利、內鬥不斷,白軍組織鬆散,沒有建立一個真正服眾的政治核心,所以經過近4年的(1917年11月—1921年的反抗白軍、烏軍、黑軍、綠軍等和協約國武裝干涉的戰爭)的俄國內戰,在1921年,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的蘇維埃紅軍擊敗白軍,處決高爾察克,將鄧尼金弗蘭格爾尤登尼奇等人趕出國境;並擊敗14個帝國主義國家的外國軍隊的聯合武裝干涉,逼迫美國英國法國列寧格勒烏克蘭外高加索撤軍,逼迫美國、日本和中國從西伯利亞撤軍;消滅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格魯吉亞民主共和國等宣布脫離俄羅斯獨立的少數民族政權,保衛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使其生存下來。戰時,為了集中全國力量,消滅敵人,蘇俄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幫助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挺過國內戰爭的危機。戰後,戰時共產主義繼續實行,產生諸多社會矛盾,發生喀琅施塔得起義。為解決國內矛盾,緩解政治危機,1921年3月21日的俄共(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通過新經濟政策,代替先前施行的戰時共產主義。

1920年4月,蘇俄紅軍於反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剛剛建立的波蘭對蘇俄內戰的干涉時攻入波蘭境內,準備通過軍事行動先解放波蘭,進而推動世界革命解放整個歐洲德國共產黨法國共產黨意大利共產黨在西歐對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軍隊的軍事行動多有響應。最終鑑於蘇俄內部矛盾重重以及外國干涉軍和內部問題,蘇俄紅軍華沙戰役打響後不久被撤回,蘇聯與波蘭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劃分國界,世界革命與解放全歐洲的計劃暫告一段落。[18]

Thumb
蘇聯成立到1930年代末的西部邊界

1922年12月30日,由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外高加索聯邦共同簽訂《蘇聯成立條約》,組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正式成立。

由於多年戰爭,蘇俄的生產力大大減弱。1921年的重工業產量只有一戰前1913年的20%,1918年至1920年,彼得格勒失去的75%的人口,莫斯科減少50%。7年的戰爭加之嚴重的乾旱造成巨大的災荒,全俄約300萬人至1,000萬人餓死。[19]發揮重大威力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在和平時期再也無法推行,農民們普遍抗糧不交,糧食的徵收不得不動用軍隊才能完成。農民與工人的罷工活動甚至將矛頭指向蘇維埃政權。發生在坦波夫的叛亂席捲全國,甚至連十月革命的中堅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不要共產黨的蘇維埃」的口號參與叛亂。於是,列寧轉而實行較接近資本主義的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使蘇聯的生產力恢復至1913年的水平,然而,蘇聯依然落後於西方國家。斯大林和共產黨內多數人認為,新經濟政策不僅損害共產主義的政治理想,也沒有足夠優秀的經濟表現,甚至連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構想都沒有。

1924年1月21日,列寧逝世,蘇共總書記約瑟夫·斯大林在1924—1929年間動用政治手腕,先在1924年聯合季諾維耶夫加米涅夫排擠托洛茨基,又在1926年聯合公認的黨內右派(支持延續新經濟政策布哈林擊敗黨內左派——托洛茨基季諾維耶夫加米涅夫的「托季聯盟」,最終在1929年打倒布哈林,奪得最高權力並徹底結束新經濟政策。蘇聯進入斯大林時期。[20]

斯大林時期

Thumb
斯大林莫洛托夫

列寧時代的新經濟政策曾經將蘇聯的工農業生產總值恢復至1913年的水平。斯大林和共產黨內多數人認為,新經濟政策不僅損害共產主義的政治理想,也沒有足夠優秀的經濟表現,甚至連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構想都沒有。因此斯大林主義者認為,蘇聯必須加速工業化進程,以趕超西方發達國家。在1920年代末期,斯大林發起一波激進的經濟改革,對蘇聯的工業和農業實施徹底改造。這個被稱為「大轉向」的經濟改革,意味着斯大林對之前列寧從1921年春天俄國內戰結束後就一直堅持實行的較接近資本主義的新經濟政策的全面摒棄。

斯大林的經濟改革並非人人都接受,斯大林為鞏固個人地位和成功,通過殘酷的手段打擊政治對手。在1934年時任列寧格勒州委書記基洛夫被暗殺後以「肅清反革命」為由展開大清洗,此後數以千萬計的人被送進勞改營甚至遭到處決,在大清洗中被處決的人中包括十月革命時期的布爾什維克主要領導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李可夫布哈林,以及實際執行大清洗的秘密警察領導雅戈達葉若夫。斯大林也以1932年蘇聯大饑荒(尤其是烏克蘭大饑荒)等失敗的農業政策而聞名(強制共產工業化),他也是整個西方世界普遍公認的獨裁者,殘害無數政治異見分子。

美國歷史評論家詹明信曾評論到:「斯大林……成功地完成他的歷史使命,無論是在社會還是在經濟方面」,認為斯大林帶給人們一個「現代化的蘇聯,把一個農業社會成功的轉變為一個擁有受過教育的人民和擁有科學上層建築的工業國家。」[21]羅伯特·康奎斯特反對這樣的結論,指出「俄羅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經是排名第四至五之間的工業經濟體」,並認為俄羅斯的工業發展的進步完全可以脫離農業集體化、饑荒和恐怖政策。根據他的說法,蘇聯工業上的成就遠遠小於他們所宣稱的那樣,蘇聯式的工業化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反創新的死胡同」。[22]

20世紀30年代開始,西方採用「綏靖政策」安撫希特勒,並姑息納粹德國吞併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同意納粹德國在東歐和中南歐自由行動,使得蘇聯覺得西方國家企圖將法西斯「禍水東引」[註 2]。蘇聯在多次提出和英法結盟而不果,英法卻相繼同納粹德國發表帶有互不侵犯性質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與此相反,納粹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卻多次向蘇聯提出希望改善彼此關係。此後,在1939年,蘇聯採取「禍水西推」的策略派遣外長莫洛托夫與納粹德國結盟秘密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Thumb
1939年蘇聯和納粹德國按照秘密協定瓜分了波蘭

