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古代由蒙古人所建立橫跨歐亞兩洲的帝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蒙古帝國(1206年-1368年9月14日[註 2]),正式國號為大蒙古國[註 3](蒙古語:ᠶᠡᠬᠡ
ᠮᠣᠩᠭᠣᠯ
ᠤᠯᠤᠰ,西里爾字母:Их Монгол Улс),強盛時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全球帝國,也是歷史上鄰接版圖最遼闊的國家。當時在蒙古人武力最興盛的時期曾發動三次大規模的蒙古西征。在此之後的元憲宗九年(1259年)至至大二年(1309年)之間,蒙古帝國體系的最大疆域曾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里[註 4][6]。1259年,蒙哥去世,托雷家族內戰,事件使帝國數度分裂,以至走向瓦解。蒙古滅金之後,在中原建立了統治,1271年建立元朝,同期亦存在西邊的四大汗國。1368年,元朝被漢人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滅亡。元朝殘餘勢力被驅趕至長城以北,史稱北元,並逐步取消帝號與年號。其殘餘勢力對於歐亞大陸的影響力亦逐漸式微,漠南、漠北蒙古皆於17世紀降於清朝,而四大汗國的最後殘餘勢力亦於20世紀滅亡。
大蒙古國 ᠶᠡᠬᠡ ᠮᠣᠩᠭᠣᠯ ᠤᠯᠤᠰ Их Монгол Улс | |||||||||||||||||||||||||||||||||||||||||||||||||||
---|---|---|---|---|---|---|---|---|---|---|---|---|---|---|---|---|---|---|---|---|---|---|---|---|---|---|---|---|---|---|---|---|---|---|---|---|---|---|---|---|---|---|---|---|---|---|---|---|---|---|---|
1206年—1368年 | |||||||||||||||||||||||||||||||||||||||||||||||||||
立法機構:忽里勒台 | |||||||||||||||||||||||||||||||||||||||||||||||||||
京城 | |||||||||||||||||||||||||||||||||||||||||||||||||||
• 1206年-1235年 | 曲雕阿蘭 | ||||||||||||||||||||||||||||||||||||||||||||||||||
• 1235年-1260年 | 哈拉和林[註 1] | ||||||||||||||||||||||||||||||||||||||||||||||||||
• 1260年-1368年 | 大都(今北京市) 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上都鎮) | ||||||||||||||||||||||||||||||||||||||||||||||||||
國君姓氏 | 孛兒只斤 | ||||||||||||||||||||||||||||||||||||||||||||||||||
君主 | 共15位 | ||||||||||||||||||||||||||||||||||||||||||||||||||
• 1206年-1227年 | 元太祖成吉思汗(首任) | ||||||||||||||||||||||||||||||||||||||||||||||||||
• 1260年-1294年 | 元世祖忽必烈 | ||||||||||||||||||||||||||||||||||||||||||||||||||
• 1333年-1370年 | 元順帝妥懽帖睦爾 | ||||||||||||||||||||||||||||||||||||||||||||||||||
常用語 | 中古蒙古語、近代漢語(漢兒言語)、突厥語、伊朗語等 | ||||||||||||||||||||||||||||||||||||||||||||||||||
興衰 | |||||||||||||||||||||||||||||||||||||||||||||||||||
• 1206年 | 成吉思汗征服漠北各部,即皇帝位於鄂嫩河源頭,大蒙古國建立,即「蒙古帝國」。 | ||||||||||||||||||||||||||||||||||||||||||||||||||
• 1218年-1234年 | 滅西遼、西夏及金朝。 | ||||||||||||||||||||||||||||||||||||||||||||||||||
• 1219年-1260年 | 蒙古西征。 | ||||||||||||||||||||||||||||||||||||||||||||||||||
• 1260年5月5日 | 忽必烈即皇帝位於開平,引發大蒙古國分裂,並形成分立的四大汗國。 | ||||||||||||||||||||||||||||||||||||||||||||||||||
• 1271年12月18日 | 忽必烈於大都頒《建國號詔》,建國號「大元」。 | ||||||||||||||||||||||||||||||||||||||||||||||||||
• 1279年3月19日 | 元將張弘範於厓山海戰擊敗宋軍,宋帝趙昺隨丞相陸秀夫投海殉國,宋朝滅亡,元朝統一中國。 | ||||||||||||||||||||||||||||||||||||||||||||||||||
• 1368年9月14日 | 明朝徐達率軍攻陷大都(北京),元廷退居蒙古高原,史稱北元,「蒙古帝國」瓦解。 | ||||||||||||||||||||||||||||||||||||||||||||||||||
宗教 | 騰格里信仰(薩滿教),後一些可汗分別改宗藏傳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其他流行的宗教 | ||||||||||||||||||||||||||||||||||||||||||||||||||
通幣 | 硬幣(如迪拉姆)、蘇赫(Sukhe)、紙幣(背部用絲綢或銀錠裝飾的紙質錢幣,以及元帝發行的交鈔) | ||||||||||||||||||||||||||||||||||||||||||||||||||
| |||||||||||||||||||||||||||||||||||||||||||||||||||
今屬於 |
蒙古帝國是由蒙古人鐵木真在漠北草原建立,據《蒙古秘史》,其創始於斡難河河源,通常認為創建時間約為鐵木真征服蒙古高原各部落(塔塔爾、泰赤烏、蔑兒乞、乃蠻、克烈、汪古以及由尼倫和迭列斤兩大部落組成的蒙兀王國等)並始有「成吉思汗」之稱號時的1206年。蒙古帝國建立後屢次對外擴張,成吉思汗在位時開始征伐西夏、金朝、西遼、花剌子模等國,其繼承人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元憲宗九年)蒙哥去世前已占領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西南、東北、華北、中亞、西亞以及東歐在內的廣大地域。
第一次西征(1219年-1221年 / 1223年)由成吉思汗發動並為主帥,滅西遼、花剌子模、亞美尼亞、喬治亞和亞塞拜然,並越過高加索山擊破欽察人各部。
第二次西征(1236年-1242年)於窩闊台汗在位時期發動、以拔都為主帥,首先征服了伏爾加保加利亞(卡馬突厥國),接著滅亡位於東歐平原的基輔羅斯,進而擊潰波蘭王國,又使匈牙利王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等國大敗,前鋒遠達當時義大利威尼斯共和國東部在匈牙利治下的達爾馬提亞以及現今原南斯拉夫地區的拉什卡。
第三次西征(1256年-1260年)於蒙哥汗在位時期發動、以旭烈兀為主帥,滅亡了木剌夷(暗殺組織)、兩河流域的阿拔斯王朝,並重創敘利亞的阿尤布王朝(蒙古軍曾短暫占領敘利亞,後被新興的馬木路克王朝發起征伐而驅逐)。蒙古帝國在三次的西征中共侵吞40多個國家。
然而,在中統元年(1260年)忽必烈自稱「大蒙古國皇帝」,並與阿里不哥爭位引發了內戰,使蒙古帝國走向分裂。儘管忽必烈於至元元年(1264年)擊敗阿里不哥,然而他主張其承襲了「蒙古大汗」之位的繼承權並沒有獲得一致承認,直到元成宗時期才達成內部共識,使元朝名義上的宗主地位獲得認同;原屬蒙古帝國的朮赤後王封地、察合臺後王封地、窩闊臺後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事實上的獨立地位,被稱為四大汗國,分別為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註 5]。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宣布定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朝滅南宋。自此被元朝控制的領地包括蒙古高原和現今中國大部分地區。實際處於獨立地位的四大汗國與元朝之間互不統屬,戰爭不斷。在忽必烈身故後,其繼任者元成宗與四大汗國達成協議,以元朝皇帝為名義上的「蒙古大汗」。之後四大汗國的疆土又陸續經歷演變,其中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分別於1309年和1357年滅亡。
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被漢人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於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驅逐出中原(長城以北),元朝滅亡。元朝殘餘勢力退回至蒙古高原地區,史稱北元。天元十年(1388年)北元瓦解[註 6],之後以東部蒙古的韃靼[註 6]作為其後繼代表,主要由其首領繼承「蒙古大汗」的稱號,同時與西部蒙古的瓦剌以及明初羈縻下的兀良哈等勢力並立,統稱為明代蒙古,但這些蒙古勢力的控制範圍沒有再超出過蒙古高原,漠南、漠北蒙古先後於1635年、1691年降於清朝[9][10]。此外,明朝亦長期和同時代的察合台汗國、欽察汗國及其他已突厥化的小汗國並存,直到18世紀蒙古人建立的主要汗國均致滅亡。
蒙古的國號與族名相關,原稱為「哈木黑蒙古」(漢譯為「蒙兀國」),[11]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後自號「也克蒙古兀魯思」(「大蒙古國」),此後一直在各種語言中表達沿用。[12]
至元八年十一月十五日(1271年12月18日),在進攻南宋取得不斷勝利的形勢下,元世祖採納劉秉忠、王磐等漢臣建議,建「大元」國號,《建國號詔》曰:「可建國號曰『大元』,蓋取《易經》『乾元』之義。」其意為「極大」,表明本朝疆土超過以前所有的王朝。元朝建號以後,原「大蒙古國」國號在漢文文書中不再使用,但蒙文文書中通常兩者並稱為「大元大蒙古國」(八思巴文:ꡊꡝꡞ ꡝꡡꡋ
ꡗꡠ ꡀꡦ
ꡏꡡꡃ ꡢꡡꡙ
ꡖꡟ ꡙꡟꡛ,轉寫:Dai Ön Yehe Monggol Ulus)。[13][14][15]
元朝時,「大一統」的觀念掀開了新的一頁。元朝的中外觀念是一體的中外觀。元吳師道詩:「今日八荒同一宇,向來邊檄不須論。」把原來視為外的地區「比於內地」,即元朝視全國為「內地」,包括中原、邊疆各民族在內。[16]蒙古文史籍中指蒙古及其周圍地區為「五色四夷國」(蒙古語:ᠲᠠᠪᠤᠨ
ᠥᠩᠭᠡ
ᠳᠥᠷᠪᠡᠨ
ᠬᠠᠷᠢ,鮑培轉寫:tabun ongge dorben qari,西里爾字母:таван өнгө дөрвөн харь)。一說出自佛教的「五方色」,指東方黃,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青。《大黃史》等書稱,五色者,青蒙古,白肅良合(高麗),黃撒爾塔兀勒(回回),紅契丹(漢人),黑吐蕃(藏人);四夷者,謂後四者為青蒙古之屬國。並認為五色四夷均出自一位君主。成吉思汗征服周圍地區和民族,即謂收撫五色四夷國。可見是指居中的青色蒙古及周鄰國家和民族,反映了蒙古帝國中後期蒙古人的世界觀和民族觀。[17][18]
蒙古部落的名稱最早出現於唐代。那時,在狃越河(今洮兒河)以北,西至俱輪泊(今呼倫湖)周圍,東至那河(今嫩江),北至黑龍江的地域內,分布著許多許多被統稱為「室韋」的大小部落,其中有一個「蒙兀室韋」部。蒙兀就是蒙古(Monggol)的唐代音譯。《舊唐書·北狄·室韋傳》記載:「大山之北有大室韋部落,其部落傍望建河居。其河源出突厥東北界俱輪泊,屈曲東流,經西室韋界,又東經大室韋界,又東經蒙兀室韋之北,落俎室韋之南。」[19]
大山指今大興安嶺,望建河即今額爾古納河。根據這段史料,蒙兀室韋部的居地應在額爾古納河下游東南的大興安嶺北端地區。十三世紀蒙古人的歷史傳說稱,他們的祖先原來居住在名為「額爾古納昆」(Ergunequn,qun意為山崖)的地方,應是指額爾古納河附近的山林地帶,和漢文史籍所載唐代蒙兀部的居地正可以相互印證。[19]
