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 (閩南語 :閩南語 ,白話字 :Bân-lâm-gú ,臺羅 :Bân-lâm-gú ,閩拼 :Bbânlám ggǔ ),又稱福建話 、閩南話 、南部福建話 ,是漢藏語系 漢語族 閩語支 沿海閩語 中的一種語言,以廈門話 為代表。形成於中國 東南沿海的閩南 地區(福建省 南部),主要分布於福建 南部、廣東 東部、臺灣 ,以及菲律賓 、新加坡 、馬來西亞 、越南 、泰國 、印尼 等東南亞 華人 之間。泉漳片 作為使用人數最多的閩南語分支,是閩南語中影響力最為巨大且最具有代表性的方言。閩南語分支之下,除泉漳片外,還有潮汕片 、浙南片 、大田片 、龍巖片 、中山片 等方言。在其原鄉福建,泉漳片是現代標準漢語 外最優勢的語言。海南島 通行的海南話 以及廣東 雷州半島 通行的雷州話 ,原被歸類定義是閩南語的方言,但由於與主流閩南語存在較大差異,後被特別劃出,認定為閩語的直屬分支。[ 7] [ 8]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
改善本條目 或在
討論頁 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
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
(2022年9月22日 )
此條目之
中立性 有爭議。其內容、語調可能
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 。 (2024年5月5日 )
關於與「
閩南語 」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頁,請見「
閩語 」。
Quick Facts 閩南語, 發音 ...
Close
2017年,國際以閩南語(包括海南話等)為母語 的人數約為7,000萬人,其中中國大陸的閩南語人口(包括海南話)有2,710萬人(2013)[ 1] 。 2022年,全世界講閩南話的人口約有8000萬人 [ 9] 。國際閩南語以使用者人口排名 並非定值而會浮動,估計位居世界第20~30名之間。
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在中國大陸稱為閩南話 或閩南方言 ,少部分人稱之為福佬話 或學佬話 。在福州,仍然保留了在古代的舊稱呼下南話 或下南腔 名詞稱呼。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則稱之為福建話 或鶴佬話 (亦稱福佬話)。在臺灣,最常用臺語 或閩南語 來稱呼,少部分人則稱為河洛話 、福老話 (亦作鶴佬話、Holo話,台羅:Ho̍h-ló-uē)或咱的話 (lán-ê-uē)。[ 10] [ 11] 居住在東南亞 的海外華語使用者稱之為福建話 或咱人話 (亦稱咱儂話 )。此外,臺灣日治及戰後時期亦有台灣語 、福建語 的稱呼[ 12] [ 13] [ 14] 。浙江南部的蒼南、平陽、洞頭一帶以及江西東北部的上饒一帶亦稱之為福建話 。
閩南語與現代標準北京話 難以相通 ,被西方學者普遍認為是漢語族內的一種語言 。[ 15] [ 16] 在中國大陸被認定為漢語方言 之一,稱為閩南方言 [ 17] 。在臺灣,認同語言說[ 18] [ 19] 與方言說的學者皆有。閩南語及現代標準北京話 分化較早,在語音、詞彙、句法上有許多差異,閩南語中許多來源不明的字詞被認為不是源自漢語 。[ 20] 有統計研究指出,同源的兩種語言或方言,在分化1000年後其核心詞彙約有66%同源,如同屬西日耳曼語支 的英語 與德語 之間的有58.8%同源,約分化了1236年,而閩南話的核心詞彙有49%與北京官話同源,已分化1699年[ 21] 。
閩南語曾在明鄭 與西班牙、英國等外交通商時具有官方語言 的地位。[ 22] [ 23] [ 註 1] 1945年中華民國 接收臺灣 以後推行國語運動 ,閩南語在臺灣的使用受到嚴格限制,[ 24] 直到解嚴 之後,才廢除國語運動,改行推廣本土語言。[ 25] 2000年,中華民國頒佈《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閩南語成為法定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之一。[ 5] 中華民國於2018年12月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使閩南語成為法定「國家語言」之一。
泉州話 曾長期被當作閩南語的標準音。至清末五口通商 以後,其優勢地位逐漸被廈門話 取代。[ 26] 今日廈門話是閩南語的代表方言。[ 27] 中國大陸採用廈門話作為閩南語廣播的標準音。而在臺灣,北中南及外離島等各區域之間都各有些微的發音差異,語言學家將其分為:偏泉通行腔、偏漳通行腔、海口腔(偏泉腔)和內埔腔(偏漳腔),主要在發音上的細微差別,彼此仍可互通。由於台灣的交通發達、人口流動大,逐漸形成所謂的「優勢腔」,中華民國教育部將聲調為偏漳腔的高雄腔視為第一優勢腔、偏泉的臺北腔視為第二優勢腔。
閩南語的淵源有古商語與唐朝 官話 、河洛 語、百越 語等說。[ 28]
因漢末 三國 時代,吳國 入閩設立建安郡 ,使福建 地區除原有百越 部落的語言以外,也帶來了一部分的吳 越 楚 地的上古漢語 方言。[ 32] [ 33] 而來自中原的移民入閩則是始於永嘉之亂 ,福建的泉州 晉江 等流域一帶有中原的士族避難到此[ 34] [ 35] ,帶來了當時的早期中古漢語 [ 36] [ 33] (例 :有身、新婦、斟酌、鼎、箸、失禮)。唐高宗 儀鳳 年間(約677年),陳政 、陳元光 父子帶兵入閩 平亂,進而屯墾閩南 漳州 ,帶來了晚期中古漢語 長安音[ 37] [ 33] ,自此閩語各分支的共同祖語成型,即原始閩語[ 33] 。
原始閩語何時開始分化為各種互不相通的語言,今日的語言學界存在很大的爭議。不過,從對《集韻 》中語音的分析可以發現,閩語分化的時間在宋朝 初年以前,當時建州(閩北)、福州(閩東)、泉州(閩南)三地的方言已經出現了不少差異。[ 36]
語言學家李如龍 認為,閩南語於中唐 時期還未分化為各種腔調。到宋朝 以後,由於興化軍 的設立,莆仙 地區經濟自成一統,且地理上靠近閩東 ,受福州話 影響,當時的閩南語才在當地逐漸分化為莆仙語 [ 38] 。
1907年,小川尚義 已有「南部福建話」的說法,並把南部福建話分為為漳州、泉州、廈門三個類別。亦說明臺灣島上的「南部福建話」主要通行漳州話與泉州話。[ 39] 由於在1930年代以後,西方語言調查的社會科學技術才由留學生引進中國,開始調查中國大陸各地之語言,「閩南語」一詞大約在1930年代後期才出現(詳見本後文)。在此之前,約在20世紀初,日本統治的臺灣日治政府以「臺灣話」或臺語稱呼之。當時的新加坡華人地區以「福建話」稱呼之。以下為常見閩南語之名稱:
福建南部 的傳統地理稱呼為「下南」,方言為「下南話」,相對「北頂」。在早期,泉州和漳州都稱呼自己的方言為「下南話」、「下南腔」。直到民國時期慢慢被「閩南語」、「閩南話」所謂外來稱呼詞彙所替代。直至今天下南族群以此為稱呼,但是以福州民系 為首的其它福建族群還仍保留這一稱呼。
Amoy (廈門語、廈語,為漳州話Ēe-mûi 的音譯)
清末的1873年,英國蘇格蘭 長老會傳教士杜嘉德 編撰的大型閩南語辭典《廈英大辭典 》面世,稱之為 Amoy,認為其不是方言而是獨立語言,內部則有四種真正方言:漳州話 、泉州話 (晉州)、同安話 、廈門話 。[ 40]
歐美 至今仍有稱這種語言為 Amoy。美國 本土英語 權威辭典《韋氏詞典 》錄有 Amoy 詞目。[ 41]
臺灣漢族 許多是來自福建南部的閩南人,閩南語成為臺灣島和澎湖群島使用人口最多的漢語方語,亦被稱作「臺灣話」或「臺語」。從文獻上來看,「臺語」、「臺灣話」的名稱最遲於清末即已出現,目前所知,「臺語」一詞最早出現於1852年劉家謀的《海音詩》中的註釋:「耗擲饔飧百口糧,如山狼籍不堪償;傷財翻被居財誤,浪說紅龜是吉祥。吉凶事,皆用「紅龜粿」;臺語 「龜」若「居」,取「居財」之意也。每用,常數百箇;其棄之也如泥沙,暴殄甚矣。」[ 42] ;而「臺灣話」最早出現的文獻則是1874年《李文忠公選集》第一冊/同治十三年/上海探信(三月十二日)(附):『所有東洋興兵打臺灣生番地方之事,連日議論紛紛,頃由長崎信來,知日本派柄川宮(柄川名,宮即親王也)總督其事,李仙德參議。李即去年隨副島來過,本美國人,曾任福建領事,會說臺灣話 。』[ 43]
臺灣日治時期 日本政府將最多臺灣人使用的語言定義為臺灣話 。而「早期臺灣話」指未接受西洋、東洋(日本)和南洋等影響以前的臺灣話,兼指漳、泉、潮等閩南話。[ 44] [ 45] 不過,實際上日本語出版物是以「臺灣語」表記,非「臺灣話」,如小川尚義以總督府名義所著《臺日大字典》等著作。但「臺灣語」不符合一般人語音習慣,二戰後 直至今日,臺灣民間多以「臺灣話 」(白話字:Tâi-oân-ōe ;臺羅:Tâi-uân-uē )或「臺語 」(臺羅:Tâi-gú )稱呼。連雅堂 於1929年在《臺灣民報》第288號發表〈臺語整理之頭緒〉一文(後收錄在《臺灣語典》自序)中就出現了「臺語」「臺灣語」「臺灣之語」之名稱。
二戰後 ,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臺灣之初期也是用「臺語」一詞,譬如「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於1955年出版的《臺語方音符號》及國防部於1958年出版的《注音臺語會話》,之後曾一度被改稱「閩南語」[ 19] ,直至2024年,中華民國教育部 再將「臺灣閩南語」一詞全面更名為「臺灣臺語」。
杜嘉德 於1855年抵廈門,1873年出版《廈英大辭典 》,其附錄記載潮汕 人在廣東省被稱為「Hok-ló」(「福佬」、「福建佬」、「福建仔」之意)。[ 46] 此証明潮汕人至少在清代1855年以前早已被稱為「福佬」。
