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

1948年啓用的美國機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約翰·甘迺迪國際機場map
Remove ads

约翰·F·肯尼迪国际机场(英语:John F. 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码JFKICAO代码KJFKFAA代码JFK,俗称JFK机场肯尼迪机场纽约肯尼迪机场JFK)是美国纽约市的主要国际机场。该机场是纽约机场中最繁忙者,并蝉联全美第十三繁忙机场英语List of the busiest airports in the United States及全北美国际旅客吞吐量最高者[5]。超过九十家业者在该机场运营遍布六大洲的国内外航线[6][7]

事实速览 约翰·F·肯尼迪国际机场 John F. 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t, 概览 ...
Remove ads

肯尼迪机场地处皇后区牙买加英语Jamaica, Queens[8],距曼哈顿中城16英里(26千米)。机场目前设有六座航站楼及四条跑道。旅客可通过肯尼迪机场高速公路英语JFK Expressway678号州际公路范威克高速公路英语Van Wyck Expressway)或搭乘火车前往机场。肯尼迪机场目前为美国航空达美航空之枢纽机场暨捷蓝航空的运营基地[9]。该机场亦曾为布兰尼夫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国家航空东北航空泛美航空塔航空英语Tower Air环球航空的枢纽。

机场于1948年通航,时称纽约国际机场(英语:New York International Airport[10][11]伊德尔维尔德机场(英语:Idlewild Airport[12]。1963年,因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机场易名为约翰·F·肯尼迪国际机场以兹纪念[13][14][15]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纽约三大机场之分布:
(1):肯尼迪国际机场
(2):拉瓜迪亚机场
(3):纽华克自由国际机场

建设过程

约翰·F·肯尼迪国际机场本名伊德尔维尔德机场IATA代码IDLICAO代码KIDLFAA代码IDL),名源位于机场现址的原伊德尔维尔德海滩高尔夫球场。建设该机场之目的是为于1939年通航,业已不敷使用的拉瓜地亚机场分流[16]:2。1941年末,市长菲奥雷洛·亨利·拉瓜迪亚宣布暂定征用牙买加湾的大片沼泽地(包括高尔夫球场、夏日酒店和牙买加海机场的着陆跑道)以新建机场[16]:2[17]。土地所有权英语Title (property)于1941年12月末移交[18]。机场于1943年开工[19],但机场的总体规划尚未确定[16]:2–3

最初政府注资约6000万美元,但实际仅获指定1,000英亩(400公顷)(即高尔夫球场的占地)土地[20]。该项目在1943年一度更名为亚历山大·E·安德森少将机场[注 1]。更名计划最终被拉瓜迪亚市长驳回,并被纽约市议会追认;此后,机场仍被称为“伊德尔维尔德”[21]。1944年,纽约市估价委员会英语New York City Board of Estimate再为机场项目指配1,350英亩(550公顷)土地[22]。纽约港务局(今纽约与新泽西港务局)于1947年接管伊德尔维尔德机场[16]:3,并持续至今[1]。1948年3月,市议会将机场定名为纽约国际机场(安德森),但在1963年12月24日前,民间仍以“伊德尔维尔德”称呼该机场[14][23]。当时机场当局有意将该机场打造为世界上最大,最高效的机场,“并消除了一切混乱和拥堵”[16]:3[24]

Remove ads

早年营运

Thumb
总统杜鲁门(左)与州长托马斯·杜威(右)在伊德尔维尔德机场落成典礼上

1948年7月1日,伊德尔维尔德机场举行首飞仪式,哈里·S·杜鲁门参与了通航典礼[20][25]。尔后港务局禁止外航使用拉瓜迪亚机场,迫使他们在之后的几年内转场至伊德尔维尔德机场[26]。当时机场只有一座占地规模79,280-平方英尺(7,365-平方米)的航站楼[16]:3。1949年,航站楼扩建至215,501平方英尺(20,021平方米)[27]。后续由进行了多次扩建:1952年,控制塔落成[28];及后还新建及改扩建了多座建筑物并新建滑行道[29][30]

伊德尔维尔德机场在通航初期开放六条跑道,而七号跑道尚在施工[31]:1L跑道及7L跑道遭到搁置,迄今未有飞机起降; 31R跑道(原长8,000英尺或2,438米)使用至今;31L跑道(原长 9,500英尺或2,896米)在机场通航不久后启用;1R跑道于1957年停用,7R跑道约于1966年停用。4跑道(原长8,000英尺,今4L跑道)于1949年6月投运,4R跑道则于前者投运十年后开放。机场在7R跑道关闭后另建较短的14/32跑道,惟在1990年后[32]才开始保障通用航空短距起降英语STOL飞机及小型通勤飞机起降。

Avro Jetliner英语Avro Jetliner于1950年4月16日降落在伊德尔维尔德机场,为首架来访该机场的喷气机。第二架降落于该机场的喷气机为卡拉维尔客机,1957年5月2日进港。1957年末,苏联申请允许两架图波列夫Tu-104喷气机落地伊德尔维尔德机场以运输外交官员;惟港务局以“未经噪音测试”为由予以拒绝(此前卡拉维尔客机已在巴黎进行测试)。

1951年,机场每日有79架次航班起降;1951年十月的《航班指南》指出国家航空及西北航空每日经营九班国内航班。因位于伊丽莎白市的纽瓦克机场于1952年2月因三宗致命航空事故暂时停航,该机场的大部分客流转移至伊德尔维尔德机场(1952年时日均执行航班242班,另有一部分原在纽瓦克机场起降的航班被分流至拉瓜迪亚机场),而拉瓜迪亚和伊德尔维尔德机场周边即为海域,而非人口稠密的居民区[33]。纽瓦克机场于1952年11月恢复民航,经调整的航行路线使飞机无需飞越伊丽莎白市[34]。洛克希德L-1049“星座”及道格拉斯DC-7在1951年及1953年间开始大量运用,且在早期并未开始在拉瓜迪亚机场提供服务,从而为伊德尔维尔德机场带来了更多客流。1957年四月的《航班指南》指出当时伊德尔维尔德机场每周保障出港航班1283架次,东方航空执飞约250架次、国家航空执飞150架次、泛美航空执飞130架次。