1939年9月納粹德國與蘇聯協同發動的波蘭戰役二戰爆發後,按照該條約劃分的勢力範圍,蘇聯以「建立防止德國入侵的東方戰線」的名義,於9月17日出兵與德國瓜分波蘭,並發動冬季戰爭使芬蘭割出西卡累利阿並占領羅馬尼亞王國南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部分地區,使這兩國對蘇關係惡化並親近德國。並在波蘭卡庭森林處決近兩萬名波蘭戰俘。1940年7月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被紅軍占領並強行併入蘇聯,又強行讓羅馬尼亞割讓摩爾達維亞(摩爾多瓦)給蘇聯,這些行為加速其周邊國家向法西斯軸心國的靠攏,也使得蘇聯在蘇德戰爭初期頗不得人心。亞洲方面,1941年4月13日,蘇聯與日本簽訂《蘇日中立條約》,互相承認滿洲國蒙古人民共和國,東北抗聯從滿洲撤入蘇聯境內。並將中東鐵路賣給滿洲國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聯合其他軸心國盟友對蘇聯發動巴巴羅薩行動蘇聯紅軍在戰爭初期嚴重失利,蘇軍遭受重大軍事損失,在開始的頭一周蘇軍就損失九百架飛機、幾千門火炮、一千多輛坦克與幾十個正規師。之後,蘇德戰場成為歐洲大陸的主戰場。1941年秋天,德國軍隊已攻到莫斯科西北近郊,當時蘇聯政府與各國使節轉到現在位於南方的薩馬拉市。11月7日當天,蘇聯領導人斯大林抵達被圍困的莫斯科市並舉行盛大的閱兵典禮,所有校閱部隊在典禮後立即開赴戰場。此活動振奮人心。當年蘇聯政府將此悲壯儀式拍成紀錄片在各地播放,在二戰時對團結國家民心發揮極大效果,為蘇聯爭取最後勝利奠定堅實的基礎。蘇軍最終在莫斯科戰役擊退德軍。1943年初,蘇軍經過浴血奮戰,獲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後,擊潰軸心國軍隊,並在庫爾斯克會戰大勝德軍,蘇軍在戰場上掌握主動,1944年蘇軍攻勢猛烈,東歐三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向蘇聯投降,德軍全線崩潰。1945年5月1日,蘇聯紅軍占領納粹德國首都柏林,同年5月8日納粹德國投降,歐洲戰事結束。1945年8月8日,蘇聯紅軍對日本宣戰,出兵中國東北朝鮮半島北部,全殲日本關東軍,雖然蘇聯和日本的雙邊關係在1956年簽署《日蘇共同宣言》後正常化,但是兩國卻因在北方四島的領土爭端而未簽署和平協議。

1944年10月,圖瓦人民共和國加入蘇聯。1945年,蘇聯與中國代表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根據雙方協議,中華民國政府按公投結果決定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獨立地位。1945年後,由於蘇聯控制中國滿洲(中國東北)及蒙疆(內蒙古)的部分地區,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欲接管滿洲,以便能更好的與蔣介石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繼續展開武裝鬥爭。而斯大林則為了避免和美國支持的蔣介石國民政府進一步加深衝突,拒絕毛澤東的要求,決定在中國推行「聯合政府」政策。儘管如此,蘇軍於1946年在撤離滿洲回國之前,依然為中共搶占滿洲的真空地帶提供很多便利條件[23],例如蘇聯紅軍曾經把繳獲自日本關東軍的部分日本武器移交給中共將領林彪東北野戰軍[24]。蘇聯情報機構將軍帕維爾·蘇杜普拉圖夫在其1994年出版的個人回憶錄《特殊使命》中說,蘇聯在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這些戰略進攻行動期間特意引發「第一次柏林危機」,是斯大林和毛澤東共同協商而做出的一個重大戰略計劃,他們想以此轉移美國對中國國共內戰的戰略注意力,將美國的援助重心牽制在歐洲,減少美國對敵視中共的蔣介石領導下的國民黨軍隊的援助力度。[25]1950年,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定《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條約,承認外蒙古獨立的現狀,蘇聯租用旅順大連軍港。蘇聯承諾1952年底前無償交還長春鐵路,在簽訂對日和約和最遲不超過1952年底撤出旅順港。

朝鮮戰爭中,金日成曾經得到斯大林很多幫助,蘇聯空軍秘密參加朝鮮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前司令王海承認雖然被施加很多限制(如只能在平壤及平壤以北的米格走廊作戰,不准在海上或韓國領空作戰,作戰時必須穿着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軍服,空中聯絡時必須使用漢語朝鮮語),但朝鮮戰爭初期「空戰仍然主要是蘇聯空軍打的」[26]。雖然朝鮮在戰前希望達到的統一朝鮮半島目標並沒有實現。[27][查證請求]

1947年9月,蘇聯、波蘭南斯拉夫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法國和意大利九國共產黨的代表在波蘭召開會議,宣告成立共產黨情報局。由於在巴爾幹聯邦希臘內戰問題上鐵托和斯大林的矛盾,蘇聯和南斯拉夫之間開始相互指責,同時蘇聯把南斯拉夫共產黨開除出情報局,1948年莫斯科通知鐵托,蘇聯決定撤回全部在南的蘇聯專家和工作人員,雙方正式交惡[28]

美國及西歐各國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蘇聯倍感威脅因此在1955年成立華沙條約組織抗衡,冷戰格局已經浮現。

赫魯曉夫時期

Thumb
1959年7月尼克松赫魯曉夫在莫斯科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然病逝,馬林科夫繼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並成為蘇共中央主席團排名第一的領導人,但九天後馬林科夫便辭去黨內職務,赫魯曉夫取代馬林科夫並於同年9月出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在之後的數年裡赫魯曉夫在政治鬥爭中相繼擊敗貝利亞馬林科夫莫洛托夫並掌握最高權力,與米高揚蘇斯洛夫等人形成集體領導制度。此後,蘇聯進入赫魯曉夫時期。