Holo話,意謂「Holo」人所說的語言。「Holo」一詞,清代有以漢字「福老」書寫的記錄,1894年《鳳山縣采訪冊(下)》癸部,藝文二,兵事下:「福人【粵稱閩人曰福老,謂福建人也】」[ 47]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於1931年出版的《台日大辭典》有「ホヲ福佬」詞條,說明所謂Hô-ló(福佬)為廣東人對福建人的稱呼。[ 48]
「河洛話」: 而「河洛話(語)」一詞,是有爭議性的:[ 28] 有學者[誰?] 認為學佬和福佬的本字是河洛,指源頭在中原河洛地區;時間久了,形成了學佬話,福佬話這兩個稱呼。但是語源學上這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河洛 hô-lo̍k」的「河 hô」是不可能讀成「學 ha̍k」或「福 hok」。「洛 lo̍k」同樣不可能訓讀成「佬 ló」。「河洛話(語)」一詞在戰後1955年吳槐發表〈河洛語中之唐宋故事〉之後,臺灣開始使用。[ 49]
閩南語 (閩南話 )
"閩南語"一詞最早出現於1935年5月6日上海《申報》的《廈門海盜騎劫鷺江輪》一文:「......盜共二十餘人、中有三女性、皆衣學生裝、餘著長衫短裝不一、操興化語、間亦有操閩南語 者......」。
1950年代的台灣有使用「台語」這個詞,譬如「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於1955年出版的《台語方音符號》及國防部於1958年出版的《注音台語會話》,此時期「台語」與閩南語兩個名詞平行使用,意義大致相同。
1967年10月,中華民國政府新聞局下令,公部門不得使用台語一詞,應使用閩南語 。[ 50]
蔣為文 指出解嚴以後具官方色彩的「國立編譯館」所編的詞典才稱「臺灣閩南語」,其餘辭典多稱「臺灣話」「臺語」,[ 51] 但國立編譯館本質為學術機構,其所規定的名詞多數時候都與常用俗名不同。
臺灣部分社團如台灣羅馬字協會、台灣母語教育學會、台文筆會等不喜「閩南語」此種用法。[ 52]
近年來,部分臺灣語言學者提出以較無地域性的「咱人話 」(閩南語 :Lán-lâng-ōe )一詞來泛稱海內外的閩南話。[ 19] [ 53] 實際上,以閩南語為母語的漳泉人士,多數自稱「咱厝話」(lán-tshù-uē)、「咱的話」(lán-ê-uē)。
關於語言學家對閩南語分區的歷史(尤其剔出海南閩語 、雷州閩語 的歷史),可參見詹伯慧 1995年的《關於閩方言研究的一些思考》。[ 54]
從語言系統來講,閩南語被多數中國大陸語言學家認為是一種漢語方言 ,台灣學者認同語言說[ 19] 或方言說者皆有。西方學者大多不認同方言的說法。理由如下:
關於現今的不同漢語 ,其到底是不同的「語言 」或「方言 」,學界一直有爭議。使用不同漢語的人之間,彼此基本上並無法用口語 進行溝通,[ 55] 因此多數西方學者認為,這些不同的漢語基本上是「語言和語言」的關係,而不是「方言和方言」的關係。[ 15] [ 16]
若以閩南語為討論主軸,閩南語與其他漢語差異甚大。[ 56] [ 18]
以上述研究為基礎,部分學者將閩南語的結構和基本詞彙 ,與南島語系 和侗台語系 聯結,而論證其他非漢語語言對閩南語的強大影響。[ 57] [ 58] [ 59] [ 60] 其指出,閩南語可視為漢藏語系 的一種語言 ,而不是方言 。漳州話 、泉州話 、同安話 、廈門話 等,則是閩南語的方言。
語言相對位階如下所示:
漢藏語系
⊃
{\displaystyle \supset }
漢語族
⊃
{\displaystyle \supset }
閩語支
⊃
{\displaystyle \supset }
沿海閩語
⊃
{\displaystyle \supset }
閩南語
深綠色區域為泉漳片 淡綠色區域為潮汕片 及海陸豐話 黃色區域為中山閩語 淺藍色區域為大田片 紅色區域為浙南閩語
中國大陸的學者認定閩南語支系皆源於泉州、漳州音系,但依分化時間的早晚、地理隔閡、漳泉音演變等因素,出現了不等的差異和變化。基本上,按照地域不同,中國大陸的學者大致劃分為以下幾種次方言:
泉漳片被認為是「主流閩南語」[ 61] ,主要通行於閩南 、臺灣 及東南亞 。內部相對一致,溝通大致無礙 。泉漳片各口音源頭皆為泉州話、同安話、漳州話。
閩越地重山峻嶺,閩南先民沿水系及其盆地而居,以山脈為界,運輸貿易交流則以江水船舟為主,由此孕育閩南語本土內部固有三大方言:同安水系之同安話、晉江 流域之泉州話、九龍江 流域之漳州話。以下依歷史、關聯、地理順序排列,數字為聲調 之五度標記法 :
同安話 :七聲調系統,陰平(第一聲)為高平調,恰近似於現代標準漢語的陰平(第一聲)。典型字音:「雞」kue55、「千」tshainn55/tshing55、「生」(sing55)、「味」(bi33)、「億」(ik10)、「毒」(tok50)。分佈於福建泉州 同安縣 (今廈門市 和金門縣 ),在自然地理上包含同安縣自有之水系流域、其諸多海灣、以及出海口之廈門和金門兩大門戶島嶼。同安話與泉州話從共通祖語分化的歷史同樣悠久,兩者為平行關係而非從屬關係。清末《廈英大辭典 》附錄 II「腔調差異」 把閩南語腔調分為三種:漳州腔、泉州腔、同安腔,並說同安腔與廈門腔之間大同小異,[ 62] 且在附錄 III「方言分類」指出同安縣雖處泉州府,但同安話特徵鮮明,自成一派。[ 63] 同安縣三面環高山南面大海、不與非閩南語之外語話區接壤而受影響、介於泉漳兩大話區之正中卻與兩者迥異;同安話具有閩南語中唯一嚴格意義上的七聲調調值系統,七聲調本調調值分明、簡練利落,而本調調值除陽平近泉州、陽去近漳州外,其他調值都不同於泉州和漳州,且各聲調的變調調值皆與七聲調本調之一相近;有大量ainn韻母字,如「還」(hainn35)可區別於「刑」(hing35),「前」(tsainn35)可區別於「情」(tsing35);小稱詞綴「仔á」的前一音節,主音尾若為a則改讀ai,如「鴨仔」(ah-á→aih-á),語音語意分明。同安話和泉州話皆有央元音er [ə]、ir [ɨ],但同安話韻母中[ə]、[ɨ]不與任何其他元音組合、不配入聲韻尾、不鼻化,而泉州話則可。泉州話和漳州話皆各有大量uinn韻母字,如泉音「千」(tshuinn33)、漳音「酸」(suinn44);同安話僅有唯一的uinn韻母字「關」(kuinn55)。同安話「關」(kuinn55)、「肩」(kuainn55)、「間」(kainn55)、「宮」(king55)之間可相互區別;泉州話「關、肩、間」皆讀為kuinn33、「宮」讀為king33,而漳州話「關」讀為kuann44、「肩、間、宮」皆讀為keng44。
廈門話 :同安話之變體,分佈於同安縣諸多海港之一的廈門港,位於廈門島 的西南部分,隔海相望漳州話區。廈門自古屬於同安縣 。廈門話並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不漳不泉的漳泉濫」,它應該是在同安話的基礎上進一步和其他閩南次方言融合所形成的[ 64] 。《廈英大辭典 》指出清末南京條約 簽訂廈門獲得通商港口 地位後廈門話被高度重視,在此之前廈門話並不被注意。[ 65] 廈門話使用地域較小且使用人口較少,相對不成熟不穩定。與同安話的主要差別是陰上本調高降變調高平,與漳州話相同而聽感高亢,如「海水」實調為hai44 tsui41;另央元音[ə]退化為[e],[ɨ]退化為[u],產生許多同音字詞,如「車(同安 kir)、龜(同安 ku)」皆讀為ku44,「過(同安 ker)、嫁(同安 ke)」皆讀為ke21,而「公子」、「公主」皆讀為kong-tsú;又有少部份韻母與漳州話相同,造成額外的同音字詞。
漳州話 :七聲調系統,陰平(第一聲)為升調,惟今日的城區發音的升調幅度小,五度標音為44。[ 66] 典型字音:「雞」(ke44/kɛ44)、「千」(tsheng44)、「生」(seng44)、「味」(bi22)、「億」(ek32)、「毒」(tok121)。分佈於漳州市 ,在自然地理上包含九龍江 流域各縣市,也分佈於廈門市 海滄區 的東部小片地方。漳州話相對泉州話與泉系同安話,從共通祖語分化的歷史晚數百年,故文讀 音多,如「花」讀為hua44等。漳州話與泉系同安話雖同為七聲調系統,但兩者本調調值除陽去相近外其餘皆不同,且漳州話部份聲調的變調調值與各聲調本調間皆有顯著差異;漳州話與泉州話之間的陰去、陰入、陽入的調值相同或接近,但卻與同安話不同甚至相反。韻母方面,漳州話具有七種基本元音,無央元音,泉州話[ə]對應[ue]/[uɛ]、泉州話[ɨ]對應[i]/[u];具有特有的[ɛ]韻及[ɛ]複合韻母、入聲韻、及其鼻化韻。
泉州話 :八聲調系統,陰平(第一聲)為中平調。典型字音:「雞」(kue33)、「千」(tshuinn33)、「生」(sng33)、「味」(bi41)、「億」(iak50)、「毒」(tok24)。分佈於泉州市 ,主要為晉江 流域各縣市。泉州話聲調八音俱全,而部份聲調的變調調值與各聲調本調間皆有顯著差異;具有八種基本元音且複合韻母組合相當豐富;有個別特有之常用詞,如「講」(kong55/kang55)更常說成「說」(seh50/səh50)、「互/予」(hoo41;意為「給」)更常說成「度」(thoo41) 或「傳」(tng24)、使用程度副詞「野」(ia55)(意為「非常」)等。另泉州話乃福建南音 之原唱腔調,為閩南語之經典。
域外變體:
臺灣話 :分佈於臺灣島 及澎湖群島 。早期閩南泉漳移民在臺灣的分佈,泉州府(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移民主要分佈在沿海和河口地帶,漳州府(龍溪、海澄、漳浦、長泰、平和、南靖、詔安、龍巖)移民主要分佈在西部平原、中部盆地和北部丘陵、平野;若按縣籍來計,兩府各縣合計以同安縣 籍為最大宗。現今通行腔調為聲調偏漳的漳泉混合腔,和泉系同安話及廈門話相近,個別韻母規律對應,交流無礙。與福建的閩南語相比,具有特有的個別日語 借詞。文藝方面,台灣話在域外閩南語中貢獻最巨大,影響最深遠;政治方面,台灣閩南語在台灣被賦予國家語言 之法律地位,此為其它地區的閩南語變體所不及。