大約在唐代後期(九世紀下半葉),蒙古部落從興安嶺山地向西面的草原地帶遷移。隨部落的分行,所佔地盤逐漸擴大,有一部分遷到了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三河之源」的不兒罕山(今肯特山)地區。成吉思汗的先世就屬於這部分蒙古部落。[19]
元代史籍記載下來的蒙古人祖先傳說,反映了古代蒙古部落繁衍和遷徙的歷史過程。《元朝秘史》一開頭就講述蒙古人的起源,說是有一奉天命降生的蒼色的狼(孛兒帖赤那,Bortechino)和一白色的母鹿(豁埃馬闌勒,qo'ai-maral)相配了,渡過騰汲思海子,來到斡難河(鄂嫩河)源頭的不兒罕山立下營盤,生了個兒子名巴塔赤罕。傳到第十一代,有兄弟二人,兄都蛙鎖豁兒有四子,遷移出去成為朵兒邊部(Dorben,意為四);弟朵奔篾兒干娶豁里禿馬惕部女子阿蘭豁阿為妻,生二子,其後裔各成一部。朵奔死後,阿蘭豁阿感天光而孕,又生三子,長不忽合塔吉,後裔為合答斤部(名見《金史》,作合底忻),次不合禿撒勒只,後裔為撒勒只兀惕部(名見《金史》,作山只昆,元代又譯散只兀,珊竹);幼子孛端察兒,後裔為孛兒只斤部,從這一支又分衍出約二十個氏族或部落。孛端察兒就是成吉思汗的十世祖,《元史·宗室世系表》稱為「始祖」。[19]
阿蘭死後,兩個大兒子的子孫同其他各支蒙古人組成了蒙古迭兒列斤氏部落,即一般出身的蒙古人;三個小兒子的子孫組成了尼倫部落,因為他們是閃耀著神的光輝的後代,因此被看作純潔出身的蒙古人。其中第五子孛端察兒的後代稱為孛兒只斤氏,這就是成吉思汗所出生的氏族。[20]
十一世紀時,居住在大漠南北的塔塔兒、蒙古、克烈、汪古等部結成以塔塔兒為首的聯盟,共同反對遼王朝的統治,因此,「塔塔兒」或「韃靼」曾一度成為蒙古草原上各部的通稱。十二世紀初,由女真貴族建立的金王朝取代了遼王朝,蒙古部轉歸金朝東北招討使管轄。這時塔塔兒聯盟已經瓦解,蒙古部在合不勒汗(成吉思汗曾祖父)的統領下強大起來。[21]合不勒汗(生卒年不詳)又作「葛不律寒」、「哈不勒罕」。蒙古孛兒只斤部首領,成吉思汗曾祖父。以乞顏為氏,統一蒙古部,始稱汗,被尊為「全體蒙古人」(合木黑忙豁勒)的首領。[22]
當時金朝的皇帝是金太宗完顏晟(1123年—1135年在位),他想籠絡合不勒汗,便派人請合不勒汗到金國宮中,設宴招待。在這次著名的宴會上,合不勒汗抓住金帝的鬍子,肆意戲弄,導致蒙、金關係迅速惡化,金帝便利用塔塔兒部幾次攻打蒙古。[23]最初金熙宗乃用其將領完顏宗弼之謀,誅其臣完顏昌,完顏昌遺族遂與合不勒進攻金人於漠北,金將完顏宗弼屢次征伐而不能克,從此金人北受蒙古之侵襲,而不能用全力南侵中國。[24]金主於宋紹興十六年(1146年)八月,調功臣皇叔完顏宗弼由南線回朝。奉命親率中原精兵8萬之眾,出征蒙古,大小數十仗,屢戰不勝,不得不於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三月,與蒙古訂立協議議和,並把西平以北27團寨,割與蒙古,每年供應蒙古相當數額的牛羊米豆,並冊封合不勒汗為「蒙兀國王」,才得罷兵修好。[25][26]
蒙古可汗合不勒死後,姪兒俺巴孩被推選為可汗。俺巴孩與塔塔兒部結親,為女兒送嫁途中,被塔塔兒部的主因人俘虜,送給了金熙宗。金熙宗將俺巴孩釘死在木驢上。合不勒之子忽圖剌繼而當選為可汗,率部向塔塔兒人發動復仇的戰爭,然而前後十三次開戰,也未能替俺巴孩可汗報仇。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忽圖剌的姪兒,乞顔部的也速該帶領部眾攻打塔塔兒人,取得了勝利,並且活捉了塔塔兒人豁里不花與鐵木真兀格。鐵木真兀格是一位勇士,也速該心存敬仰,便把他放了。當也速該返回鄂嫩河邊的營地時,夫人訶額崙生下一個男孩,也速該十分高興,索性將孩子取名為鐵木真,這便是日後的蒙古大汗——成吉思汗。[27]
鐵木真9歲時父親也速該被塔塔兒部人毒死,孛兒只斤氏族族眾離散。[28]最後導致合木黑蒙古國的分裂:以泰赤烏部首領塔里忽台為首佔據鄂嫩河流域;以札達蘭部的札木合為首佔據額爾古納河流域;主兒乞部撒察別乞、台出為首佔據鄂嫩,克魯倫河流域。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也速該的兒子鐵木真恢復了合木黑蒙古國,但是鬥爭仍未結束。[29]
匈奴 | 東胡 | ||
南匈奴 | 北匈奴 | 鮮卑 | |
鮮卑 | 丁零 | ||
柔然 | 高車 | ||
突厥汗國 | 鐵勒 | ||
東突厥 | |||
薛延陀 | |||
唐朝(單于都護府·安北都護府) | |||
後突厥汗國 | |||
回鶻汗國 | |||
契丹 | 阻卜 | 黠戛斯 | |
遼朝 | 克烈 | 乃蠻 | |
蒙兀 | |||
蒙古帝國(諸汗國) | |||
元朝(嶺北等處行中書省) | |||
北元與後蒙古帝國時期 | |||
韃靼(東蒙古) | 瓦剌(西蒙古) | ||
喀爾喀 | (四衛拉特) | ||
清朝(清代蒙古)·準噶爾汗國 | |||
內屬蒙古·外藩蒙古(內札薩克·外札薩克) | |||
中華民國境內盟旗 (塞北四省) |
博克多蒙古國 | ||
外蒙古(地方) | |||
蒙古人民共和國 | |||
中國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 | |||
蒙古國 | |||
民族 · 文化 · 地理 · 漠南 · 漠北 | |||
泛蒙古主義 | |||
蒙古部族的原居地為今黑龍江上游、蒙古東部,為唐時室韋部落之一,稱蒙兀室韋,亦有說是出於韃靼,甚至是匈奴或吐蕃的後裔。現今,東胡說已成為蒙古族起源的主流學說。南宋前期,蒙古分為許多單位,其中之一為乞顏部,據今土拉河、鄂嫩河、克魯倫河上源的肯特山。其他重要部族,在東方為貝爾湖附近的塔塔兒,在西方為蒙古中部的蔑兒乞、克烈,及科布多一帶的乃蠻,名義上大都臣服於金朝,形貌語言風俗習慣迷信大致相類。其間部眾最多者,為乃蠻部落,居也兒的石河上流,及大金(阿爾泰)山脈連亙之地。西隔一沙漠,與突厥種之畏兀兒相接。北界小金山與突厥種之乞兒吉思謙謙州兩部之地為鄰。東界哈剌和林諸山,與克烈部連界。時克烈之居地達於斡難怯綠連兩河之源,克烈部以北之地屬蔑兒乞部。別有斡亦剌部,則據有構成昔之謙河(今名葉尼塞河)之八水灌溉之地。札剌兒部分為十部,部各有長,結幕於鄂嫩河畔,共有七十千戶塔塔兒部居女真舊境邊界附近,捕魚兒湖一帶。[30][31][32]
十二世紀,蒙古草原部落林立,互相攻劫,人不安生。經過長期的戰爭兼併,至十二世紀末葉,形成了塔塔兒、克烈、蒙古、蔑兒乞、乃蠻等相互結仇很深的五大部落集團,雄據南方的金朝也已衰弱,為蒙古統一提供了有利條件。鐵木真9歲時,其父也速該被塔塔兒人毒死。殘酷的現實使鐵木真認識到,要保存自己,恢復祖業,就要依靠和聯合一個強大的部落。於是在其父的「安答」克烈部首領脫里罕庇護下,收集離散部眾,力量逐漸強大。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被推舉為汗。[33]
鐵木真稱汗後,為增強經濟和軍事實力,鞏固汗權,展開了奪取東部地區的鬥爭,宋慶元元年(1195年)和宋慶元二年(1196年),金朝兩次出兵攻打塔塔兒部,鐵木真聯合克烈部助金朝大敗塔塔兒於活勒札河(今烏力吉河),在回軍途中攻滅背叛盟約,抄掠其奧魯(老小營)的主兒勤部。鐵木真既獲得金的封賞,又消滅了與之爭奪汗位的乞顏氏中的長支貴族,名聲大振。[33]
宋慶元四年(1198年),金朝又遣軍征討弘吉剌、合答斤、山只昆等部。金朝的這幾次征伐,為鐵木真奪取富饒的呼倫貝爾草原掃清了障礙,鐵木真的實力迅速增強,引起貴族們的敵視,開始了與貴族聯盟的一系列戰役,最初由只剌札木合糾集泰赤烏等十三部3萬軍進攻鐵木真,鐵木真汗組成十三翼(古列延)迎戰於鄂嫩河附近的答蘭版朱思。鐵木真失利。後魯的主兒扯歹、忙兀部的畏答兒、晃勒壇的蒙力克率部歸附鐵木真,鐵木真力量日益壯大。[33]
宋慶元六年(1200年),弘吉剌、朵兒邊、塔塔兒等十一部復聚會於阿雷泉,盟誓與鐵木真、王罕為敵。鐵木真得到其岳父的密告,乃會同王罕與十一部聯軍戰於捕魚兒海子(貝爾湖)附近,貴族聯軍大敗。翌年,被擊敗的貴族們再聚刊河(今根河),推札木合為「古兒罕」 ,誓與鐵木真為敵。鐵木真認真備戰,與王罕軍於海剌兒河(今海拉爾河)附近再敗貴族聯軍,鐵木真為鞏固後方趁勢攻滅了察罕塔塔兒、按赤塔塔兒等部,完全佔據呼倫貝爾草原。[33]
宋嘉泰二年(1202年)秋,闊亦田(約在哈拉哈河上游)之戰,又大敗由乃蠻杯祿汗拼湊起來的斡亦剌、泰赤烏、塔塔兒等部殘餘勢力的聯軍,札木合率部投王罕。至此,結束了與貴族聯盟之戰,鐵木真與克烈部王罕長期結盟。不久王罕背盟,加上札木合等的離間,鐵木真與王罕關係惡化。鐵木真曾欲以聯姻修補裂痕,遭到拒絕,王罕、札木合等設計謀殺鐵木真未成,又突襲之。鐵木真倉卒應戰於合蘭真沙陀(約今烏珠穆沁旗北境),因眾寡不敵,退至合合河(今哈拉哈河)上游整軍。此時,札木合等與王罕分裂,鐵木真偵知王罕無備,秘密包圍,激戰三晝夜,王罕父子敗逃,先後被殺。鐵木真獲得從未有過的勝利。[33]
最後一個對手是乃蠻。為準備與乃蠻的決戰,鐵木真按千戶制組編軍隊,設扯兒必那顏(統領)統率;又成立護衛軍,設80宿衛,70散班(魯華),軍隊更加強大。宋嘉泰四年(1204年),納忽山之戰中乃蠻軍一觸即潰,太陽汗負傷死,鐵木真進抵阿爾泰山前,盡降其餘部,完成了統一漠北諸部的大業,為大蒙古國和以後元朝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33]
鐵木真征服乃蠻部後,為追擊王罕之子桑昆,為進攻金朝,解除對翼側的牽制,向西夏伸出觸角進行試探。蒙古軍於宋開禧元年(1205年)三月,從也兒的失河不黑都兒麻地區回軍,經察罕泊、鄂洛克泊南下,進至西夏居延海(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50里處圍攻力吉里寨。該寨修築堅固,但蒙古軍在短時間內攻克,並將寨牆和基礎全部平毀。接著分兵進攻瓜州(今甘肅安西北部)、沙州(今甘肅敦煌)等地,又東攻定州(今內蒙古阿拉善左旗)之乞鄰古古撒城和龍州(今內蒙古臨河)落思城。掃蕩黃河西岸、北岸,帶著許多戰利品和駱駝、牲畜後還軍鄂嫩河。[34][35]
元太祖元年(1206年)春,鐵木真下令建九腳白旄纛,在鄂嫩河源頭召開忽里勒台,即皇帝位,建立大蒙古國(蒙古語「也可·蒙古·兀魯思」)。薩滿教巫師闊闊出聲稱得到上天的啟示,命鐵木真為普天下之汗、諸王之王,諸王群臣共上尊號稱他為「成吉思皇帝」。成吉思一詞的含義,有「海洋」、「有力」、「天賜」、「偉大」等諸多不同說法。此後,成吉思汗邁出了建立封建統治秩序的步伐。他將千百戶制度普遍推行於蒙古各部,以千戶、百戶、十戶的形式把全體蒙古人民組織起來,並封那些有功的那可兒們為千、百、十戶長,進行統管,且其職位世襲,史稱「莎余兒合勒」(即恩賜、分封之意)。這樣,千戶便成為蒙古社會最基本的行政軍事單位。不僅如此,成吉思汗還把蒙古國的臣民百姓視為自己的家產,除自己直接管領一部分人外,其餘部民均分封給自己的母親和兄弟子,他們每人得到若干千戶,稱為「忽必」。與此同時,成吉思汗還擴建了原有的怯薛(護衛軍),形成了一支由其直接掌管的萬人常備軍,其中包括千名宿衛士、千名箭筒士及八千名散班。這些官兵均由各級那顏及平民的子弟擔任,他們自備馬匹、武器和給養,而且還可以隨身帶有自己的「伴當」。因此,這些「怯薛」(護衛士)的身份往往高於在外的千戶長。除此之外,成吉思汗通過創制蒙古文字、設立也可扎魯忽赤(「扎魯忽赤」漢譯為「斷事官」)及編定《大札撒》等措施,建立起了大蒙古國的封建統治制度。至此,蒙古族的游牧宗法奴隸制開始向宗法封建制度轉化和過渡。[36][37][38][39]
成吉思汗建國以前,蒙古人還沒有文字。成吉思汗俘獲畏兀兒人塔塔統阿後,因他精通本國文字,就命他教子弟學習。其後又有不少畏兀兒人被用為蒙古貴族子弟的教師,他們對蒙古文的創製做出了貢獻。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之前,蒙古沒有成文的法規,人們遵行的只是傳統慣法。大蒙古國建立後,創制畏兀兒蒙古文,成吉思汗就用它發布命令、登記戶口、制定了具體的法律條款,稱為《大札撒》(漢譯作《成吉思汗法典》、《成吉思汗大法》)、記錄所辦案件等,成為加強統治的重要輔助手段。[40]《成吉思汗法典》頒布實施於元太祖元年(1206年),是世界上應用範圍最廣的成文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憲法性文件。《成吉思汗法典》建立了以民主為基礎的行政權與司法權分立的共和政體和一系列制度,其中,以兩權制約為基礎的判例制度比英國的判例制度產生早近600年。[41][42]
元太祖元年(1206年),成吉思汗任命其養子失吉忽圖忽為大斷事官。由大斷事官專門負責掌管民戶的分配。成吉思汗又命失吉忽圖忽審斷刑獄詞訟,負責懲治盜賊、察明詐偽、施以刑法。大斷事官實際上是大蒙古國的最高行政官,相當於漢族官制中的丞相。大斷事官之下還有若干斷事官作為僚屬。此外諸王、貴戚、功臣有分地者,也各置斷事官治其本部百姓。[40]
成吉思汗在建國前的宋開禧元年(1205年),率軍第一次入侵西夏。這次只是小規模的掠奪。元太祖二年(1207年)秋,成吉思汗藉口西夏不肯稱臣納貢,再次興兵,攻陷西夏北部重鎮斡羅孩城。一年後的元太祖四年(1209年),成吉思汗第三次發兵,抵斡羅孩西關口。當時西夏皇帝為夏襄宗李安全,他令皇子李承禎為元帥,大都督府主高逸為副,率兵五萬抵擋,大敗,高逸被俘而死。蒙古軍再攻斡羅孩城,守將出降,太傅西壁訛答在城內堅持巷戰,仍不免力屈被俘。蒙古軍長驅直入,進逼中興府的外圍要隘克夷門(賀蘭山關口)。李安全急令嵬名令公率軍五萬拒戰。嵬名令公堅持了兩個月,最後中了蒙古軍的埋伏,兵敗被擒。克夷門既下,蒙古軍進抵都城中興府。成吉思汗派遣所俘的西壁訛答太傅入中興府談判,曉以利害。李安全自知難與蒙古軍為敵,遂將女兒察合公主獻給成吉思汗,表示願降蒙古,歲歲進貢,聯蒙抗金。至此,成吉思汗實現了他的戰略目標,他得以專心進攻更主要的敵國──金朝。屈辱的求和,加劇了西夏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不久,李安全被廢而死,他的堂侄李遵頊被立為帝,是為夏神宗。但在夏神宗之後,西夏仍然不能有效地抵禦剽悍的蒙古騎兵,在成吉思汗四海揚威之際,終至亡國。[43]
