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學排名(英語:College and University Ranking)指的是根據不同的因素對高等教育中的最好機構進行排名。一些排名是針對單個國家或地區的機構進行排名,而另一些排名則是針對全球範圍內的機構進行排名。排名通常由雜誌、報紙、網站、政府或學術機構進行。排名除了可以針對整個機構外,還可以針對特定的專案、院系或學校而進行。一些排名以機構資金、研究成績、錄取難度和校友成功為衡量標準;也有一些排名還可能考慮專業知識、學生選擇、獎項數量、國際化、畢業生就業、產業聯繫、歷史聲譽和其他標準的各種組合。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3年3月2日) |
排名最初是為了本科生和他們的父母而建立的,[1] 但關於排名的解釋、準確性和實用性存在著很多爭議。[2] 評選方式多樣性的不斷擴大以及隨之而來針對每種評選方式的批評都表明在該領域缺乏共識。此外,似乎有可能通過過度的自我引用或研究人員在調查中相互支持來操縱排名系統。[3] 事實上,國際研究顯示表明優秀學生認為大學排名靠前能帶來特別的利益,積極地影響他們的職業機會和人生質量。排名靠前的大學常常收到更多的學生申請,而排名靠後的大學生源數量可能下降。然而,排名影響著一大批利益攸關方的選擇和決定。而大學本身用許多方式使用排名,其中一些是正向的,而有一些是負向的。[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雖然質疑大學排名「弊大於利」,但也承認「無論對錯,排名被視為一種衡量質量的標準,因此在世界各地的大學之間造成了激烈的競爭。」[4]
在所有的全球大學排名中,歷史最悠久並影響力最深遠的大學排名為誇誇雷利·西蒙茲的「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的「THE世界大學排名」,上海軟科教育信息諮詢公司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U.S. 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上述四個排名及其他全球主要大學排名都是基於大學的研究表現,而並非它們的教學表現。[5][6][7][8][9][10] 這些被批評為「主要基於可以衡量的內容,而不是與大學必然相關和重要的內容」,[9] 並且全球可用數據的有效性也受到質疑。[6] 截至2021年,在三個最受歡迎的全球排名中,「全球排名前十的機構中的大多數位於南英格蘭、加利福尼亞州、三州地區(紐約州、新澤西州、康乃狄克州)和附近的麻薩諸塞州。」[11]
雖然一些排名試圖使用師生比例等指標來衡量教學,但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指出,所使用的指標與研究的關係比教學質量更密切,例如 「師生比例幾乎是衡量研究活動的直接指標」,「博士生比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研究活動的指標」。[6] 《高等教育內幕》同樣指出「這些標準實際上並不衡量教學,甚至沒有一個接近於評估教學效果的質量」。[5] 許多排名也被認為包含對自然科學的偏見;並且由於所使用的文獻計量來源,評選標準更傾向於英語期刊。[9] 包括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在內的大學排名並沒有考慮到各個機構的體量大小,因此大型機構的排名遠高於具有相同研究質量的小型機構。[6] 而其他大學排名,例如SCImago機構排名和U.S. News全球大學排行榜,則採用了大小相關與大小無關相混合的衡量指標。[12][13]
有些排名,較為知名的如QS世界大學排名、THE世界大學排名和U.S. News全球大學排行榜等,會採用所謂的聲譽調查。它們的有效性受到了質疑,「大多數專家對簡單地詢問一群相當不隨機的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參與學術事業人士的意見之可靠性提出了高度批評」;[5] 「在方法上(國際聲譽調查)是有缺陷的,實際上它們只衡量研究表現,並且歪曲了有利於少數機構的結果。」[6]
儘管受到諸多批評,大學全球排名依然受到了許多關注,特別是QS世界大學排名、THE世界大學排名和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這三大主要排名。排名影響著大學關於其國際夥伴關係的決定。這樣的夥伴關係對於研究、學術專案和學生或教師交換已經具有戰略重要性。根據一項國際調查,57%的被調查者說他們的機構的排名影響著其他高等教育機構的科學家是否與他們合作,而34%的人說他們感到排名影響著學術或專業組織是否會把他們接納為會員。大學還在內部利用排名來為決定與哪些機構合作提供信息。例如寧波諾丁罕大學的前任執行校長高岩(Ian Gow)提出,政府機構正在敦促地方高校把合作夥伴限定在前20位的外國高校。其他地方的學術界人士也證實了他們不太可能考慮與排名更低的大學結成科研夥伴關係,除非後者的個人或團隊非常優秀。這可能為新的或者開發中國家的高等教育機構帶來明顯的劣勢。[1] 印度大學撥款委員會會要求印度大學所選擇的國際合作大學必須位列THE世界大學排名和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前500名,而巴西的「科學無國界」計劃在篩選國際合作大學時則採用QS世界大學排名和THE世界大學排名。