海陸豐話 :分佈於廣東省汕尾市 (海陸豐 )及惠東縣 部分地區。海陸豐話是漳州話之域外變體。[ 67]
接壤地之變體:
潮州話亦稱潮汕話,文法與泉漳片相同,詞彙高度對應,在語音語調及漢字文白音 選用上則差異較明顯,潮汕話和泉漳片交融地區則兼具二者發音特色,如福建 漳州 詔安 、新加坡 等。潮汕話除了分布於潮汕地區 以外,還廣泛分布於東南亞 眾多潮人聚居地(如泰國 曼谷 )和其他城市的唐人街 、柬埔寨 和寮國 的大部分華人和越南 的一部分華人社區。著名戲曲荔鏡記 (陳三、五娘跨越階級性的愛情故事),來自潮汕地區 ,亦廣傳於閩南 、台灣 等地,明清時期以潮州 府城話為標準,今無法定標準音。《中國語言地圖集》中認為海陸豐話 屬於潮汕片下的次方言[ 68] ,但由於語言認同上的差別,現在的學術研究中多採用「粵東閩語」一詞作為潮州話與海陸豐話的統稱。[ 69]
明末清初,大量閩南人 (主要是泉州府 的南安 、安溪 、惠安 、同安 等地)遷徙到浙南的蒼南 、平陽 、玉環 、洞頭 一帶以及福建東北部的福鼎 、霞浦 一帶。閩南話傳入浙南、閩東地區後,由於自身的演變和受周圍方言(浙南是南部吳語 ,閩東語 是福州話 類別)的影響,與泉漳片形成一定差別。與泉漳片比較,主要是入聲韻 、鼻化韻 的退化以及用詞方面的差別,但仍保留其它特點。相對來說,比潮汕話 更接近泉漳片,與泉州 府城腔高度相似。
分布於福建省大田縣 及周邊,受閩中語 、閩東語 影響。《福建省志·方言志》認為其已屬於「閩方言過渡區」而不是閩南語,而《中國語言地圖集》則列為閩南語的一種。
分佈於廣東省 中山市 部分地區。受粵語 影響明顯,且有潮汕片 及閩東語 成分。
除上述方言片之外,廣東省 雷州半島 一帶通行的雷州話 以及海南省 通行的海南話 長期被認為是閩南語的方言。20世紀70年代以後,才開始有人對海南話進行系統的調查。[ 70] 此後語言學界開始把海南話和雷州話自閩南語中劃出。1987年出版的《中國語言地圖集 》裡,正式將瓊雷話自閩南語中劃出。[ 71]
閩南語的中心地區位於閩南 地區。閩西 的龍巖 市區與漳平 一帶也說閩南語。閩東 地區福清市 以及寧德市 福鼎 一帶的沿海小部分地區,以語言島 形式存在。
閩南語在臺灣的分支被台灣閩南人 稱為臺灣話 (白話字 :Tâi-oân-ōe ),是年長的 [來源請求] 台灣閩南人 的母語,也是主要日常用語。台灣推行九年國教 之後的各世代閩南族群除了母語閩南語之外,還能掌握國語 (現代標準漢語 )。閩南族群年輕一輩,學校與日常生活 [來源請求] 都在使用國語的環境,部分年輕人不能流暢使用閩南語。其他族群(如客家族群、原住民族群、其他省份的族群、外籍族群),則通常在日常生活使用母語或國語,為了和閩南族群溝通交流,有的會特意去學習閩南語。
在浙江 東南部沿海、西南部與江西省 交界區域,以及福建省 東北部的福鼎市 、霞浦縣 小部分地區,通行浙南閩語 ,是閩南語的一種方言分支,伴隨來自福建省南部的移民 在當地生根發芽。浙江省溫嶺市 之石塘一帶,玉環縣 之坎門 、陳嶼,洞頭縣 之本島、半屏島、元角、倪嶼,瑞安市 之北麂島、大南鄉,平陽縣 之水頭鎮 、騰膠鎮、南麂島 、東部沿海之西灣鄉、墨城鄉,泰順縣 之東南角,文成縣 之東南角,蒼南縣 之靈溪 、礬山、橋墩、馬站、漁寮、藻溪、赤溪 、觀美、南宋、霞關、大漁、望里、莒溪、浦亭等城鎮,以及長興縣 、臨安市 、舟山群島 等地居民,也都通行閩南語。衢州市 、開化縣 、常山縣 等村鎮地區存在許多孤立的閩南語語言島,往往是按照姓氏分支。廣東省 東部 沿海海陸豐地區 、惠州地區 、北部 韶關地區 [ 72] ,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 的桂平 、北流 等地皆通行閩南語。潮汕地區 通行的潮州話 ,也是閩南語的一種方言分支。在香港 ,也有不少說閩南語的人。
此外,海南通行的海南話 ,與閩南語的泉漳片有很深的淵源。昔日被歸為閩南語的瓊文片方言,今日被劃出閩南語,直接隸屬於閩語支。[ 73]
除上述地區之外,江蘇省 宜興市 南部山區,安徽省 宣州 和徽州 山區,江西省 玉山縣 、鉛山縣 、上饒 、廣豐縣 都有閩南語使用者。
閩南語隨著歷史上閩南民系的移民而傳播,成為在海外及東南亞華語社群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一種語言,稱為東南亞福建話 。新加坡 、馬來西亞 、汶萊 、印度尼西亞 、越南 、泰國 、緬甸 、寮國 、菲律賓 都有相當數量的閩南語使用者。
閩南地區(清代泉州府 、漳州府 和永春直隸州 地區)的閩南語使用人數近年來有下降的趨勢,尤其是在廈門市 情況最為嚴重。由於經濟交流和人口流動,閩南語在它的原源地福建省的閩南地區使用人數減少[ 74] 。
廈門市是經濟特區 之一,廈門市內近年來經濟與社會發展比較快,許多流動人口選擇在廈門定居,使得廈門在生活上的許多方面放棄使用閩南語而改用普通話 。加之「推普」的影響,學校教學大多使用普通話,部分廈門年輕人的閩南語能力出現了明顯下降。與泉州、漳州使用閩南語的年輕人數量相比,廈門使用閩南語的年輕人口比率遠低於前兩者。[來源請求]
泉州市閩南語普及和保護程度相對較好。泉州市民基本都通曉閩南語,年輕人閩南語水平雖有下降但仍能在日常溝通交流,外來人口閩南語掌握程度較其他閩南地區高。泉州本地的民間組織扮演著保護閩南語的重要角色。[來源請求] 然而,由泉州師範學院陳燕玲副教授針對閩南話使用場合所開展的調查顯示:86%的泉州中小學生只用普通話交際[ 75] 。前華僑大學文學院院長王建設也曾講述過他在泉州石獅調查時發現的普通話對閩南方言的同化現象。[ 76]
隨著海西建設迅速發展以及台灣閩南文化對閩南地區的影響,中國廣電總局分別在2005年和2007年批准設立以閩南語為特色的廈門衛視 頻道和泉州電視台閩南語頻道 ;廈門地鐵 的播音中也有閩南語廈門話 的廣播。泉州 的第一個全部採用閩南語播出的綜合頻道泉州電視台閩南語頻道 ,其知名的閩南語節目《泉州講古》擁有一定數量的固定收視人群。近年,閩南人的文化意識有日趨強烈的狀況。視頻網站上經常有熱愛閩南語的人們自製閩南語視頻,包括閩南語教程、閩南語歌曲、甚至用閩南語配音的電影片段。廈門大學 中文系教授周長楫 也極力推廣閩南語,閩南語在本土的保護正在逐漸被重視。[來源請求]
隨著全球化 的普及和其他語言的競爭,潮州話的母語使用者正在減少,而在廣東 潮汕地區 (清代潮州府 地區),則受到粵語 和普通話 雙重擠壓,受到廣東省 內共同文化和傳媒影響,很多原以潮州話 為母語的當地青少年,都轉而說普通話 或粵語 。其中,普通話 和粵語也漸漸取代潮州話,成為少部分年輕人的母語 。潮州話在廣東省內的保護和傳承急需得到重視。 [來源請求]
除了中國大陸的閩南三地以外,也有許多閩南人的聚居地,如閩東地區、江西省玉山縣 ,浙南地區以及廣東省的惠州 東部、海豐 與陸豐 都有早期的泉漳移民,有些至今還在使用泉州或漳州口音的閩南語。[來源請求]
香港有逾兩百萬閩南人及其後裔(包括泉州、漳州、潮汕、海陸豐、海南等)。香港閩籍第一代居民通常有良好的閩南語會話能力。第一代移民的後代因生長於香港,以粵語作日常溝通較為常見。部分第二代閩籍人士因需與長輩溝通,仍掌握閩南語,第三代閩籍人士則多不曉閩南語。同時,遠離本土的閩南方言與香港最強勢的粵語共存,音系、詞彙、文法,都有受粵語影響。[ 77] :1
澳門北區有相當一部分居民祖籍閩南地區 的人能夠使用閩南語交談,因此閩南語在澳門北區可算通行;閩南語是澳門第三大語言,日常生活中使用閩南語者佔澳門人口的3.7%,而澳門人口中則有6.9%能講閩南語。
在臺灣,多數為閩南裔 族群,其中又以泉州裔 與漳州裔 佔絕大多數,另包含少數潮州裔 (已被漳泉裔同化),泉州和漳州的閩南語 口音,在臺灣出現相當程度的融合,是為台灣話 ,又稱臺語 ,屬於閩南語閩臺片 。
台灣中年以上的閩南裔本省人 一般都還具有相當強的母語溝通能力。然而日治時代 及國民政府 遷臺後兩次推行國語運動 ,學校先後使用日語和華語 教學,使得臺灣年輕人彼此間慣用華語溝通,導致當今年輕世代平均母語能力顯著降低。許多台灣閩南裔青年都改以華語來交談,尤其在未受國語教育的老一輩離世之後,這種情況在臺中 以北的台灣北部地區以及花東兩縣很常見,中高齡者和較多鄉村地域的台灣中南部及澎湖的住民的台灣話,會比北部、花東兩縣及都會區的住民流利。
台灣閩南語在官話 普及前通行於臺灣,台灣話和官話在使用時互相穿插的情況相當常見。許多電影、電視劇、音樂、書籍和報章雜誌等偶而會使用臺語字詞,使之更貼近使用臺語的觀眾、聽眾及讀者。
此外,由於台灣的閩南語音樂、電影及電視劇較為發達,甚至出現以閩南語配音的日本動漫(如哆啦A夢 、花田少年史 等均有市售版DVD),故許多台灣以外的人為了學習閩南語傾向接觸臺灣的閩南語音樂和閩南語電影、電視劇。中國大陸福建閩南地區的閩南人、東南亞及世界各地許多閩南籍華人或華裔,為了學好自己的母語──閩南語,而接觸臺灣的電影、電視劇及音樂來學習閩南語,希望能藉此延續閩南文化。
新加坡福建話 廣播以廈門話 為標準。但在新加坡1979年的講華語運動 實行後,嚴厲地管制福建話以及其他漢語言在電視節目以及電台廣播中所占的百分比。但許多新加坡人還是對福建話有一定程度上的情感,所以經常會在有線付費電視頻道中觀看臺灣的閩南語電視連續劇,或者在網上尋找福建話視頻觀看,以便跟自己的文化保持聯繫。
在現今的新加坡社會裡,依然有許多人使用閩南語方言。新加坡三大最盛行的閩南語方言包括新加坡福建話,廈門話和台灣話。早期的泉州 、漳州 移民現今已經融合為一體,所說的新加坡福建話口音為泉漳混合音,比較偏向同安話。講新加坡閩南話變體(一種參雜馬來語借詞的新加坡福建話)限於多數的老一輩和一些中年人。相比之下,一些受高等教育的中年人以及年輕人,由於受到台灣閩南語的文化媒體的影響加上在網上學習廈門話,都普遍講廈門話或台灣話。