“一家航空公司,一座航站”

到1954年,伊德尔维尔德机场的国际旅客吞吐量达世界第一[16]:3[35]。港务局曾计划新建一座带55个登机门的新航站楼,但主要航司均反对该计划,并认为它将难以应付未来产生的巨大客流[36]。后建筑师华莱士·哈里森英语Wallace Harrison提议为每一间航司提供土地供他们自行建设航站楼[37]。该计划较前者更加实用,使航站楼更易寻获,并倒逼航空公司改善自己的航站楼设计方案[36]。修订后的计划于1955年获航司批准,最初计划新建七座航站楼。五座航站楼供个别航空公司使用,一座为三间航司共用,一座用于保障国际进港航班(后国家航空和英国航空入驻伊德尔维尔德机场)[23]。此外,中心还将有一个高11层的控制塔、配套道路、停车场、滑行道和一个环礁湖[16]:3。机场可保障毛重不超过300,000磅(140,000千克)的航空器起降[38]。惟后期为应对波音747,机场当局调整了设计方案[39]

国际到达大楼(IAB)是该机场首个新航站楼,1957年12月投运[40],该航站楼由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16]:3。航站楼长2,300英尺(700米),与7R跑道平行。该航站楼创新性的设置指廊以增加机位[23]。该航站楼于1970年代进行扩建以安装廊桥。但到1990年代,航站楼已不敷使用,且未预留足够的安检区域。它于2000年被拆除,并由四号航站楼取而代之。

联合航空达美航空[41]之七号航站楼(后更名为九号航站楼,同样由SOM设计[16]:3–4)于1959年10月投运[42],但已于2008年拆除。

东方航空之一号航站楼(由切斯特·丘吉尔设计[16]:4)于1959年11月投运[43]。航站楼已于1995年拆除以重建[23][44]

美国航空之八号航站楼于1960年投运[45]。航站楼由卡恩&雅各布斯英语Ely Jacques Kahn设计[16]:3[23],并安装了由罗伯特·索尔斯设计,面积达317-英尺(97-米)的花窗玻璃[46],在1979年前,更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彩色玻璃幕墙。立面于2007年随八号航站楼的拆除而被移去。美国航空称移除该装饰耗费了大量资金[47]

泛美航空世界港(即三号航站楼)于1960年投运,由蒂佩茨-雅培-麦卡锡-斯特拉顿设计[16]:4[48]。其特点是一顶由32组径向柱和电缆悬挂的大型椭圆形屋顶;屋顶半径达114英尺(35米)以覆盖候机室。该航站楼率先利用廊桥上下客,取代了传统的登机梯[49]。航站楼于2013年拆除。

环球航空环航飞行中心于1962年投运,由埃罗·萨里宁设计,屋面呈飞鸟形[50][51]。环球航空于2001年倒闭后,航站楼长期闲置直至捷蓝航空纽约与新泽西港务局于2005年确定在原有建筑东侧新建一个带26个登机口的新航站楼(即五号航站楼)。新航站楼于2008年10月22日投运。五号航站楼利用既有旅客通道连接原由萨里宁设计之部分(或谓主楼),后者业已改建为TWA饭店[52]

西北航空布兰尼夫国际航空东北航空于1962年11月开始运用同一航站楼(即二号航站楼)[49][53]

国家航空Sundrome(即六号航站楼)于1969年投运[54],由I.M.Pei英语Pei Cobb Freed & Partners设计。当时该航站楼使用了全玻璃中梃分割窗户,在当时尚属首次[55]。2001年,联合航空有意将该航站楼于环航飞行中心打造为联航的新枢纽[56]捷蓝航空于2001年入驻六号航站楼,直至其于2008年转场至五号航站楼。该航站楼于2011年拆除。

Remove ads

后期营运

机场于1963年12月24日(即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一月又二日后)易名为“约翰·F·肯尼迪国际机场”[57];更名由市长小罗伯特·瓦格纳英语Robert F. Wagner Jr.提议[58]。原机场代码“IDL”及“KIDL”转隶密西西比州的印第安诺拉市立机场,现使用之“JFK”及“KJFK”为先总统名称之首字母缩写[59]

航空公司于1958-59年纷纷开通往返伊德尔维尔德机场的定期喷气机服务;拉瓜迪亚机场直到1964年方有喷气机起降,此时肯尼迪机场已是纽约最繁忙的机场。从1962年到1967年,肯尼迪机场航班起降量超越拉瓜迪亚机场和纽瓦克机场之总和,为全美第二繁忙的机场,1967年时总起降量更达403,981架次。1960年至1966年,拉瓜迪亚机场建成了新航站楼并延长跑道。到1970年代中期,如按航班数量统计,二者航空流量大致相等;纽瓦克在1980年代之前屈居第三(但拉瓜迪亚机场重建期间例外)。法航英航于1977年11月22日开办由协和式客机执飞的跨大西洋超音速航班,惟二者已先后于2003年5月及2003年10月24日退役协和客机[60][61]

经数十年规划论证,肯尼迪国际机场捷运于1998年开工[62][63]。该线路原定于2002年投入使用[64],但后续因施工问题及致命事故延至2003年12月17日投运[65]。该路线连接肯尼迪机场各航站楼,并与纽约地铁霍华德海滩站长岛铁路牙买加站相连[66][67]

新一号航站楼于1998年5月28日投运;耗资14亿美元的四号航站楼于2001年5月24日取代原国际到达大楼[68][69]捷蓝航空环航飞行中心纳入五号航站楼,及后原八、九号航站楼被拆除并在原址新建新八号航站楼,作为美国航空之枢纽。港务局委员会于2008年批准一项耗资2000万美元的规划研究,包括重建达美航空之二号、三号航站楼[70]