在此期間,赫魯曉夫結束秘密警察,釋放數百萬政治犯,允許被流放的少數民族返鄉,為近2,000萬人恢復名譽,並於1960年關閉臭名昭著的古拉格系統。但赫魯曉夫通過蘇共二十大上發表的秘密報告全面批判斯大林,也一度引發東歐社會主義盟國的政治動盪,引發波蘭哥穆爾卡新政府的反蘇情緒和以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組成的「裴多芬俱樂部」為主導的帶有強烈反蘇情緒的匈牙利事件

此後,蘇聯和很多國家爆發政治衝突。但在太空科技領域,蘇聯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蘇聯於1957年發射的史普尼克一號成為世界上首個成功進入行星軌道的人造衛星,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在1961年成為世界上首個進入太空的人類,蘇聯宇航員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在1963年成為世界上首個進入太空的女性,蘇聯宇航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在1965年成為世界上首個完成太空行走的人類。

1960年,中蘇決裂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在1963年相繼發表九評蘇共中央公開信,譴責赫魯曉夫的批判斯大林與搞經濟改革,是背叛馬克思列寧主義並搞修正主義即假社會主義。[29]霍查領導下的阿爾巴尼亞公開支持中共譴責蘇聯,金日成領導下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在內部文件中贊成中共(但朝鮮在公開場合中於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左右逢源,來回搖擺,保證自身的最大利益。[30]蘇修這一稱號一直延續到1980年代鄧小平阿利雅分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上台並實行經濟改革後才廢止不用。

1959年,作為蘇聯經濟改革的一部分,赫魯曉夫在蘇聯首都莫斯科舉行「美國商品展覽會」,將百事可樂等美國著名商業品牌引進蘇聯與東歐市場,同時與時任美國副總統理查德·尼克松進行「廚房辯論」。[31]赫魯曉夫在蘇聯國內的經濟改革在1968年勃列日涅夫鎮壓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後陷入停滯。[32]

勃列日涅夫時期

Thumb
1979年6月卡特勃列日涅夫簽訂《第二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

1964年10月14日,赫魯曉夫被以不流血政變方式被迫下台,勃列日涅夫取代其出任第一書記,成為最高領導人,他在解除謝列平等人的威脅之後,跟作為政府首腦的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和作為國家元首的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波德戈爾內一起建立「三駕馬車」的集體領導體制。[33]蘇聯進入勃列日涅夫時期(停滯時代/集權主義復辟)。在此時期內,蘇聯的軍事實力已經跟上美國;但是,蘇聯整體經濟水平依然落後於美國。勃列日涅夫為了改善此狀況,通過推行福利體系來提高蘇聯民眾的生活水平,使得蘇聯人享受到稍稍次於東德的富裕,但由於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作後盾,這種福利體系為日後石油貶值後的蘇聯衰弱埋下伏筆。

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憑藉著強大的軍力,對外推行擴張政策,多次在東南亞與南亞引發武裝衝突,並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陣營。1969年,蘇聯與同屬社會主義陣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多次發生邊境軍事衝突,幾乎瀕臨戰爭的邊緣,此舉也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的關係在1972年後得以改善,冷戰的局勢也開始轉變為中美聯手抑制蘇聯。儘管蘇聯在勃列日涅夫時期極力在中東地區擴張,擴大蘇聯在中東的勢力範圍,但當蘇聯支持的埃及敘利亞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再次敗給以色列之後,藉助戰後亨利·基辛格在以、阿之間的穿梭外交談判,哈菲茲·阿薩德領導下的敘利亞開始謀求在美國與蘇聯之間進行平衡外交,不再專一依賴蘇聯。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領導下的埃及與蘇聯徹底鬧翻、反目成仇。[34]

勃列日涅夫上台後,對蘇聯的國內外政策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整和改革,蘇聯的軍事、經濟力量因此發展迅速,加上爆發第一次石油危機,油價大幅上漲,歐美國家發生經濟滯漲,而蘇聯作為石油出產國,反而因油價上漲獲利眾多,隨着蘇聯實力的增強,蘇聯開始在全球實施影響力,特別是對第三世界進行干預。對第三世界國家進行極其大力的軍事援助和經濟援助,以及通過古巴進行代理人戰爭,在非洲國家進行直接的軍事干預,例如參與安哥拉內戰歐加登戰爭等,但蘇聯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強力援助和軍事行動極大的損耗蘇聯國力,更加誘導了國家對軍事工業的投入,讓蘇聯經濟結構更為畸形,強勢的擴張也破壞了70年代美蘇之間好不容易緩和的局面,更招致了國際上大量國家的厭惡和反對[35][36]

1970年代,在對市場社會主義掀起批判浪潮的情況下,蘇聯的經濟改革從強調改革傳統體制到強調計劃經濟的優越性,由擴大企業自主權到加強對企業的控制,改革重心由調整國家與企業的關係轉移到合併企業,建立聯合公司。[32]政治上勃列日涅夫結束赫魯曉夫的去斯大林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復斯大林的形象。[37]但赫氏改革在蘇聯,以及在東歐的衛星國,如卡達爾匈牙利蓋萊克波蘭仍有部分延續,如卡達爾的匈牙利政府在1979年進一步允許把虧損的國營小型工商企業改由職工承包或租給私人經營、把私營企業的合法僱工人數限制放寬到30人、除稅收外政府不干預企業資金的流動、允許企業自主在社會上公開招聘管理人員等等。

1983年,蘇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3710美元,是美國同時期的三分之一,而東德則達到5670美元,是全世界最富裕的自稱遵循「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原則的國家。[38]但當蘇聯在勃列日涅夫命令下入侵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導致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對蘇實施糧食禁運後,尤其是在蘇聯耗費大量財力應對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的「星球大戰計劃」後,加之蘇聯石油出口也受國際原油價格下落而縮水,蘇聯人民的日用品消費和副食(如奶酪黃油)等的採購都受到明顯影響,生活質量下降,1985年蘇聯人民每人每天要耗費2個小時的時間排長隊購買食物。戈爾巴喬夫改革也因此開啟。