成吉思汗的三次征西夏,掠奪了大量人口、財物以及牛羊、駱駝等,同時也鍛煉了軍隊,更重要的是戰略上取得了偉大勝利,他雖然沒有徹底征服西夏,但卻使西夏內部產生了動蕩不安,矛盾加深,因而造成政權一再更迭,國力大衰,沒有能力與蒙古人抗衡,進而動搖了夏金聯盟,解除了西夏對蒙古國的威脅。從此以後,成吉思汗集中全部精力和全部力量,來對付他的主要敵人金王朝了。但從元太祖十一年(1216年)起,由於成吉思汗在進攻金朝和西征西遼的過程中,不斷向西夏徵兵、收貢,使西夏統治者感到負擔十分沉重,於是對蒙古漸漸疏遠。這樣,又引起蒙古的不滿,侵西夏的戰爭又爆發了。[44]
元太祖十二年(1217年),成吉思汗封大將木華黎為太師國王,率軍侵金。木華黎南下進攻金朝的同時,又一次派軍隊攻打西夏。當年十二月,蒙古軍踏冰渡過黃河,長驅直入,很快包圍了中興府,夏神宗李遵頊心驚肉跳,帶著幾個手下人和嬪妃逃到西平府(即靈州),讓太子李德任守城。面對強敵,西夏軍無力抵抗,李德任不得不向蒙古軍隊請降,蒙古軍隊勝利,木華黎率軍隊返回金朝戰場。元太祖十六年(1221年)十月,木華黎由東勝渡河,準備經過西夏,進攻金朝的陝西地方。李遵頊惶恐不已,急忙派大臣塔海去迎接木華黎,又派塔哥甘普領兵五萬,追隨木華黎進攻金朝。心力交瘁的李遵頊無力支撐危局,於元太祖十八年(1223年)把王位讓給次子李德旺,自稱太上皇隱退。李德旺即位後深感蒙古勢力的可怕,想乘成吉思汗西征之機,聯合漠北諸部落,組成抗擊蒙古的聯盟。當時成吉思汗正率軍西征花剌子模國,得悉西夏「陰結外援,蓄異圖」的密報後,雖知情況緊急,無奈戰事正緊,無法脫身,故令木華黎之子(木華黎已去世)孛魯,迅速從金朝回兵進攻西夏。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九月,蒙古軍襲擊西夏,大破銀州(今陝西榆林南),夏兵10萬人戰死,守將塔海被俘後遭到殺害,蒙古軍擄掠牲口、牛羊達數十萬之多。西夏主李德旺不得不再次向蒙古表示臣服,蒙古軍退走。西夏在蒙古軍隊的一再打擊下,離最後的覆亡已為期不遠了。[44]
元太祖六年(1211年)秋,金朝邊境烏沙堡(在今內蒙古鑲黃旗境內)遭到成吉思汗的大將哲別的進攻。金兵統帥獨吉思忠領兵抵禦,戰敗退兵,蒙古軍乘勝而進。從此拉開了成吉思汗攻金的序幕。金是蒙古諸部的宗主國,成吉思汗曾助金擊滅塔塔兒,以獲得金帝所授「察忽魯」(部長)之職為榮耀,在他即大汗位之後,仍每年親自赴金邊境入貢。金又是蒙古的世仇,俺巴孩汗、斡勤巴兒合黑、合答安把阿禿兒等都慘死於金人之手,成吉思汗常「念其欺凌」,誓為復仇。元太祖三年(1208年),金章宗死,衛紹王完顏永濟即位,即位之後,他向蒙古遣使下詔書,要求成吉思汗跪拜接受。成吉思汗問:「誰是新皇帝?」金使答:「衛王。」成吉思汗南面而唾,說:「我以為中原的皇帝是天上人做,這等庸懦之輩也配嗎?豈能向他跪拜!」言罷策馬北。完顏永濟從金使那裡聽到這個消息,便陰謀趁成吉思汗下次入貢殺之。成吉思汗得到密報,遂與金朝絕交,嚴兵設備,並於元太祖六年(1211年)先發制人,親率大軍南下,於是有了烏沙堡擊敗金將獨吉思忠之役。金兵潰敗,獨吉思忠以失於防禦被解職,由完顏承裕主持軍事。完顏承裕不敢正面抗擊蒙古軍,一路撤退,退至宣平(今河北張家口市西南),以大軍三十萬守野狐嶺(今河北萬全縣膳房堡北)。成吉思汗命木華黎為蒙古軍先鋒,他策馬橫戈,大呼陷陣,成吉思汗繼以諸軍並進。金兵大敗,死者枕藉,整個原野都充滿了血腥氣味。成吉思汗追擊潰敗的金兵至會河堡(今河北懷安縣東),再殲金兵無數,完顏承裕隻身逃入宣德(今河北宣化縣)。野狐嶺之戰,「金人精銳盡沒」,蒙古人終於取得了進攻金朝的第一場大勝仗,他們以此為榮,很久以後還常常提起這件事。[43]
元太祖七年(1212年),成吉思汗再次大舉南侵,攻佔昌州、桓州、撫州,再攻金西京。因金將固守,蒙古軍退回。又攻金東京遼陽府,擄掠而去。元太祖八年(1213年)秋,成吉思汗自陰山進軍,經宣德州至懷來,大敗金完顏綱軍。乘勝進居庸關,威脅中都。蒙古軍兵分三路攻掠黃河以北的山東、河東、河北路州縣,直抵登州(今山東蓬萊)、萊州(今山東掖縣)海濱。元太祖九年(1214年)春,擄掠大批財物後又返回居庸關一帶,圍攻中都。金宣宗南遷金軍敗退,朝中混亂。駐守中都城北的右副元帥紇石烈執中在元太祖八年(1213年)八月殺衛紹王完顏永濟,迎立金世宗孫完顏珣繼帝位(金宣宗)。元太祖八年(1213年)九月,金宣宗完顏珣遣使向蒙古軍求和。元太祖九年(1214年)三月,中都被圍,金宣宗獻納人口財物,並將衛紹王女岐國公主獻給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許和退軍。元太祖九年(1214年)五月,金宣宗深恐蒙軍再侵,率皇室百官,運載珠寶財物,遷都到南京(開封)。成吉思汗得知金朝遷都南逃,再次統兵南下。元太祖十年(1215年)春,蒙古軍陸續收降中都附近州縣金朝將官,擊敗前來救援中都的金軍。元太祖十年五月初二日(1215年5月31日),完顏承暉眼看中都解圍無望,服毒自殺,抹撚盡忠棄城出逃。蒙古軍遂入中都。成吉思汗當時在桓州涼涇避暑,聞報後命石抹明安鎮守中都,遣失吉忽圖忽等登錄中都帑藏,悉載以去。是年,中都與遼東、河北、山東860餘城,皆為蒙古軍攻佔。[45][46][47]
中原山東、河北地區接連爆發武裝起義,而一些地主豪強也趁機擁兵自保,出現了武裝割據的局面。元太祖十二年(1217年),成吉思汗封其大將木華黎為太師國王,命他專統大軍攻金。其間,木華黎很注重利用漢族地主武裝的作用,而且除殺掠之外,開始注意佔據城邑、安集百姓而行經久之計。而金朝面臨蒙古軍強大的攻勢,又興兵南下侵宋,以求得補償。但在數年的戰爭中,金在宋、蒙古與西夏的聯合進攻下,國勢日衰,陷孤立之中。而木華黎大量招降反金的漢族武裝力量,幾年中,攻取了金之遼東、遼西、山東、河北、陝西等大片土地。木華黎死後,金哀宗停止南侵宋朝,集中兵力抵抗蒙古,曾收復了絳州、平陽、太原府。但為時已晚,成吉思汗完成西征,已回師中原。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滅西夏,拒金求和,進軍鳳翔府及京兆府,關中震動。成吉思汗死後,金軍雖小有勝績,但仍無力挽回敗局。[48]
佔領金中都在戰略上的意義自不待言,除此之外,蒙古帝國還有另外一個重要收獲,那就是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的投順。在對金戰爭中,成吉思汗很注意延攬金統治下原遼朝的遺民,著力將其收為己用。耶律楚材家族原為遼朝貴族東丹王後裔,且又長期在金朝擔任高官,地位與聲望皆十分顯赫。蒙古兵圍中都之時,耶律楚材適在中都,因而受到成吉思汗的注意。耶律楚材於「戊寅之春,三月既望」即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受成吉思汗召,於是他「始發永安(今北京),過居庸,歷武川(今河北宣德),出雲中(今山西大同西)之右,抵天山(今大青山)之北,涉大磧,逾沙漠。未決十旬,已達行在。」此番北行,既翻山越嶺又橫渡荒漠,歷時三月餘始抵達目的地,可謂艱苦,但耶律楚材可能當時並不知道這相對於他不久之後的遠行來說,不過是小小的短足而已。在綠連河畔(即今克魯倫河),耶律楚材被成吉思汗召見並受到賞識,成吉思汗命其「處之左右,以備咨訪」。這之後不久,耶律楚材就趕上了蒙古帝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西征。[49]
金廷南遷之後,已無力恢復對黃河以北地區的有效統治,而蒙古軍隊對所佔州縣又多在殺掠後放棄,因此地方上的地主豪強紛紛起而割據自保,一時間「河北群雄如牛毛」。元太祖十二年(1217年),成吉思汗封拜其「四傑」之一木華黎為太師、國王、都行省,全權負責對金戰事。此後不久成吉思汗統蒙古軍主力西征花剌子模,留給木華黎的蒙古軍只有大約13000人,另有汪古騎兵萬人。木華黎逐漸改變了過去肆行殺戮、得地不守的做法,大力招降並利用漢、契丹、女真等族地主武裝與金朝作戰,而金朝也以高爵招徠華北土豪,分別依附蒙、金兩方的地方勢力彼此展開了拉鋸式的爭奪。此後十餘年間戰鬥雖有反覆,不過總的趨勢是附蒙一方漸居上風,越來越多的地方軍閥倒向蒙古。在山東,儘管南宋也加入了對當地勢力的爭取,但該地最終仍然落入蒙古的控制。蒙古對率部或納土歸降的軍閥、官僚,通常沿用金朝官稱,授予元帥、行省之類統軍管民之職,許其世襲,並可自關僚屬,稱為「世侯」。當時力量較強的世侯,河北地區主要有永清史天澤、易州(今河北易縣)張柔,山東地區則有東平嚴實、濟南張榮、益都李全等。[50]
元太祖三年(1208年),成吉思汗派兵前往征討西逃的蔑兒乞部脫黑脫阿、乃蠻部屈出律以及「林木中百姓」,前鋒路遇斡亦剌惕部首領忽都合別乞,不戰而降之,忽都合別乞就充嚮導,涉過冰封的額爾齊斯河,大破蔑兒乞部,脫黑脫阿中矢死,屈出律亡走西遼。忽都合別乞為蒙古軍引路,有斡亦刺惕種的忽都合別乞,比萬乾亦惕種「先來歸附」,忽都合別乞引領蒙古軍,「入至黑失惕地面」,斡亦剌(斡亦刺惕諸部)、不里牙惕(即布里亞特,據蒙文史籍載,布里亞特人自稱斡亦剌惕·布里亞特)分布於貝加爾湖東西,併入蒙古部前,就知道使用馬。巴兒渾(即巴爾忽諸部)、兀兒速惕(該部居住在謙河以北烏斯河流域,命名為鄂倫春)、合不合納思(該部居住在謙河之源)、康合納思(該部屬吉利吉思人中的一部落,居住在貝加爾湖西側的安加拉河)諸種部都投降了。[51]
元太祖十二年(1217年),成吉思汗把南下滅金的任務交給木華黎,親自率兵直指西方。當時蒙古蔑兒乞部落首領脫黑脫阿的兒子忽都和乃蠻部落太陽汗的兒子屈出律敗逃楚河流域,仍在西方活動。忽都結集蔑兒乞殘部,圖謀東山再起。元太祖十二年(1217年)秋,成吉思汗命令速不台率軍征伐忽都,速不台翻越崇山峻岭,到達楚河,與蔑兒乞殘部作戰,殺死忽都,消滅了蔑兒乞的殘餘勢力。屈出律與花剌子模國王勾結,篡奪了西遼政權,推翻了契丹人統治,在新疆喀什噶爾、和田至錫爾河右岸地區建立了勢力範圍。[52]
在大規模的西征之前,蒙古就已經開始向西拓展勢力。攻滅乃蠻、蔑兒乞後,首先收服了畏兀兒。畏兀兒在宋朝時稱高昌回鶻,其地以哈剌火州(即高昌,今新疆吐魯番)和別失八里(亦稱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為中心,首領稱亦都護(源於突厥語,意為「幸福之主」),臣屬於西遼。西遼在畏兀兒設少監之官進行監治,其人仗勢欺凌, 引起畏兀兒人不滿。元太祖四年(1209年),畏兀兒亦都護巴而朮·阿而忒·的斤殺西遼少監,遣使降於蒙古。元太祖六年(1211年),他又親赴蒙古朝見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對其十分優待,以女許嫁,視為第五子,「使與諸皇子約為兄弟,寵異冠於諸國」。此後畏兀兒成為蒙古藩屬,須履行入質、納貢、從征等義務,同時亦都護的傳統稱號依然保存,並對畏兀兒領地和百姓享有世襲統治權。中亞地區還有另外一個依附於西遼的民族哈剌魯,居於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楚河一帶,是唐時西突厥支裔葛邏祿之後,首領稱阿兒思蘭汗。至此他們也殺掉西遼監護官,向蒙古歸降。這一時期,西遼在西方敗於勢力日漸上升的伊斯蘭教國家花剌子模,東部的畏兀兒、哈剌魯又相繼叛附蒙古,國勢衰頹。被蒙古擊敗的乃蠻王子屈出律逃到西遼,篡奪了帝位。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成吉思汗遣哲別率軍征討屈出律,將他捕獲殺死,西遼疆土盡歸蒙古。此前,居於貝加爾湖以西的森林部落禿馬惕部起兵反抗蒙古統治,殺死了成吉思汗的得力大將、「四傑」之一博爾忽,吉利吉思等部也起而響應。成吉思汗派長子朮赤領軍鎮壓,將起事平定。[53]
花剌子模是阿姆河下游的古國,都城玉龍傑赤(今土庫曼斯坦庫尼亞烏爾根奇),十一世紀中葉降服塞爾柱帝國,塞爾柱算端任命突厥族侍臣阿努什的斤為監督。十一世紀末,花剌子模沙(Shah,波斯語「國王」之意)被殺,阿奴思子庫都不丁被任命為花剌子模長官,襲用花剌子模沙的稱號,子孫世襲。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西遼擊敗塞爾柱算端,花剌子模沙又向西遼稱臣納貢。其後利用塞爾柱帝國衰落之機,據有呼羅珊西部;十二世紀末,滅塞爾柱算端,勢力擴展至波斯西部。宋慶元六年(1200年),花剌子模沙摩訶末繼位,又征服了呼羅珊東部的古兒朝。元太祖四年(1209年),殺西遼索貢使臣,併吞了撒麻耳干地區的西遼屬國西喀喇汗國;次年,在塔拉斯河畔打敗西遼軍。至此,摩訶末成為穆斯林世界最強大的統治者。他自稱算端,用武力迫哈里發正式加封,未成;發兵攻西遼,取其西境錫爾河上游沿岸諸城,並策劃進一步向東擴張。元太祖十年(1215年),他派遣一使團到東方探聽蒙古與金朝的戰爭情況。成吉思汗接見了使者,表示願與花剌子模友好通商,並遣使回訪,同時組織了一支四百多人的商隊前往花剌子模貿易。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商隊抵達花剌子模邊城訛答剌(今哈薩克斯坦錫爾河中游東之齊穆耳),該城長官哈只兒只蘭禿貪圖商隊財物,竟誣為間諜,將他們盡加殺害,奪其貨物。一名倖免於難的駱駝夫逃回蒙古報告,成吉思汗憤怒至極,遣三使者問罪,又被摩訶末殺一人,二人剃鬚後驅逐出境。於是,兩國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了。[54]