2007年3月19日,肯尼迪机场接待了全美首班空中客车A380航班。该航线由汉莎航空运营,载客量达500人,使用一号航站楼。2008年8月1日,阿联酋航空开通首班A380定期航班(纽约—迪拜往返,使用四号航站楼)[71]。虽该服务一度因客流低迷于2009年暂停[72],但在2010年11月后恢复运营。以下航司使用A380营运肯尼迪航线:新加坡航空(纽约-法兰克福新加坡航线)[73]法国航空(纽约-巴黎航线)、汉莎航空(纽约-法兰克福航线)、大韩航空(纽约-首尔航线)、韩亚航空(纽约-首尔航线)、阿提哈德航空(纽约-阿布扎比航线)及阿联酋航空(纽约-米兰–迪拜航线及纽约–迪拜航线)[74]。2015年12月8日,肯尼迪机场开通首条空客A350定期航线(由卡塔尔航空执飞,航线为纽约-多哈[75]

2016年8月14日下午9时31分,八号航站楼传出枪声;不久之后,一号航站楼亦传出类似声音。调查显示没有发生枪击事件,但受惊的旅客从航站楼逃往高速公路或闯入飞行区[76][77]。受此影响,航站楼暂时关闭,部分航班因此备降其他机场[78]。后经警方调查,枪声实际为旅客在尤塞恩·博尔特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田径男子100米比赛获胜后发出的掌声[76]。后续引发的踩踏事件造成二人受伤,港务局警察局后来审查了其应对潜在恐怖袭击的策略[77]

目前该机场运营着最长航程航班——新航23/24号航班。该航线于2020年开办,往返纽约和新加坡,使用A350-900ULR执飞。

Remove ads

航站楼

概览

Thumb
鸟瞰肯尼迪机场航站区(摄于2021年)

肯尼迪机场目前有五座航站楼正在使用,他们合共提供130个登机门。航站楼按一到八的顺序排列(除已于2023年停用之T2、2013年拆除之T3及于2011年拆除之T6)。

塔航英语Tower Air航站楼外,其余航站楼以变形之U形图案排列,并在中间安置发电站、停车场等机场设施。航站楼之间以AirTrain和道路接驳。航站楼导航标牌皆由保罗·米克塞纳尔英语Paul Mijksenaar设计[79]君迪与《航空周刊英语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于2006年进行的联合调查显示:在美国大型机场中,肯尼迪机场旅客总体满意度仅次于为拉斯维加斯都会区英语Las Vegas metropolitan area服务之哈里·瑞德国际机场[80]

在1990年代初前,除却四号航站楼(即“国际到达大楼”),其余航站楼均为单一航司专用。在1990年代初,除位于主航站区外的塔航航站楼外,其余航站楼都有编号。与港务局辖区内的其他机场一样,肯尼迪机场的部分航站楼由外包公司运营及维护。此外,除皇家斯希普霍尔集团运营的四号航站楼外,其他航站楼均由一家或多家航空公司运营。所有航站楼均可保障未预清关的国际进港航班。

航站楼之间大多不互认安检,旅客须在禁区外搭乘穿梭巴士或AirTrain前往另一航站楼,再重新安检。

Remove ads

一号航站楼

一号航站楼于1998年投运,时值肯尼迪机场开航五十周年。该航站楼由法国航空日本航空大韩航空汉莎航空合组的一号航站楼集团营运[81]。当时由于设施不全,四者在达成协议后合资运营该航站楼。东方航空航站楼的原址即在此地[82]

目前六家天合联盟成员(俄航法航中国东航ITA航空大韩航空沙特阿拉伯航空),十一家星空联盟成员(中国国航纽航韩亚航空奥地利航空布鲁塞尔航空埃航长荣航空汉莎航空瑞航葡航土航),以及寰宇一家成员摩洛哥皇家航空入驻一号航站楼。其他使用该航站楼的航司包括塞内加尔航空塞尔维亚航空亚速尔群岛航空开曼航空Flair航空勒奥斯航空北欧大西洋航空(仅伦敦线)、菲律宾航空愉快空中客车航空沃拉里斯航空[83]

一号航站楼由威廉·尼古拉斯·博杜瓦合伙公司设计[84]。与T4一样,该航站楼具有空中客车A380保障能力,大韩航空首尔仁川-纽约航线即使用该机型。另外,法航在2003年前曾使用协和式客机营运的巴黎-纽约航线即在此停泊[85]。一号航站楼设有11个登机口[86]

Remove ads

四号航站楼

四号航站楼由LCOR公司建造,皇家斯希普霍尔集团下辖肯尼迪机场国际航站楼公司运营该设施,为全美首座由外国公司管理的航站楼。航站楼设有两条指廊与48个登机口,且为达美航空在肯尼迪机场的枢纽。A指廊(对应登机口为A2–A12、A14–A17、A19、A21)保障大部分亚洲航司、部分欧洲航司以及达美连接航空的航班,B指廊保障达美航空的国内/国际航班及天合联盟成员的航班。

四号航站楼供八家天合联盟航司(如墨西哥国际航空欧罗巴航空中华航空达美航空肯尼亚航空荷兰皇家航空厦门航空维珍航空),四家星空联盟航司(印度航空哥伦比亚航空巴拿马航空新加坡航空)与部分不结盟航司的航班,包括加勒比航空以色列航空阿联酋航空阿提哈德航空海南航空夏威夷航空捷蓝航空(仅深夜抵港之国际航班)、巴西南美航空智利南美航空乌兹别克斯坦航空西捷航空[83]。与T1类似,该航站楼亦具有空中客车A380保障能力,阿联酋航空的纽约—迪拜(部分经停米兰)航线与新加坡航空的新加坡—法兰克福—纽约航线即使用该机型。迄2019年,T4仅A6号门设有三个活动端的廊桥,方便A380旅客乘降。

航站楼由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并于2001年初投运[87]。占地达1.5 × 106平方英尺(140,000平方米),耗资达14亿美元的新航站楼取代了由同一家事务所设计,于1957年竣工的旧国际到达大楼。新航站楼设有AirTrain站点,大型值机区以及约合四个街区长的商业区[88]