過渡時期

1982年,勃列日涅夫病逝。時任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尤里·安德羅波夫接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職位,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安德羅波夫上台後開始着手整頓蘇聯經濟,進行經濟改革[39],通過擴大企業自主權,建立經濟刺激制度,改革經濟管理制度[40],成立經濟部等措施,安德羅波夫的經濟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83年一季度,生產增長了6%。1983年,國民收入增長3.1%,工業生產增長4%。同時為應對當時蘇聯官僚嚴重腐敗的問題,安德羅波夫還開展大規模的反腐敗行動,調查了「烏茲別克案」、「棉花案″等對蘇聯社會影響巨大的腐敗案件。安德羅波夫的改革措施和開展的反腐敗運動受到當時蘇聯民眾歡迎,被稱為「安德羅波夫革命」[41]。但因健康迅速惡化,1984年2月9日,安德羅波夫僅執政15個月即病逝,安德羅波夫死後由康斯坦丁·契爾年科接任總書記職務。而契爾年科在接任總書記職務前健康狀況就已經十分惡劣,上任後不久健康更加惡化,無法正常履行職務。契爾年科時期的蘇聯主要還是依照安德羅波夫生前的改革政策繼續執行。1985年3月,僅任總書記13個月的契爾年科去世。

戈爾巴喬夫時期

Thumb
要求退出蘇聯的「波羅的海之路」活動
Thumb
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領導人簽署協議宣告成立獨聯體

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其後繼任蘇共中央總書記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皆在上任不到兩年便病逝。1985年,54歲的戈爾巴喬夫當選新任總書記,蘇聯進入戈爾巴喬夫時期。

戈爾巴喬夫屬於改革派。 1985年4月戈爾巴喬夫上台後開始實施「加速」戰略,計劃擴大政府投資來提振蘇聯經濟,但「加速」戰略加劇了蘇聯財政赤字,加上世界石油價格下跌,當時蘇聯財政形勢急劇惡化[42]。同時發起的反酗酒運動也激化了社會矛盾[43]。1986年,戈爾巴喬夫在經濟改革受挫,進展緩慢的情況下轉向政治改革,在他與他的親密同僚和朋友雅科夫列夫謝瓦爾德納澤等人共同的集體領導下,蘇聯開始實行經濟重建開放性政策,在經濟上希望徹底拋棄計劃經濟並建立起成熟的市場經濟,在思想和學術領域主張對蘇聯政府過去犯下的很多歷史污點和歷史錯誤進行清算,平反冤假錯案。戈爾巴喬夫和他的智囊雅科夫列夫還提出「多一份民主,就多一分社會主義」的口號,主張維護和增大蘇聯人民的民主權利。[44]但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隨著中央權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包括俄羅斯聯邦首任總統葉利欽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等人)開始尋求更大的自主權力。隨著「開放性」的日益深入,蘇共的歷史問題和歷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時,逐漸失去民心。戈爾巴喬夫對斯大林在1930年、1940年代流放和打壓韃靼人車臣人等少數民族行為的強烈譴責,激發蘇聯多個少數民族群體強烈地民族主義分離主義情緒,1988年韃靼人在蘇聯首都莫斯科的抗議示威是蘇聯的民族關係開始步入劇烈動盪期的標誌,也預示着蘇聯解體和崩潰的命運已經不可避免[45]。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獨立,成為首個脫離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1986年,戈爾巴喬夫提出「民主化」、「公開性」和「輿論多元化」的口號,戈爾巴喬夫高度評價赫魯曉夫時期召開的蘇共二十大「是對極權主義體制的第一次衝擊,是朝社會民主化邁進的第一次嘗試」。不過,戈爾巴喬夫認為赫魯曉夫在揭露斯大林方面還有局限性。1990年7月,蘇共第28次代表大會的報告清楚地寫道:「極權的斯大林體制給國家、人民、黨、社會主義思想本身造成巨大損失,這一體制正在被消除,蘇聯正在走向人道、民主的社會主義。」[44]

1991年8月19日,蘇共黨內保守派組成的緊急狀態委員會為防止戈爾巴喬夫下放權力導致國家解體而發動政變,被稱為八一九事件,他們將位於克里米亞半島度假的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軟禁,並試圖派兵拘禁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但由於軍隊倒戈以及民眾反對,政變在三天後以失敗告終,緊急狀態委員會成員均被逮捕並遭到政治清洗,雖然此時戈爾巴喬夫依舊是蘇聯總統和蘇共中央總書記,但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才是實際上的領導人。

1991年8月24日,戈爾巴喬夫宣布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一職,並建議蘇共中央自行解散,一小時後蘇共中央在莫斯科的大樓被查封。五天後,俄羅斯總統葉爾欽下令宣佈蘇聯共產黨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1991年9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宣布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羅的海三小國獨立,並支持三國加入歐盟聯合國。1991年12月8日,葉利欽聯同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克維奇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白俄羅斯簽署別洛韋日協議,宣布三國脫離蘇聯獨立,並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以建立一個類似大英國協的架構來取代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1991年12月16日,哈薩克斯坦宣布獨立,成為最後一個宣布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12月21日,除波羅的海三國和格魯吉亞以外的其他11個蘇聯加盟共和國在阿拉木圖簽署阿拉木圖宣言,宣布在獨聯體成立後蘇聯將停止存在。

1991年12月25日,為了避免蘇聯境內爆發內戰[46],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佈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12月25日晚,蘇聯國旗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由俄羅斯聯邦的三色旗取代。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決議,宣告蘇聯正式解體,葉利欽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蘇聯的主要國土、工業設施和軍事設施。

