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航天(英語:Spaceflight)是通過探測器人造衛星航天器太空或地外天體的活動所完成的對外層空間有關領域的研究、探索與開發。通常來說,太陽系內的人為航行活動在中國大陸一般稱為「航天」,太陽系外的航行活動則被稱為「航宇」或「宇航」[1];而臺灣用語則通常用「航太」泛指太空範圍的飛航活動。

事实速览 「航天」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國大陸 ...
「航天」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國大陸航天
臺灣航太
港澳航天
日本、韓國宇宙飛行
越南遊行空間
关闭
2000年質子號運載火箭載運星辰號服務艙前往國際空間站

按航天器探索、開發和利用的對象劃分,航天包括環繞地球的運行、飛往月球的航行、飛往太陽系內其他行星及其衛星的航行、星際航行(行星際航行、恆星際航行)。按航天器與探索、開發和利用對象的關係或位置劃分,航天飛行方式包括飛越(從天體近旁飛過)、繞飛(環繞天體飛行)、着陸(降落在天體上面)、返回(脫離天體、重返地球)。

執行軍事任務(具有軍事目的)的航天活動,稱為軍用航天;執行科學研究、經濟開發、工業生產等民用任務(具有非軍事目的)的航天活動,稱為民用航天;執行商業合同任務(以營利為目的)的航天活動,稱為商業航天。有人駕駛航天器的航天活動,稱為載人航天;沒有人駕駛航天器的航天活動,稱為不載人航天。

航天的主要目的是太空探索,其商業用途主要是衛星通訊,也有近來興起的太空旅遊。其他非商用的用途包括星空觀測,間諜衛星和地球觀測。

Remove ads

歷史

可行的太空旅行的方案可以追溯到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他最著名的作品——"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мировых пространств реактивными приборами"(《利用反作用力設施探索宇宙空間》)發表於1903年,他最早從理論上論證多級火箭可以克服地心引力進入太空[2],但當時這份理論著作沒有在蘇聯以外產生廣泛影響。

航天成為可行工程始於1919年,羅伯特·戈達德發表了論文《到達超高空的方法》;其中把拉伐爾噴管應用到液態火箭發動機,其足夠的動力使星際旅行成為可能。他還在實驗室中證明了火箭可以在真空空間工作,但當時沒有得到普遍認同。這篇論文對後來航天工程的關鍵人物極具影響,其中包括赫爾曼·奧伯特沃納·馮·布勞恩

1944年6月,德國V-2火箭在一次飛行測試達到189 km的高度,這是第一枚到達太空的火箭[3]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史潑尼克1號,它是第一顆進入地球軌道的人造衛星。

1961年4月12日,東方一號承載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進行環繞地球軌道一次,這是首次載人航天。東方一號是由謝爾蓋·科羅廖夫克里姆·阿利耶維奇·克里莫夫所設計的[4]

火箭目前依然是到達太空的唯一實際手段。超音速燃燒衝壓發動機等其他非火箭運載技術仍遠低於軌道速度。

Remove ads

航天的開始階段

發射

Thumb
阿波羅4號發射前的在發射台上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

火箭的發射通常在發射場上,場區內有整套試驗設施與設備,用以裝配、儲存、檢測和發射航天器,測量飛行軌道,發送控制指令,接收和處理遙測信息[5]。出於噪音和安全方面的原因,發射場選在遠離人類居住的地方。航天發射場多數由導彈實驗靶場改造而成,他們的組成設備和功能基本相同[6]

發射通常受一定的發射窗口限制。這些窗口取決於天體的位置和相對於發射場的軌道。影響最大的往往是地球的自轉。一經發射,軌道通常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平面上,該平面與地球軸成一固定角度,而地球在這個軌道上旋轉。

發射台是一個用於發送飛行器的固定的結構。通常包括發射塔和火焰溝槽。並由豎立,燃料,穩定運載火箭等裝置包圍。

到達太空

國際航空聯合會定義在100公里的高度為卡門線,高於此線就是太空。

火箭是目前到達太空唯一的可行手段。常規飛機發動機不能達到缺乏氧氣的空間。火箭發動機排出推進劑提供前向推力,產生足夠的加速度進入軌道。針對不同應用的推進系統包括:

