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
泰國首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泰國首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曼谷(泰語:บางกอก,皇家轉寫:Bang Kok,發音:[bāːŋ kɔ̀ːk] (ⓘ)),官方名稱恭貼瑪哈納空[2](泰語:กรุงเทพมหานคร,皇家轉寫:Krung Thep Maha Nakhon,發音:[krūŋ tʰêːp mahǎː nákʰɔ̄ːn] (ⓘ)),泰國口語簡稱恭貼[3](泰語:กรุงเทพ,皇家轉寫:Krung Thep,發音:[krūŋ tʰêːp] (ⓘ)),當地華人又稱泰京,是泰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為泰國的政治、經濟、貿易、交通、文化、科技、教育和各方面的中心。在2020年的人口普查中,曼谷就有約為1053.9萬人,佔泰國總人口的15.3%。2010年人口普查中,超過1400萬人,即約有22.2%人居住於曼谷的都市郊區。曼谷市位於昭披耶河的東岸,鄰近泰國灣。
曼谷 บางกอก Bangkok 恭貼瑪哈納空 กรุงเทพมหานคร Krung Thep Maha Nakhon | |
---|---|
首都、特別直轄市 | |
格言:
| |
坐標:13°45′N 100°31′E | |
國家 | 泰國 |
省份 | 曼谷直轄市 |
建立 | 大城王國時代 |
首都成立於 | 1782年4月21日 |
政府 | |
• 市長 | 查察·西提潘 |
面積 | |
• 首都、特別直轄市 | 1,568.737 平方公里(605.693 平方英里) |
• 都會區 | 7,761.50 平方公里(2,996.73 平方英里) |
人口(2019年) | |
• 首都、特別直轄市 | 10,820,921人 |
• 密度 | 5,300人/平方公里(14,000人/平方英里) |
• 都會區 | 10,624,700 |
• 都會區密度 | 1,900人/平方公里(5,000人/平方英里) |
時區 | 印度支那時間(UTC+7) |
ISO 3166-2 | TH-10 |
年平均氣溫 | 30 °C |
曼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的阿瑜陀耶王國時期,最初是昭披耶河口的小型貿易集鎮,之後成為吞武里王國和拉達那哥欣王國的都城。曼谷於19世紀後期成為暹羅近代化的中心,開始進行都市發展。而曼谷也在整個20世紀成為泰國政治鬥爭的中心,見證泰國大大小小的政變、示威和革命。1972年,曼谷被納入特別行政區,並在1960年代至1980年代迅速發展,對泰國的政治、經濟、教育、媒體和現代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
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亞洲投資熱潮期間,許多跨國公司將其地區總部設在曼谷。如今,曼谷是泰國金融和商業中心,國際交通和醫療保健樞紐,亦是藝術、時尚和娛樂中心。依照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曼谷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蘇黎世、舊金山、維也納等同屬於Alpha−級別的國際都市,並且以其街頭生活和文化地標以及紅燈區而聞名,是世界頂級旅遊目的地之一,也經常被列為世界上訪問量最大的城市。
近年,由於曼谷的快速增長缺乏城市規劃,導致曼谷城市景觀雜亂無章,基礎設施不足。儘管高速公路網絡廣泛,但道路脈絡不足和大量自用車使用導致長期嚴重的交通擁堵,從而在1990年代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該市已經轉向發展公共運輸,運營了8條城市鐵路線並建設其他公共運輸路線。由於氣候變遷,這座城市也面臨著海平面上升等長期環境威脅。
曾先後被稱為曼谷、吞武里、拉達那哥欣、帕那空、恭貼吞武里、恭貼瑪哈納空[3]。以前華人也稱暹京、盤谷。
而2022年2月,泰國皇家學會宣布將曼谷的官方名稱更名為恭貼瑪哈納空(英語:Krung Thep Maha Nakhon),但同時繼續承認曼谷一詞。[2]