馬來西亞境內也有許多福建話方言島。主要地區有檳城 、吉打 、玻璃市 、吉蘭丹 、登嘉樓 、砂拉越 、馬六甲 、柔佛 、霹靂 北部、森美蘭 南部、雪蘭莪 巴生 等州。南部與北部的福建話有差異,南部福建話方言在口音上接近新加坡福建話 ,偏同安腔。北部的福建話發音上接近漳州話 ,但調值與漳州話有顯著差別。大致上說,馬來西亞南部因地理上靠近新加坡,其福建話也偏向閩臺片閩南語文法 。福建話是繼馬來語,英語、華語 後的主要語言之一,有些馬來人,印度人都懂得講福建話。在檳城,官方警察、外國移民都學習福建話,以便與人們溝通。
汶萊華裔大部分為閩南泉漳族群,來自原同安縣 (今廈門市 和金門縣 )的閩南人占汶萊華人 的多數,汶萊閩南話口音偏向同安話腔調。
印尼許多地區都有華裔福建閩南人分布,尤其在蘇門答臘 的棉蘭 市、廖內 群島、以及東爪哇省 的泗水市 。早期印尼政府曾經禁止華人移民在印尼境內學習中文 ,因此許多福建閩南移民以及其後裔喪失中文能力,他們的福建話也成為了無文字語言,只能說簡單的口語。也因為缺乏跟其他閩南地區的聯繫,印尼的福建話經過多年的孤立,已發展為一個夾雜許多印尼語詞彙的混合語。混合的程度在每個地區都不同。比方說,棉蘭市的福建閩南人多數是第三代華裔,因此他們的福建話能力相對比較強,其福建話也較接近閩南本土(尤其是漳州 )的口音。廖內群島的福建話比較接近新加坡福建話 以及南馬福建話 的口音。泗水市的福建移民多數是第六代福建閩南移民後裔,他們的閩南語能力相對比較弱,口語方面也夾雜大量印尼語成分。
咱人話 (Lán-nâng-ōe)或稱咱儂話是菲律賓 的一種福建話 變體,源自閩南語 泉州話 中的晉江話 ,現今還保存著很重的晉江腔。目前在菲律賓人口 的華人 約有百萬,在所有菲律賓華人 之中,約有九成以上屬福建閩南裔 ;其餘約百分之十,以廣東籍 為多,其它省籍為數無幾。福建話 是菲華社區的通行語。其中先祖來自福建 閩南 者十之八九,當中又以泉州 為最。福建籍華人中,以原屬泉州府 的三邑 (晉江縣 、惠安縣 、南安縣 )最多,大部份居住在呂宋島 ,原屬同安縣 (今廈門市 和金門縣 )和漳州府 龍溪縣 、海澄縣 (今合併為龍海市 ),大多數在中部維薩亞斯 地區的宿霧 等地,和民答那峨島 各處。
民國 年間,閩南地區的學校分為官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官辦學校主要採用新式國語教育 ,而民辦學校(私塾)採用閩南語 教育。當時多數人接受的是私塾教育,只會講閩南語,不會講國語 。這可以從今日許多70歲以上的高齡閩南人所驗證。閩南地區的私塾 所教授的四書五經 都是以閩南語進行教學。[來源請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後的1950和1960年代仍保持官辦和民辦教育。1970年代末期,中國大陸在南方開始推廣普通話 ,導致全部的閩南學校開始改採普通話 教學。閩南地區於1980年代之後才是真正全面開始學習普通話 。[來源請求] 由於閩南語教學在閩南學校遭到中斷,1980後出生的福建閩南人多數只能講閩南語,而不會讀寫閩南文,因為他們所接受的是普通話 教育。那些會閱讀閩南文的人士多數是靠自己的努力在家裡或從民間學習閩南文。由於學校閩南語教育之終止和普通話強勢語言影響之緣故,閩南地區出現了閩南語式微的情況,甚至出現有新一代的閩南人不會講閩南語。[來源請求] 為搶救和扭轉閩南語頹勢的情況,福建閩南地區的學校於2010年又開始恢復閩南語教學,同時也開始培養閩南語師資[ 78] 。但是,面臨30年語言教學的斷層,保留或復興閩南語出現了嚴峻的挑戰。
臺灣 在日治時期 ,日本政府在臺灣住民調查中將其稱為「福建語」,由於漳州、泉州裔在臺灣占絕對多數,又改稱「臺灣語」。其官辦教育系統使用的教學語言為日語 ,但仍保留每週5~2節左右的漢文科課程,依照通行地區以閩南語(時稱「臺灣語」)或客家語(時稱「廣東語」)教授。為了方便統治,也編纂了許多閩南語(時稱「臺灣語」)教科書、辭典等,供日本派駐臺灣的日本人官員、警察、教師等公務人員學習閩南語,以便與民眾溝通。
而漢人仍與清領時期相同,使用籍貫的家鄉話。除了官辦教育以外,亦有許多民辦私塾 漢文學校,以閩南語進行教學,學習的語音則是閩南語文讀音 ,以讀解四書五經。當時只有少數台灣文人通曉日語及漢語官話 (屬北京官話 系)。戰爭期間,由於日本當時在臺灣開展「國語」(日語)教育,因此多數的臺灣人也都通曉日語。
1945年台灣戰後時期 ,國民政府 開始在台灣推行國語教育 。因此,1945年之後,臺灣才是真正全面開始學習國語 。戒嚴時期 ,民辦學校的閩南語教育一度終止,而官辦國民學校則全面採用國語 教學,沒有教授閩南語,在校園內進行「少講方言」的教育政策,甚至有類似日治時期方言札 的歧視作法。在臺灣戰後出現「講臺灣國語(臺語式國語)會被嘲笑」、「同學講臺灣話要罰款或帶狗牌當眾羞辱」之情形。在這大環境下,社會上出現過歧視講母語的現象。許多熱衷於保護母語文化的知識分子及社會精英對當時的教育語言政策極為不滿。
解嚴後,自1990年代後族群平等和多元文化意識興起之後,臺灣的學校儘管大部分科目仍然使用國語教學,但同時開設了部分臺灣閩南語、臺灣客家語、福州話和臺灣原住民族語的課程。中斷了將近40年的閩南語鄉土語言教學終恢復。 民間也出現了學習台灣閩南語的民辦學校。
臺灣本土語言(舊稱「台灣鄉土語言」)[ 註 2] ,自1993年修訂發布實施的國民小學 課程標準增列「鄉土教學活動」起納入正式課程,2001年起依照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規定,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生,必須就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族語等三種本土語言任選一種修習。國中 部分,則依學生意願自由選習。閩南語教育在台灣的學校全面恢復。[ 79]
然而,除了該課程外的其他所有課程(如物理、數學等)仍然使用國語教學,因此臺灣閩南語的使用率依舊逐漸下降。至今,臺灣復興閩南語的工作仍面臨嚴峻的挑戰。
許多站在第一線的本土語教師表示閩南語教材實在太難,老師都不一定能夠完全理解,且小、國中、高中的本土語言課程教材彼此獨立、沒有延續性,如何銜接都是必須克服的問題。[ 80]
More information 音素, 閩南語 ...
Close
註:海南話與泉漳片的閩南語有很大淵源,但卻存在較大差異。昔日被劃為閩南語的瓊文片方言,今日被劃出閩南語,直接隸屬於閩語支。
上古漢語中的一些有關聲母的音韻現象,在閩南語的讀音中有特別的反映,可為相關的假設提供實證。以廈門話發音為主舉例,其中中古漢語音採用鄭張尚芳的中古前期漢語擬音:
輕脣音(非組 ),白讀讀法和重脣音(幫組 )相同,例如「飛」([pue˦˦] / [pe˦˦] / [pə˦˦] ,中古/pʉi/ )、「蓬」([pʰaŋ˨˦] ,中古/buŋ/ )、「吠」([pui˨˨] ,中古/bʉɐiH / )、「微」([bi˨˦] ,中古/mʉi/ ),佐證古無輕唇音 ,非組歸幫組。
舌上音(知組 ),多數讀法和舌頭音(端組 )相同,例如「豬」([ti˦˦] / [tu˦˦] / [tɯ˦˦] ,中古/ʈɨʌ/ )、「丑」([tʰiu˥˧] ,中古/ʈʰɨuX / )、「程」([tʰiŋ˨˦] ,作姓氏時讀[tʰiã˨˦] ,中古/ɖiᴇŋ/ ),佐證古無舌上音 ,知組歸端組。
齒頭音(精組 )、多數正齒音(照組 )二等 (莊組 )字、以及部分正齒音(照組)三等(章組 )字讀法相同,例如精組字「作」(白讀 [tsɤʔ˧˨] ,中古/t͡sɑk̚/ )、莊組字「捉」([tsʰiok˦] ,中古/t͡ʃˠʌk̚/ )、章組字「之」([tsi˦˦] ,中古/t͡ɕɨ/ ),佐證古無正齒音 、照二歸精 。
很多「章組」的字,讀法和「端、知組」相同而和「莊組」不同,例如「脣」([tun˨˦] ,中古/ʑiuɪn/ ),「振」([tin˥˧] ,中古/t͡ɕiɪnH / )、「注」([tu˨˩] ,中古/t͡ɕɨoH / )。也有讀法和牙音(見組 )相同的情況,如「支」([ki˨˨] ,中古/t͡ɕiᴇ/ )。部分佐證照三歸端 ,也部分反映這一現象的例外——照三歸見 。
喻母 三等(云母 )字「雲」讀[hun˨˦] (中古/ɦɨun/ ),讀法同匣母 (中古/ɦ/ )而不同於影母 (中古/ʔ/ ),佐證喻三歸匣 。
閩南話各片區之間聲調略有區別。閩南語有八個音調(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除調值不同以外,潮汕片 保留有獨立的陽上聲調,因此潮汕片有8個聲調,泉漳片 則有兩種情況,泉州話 (不包括同安話)、臺灣話 鹿港 腔、龍巖話 、新加坡閩南語 有陽上調,因此有8個聲調。漳州話 、同安話 、廈門話 、臺灣話 偏漳腔與通行腔只有7個聲調(古全濁上聲同陽去不分)。廈門的情形又有不同,通常而言,7個聲調的閩南話古次濁上聲念陰上,不併入陽去,但廈門話古次濁上聲白讀為陽去,文讀為陰上。需要注意的是,潮汕片的兩個上聲(陰上和陽上)跟《切韻》音系的上聲不完全對應,有大量《切韻》音系中的去聲字潮汕片念上聲。
閩南語 原只有6個輔音韻尾,其中[-p̚] 、[-t̚] 、[-k̚] 是塞音 ,[-m] 、[-n] 、[-ŋ] 是鼻音 。但是在現代閩南語,古「咸」(除覃韻)(收-m/-p )、「山」(收-n/-t )、「宕」(收-ng/-k )、「梗」攝二等(收-ng/-k )的白讀音 都不念這些韻尾,這些韻部的韻尾已經弱化為鼻化元音 和喉塞韻尾 -h ,只有文讀音 才念上述輔音韻尾。此外,潮汕片 韻尾-n/-t 已經併入-ng/-k ,其他閩南話中念喉塞韻尾的字在雷州話念成開韻尾。同時,海南話 、雷州話 、莆仙話 把泉漳片和潮汕片的鼻化元音都念成口元音。
閩南話的變調規則是,前字變調,後字不變。變調單位是一個詞組,可以是單個詞,也可以是一個短語或一個文法單位。變調時,變調單位的最後一個字不變調,其餘的字都要發生變調。
下表中,第一行的調值是單字調值,第二行的調值是變調的調值。
More information 聲調, 陰平 ...
