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貝寧人民共和國 (法語:République populaire du Bénin)是西部非洲國家貝寧在1975年11月30日至1990年3月1日期間的國號,總統為馬蒂厄·克雷庫,該政權的執政黨和唯一合法政黨為貝寧人民革命黨

事实速览 貝寧人民共和國République populaire du Bénin, 首都 ...
貝寧人民共和國
République populaire du Bénin
1975年—1990年
國歌:新的黎明
貝寧人民共和國在非洲的位置
貝寧人民共和國在非洲的位置
首都波多諾伏
政府單一制一黨制馬克思列寧主義社會主義共和國
總統 
• 1975年—1990年
馬蒂厄·克雷庫
立法機構革命國民議會
歷史 
• 建立
1975年11月30日
• 瓦解
1990年12月2日
貨幣西非法郎
前身
繼承
達荷美共和國
貝寧
关闭

1972年10月26日,馬蒂厄·克雷庫司令領導的武裝部隊發動政變推翻政府,中止憲法,解散國民議會和總統委員會。1972年11月30日,其發表了《國家獨立新政治》的主旨演講。對領土行政部門進行了改革,市長和代表取代了傳統結構(村長、修道院、萬物有靈論神父等)。1974年11月30日,在阿波美市一群震驚的知名人士面前,他發表演講,宣布達荷美「走馬克思列寧主義道路」。[1]

1975年11月30日,阿波美演講一周年之際,克雷庫將國名由達荷美改為貝寧,以紀念曾在鄰國尼日利亞(中南部)繁榮興盛的貝寧帝國。國慶日定於11月30日,以紀念 1972年、1974年和1975年的每一年的11月30日,政權稱之為「三個輝煌的日子」

貝寧人民共和國同蘇聯東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越南古巴關係密切。自稱非洲「進步政權」,號召非洲各國建立「反帝國主義同盟」。

1977年1月16日,在摩洛哥的秘密支持下,由法國領導的僱傭軍小組發動了一次失敗政變,目的是推翻由馬蒂厄·克雷庫領導的貝寧人民共和國政府,一些流亡國外的馬蒂厄·克雷庫政權反對派企圖武裝顛覆貝寧人民共和國,但遭失敗。

1988年末,貝寧由於經濟上過度依賴東方陣營國家,財政狀況急劇惡化,社會動盪。次年,克雷庫被迫宣布放棄共產主義,同國內外反對派對話,進行政治改革。它實際上一直持續到1990年3月1日,隨後通過了新憲法,並於1989年在全國廢除了馬克思列寧主義。[2][3]

1990年3月1日,貝寧人民共和國成立過渡政府,為恢復多黨制鋪平了道路。1990年12月,新憲法經全民公決通過。國家保留官方名稱貝寧,定名為貝寧共和國。1991年3月的總統選舉中,總理尼塞福爾·索格洛擊敗克雷庫,獲得67.7%的選票,克雷庫在1991年貝寧首次多黨制民主總統大選中敗北下台。

在1996年3月的選舉中,克雷庫擊敗索格洛再次當選總統,同時放棄了對馬克思主義和無神論的所有提及,成為一名福音派牧師。他重返政壇並不意味着在貝寧恢復馬克思列寧主義政權。

科托努街頭紀念1977年貝寧人民反顛覆鬥爭勝利的銅像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