地理

蘇聯是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2,402,200平方公里,覆蓋六分之一的地球陸地表面積,與北美洲面積相當。歐洲部分為蘇聯的文化和經濟中心,占全國面積的四分之一。亞洲部分延伸到太平洋西岸和阿富汗邊界而人口較少。蘇聯橫跨11個時區,自東向西橫跨10,000公里,自北向南近7,200公里。不過因為位於大陸北部,它只有5個氣候帶:苔原針葉林草原沙漠和山地。

蘇聯擁有超過60,000公里的邊界,為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邊界,與阿富汗中國捷克斯洛伐克芬蘭匈牙利伊朗蒙古朝鮮挪威波蘭羅馬尼亞土耳其接壤,並與瑞典日本美國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境內最長的河流是額爾齊斯河。最高峰是高7,495米的共產主義峰(今伊斯梅爾·索莫尼峰),位於塔吉克斯坦。世界上最大的湖——裏海和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也位於蘇聯。

蘇聯人口

冷戰時期,蘇聯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國,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與印度,高於對手美國。

蘇聯戰後的人口普查一般安排在逢9的年度,如1939年、1949年、1959年。

蘇聯的人口:

  • 1926年為1.46億。
  • 1937年蘇聯人口普查充滿爭議,只有1.6億出頭,比預測曲線短少2,000萬人左右,故沒有公開。
  • 1939年初的普查,是為了遮蓋1937年統計的政治危機,當時給出的統計是1.7億,但學者認為數據有所調整。
  • 1939年9月-1940年國界向西推進300到400公里,增加2,000多萬人口,1940年人口達到1.94億。
  • 1946年人口下降為1.67億。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約2,700萬人。
  • 1979年1月17日人口普查為2.655億人,男女比例467:533。平均家庭人口3.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8.5。城市人口63%。
  • 1988年初人口上升到2.845億,
  • 1991年解體前夕,人口達到最高值2.867億人。
Thumb
1982年蘇聯人口分布,集中在東歐部分

最大城市

更多信息 蘇聯最大城市排名1989年人口普查, 排名 ...
 
 
蘇聯最大城市排名
排名 共和國 人口 排名 共和國 人口
Thumb
莫斯科
Thumb
列寧格勒
1 莫斯科 俄羅斯 8,967,000 11 第比利斯 格魯吉亞 1,240,000 Thumb
基輔
Thumb
塔什干
2 列寧格勒 俄羅斯 5,024,000 12 古比雪夫 俄羅斯 1,254,000
3 基輔 烏克蘭 2,588,000 13 葉里溫 亞美尼亞 1,202,000
4 塔什干 烏茲別克 2,072,000 14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 烏克蘭 1,178,000
5 巴庫 阿塞拜疆 1,759,000 15 鄂木斯克 俄羅斯 1,148,000
6 哈爾科夫 烏克蘭 1,610,970 16 車里雅賓斯克 俄羅斯 1,142,000
7 明斯克 白俄羅斯 1,589,000 17 阿拉木圖 哈薩克 1,128,000
8 高爾基 俄羅斯 1,438,000 18 敖德薩 烏克蘭 1,115,000
9 新西伯利亞 俄羅斯 1,437,000 19 頓涅茨克 烏克蘭 1,109,000
10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 俄羅斯 1,365,000 20 喀山 俄羅斯 1,094,000
关闭

行政區劃

Thumb
蘇聯行政區劃(1989年)

蘇聯名義上近似於聯邦制,根據蘇聯成立宣言和條約,歷次蘇聯憲法所規定:蘇聯是各主權蘇維埃共和國聯合的聯盟國家,各加盟共和國具有主權國家地位,加盟共和國擁有自己的憲法,還可以自由退出聯盟,還有同外國建立外交關係、同外國締結條約及交換外交和領事代表、參加國際組織的活動的權利(1936年憲法,還規定加盟共和國均有權建立自己的軍隊)。各加盟共和國間的疆界,須經有關共和國彼此協商並經批准始可予以變更。加盟共和國下轄的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簡稱自治共和國Автономн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АССР)也擁有較大的權利,擁有自己的憲法,自治共和國的領土未經其同意也不得予以變更。[47]因此蘇聯的行政區範圍理應當是由聯盟下的各國政府自行獨立管理的,乃是國家主權不可侵犯,不過,實際操作上則更多地表現出單一制的國家特點。

解體之前(1989年),全聯盟共有15個加盟共和國(包括東斯拉夫三國、中亞五國外高加索三國、波羅的海三國摩爾達維亞),加盟共和國下設邊疆區和州,全國共有155個州(область)和6個邊疆區(Края),在一些加盟共和國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按各民族人數多少分別成立自治共和國、自治州和自治專區,全聯盟共設有20個自治共和國,8個自治州автономная область),10個自治專區автономный район)。

這15個加盟共和國和分別是:

政治

Thumb
最高蘇維埃所在地克里姆林宮,攝於1982年

根據蘇聯憲法的第六條,蘇聯共產黨及其2000萬黨員是國家的統治核心。每個工廠和集體農莊都要建立黨的支部。整個系統的核心是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成員,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是最高領導機構。在斯大林時代以後,為了避免權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蘇共實行集體領導的原則,誰能夠掌握中央委員會的多數票,誰就能掌握黨和國家的領導權。實際上自斯大林開始,蘇聯的最高權力主要集中在總書記或第一書記手上,而且該職務為終身制。

政黨

蘇聯共產黨的政治局委員屬於國家的特權階級。他們享受專門的醫療保健,可以去小白樺商店購買免稅低價的西方進口奢侈品,住上國家提供的公寓別墅,有專用的車隊和位於馬路中央的專用快車道,還有專用的狩獵林區和療養海灘。他們的子女可以輕易地入黨,進入國際關係學院這樣的名牌大學深造,並在外交部、外貿部和駐外使館這些地方找到最好的工作。這個階層還包括軍隊、克格勃的首腦,以及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官員。次一等的階級為工廠廠長、銀行經理、地方領導和黨支部書記這樣的人物。他們控制物資的分配和地方的特權。