對於載人發射系統通常會安裝發射逃逸系統,用於在發生災難性故障的情況下讓宇航員逃生。

其他方法

一種部分或全部的採用火箭發動機外的其他推進方式的航天發射方式。

航天到達太空階段

航天飛行的速度要求

Thumb
發射於1959年的月球1號是首個達到第二宇宙速度的人造物體.[7] 圖為博物館複製品照片

宇宙速度是物體從地球出發,在天體的重力場中運動,四個較有代表性的初始速度的統稱。航天器按其任務的不同,需要達到這四個宇宙速度的其中一個。

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又稱為環繞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射的物體繞地球飛行作圓周運動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若在150千米的飛行高度上,其環繞速度為7.8千米/秒。

第二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亦即地球的逃逸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射的物體擺脫地球引力束縛,飛離地球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若航天器已到達近地軌道的高度,航天器的脫離速度約為10.9千米/秒。

第三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亦即太陽的逃逸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射的物體擺脫太陽引力束縛,飛出太陽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本來,在地球軌道上,要脫離太陽引力所需的初始速度為42.1千米/秒,但地球繞太陽公轉時令地面所有物體已具有29.8千米/秒的初始速度,故此若沿地球公轉方向發射,只需在脫離地球引力以外額外再加上12.3千米/秒的速度。

第四宇宙速度

第四宇宙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射的物體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飛出銀河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但由於人們尚未知道銀河系的準確大小與質量,因此只能粗略估算,其數值在525千米/秒以上。而實際上,仍然沒有航天器能夠達到這個速度。

Remove ads

航天動力學

航天動力學是研究航天器和運載器在飛行中所受的力及其在力作用下的運動的學科,其中主要是對引力和推進作用的研究。航天動力學的研究可以使航天器不需要額外的推進劑而準時到達目的地。 非火箭軌道推進方法包括太陽帆磁化帆,和使用重力彈弓效應

航天返回階段

再入

Thumb
航天器再入時的電離氣體痕跡

由於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返回大氣層時航天器的速度極高,因此非破壞性返回的過程一般需要有特殊的措施來保護航天器避免受到氣動加熱英語Aerodynamic_heating和震動、衝擊等損害。再入原理由Harry Julian Allen英語Harry_Julian_Allen提出.而從原理中顯示,鈍形隔熱板效率最佳,因為返回式航天器的摩擦熱與阻力係數成反比,即阻力愈大,熱負荷愈低。

着陸

航天器下降到約15km的高空,速度已減少到亞音速。為了保證安全着陸,需要採取進一步的減速措施。彈道式再入航天器常採取降落傘作為着陸減速手段。[8]

回收

Thumb
C-119飛機回收發現者14

着陸成功後的航天器,其乘員和貨物可以回收。在某些情況下,航天器降落時就可以回收:當航天器還在降落傘下降落,它可以通過特殊設計的飛機回收。這種半空回收技術用於間諜衛星的回收。

航天活動分類

載人航天

Thumb
STS-119組員訪問後的國際空間站.

載人航天是由宇航員執行的太空探索,可以由單人或多人執行。載人航天需使用載人航天器進行。

歷史上首次載人航天任務是發射於1961年4月12日的東方1號,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在環繞地球軌道一周後安全返回地球。1963年6月16日,蘇聯宇航員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執行東方6號任務時成為了第一名進入太空的女性。1966年,美國的雙子星11號創造了最高地球軌道記錄,飛行高度達1374千米。發射和修理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兩次航天飛機任務也曾達到600千米左右的飛行高度。2003年,中國神舟五號宇航員楊利偉,成功圍繞地球十四圈,中國為第三個成功進行載人航天的國家。

到今天為止,載人航天飛行目標在地球軌道之外的任務只限於月球,儘管月球本身也是地球的衛星。第一次去月球的載人任務阿波羅8號中,三位宇航員曾進入月球軌道。阿波羅10號第二次環繞了月球,在月球軌道進行了登月航天器的測試。

人造衛星

人造衛星是由人類建造的航天器的一種,也是數量最多的一種。人造衛星以太空飛行載具如運載火箭太空梭等發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衛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運行。

太空探索

太空探索是指以物理手段探索地球以外物體以及探索太空時涉及到的任何技術, 科學政策。人類歷史上最著名並最有影響力的一次太空探索是在冷戰太空競賽期間第一個人類成功踏上月球