聲調
平
上
去
入
陰平
陽平
陰上
陽上
陰去
陽去
陰入
陽入
代碼
1
5
2
6
3
7
4
8
東 tɔŋ1
同 tɔŋ5
董 tɔŋ2
動 tɔŋ6
凍 tɔŋ3
洞 tɔŋ7
督 tɔk̚4
毒 tɔk̚8
調值
廈門[ 81]
44
24
53
-
21
22
32
4
22
44
-
53
21
4,21(h)
21
臺北
44
24
53
-
11
33
32
4
33
11
44
-
53
11
4
32
臺南
44
23
41
-
21
33
32
44
33
44
-
41
21
44
32
檳城[ 82]
44
13
45
-
22
1
4
22
44
-
44
22
4
1
漳州[ 83]
44
13
53
-
21
22
32
121
22
44
-
53
21
5,53(h)
21
泉州[ 84]
33
24
55
22
41
5
24
33
22
24
22
55
22
24,5(h)
22
龍巖[ 85]
334
11
21
52
213
55
5
32
334
11
21 2132,5前
11
21 2132,5前
55 3342,5前
5 3342,5前
5
大田[ 86]
33
24
53
55
31
3
5
33 531,3,4前
31
33 531,3,4前
55
5
3 51,3,4前
汕頭
33
55
52
35
213
22
21
32
33
11
35
11
32
21
4
1
Close
[ 87] [ 88] [ 89]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羅傑瑞 根據閩語各分支的表現構擬了原始閩語 ,其中閩南語相較於原始閩語表現出的特點有:
閩南語中存在著一組鼻化元音 韻母與對應的以喉塞音 結尾的韻母,這些韻母來源於原始閩語中,韻腹為開元音 且帶有鼻音或塞音韻尾的韻母,如:*ɑm>ã,*ɑn>uã,*ioŋ>iõ>iũ等。[ 90]
羅傑瑞根據閩南語以及邵將語 中響音聲母的表現,為原始閩語構擬了兩套響音:常態響音與清響音。這兩套響音在閩南語中的區別主要表現在聲調與聲母是否發生去鼻化音變上。在潮汕片 中,常態鼻音在口元音韻母與塞音韻尾韻母前去鼻化。此外,清鼻音的*nh與*ŋh在部分閩南語中會讀成/h/,如「燃」(hiâⁿ),「艾」(hiāⁿ)等[ 91] [ 92] [ 93]
More information 例字, 原始閩語音類 ...
例字
原始閩語音類
泉州
漳州
漳平
潮州
雷州
文昌
磨(動詞)
*m
꜁bua
꜁bua
꜁bua
꜁bua
꜁bua
꜁bua
我
gua꜄
gua꜄
gua꜄
ua꜄
ba꜄
gua꜄
賣
bue꜅
be꜅
-
boi꜅
꜀boi
꜀boi
墨
bak꜇
bak꜇
bak꜇
bak꜇
bak꜇
bak꜇
麻
*mh
꜁mũã
꜁mũã
꜁mũã
꜁mũã
꜁mua
꜁mua
蟻
꜃hia
hia꜅
ŋiã꜅
꜃hia
꜃hia
ɦia꜇
罵
mã꜅
mɛ̃꜅
mĩ꜄
mẽ꜅
꜀me
꜀me
目
bak꜇
bak꜇
bak꜇
mak꜇
mak꜇
mak꜇
Close
主條目:閩南語文法
如同其他漢語語言,閩南語是分析語 ,名詞沒有格位 、性別 和數量的區別,但需使用量詞,動詞不分人稱 和數量,但會用助動詞或動詞補語來表示時態 或語氣 ,並可有多個動詞置於同一個句子中。標準語序是主動賓語序 ,但在某些句型中會將賓語提前。補語置於動詞前或受詞後。如果從情境中可以判斷人稱時,可以省略人稱(pro-drop)。重點在後(head-final),數詞、形容詞、指示詞和關係子句等置於被修飾詞前方。
註:本章節主要採用廈門話發音,並以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標註。
More information 單數, 眾數 ...
單數
眾數
第一人稱
我 guá
我
包括性
咱 lán
咱們
排除性
阮 gún
我們
第二人稱
汝/你/爾 lí
你
恁 lín
你們
第三人稱
伊 i
他/她/牠/它
𪜶/怹 in
他們/她們/牠們/它們
Close
所有格:人稱+其(或寫為其古字「丌」或「亓」)。[ 94] 或以直接以複數格,即加鼻音尾之單數格表示。
下表採用中華民國之教育部台灣閩南語推薦用字 。
More information 指近, 指遠 ...
指近
指遠
一般
單數
這 tsit、這個 tsit-ê
這個
彼 hit、彼個 hit-ê
那個
眾數
遮 tsia、遮的 tsia--ê
這些
遐 hia、遐的 hia--ê
那些
空間
遮 tsia、這跡 tsit-jiah、這位 tsit-ūi
這裡
遐 hia、彼跡 hit-jiah、彼位 hit-ūi
那裡
時間
這陣 tsit-tsūn、這馬 tsit-má、這下 tsit-ē、這時 tsit-sî
現在;最近
彼陣 hit-tsūn、彼個 hit-ē、彼時 hit-sî
那時;當時
狀態
按呢 án-ni
這樣
按呢 àn-ni、彼按呢 hit-án-ni
那樣
程度
遮 tsiah、遮爾 tsiah-nī
這麼
遐 hiah、遐爾 hiah-nī
那麼
類型
這款 tsit-khuán、這號 tsit-hō、這種 tsit-tsióng
這種
彼款 hit-khuán、彼號 hit-hō、彼種 hit-tsióng
那種
Close
什麼
啥(siáⁿ):也作「甚」,後可加名詞。如「啥人」(siáⁿ-lâng)(何人)、「啥事」(何事)、啥物(siáⁿ-mih,何物)、甚物(sim-mi̍h,什麼)。
物/乜(mih):物代(mih-tāi)(廈門話 常用)。
底(tī):底時(何時)(廈門話 常用)、底事(何事)、底地(何地)、底處(何處)[ 95] 、底時(何時)、底個(潮瓊片同「乜個」)中古漢語 已有用「底」表疑問。[ 96]
底典(潮瓊片之「誰」,在泉漳片是問對方「哪裡人」。)
焉怎/按怎(án-chóaⁿ)+動詞。有認為為非漢語者[ 97]
何:泉、潮片,如「在何」(在何處),音「值塊」。[ 67] 但有指這詞語應作「底帶」。[ 87]
佗一
佗一/倒一/擇一(tó/tó-tsit)
佗一+名詞 例:佗一車?(哪一車?)
佗一+量詞 例:佗一台?(哪一台?)
佗一+量詞+名詞 例如:佗一台車?(哪一台車?)