四号航站楼多年来进行了多次扩建。2013年5月24日,一个耗资14亿美元的项目竣工,工程包括新建机械化托运行李安检系统、一个安检中心(将两个安检区迁入四楼并合并为单一设施)、九个国际线登机口、经改善的海关边防设施、以及当时最大的达美飞凡贵宾室[89][90][91][92]。工程期间,亦在B20口附近新建了占地规模达8000平方英尺,专供“JFK Jitney”穿梭巴士服务使用的公车候车区,方便旅客来往T4与T2[93]。同样在2013年,达美航空、肯尼迪机场国际航站楼公司与港务局同意[94]投资1.75亿美元开展二期工程,期间将新建11个支线飞机专用廊桥以取代即将拆除的T2远机位英语hardstand和T3。达美航空因此需要向纽约市工业发展局申请拨款[94],二期工程于2015年1月完成。

到2017年,T4扩能计划与更为重要的肯尼迪机场现代化提案一起提出。2020年初,州长科莫宣布,港务局和达美/IAT已达成协议,计划投资38亿美元为A指廊新建16个国内线登机口、翻新进出港大厅及改善陆侧道路[95]。到2021年四月,鉴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导致经济萧条,工程预算被削减至15亿美元。修订后的计划要求对到达/出发大厅进行现代化改造,并仅在A指廊新建10个登机口。2023年初,随着新登机口的开放,达美航空调整了在四号航站楼的运营安排[96][97]。达美还将在2024年初在A指廊开设一个新的飞凡贵宾室,并为达美商务舱乘客设置专用贵宾室。达美航空的B指廊扩建工程预计将于2023年秋季完工[97]

美国运通于2019年开始建造百夫长休息室,2020年10月投入使用[98]。该设施位居控制塔与A2登机门之间,设有15,000平方英尺的餐饮、酒吧及健身设施。

2024年,四号航站楼宣布扩展艺术文化项目[99],并同航空摇篮博物馆英语Cradle of Aviation Museum合作举办数字和静态摄影展,展品有当地艺术家泽汉·瓦兹德创作代表皇后区的壁画、由航站楼员工创作的系列摄影作品;以及与Proto hologram合作在机场内首次安装独立式全息装置,展示布朗克斯动物园的动物,并向旅客呈现喜剧演员豪伊·曼德尔的全息影像,给他们带来惊喜[100]

五号航站楼

五号航站楼于2008年投运,为捷蓝航空在肯尼迪机场的运营基地。开普航空英语Cape Air爱尔兰航空的进港航班在香农机场都柏林机场预先清关后,亦使用该航站楼[83]。爱尔兰航空在爱尔兰本土设置预先清关设施前使用T4,尔后于2013年4月3日转场至五号航站楼。2014年11月12日,捷蓝航空在该航站楼设置了国际进港航班保障区(T5i)[101]

该航站楼由金斯勒公司英语Gensler设计, 特纳建筑英语Turner Construction负责建造,航站楼主体毗邻埃罗·萨里宁环航飞行中心(后者与前者相连,目前被视为五号航站楼的一部分)[102][103][104]。环航飞行中心于2019年5月以TWA饭店名义重开。五号航站楼设有29个登机口:1—12和14—30。25—30号口保障未清关的国际航班(28—30号口于2014年11月投用)[105]

航站楼设有TSA PreCheck设施,用于快速安检,每日凌晨三时至晚上十一时开放[106]

Airspace Lounge于2013年6月在24号口附近开设了机场贵宾室[107],尔后爱尔兰航空亦于2015年开设贵宾室[108],该航站楼于2015年设置“T5 Rooftop & Wooftop Lounge”休息室,向全体旅客开放,位于28号登机口附近。[109][110] 2016年8月,捷蓝航空将美国Fraport英语AirMall指定为特许开发商,以便吸引和管理符合捷蓝航空T5愿景的特许经营租户[111]2016年夏季,捷蓝航空对五号航站楼进行翻新,期间对值机大厅进行了全面改造[112]。2018年,Airspace Lounge撤出T5。

Remove ads

七号航站楼

Thumb
七号航站楼出发层

七号航站楼GMW建筑公司英语GMW Architects[113]设计,专为英国海外航空加航而建,1970年竣工,为全美唯一一座由外航运营的航站楼。英国航空曾运营该航站楼。

目前寰宇一家成员阿拉斯加航空星空联盟成员加航快运全日空波航北欧航空天合联盟成员阿根廷航空;以及不结盟航司神鹰航空冰岛航空科威特航空北欧大西洋航空太阳城航空乌克兰国际航空使用该航站楼[83]

1989年至1991年,当局投资1.2亿美元翻新及扩建该航站楼[114]。扩建工程由William Nicholas Bodouva + Associates, Architects规划[84]。1997年,港务局批准英航扩建航站楼,该项目投资金额2.5亿美元[115],由Corgan Associates设计[116],并于2003年竣工[117]。翻新后的航站楼设有12个登机口[115]

2015年,英国航空公司确定将续租该航站楼至2022年,租约可再延长三年[118]。英航亦计划投资6500万美元翻新航站楼[119]。尽管英航拥有空客A380,但目前七号航站楼不具有A380保障能力,故英航无法运用该机型运营利润丰厚的伦敦-希斯罗——纽约航线(即使英航于2014年播发的广告中出现了A380,亦无法改变这一事实)[119]。不过英航已确定迁入八号航站楼与寰宇一家成员合作[120],并不再续租七号航站楼。该航站楼现在由捷蓝航空、RXR Realty和华帝机场集团英语Vantage Airport Group合资成立的JFK Millennium Partners运营,并已确定未来将拆除既有七号航站楼。同时,新六号航站楼将成为七号航站楼的直接替代品[121]

2020年末,联合航空宣布于2021年2月恢复在肯尼迪机场的服务。迄2021年3月28日,联航在七号航站楼运营通往旧金山洛杉矶的跨大陆不经停航线[122]。不过联航已于2022年10月29日再度停运肯尼迪航线[123]