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夏,成吉思汗統領二十萬大軍越過阿勒台山,在也兒的石河駐夏後,即進入花剌子模國境,分兵四路:命察合台、窩闊台圍攻訛答剌,朮赤率一軍沿錫爾河而下攻取氈的、養吉干等城,阿剌黑那顏率一軍攻取錫爾河上游忽氈等城及費爾干納地區,自與拖雷統領中軍徑趨河中。摩訶末聞蒙古軍已過錫爾河,慌忙從新都撒麻耳干退到阿姆河南岸。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二月,成吉思汗攻陷不花剌;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三月,進圍撒麻耳干,攻五日,拔之。遣速不台、哲別等統兵三萬追擊摩訶末。摩訶末在蒙古軍緊緊追逼下輾轉西逃,最後遁入寬田吉思海(裏海)南岸附近一個島上,大約在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底病死,傳位於其子札蘭丁。[54]
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秋後,成吉思汗命拖雷率領一支精銳部隊渡過阿姆河,攻取呼羅珊地區諸城,到元太祖十六年(1221年)夏,馬魯、你沙不兒、也里等城被相繼攻陷。朮赤、察合台、窩闊台三兄弟被派去攻打玉龍傑赤,經過幾個月的激烈戰鬥,始攻克玉龍傑赤。成吉思汗自統大中軍攻取武耳迷等阿姆河沿岸諸城後,於元太祖十六年(1221年)初渡阿姆河,取巴里黑,進圍塔里寒寨,連攻七個月,拖雷率軍來會,才攻克。此時,花剌子模沙札蘭丁在哥疾寧重新集結了約十萬軍隊,進屯八魯灣川,打敗了失吉忽圖忽率領的三萬蒙古軍,聲勢復振,已被蒙古佔領的一些呼羅珊城市紛紛起義響應,殺死蒙古戍將。成吉思汗會合諸路軍隊,越過大雪山(興都庫什山),進攻札蘭丁,而札蘭丁卻因部下諸將爭權奪利紛紛離散,勢力轉衰,不敢抗擊蒙古軍,退卻到申河(印度河)。元太祖十六年(1221年)十一月,成吉思汗在申河北岸一舉擊潰札蘭丁軍,札蘭丁逃入印度。元太祖十七年(1222年)春、夏,蒙古軍繼續攻略申河一帶地區,鎮壓呼羅珊諸城叛亂。秋末,成吉思汗回師撒麻耳干,在西域諸城設置了達魯花赤鎮守官;冬,啟程東還,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春回到蒙古。[54]
速不台、哲別率領蒙古軍完成了追擊摩訶末的任務後,繼續抄略波斯中西部諸城。元太祖十七年(1222年)春,攻入谷兒只(喬治亞)、失兒灣等地,由打耳班(今喬治亞巴庫西北捷爾本特)越過太和嶺(高加索山),進入阿速(又稱阿蘭,高加索北麓的伊朗語族部落)、欽察(突厥語部落,分布在裏海至黑海之北,東羅馬人稱之為庫蠻,俄羅斯人稱之為波羅維赤)之境,先後將阿速、欽察諸部各個擊破,遂駐冬於欽察之地。欽察首領玉里吉向斡羅思(俄羅斯)伽里赤王密赤思老求援,伽里赤王約集斡羅思諸王公到乞瓦(基輔)會商,決定與欽察人聯合起來抗擊蒙古,遂殺死速不台、哲別派來的議和使者。元太祖十八年(1223年)五月,蒙古軍與斡羅思、欽察聯軍會戰於阿里吉河(今烏克蘭馬里烏波爾市北)之東,斡羅思諸王公互不團結,不能協同作戰,終被蒙古軍一一擊潰。速不台、哲別統兵抄掠斡羅思南部諸地後,東還,經亦的勒河(伏爾加河),又攻掠不里阿耳國,然後由裏海、鹹海之北返回蒙古。[54]
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成吉思汗結束西征東返後,決定先攻滅西夏,隨後集中力量從黃河上游渡河而南,東向攻伐金朝。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成吉思汗以西夏曾拒絕出兵助戰和不履行交納質子為理由,親率10萬大軍從東、西兩路向西夏發動了強大的鉗形攻勢。西路蒙古軍由大將阿答赤統帥,一路勢如破竹,連取沙州、肅州、甘州、西涼府等西夏重鎮;另一路大軍由成吉思汗親自統帥,自漠北南下,攻破黑水、無剌海等城,並於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附近黃河岸邊重創西夏軍主力,西夏天險喪失,夏獻宗李德旺驚悸而卒,夏人立南平王李睍為主。[55]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正月,成吉思汗留一部分軍隊圍攻中興府,自己率師渡黃河而南,進入金朝境內,相繼攻破金朝控制的積石州、臨洮府、洮州、河州及西夏的西寧州,西夏和金朝的勢力由此退出河湟地區。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六月,成吉思汗駐軍甘肅清水(今甘肅清水縣)。元太祖二十二年七月十二日(1227年8月25日),病逝於軍中,遺言:「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若假途於宋,金,宋之世仇也,必許我,則由唐、鄧直搗大梁。金雖撤潼關之兵以自救,然千里赴援,士馬俱疲,吾破之必矣。」年六十六歲,在位二十二年。追謚聖武皇帝,後又加謚法天啟運聖武皇帝,廟號太祖。葬起輦谷。是月,西夏國主李睍因糧盡援絕,瘟疫流行,被迫獻城出降,被蒙古軍所殺,存續近兩個世紀的西夏王國宣告滅亡。[55][56][57]
元太祖成吉思汗去世後,暫由幼子拖雷監國。元太宗元年八月二十四日(1229年9月13日),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台繼承汗位,史稱元太宗。此後,便集中力量攻打金朝,蒙古軍進入甘肅東部地區。到成吉思汗去世時,蒙古已在對金朝作戰中取得壓倒性優勢,金朝只能固守黃河防線,苟延殘喘。據載成吉思汗臨終曾擬定借道於南宋、迂迴從後方給金朝致命一擊的戰略計畫。元太宗三年(1231年),大蒙古國第二代皇帝窩闊台在官山(今內蒙古卓資北)大會諸王,議定分兵三路伐金。窩闊台自統中路軍由山西正面發起攻擊,鐵木哥斡赤斤統左翼軍由山東進兵,拖雷則統右翼軍從寶雞南下,繞道宋境,包抄金朝後方。這一年冬天,窩闊台攻破河中府(今山西永濟西),渡過黃河。拖雷從大散關入漢中,沿漢水東下,經過長距離的艱苦行軍,自鄧州(今河南鄧縣)繞出金朝背後。[55][58][59]
元太宗四年(1232年)春,拖雷趁天降大雪之機,大破金軍主力於釣州(今河南禹縣)南邊的三峰山,北上與窩闊台會師,金朝滅亡的大局已定。大將速不台包圍金南京,金哀宗完顏守緒棄城出逃。元太宗五年(1233年),金將崔立獻南京降蒙古。金哀宗由歸德(今河南商丘)走蔡州(今河南汝南),蒙古與南宋達成協議,合兵將金哀宗圍困在蔡州城內。元太宗六年正月初十日(1234年2月9日),金哀宗慌忙傳位於元帥完顏承麟,不久,城陷,金哀宗自縊身亡,完顏承麟亦被亂兵誅殺。至此,金朝滅亡,但是在秦、功一帶的金朝勢力依然存在。為此,窩闊台命次子闊端從攻宋前線領兵而西,規復河隴地區。元太宗七年(1235年),當闊端率兵進抵鞏昌城下時,金朝鎮遠軍節都使、鞏昌便宜總帥汪世顯率眾歸附,得到闊端的嘉獎。在汪世顯的帶動下,秦、鞏一帶二十餘州,先後歸附蒙古。至此,金朝在西北的殘餘勢力,幾乎為蒙古軍所消滅。[55][58][60][61]
金朝滅亡後,按照蒙、宋協約,蔡州以南歸宋;蔡州以北歸蒙古。於是,蒙古大軍北還,留速不台鎮守河南。可是南宋淮東制置使趙葵卻建議乘蒙古撤軍之機,出兵收復中原。這一建議得到宋理宗趙昀的允准,命趙葵率軍6萬取汴京,徐敏子西攻洛陽。速不台率軍擊退了宋軍的進攻,使南宋收復三京(汴梁、歸德、洛陽)的舉動遭到失敗。這次交戰,成為蒙古決心討伐南宋的導火線。[60]
南宋發動端平入洛之役後,蒙古指責南宋「開釁致兵」,破壞盟約,並積極進行大舉南下攻宋的軍事準備。元太宗七年(1235年)春,窩闊台決策攻宋,蒙古軍三路南下,攻勢十分猛烈。西路軍橫掃東至三峽、西至大渡河之間的大片蜀地,曾一度佔領成都,迫使宋軍退守夔門;中路軍攻佔襄陽要地,兵圍江陵;東路軍在兩淮也前出至舒、廬,「謀搗江面」,引起江南震動。但是,由於各地宋軍的積極抗擊,蒙古軍未能進一步深入。[62]
此次攻宋之戰,蒙古軍之所以未能達到滅宋的預期目的,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戰略指導有誤。同時開闢三大戰區,戰線過長,主攻方向不明,兵力分散,而無法實施各路軍協同作戰。二是蒙古軍深入江淮和巴蜀的河網高山地區,騎兵快速機動的特點難以發揮,而暴露了蒙古軍缺乏水軍的劣勢。如入蜀蒙古軍僅郝和尚拔都選驍勇9人乘輕舟往來於江上,卻無力順流而下,東攻兩湖。中路軍進至枝江,遂「自枝江、宜都競上,伐竹木,毀室廬,斧斤之聲日聞,直欲為渡江計」。然而,臨時造船,難以競渡。不建立一支強有力的水軍,蒙古難以實施滅宋計劃。[62]
儘管如此,蒙古軍仍取得不小戰績。開闢了全面對宋作戰的戰場,摧毀了長江中上游地區的許多城防設施,達到了不佔有境土而破壞其生機的目的,為以後攻宋創造了條件。元太宗十三年十一月初八日(1241年12月11日)遲明,窩闊台病死,蒙古統治集團內部紛爭激烈,幾易其主,因此無暇全力部署攻宋,僅有零散的局部戰爭。直至蒙古內部穩定後,再次發動了對宋的攻勢。[62][63]
元太宗七年(1235年),窩闊台召集諸王大會,決定征討欽察、斡羅思等國,命各支宗室均以長子統率出征軍,萬戶以下各級那顏也派長子率軍從征。諸王以朮赤子拔都為首,以老將速不台為主帥。元太宗八年(1236年)秋,滅不里阿耳。元太宗九年(1237年)春,滅欽察;秋,進兵斡羅思,攻取也烈贊(梁贊)城。元太宗十年(1238年),分兵四出,連破莫斯科、羅斯托夫等十餘城,合兵圍攻弗拉基米爾大公國首府,陷之。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滅高加索山北麓之阿速國,攻入斡羅思南境;遣使至乞瓦(基輔)諭降,被殺。元太宗十二年(1240年),拔都親統大軍圍困乞瓦,四周架炮猛攻。其王米海依畏敵,先已逃入孛烈兒(波蘭),名將德米特爾領導乞瓦軍民進行了英勇抵抗,城破,德米特爾受傷被捕,拔都嘉其忠勇,赦之不殺,但乞瓦軍民則遭到殘酷屠掠。蒙古軍攻陷乞瓦後,繼續西進,攻佔伽里赤,其王逃入馬札兒(匈牙利)。[64]
元太宗十三年(1241年)春,拔都分兵兩路,一路由諸王拜答兒、大將兀良哈台率領,攻孛烈兒;一路由拔都、速不台率領攻入馬札兒。拜答兒一軍破散多米兒城,抵克剌可夫,孛烈兒王棄城遁,蒙古軍焚毀其城,遂入西里西亞境。西里西亞侯集孛烈兒諸軍,與來援之捏迷思(日耳曼)軍聯合抗敵,激戰於里格尼茨,被蒙古軍擊潰。里格尼茨之戰使歐洲諸國十分震驚,感受到蒙古入侵的嚴重威脅。但由於教皇和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尖銳矛盾,未採取一致的對策。蒙古軍獲勝後,又攻入莫剌維亞,南下與拔都軍會合。拔都軍在撒岳河(當即《元史》所載郭寧河)畔擊潰馬札兒軍,進拔佩斯城(當即《元史》所載馬茶城),分兵四出抄掠。有一支進至維也納附近的諾依施達。冬,拔都大軍渡過禿納河(多瑙河),攻陷格蘭城。元昭慈皇后元年(1242年)初,遣諸王合丹率一軍追擊馬札兒王貝拉四世。不久,窩闊台死訊傳來,拔都率軍東還,元昭慈皇后二年(1243年)初,到達伏爾加河下游的營地。從此拔都就在這裡立國,建薩萊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為國都。統有東起也兒的石河,西至斡羅思的遼闊地域,史稱欽察汗國(因以原欽察部地為中心而得名)。[64]
隨著吐蕃國滅,出現了百餘年的分裂混亂,佛教亦一度衰敗,其後再度風行。它分裂成許多宗派,與地方的封建貴族勢力結合。它們中,主要有噶當派、薩迦派、噶舉派、寧瑪派等。由於薩迦派的款氏家族與西夏王室夙有姻親關系,據說成吉思汗在第一次出征西夏,取得了青海柴達木地區之後,即致書薩迦寺的大喇嘛,表明了對喇嘛教的尊重和遣軍入藏的意向。但是由於夏、金未滅,成吉思汗未遑遠略,以後又因迭次西征,征服西藏的問題一直未提上日程。然一些鄰近陝蜀的吐蕃首領,已陸續有一部份臣服。[65]
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窩闊台的兒子、受封領有青藏地區、駐戍涼州的闊端派將軍多達那波率軍入藏,直至拉薩北部的熱振寺、傑堆寺等地,隨即北撤,向闊端報告烏思藏各派的情況,說:「現在衛藏地方的噶當教派的寺廟最多;達壟教派(即達壟噶舉)的僧人戒律清整;止貢教派(即止貢噶舉)的京俄大師具大法力;薩迦派的班智達學富五明。」建議任命宗教首領來管理其地。元昭慈皇后三年(1244年),薩班(即薩迦班智達,Sa-skya-pandita的簡稱,panditax·為通明「五明」的人)奉召攜其二侄八思巴、恰那前赴涼州;元定宗二年(1247年),與闊端商妥了烏思藏歸順蒙古的條件,並發回了有名的、致烏思藏納里的僧俗首領的信。從此西藏正式歸屬蒙古帝國。[65]
元太宗十三年(1241年),窩闊台死,忽里勒台會議仍未馬上召開,由窩闊台的皇后乃馬真氏脫列哥那臨朝稱制。脫列哥那狡黠多權術,以濫行賞賜換取宗王大臣擁護,攝政達五年之久。成吉思汗幼弟鐵木哥斡赤斤企圖乘虛而入奪取汗位,但未能成功。元定宗元年(1246年),舉行忽里勒台選汗大會,雖然窩闊台生前曾指定其孫失烈門(窩闊台第三子闊出之子)為繼承人,但脫列哥那卻希望選立自己所生長子貴由。經她的活動,貴由遂被推舉為大汗。[66]