kám(敢)問句:
是漢語是否問句的一種,依照張敏(1990)、曹逢甫(1993)、鄭縈(2000)、施其生(2000)的調查,主要有kám、ká/khá、kán、kánn……幾種變體,語義或語用上,依張敏(1990)、張麗麗(2016)(2017)、林俊宏(2020)等人皆指出,敢問句作為是非問句至少有三種用法。比如同樣是「伊敢(是)破病?」一句法,可以有三種解釋:
推測:指「他好像生病(吧)。」,即用疑問句代替贊同、相信「他生病」的事實。魏培泉(2010)表示是一種「信大於疑」之用法,並指出晉語敢問句主要是這一種用法。
中性:指「他是不是生病?」沒有預設贊同或反對的立場。
反詰:指「他未生病,」即用疑問句代替反對「他生病」的事實。魏培泉(2010)表示是一種「疑大於信」之用法,並指出客語敢問句主要是這一種用法。
本字上,共識是近代之「敢」,而對於「敢」之古漢語來源,有「可問」連音說(黃正德1988);「可不」連音說(Yue-Hashimoto 1991、魏培泉2010);「焉」字說(林俊宏2020)。
年(nî)、冬(tang):年,一年稱「一年」或「一冬」
舊年(kū-nî):去年
今年(kim-nî):今年
新年(sin-nî)、明年(môa-nî/mê-nî)、下年(ē-nî):明年
月(ge̍h)、月日(ge̍h-ji̍t):月
頂月日(téng-ge̍h-ji̍t)、頂個月(téng-kò-ge̍h)、頂股月(téng-kó͘-ge̍h):上個月
這月日(chit-ge̍h-ji̍t)、這個月(chit-kò-ge̍h)、這股月(chit-kó͘-ge̍h):這個月
後月日(āu-ge̍h-ji̍t)、後個月(āu-kò-ge̍h)、下個月(ē-kò-ge̍h)、後股月(āu-kó͘-ge̍h):下個月
日(ji̍t)、工(kang):天、日
遜昨日(sùn-cho̍h--ji̍t)、大昨日(tōa-cho̍h--ji̍t)、落昨日(lo̍h-cho̍h--ji̍t):大前天
昨日(cho̍h--ji̍t):前天
昨日(cha-ji̍t)、昨昏(cha-hng):昨天
今仔日(kin-á-ji̍t):今天
明仔日(bîn-á-ji̍t)、明仔載(bîn-á-chài):明天
後日(āu--ji̍t):後天(此義須讀輕聲,否則意味著以後的某一天)
落後日(lo̍h-āu--ji̍t)、大後日(tōa-āu--ji̍t):大後天
一日之內
天未光(thiⁿ-bē-kng):統稱凌晨之前
天欲光(thiⁿ-beh-kng)、拍殕仔光(phah-phú-á-kng):凌晨
天光(thiⁿ kng):天亮
早起(chá-khí)、頂晡(téng-po͘ )、頂晝(téng-tàu):早上、上午
中晝(tiong-tàu)、日晝(ji̍t-tàu):中午
下晝(ē-tàu)、下晡(ē-po͘ ):下午
暗晡(àm-po͘ )、欲暗仔(beh-àm--á):傍晚
暗頭仔(àm-thâu-á):入夜
暗暝(àm-mî)、下昏(ē-hng)、暝昏(mî-hng):晚上
半暝(pòaⁿ-mî)、暝半(mî-pòaⁿ):夜裡、半夜
白天又統稱「日時」(ji̍t--sî)、「天光」(thiⁿ-kng);夜晚又統稱「暗時」(àm-sî)、「暝時」(mî-sî)。
夜間又細分做「頂半暝」(téng-pòaⁿ-mî)、「下半暝」(ē-pòaⁿ-mî)。
點鐘(tiám-cheng):小時,也簡說成「點」(tiám)
外(gōa):表示比指定的數字更過一些,如「四點外鐘」指四個多小時、或四點多鐘
半(pòaⁿ):半小時,不到半小時說成「未半」( bī pòaⁿ),接近半小時說成「欲半」(beh pòaⁿ)、半小時多說成「過半」(kuè pòaⁿ)
字(jī):分針在鐘面所指的數字,意思是五分鐘,如十分鐘說成「兩字久」,七點四十五分說成「七點九字」
其他
今旦日(kin-taⁿ-ji̍t):今日。現作「今仔日kin-á-ji̍t」。[ 98]
晏:音òaⁿ,漢初的《儀禮.士相見禮》:「問日之早晏。」「早晏」是「早晚」的意思,閩南語也有「早晏」一詞。《玉篇》:「晏,晚也。」《廣韻》:「晏,晚也。烏澗切。」文讀音àn,白話音òaⁿ。[ 98] 閩南語的「晏」也可解作遲,如「晏起來」是遲起床,「晏來」是遲來、遲到。(粵語 也有用「晏」表示晚、中午和遲的意思,例如:「晏晝」表示下午、中午,「喫/食晏晝」、「喫/食晏」表示吃午飯。)
目珠(俗字作「目睭」):音 ba̍k-chiu,眼睛。
鼻仔:音 phiⁿ-á,鼻子。
喙:音 chhùi,嘴巴
腹肚:音 pak-tó͘,肚子。
跤:音 kha,腳。
跤頭趺:音 kha-thâu-u/hu,膝蓋。
肩胛頭:音 keng-kah-thâu,肩膀。
阿公:音 a-kong,爺爺、外公。
阿媽:音 a-má,奶奶、外婆。
爸:音 pah/pâ/pa,父親。阿爸:音 a-pah。老爸:音 lāu-pē。
母:音 bú/bó,母親。阿母:音 a-bú。老母:音 lāu-bú。此用法可在唐詩中看見,例如晚唐李商隱《瑤池》:「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裏,穆王何事不重來。」
阿伯:音 a-peh,伯伯。
阿姆:音 a-ḿ,伯母。
阿叔:音 a-chek,叔叔。
阿嬸:音 a-chím,嬸嬸。
阿舅:音 a-kū,舅舅。
阿妗:音 a-kīm,舅媽。
阿姨:音 a-î,阿姨。
阿姑:音 a-ko,姑姑。
阿丈:音 a-tiūⁿ,姨丈或姑丈。
兄:音 hiaⁿ,哥哥。阿兄:音 a-hiaⁿ。
姊:音 chí/ché,姐姐。阿姊:音 a-chí/a-ché。
弟:音 tī,弟弟。小弟:音 sió-tī。
妹:音 mōe/bē/bēr/moāi/māi/bōe,妹妹。小妹 sió-mōe/bē/bēr/moāi/māi/bōe。
行:音kiânn,走。
走:音tsáu,跑。
傱:音tsông,奔跑。
食:音tsia̍h,吃。
啉:音lim,喝。
睏:音khùn,睡覺。
拍:音phah,打。
徛/企:音khiā,站立。
倒:音tó,躺。
䖙:音the,坐躺、靠坐著。
跍:音khû,蹲。
越:音ua̍t,回(頭)。
應:音ìn,回答。
揣:音tshē,尋找。
相:音siòng,尤指以目光打量。
挲:音so,搓。
汏:音thuā,以清水漂洗。
盪:音tn̄g,與「汏」近義。
曝:音pha̍k,曬。
覕:音bih,躲藏。
沃:音ak,澆,《左傳》僖二十三年:「奉匜沃盥。」疏:「沃,謂澆水也。」《漢書.張良傳》:「沃野千里。」註:「沃者,溉灌也,言其土地皆有溉灌之利,故云沃野。」[ 98]
翕:音hip,拍攝。
駛:音sái,開(車)。
搝:音giú,拉。
鼻:音phīnn,嗅。
臆:音ioh,猜測。
蹛:音tuà,居住。
詼:音khue,嘲諷。
提:音the̍h,拿。
夯:音giâ,舉。
予:音hōo,給予。
囥:音khǹg,放置。
耍:音sńg,玩耍。
掠:音lia̍h,抓。
驚:音kiann,害怕。
賰:音tshun,剩餘。
袋:音tē,包裝。
綴:音tè,跟隨。
擲:音tàn,丟。
縛:音pa̍k,綁。
軁:音nng,鑽。
蔫:音lian,枯萎。
挵:音lòng,撞。
剾:音khau,刮(風)。
搣:音me,抓取。
刣:音thâi,殺。
捒:音sak,推。
襯:音tshīng,穿。
好、歹:好、壞(「歹」為俗字,本字作否。)
頂、下:上、下
大、細:大、小
粗、若/幼:粗、細。
濟、少:多、少(用於表絕對的數量,如吃很多說成「食誠濟」)
加、減:多、少(用於表相對的數量,如多吃一點說成「加食淡薄」)
輕、重:輕、重
軟、橂:軟、硬(「橂」民間俗寫為「𠕇」,詞義也作「硬」)
冗、絚:鬆、緊
懸、下 / 低:高、低(「低」為俗字,本字作「下」)
緊、慢:快、慢(「緊」義也說成「猛」)
狹、闊:窄、寬
長、短:長、短
厚、薄:厚、薄
躼、矮:高、矮(「躼」義也說成「懸」)
肥、㾪:胖、瘦
烏、白:黑、白
寒、熱:冷、熱(小冷也說成「冷」)
燒、凊:燙、涼(「凊」義也說成「凝」)
媠、䆀:美、醜(「媠」義也說成「㜅」[tʰiak7]」或「嫷」,「䆀」義也說成「漚」或「鄙」)
清、醪:清、濁
洘、漖:稠、稀
飽、枵:飽、餓
暢、氣:高興、生氣(「暢」義也說成「歡喜」、「爽」、「氣」義也說成「受氣」、「苦氣」、「袂爽」)
俗、貴:便宜、昂貴
光、暗:亮、暗
焦、澹:乾、溼
清氣、垃圾:乾淨、骯髒
巧、戇:聰穎、憨呆
恬、吵:安靜、吵雜
焉耳=焉爾=安爾=安耳=雲爾:這樣子(而已)。《孟子.梁惠王》:「盡心焉耳」(盡心這樣而已)[ 99] [ 100] ;亦有與苗語比較,認為非漢語成分者者。[ 97] 中華民國教育部作「按呢」,為表音字。
有:可以加在形容詞之前以加強語氣:這粒西瓜有大(這個西瓜真大)、這個囝仔有勇(這個孩子真勇敢)這種用法跟《詩經》裡「有」字的用法非常接近:《周南.桃夭》:桃之夭夭,有蕡其實。(有蕡=真大)。《小雅.白華》:有扁斯石,履之卑兮。(有扁=真扁)[ 101]
顛倒:反而。例:伊無欲來,阮顛倒較歡喜。(他沒有要來,我反而比較高興。)
橫直:反正,華語裡也有類似的「橫豎」一詞。例:伊欲來無欲來攏無要緊,橫直阮欲去。(他要來不要來都沒關係,我反正要去。)
上無=尚無:至少。例:上無伊嘛應該愛會失禮。(他至少也應該說聲道歉。)
閩南語存在一些和現代漢語普通話字序相反的詞彙,如「衫褲」、「人客」、「鴨母」、「鬧熱」、「頭前」等。
表動物之性別及物之陰陽者,一般以「公」、「母」二字附在其後,如雞母、狗公。個別動物也用「角」等字,如「雞角」表示雄雞。[公/母也見於粵語 ,但母作「乸」]
其他:韆鞦、童乩、氣力、結氣、棄嫌、寸尺、板模、胃腸、慢且、久長、加添、養飼、落衰、菜蔬、利便、運命(來自日語)、進前、紹介(也說介紹)、臭酸、嚇驚、恐驚、布帆、暝日、銜頭、下底、風颱、嚨喉。
閩南語與現代標準漢語皆演變自上古漢語,但閩南語由於歷史演變上的不同,相較之下保留了更多古漢語詞彙與詞義。[ 102]
鼎(tiáⁿ:以煮食用具為例,古代稱為「釜」的,華北 人、官話 語區稱為「鍋」,吳語 、粵語 和客家話 稱「鑊」,閩南語稱為「鼎」。閩南語以「鼎」作「釜」至少保存了西漢 尚可了解的一種用法。[ 101] 今贛語 也保留「鼎」,稱尖底炊具為「鼎罐」。[ 103]
牙(gê)、齒(khí):「虎象有牙,人馬有齒。」例,馬齒、齒科大夫(非牙科大夫)、齒膏(非牙膏);暴牙、象牙。[ 100]
細膩(soè-jī):做事小心謹慎,也解作客氣。[ 98] (福州話 也有此二義。)
狡獪(káu-kòai):頑皮,狡滑。[ 104]
夕暴雨:午後雷陣雨。[ 105] 此詞彙尚保留於日本。[ a]
痴欲(潮汕:chhi-ko;泉漳:tshio-ko):一見女人便顧盼愛慕的輕佻男子。在明代潮州戲文《金釵記》中就有「宋金為人太風梭(騷),說話甚痴欲(哥)」的台詞,可見「痴哥」這詞在明代 的潮汕 方言中已經產生。[ 106] 。佛經多作「痴欲」,表性慾、色慾。俗作「豬哥」。
湛(tâm):溼。《詩經 ·召南 》「湛湛露斯」[ 107]