因為曼谷有很多運河將城市切為島,而且像威尼斯全年洪災頻發,「曼谷」本來是泰語「บางเกาะ」(Bangko; [bāːŋ kɔ̀ʔ])的音譯,「曼」的意思是「河」;「谷」的意思是「島」,合起來就是「河濱島村」。那萊大帝時期,法國工程師得拉瑪(法語:De Lamar)為泰國設計了曼谷星形要塞,並註明位於曼谷島(法語:Î. de Bangkok)。法國人在翻譯 「Bangkok」 (บางกอก; [baŋkok])一詞時,將詞尾的 /ʔ/ 改成 /k/ 以便於發音。建立首都時期,城市內主要族群以潮州人為主,他們按照潮陽話的發音,將「Bangkok」譯作「曼谷」[3]。越南人則將這個詞音譯成「望閣」(Vọng Các)。
曼谷是最普遍口語名稱,即使在新首都成立後,外界對本城仍繼續使用它來指代這座城市。
1542年,曼谷開始挖運河,並改名為「吞武里」,然而,一般泰國人仍然習慣稱曼谷,甚至1767年,阿瑜陀耶王國首都阿瑜陀耶(พระนครศรีอยุธยา - Ayutthaya)被緬甸攻陷焚毀。鄭昭國王便將首都移至吞武里,此時代泰國人已經習慣稱此為吞武里。
拉瑪二世和三世時期,城內增建和維修了許多佛寺,其中以帕徹獨彭大寺院和金山寺為代表。在1865年,拉瑪四世將城市切割為兩省,左岸為吞武里省,右岸為拍那空省。朱拉隆功大帝時代,王宮群向北建設,並且拆除了大部分城牆;後任的國王繼續往北建造宮殿。1916年建立了第一所大學,朱拉隆功大學。1971年兩市再合併成為「恭貼吞武里」都市區,面積達290平方公里。1972年升級以直轄市,又稱「恭貼瑪哈納空」,面積2000平方公里;新都心移往昭披耶河東岸,西岸現在被視為舊市區。
1782年扎克里王朝拉瑪一世將首都從昭披耶河西岸的吞武里遷至昭披耶河東岸,在此造宮殿、修城牆,大皇宮和臥佛寺,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並興建了最早的九條街道,以唐人街的三聘街最為著名。昭披耶河東岸從一個小型市集和港口開始發展。並命名為「拉達那哥欣」。儀式全名是由拉瑪一世命名,後來拉瑪四世做出修改,修改後的全稱為:
“ | กรุงเทพมหานคร อมรรัตนโกสินทร์ มหินทรายุธยา มหาดิลกภพ นพรัตนราชธานีบูรีรมย์ อุดมราชนิเวศน์มหาสถาน อมรพิมานอวตารสถิต สักกะทัตติยวิษณุกรรมประสิทธิ์(泰語)(ⓘ)[註 1][a] | ” |
(音譯文) 恭貼瑪哈納空,阿蒙拉達納戈信,瑪欣他拉育他亞,瑪哈迪洛朴,諾帕拉拉差他尼布里龍,烏東拉差尼韋瑪哈沙探,阿蒙披曼阿瓦丹沙提,沙甲他迪亞威沙努甘巴西
其意譯為:
“ | 「帝釋天旨述、工巧天神築,天子御駐,極宮浮出,九玉樂都,宏偉盛處,金湯天固,玉佛永屬之天神京都」 | ” |
曼谷全名已經被金氏世界紀錄登記為世界最長的地名(長達167個拉丁字母)[4][5]。
早期泰國小學曾教導學生背誦曼谷的全名,縱使極少數人會解釋這個全名的意思(這些字都是古老的梵文借詞),但近年已刪除,民眾日常生活也不使用全稱。1989年,泰國阿撒尼-哇三兄弟樂隊推出名為《Krung Thep Maha Nakhon》的歌曲,歌詞將曼谷的全稱重複數遍,該歌曲遂被多數泰國人用以背誦曼谷的全名。外界熟知「曼谷」(Bangkok)一名,各國均稱泰國首都為「曼谷」,不熟悉「恭貼瑪哈納空」這一官方名稱。
กรุง | เทพ | มหา | นคร | อมร | รัตน | โกสินทร์ | มห | อินทร | อายุธยา | มหา | ดิลก | ภพ | นพ | รัตน | ราช | ธานี |
---|---|---|---|---|---|---|---|---|---|---|---|---|---|---|---|---|
/kruŋ/ | /thep/ | /mahaː/ | /nakhɔːn/ | /amɔːn/ | /ratana/ | /kosin/ | /ma h/ | /inthara/ | /aːjuthajaː/ | /mahaː/ | /dilok/ | /phop/ | /noppha/ | /ratana/ | /raːtsha/ | /thani/ |
京都 | 天神 | 偉大 | 城市 | 永恆 | 寶石 | 帝釋天 | 偉大 | 因陀羅
(帝釋天) |
不可戰勝 | 偉大 | 極樂 | 世界 | 九 | 寶石 | 王 | 城 |
บูรี | รมย์ | อุดม | ราช | นิเวศน์ | มหา | สถาน | อมร | พิมาน | อวตาร | สถิต | สักกะ | ทัตติย | วิษณุ | กรรม | ประสิทธิ์ |
---|---|---|---|---|---|---|---|---|---|---|---|---|---|---|---|