貴由即位以後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整頓朝政,鞏固和加強自己的最高統治地位。脫列哥那稱制期間,貶抑窩闊台時期的舊臣耶律楚材、鎮海和牙老瓦赤等人,使耶律楚材「憤恨而死」,鎮海、牙老瓦赤等人則逃亡,投靠了闊端和拔都。朝政由脫列哥那寵信的法提瑪和奧都合剌蠻把持。汗位虛懸,加上「庶政多親」,宗王貴族們便濫發牌符,遣使馳驛各地,隨意征財索物,汗廷和各地的正常統治秩序都受到嚴重影響。脫列哥那把貴由推上汗位,但仍然掌握著汗廷大權。貴由即位以後,處死了法提瑪,重新起用鎮海、牙老瓦赤等人,並當眾查收了宗王貴族們擅自發放的令旨牌符。貴由不顧脫列哥那的極力庇護,強行擒殺法提瑪,說明他從母親手中奪回了最高權力。母子反目,使脫列哥那不久就死去了。對公然想用武力奪取汗位的鐵木哥斡赤斤,貴由借宗王法庭之手將他處死。[67]
貴由與朮赤之子拔都一向不和,在貴由西征時曾互相辱罵,一直爭執到窩闊台處。等到貴由正式即位,即派親信野里知吉帶出鎮波斯,圖謀對付駐守欽察草原的拔都。元定宗三年(1248年),貴由親率軍隊西行,拔都亦嚴兵為備,但貴由在路上突然死去,醞釀中的內戰終未爆發。皇后海迷失稱制。元憲宗元年六月十一日(1251年7月1日),蒙古貴族立拖雷長子蒙哥為大汗,這就是元憲宗。自此,蒙古帝位復歸於拖雷一系。蒙哥汗命其弟忽必烈總掌富庶的漠南之地,又遷徙窩闊台汗子孫及諸王於邊地,將海迷失皇后賜死,從而鞏固了汗位。[66][68][69]
對於南方,與南宋間戰事也自元憲宗時代而加劇。金朝的討滅,名義上軍事同盟協力者南宋,實質無大助力,因而僅分得陳州(今河南省淮陽)與蔡州東南之地。南宋卻趁蒙古大軍北撤的河南空虛時刻,作軍事上投機,襲入汴京又圖進取洛陽,聞蒙古軍重返才急遽退歸,元太宗遣使責宋違約,戰釁開啟。但交戰只在南宋域內四川以至江淮間進退,大體呈現膠著,以後數年,戰爭性質且轉變蒙古軍的劫掠式蹂躪,攻略城市得手,殺俘居民與掠奪戰利品便退卻。[70]
元憲宗即位六年,授權其弟忽必烈統轄漠南漢地軍、民、政三權,前代以來停滯的南宋領土侵略開始惡化,另一弟旭烈兀出征哈里發政權上一年的元憲宗二年(1252年),南宋經略的準備工作先已著手,忽必烈受命截切南宋四川西部之地南下,平定唐朝南詔國後身的雲南大理國,以及招降吐蕃成功。元憲宗七年(1257年),忽必烈奉召返蒙古本土,副統帥兀良哈台(速不台之子)續又進出中南半島,翌年征服交趾地方南宋屬國,替代李氏大越未久的陳氏安南國,從南宋北、西、南三方面大包圍作戰部署完成。[70]
惟其如此,元憲宗八年(1258年),計劃下本格化南宋征服戰展開,元憲宗末弟阿里不哥留守和林,軍分三道,合四萬人號稱十萬。左翼軍忽必烈自河南南下,以長江中流域的鄂州(武昌)為攻略目標;右翼軍兀良哈台由交趾北上,向湖廣方面會合;元憲宗親自率的中軍,以甘肅省六盤山(成吉思汗崩駕所在)為前進基地,指向四川合州(重慶市以北四川省合川縣),準備奪取長江流域之地而沿江東進。不幸,元憲宗九年(1259年)夏秋之間,蒙古軍抵達四川時軍中痢疫大流行,元憲宗也被傳染不治,崩於合州前線釣魚山營中,年五十二歲,在位九年。南伐諸軍,乃全面北撤,也因猝然發生的元憲宗崩駕大變故,汗位爭奪再昇高層次,爆發同係拖雷位下的親兄弟鬩牆。[70]
蒙古南下征服中國,為避免背後受敵,降服高麗成為必要戰略。從元太宗三年(1231年)至元憲宗九年(1259年),約三十年間蒙古六次出兵高麗。時高麗由武人崔氏主政,元太宗四年(1232年)將國都由開京遷至江華島作長期抗戰。元憲宗七年(1257年),以崔氏政權沒落為轉機,高麗放棄抗戰方針,高麗高宗以還舊都和遣太子入朝為條件請和。元憲宗九年(1259年)四月,太子王倎入朝,但高麗高宗尚未還都開京,元憲宗九年(1259年)六月即病死,元憲宗蒙哥汗則於元憲宗九年(1259年)七月圍攻四川合川城時病歿。元憲宗九年(1259年)閏十一月,忽必烈由襄陽班師北上,王倎奉幣迎謁於道。忽必烈驚喜曰:「高麗萬里之國,自唐太宗親征而不能服,今其世子自來歸我,此天意也。」乃命達魯花赤、束里大等,護送王倎歸國。[71]
王倎於中統元年(1260年)四月即位,是為高麗元宗。時,江淮宣撫使趙良弼上言曰:「高麗雖名小國,依阻山海,國家用兵二十餘年尚未臣附。前歲太子倎來朝,適鑾輿西征,留滯者二年矣。供張踈薄,無以懷輯其心,一旦得歸將不復來。宜厚其館穀,待以藩王之禮。今聞其父已死,誠能立倎為王,遣送還國,必感恩戴德,願修臣職。是不勞一卒,而得一國也。」即建議「宜厚其館穀,待以藩王之禮」、「立倎為王,遣送還國」。陝西宣撫使廉希憲亦有類似之言。此為元世祖放棄對高麗長年用兵,改採懷柔之策的重要建言。[71]
至元元年(1264年),蒙古遣使高麗,詔曰:「朝覲諸侯之大典也。朕纘承丕緒於今五年,第以兵興有所不暇。近西北諸王率眾欵附,擬今歲朝王公郡牧於上都。卿宜乘馹而來庸修世見之禮,尚無濡滯。」高麗元宗因之入覲,至元元年(1264年)十二月回國後,至元二年(1265年)正月遣廣平公王恂、大將軍金方慶、中書舍人張鎰等至蒙古「謝恩獻方物」。至元二年(1265年)五月,王恂等歸國,「帝厚慰遣之,中外稱慶」兩國關係漸親善。[71]
成吉思汗西征時,並沒有征服花剌子模沙札蘭丁。因此,在他返回蒙古時留下綽兒馬罕繼續追擊札蘭丁。元太宗三年(1231年),札蘭丁敗亡。後來綽兒馬罕和拜住繼續率領蒙古軍隊在西亞和波斯用兵20年,卻並沒有全部征服這些地區。元憲宗二年(1252年),蒙哥決定派其弟旭烈兀發動一次新的西征。這次西征除了動用諸王的士兵外,還抽調了一千多名中國的工匠從征,其中包括著名的火器專家郭侃。[72]
元憲宗六年(1256年),旭烈兀進兵木剌夷國。木剌夷地處裏海之南,十一世紀末建國。蒙古軍入境後攻陷許多城堡,國主兀魯兀投降,木剌夷人民遭到殘酷屠殺。元憲宗七年(1257年),蒙古軍隊開始進攻報達(今伊拉克巴格達)。報達是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首都。黑衣大食建國已五百年,一度雖為塞爾柱突厥人佔領,但名義上仍為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統治。蒙古入侵時,哈里發穆斯台綏木是一個怯懦無能、只知享樂的統治者。旭烈兀致書哈里發,要他投降。哈里發自認為是「回教國的共主」,回書拒絕,但又不認真備戰。元憲宗八年(1258年)初,旭烈兀用火炮攻陷報達,哈里發投降,被殺。蒙古軍隊入城後劫掠七天,居民被屠殺的有數十萬人之多,阿拔斯王朝的藝術珍品和華麗的建築物遭焚毀,這座著名的古城被徹底破壞。旭烈兀繼續率軍西進,蹂躪了美索不達米亞,侵入敘利亞,逼近埃及。中統元年(1260年),蒙古軍攻陷阿勒坡和大馬士革,但埃及馬穆魯克蘇丹的軍隊在大馬士革以南阿音札魯特地方大敗蒙古軍,阻止了蒙古向埃及和非洲的擴張。[72]
中統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封旭烈兀於波斯,旭烈兀在自己的封地內建立了伊兒汗國。伊兒汗國東起阿姆河,西迄小亞細亞,北接欽察汗國,南至印度洋,都城在帖必力思,報達是陪都。除了上述欽察、伊兒兩個汗國外,窩闊台後裔的封地是以塔爾巴哈臺為中心的阿爾泰山地區,稱窩闊台汗國,察合台後裔的封地是包括阿姆河以東的中亞細亞、謝米列契和今天的新疆天山南北,稱察合台汗國。四大汗國名義上是元朝皇帝的藩屬,而欽察汗國和伊兒汗國實際上變成了獨立國家。[72]
蒙古的大汗,是各部族的共主,要由各部族公推,鐵木真的稱成吉思汗,便是各部族共上的尊號。其後,窩闊台之立,雖未經部族公推,但因有成吉思汗的遺命,部眾始無異議。到元定宗貴由繼位,已有爭端。元定宗歿後,元太宗及拖雷後人,各欲爭位,元憲宗(蒙哥汗,拖雷之子)因拔都及兀良哈台的援助,始得嗣位。元憲宗嗣位後,分遣宗室諸王於邊遠地區,而以其弟忽必烈領治漢地民戶,因此,元太宗子孫與拖雷子孫,遂生仇恨。[73]
元憲宗七年(1257年),蒙古兵分道伐宋。元憲宗入蜀。忽必烈攻鄂。元憲宗九年七月二十一日(1259年8月11日),元憲宗在釣魚山(今四川合川縣)暴死。元憲宗九年九月初一日(1259年9月19日),忽必烈聞訊元憲宗去世,對侍臣說:「我奉命南來,哪能無功而還!」渡江圍困鄂州(湖北武昌)。元憲宗九年(1259年)十一月,忽必烈得訊,其弟阿里不哥密謀繼位。忽必烈召群臣商議。謀士郝經力主和守議和,迎元憲宗靈樞,收皇帝印寶,北上爭位。正好這時宋丞相賈似道等派密使北上,願意以長江為界,每年貢銀、銅各20萬。忽必烈許可,引軍北還。中統元年(1260年)三月,忽必烈統兵到達開平(今內蒙古多倫縣北)。諸王和左右侍從勸忽必烈在開平即皇帝位,不要前往和林召開忽里勒台(即蒙古選汗大會)。忽必烈同意,宣布即大汗位,這年45歲。阿里不哥不服,也宣布為大汗,調兵遣將。海都也不服,依附阿里不哥。忽必烈平定關成後,親自統兵討伐阿里不哥。中統二年(1261年)十一月,兩軍在和林南南戈壁大戰,阿里不哥敗北。江淮大都督李璮叛亂,忽必烈統兵討伐,一舉平定。中統五年八月十四日(1264年9月5日),定都於燕(今北京),改稱中都。[74][75][76][77]
中統元年(1260年)四月,阿里不哥得知忽必烈先發制人,搶先宣布繼承汗位,於是便在和林召集另一個忽里勒台,在另外一些支持他的諸王的擁戴下,也宣布繼汗位。這樣,一場汗位爭奪的鬥爭,便在忽必烈與阿里不哥兄弟二人之間展開,為此爆發了長達四年之久的戰爭。中統五年七月二十八日(1264年8月21日),走投無路的阿里不哥率領支持他的諸王玉龍答失、阿速帶、昔里吉與大臣不魯花、忽察、禿滿、阿里察、脫忽思等到開平,向忽必烈投降。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的戰爭,由於忽必烈依靠中原漢地人力、物力的支持,最後取得了勝利。它在實質上,是主張「附會漢法」的蒙古貴族對守舊派的勝利。忽必烈獲勝的結果,使漠北與中原地區歸於統一,從而奠定了忽必烈統一全國的基礎。[78][79]
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接受阿里不哥歸降時,曾鄭重地遣使通告欽察汗別兒哥、伊兒汗旭烈兀、察合台汗阿魯忽等宗王,邀請他們按照蒙古傳統慣例,一同東來參加正式的忽里勒台選汗大會。但三汗很快相繼去世,他們的繼承人各主一方,對於共同選舉蒙古汗一事不感興趣,卻糾纏於彼此之間的領土爭端,大動干戈,形同敵國。正在崛起當中的海都,也一再拒絕忽必烈召其入翼的要求。這次忽里勒台會議的流產充分表明,過去那個統一的大蒙古國已經不復存在了。代之出現的,除了忽必烈以漢地為中心建立的元王朝外,就是各自獨立發展的欽察、伊兒、察合台、窩闊台四大汗國。當然,在以後大部分時間裡,忽必烈及其子孫然被尊為成吉思汗的正統繼承人、「一切蒙古君主之主君」,元王朝也在名義上被視為各汗國的宗主國。元代史料經常籠統地稱四大汗國的統治者為「西北諸王」,把他們置於「宗藩」的地位。[80]
忽必烈於中統元年三月二十四日(1260年5月5日)即皇帝位於開平,並以「中統」為年號。「中統」意為「中華正統」,即忽必烈以中原正統標榜自己的新建王朝。在與阿里不哥的較量中,開平起到極為重要的基地作用,忽必烈自己也常駐開平,處理政務。但開平一直以來有都城之實而無都城之名。為了確保開平汗廷的統治地位,同時向全民灌輸一種新的意識,中統四年五月初九日(1263年6月16日),忽必烈將擴建改造後的開平,正式加號為上都。從而不論是在人們的意識當中,還是實際上,上都成為了當時蒙古草原政治權力的中心。新建的帝國雖然開宗明義宣布「祖述變通」,但直至十年後,仍沿用原國號「Yeke mongyol Ulus」,即「大蒙古國」。這一點對雄心勃勃致力於改革的忽必烈而言,不無遺憾。如同王惲《建國號事狀》所言:「伏見自古有天下之君,莫不首建國號,以明肇基之始。方今元雖紀而號未立,蓋未有舉行之者,是大闕然。」忽必烈只因考慮到蒙古貴族的認同程度,將「變通」的步伐邁得慢而穩。經過十年的經營,忽必烈意識到自己的地位已經逐漸穩固,便加快了變革的步伐。建國號、定都邑、立朝儀等一系列工作隨之展開。[81][82][83]
中統五年(1264年),改年號為「至元」。至元八年十一月十五日(1271年12月18日),漢臣王惲請建國號,漢臣劉秉忠取《易經》「乾元」之義,奏號大元,漢化女真人徒單公履受命擬詔,於是乃有新的漢式國號「大元」。元的國號,「大元」是全稱,「元」是簡稱,而蒙古語中將「大元」復加於原國號前,並稱「Daion Yeke mongyol Ulus」,即「大元大蒙古國」。國號的變更正是體現了忽必烈「祖述變通」的思想。既要藉助漢法,致力於「天下一家」和大一統的目標,還要繼承祖宗偉業,弘揚蒙古傳統,保持蒙古人的本色,堅守蒙古人的價值觀。從而建立一個蒙、漢二元的政治文化秩序。[81][84][85][15]
忽必烈建國號大元,明確表示他所統治的國家已經不只屬於蒙古一個民族,而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繼續。至元九年二月初三日(1272年3月4日),忽必烈採納劉秉忠遷都的建議,改中都為大都,正式定其為元朝首都。忽必烈於至元十一年正月初一日(1274年2月9日)在大都正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大都從此成為元朝的政治中心。[86][87][88]元朝建立後,元世祖繼續進攻南宋,主力集中在襄陽、樊城一線。南宋軍民在襄陽、樊城堅守了6年之久。元軍攻佔襄、樊後,分水陸兩路大舉東下,於至元十三年正月十八日(1276年2月4日)攻佔臨安。南宋大臣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在福州擁立益王趙昰繼續抗元。趙昰死後,又擁立廣王趙昺為帝,最後退到南海崖山建立流亡政權。至元十六年二月初六日(1279年3月19日),元將張弘範進攻崖山,宋軍大敗,陸秀夫負帝投海而死,南宋滅亡。至此,元朝統一了全國。[89][90][91]
