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 New Taipei City 簡稱:新北 | |
---|---|
直轄市 | |
坐標:25°00′40″N 121°26′45″E | |
國家 | 中華民國 |
設立 | 1875年 (清治設臺北府) 1895年 (日治設臺北縣) 1901年 (日治設臺北廳) 1920年 (日治設臺北州) 1945年 (民國設臺北縣) 2010年 (民國改制直轄市) |
下級區劃 | 29區(含1山地原住民區) |
政府 | |
• 行政機構 | 新北市政府 (立法機關:新北市議會) |
• 市長 | 侯友宜(新北市市長列表) |
面積 | |
• 總計 | 2,052.5667 平方公里(792.5004 平方英里) |
面積排名 | 第9位 |
人口(2024年12月[2]) | |
• 總計 | 4,047,001人 |
• 排名 | 第1位 |
• 密度 | 1,971.68人/平方公里(5,106.6人/平方英里) |
• 密度排名 | 第5位 |
時區 | 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
戶政資料代碼 | 65000 |
毗鄰省市 | 臺北市、桃園市、臺灣省(基隆市、宜蘭縣) |
網站 | https://www.ntpc.gov.tw/ |
市象徵 | |
鳥 | 鷺鷥 |
花 | 茶花 |
樹 | 臺灣山櫻 |
新北市,通稱「新北」,是位於臺灣北部的中華民國直轄市,由原臺北縣改制而來,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劃分為29區,其中行政中心為板橋區;設籍人口約4百萬人,為臺灣人口最多的建制市及一級行政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臺北盆地,以石門區富貴角跟烏來區與桃、宜交界的巴博庫魯山的連線劃分東、西半部,人口差距達十倍之多,呈現不對稱發展。清治時代前與淡水河右岸(今臺北市區)各自發展,隨著戰後人口的不斷移入,現今的新北市發展成以淡水河-新店溪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多數市區有如臺北都會區的衛星城市或臥城。其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村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地景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3][4]。
臺北之命名,古曰雞籠,或稱淡水。迨清治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沈葆楨奏請添設臺北府,始有「臺北」之稱,蓋以位居台灣北部,因以得名。日治初期,仿清治時代臺北府之制,設臺北縣,為「臺北縣」一名首度出現。臺灣進入中華民國時代後,又在原臺北州轄區設置臺北縣。2007年,臺北縣成為準直轄市後,便積極爭取升格為直轄市,但已有臺北市,無法使用「臺北」名稱改制直轄市,臺北縣政府因而對外徵求改制後的新市名,並舉行網路投票,當時擬訂的市名有:新北市、興北市、環北市、北縣市、北臺市、大河市、大臺北市、板橋市、臺大市、臺灣市、富禮市等[5],最終由「新北市」得票最高。2009年4月,臺北縣政府向中華民國內政部提報升格為直轄市,確定以「新北市」做為升格後之市名[6]。新北市定名及改制後,許多既有的單位亦隨之更名,例如:新北高中(原國立三重高中,易與市立三重高中混淆)、新北高工(原國立海山高工)、新北市立新北特殊教育學校(原國立林口啟智學校)、新北產業園區(原稱五股工業區,事實上橫跨五股及新莊)、新北地方法院(原名板橋地方法院,事實上位於土城)等。
衍伸出來的尚有外語譯寫問題。臺北縣政府原依照《標準地名譯寫準則》規定音譯、中華民國教育部之《中文譯音使用原則》規定漢語拼音而採用「Xinbei City」為新北市的英語譯名,並經內政部核定,少部分語言學家與外籍人士亦支持[7]。較多輿論支持讓新北市譯為「New Taipei City」,即意譯「新臺北市」、不音譯「新北」[8]。
新北市首屆市長選舉期間,兩名候選人蔡英文和朱立倫都支持新北市的英文名定為「New Taipei City」[9]。朱立倫就任新北市市長後即向中央政府呈報公文更改新北市之英文名,中華民國內政部於2010年12月31日通過並宣布新北市的英文正式名稱為「New Taipei City」[10]。
在17世紀西方勢力與閩粵人(福建閩南、廣東客家)入墾之前,包括今日新北市在內的大臺北地區均為原住民的活動範圍,其中平埔族居住於臺北盆地,而山區主要是泰雅族的活動範圍;而根據考古遺址的發掘,大臺北地區在新石器時代(約西元前5000年)就已有人類居住,而位於今日新北市八里區境內的大坌坑遺址與十三行遺址,更是台灣史前時期重要的考古遺址;其中十三行遺址是目前臺灣唯一證實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文化。