/buːriː/ | /rom/ | /udom/ | /raːtsha/ | /niwet/ | /mahaː/ | /sathaːn/ | /amɔːn/ | /phimaːn/ | /awataːn/ | /satit/ | /sakka/ | /thattija/ | /wisanu/ | /kam/ | /prasit/ |
城市 | 歡樂 | 富饒 | 王 | 皇宮 | 偉大 | 地方 | 永恆 | 天堂 | 天神化身 | 之地 | 釋迦
(帝釋天) |
許令 | 毗濕奴
(遍入天) |
親辦 | 建成 |
曼谷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5世紀早期的阿瑜陀耶時代[6],該地靠近河口,戰略位置重要,因而逐漸得到重視,形成貿易集鎮。1685年至1687年,那萊王命法國工程師德拉馬雷(de la Mare)在昭披耶河東岸修築星形要塞,法軍獲准駐紮於此。1688年,暹羅爆發內亂,叛軍包圍曼谷要塞,將法軍逐出暹羅。1767年,緬軍攻破阿瑜陀耶,戴克辛在昭披耶河西岸(今吞武里)建都,開創吞武里王朝。1782年,通鑾建立扎克里王朝,定都在吞武里對岸的拉達那哥欣島,是為今日曼谷城的基礎。曼谷正式的建城日期定為1782年4月21日,是城中國柱樹立的日子[7]。
到19世紀,曼谷逐漸成為東南亞的商業重鎮,在同中國及西洋的貿易中受益。19世紀後期,暹羅國王蒙固和朱拉隆功推行西化改革,在曼谷修建馬路和鐵路,一改曼谷城過去倚靠水路交通的格局;引入蒸汽機、出版社,以及西式教育及醫療體系,令都城曼谷成為暹羅西化的樣板。曼谷亦是暹羅權力鬥爭的中心地。1932年,暹羅軍方及示威者在曼谷發動立憲革命,終結了君主專制[8]。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暹羅同日本結盟,因而曾遭盟軍轟炸。戰後的泰國成為美國盟友,曼谷得到美國援助及政府投資,從而快速成長,特別是由於成為越戰美軍的療養地,旅遊業獲得發展。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區遷移,曼谷的人口在20世紀60年代由180萬激增至300萬[8]。
泰國經濟在戰後形成出口導向的製造業體系,亦令曼谷金融市場不斷擴大[8]。曼谷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持續快速發展,但在1997年遭亞洲金融風暴重創。公共和社會問題自此不斷顯現,交通擁堵等問題飽受詬病。曼谷常年有政變和示威發生,例如1991年、2006年、2014年的政變,及1973年、1976年、2010年、2013年至2014年、2020年至2022年的群眾遊行等[9]。
曼谷城的行政體系是在1906年,朱拉隆功統治時期確立,是為蒙通體系,曼谷屬恭貼瑪哈那空濛通。1915年,又細分為數個省份。1972年,曼谷大都會管理局成立,作為曼谷的管治機構延續至今;翌年,昭披耶河東岸的拍那空省和西岸的吞武里省正式合併,形成今日曼谷特別直轄市之格局[7]。
根據2020年的估計,曼谷約有1,054萬人口[10],其中約半數為外府移民[11]。根據2018年的官方統計,曼谷的常駐居民為567.7萬[12]。在晝間,有大量人口自周邊府份湧入市區[13]。曼谷是一座國際大都會,2018年有37萬國際移民登記在冊,其中超過半數是鄰國柬埔寨、寮國和緬甸籍[11]。
大多數曼谷人的自我認同為泰人[14][15],但逾半數曼谷人有某程度上的華人血統[16][17],華裔長期是曼谷的主要群體,1828年,曼谷四分之三的人口是華人,到20世紀50年代,華人占近半數[18]。
曼谷在成為首都之前是少有人居住的地區。成立首都後,拍那空(昭披耶河東岸)一側由鄭昭的潮州僱傭兵開拓,吞武里一側(西岸)則由波斯人和葡萄牙人開拓。隨著城市擴大,大批暹羅人、寮人、蘭納人來曼谷謀生,組成二等社會;大部分先居民成為資產階級,是泰國主要經濟支柱,大多官僚也是當地潮汕後裔,今日幾乎所有企業都是由潮商開辦,因此不少當地的投資家及官僚的潮州人為了找到更好的空間便選擇離開曼谷。1949年後,中國移民減少,大量中部泰國人向曼谷移民,華裔人口的比例急劇下降。在2009年,有一部大受歡迎的電影《捷運來了你》,三個主角飾當地的泰國潮州人,且反應現代曼谷原居民的生活[16]。
曼谷亦有眾多海外僑民社區。拍乎叻路是曼谷的小印度,而在蘇坤蔚路兩側,分布有日本社區、阿拉伯和北非社區及韓國社區。許多當代中國大陸移民居住在有「代購街」之稱的惠恭王縣一帶[19]。
宗教方面,曼谷約93%人口信奉佛教,4.6%信奉伊斯蘭教,1.9%信奉基督宗教,猶太教徒約300人,0.3%信奉印度教。曼谷約有400座佛教寺,55座清真寺,10座教堂,2間猶太會堂[20]。
曼谷曾經是潮陽話地區為主,[21]二戰後,政府強迫同化當地華裔潮州人,故語言轉移到泰語速度很快。 [22]今日曼谷主要語言有三種,泰語、寮語(依善語)和緬甸語,泰語是現代當地最普遍的語言,但當地方言跟暹羅人的泰語有差異。曼谷的寮語用泰文書寫,是依善地區的人暫時工作的語言,但泰語母語者有某種程度相互理解性。緬甸語是緬籍勞工使用的語言。英語跟中文僅在旅遊景點有部分使用。[23]