成吉思汗的先祖以一束箭不易折斷的道理,來教導兒子團結的重要性,可是成吉思汗的後代為了權力和利益,卻引起了蒙古帝國分裂的危機。成吉思汗死後,他的兒子和孫兒繼續開拓蒙古帝國的版圖,並相繼成立自己的汗國,這些汗國都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後來,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為了爭奪汗位而開戰,內戰維持了四年,最後忽必烈勝出,成為了蒙古帝國的大汗,並建立元朝。可是,忽必烈一直主張漢化,引起了蒙古各派的不滿,窩闊台汗國和察合台汗國都反對忽必烈,漸漸成為獨立的汗國,而欽察汗國早在蒙哥在位時已得到獨立,四大汗國之中只有伊兒汗國承認忽必烈為大汗。此後四大汗國一直各自為政,甚至互相攻伐。直至忽必烈的孫子元成宗繼位,蒙古各派意識到彼此之間的鬥爭是破壞祖先留下來的基業,於是四大汗國與元朝達成和議,重新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開設驛路,關塞恢復往來,蒙古皇室內部的紛爭遂告結束。 [92]
元憲宗死後,元世祖忽必烈更打破公推的慣例,自立於開平。元世祖季弟阿里不哥不服,自即汗位於和林,元世祖自將兵擊降。繼而元太宗孫海都叛變,元師討之,雖獲克捷,但因其地險遠,終元世祖之世,未能將他平定。元世祖鑒於以前汗位繼承的紛爭,乃仿效漢制,定傳子之局。然元世祖以後皇位繼承的鬥爭,仍不因傳子之局而稍減。[73]
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1294年2月18日),元世祖死,太子真金已先死,故諸王中覬覦帝位者,頗不乏人。重臣伯顏,奉元世祖遺命,立真金第三子鐵穆耳,是為元成宗,諸王始無異議。元成宗在位十三年而死,太子德壽先卒,左丞相阿忽臺等謀奉皇后臨朝聽政,而以宗室阿難答為帝。元成宗之侄愛育黎拔力八達與右丞相哈剌哈孫遣使迎其兄海山於漠北,並殺阿忽臺等。海山至大都(北平市),殺皇后及阿難答與諸王,然後即位,是為元武宗,而立其弟為太子。元武宗在位四年死,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繼位,是為元仁宗。元仁宗本有傳位元武宗子和世㻋之承諾,因奸相鐵木迭兒進言,乃有傳子之意,因於延祐二年(1315年),出和世㻋鎮雲南。元武宗舊臣皆感憤怒,遂於延祐三年(1316年)十月奉和世㻋謀叛,事敗走漠北,依察合台汗國,元仁宗乃立皇子碩德八剌為太子。延祐七年(1320年),元仁宗死,太子即位,是為元英宗。[73][93][94]
元英宗推行新政,引起蒙古、色目貴族中保守派的不滿。至治三年八月初四日(1323年9月4日),元英宗自上都南還大都,途中駐蹕於南坡。御史大夫鐵失、知樞密院事也先鐵木兒等趁元英宗熟睡之機,以阿速衛兵為外應,發動政變,刺殺元英宗和拜住,此即「南坡之變」。也孫鐵木兒即帝位於龍居河,詔改次年(1324年)為泰定元年(史稱他為泰定帝)。致和元年(1328年),泰定帝病死。其子阿剌吉八即位於上都,改元天順,史稱天順帝。同時,留守大都的燕鐵木兒發動政變,立元武宗之子圖帖睦爾為帝,改元天曆,是為元文宗。之後,兩都之爭由此展開。天順元年十月十三日(1328年11月14日),上都陷落,元天順帝失蹤。天曆二年正月二十八日(1329年2月27日),和世㻋即位於和林,是為元明宗。天曆二年八月初六日(1329年8月30日),元明宗暴斃於王忽察都之地(被元文宗和燕鐵木兒毒死)。天曆二年八月十五日(1329年9月8日),元文宗再即帝位。之後,他又做了近4年皇帝,於至順三年八月十二日(1332年9月2日)病逝於上都,因其後悔毒死元明宗,遺詔傳位於元明宗之子。至順三年十月初四日(1332年10月23日),年僅7歲的元明宗次子懿璘質班即帝位,是為元寧宗,但在位43天就去世,是元朝諸帝中最為短命的皇帝。這樣,在10年中(1323年~1332年),元朝前後更換了5個皇帝。元寧宗死後,元王朝開始步入其統治的晚期。[95][96][97][98][99][100][101][102]
至順三年(1332年),元文宗、元寧宗相繼去世。燕帖木兒請立元文宗子燕帖古思。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欲立妥懽帖睦爾,遂遣使靜江迎回。然為權相燕帖木兒所疑問,遷延數月不得立。決策國事皆由燕帖木兒及元文宗皇后,至燕帖木兒死。至順四年六月初八日(1333年7月19日),妥懽貼睦爾即皇帝位於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改元元統。即位後,清除燕帖木兒勢力。以伯顏為右丞相,獨擅相權,把持朝政,肆行貪暴,天下貢賦多入伯顏家。又仇視漢人,排斥儒士。至元元年(1335年),停止科舉取士,大量起用蒙古、色目人為官,又擅貶宗王,引起朝野不滿。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妥歡貼睦爾支持脫脫逐走伯顏,以脫脫為右丞相。脫脫執政,改變排漢政策,恢復科舉制,提倡文治和經史,史稱「脫脫更化」。但因朝政積弊過深,連年水旱災荒,使國庫空虛。以致濫印190萬錠,至元鈔10萬錠,使鈔法敗壞,物價上漲,社會矛盾激化,各地起義不斷。至正二年(1342年)始,黃河泛濫,沿河州郡災荒連年。至正十一年四月初四日(1351年4月29日),以工部尚書賈魯發河北、河南、山東等地15萬民工治河,導致各地農民大起義。[103][104][105]
14世紀中葉,在元朝統治下的中國開始了反抗蒙古人統治的鬥爭。至正八年(1348年),鹽商方國珍首先掀起了反抗,接著由宗教秘密結社的白蓮教徒組織的紅巾之亂在各地興起。由此引起了元朝政權的衰落。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紅巾軍餘黨朱元璋登大明皇帝位,攻擊元大都,元順帝妥懽貼睦爾逃往開平府,後退至內蒙古的應昌府。至正三十年(1370年),明軍追擊至應昌府,元順帝病死,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勉強脫走後繼帝位,這就是元昭宗。此後,元昭宗以喀喇和林為根據地,對明朝進行防禦。這時,元朝殘餘勢力依舊強大。宣光二年(1372年),明軍15萬人分三路進入漠北蒙古高原,在土拉河方面遭到元軍迎擊,數萬人戰死後退卻。宣光八年(1378年),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死去,繼承他的是被認為是其弟的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天元九年(1387年),明軍進入東北地區,木華黎國王的後人納哈出率領的20餘萬元軍降於明軍。為了挽救由此產生的東部戰線的危機,脫古思帖木兒親自前往捕魚兒海湖畔,打算與高麗取得聯繫夾擊明軍。然而在天元十年(1388年)卻遭到明軍奇襲而大敗,在數十騎的陪伴下,向喀喇和林落荒而逃。途中,在土拉河畔被阿里不哥後人也速迭兒的軍隊殺死。也速迭兒殺死北元皇帝,廢棄大元國號,自立為汗,稱蒙古可汗,明人稱韃靼可汗。[106][107]
至於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則在十四世紀面臨著截然不同的命運:國祚最短的窩闊台汗國於至大二年(1309年)被元朝和察合台汗國瓜分而滅亡;位於西亞的伊兒汗國第九任君主不賽因(1304年—1335年)年僅十二歲便繼承汗位,在位雖不到二十年,卻堪稱伊兒汗國的黃金時代。由於他英年早逝,未留下子嗣,在元統三年(1335年)駕崩後,伊兒汗國便因內部長期的王位爭奪戰爭而陷於分裂局面,最後走向滅亡一途。擁有蒙古帝國西部和北部疆土的欽察汗國是蒙古四大汗國中,維持得最久的一個。直到十五世紀,它才因為俄羅斯沙皇國、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的壯大而瓦解。從欽察汗國分裂出來的國家當中,以克里米亞汗國的國祚最長,遲至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才被俄羅斯帝國女皇凱薩琳大帝消滅。位於中亞的察合台汗國則在至元四年(1338年),因為內部對於該如何在伊斯蘭化和成吉思汗所留下的傳統之間折中取捨的問題爭執不休,最後分崩離析。後來帖木兒(1336年—1405年)以武力接收了察合台汗國的領土,他學習成吉思汗出征四方,並且在十四世紀末葉創立了帖木兒帝國。只不過這個帝國也沒有維持多久。[108]
美國人斯塔夫里阿塔斯在《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一書中講:「由於蒙古帝國的興起,陸上貿易發生了一場大變革。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一個政權橫跨歐亞大陸,即: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西伯利亞到波斯灣。14世紀中葉,義大利一本小冊子通過描寫一條起自頓河河口的塔那(Tana,今日亞速 Azov)、橫穿中亞的商路,概述了蒙古和平時商業的重大意義。」[109]
蒙古在被征服地區仿效中國的金朝設立行台尚書省。成吉思汗在位期間就設立了燕京等處行尚書省,燕京行省最初的管轄範圍是金國北部故土;成吉思汗去世後,繼承成吉思汗蒙古大汗之位的窩闊台先後消滅了西夏和金國,至此,西夏故土和金國南部故土全部成為了燕京行省的一部分。1251年蒙哥汗在庭州設立了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在呼羅珊設立阿母河等處行尚書省。汗廷管轄東至太平洋,南至印度洋,北達欽察草原的大部分地區,其他地區分封給黃金家族的諸王作為兀魯思(含有屬民的封地)。[110]
蒙古帝國建立後征伐不斷,與周邊各國也有大量使臣往來,13世紀時有不少歐洲人從西方來到東方,其中最著名的是義大利人馬可·波羅。早於馬可波羅二三十年就已有不少歐洲傳教士曾從西方來到東方,其中有兩位西歐傳教士柏郎嘉賓和魯不魯乞,就曾分別於1246年和1253一1254年來到蒙古地區,並記載了有關蒙古社會各方面情況的行記。
1240年代起,羅馬教皇英諾森四世、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等便多次派出傳教使團到蒙古地區去了解蒙古的各方面情況,併到蒙古傳教,停止進攻基督教世界,其中最早率領使團前往蒙古地區的是柏郎嘉賓。1245年4月,六十多歲的柏郎嘉賓從法國里昂出發,經過波希米亞、波蘭到達基輔,然後從基輔出發經過欽察草原、南俄羅斯草原,於1246年4月到達伏爾加河畔拔都的營帳里,拔都無法做決定,讓他繼續東行,到哈拉和林去見蒙古帝國的最高統治者。1246年7月,柏郎嘉賓到達即將舉行登位大典的蒙古大汗之位繼承者貴由處。8月他參加了貴由的登位大典。他在貴由的駐地昔刺斡耳朵住了4個月左右。同年11月,他帶著貴由答覆教皇的蒙文詔書及波斯文譯文啟程,沿著原路返回歐洲。1247年秋,柏郎嘉賓回到里昂,將貴由的答覆書交給英諾森四世,並交上這次出使的詳細報告。用拉丁文寫成的報告後來以手抄本形式流傳於世,並以《蒙古史》或《普蘭·迦兒賓行記》的書名留傳至今。
1247年小亞美尼亞的國王海屯一世派了他的兄弟森帕德到蒙古帝國的中心哈拉和林商議結盟。1254年森帕德帶回了邀請海屯國王回訪的消息,當時拔都正駐紮在伏爾加河流域下游,他召集作為蒙古附庸的海屯去朝拜蒙哥大汗。蒙古大汗蒙哥賜予亞美尼亞王海屯一份詔書,不許任何人欺負亞美尼亞人,並授予了亞美尼亞地區教堂的自治權。亞美尼亞人將此次出訪記錄在了《海屯王中亞記行》。[111][112]
公元1204年,鐵木真在消滅克烈部王汗之後,利用與乃蠻部決戰前夕的戰鬥間隙,把軍馬集中在合勒合河旁進行整編。鐵木真下令所有軍隊依十進制組成十戶、百戶、千戶,並委派了各級那顏為各級軍事首領一即十戶官、百戶官、千戶官。這就是整編中正式確立的千戶制,成吉思汗將全蒙古百姓劃分為95千戶。它改變了過去部落聯盟的鬆散性,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軍事組織形式。並採用功臣後代宿衛斡耳朵的方式建立怯薛用以拱衛汗廷。[113]
蒙古帝國在鼎盛時期統治從東亞到中亞、西亞、東歐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帝國。蒙古帝國的建立加速了東西方的文化、技術交流,促進了多民族的文化交流。整個絲綢之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只有一個帝國控制,這使得東西方的商貿往來比其他分裂時期要容易得多。
成吉思汗統治後期,他造成一片和平安定的環境,實現繁榮富強,道路安全,騷亂止息:因此,凡有利可圖之地,那怕遠在西極和東鄙,商人都向那裡進發。因為蒙古人沒有定居於任何城鎮,商旅也沒有在他們那裡彙集,所以衣物在他們當中非常缺乏,跟他們做買賣所得到的利益,人所共知。[114]