太空旅遊

太空旅遊指非以執行任務(例如進行實驗或工作)為目的,而搭乘太空船參與太空飛行。在蘇聯解體後,由於太空船的操作成本極大,同時要付給哈薩克拜科努爾太空中心地租與使用場地費,俄國為籌措經費,開放了民間金錢贊助,報酬即為可讓贊助者搭乘太空船進入太空,因此大多數太空遊客為支付大筆費用的億萬富翁。由於NASA的太空任務僅供國際專門科研之用,故現今太空旅遊仍以俄國為主。

航天器與發射系統

Thumb
阿波羅登月艙在月球表面

航天器是指在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中,基本按照天體力學的規律運動的各種飛行器[9]。航天器與自然天體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可以受控改變其運行軌道或進行回收。常見的航天器包括人造衛星空間探測器航天飛機和各種空間站等。航天器要完成其任務必須具備發射場、運載器、航天測控系統、數據採集系統、用戶站台以及回收設施等的配合。

航天器推進

太空飛行器推進是任何加速太空飛行器人造衛星的方法,目前已知具有許多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弱點與優點。目前許多推進方式是採用火箭

發射系統

發射系統用於將有效載荷從地球表面運送到外層空間。

一次性使用

一次性使用運載系統使用一次性的運載火箭把載荷發射入太空。顧名思義,一次性的運載火箭火箭只使用一次,火箭的各部件發射後不會被回收並用於其他的發射。由於現今的運載火箭都是一次性的,所以一次性的運載火箭也可以簡稱為運載火箭。運載火箭一般由多節火箭串聯而成,在火箭飛行逐級使用並逐級拋棄。

可重複使用

Thumb
STS-1任務中發動機點火後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

指能夠部分或全部回收火箭部件,並重複使用的發射系統。到目前為止,各國已飛行了幾種可完全重用的次軌道飛行系統和可部分重用的軌道飛行系統。

挑戰

航天器災難

為了讓航天器進入軌道,所有的運載火箭都包含了大量的燃料,因此存在能量突然大量釋放的風險,而且可能會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像德爾塔-2運載火箭在1997年1月17日在起飛後13秒爆炸[10],當時16公里外的商店櫥窗有因爆炸影響而破裂[11]

航天器內是個較可以預期的環境,但仍然有意外的卸壓或設備(尤其是新開發導入的設備)失效的可能性。

2004年時國際太空安全促進協會英語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pace Safety在荷蘭成立,目的在促進在航天系統安全上的跨國合作及科學研究[12]

失重

Thumb
國際太空站上的太空人失重

在微重力的環境中(例如在地球軌道的太空船中),太空人會體驗到失重的情形。短暫的失重會造成航天微重力症候群英語space adaptation syndrome,是因為前庭系統的紊亂引起的噁心症狀。長時的失重會造成一些健康上的問題,最明顯的是骨質流失,而且可能有部份是永久性的,微重力也會造成肌肉及心血管組織的顯著機能失調

輻射

只要離開大氣層後,就會有來自范艾倫輻射帶太陽光宇宙線的輻射。

在遠離地球之後,太陽的閃焰會在數分鐘達到致命的輻射劑量,而且在暴露在宇宙線十年或更長時間下,癌症的可能性會顯著的增加[13]

維生系統

載人航天飛行器中,生命保障系統是指一組可以讓人在外太空可以生存的設備。NASA會用「環境控制及生命保障系統」的詞語,或是其簡稱ECLSS來描述載人航天飛行器中的生命保障系統[14]。生命保障系統會提供:空氣食物,也會讓體溫維持在正常的溫度,讓身體的壓強在可承受的範圍內,並且處理人體的排泄物。生命保障系統也可能要隔絕像輻射及隕石微粒等外來影響。生命保障系統中的設備都屬於生命攸關系統,需依照安全工程的技術來設計及構建。

太空天氣

Thumb
極光「發現號」(1991年5月)

太空天氣在一些領域對太空探索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不斷變化的地磁條件可以造成大氣密度的急劇改變,造成低地球軌道上太空船高度的墮落。由於太陽活動增強產生的地磁風暴可能導致航天飛行器上的感應器暫時失常,或是干擾到飛行器上的電子儀器。此外,磁暴也會影響到在高緯度上常態飛行的飛機,使受到的輻射總量增加[15]。很好的了解太空環境狀況對設計太空船的遮罩和載人太空船的生命支援系統也是很重要的。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