曼谷面積為 1,568.7 平方公里(605.7 平方英里),在泰國其他76個省份中排名第69位。其中,約700平方公里(270 平方英里)的區域形成建成市區。市區面積居世界第73位。該市的城市擴張延伸到與其接壤的其他六個省份的部分地區,即從西北順時針順序:暖武里府、巴吞他尼府、北柳府、北欖府、北沙空府和佛統府。除北柳府外,這些省份與曼谷一起構成了更大的曼谷都會區[24]。
曼谷地處平原,位於昭披耶河(俗稱湄南河)流域。該河被稱為曼谷的母親河,全長372公里,曼谷市內繁忙的水上交通使曼谷有「東方威尼斯」的美稱。
曼谷的平均海拔2公尺左右,這使得曼谷經常在雨季面臨洪水的困擾。大雨過後,曼谷的街道經常會出現積水。
與泰國大部分地區一樣,曼谷屬於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下的熱帶莽原氣候(Aw),受到南亞季風系統的影響。這座城市經常經歷了三個天氣:炎熱、多雨和涼爽,儘管全年氣溫相當高,從12 月的平均低溫23.2 °C (73.8 °F) 到4 月的平均高溫 35.7 °C (96.3 °F) ,年平均氣溫為28.9 ℃(84.0 ℉)。雨季從五月中旬左右西南季風的到來開始。九月則是最潮濕的月份,平均降雨量為 335.9 公釐(13.22 英寸)。雨季持續到10月,乾燥涼爽的東北季風持續到2月。
曼谷炎熱的季節通常是乾燥的狀態,但偶爾也會出現夏季風暴。曼谷城市熱島的表面強度在白天測量為 2.5°C (4.5°F),晚上為 8.0°C (14°F)。 曼谷大都市的最高記錄溫度為2023年5月7日的 41.0 °C (105.8 °F), 記錄的最低溫度為1955年1月的 9.9 °C (49.8 °F)。 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氣候影響小組預測,氣候變遷會對曼谷造成嚴重的天氣影響。該研究所發現1960年的曼谷有193天達到或高於 32°C。2018年,曼谷的氣溫在32°C 或以上時預計為 276天。該組織預測,到2200年,溫度在32°C 或以上時平均會增加297至344天。
曼谷都會區(1991—2020,極值自1840年起)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37.6 (99.7) |
38.8 (101.8) |
40.1 (104.2) |
40.0 (104.0) |
41.0 (105.8) |
38.8 (101.8) |
38.4 (101.1) |
38.2 (100.8) |
37.4 (99.3) |
37.9 (100.2) |
38.8 (101.8) |
37.1 (98.8) |
41.0 (105.8) |
平均高溫 °C(°F) | 32.7 (90.9) |
33.7 (92.7) |
34.7 (94.5) |
35.7 (96.3) |
35.1 (95.2) |
34.1 (93.4) |
33.5 (92.3) |
33.3 (91.9) |
33.2 (91.8) |
33.3 (91.9) |
33.1 (91.6) |
32.3 (90.1) |
33.7 (92.7) |
日均氣溫 °C(°F) | 27.4 (81.3) |
28.6 (83.5) |
29.7 (85.5) |
30.7 (87.3) |
30.3 (86.5) |
29.7 (85.5) |
29.2 (84.6) |
29.2 (84.6) |
28.6 (83.5) |
28.4 (83.1) |
28.4 (83.1) |
27.3 (81.1) |
28.9 (84.0) |
平均低溫 °C(°F) | 23.4 (74.1) |
24.8 (76.6) |
26.4 (79.5) |
27.2 (81.0) |
26.9 (80.4) |
26.4 (79.5) |
26.1 (79.0) |
25.9 (78.6) |
25.4 (77.7) |
25.2 (77.4) |
24.7 (76.5) |
23.2 (73.8) |
25.4 (77.7) |
歷史最低溫 °C(°F) | 9.9 (49.8) |
14.9 (58.8) |
15.7 (60.3) |
19.9 (67.8) |
21.1 (70.0) |
21.1 (70.0) |
21.9 (71.4) |
21.2 (70.2) |
21.3 (70.3) |
18.3 (64.9) |
14.2 (57.6) |
10.5 (50.9) |