蒙古人在絲綢之路沿線設立驛站,歐亞大陸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便利了商業的發展和商人的活動。交易的主要商品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高價格低重量、易運輸的貨物,如香料(不僅包括胡椒、生薑和肉桂等香辛料,還包括芳香料、染料和藥物)、絲綢、珍珠、寶石、貴金屬和毛皮等;二類是大宗商品,包括穀物、木材、黑色金屬、蠟、布匹、酒、糖、鹽、魚等;三類是奴隸和牲畜。印度及遠東地區出產胡椒、生薑、藏紅花、絲綢、珍珠、棉花和亞麻等。蒙古帝國時期歐亞貿易的北部路線重新暢通,卡法、塔納成為黑海北部重要的貨物集散地。貿易發展的促使一些商業重鎮的崛起或復興,伊爾汗國首都大不里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15]
蒙古草原的自然環境一直是適宜畜牧生產的,除少數地方覆蓋有很稀疏的森林外,其他地區均為盛產野草的天然放牧區。「這裡不適合種植作物,卻適合飼養畜群,即便算不上十分理想,至少也是相當適宜的。」大蒙古國的牧民們牧養牛、馬、羊和駱駝等牲畜,「逐水草放牧」為其主要經濟活動。對於草場的選擇,當時已經有了較清楚了認識,懂得什麼地方更適合放養牲畜。夏天人們遷到氣候涼爽、水草豐美的山地,冬天遷到比較溫暖的草甸。為了保護草場,蒙古人頒布了法令,「禁草生而斸地者,遺火而爇草者,誅其家」。破壞草原、燒荒毀草的人,要被處以誅其家的重刑,懲治相當嚴厲。窩闊台汗當政時期,「在沒有水的地方挖掘出井,使百姓得到水和草」,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畜牧環境、擴大了草場,促進了草原畜牧業的發展。[116]
當蒙古人攻下一座城市或者王國時,如果他們發現了有技能的人,例如工匠、手藝人或技師等,這些幸運的靈魂就能免遭屠戮,並被送往特定的地點,為蒙古人工作。他們可能會加入蒙古軍中,並成為炮兵或技師,其他工匠則被派去為蒙古宮廷製造物品。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金銀匠巴黎人威廉·比希耶(William Buchier),據魯布魯克記載,他曾在哈剌和林設計並製造了著名的銀製酒噴泉。[117]
除了哈剌和林,最著名的地方是鎮海城。鎮海是蒙古朝廷中的一名高官,他於元太祖七年(1212年)在蒙古草原的中西部建造了這座城,起初是作為軍事據點。這座城市逐漸擴張,城中有一座頗具規模的作坊,裡面有漢人工匠,其中很多人在至元二年(1265年)左右被允許回到華北,在大都和上都附近工作。這可能是忽必烈戰勝阿里不哥並拒絕給予海都等人技術資源的一個結果。另一座城市拜八里(意為「富饒之城」)建於色楞格河畔,成為珠寶與金器的設計和製造中心。在蒙古草原上建立這些製造中心是個合乎邏輯的選擇,這也使後勤制度的建立變得必要,以向居民供應食物和工作。當然,這也增加了前往蒙古草原的交通運輸。[117]
而蒙古草原並不是唯一的工業生產地。蒙古人在葉尼塞河上游支流沿岸建立了一座絲織品製造中心。西伯利亞在歷史上並不以產絲聞名,但是這顯示了蒙古人的能力,不僅遷移了工人,也給他們提供原材料,由此控制了奢侈品的生產。這裡和其他一些地方生產的主要產品是蒙古宮廷極為熱衷的織金錦,又稱「納失失」。生產這種織物需要大量的絲和黃金。絲基本上來自中國,而生產中心則設在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亞,相對靠近蒙古草原西部的阿爾泰山和葉尼塞河流域的金礦。這樣一來,就降低了製造納失失的成本。1盎司黃金能夠變為長80公里的線,纏在一條基線上,則可以產出長1,600公里的線。儘管生產納失失所需的黃金並不多,但是使納失失生產中心靠近更為昂貴的黃金的產地是說得通的。絲也十分昂貴(確實是絲而不是黃金成了元帝國通貨的準備金),但是用駝隊運輸大包的絲顯然比運輸小包的黃金更加容易,因為黃金比絲更容易消失。[117]
當然,要想獲得黃金,除了強力的後盾還需要有技術的勞動力。蒙古在列格尼茨戰勝波蘭和條頓騎士團等勢力的聯軍之後,蒙古諸王不里帶走了所獲的俘虜,其中有數量很大的一隊日耳曼金礦工人。這些戰俘在中亞度過了餘生,在距今塔什干東北約270公里處的塔剌思附近為不里工作。蒙古通過入侵花剌子模帝國一戰,也獲得了數以千計的技術工匠。儘管不應完全相信拉施德丁的估計,他說蒙古人將10萬名工匠遷往「東方之地」(bilad-i sharqi),但毫無疑問,到來的工匠確實是數以千計的。[117]
在大蒙古國時期,作為游牧經濟區的蒙古草原很早便發展起了農業生產。蒙古建國前後的不斷征戰,使不少農耕民族的人們成為俘虜被運回草原,特別是蒙古人「掠中國之人為奴婢」,並將他們運回草原,這些漢人因為「必採食而後飽」的飲食習慣,在水源相對充足的地區開辟出小片耕地,草原上出現了農業生產活動。對於這些農事活動,窩闊台是支持的。在和林境內,有個人種植蘿蔔,獲得了一些收成;另有一人在和林附近種植了一些柳樹和杏樹苗,並長出了嫩芽(由於嚴寒,樹在當地很難生長)。因為這些成績,窩闊台對這2個人給予重賞。此後,這種耕作活動不斷得到發展,到元定宗二年(1247年)張德輝應忽必烈徵召北上和林時,和林的居民已「多事耕稼,悉引水灌之,間亦有蔬圃」了。[118]
大蒙古國根據被征服地區的傳統鑄造了不同種類的金銀幣,並廣泛使用紙鈔作為貨幣。
蒙古大汗窩闊台即位之初,接受建議,初定地稅之法,地稅的稅率「上田畝稅3.5升,中田3升,下田2升,水田5升。」由於蒙古統治者的重視,設立專職官員負責商業稅的徵收。
蒙古族原來信奉薩滿教,這是原始的萬物有靈信仰。除了主要信奉的薩滿教,也有一部分信奉景教(基督教的一支),宗教是他們精神生活的主要內容。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以後,向外擴張,接觸到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多種宗教。大蒙古國的諸汗,認識到宗教有利於統治的鞏固,對各種能為自己「告天祝壽」的宗教原則上都是保護和支持的,當然有時也根據需要和愛好而有輕重之分。蒙古統治者對於各種宗教原則上都採取兼收並蓄的態度,多種宗教的興盛,是蒙古前四汗時期文化的一大特色。[4]
原金朝統治下的北方農業地區,當時稱為「漢地」。成吉思汗對金用兵,奪取了包括金中都(今北京)在內的大片土地,金朝被迫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窩闊台汗時期,蒙古滅金,實現了對「漢地」的統治。「漢地」歷來占主導的是以儒學為核心的中原傳統文化。成吉思汗接觸過個別「漢地」士人,如契丹人耶律楚材,以及佛、道二教的代表人物,但中原傳統文化在他的心目中是沒有地位的。窩闊台汗曾接受耶律楚材的建議,採取過一些保護「漢地」文化的措施,如以考試方式確定儒戶、立經籍所、封衍聖公等,但隨著耶律楚材在政治上失勢,這方面的措施沒有再推行下去。此外,窩闊台汗還曾下令在燕京(今北京)興辦學校,培養翻譯人才,此事指定全真派的道士負責。這是蒙古學校教育的濫觴。貴由汗在位時間很短,忙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爭鬥。繼起的蒙哥汗「自謂遵祖宗之法,不蹈襲他國所為」,「酷信巫覡卜筮之術」,對「漢地」的儒學沒有興趣。他曾問:「儒者何如巫、醫?」實際是認為儒者無用。在蒙古上層,他的這種想法是普遍存在的。「漢地」的道教、佛教,得到蒙古統治者的扶持,聲勢日盛。因為利益衝突,佛、道二教在蒙古統治者主持下舉行兩次辯論,成為當時「漢地」思想文化領域的一件大事。另一方面,「漢地」的漢人世侯,如東平(今山東東平)嚴氏、真定(今河北正定)史氏等,在自己管轄範圍內做過一些招徠儒士文人、整治學校的舉措,對於儒學的延續,起了有益的作用,當然規模是有限的。[4]
蒙古族生活在漠北草原,從事游牧生活。原來沒有文字,成吉思汗在建國前夕滅乃蠻部,俘獲畏兀兒人塔塔統阿,命他用畏兀兒字母書寫蒙古語,從而創立了回鶻式蒙古文,這是蒙古族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一件大事。[4]
《蒙古秘史》是用畏兀體蒙文寫成的蒙古第一部史書,它的出現是史學的一件盛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伊爾汗國的史學家拉施德丁則根據《金冊》等蒙古宮廷記錄編撰了著名的蒙古史書籍《史集》。
在金朝統治下,士人們熱衷於詩詞歌賦,關心理學者極少。反之,理學在南宋統治地區得到很大發展,朱熹是南方理學的代表人物。窩闊台汗七年(1235)蒙古對南宋用兵,攻陷德安(今湖北德安)等地,大肆俘掠。儒生趙復、硯堅等因此北上,趙復在燕京開辦太極書院,硯堅等在各地教授學生,南方理學得以北傳。許衡、姚樞等人都成了理學信徒,後來相繼入忽必烈幕府。在詩文方面,一批金朝「遺民」的創作,成為文壇的主流。遺民文學的特點,不外是懷念故國,感懷身世,有的還對蒙金戰爭造成的災難進行批判。元好問是他們中最有影響的代表。異軍突起的是新西域詩,耶律楚材和丘處機以詩歌記述他們的西域見聞,為當時的文壇增添了光彩。一種新的藝術形式——雜劇開始成型,在城鄉演出。在史學方面,金史特別是金朝亡國史的編纂成為一時風氣,而多種蒙古和西域行記的出現,應視為這一時期文化的一個特點。[4]
成吉思汗曾夢想「讓青天之下皆成蒙古人之牧場」。很多古代文獻都記載,在蒙古的擴張過程中,無數的古代文明遭到毀滅,無數城市被摧毀,根據R. J. Rummel估計,在蒙古帝國的入侵下有3000萬人被殺。在蒙古帝國對西方的擴張過程中有2,000萬人被屠殺;整個亞洲的人口分布亦發生重大變化。David Nicole 在The Mongol Warlords中說,「恐怖和大規模滅絕反對者是蒙古人屢試不爽的戰術」[119]。伊斯蘭世界的東半部經歷了恐怖的死亡與毀滅。從1219年到1260年,由於大屠殺和饑荒,波斯的總人口從1200萬下降到110萬[120]。在中亞河中地區和大呼羅珊,自希臘—巴克特利亞王國時期建立的水利灌溉系統被徹底毀滅,同時也伴隨著無數良田荒蕪和成為沙漠;在西亞,自阿卡德帝國和古巴比倫時期建立的水利灌溉系統被徹底毀壞,大量良田荒蕪。據統計,西亞地區的耕地面積至今未恢復到蒙古人入侵之前的60%。中亞、西亞及東歐至少七十多個城市遭到蒙古軍屠城,有的城市甚至被多次屠城,給當地人民造成巨大災難和痛苦記憶。歷史學家估計匈牙利王國(1241年—1242年)當時200萬人口中的一半死於蒙古入侵。[121]基輔羅斯幾乎所有的城市均被摧毀,投降者作為奴隸,大部分因繁重的勞役很快死去,戰俘則加入蒙古軍隊繼續西征。[122]其人口同樣有大約一半死於蒙古入侵。此外,Colin McEvedy的《世界人口史地圖集》(1978)估計俄國歐洲部分的人口從入侵前的750萬下降到700萬。[119]中國地區的人口在蒙古入侵的七十年間明顯下降。在蒙古入侵以前(1200年),中國(包括金朝、西夏、南宋、大理國)人口約有1億4千4百萬,甚至更多,而到1278年(1279年完全占領)只有7,000萬人。[123]但學術界今天對此也有不同看法,認為人口數量的劇烈下降同樣有人口統計的不完善和大規模遺漏或者蒙古軍隊帶來的傳染病的原因。[124][125][126]
然而蒙元史學家傑克·威澤弗德(Jack Weatherford)指出成吉思汗允許民眾自由地傳播有關他或蒙古人的最壞的和最難以令人置信的傳聞,當時成吉思汗意識到,傳播恐怖的最好方式不是通過士兵的行為,而是通過文人的筆。蒙古人操縱宣傳的機器並且經常誇大戰爭中的死亡人數,意圖散播恐懼。他亦指出:「儘管蒙古軍隊實行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殺戮,並幾乎是將死亡當作一種政策,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還將死亡當作是製造恐怖的一種思考方式,但他們卻以一種影響重大而又令人吃驚的方式,脫離了那個時代的普通慣例。蒙古人並不實施嚴刑拷打、毀傷肢體或使人殘廢。在那個時代,戰爭通常是以一種恐怖的形態來進行的,而且同時代的其他統治者,通過公開拷打或駭人聽聞的斷肢毀體方式,使用原始而又野蠻的策略,向民眾灌輸恐怖和驚悸……從中國到歐洲,文明世界的統治者和宗教領袖都依憑這些駭人聽聞的手段,通過恐怖來統治自己的民眾,通過驚駭來打擊敵人的信心。」;「與同時代文明軍隊的恐怖行為相比較,蒙古人並不是通過兇猛而又殘忍的行為來引起恐怖的,而是由於他們快速而又有效的征服,以及他們似乎完全輕視富人和有權勢者的生命而引起恐怖。」;「與傳播的恐怖傳聞相比較,起初向蒙古人投降的那些城市,得到了寬大而又仁慈的對待,於是那些城市居民就天真地懷疑起蒙古人的能力。投降之後,很多城市起初都忠順地服從,而一旦蒙古人離開他們的國家,他們就馬上反叛。由於蒙古人僅留下少數幾位官員進行管理,而且又沒有駐紮小部隊留守城市,居民們誤以為蒙古人的撤退是虛弱的表現,並且想當然地以為蒙古主力部隊將再也不會原路返回。對於這些城市,蒙古人是毫不留情的;他們迅速返回叛亂的地方,並徹底地摧毀它們。一個被徹底毀滅的城市是無法再次叛亂的。」[124]
通常認為,1346年,在蒙古欽察汗國軍隊進攻黑海港口城市卡法(又譯克法,現烏克蘭城市費奧多西亞)時,用拋石機將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屍體拋進城內,這是西方社會有紀錄以來第一次細菌戰[127]。鼠疫原產中亞,其攜帶者是土撥鼠。在蒙古帝國之前鼠疫曾多次傳入中國,所以雖然中國也曾發生過地區性鼠疫傳染,但中醫在與鼠疫的反覆鬥爭中逐漸累積起經驗,而歐洲人則在此之前從未接觸過鼠疫。在卡法的一個熱那亞商人將帶病的跳蚤無意間帶到義大利的熱那亞共和國,於是鼠疫在歐洲廣泛傳播,最終在1348年—1349年造成2,000萬人死亡,成為令人聞之色變的「黑死病」,因為鼠疫患者皮下淤血、全身發黑而死。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鼠疫是絲綢之路上的商人把病菌帶到中東,然後又傳播到歐洲的。