Remove ads

八号航站楼

Thumb
鸟瞰八号航站楼和卫星楼
Thumb
鸟瞰八号航站楼落客区
Thumb
值机区

八号航站楼寰宇一家成员及美国航空在肯尼迪机场的主要枢纽。1999年,美国航空开始兴建肯尼迪机场最大的航站楼,为期八年。该航站楼由DMJN航空设计,取代原八、九号航站楼。工程分四期进行,包括建造卫星厅及拆除原八、九号航站楼。该航站楼自2005年到2007年8月正式投运前夕分多期建设[124]。美国航空作为肯尼迪机场第三大航司,是八号航站楼的最大用户暨管理者。其他使用该航站楼的寰宇一家成员为英航国泰芬航西班牙国家航空日航卡航澳航、和皇家约旦航空星空联盟成员埃塞俄比亚航空和不结盟航司中国南方航空亦使用之[83]

2019年,英国航空西班牙国家航空确定在七号航站楼拆除前转场至八号航站楼,届时航站楼将进行改扩建以保障英航、伊比利亚及其他寰宇一家成员的宽体客机停靠。2020年1月7日,八号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开工,2022年竣工。工程结束后,英国航空西班牙国家航空转场至八号航站楼。此为机场一期扩建工程的一部分;航站楼在登机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新建了四个远机位[125]。英航于2022年11月17日将部分航班转场至八号航站楼,并于2022年12月将所有原在七号航站楼的进出港航班全数转场至此[126][120][127]。西班牙国家航空亦于12月1日转场至八号航站楼,日航亦于2023年5月28日转场至此[128][129]

2020年1月7日,八号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开始,工程于2022年结束。该工程是肯尼迪机场现代化计划第一阶段的一部分[125]

该航站楼之占地约为麦迪逊广场花园的两倍。航站楼内设有零售和食品商店若干,84个售票柜台,44个自助服务亭,10条安检通道,以及一个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设施,每小时可处理1600多人,设计年吞吐量1280万人次[130]。该航站楼设有一个美国航空海军上将俱乐部和三个为高级乘客以及飞行常客服务的休息室(分别名为格林威治、苏荷和切尔西)[131]

八号航站楼设有三十一个登机口:T8B设置14个(1–8、10、12、14、16、18、20),T8C设置17个(31–47)[132]。旅客通过地下通道进出T8C。

改建工程

2017年1月4日,时任纽约州长安德鲁·库默宣布将投资70亿至100亿美元翻新机场大部分既有设施。机场总体规划咨询小组称,肯尼迪机场在Skytrax世界百强机场中排59名,预计现有设施将难以应对更大客流[133][134]。到2020年时,机场年吞吐量预计将达到7500万人次,2050年时将达到1亿人次,较报告发布时的6000万人次为高[133]。该小组提出了几项建议,包括扩建较新航站楼;迁建旧航站楼;改建高速路匝道及扩宽范威克高速公路英语Interstate 678;延伸肯尼迪机场捷运或将之接入纽约交通系统,及重建牙买加站,将之直连长岛铁路及纽约地铁[135]。上述项目的开工日期有待确定[134];2017年7月,科莫州府批复机场翻新总体规划案[136][137]。改扩建工程完成后,机场将共有145个近机位和四个远机位。

新一号航站楼

Thumb
建设中的新T1航站楼(2024年)

2018年10月,库默公布了一项耗资130亿美元,重建肯尼迪机场客运设施及进路的计划,届时还将新建两座国际航站楼。其中一座耗资70亿美元,占地面积2.8 × 106平方英尺(260 × 103平方米),设23个登机口的设施将取代既有一、二号航站楼(及三号航站楼原址),并与四号航站楼相连。该航站楼将由慕尼黑机场集团、汉莎航空法国航空大韩航空日本航空共同建设。上述23个登机门均为国际航班专用,其中22个可保障宽体客机停靠(其中四个具有空中客车A380保障能力),另一个仅能保障窄体客机停靠。届时机场道路系统也将重新设计[138][139]

2021年12月13日,纽约州州长凯西·霍赫尔公布新一号航站楼的最新情况,并将投资金额增加至95亿美元以应对更大客流。新航站楼的涉及灵感源自拉瓜地亚机场B航站楼,并将沿袭后者的纽约式艺术风格。若二号航站楼拆除完毕且达美航空的区域航班全数转场至四号航站楼,新一号航站楼将开始建设,然后将分期开放,其东侧的14个登机门及位于原二号航站楼的进出港大厅计划于2026年投运。既有一号航站楼将被拆除,并于2028年开放航站楼西侧的五个登机门,余下四个登机门将于2030年投运。目前有提议指出,如客流量超出预期,则将在其西侧再新建四个登机门(部分可保障A380停靠)。该项目于2022年9月8日破土动工[140]

T4的扩建

2020年2月11日,库默、港务局及达美航空宣布将投资38亿美元,在四号航站楼的A指廊新建16个国内线登机口以取代二号航站楼。主楼将进行扩建以增加旅客吞吐量,相关工程已于2022年竣工。在余下16个登机口于2023年投运后,二号航站楼将被拆除,并在达美航空全面转场至四号航站楼的同时,重建一号航站楼。道路扩建工程也将于2025年完成。届时航站楼的登机口总数将从38个增加至54个[141][142]。达美于2023年1月将其所有航班转场至四号航站楼,并在A指廊新设10个登机口。B指廊扩建工程预计将于2023年秋季竣工[97]

新六号航站楼

新六号航站楼于2023年2月动工[143][144],该航站楼将设有十个登机口(其中九个可保障宽体客机停靠)。航站楼计划分多期开放;一期工程预计将于2026年竣工(截至2022年11月 (2022-11),投资金额42亿美元)[145]。整座航站楼预计将于2028年全面投运[145]。新航站楼将与五号航站楼相连;既有七号航站楼亦将在六号航站楼一期工程竣工后拆除。该项目将由港务局与JFK Millennium Partners财团(由捷蓝航空、RXR Realty和华帝机场集团英语Vantage Airport Group合组)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形式建设。值得注意的是,以前的计划包括为AirTrain列车组增加车辆,拓宽位于邱园地区的范威克高速公路和中央公园大道之间的联络坡道;并在范威克高速公路新建两车道,投资金额15亿美元[138][146]。目前尚未确定有多少件提案(如有)正在审议。