身(sin):閩語系(如林覺民 《與妻訣別書》)稱「懷孕」為「有身」(ū-sin),而「身」字於甲骨文中為一個人腹中有物的象形。(粵語 也保留,稱「身己」或「有身己」表示「懷孕」。普通話也說身孕。)
箸(tī):筷子 。日語表記漢字 同。廣東省 和平縣 仍有人保留稱「箸」表示「筷子」。
糜(bê):粥也,稀泥貌者也可稱之。
衫(saⁿ):衣也。由上而下穿者,不論是否及於下半身,都一定叫衫。如長衫(長袍)。(粵語 也保留)
先生(sian-siⁿ):粵語 、日語 、韓語 亦保留此用法。今官話 謂「某老師」,閩語謂「某先生」。如「張先生」乃指「張老師」,指一些學有專精者,如醫生、教師、律師等。
悾(khong)/悾悾(khong-khong):心思空空,傻瓜。《論語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冊(tsheh)古代稱編綴竹簡成書為冊,《書經·多士》:「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與韓語冊(책)同音,韓語仍有此用詞。
企(khì),踮著腳尖,把腳後跟提起來。《漢書·卷一·高帝紀上》:「吏卒皆山東之人,日夜企而望歸。」,《荀子.勸學》篇也有:「吾嘗企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譙(kiau),責備。《韓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譙之弗為動。」
目睭(ba̍k-tsiu),眼睛。《淮南子·兵略訓》深哉睭睭。
地動(toē-tāng),地震。《呂氏春秋.季夏紀》有:「文王即位八年而地動。」可見閩南語保留了秦朝以來的說法。
乞食(khit-tsia̍h),閩南語稱乞丐為「乞食」《戰國策.晉策》:「其容為乞食人而往乞。」
走(tsáu),閩南語的「卡緊走」,在古語表示「跑」的意思。《孟子.梁惠王上》也有:「填然而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後生(hāu-siⁿ),閩南語稱兒子為「後生」,《詩經.商頌.殷武》:「壽考且寧,以保我後生。」
枵(iau)閩南語稱肚子餓為《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梓慎曰:『今茲宋、鄭其饑乎!歲在星紀,而淫於玄枵。…玄枵,虛中也。﹖』,保留了古語「枵」表示「餓」的本意。
脯(póo)閩南語今日稱「肉鬆」、「魚鬆」」為「肉脯」《周禮.天官.冢宰》:「臘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臘、膴、胖之事。」《管子.輕重甲》:。魚以為脯,鯢以為殽」
痀(ku)指駝背的背瘤「痀」又可作「佝」,古語中「佝僂」也是駝背之意,《莊子.達生》篇有:「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一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可見「痀」表駝背已見於戰國時代。
眠床(bîn-chhn̂g),指睡覺的床稱,見於《南史.虞願傳》:「弘有眠床一張。」
阿母(a-bú)媽媽、母親,表面看來帶「阿-」一稱謂早在漢朝就有了,如樂府詩《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上堂啟阿母。」「阿」的本義是「山阿」,古代曾尊稱商朝名臣伊尹為「阿衡」,可見和閩南方言中以詞頭「阿-」,其來源甚為古老。
交關(kau-kuan)閩南語稱生意交往為「交關」,這一詞語自《後漢書.西羌傳》:「臣愚以為宜及此時,建復西海郡縣,規固二榆,廣設屯田,隔塞羌胡{交關}之路,遏絕狂狡窺欲之源。」
虯(kiu2)捲屈,杜光庭《虯髯客傳》:「忽有一人,中形,赤髯而虯。」
鬧熱(lāu-lia̍t)閩南語將「熱鬧」倒說成「鬧熱」,這可見於唐朝,如白居易〈雪中晏起偶詠所懷〉:「又不見西京浩浩唯紅塵,紅鬧熱白雲冷,好於冷熱中間安置身。」
參詳(tsham-siông)表示商量之意則見於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匈奴列傳》:不參詳終始利害也。」
據廈門大學 閩南語學者周長楫 教授與李如龍 教授考證,現今的閩南語保留了一些古代百越語 的底層 成份,例如:ka-cho̍ah(虼蠽或蟉蠽,「蟑螂」)、káu-hiā(蚼蟻或狗蟻,「螞蟻」)[ 97] 、ka-lún/nńg/líng-sún(交懍損、加懍損、交懍恂或加懍恂,「打冷顫」)、tio̍h-ka-cha̍k(著咳嗾,「嗆到」)。
諸多殘留在日常詞彙中的底層成分,也與現存侗台語系 中的代表泰語、壯語、布依語等顯示出明顯的關聯,比如:「男子」稱作「查埔」(tsa-poo),「女子」稱「查某」(tsa-bóo),與壯語中的dax boh /ta˦˨ po˧/ (父)和daxmeh /ta˦˨ me˧/ (母)相關。而稱呼「妻子」為「某」,則可能與泰語中的ใภ้ (pái) /pʰaj˦˥/ (兒媳;義姊妹)、壯語中的bawx /paɯ˦˨/ (兒媳)同源於古代百越語。另外,諸如「叨位」(tó-uī/toh-uī,「哪裡」)、「古錐」(kóo-tsui,「可愛」、「小巧」)等詞彙亦在百越語後裔語言中有跡可循。某些詞彙甚至可以展現出原始歐亞語言的源流。[ 108]
最明顯的例子是「肉 」字,在閩南語口語中俗讀做bah /baʔ˧˨ /。比較壯侗語系 壯語 b[¬]k [需要解釋 ] 、泰語 มัน (man) /man˧/ (油)、上思 邕南壯語 /baːi˩˧/ [ 109] 、阿爾泰語系 蒙古語 мах (max) /max/ 。
由於台灣日治時期 長達半世紀(1895年-1945年),因此臺灣話 的日常用語有不少日語詞彙,例如:歐巴桑oo-bá-sáng (小 ( o ) 母 ( ba ) さん ( san ) )、歐吉桑oo-jí-sáng (小 ( o ) 父 ( ji ) さん ( san ) )、a-ní-khih (意為「大哥、老兄」;兄 ( ani ) 貴 ( ki ) )、阿給á-geh (揚 ( a ) げ ( ge ) )、ua-sá-bih (山葵 ( wasabi ) )、運將ùn-tsiàng (運 ( un ) ちゃん ( chan ) )等等。其中也有以臺語發音讀出之和製漢詞,例如:離緣(離婚)、注文(下訂單)、寄付 (捐獻)、口座(帳戶)、出張(出差)、水道水(自來水)
反之,日本語中也有自臺語的借詞,例如:ビー ( bii ) フン ( fun ) (米粉 bí-hún )、レン ( ren ) ブ ( bu ) (蓮霧lián-bū )(本土詞為オ ( o ) オ ( o ) フ ( fu ) ト ( to ) モ ( mo ) モ ( mo ) )、サ ( sa ) バ ( ba ) ヒー ( hii ) (虱目魚sat-ba̍k-hî )、レン ( ren ) ヒー ( hii ) (鰱魚liân-hî )
、ヌン ( nun ) チャ ( cha ) ク ( ku ) (兩節棍nn̄g-chat-kun )、タン ( tan ) キー ( kii ) (童乩 tâng-ki )、キョン ( kyon ) (羌khiong )。
此外,由於日語 保留了若干中古漢語的詞彙,加上日語的漢字音之音讀 多是在南北朝 至唐朝 時從漢地 中原 傳入,因此有不少詞彙發音與臺語幾乎完全一致。例如:世界sè-kài /世 ( se ) 界 ( kai ) 、開始khai-sí /開 ( kai ) 始 ( shi ) 、世紀sè-kí /世 ( sei ) 紀 ( ki ) ,尤其在韻母上更有相當多的例證,如「宇宙ú-tiū /宇 ( u ) 宙 ( chuu ) 」、「運動ūn-tōng /運 ( un ) 動 ( dou ) 」、「便當piān-tong /弁 ( ben ) 当 ( tou ) 」、「全部tsuân-pōo /全 ( zen ) 部 ( bu ) 」、「了解liáu-kái /了 ( ryou ) 解 ( kai ) 」等詞彙,但這些並不是借音詞。
從唐朝 開始,泉州 已發展為東方第一大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的起點在泉州。從此閩南一帶和中東 和東南亞 的來往更加頻繁。出洋的華僑把外鄉的語言帶到閩南,時間久了,有的外來語詞彙進入閩南語,成為閩南語的一部份。五口通商後,各國與廈門 的來往十分密切,因此廈門話 多了許多英語、日語借詞,有些亦擴散至閩南其他地方。此外臺灣曾被西班牙、荷蘭統治,東南亞等國也曾經歷歐洲列強統治,臺灣、東南亞等地區都曾是歐洲列強在亞洲貿易的重要據點,因此也會融入外來語,例如:
tōng-kat (拐杖,馬來語「tongkat」)、sat-bûn (肥皂,馬來語「sabun」或日語「シャボン」,兩者皆源自葡萄牙語「sabão」)、te̍k-sî (的士,臺灣慣稱「計程車 」kè-thîng-chhia )、má-tih (死亡,馬來語「mati」)、ka-po̍k /ka-pò͘-mî (木棉,馬來語「kapas」,源自古梵語「karpasa」)等。
歷史上閩南語使用表意文字 (即漢字 )及音素文字 (羅馬字、注音符號 、日語假名 、韓語諺文 或個人自創符號等)來書寫,甚至有兩者混用者,唯始終未形成正書法 。
中華民國教育部於2006年起陸續推出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 、以及官修辭典《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是閩南語書寫系統首次獲得官方整理,且包括拼音、漢字、辭典3大面向。此後臺灣閩南語因有遵循標準,書寫逐漸統一,已能於公視台語台 等媒體上看到相關應用。唯由於多數成年人未曾在義務教育中學習,被部分激進語言保存推廣者貶稱為「臺語文盲 」,仍習慣以非規範方式書寫。
廈門會文堂 《最新失德了歌》書影
一如其他漢語方言,閩南語最早使漢字來表記,例如明代的荔鏡記 ,當中就有大量漢字借音 的情況。
閩南語及台語之音素文字書寫系統,有以下之方案:
泉漳片
除方音符號 和臺灣語假名 外,都是基於拉丁字母 的文字。
潮汕片
其他
《荔鏡記 》(明代嘉靖丙寅四十五年,西元一五六六年刊行)(民間習慣稱為《陳三五娘》),是明代戲曲劇本,作者已經無可稽考;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閩南語文學作品,劇本有福建閩南地方用字和廣東潮汕話方言字。
閩南語中的文白歧讀 (或稱文白異讀)現象遠大於其他漢語。語言學家羅常培 曾於《廈門方言研究》中粗略統計《方言調查字表》所舉 3,758 個漢字當中,有 1,529 個有歧讀現象,比例約佔 40.6%。歧讀漢字中,絕大多數文讀白讀各一,在上述四成之中又約 90% 屬之。其餘則有多種讀法。
以1~10的數字讀音為例:
More information 漢字, 文讀 ...