9.9 (49.8)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23.6 (0.93) |
21.4 (0.84) |
51.0 (2.01) |
93.3 (3.67) |
216.8 (8.54) |
198.5 (7.81) |
189.7 (7.47) |
227.1 (8.94) |
335.9 (13.22) |
288.7 (11.37) |
44.6 (1.76) |
11.6 (0.46) |
1,702.1 (67.01) |
平均降水天數(≥ 1.0 mm) | 1.9 | 1.9 | 3.4 | 5.4 | 12.4 | 13.4 | 14.1 | 15.6 | 18.0 | 14.4 | 3.8 | 1.0 | 105.3 |
平均相對濕度(%) | 67.9 | 70.5 | 72.6 | 72.0 | 74.4 | 75.2 | 75.5 | 76.4 | 79.3 | 78.0 | 68.8 | 65.6 | 73.0 |
平均露點 °C(°F) | 20.4 (68.7) |
22.2 (72.0) |
23.9 (75.0) |
24.8 (76.6) |
24.9 (76.8) |
24.6 (76.3) |
24.2 (75.6) |
24.2 (75.6) |
24.4 (75.9) |
23.9 (75.0) |
21.7 (71.1) |
19.2 (66.6) |
23.2 (73.8) |
月均日照時數 | 216.0 | 215.8 | 234.2 | 226.6 | 196.2 | 158.4 | 140.7 | 128.9 | 129.6 | 157.5 | 194.8 | 213.5 | 2,212.2 |
平均紫外線指數 | 10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1 | 10 | 9 | 11 |
資料來源1:WMO[25]Feb–May record highs, 1951–2022;[26]Nov–Feb record lows, 1951–2021[27]); May 2023 high temperature record[28] | |||||||||||||
資料來源2:Weather Atlas (UV)[29]Meteo Climat (record),[30] |
曼谷的五十個縣作為BMA授權下的行政區劃。其中35個位於湄南河以東,15個位於西岸被稱為城市的吞武里一側。五十個縣按編號排列為:[31][32]
曼谷各地的功能界別較不明晰,這可能是因宏觀規劃政策推進較晚導致。曼谷的都市規劃最早追溯至1960年的利奇菲爾德計劃(Litchfield Plan),但正式的分區規劃法遲至1992年才全面實施。而在這期間,曼谷城區快速、自發而有機地發展擴大,體現為橫向上沿著交通幹道的帶狀發展,縱向上建成大量高層建築和摩天大樓[33]。
如今的曼谷是座不斷擴張的大都會,其周邊如暖武里、巴革、蘭實、沙沒巴干等地的人口眾多且在持續增長,實質上是曼谷的郊區。不過,受交通網絡格局影響,曼谷的城郊主要沿著南北方向擴展,在轄區的東西邊緣,仍有大量農田綠地[34]。曼谷市內的土地用途包括23%的住宅用地、24%的農業用地和30%的工商業及政府用地[35]。曼谷大都會管理局(BMA)設都市計畫部(CPD),負責區內建設規劃[36]。
曼谷的歷史中心位於拉達那哥欣島,屬拍那空縣[37],曼谷大皇宮和國柱廟是泰京曼谷建城之象徵。拍那空縣、邦巴沙都拍縣,以及華裔聚居的三攀他旺縣是曼谷的老城區[37]。19世紀早期,朱拉隆功王在北郊開闢律實宮,並修建拉差丹嫩路同舊皇宮相連,形成今日泰國政治重地律實縣之基礎[37]。
曼谷的老城區鮮有高層建築,與之形成對比的則是新興的席隆路和沙吞路一帶的商業區,屬挽叻縣和沙吞縣,是泰國諸多大企業總部的所在地。朱拉隆功大學以北,是暹羅區和拉差巴頌區,建有數座大型商場,是曼谷乃至東南亞重要的購物中心。而沿著泰國3號公路蘇坤蔚路,宛他那縣和克隆托伊縣一帶,分布著許多零售店鋪和酒店,是曼谷另一處集中的娛樂區域,蘇坤蔚路的支路和支巷則建有大量寫字樓和高檔住宅。曼谷並沒有集中建成的中央商務區[38]。
拉差貼威縣的勝利紀念碑一帶是公共運輸中心,從勝利紀念碑起始,拍鳳裕庭路、叻猜威提路、鄰鈴路(Din Daeng Road)連通各大居民區。叻猜達披色路內環則是曼谷高密度開發區域的中心,其周邊的113平方公里內商鋪林立,向北的札都甲縣拉差裕庭路口(Ratchayothin Intersection)一帶亦是寫字樓密集的地區。遠郊處則主要是中密度或低密度住宅區。昭披耶河西岸的吞武里開發程度相對落後,主要是住宅區和鄉村。
曼谷老城的許多街道兩側仍是傳統的中葡式風格店屋。20世紀80年代起,許多高層建築在各地拔地而起,形成風格衝突而迥異的城市景觀[39]。城市的快速擴展的同時,亦產生不少貧民窟,2000年時,有100多萬人居住在大約800個非正規住處內[40]。有些貧民區是棚戶區,分布在空堤縣等地[40]。