原航站楼

肯尼迪机场最初有十座航站楼,但目前只有五座航站楼仍在使用。在1990年代末期尚有十座航站楼正在使用,2000年代初剩余九个,其后在2011年、2013年和2023年,各有一座航站楼遭到关闭。

一号航站楼(1959年~1999年)

一号航站楼于1959年11月投运,为东方航空的运营基地。该航站楼由切斯特·丘吉尔设计。东方航空是该航站楼的主要用户直至其于1991年1月19日倒闭。不久航站楼被闲置,1995年被清拆[147]。其所处位置与于1998年投运的新一号航站楼相同。

二号航站楼(1962年~2023年)

二号航站楼于1962年11月投运,为东北航空布兰尼夫国际航空西北航空的运营基地,后由达美航空使用。航站楼设有11条廊桥(编号:C60–C70)并在夹层处设有旅客休息室,此外它也曾为小型区域航司设置远机位英语hardstand。由于机场没有海关设施,故未经美国境外预先清关的国际航班无法使用该航站楼。该航站楼由White&Mariani建筑公司设计。[82]

东北航空和布兰尼夫航空衰亡后,泛美航空随之入主,后来又易手达美航空。四号航站楼投运后,二号航站楼之登机口皆为C字头,空侧穿梭巴士将旅客运载到各个航站。2013年前,达美航空将大部分航班集中在T2和T3。2013年至2015年间,随着T4被不断扩大,达美航空将大量国内线、国际线及跨大陆航线转场至T4[148]。2020年中旬,鉴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造成时刻缩减,达美航空暂停使用二号航站楼,2021年7月重开[149]。二号航站楼于2023年1月10日停止保障出港航班,并于15日停止保障进港航班。该航站楼未来将与一号航站楼合并[96][150]

三号航站楼(1960年~2013年)

三号航站楼于1960年5月24日投运,时称世界港,是泛美航空的基地。因波音747于1971年投入商业运营,航站楼进行了扩建。在泛美航空于1991年破产后,达美航空独家经营该航站楼直至2013年5月23日。该航站楼与T2(达美国内线航站楼)之间设有连廊。三号航站楼设有十六个近机位(对应1–10、12、14–18号登机口)及两个远机位(11号口),并在KK滑行道上设有直升机坪。

达美航空于2013年完成了耗资12亿美元的四号航站楼扩建工程,并在不久后将原在T3运营的所有航班转场至T4。

2013年5月13日,达美航空268号航班(机型为波音747-400,目的地为特拉维夫本-古里安国际机场)于美东时间23时25分推出六号登机口。航站楼在投运五十三载后,寿终正寝。清拆工作于2014年夏季完成。航站楼遗址现为达美航空停机坪。

机场当局拆除世界港的举措,令举世哗然。民间亦有请愿恢复“飞碟”,并引起关注[151][152][153][154]

四号航站楼(1957年~2001年)

国际到达大楼(英语:International Arrivals Building, IAB)于1957年12月投运,2001年被四号航站楼取代。该航站楼由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82]

五号航站楼(1962年~2001年)

环航飞行中心(英语:TWA Flight Center)于1962年投运,但在环球航空倒闭后于2001年关闭;在过去几年,该航站楼略有扩建[155]。该航站楼由建筑师埃罗·萨里宁设计,洛奇-丁克卢英语Roche-Dinkeloo负责的扩建部分于1970年投运[82][156]

环航飞行中心于1994年被纽约市地标保护委员会指定为地标,故未被拆除。航站楼因此一度闲置直至被捷蓝航空并入新T5。原建筑物目前已改建为喷气机时代英语Jet Age风格的TWA饭店

六号航站楼(1969年~2011年)

六号航站楼于1969年11月30日以Sundrome名义投运,由国家航空使用,直至其于1980年1月7日被泛美航空收购。该航站楼由贝聿铭设计,设有14个登机门。

Thumb
捷蓝航空客机与纽约天际线

环球航空入主T6,时称环航副航站楼,后改称环航国内线航站楼。后该航站楼与环航飞行中心相连。伴随着环球航空削减纽约航线,联合航空ATA航空英语ATA Airlines泛美第二航空英语Pan American Airways (1996–1998)嘉年华航空英语Carnival Air Lines先锋航空英语Vanguard Airlines美西航空也先后入驻该航站楼。

2000年,捷蓝航空入驻六号航站楼,并于2006年新建了带七个登机口的临时设施以增加吞吐量。在2008年前,捷蓝航空以此为运营基地,尔后该航司于2008年10月22日转场至五号航站楼,六号航站楼随之空置。该航站楼最终于2011年被拆除[157]。目前五号航站楼的国际进港航班保障区占用了原六号航站楼的部分用地,其余部分充当机坪,但作为五号航站楼扩能计划的一部分,它将于2027年被新六号航站楼取而代之[121]

八号航站楼(1960年~2008年)

八号航站楼于1960年2月投运,并配备了当时最大的彩色玻璃幕墙。航站楼一直由美国航空营运,后期亦有其他不使用七号航站楼的寰宇一家成员入驻。原八、九号航站楼已于2007年—2008年拆除以新建新八号航站楼。

九号航站楼(1959年~2007年)

九号航站楼于1959年10月投运,为达美航空[41]联合航空之枢纽[23] 。达美航空在1972年吞并东北航空后转场至二号航站楼[158]布兰尼夫国际航空于1973年从二号航站楼转场至九号航站楼,直至其于1982年5月12日倒闭[159]。 联合航空自1959年起入驻九号航站楼,后于1991年转场至英国航空之七号航站楼。后期美国航空之国内航班及美鹰航空之航班亦在此营运。原八、九号航站楼已于2007年—2008年拆除以新建新八号航站楼[124]

塔航航站楼

塔航英语Tower Air航站楼与肯尼迪机场的其他航站楼不同,其位于甲货运区213号楼而非中央航站区。在世界港扩建前,泛美航空曾使用该航站楼,后塔航空与环球航空入主,直至其于2001年被美国航空收购。213号楼在2000年后停止使用。该设施位于达美航空7号员工停车场(原塔航空航站楼停车场)之旁。

跑滑系统

机场占地5,200英亩(或记作21平方千米(8.1平方英里)[160][161])总长达25英里(40千米)的滑行道系统允许航空器四处滑行。滑行道道面宽75英尺(23米)、加强道肩及抗侵蚀道面各宽25英尺(7.6米)。滑行道所使用的沥青混凝土厚度在15至18英寸(380至460毫米)左右。跑道标记、滑行道指示牌及嵌入式中线灯(包括跑道状态灯英语runway status lights)引导滑行中的飞机。机场周围有两对交叉平行跑道[2]

更多信息 编号, 长 ...