[14] 包括丹麥和荷蘭在內的一些國家會將大學排名作為積分移民專案的一部分,而俄羅斯等一些國家會自動承認部分排名靠前大學的學位。排名還會影響尋求政府獎學金留學的學生——在蒙古和卡達,獎學金僅限於授予被高排名的國際大學錄取的學生。而且它們可以決定政府是否承認外國大學的資質——馬其頓自動地承認THE-QS、SJT或USNWR排名中的前500名大學。當慈善家考慮哪所大學提供最好的品牌形象和投資回報的時候,他們也參考排名。德國電信承認它用排名系統去影響它關於專業席位的決策,而波音公司說它將使用排名數據決定「哪些大學……分享[它]……在職業教育和補充培訓方面支出的1億美元。」大學正在設定優先事項並把資源分配給可以幫助促進它們的排名的學科和研究領域。許多政府在決定資源分配和機構資質鑑定的時候使用排名。雇主是另一個經常使用排名去衡量畢業生成功可能性的群體,這讓他們更不願意去錄用來自排名不佳的大學的畢業生。[1]
QS世界大學排名是由Quacquarelli Symonds所製作的一份針對全球頂尖大學的排名,自2004年開始每年發布一次。2022年,它們針對全球1,300所大學進行了排名,其中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劍橋大學、史丹佛大學、牛津大學和哈佛大學在內的五所大學占據了前5名。[15] 根據Alexa Internet的數據顯示,QS世界大學排名是全球範圍內查看次數最多的大學排名。[16]
需要注意的是QS世界大學排名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之間的關係。在2004年到2009年期間,Quacquarelli Symonds曾經與《泰晤士高等教育》合作發布了「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但到了201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結束了與Quacquarelli Symonds的合作,而轉與湯森路透合作創建一種新的排名統計方式,因此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的排名方式變為由Quacquarelli Symonds獨家使用。此外,Quacquarelli Symonds也曾短暫與《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合作,《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將這份排名稱為「世界最佳大學排名」。[17] 但是到了2014年10月,《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也發布了自己的首份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全球大學排行榜。
根據2016年的說明顯示,QS排名使用從74,651名學者和研究員以及37,781名招聘專員收集的同行評審數據。
沒有進入排名可能意味著一所大學被外國博士生、「世界級」科學家、學術夥伴和慈善家忽視。而且由於排名利用的標準和數據最能記錄生物科學的表現,藝術、人文和社會科學容易受到傷害。諸如工程、商業和教育等專業學科沒有很強的同行評議出版的傳統,它們也面臨著壓力。[1]
排名重視地位和聲譽,強烈地偏向歷史悠久和資金充裕的機構,通常是偏向已開發國家的醫學院。這種體系讓開發中國家的大學無法與美歐的重量級選手競爭。精英教育和大眾教育之間的鴻溝,以及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大學之間的鴻溝很可能會擴大。一個特別的問題在於排名固定了對某一時刻的品質的單一定義,而高等教育機構和它們的使命是多樣化的。僅僅把重點放在科研強度上,就忽略了其他的維度,諸如教學、社群參與、第三職能和創新,以及社會和經濟影響。此外,高等教育機構是複雜的組織,不同的院系和活動有不同的優勢和弱點。根據所使用的標準或者指標/權重的不同,對優秀程度的定義可能不同。由於排名計算總分,高等教育的複雜性被減少到了一個數字分數,而差別被誇大了。[1]
大學排名的發展反映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趨勢以及人們對於高等教育機構的質量評比產生了日益濃厚的興趣。人們越來越關注大學排名,但學者、學生、辦學方、決策者和發展機構提出了諸多批評。從積極的一面來看,人們越來越希望了解關於高等教育機構「質量」的通俗明了、切實可行且相對簡單的綜合信息,而排名恰恰滿足了這項需求。這種需求之所以增加,是因為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和辦學方日趨多樣化的情況下,人們需要在眾多大學當中做出明智的選擇。許多人認為,排名還有助於高等教育機構的信息透明和問責制。但批評者認為,排名會將大學的注意力從教學和社會責任轉移到排名指標看重的科研類型上來。還有人擔心,用一套有限的標準來衡量世界各地的大學,而且考慮到希望擠進世界排名前200位的強烈願望,排名實際上鼓勵了高等教育機構的同質化,削弱了大學對於自身環境的響應能力和實際作用。[1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