曼谷是泰國經濟中心。2018年,曼谷全市經濟總產值為5.384萬億泰銖(1740億美元),人均產值604,521泰銖(19,500美元),是泰國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多。曼谷都會區的總產值為7.667萬億泰銖(2470億美元)[41]。
批發和零售貿易是該市經濟中最大的部門,佔曼谷省生產總值的24%。其次是製造業(14.3%);房地產、租賃和商業活動(12.4%)、運輸和通訊(11.6%)、金融中介(11.1%)。僅曼谷就佔泰國服務業的48.4%,而後者又佔泰國GDP的49%。以曼谷都會區統計,製造業是該地經濟發展起最重要作用,占區域生產總值的28.2%,反映曼谷鄰近府分的工業發展密度[42]。曼谷都會區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生產中心[43]。旅遊業也是曼谷經濟的重要部門,2010年創造了4275億泰銖(133.8 億美元)的收入,為重要的經濟支柱[44]。
泰國證券交易所(SET)位於曼谷叻察達披色路,總市值約為4900億美元(2017年8月31日)。當代,曼谷已經成為東南亞的重要經濟支柱,股市市值僅次於新加坡,排名第二。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將曼谷列為「Alpha-」級別的國際都市,在Z/Yen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排名第59位[45][46]。曼谷是泰國所有主要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以及該國大公司的總部所在地。由於相對於其他亞洲主要商業中心的勞動力和運營成本較低,許多跨國公司將其區域總部設在曼谷。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中有17家泰國企業上榜,其總部皆位於曼谷,其中就包括泰國唯一的財富世界500強公司泰國國家石油股份[47][48]。
收入不平等是曼谷的一個主要問題,特別是在來自農村省份和鄰國相對低收入移民與,中產階級專業人士和商業精英之間的差異相當明顯。儘管絕對貧困率很低,但在2010年曼谷的登記居民中有0.64%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而全國平均水平為7.75%——經濟差距仍然很大[49]。該市的基尼係數為0.48,表明人均收入的高度為不平等狀態[50]。
曼谷是世界頂級旅遊目的地之一,觀光業是佔泰國國民總收入12%的重要外匯來源,在全球162個城市中,萬事達在其2018年全球目的地城市指數中將曼谷列為國際遊客人數最多的目的地城市,領先於倫敦,2017年過夜遊客超過2000萬[51]。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在2016年最佳城市目的地排名中將曼谷排在第四位[52]。從2010年到2013年,曼谷連續四年被Travel + Leisure雜誌的讀者調查評為世界最佳城市[53]。
曼谷是泰國的門戶,大多數赴泰旅遊的外國遊客都會前往曼谷。對於泰國本國人來說,曼谷同樣是旅遊勝地。2010年,泰國旅遊部錄得26,861,095名泰國遊客和11,361,808名外國遊客到曼谷旅遊,為15,031,244名客人提供住宿,佔該市86,687間酒店客房的49.9%[44]。曼谷在2017年的排名中也位居全球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首[54][55][56][57]。
曼谷多姿多彩的風光、名勝和城市生活吸引著不同的遊客群體。王宮、寺廟以及博物館是其主要的歷史文化景點,其中最有名的是大皇宮內的玉佛寺和在其河斜對面的黎明寺。購物和餐飲體驗選擇廣泛,豐儉由人。這座城市還以其充滿活力的夜生活而聞名。儘管曼谷的性旅遊場景為外國人所熟知,但通常不會被當地人或政府公開承認。
曼谷著名的景點包括大皇宮和主要的佛教寺廟,包括玉佛寺、臥佛寺和鄭王廟,大鞦韆和伊拉旺神壇展現了婆羅門教對泰國文化的影響,湯普生博物館則是泰國傳統建築的典範。博物館包括曼谷國家博物館、皇家駁船國家博物館、暹羅博物館等。湄南河和吞武里運河上的遊輪之旅可以欣賞到這座城市的一些傳統建築和水上生活方式[58]。