肯尼迪机场跑道的运行方式根据风向、能见度及周边机场进近方式有关。当刮南风时[167][168]

  • 13L、22L跑道降落,13R跑道起飞:降落效率最高;13L进近实施沿牙买加湾外环公园大道英语Belt Parkway下降的“卡纳西目视进近”
  • 22L、22R跑道降落;22R、31L跑道起飞:起飞效率最高
  • 22L跑道降落,22R跑道起飞:极端天气下使用
  • 13L跑道降落,13R跑道起飞:13L实施ILS进近,但因和拉瓜迪亚机场空域冲突而不常用

当刮北风时:

  • 4R、4L跑道降落,4L、31L跑道起飞:31R离场实施沿牙买加湾外环公园大道英语Belt Parkway爬升的“KK离场”
  • 31R、31L跑道降落,31L跑道起飞:常见于秋冬季节;31L实施KK离场
  • 4R、4L跑道降落,4L跑道起飞:极端天气下使用

肯尼迪机场的进近管制由纽约终端管制英语New York TRACON负责。肯尼迪机场西北侧为拉瓜地亚机场进近空域。两场进近以拿骚县贝尔蒙特公园英语Belmont Park为基准的“贝尔蒙特空域”为界,肯尼迪机场进场、离场航班主要使用“贝尔蒙特空域”以东、以南区域。拉瓜迪亚离场和肯尼迪进近管制根据风向、能见度决定两场的进近方式和“贝尔蒙特空域”的使用权[167]

运营设施

Thumb
眺望4L/22R跑道与牙买加湾

导航设施

控制塔位于四号航站楼空侧,由贝考弗及合伙人事务所英语Pei Cobb Freed & Partners设计,1994年10月全面投运[169]。控制塔上方安装有一套机场地面探测设备。控制塔建成时高320英尺(98米),为当时最高的控制塔[169]

一座VOR-DME发射台(代号“JFK”)部署在4R/22L和4L/22R之间[2]

能源设施

肯尼迪机场的电力由卡尔派电业英语Calpine下辖肯尼迪机场发电站提供[170]天然气热电联产设施利用两套通用电气LM6000英语General Electric LM6000 燃气涡轮发动机为机场提供110兆瓦的电力,电费由港务局支付。富余能源亦售予纽约独立系统运营商英语New York 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该设施占地45,000平方英尺(4,200平方米),卡尔派于1990年获得肯尼迪机场电力系统特许经营权[171],电站由RMJM英语RMJM设计[172],1995年2月投入商用[173]

肯尼迪机场所有航站楼的供暖和制冷均由位于同一地点的中央供暖制冷中心与1994年8月投入使用的热分配系统负责。发电厂产生的废热为两台热回收蒸汽发生器英语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和一台25兆瓦的蒸汽轮机提供动力, 后者推动冷水机组英语District cooling制冷2.8万吨或推动换热器每小时产生2.25亿英制单位热量[173]

地勤服务

机场地勤系统包括七座机库、一个发动机大修处、一个储量可达32 × 106美制加仑(120,000立方米)的航空燃油库及卡车车库。通航普通航空业机场业务英语Fixed-base operator由现代航空(在该机场拥有直升机坪)提供[174]

其他设施

机场设有多个管理、政府及货航英语air cargo保障设施。2002年,纽约都会区承担全美18%进口货物(占有总进口量24%以上)。当时有报道指出肯尼迪机场设有4500万平方英尺(418,064平方米)的仓储空间,另有434,000平方英尺(40,300平方米)尚在建设[175]

更多信息 建筑编号, 使用状态 ...

三座小教堂(如天空圣母教堂英语Our Lady of the Skies Chapel at John F. 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t)专为有宗教需求的旅客而设[195]

2017年1月,投资6500万美元的宠物专用航站楼——“方舟”投入使用。设置该设施的初衷是为运输宠物或为宠物主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犬舍。当时,“方舟”为全美唯一一个专为宠物而设的设施[196]。2018年1月,方舟之所有人指控港务局违反“方舟有权检查从境外转运至肯尼迪机场的生物”之条款。在诉讼中,所有人称由于大批动物被移送到美国农业部设于纽堡的设施,“方舟”蒙受了巨大损失[197]

酒店

一些酒店毗邻肯尼迪机场,例如万怡酒店皇冠假日。原肯尼迪机场华美达广场酒店英语Ramada Plaza JFK Hotel为该酒店的144号建筑[198][199],为当时唯一入驻肯尼迪机场的酒店[200]。该设施原属Forte Hotels英语Forte Hotels,后转隶纽约肯尼迪机场Travelodge英语Travelodge[201]。由于该酒店曾在1990年代至2000年代为空难受害者亲属提供住宿,故亦以“心碎酒店”谓之[202][203]。2009年,港务局在其2010年初步预算中表示,由于“航班量减少和需要进行大规模翻新”,它将关闭酒店,预计每月可节省100万美元[204]。酒店于2009年12月1日关闭,约有200人失业[205]

2015年7月27日,州长安德鲁·库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环航飞行中心将改建为TWA饭店,设505间客房及面积达40,000平方英尺(3,700平方米)的会议厅。预计成本达2.65亿美元。酒店设有10,000平方英尺(930平方米)的观景台及配套的无边界泳池[206]。酒店于2016年12月15日破土动工,2019年5月15日开业[207]