漢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文讀
it
jī/lī
sam
sù
ngóo
lio̍k
tshit
pat
kiú
si̍p
白讀
sann
sì
gōo
la̍k
pueh
káu
tsa̍p
Close
註1:tsi̍t /tsi̍k 常被視作「一」的白讀,實際上本字是「蜀」,今多把tsi̍t /tsi̍k 直接視作「一」的訓讀[ b] 。
註2:nn̄g 常被視作「二」的白讀,實際上本字是「兩」。
註3:如今廈門話已j-聲母已併入l-聲母。
使用文讀或白讀以場合而定。例如數字白讀絕大多數用在計數,而當序數 [來源請求] 、電話號碼、車牌號碼等不需進制 時使用文讀。又例如「成」字有多個文白歧讀:「成功」中讀sêng ,「幾成」讀siâⁿ ,「成做」(成為)讀chiâⁿ ,「成家」讀chhiâⁿ ,不能相淆。
文讀與白讀具有辨義作用,可以區別字詞的不同意思。例如「大人」的文讀音tāi-jîn 是對官員 或者長輩 的敬稱,白讀音tōa-lâng 是指成年人 。對於非閩南母語人士而言,閩南語何時該為文讀或白讀的辨別極為困難,這在地名中尤為最。例如臺灣高雄依地理可分為岡山 、旗山 、鳳山 三區,但前兩區以行政區理解時,山讀作san(音讀)、而鳳山的山則讀作soaⁿ(語讀)。又例如相鄰的臺東 與屏東 兩縣的「東」讀音亦不同,前為tang(白讀)、後為tong(文讀)。
需說明的是:閩南語各地的次方言,其文、白讀的程度也呈現不一致的情況。舉例而言,「大學」在臺灣以文讀稱為Tāi-ha̍k,但廈門則是白讀的Tuā-o̍h。
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部閩南語本字研究專案計畫》將/chi̍t /的本字視為「蜀」,並列為正字;「蜀」古代通同「獨」(《方言》、《爾雅》),獨有一個之意[ 110] 。但新版的教育部辭典已將/chi̍t /的正字改為「一」,視之為訓讀字,而「蜀」改列為異用字。[ 111]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編). 閩南語 . Glottolog 2.7 .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中國語言地圖集 》,B8 東南地區的漢語方言。香港朗文(遠東)出版公司出版,1987年。
侯精一主編,《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238頁
李獻璋 . 福建語讀本 . 1941 [2017-03-01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7-03-02).
福建語法序說 . 1950 [2017-03-01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7-03-02).
平山久雄 . 從語言年代學看閩語的地位. 丁邦新、張雙慶 (編). 閩語硏究及其與周邊方言的關係. 香港中文大學 . 2002: 4 (中文(繁體)) .
賴永祥. 臺灣鄭氏與英國的通商關係史. 《臺灣文獻》. 1965年.
Donald Keene(金冬楠). The Battles of Coxinga, Chikamatsu's Puppet plays, its background and importance(國姓爺合戰-近松淨琉璃). 1951.
杜文靖. 光復後臺灣歌謠發展史. 文訓. 1995, 89 (119): 23–27.
,引自張婉琪, 蕭泰然管弦樂曲《1947 序曲》之社會意涵研究(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 79, 2005
洪惟仁, 台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 , 淡江大學, 2002 [2014-02-02 ]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4-12-27) (論文發表於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
吳坤明. 臺灣閩南語之淵源與正名 (PDF) . 臺灣學研究第五期. 臺灣學研究中心: 54–73. 2008年6月 [2010-04-06 ] . (原始內容存檔 (PDF) 於2019-06-06).
李輝〈分子人類學所見歷史上閩越族群的消失〉,《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2007年3月。
Norman, Jerry, The Mǐn dialect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Wang, William S.-Y. (編), Languages and Dialects of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 (3),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325–360, 1991b, JSTOR 23827042 , OCLC 600555701
梁克家等人(南宋). 淳熙三山志/卷26 . 維基文庫. [2011-10-27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3-10-17). 爰自永嘉之末,南渡者率入閩,陳、鄭、林、黃、詹、丘、何、胡,昔實先之。
侯精一主編,《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208~209頁
劉枝萬、宋龍飛. 開漳聖王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7-01-15).
李如龍 . 福建方言. 福州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2000: 28–66. ISBN 9787211024063 (簡體中文) . 到了中唐,看來不管是老泉州還是新漳州,不論是久居的土著還是新來的移民,不論是幕臣還是村黎,大家都十分融洽,彼此聽慣的土音,也就是定型了的閩南方言了。莆仙話是宋以後分化出來的,當時應和漳泉音無明顯差別。
[李無未,小川尚義漢語方言地理意識 :《韻鏡》與閩南話語音對應模式]
劉家謀; 王凱泰; 馬清樞. 海音詩/海音詩. 周憲文 (編). 臺灣雜詠合刻 . 中央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文獻叢刊資料庫系統 (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8: 24.
李鴻章. 第一冊/同治十三年/上海探信(三月十二日)(附). 周憲文 (編). 李文忠公選集 . 中央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文獻叢刊資料庫系統 (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1: 15.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鳳山縣采訪冊(下)》(臺北市:文建會,遠流,2007),頁221。
《台日大辭典(下冊)》 ,小川尚義,1932,p.829。
[1]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閩南族群之他稱族名「Hoklo∕Hohlo」的漢字名書寫形式與變遷:從歷史文獻與地圖地名的檢索來分析〉,韋煙灶、李易修,2019,《地理研究第71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出版 p.46。
1967年10月27日《經濟日報》六版,〈習稱「台灣話」就是「閩南語」有關單位.「通告改正」〉
《明史·李廷機傳》雲:「閩人入閣者,自楊榮、陳山後,以語言難曉,垂二百年無人。」
林修澈; 台灣教授協會. 〈臺灣是一個多民族的獨立國家〉. 施正鋒 (編). 《臺灣民族主義》. 台灣民族主義研討會. 台北市: 前衛出版社: 23–98. 1994年12月.
趙加. 〈試探閩方言中的狀侗語底層〉. 《貴州民族研究》. 詞匯的歷史變化與接觸 1 : 45–46. 1991.
周長楫;歐陽憶耘 (編),《廈門方言研究》, 頁 3; 211,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漳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章 语 音 一、标音符号 三、声 调. 漳州市志 . 卷四十九 方 言 1999年11月第1次印刷.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 1999.11 [2024-05-11 ] . ISBN 7-5004-2625-9 .
洪惟仁 . 《台灣方言之旅》 . 台北市: 前衛出版社. 1992 [2016-07-04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4-05-2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香港城市大學語言資訊科學研究中心. 中国语言地图集: 第2版. 汉语方言卷. 商務印書館. 2012: 111. ISBN 9787100070546 .
侯精一 (編). 現代漢語方言概論.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 2002: 247.
陳曉錦. 粤北曲江的闽语──连滩话特点简述.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1994.
中国新闻网 . m.chinanews.com. [2020-07-03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20-07-03) (英語) .
[1]陳燕玲.閩南方言文化傳承的問題與對策——以泉州青少年方言認知與習得為例[J].東南學術,2012(06):334-341.DOI:10.13658/j.cnki.sar.2012.06.005.
廈門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章 语 音 第一节 语音特点 一、声 母 四、变 调. 厦门市志 . 卷四十九 方 言 2004年1月第1次印刷. 北京: 方志. 2004.1 [2024-05-11 ] . ISBN 7-80192-026-0 .
漳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章 语 音 二、附加符号 一、变 调. 漳州市志 . 卷四十九 方 言 1999年11月第1次印刷.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 1999.11 [2024-05-11 ] . ISBN 7-5004-2625-9 .
泉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章 语 音 第二节 变 调. 泉州市志 . 卷五十 方 言 2000年5月第1次印刷.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 2000.5 [2024-05-11 ] . ISBN 7-5004-2700-X .
大田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第一章 语 音 第一节 前路话语音 三、声 调. 大田县志 . 第三十三篇 方 言 1996年11月第1次印刷. 北京: 中華書局. 1996.11 [2024-05-11 ] . ISBN 7-101-01536-0 .
董同龢 . 〈四個閩南方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 1959, 30 : 729-1042.
Jerry Norman. The Proto Min Finals. 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語言文字組. 1981: 35–73.
Jerry Norman. Tonal development in Mi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973, 1 : 222–238.
Jerry Norman. The initials of Proto-Mi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974, 2 : 27–36.
沈瑞清. 閩南語的去鼻化音變與原始沿海閩語的清響音.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023.5, 24 (3): 515–539.
許成章 (編). 《台灣漢語詞典》. 台北市: 自立晚報 . 1992.
丁邦新 . 〈漢語方言史和方言區域史的研究〉. 《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 北京市: 商務印書館. 1998: 203–206.
林金鈔. 《閩南語探源》 . 新竹: 竹一出版社. 1980 [2014-05-21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4-05-22).
林春地. 《河洛話的根及本》 . 臺北縣蘆洲鄉: 東展文化. 1987: 92 [2020-09-20 ]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5-03-20) (中文(繁體)) . ,臺大
黃炳煌. 《喔!原來如此。漫談台灣閩南語之美與優》 . 台北市: 高等教育. 2012-11-12: 118 [2013-11-21 ] . ISBN 978-986-266-053-9 . (原始內容存檔 於2014-01-12) (中文(繁體)) .
李佐騰. 《闽南话中百越语底层词汇初探》(Min Nan Hua Zhong Bai Yue Yu Di Ceng Ci Hui Chu Tan). 鍾書國際文化出版社. 2014 (中文(簡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