從暹羅區和拉差巴頌的購物中心和百貨公司,到廣闊的札都甲市場,曼谷許多購物場所深受遊客和當地人的歡迎。曼谷的水上市場為數不多,僅餘下遠郊的大林江水上市場等。街頭小吃攤遍布曼谷各大鬧市區,其中以耀華力一帶最為聞名。考山路長期以來則一直作為背包客旅遊的目的地而聞名,其廉價住宿、商店和酒吧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曼谷亦是世界著名的性產業重地,有「亞洲罪惡之城」之稱。賣淫在泰國屬違法,並且很少得到公眾討論。按摩院、桑拿浴室和鐘點酒店是常見的性服務場所[59]。
詐騙、過度收費和雙重定價則是外國遊客經常遇到的問題。在一項針對616名泰國遊客的調查中,7.79%的人表示遇到了詐騙,其中最常見的是寶石詐騙,遊客被誘騙購買價格過高的珠寶[60]。
曼谷的文化反映了其作為泰國的財富和現代化中心的地位。長久以來,曼谷一直是西方的概念和物質商品的進入門戶,已經被其居民在不同程度上採用並與泰國的價值觀相融合。這在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中最為明顯。因此炫耀性消費是經濟和社會地位的體現,購物中心是市民周末的熱門去處,同時手機等電子產品和消費產品的所有權無處不在。這伴隨著一定程度的世俗主義,因為宗教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已經相當減弱,儘管這種趨勢已經蔓延到其他城市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也蔓延到農村,但曼谷仍然處於社會變革的前沿線。
曼谷的一個顯著的特色就是隨處可見的街頭小販會出售從食品到服裝和配飾的各種商品。據估計,曼各一共有超過十萬名小販。雖然BMA已經授權在287個站點進行這種做法,但在另外的407個站點的大部分小販活動都是非法進行的。小販經常佔用了城市的行人道空間並阻塞行人交通,但曼谷的許多居民還是要依靠這些小販來吃飯,而BMA控制小販數量的努力基本上沒有成功。
然而,在2015年,BMA在國家和平與秩序委員會(泰國執政的軍政府)的支持下,開始打擊街頭小販以收回公共空間。許多著名的市場社區受到影響,包括空統縣、薩潘萊克和巴空塔拉特的花卉市場。2016年,近15,000名供應商被趕出39個公共區域。雖然一些人對關注行人權利的努力表示讚賞,但其他人表示擔心高檔化會導致城市特色的喪失和人們生活方式的不利變化。
曼谷的居民經常慶祝泰國的許多傳統年度節日。在4月13日至15日的潑水節期間,整個曼谷都會舉行傳統的儀式和打水仗的活動。水燈節通常在11月舉行,新年慶祝活動在許多場所舉行,最引人注目的是位於中央世界商業中心廣場的活動,此外與王室有關的紀念活動也主要在曼谷舉行,包括10月23日的拉瑪五世陣亡將士紀念日,民眾經常會前往皇家廣場的拉瑪五世馬術雕像前獻上花圈。現在的國王和王后的生日分別在12月5日和8月12日,被視為泰國的國家父親節和國家母親節,這些國定假日在前夕由皇室、觀眾雙方共同慶祝,並由國王或王后發表演講,在紀念日舉行公眾集會。國王的生日也以皇家衛隊的遊行為標誌。此外,位於曼谷的華人社區也會慶祝關於農曆新年(1月至2月)和素食節(9月至10月)的活動。
皇家田廣場是泰國舉辦風箏、體育和音樂節的舉辦地,通常在3月舉行,皇家耕地儀式則在5月舉行。4月初的紅十字會在Suan Amporn公園和皇家廣場舉行,設有眾多攤位,提供商品、遊戲和展品。[61]
2013年,曼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圖書之都。[62] 曼谷的第一屆泰國國際同志驕傲節於1999年10月31日舉行[63]。第一次官方遊行則於 2022年首度舉行,被宣佈為2022年曼谷「12個月度節日」的一部分。[64]
曼谷長期以來一直是泰國現代教育的中心。該國第一所學校於19世紀後期在這裡建立,現在全市有 1,351所學校。這座城市是該國五所最古老的大學的所在地,包括朱拉隆功大學、法政大學、泰國農業大學、瑪希敦大學和泰國藝術大學均創立於1917 年至1943年之間。此後,這座城市繼續保持其主導地位,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
該國的大多數公立和私立大學都位於曼谷或大都會地區。朱拉隆功大學和瑪希敦大學少數進入QS世界大學排名的泰國大學。 同樣位於曼谷的吞武里國王科技大學是泰國唯一一所進入2012-1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前400名的大學。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攻讀大學學位的大趨勢促使新大學的成立以滿足泰國學生的需求。因此曼谷不僅成為移民和泰國本地人尋找工作機會的地方,也是能夠獲得大學學位的重要城市。藍甘亨大學在1971年成為泰國第一所開放大學;它現在擁有全國最高的入學率。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導致許多其他公立和私立大學和學院的成立。雖然在主要省份建立了許多大學,但大曼谷地區仍然是大多數機構的所在地,而且該市的高等教育領域仍然充斥著非曼谷人。這種情況也不僅限於高等教育。