航空公司及航点

客运

Thumb
捷蓝航空空中客车A321neo型客机在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滑行
Thumb
夏威夷航空空中客车A321neo型客机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
Thumb
阿拉斯加航空空中客车A321neo客机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滑行
Thumb
墨西哥国际航空波音787-9型客机在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滑行
Thumb
维珍航空空中客车A350-1000型客机正在降落于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
Thumb
荷兰皇家航空波音787-10型客机正在降落于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
Thumb
西班牙国家航空空中客车A350-900型客机在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起飞
Thumb
土耳其航空波音787-9型客机正在降落于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
Thumb
中国国际航空波音747-8型客机在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该机于2015年1月7日执行北京至纽约的首个747-8航班,以纪念北京-纽约航线开通34周年[注 2][208]
Thumb
厦门航空波音787-9型客机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滑行
Thumb
以色列航空波音787-9型客机正在降落于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
Thumb
澳洲航空波音787-9型客机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滑行
Thumb
摩洛哥皇家航空波音787-9型客机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滑行
更多信息 航空公司, 目的地 ...

货运

单论货物价值,肯尼迪机场是全美第三大货运门户(仅次于洛杉矶港纽约和新泽西港)暨全美第一大国际货运口岸[5]。2008年,如按进出口额计算,全美国际空运中约21%(如论吨位,则占9.6%)经肯尼迪机场运输[326]

肯尼迪机场货运综合体属于对外贸易区英语Foreign trade zones of the United States,在法律上并非美国海关管制区[327]。肯尼迪机场是欧美之间的主要航空货运枢纽。伦敦、布鲁塞尔和法兰克福是肯尼迪机场的三大货运目的地[328]。2003年,从肯尼迪机场出口的货物大多运到东京、首尔和伦敦。同样,大量来自首尔、香港、台北和伦敦的货物经肯尼迪机场入境[328]

二十五间航空公司在此提供货运服务[328],包括国货航ABX航空英语ABX Air韩亚航空亚特拉斯航空CAL货运航空英语CAL Cargo Air Lines卢货航国泰航空货运中华航空长荣航空阿联酋货运航空日货航联邦快递航空英国敦豪航空英语DHL Air UK卡利塔航空大韩航空汉莎货运航空联合包裹服务美国南方航空英语Southern Air世界航空英语World Airways亦曾以此为基地。前2005年,排名前五的航司承运了33.1%的货物:美国航空(10.9%)、联邦快递航空(8.8%)、汉莎货运航空(5.2%)、大韩航空货运(4.9%)、中华航空 (3.8%)[329]

肯尼迪机场的大部分货运设施设在航站区北部和西部。敦豪航空联邦快递航空日本航空汉莎航空日本货物航空联合航空在该机场设有货运设施[328][330]。2000年,大韩航空货运启用新货运中心,投资额1.02亿美元,占地面积81,124平方英尺(7,536.7平方米),设计年货邮吞吐量20万吨。2007年,美国航空在八号航站楼新设加急包裹设施,客户可在三十分钟内投放或提取加急件[331]

更多信息 航空公司, 目的地 ...

统计数据

旅客吞吐量

请参阅源Wikidata查询.


热门目的地

更多信息 排名, 目的地 ...
更多信息 排名, 目的地 ...

航空公司市场份额

更多信息 排名, 航司 ...

地面运输

Thumb
地图显示纽约市、肯尼迪国际机场(1)、拉瓜地亚机场(2)和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3)的位置

铁路

所有肯尼迪国际机场捷运的线路在每个航站楼停靠。该捷运也停靠肯尼迪国际机场的长期停车场联邦环岛,以及两个地铁站:霍沃德海滩-JFK机场车站牙买加站。在机场各航站楼之间必须乘搭肯尼迪国际机场捷运,而两个地铁换乘站可采用都会卡支付车资换乘纽约地铁长岛铁路MTA巴士

巴士

截至2022年,只有Q3线巴士停靠8号航站楼。Q6及Q7线巴士停靠机场的货运航站楼。Q10及B15线巴士停靠肯尼迪国际机场捷运的勒弗特林荫路站,并可免费换乘。B15、Q3及Q10线巴士预定将于2026年恢复停靠5号航站楼,早前因建筑工程而暂时不停靠。巴士车费可以都会卡OMNY支付,并设有与纽约地铁的免费换乘。

意外事故

  • 1962年3月1日,执行美国航空1号班机的一架波音707-123B(编号N7506A)由此机场起飞后不久即因方向舵故障坠入牙买加湾,机上95人全部罹难。
  • 1962年11月30日,执行东方航空512号班机的一架道格拉斯DC-7B(编号N815D)在雾中降落时坠毁于此机场,25人死亡。
  • 1965年2月8日,执行东方航空663号班机的一架道格拉斯DC-7B(编号N849D)在由此机场起飞之后因机师空间迷向而坠毁,机上84人全部死亡。
  • 1975年6月24日,执行东方航空66号班机的一架波音727-225(编号N8845E)在向肯尼迪机场进近时遭遇微下击暴流,坠毁于皇后区牙买加英语Jamaica, Queens,导致113人死亡,11人受伤。
  • 1990年1月25日,执行哥伦比亚航空52号班机的一架波音707-321B(编号HK-2016)在飞往该机场的途中因燃油耗尽而坠毁于长岛,导致73人死亡,85人受伤。
  • 1992年7月30日,执行环球航空843号班机的一架洛歇L-1011(编号N11002)在由纽约飞往旧金山时因起飞失败而坠毁,机上292人于90秒内全数逃生。
  • 2001年11月12日,执行美国航空587号班机的一架空中客车A300B4-605R(编号N14053)在日本航空的一架波音747-446(执行飞往成田的JL47号班机)起飞后1分钟起飞,机师过度使用方向舵以应对日航班机的尾波乱流,导致这架A300的垂直尾翼脱落,坠毁于皇后区,机上260人和地面5人死亡。

参见

注释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