人民生活

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在斯大林時代最低,不過,這也是和當時蘇聯的國內外處境有關的。赫魯曉夫時代政治解凍,蘇聯與美國展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競賽,民眾的生活開始有所好轉。布里茲涅夫更提出「全民黨」、「全民國家」的概念,國內的政治鬥爭不再牽涉到普通民眾,並且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政府提供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房租非常便宜,每月只需幾盧布,其中還包括供熱費、電話費和水費。生活工資也有發放,蘇聯消費品雖然沒有多少選擇可賣,質量低下,但是物價也比較低。雖然內部護照限制了流動,但工作之餘很多人都能拿到黑海甚至出國去東南歐度假的獎勵,或者領著政府補貼在療養院(非字面意義上,是蘇聯對遊樂中心的稱呼,因為在蘇聯不鼓勵度假時飲酒夜衝等刺激性的放縱[48])裡休養。[49]還有汽車可以用工作年資憑票分配,這是蘇聯模式的福利國家概念。[50]只是與北歐以資本基金提供的福利國家不同,蘇聯的福利政策由國家企業提供,故並沒有雄厚的金融經濟作為其財政保障,而是受到油價波動與生產力的影響,因此造成後布里茲涅夫時代的經濟困難與不平衡。[51]蘇聯憲法為國有就業提供保障,因此人們覺得不一定非得認真上班不可。貪污、盜竊和將國家財產據為己有的現象非常普遍,行賄成風,生產效率低下。布里茲涅夫時代問題都沒能解決,這後半部分被稱為蘇聯的「停滯期」和「僵化期」而逐漸落後。

秘密警察

斯大林時期的黨內鬥爭,失敗者被遷到邊遠地區擔任無足輕重的職務。對於持不同政見者,視其影響力的高低,採取流放出國或者關入特殊精神病院的懲罰。普通民眾中的政治犯則像刑事罪犯一樣關入監獄勞改營克格勃是蘇聯恐怖特務統治的代名詞,它有70多萬僱員,和差不多同等數目的告密者。克格勃的勢力在國內滲透到各個階層和各個部門。事實上,「克格勃」這個詞如今已經變成秘密警察恐怖統治的代名詞。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他的繼任者赫魯曉夫在1960年宣布停止秘密警察制度並關閉臭名昭著的古拉格,但秘密警察依然大規模存在於蘇聯以及其位於東歐的衛星國境內。而克格勃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才停止運作。

蘇聯政治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戈爾巴喬夫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後有顯著變化,戈爾巴喬夫提出改革與新思維,力圖從根本上用全新的思路審視社會主義道路,並擺脫斯大林模式留給蘇聯的一切不合理的遺產。1987年戈爾巴喬夫在蘇共中央一月全會的報告中指出,「改革的實質是把社會主義和民主結合起來」,「社會全面民主化」是蘇聯「現行政治制度變革的綱領」;改革的目的是「使社會主義具有最現代化的社會組織形式,最充分地揭示我們制度的人道主義性質」。1990年7月蘇共二十八大通過「綱領性聲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一般認為,戈爾巴喬夫的政治思想跟民主社會主義非常接近,並且從原則上摒棄斯大林主義

政治體制

更多信息 1922年—1936年, 1936年—1946年 ...
蘇聯政治結構[52][53][54][55]
1922年—1936年 1936年—1946年 1946年—1988年 1988年—
1990年3月14日
1990年3月14日—
1990年12月26日
1990年12月26日—
1991年12月26日
國家最高權力機關 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 蘇聯最高蘇維埃
(含聯盟院民族院
蘇聯人民代表大會
最高立法、檢察機關 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 蘇聯最高蘇維埃
(含聯盟院民族院
(自1990年起僅行使立法和檢察權)
閉會期間
最高立法、檢察機關
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
主席團
國家元首 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
主席團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蘇聯總統
最高行政機關 蘇聯人民委員會 蘇聯部長會議 蘇聯內閣會議
关闭

最高領導人

更多信息 任次, 姓名 ...
任次 姓名 肖像 任期始於 任期終於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備註
1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 Thumb 1917年11月8日 1924年1月21日 (1870-04-22)1870年4月22日 1924年1月21日(1924歲—01—21)(53歲) 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
2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 Thumb 1922年4月3日 1953年3月5日 (1878-12-18)1878年12月18日 1953年3月5日(1953歲—03—05)(74歲) 1922年4月3日當選總書記,1941年起兼任蘇聯人民委員會(1946年改稱蘇聯部長會議)主席,1924年1月21日至1953年3月5日期間爲最高領導人。1952年蘇共十九大取消總書記一職,他當選為蘇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排名第一)。
3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 Thumb 1953年9月7日 1964年10月14日 (1894-04-17)1894年4月17日 1971年9月11日(1971歲—09—11)(77歲) 蘇共中央第一書記,1958-1964年兼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4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Thumb 1964年10月14日 1982年11月10日 (1906-12-19)1906年12月19日 1982年11月10日(1982歲—11—10)(75歲) 蘇共中央第一書記(1966年4月8日改稱總書記)。1960年-1964年以及1977年-1982年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5 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安德羅波夫 Thumb 1982年11月12日 1984年2月9日 (1914-06-15)1914年6月15日 1984年2月9日(1984歲—02—09)(69歲) 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6 康斯坦丁·烏斯季諾維奇·契爾年科 Thumb 1984年2月10日 1985年3月10日 (1911-09-24)1911年9月24日 1985年3月10日(1985歲—03—10)(73歲) 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7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 Thumb 1985年3月11日 1991年8月24日 (1931-03-02)1931年3月2日 2022年8月30日(2022歲—08—30)(91歲) 蘇共中央總書記,1988年8月1日—1989年5月25日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1989年5月25日至1990年3月15日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1990年3月15日至1991年12月25日為蘇聯總統
关闭

軍事

Thumb
蘇聯基洛夫級核能飛彈巡洋艦
Thumb
蘇聯米格-31戰鬥機

蘇聯在其存在期間,軍事實力強大,是二戰後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國一爭高下的國家,1988年,蘇聯紅軍的總兵力達到685萬(不含安全和內衛部隊)。蘇聯武裝力量的最高領導是蘇共中央蘇聯最高蘇維埃蘇聯部長會議。1974年成立蘇聯國防會議作為軍事領導機關,主席由蘇共中央總書記擔任。軍隊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海軍服役3年,其他軍兵種2年。