在1960年代,60% 至70%的10至19歲在校學生經常移居曼谷接受中學教育。這是由於各省缺乏中學,以及首都教育水平較高的結果。儘管這種差異在當代已經大大減少,但仍有數萬名學生在爭奪曼谷一流學校的名額。長期以來,教育一直是曼谷中央集權的主要因素,並將在政府為國家權力所造的努力中發揮重要的教育作用。
曼谷由於道路容量無法應付汽車成長數量,因此交通堵塞十分嚴重。繞行曼谷的東西環道早已建成,確實能節省駕車者不少時間。但除非半夜三更開車上環道,否則仍難以躲避車流的高峰。
曼谷大眾運輸系統簡稱為BTS,是曼谷市內的高架鐵路系統,分為席隆線、蘇坤蔚線與曼谷旅客捷運金線三條路線,經過市區主要商業購物娛樂區。營運時間自上午06:00至晚間12:00。車票費15-57泰銖。1999年12月5日,開通了三條約91公里的獨立路線,乘客可以在暹羅車站(Siam)進行兩線互相轉乘;而在莎拉當車站(Sala Daeng),莫集車站(Mo Chit)及亞索車站(Asok),乘客可以轉乘曼谷地下鐵路。2009年5月15日,開通了席隆線廷線(鄭皇橋-大籮圈)。
曼谷地鐵簡稱為MRT,是曼谷的地下鐵路系統,目前設有藍線和紫線兩條路線。曼谷的第一條地鐵(MRTA[65])於2004年7月啟用,從城市北端連到城市中心,共設有18個車站。1997年,由於泰國的政治及亞洲金融危機,使得原來由來自香港的合和實業財團(Hopewell)投資的高架電車計劃被整個廢棄,從曼谷華藍蓬火車站一直到曼谷廊曼國際機場處處可以看見被廢棄的鋼筋混凝土支柱[66]。
曼谷地鐵紫線連接曼谷市區和西北部的暖武里府,於2016年8月6日開始正式營運,以慶祝泰國國王拉瑪九世蒲美蓬·阿杜德登基70周年,同時以慶祝詩麗吉王后84歲壽辰[67]。
曼谷公車分為公營與私營兩種,每種又區分普通公車及冷氣公車。私營公車冷氣車票價約15-25銖之間,普通車票價約10銖。公營公車普通車票價約8銖,冷氣公車票價約在12-25銖之間。
蘇凡納布國際機場(或稱為國家機場,BKK)位於城市東偏南方,是首都與周圍主要的民用機場,是東南亞乃至亞洲重要的航空樞紐。機場從2002年開始建造,於2006年9月28日完工啟用,以取代廊曼機場的業務。
廊曼國際機場(可稱曼谷機場,DMK)曾是東南亞最繁忙的機場之一,位於城市的北方。主要為低成本航空、包機和非直飛航班起降[68]。
曼谷是泰國國家鐵路的樞紐,北部本線、東北本線、南部本線、東部本線在此交匯。曼谷主要的火車站是曼谷站和挽賜站,由此可乘車至國內各府、馬來西亞、寮國、柬埔寨。
曼谷有以下三個長途汽車站:
旺季時一般每半小時有一班長途汽車前往各旅遊勝地。
曼谷計程車有「Taxi」與「Taxi Meter」兩種。前者以叫價為主,後者以跳表為主,35元起跳。
運河給予這個城市東方威尼斯的稱號,在湄南河沿岸有許多碼頭,每趟船票費5-15泰銖左右。有一段時間所有的交通運輸都是經由船隻來完成的。今天大部份河道都被填平以興建街道。曼谷市區亦建造了數條高架公路,以解決曼谷嚴重的交通阻塞問題,但其目的卻鮮有達到。
嘟嘟車是遊市區的最佳交通工具,但在搭乘之前一定要先與司機談好車資,看地點遠近約30-250泰銖之間。
機車載客是因應曼谷塞車問題而產生的行業,機車司機穿著鮮艷的背心,穿梭在市區車陣中,每趟車費和嘟嘟車相近。
曼谷位於東南亞大陸的中心地帶,是亞洲的交通樞紐之一,因此也是許多國際和區域組織的所在地。目前曼谷是多個國際組織和區域城市政府網絡的成員,包括亞洲主要都市網21、日本主導的亞太城市峰會、C40城市氣候領導小組、亞太經社會贊助的地方當局區域網絡亞太地區人類住區管理 (CITYNET)、日本地方自治體國際關係委員會(CLAIR) 、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等。
此外,曼谷也是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 (ESCAP) 秘書處以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國際民航組織亞太辦事處的所在地(ICAO)、國際勞工組織(ILO)、國際移民組織 (IOM)、國際電信聯盟 (ITU)、聯合國難民署 ( UNHCR ) 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也設有辦公處於曼谷。
曼谷已與下列城市締結了姐妹城市或友好協議: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