黑死病使得中世紀的歐洲失去三分之一的人口,而對人關心的人文主義隨之覺醒。歐洲人文主義文學的第一部代表作《十日談》就是喬凡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1375年)在黑死病最氾濫猖獗的時期寫成的,描述至正八年(1348年)發生在義大利的可怕瘟疫。然而也是在此時,歐洲竟迎來文藝復興的曙光。[128]
蒙古人來到俄羅斯前,俄羅斯的中心在基輔(今烏克蘭首都),蒙古人來到俄羅斯後摧毀了基輔,並一手扶植起莫斯科,把莫斯科打造成俄羅斯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中心,而現在的俄羅斯,正是莫斯科的延伸。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形成有明顯的當年蒙古的因素。1920年代,俄羅斯的歐亞主義就說:「俄羅斯與西方不相干,與斯拉夫(Slavdom)也無關。」瓦西里·奧西波維奇·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學生認為俄羅斯的統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勞。另一位歐亞主義哲學家尼古拉·特魯別茨柯伊在他的經典著作《論俄羅斯文化中的圖蘭成份》指出「莫斯科要感謝蒙古統治,俄羅斯政府制度也是蒙古式的。從本質上說,俄羅斯是一個東正教蒙古國家。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響,有大量蒙古語借字、郵政、稅收、服飾也受蒙古影響,軍法制度也是從蒙古學的。」[129]
受到第四代大汗蒙哥命令的旭烈兀,率領軍隊前往征服阿拉伯世界,攻陷並徹底破壞了曾經是世界大都市、領導世界史、為阿拉伯世界中心的巴格達。結果,阿拔斯王朝滅亡,阿拉伯世界的中心轉移到了埃及的開羅。蒙古人以新都大不里士為中心,在西亞建立了伊兒汗國。[130]
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成吉思汗藉口蒙古商隊在中亞細亞的花剌子模國境被殺掠,率大軍開始西征。成吉思汗西徵令歐洲諸國極為震撼,中國與歐洲諸國也開始普遍接觸。蒙古大軍所進行的大規模的東西兩方戰役,幾乎從印度河一直延伸到第聶伯河。從他進攻中原的第一次戰役開始,到元太祖十八年(1223年),在12年之內,蒙古軍隊曾經到達太平洋、印度河和黑海。在13世紀歐洲受到極大震動,以城堡為中心的歐洲正把基督教世界的邊界向前推進,並與伊斯蘭教為敵。在此階段裡,伊斯蘭教仍然是基督教歐洲畏懼的唯一敵人。蒙古人的突然出現,不僅是一個晴天霹靂。用一位外國史學家的話來說:「由於我們的罪惡,我們不知道的部落來到了,沒有人知道他們是什麼人,他們是從哪裡來的,也不知道他們的語言是什麼,他們是什麼種族,他們信仰的宗教是什麼——只有上帝知道他們是什麼人,知道他們是從哪裡跑出來的。」「韃靼人從第聶伯河折回了,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裡來的,也不知道他們再一次躲藏在哪裡。由於我們的罪惡,上帝知道,他是從哪裡把他們接來懲罰我們的。」歐洲人對蒙古大軍的恐懼心態可見一斑,這影響到後來包括英國。這後來構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席捲西方的「黃禍」論的歷史起因之一。如清光緒三十一年二月二十五日(1905年3月30日)出版的《東方雜誌》上有一篇文章就說:「白人所謂黃禍之說,不知其起於何時。說者謂成吉思汗以鐵騎蹂躪歐洲,西歐婦孺亦嘗震驚於黃人之大創,而黃禍之說以起。」[131]
元滅宋時,當時日本正值北條氏控制的鐮倉幕府統治時期。元世祖忽必烈欲收日本為藩屬,於至元三年到至元十年(1266年~1273年)的七年間,先後七次遣使招降日本未果,遂於至元十一年(1274年)、至元十八年(1281年)兩次渡海遠征日本,都以失敗告終。而鎌倉幕府雖然擊敗了蒙古人,但同時也背上了沉重的財政包袱,無力給予各地御家人土地和金錢上的賞賜,幕府與武士之間的關係日漸鬆懈,反抗幕府統治的實力逐漸形成。50年後日野俊基等發動勤王運動,推翻鐮倉幕府。不久足利尊氏崛起,與勤王派為敵,雙方相持不下,歷時50多年,史稱南北朝時期(1336年~1392年)。至足利尊之孫義滿時,南北朝對峙局面始告結束,但武人專政依然如故。足利義滿設幕府於京都室町,稱室町幕府(1336年~1573年)[132]。
在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內對蒙古帝國入侵日本的歷史進行了重新評價。在當時尊王攘夷論的史觀下,元征日本失敗不僅被政府支持的神道教渲染為「神風護國」;封建武士在對抗蒙古入侵者時頑強抵抗的表現也被宣傳為武士道的楷模。在此兩點宣傳影響下,使當時不管是政府或是民間都普遍相信日本是受到天照大神庇佑的「神國」,能夠在對抗外國威脅時戰無不勝。而隨著其後日本躍升為亞洲強國,並在其後近百年的各種對外戰爭中屢次獲勝,更加深了日本人對這個神話的迷信,一直至二戰後日本戰敗「神風護國」論才息微。
高麗政權持續了約500年,但在末期時國土卻遭到元朝的大軍侵略,不得不成為臣從。高麗也跟著元朝過海攻打日本,即「元寇」事件。當元朝因紅巾之亂而衰退後,高麗便與元朝斷交。廢掉元朝干預之下所設置的行政機關,並重建高麗時代的各種制度。然而,隨著明朝在中國的崛起,高麗的政權也分成親明派與親元派而混亂不堪,親明派的國王被親元派所暗殺、喪失了統治能力。親明派的高麗武官李成桂眼見情勢不妙,於是當機立斷地發起政變、廢黜親元派的國王。接著,更迫使做為傀儡被拱上王位的國王讓位,建立朝鮮王朝,成為初代國王「朝鮮太祖」。李成桂所成立的朝鮮,被冠上其家族姓氏而稱為「李氏朝鮮」。繼高麗之後,李氏朝鮮也存續了500年。[133]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004年6月13日報導,英國牛津大學遺傳科學家布萊恩·賽克斯在當年6月推出了有關男性Y染色體研究的新書《亞當的詛咒》,他在書中聲稱,成吉思汗可能是歷史上最成功的「播種者」。追溯歷史,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騎兵將中國版圖擴張至歷史最大,同時也使其子孫在歐、亞兩洲的土地上繁衍,現在全球至少有1600萬男性,與成吉思汗有血緣關係。英倫三島也可能有他的子孫,其中還包括英國皇室家族。[134][135][136]
肖像 | 廟號 | 謚號 | 尊號 | 名諱 | 在世時間 | 年號 | 在位時間 | 陵寢 |
---|---|---|---|---|---|---|---|---|
大蒙古國皇帝 | ||||||||
烈祖[137] | 神元皇帝[137] | 把阿禿兒[138] | 也速該 | 1133年-1171年 | 1160年-1171年 | |||
太祖[139] | 法天啟運聖武皇帝[139] | 成吉思汗[39] | 鐵木真 | 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 | 1206年-1227年8月25日 | 起輦谷 | ||
睿宗[140] | 英武皇帝[140] | 太上皇也可那顏[141] | 拖雷 | 1192年-1232年 | 1227年8月25日-1229年9月13日 | |||
仁聖景襄皇帝[140] | ||||||||
太宗[142] | 英文皇帝[142] | 木亦堅汗[59] | 窩闊台 | 1186年11月7日-1241年12月11日 | 1229年9月13日-1241年12月11日 | 起輦谷 | ||
- | 昭慈皇后[143] | - | 脫列哥那 | ?-1246年 | 1242年-1246年 | |||
定宗[144] | 簡平皇帝[144] | 貴由 | 1206年3月19日-1248年4月20日 | 1246年8月24日-1248年4月20日 | 起輦谷 | |||
- | 欽淑皇后[145] | - | 海迷失 | ?-1252年 | 1249年-1251年 | |||
憲宗[146] | 桓肅皇帝[146] | 蒙哥 | 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 | 1251年7月1日-1259年8月11日 | 起輦谷 | |||
世祖[147] | 聖德神功文武皇帝[147] | 憲天述道仁文義武大光孝皇帝[148] | 忽必烈 | 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 | 中統 | 1260年5月5日-1294年2月18日 | 起輦谷 | |
薛禪汗[147] | 至元 | |||||||
阿里不哥 | 1219年-1266年 | 1260年-1264年8月21日 | ||||||
大元皇帝 | ||||||||
世祖[147] | 聖德神功文武皇帝[147] | 憲天述道仁文義武大光孝皇帝[148] | 忽必烈 | 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 | 中統 | 1260年5月5日-1294年2月18日 | 起輦谷 | |
薛禪汗[147] | 至元 | |||||||
裕宗[149] | 文惠明孝皇帝[149] | 真金 | 1243年7月8日-1286年1月5日 | |||||
成宗[150] | 欽明廣孝皇帝[150] | 完澤篤汗[150] | 鐵穆耳 | 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 | 元貞 | 1294年5月10日-1307年2月10日 | 起輦谷 | |
大德 | ||||||||
順宗[151] | 昭聖衍孝皇帝[151] | 答剌麻八剌 | 1264年6月29日-1292年5月25日 | |||||
武宗[152] | 仁惠宣孝皇帝[152] | 統天繼聖欽文英武大章孝皇帝[153] | 海山 | 1281年8月4日-1311年1月27日 | 至大 | 1307年6月21日-1311年1月27日 | 起輦谷 | |
曲律汗[152] | ||||||||
仁宗[154] | 聖文欽孝皇帝[154] | 普顏篤汗[154] | 愛育黎拔力八達 | 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 | 皇慶 | 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 | 起輦谷 | |
延祐 | ||||||||
英宗[155] | 睿聖文孝皇帝[155] | 繼天體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156] | 碩德八剌 | 1302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 | 至治 | 1320年4月19日-1323年9月4日 | 起輦谷 | |
格堅汗[155] | ||||||||
顯宗[157] | 光聖仁孝皇帝[157] | 甘麻剌 | 1263年-1302年2月8日 | |||||
- | - | - | 也孫鐵木兒 | 1293年11月28日-1328年8月15日 | 泰定 | 1323年10月4日-1328年8月15日 | ||
致和 | ||||||||
- | - | - | 阿剌吉八 | 1320年-1328年11月14日 | 天順 | 1328年10月3日-1328年11月14日 | ||
文宗[158] | 聖明元孝皇帝[158] | 欽天統聖至德誠功大文孝皇帝[159] | 圖帖睦爾 | 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 | 天曆 | 1328年10月16日-1329年4月3日 | 起輦谷 | |
札牙篤汗[158] | 至順 | 1329年9月8日-1332年9月2日 | ||||||
明宗[160] | 翼獻景孝皇帝[160] | 順天立道睿文智武大聖孝皇帝[160] | 和世㻋 | 1300年12月22日-1329年8月30日 | 天曆 | 1329年2月27日-1329年8月30日 | 起輦谷 | |
忽都篤汗[160] | ||||||||
寧宗[161] | 沖聖嗣孝皇帝[161] | - | 懿璘質班 | 1326年5月1日-1332年12月14日 | 至順 | 1332年10月23日-1332年12月14日 | 起輦谷 | |
惠宗[162] | 宣仁普孝皇帝 (僅見於現代著作)[163] |
烏哈噶圖汗[164] | 妥懽帖睦爾 | 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 | 元統 | 1333年7月19日-1370年5月23日 | 起輦谷 | |
至元 | ||||||||
順帝 (明太祖朱元璋諡)[162] |
至正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