蘇軍分為6個軍種:

邊防軍國家安全委員會管理)和內務部隊內務人民委員部管理) 蘇聯是華沙公約的創始國,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蒙古人民共和國等國擁有駐軍。在越南古巴及其他一些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國家也駐有軍事顧問和技術人員。

勢力範圍

Thumb
受蘇聯影響的最大範圍,在1959年古巴革命和1961年中蘇分裂

蘇聯除了對加盟的共和國有操控能力外,還對世界不同國家有實質上的統治。蘇聯主要影響的地方有東歐及亞洲零星國家,當中大部分是蘇聯衛星國

東歐

Thumb
蘇聯於1975年發行的華沙條約組織二十周年紀念郵票,上方標語意為「保衛和平與社會主義」

蘇聯在東歐有很大的影響力,大多數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都有或多或少的被蘇聯操縱。原因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進軍德國時,蘇聯藉此將勢力範圍擴大至東歐諸國。在冷戰時期,東歐受蘇聯操縱或獨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和西方資本主義及保持中立的國家之間的界限被稱為鐵幕,鐵幕以東為蘇聯的勢力範圍。蘇聯建立許多衛星國,而後與衛星國組成華沙條約組織對抗北約

在蘇聯勢力範圍內的東歐衛星國家:

當時的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但並不是和蘇聯同盟。阿爾巴尼亞於1961年因中蘇決裂而退出經濟互助委員會。

奧地利部份東方領土是蘇聯的佔領區,直至1955年奧地利宣佈成為永久中立國為止。

芬蘭雖是中立國,但在冷戰時其外交政策受蘇聯影響,至1991年蘇聯解體後芬蘭才得以獨立實行外交政策,並於1995年加入歐盟

亞洲

蘇聯在亞洲也有很大的影響力,中亞東亞東南亞中東也有與蘇聯關係非常緊密的國家,尤以東亞及東南亞最為顯著。

在蘇聯勢力範圍內的亞洲國家:

與蘇聯同盟的亞洲國家: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

蘇聯奉行社會主義,是全世界第一個進入發達狀態的社會主義國家。並通過社會主義國家組織共產國際領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但事實上,蘇聯和當時眾多的社會主義國家處於敵對狀態,其中最大的敵人除西方的北約外,便是同屬社會主義國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60年蘇聯要求在中國大陸建立軍事基地對抗美國太平洋艦隊,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強硬拒絕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便認為蘇聯是社會帝國主義國家,而與其展開意識形態論戰,後從論戰演變為軍事衝突。

實際上蘇聯在冷戰時期除朝鮮戰場秘密參與外,即使最危險的古巴導彈危機也並未與西方國家發生過直接軍事衝突。然而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社會主義陣營對抗近三十年間,卻發生嚴重的珍寶島武裝衝突,將兩國推向戰爭邊緣。雖然蘇中兩國關係經歷巨大變化,但蘇聯從1949年第一次在聯合國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的聯合國席位到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二十多年間,蘇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態度從堅定支持、到支持但不再提案,再到只支持、不發言、不提案,經歷三次不同的轉變,這三次轉變是與兩國關係的變化是分不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之間惡化近三十年外交關係在蘇聯解體前的1989年才得以正常化。[來源請求]

非洲

蘇聯在非洲都有零星的同盟國,這些同盟國主要集中在南非以及東非。

在蘇聯勢力範圍內的非洲國家:

與蘇聯同盟的非洲國家:

美洲

蘇聯在中美洲亦有同盟國,主要是引發古巴危機古巴,古巴革命後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並與美國斷交。此外,拉美不少政權曾為是社會主義政權,如格林納達的人民革命政府、尼加拉瓜的奧爾特加。奧爾特加在1979年領導尼加拉瓜革命建立社會主義的桑解陣政權後,陷入內戰,蘇聯亦有參與。

這些國家大部份都在蘇聯中後期、共產主義政權結束、蘇聯瓦解及冷戰結束時與蘇聯脫離關係。

經濟

Thumb
1947年的第聶伯河水電站

蘇聯在冷戰期間,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直到20世紀80年代被日本超過。但與實行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美國不同,其經濟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權的社會主義中央計劃經濟模式發展的,國家壟斷生產資料。國家通過五年計劃的方式對經濟實行控制和調整。在1928年至1932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後,蘇聯的工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蘇聯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但是產業發展卻不均衡,產業結構不甚合理。事關國防的軍事工業重工業化學工業航天工業非常發達,其水平在世界上處於領先的地位但事關民生的輕工業和農業則相對落後。

蘇聯的主要工業地帶集中在莫斯科列寧格勒頓巴斯烏拉爾山脈等地區。次要的工業地區包括波羅的海沿岸、西西伯利亞伏爾加河(窩瓦河)中下游。蘇聯的工業部門實行集中管理和國家調控,工廠生產的產品、種類、規格和價格都由隸屬於中央和各加盟共和國部長會議的國民經濟委員會規定。

沙俄時代,俄羅斯是歐洲的主要糧食出口國之一。但是由於20世紀30年代推行農業集體化和消滅「富農」的政策對農業生產的毀滅性破壞,蘇聯的糧食一直不能自給自足。蘇聯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末期完成農業集體化,農業生產以集體農莊為基本單位,通過隸屬於集體農莊機械站的拖拉機汽車聯合收割機實行機械化播種與耕作。

蘇聯的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其他重要作物還有甜菜棉花馬鈴薯玉米煙草高加索地區有咖啡甘蔗等經濟作物。

作為蘇聯經濟改革的一部分,總理赫魯曉夫1959年在首都莫斯科舉行「美國商品展覽會」,將百事可樂等美國著名商業品牌引進蘇聯國內與東歐市場,同時與時任美國副總統理查德·尼克松進行「廚房辯論」。[31]赫魯曉夫在蘇聯國內所進行的經濟改革在1968年勃列日涅夫鎮壓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後陷入停滯。進入20世紀70年代,在對市場社會主義掀起批判浪潮的情況下,蘇聯的經濟改革從強調改革傳統體制變為強調計劃經濟的優越性,由擴大企業自主權到加強對企業的控制,改革重心由調整國家與企業的關係轉移到合併企業,建立聯合公司。[32]但改革在東歐的蘇聯衛星國,如卡達爾匈牙利蓋萊克波蘭仍有延續。如卡達爾的匈牙利政府在1979年進一步允許把虧損的國營小型工商企業改由職工承包或租給私人經營、把私營企業的合法僱工人數限制放寬到30人、除稅收外政府不干預企業資金的流動、允許企業自主在社會上公開招聘管理人員等等。[38]但當勃列日涅夫下令入侵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後,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對蘇實施糧食禁運。而在蘇聯耗費大量財力應對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的「星球大戰計劃」後,加之蘇聯石油出口也受國際原油價格下落而縮水,蘇聯人民的副食(如奶酪黃油)採購和日用品消費都開始受到明顯影響,生活品質下降。1985年蘇聯人民每人每天要耗費兩個小時的時間排長隊購買食物。戈爾巴喬夫改革也因此開啟。

教育

蘇聯的教育普及率非常高,在全國實行十年制義務教育,並基本消除了文盲。蘇聯著名的大學有莫斯科大學、國立帕特里斯·盧蒙巴人民友誼大學(蘇聯解體之後更名為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列寧格勒大學(蘇聯解體之後更名為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哈爾科夫大學基輔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等。

蘇聯科學研究中心是蘇聯科學院。作家機構為蘇聯作家協會。官方通訊社為塔斯社。蘇聯共產黨機關報為真理報,其他主要報刊還有消息報共青團真理報、文學報、勞動報、紅星報等。

Thumb
1984年的蘇聯小學生
Thumb
1985年訪問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聯學生

蘇聯科學技術取得許多重要成就:

文化

《熱情者進行曲》,蘇聯較為著名的歌曲之一,為1930年代創作

蘇聯的文學、藝術、電影、出版工作由蘇聯共產黨控制,並部分允許自由創作。「消極」、「頹廢」的作品(相當於西方的先鋒派藝術)受到限制和被禁止。但是在蘇聯時代一些文學家和藝術家仍然取得偉大成就,例如,詩人葉塞寧阿赫瑪托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家和詩人帕斯捷爾納克,小說家肖洛霍夫,導演塔可夫斯基,音樂家肖斯塔科維奇普羅科菲耶夫,舞蹈家烏蘭諾娃等等,他們中許多人不僅在蘇聯,而且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聲譽。

蘇聯的文化經歷幾個發展階段,在十月革命後的第一個十年氛圍相對自由,藝術家們運用不同風格進行試驗,以創作出獨特的蘇維埃藝術。列寧同時希望藝術能為俄羅斯人民所理解。而另一方面,上百名知識分子、作家和藝術家被流放或被處決,並將他們的作品查禁,例如葉夫根尼·扎米亞京尼古拉·古米廖夫[56]

政府鼓勵不同流派的藝術風格,一些實驗性質的作品被大量創作出來。此時比較活躍的作家有馬雅科夫斯基高爾基。由於電影對識字不多的人群具有巨大影響力,故政府鼓勵電影創作,此時艾森施泰因創作出許多優秀的作品。

隨後在斯大林時期,蘇聯文化主要為由政府主導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藝術,其他的藝術流派受到嚴重的打壓。許多作家也被監禁並處決。[57]

1950年代後期到1960年代早期為赫魯曉夫的政策緩和時期,審查大幅減少。此時的蘇聯文化更為關注個人生活,一些實驗性質的創作又重新被允許,此時出現一些批評角度的作品。政府更放鬆對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強調,一些小說的主人公轉而更關注自身生活的問題而不是建設社會主義,一些不同政見的地下小說也被創作出來。在建築風格方面,赫魯曉夫時期的建築更重視功能性的設計而捨棄斯大林時期繁複的裝飾。

1980年代後期,隨着戈爾巴喬夫提出經濟改革開放政策,藝術領域和媒體的言論自由進一步擴大。[58]

體育

蘇聯在大型國際綜合運動會的成績:

  • 夏季奧運會:395金319銀296銅1,010枚獎牌(歐洲第1,世界第2)
  • 冬季奧運會:78金57銀59銅194枚獎牌(歐洲第3,世界第4)
  • 夏季大運會:407金329銀253銅989枚獎牌(歐洲第1,世界第2)
  • 冬季大運會:95金85銀63銅243枚獎牌(歐洲第2,世界第2)
  • 世界運動會:15金13銀8銅36枚獎牌(歐洲第11,世界第18)

假日

Thumb
慶祝國際勞動節的蘇聯兒童

蘇聯主要有八個公立假日,其他假日與公立假日合計約30個。

更多信息 日期, 名稱 ...
日期 名稱 俄文名稱 附註
1月1日 新年 Новый год 通常是每年慶祝規模最大的節日,十月革命後俄羅斯大多數聖誕節期間的習俗被移至新年前夜
2月23日 紅軍日 День Советской Армии
и 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го флота
紀念1918年2月蘇聯紅軍的建立。
3月8日 國際婦女節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женский день
4月12日 宇航日 День космонавтики 紀念1961年尤里·加加林進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5月1日 國際勞動節 Первое Мая - День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солидарности трудящихся
在5月1日和2日慶祝。
5月9日 勝利日 День Победы 蘇德戰爭結束日,1945年納粹德國在這一天投降
10月7日 蘇聯憲法日 День Конституции СССР 紀念1977年版蘇聯憲法通過,1936-1977年間為12月5日。
11月7日 十月革命紀念日 Годовщина Великой Октябрьской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or Седьмое ноября
紀念1917年的十月革命,也是國慶日。
关闭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