荷西時期,受到西班牙的統治,於滬尾設立聖多明哥城,後來被荷蘭人給摧毀而再度重建,改名為「安東尼堡」(現今的紅毛城)。明鄭時期,鄭成功設一府二縣,臺北地區屬於天興縣。
進入清治時期後,大臺北地區在1684年(康熙23年)隸屬於臺灣府諸羅縣;1723年(雍正元年)再改隸淡水廳。清治前期,漢人移民逐漸取代與同化平埔族,並入墾山區;但清朝政府在起初以消極的態度治理臺灣,導致台灣時常發生分類械鬥與民變動盪不安;至清治後期時,因列強要求台灣開港、與發生牡丹社事件等一連串外交事件後,才轉向積極的制度治理臺灣。1875年(光緒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奏請設立臺北府,自此為大臺北地區獨立設治之始;其下轄新竹、淡水(淡水廳改編)、宜蘭三縣與基隆廳一廳,所以今新北市境,除包含汐止區在內的東北角各區外(清代時屬基隆廳管轄),均屬淡水縣轄區。1887年臺灣建省後,臺北府下屬各縣轄區維持不變。
1895年6月,日本統治臺灣後,於北部設臺北縣,轄基隆、宜蘭、新竹三支廳,8月又增設淡水支廳。1897年,分割臺北縣而增設新竹縣及宜蘭廳,同時廢支廳,於北縣下置臺北、士林、新庄、滬尾、景尾、桃仔園、三角湧、樹林口、中壢、基隆、金包里、頂雙溪、水返腳等十三辦務署。1901年,廢縣置廳,裁撤辦務署,於原臺北縣轄區分設臺北、基隆、深坑、桃園、新竹等五廳。1909年,地方廳改制,臺北廳併基隆廳全部及深坑廳之大半,廳下分設十三支廳。1920年,復改革地方制度,廢廳置州、郡,新北市現有區域隸屬臺北州[11]。
戰後原臺北州改劃為臺北縣,臺北市與基隆市脫離成為省轄市,原街庄改制為鄉鎮,原郡則改制為縣轄區;縣治原與臺北市治所同城,後於1947年1月正式設於板橋鎮。1949年將淡水區士林、北投兩鎮增劃草山管理局。1950年宜蘭區、羅東區、蘇澳區脫離成立宜蘭縣,並裁撤各區署,各鄉鎮改由縣政府直轄。1968年士林鎮、北投鎮、景美鎮、南港鎮、木柵鄉、內湖鄉脫離併入前一年剛升格為直轄市的臺北市,形成今日行政區範圍。[12]
因中華民國政府遷台與臺灣經濟快速發展,大量人口進臺北市郊,縣內許多鄉鎮因人口激增升格為縣轄市,全縣總人口數也不斷成長,先在1979年突破直轄市設置門檻(當時施行的《市組織法》規定為100萬人),1980年底達到225.8萬人,超越臺北市成為全臺第一大縣市,更於1990年5月突破300萬人[13]。經過地方人士不斷爭取,臺北縣先於2007年10月1日列為準直轄市,2010年12月25日正式改制為直轄市並更名「新北市」[14],成為臺灣北部第二個直轄市。
新北市為臺灣本島最北端的都市,東臨太平洋,東北則臨太平洋的東海,兩者以鼻頭角東端為界,西臨臺灣海峽(南海),與東海以富貴角北端為界,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隅與基隆市相鄰、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本市與臺北市、臺灣省基隆市構成臺北都會區,生活圈並擴大影響到鄰近的桃園市及宜蘭縣。新北市的轄區主要是以臺北市區為中心而發展的衛星市鎮構成,是臺灣複合城市的代表。全市極東點在貢寮區田寮洋子萊萊,位於東經122度01分26秒,北緯25度00分00秒;極西點在林口區小南灣下福,位於東經121度16分31秒,北緯24度40分05秒;極南點在烏來區巴博庫魯山(馬望來山),位於東經121度29分29秒,北緯24度40分51秒;極北點在石門區富貴角,位於東經121度31分00秒,北緯25度18分11秒;中心位置約在石碇區石碇里[15]。
全市土地面積2,052平方公里,約佔臺灣本島總面積的16分之1,海岸線全長達120公里。境內地形豐富多變,如山地、丘陵、臺地。境內除北海岸一帶多獨立入海之小型河川,及東南端一小部分溪流屬於蘭陽溪之流域外,其餘地區均屬於淡水河流域,其支流有基隆河、新店溪、景美溪、北勢溪、南勢溪、塭子溪、三峽溪、大漢溪等,大小支流錯綜交織,構成優美之地理環境[15]。
新北市的海岸線除淡水河口以西小部分外,均屬岩岸岬灣海岸,其地形特徵為海岬與海灣相間隔,海岸線凹凸變化劇烈。凸出的海岬較著名的有富貴角、金山磺港、野柳、深澳岬、鼻頭角、龍洞岬及三貂角,其中富貴角、鼻頭角、三貂角,合稱『北台灣三角』,而富貴角與三貂角分別為台灣本島的極北點與極東點。新北市著名的海灣則有金山、野柳港、萬里、深澳港、龍洞灣及福隆,這些海灣多闢建為漁港或其他用途[16]。
新北市的地質可分為若干地層,位於台北盆地西部的主要地層為沖積層,由大漢溪、新店溪沖積;西北部的林口台地屬於台地堆積層;北部的大屯火山群,為台灣最龐大的火山群,其主體為火山地形,地質構造多屬安山岩[17]。
新北市區域內擁有多種特殊地質,包括野柳的侵蝕地形(蕈狀石林、風化窗、薑狀石、壺穴和燭台石)、金瓜石的金銅礦地質、東北角龍洞的海蝕崖與海蝕平台等。
新北市位處副熱帶濕潤氣候區,全年雨量多而平均,其中平溪區的火燒寮更為臺灣降雨最多的地方,平均降雨量達3,749毫米(1990-2002年間)。新北市月平均最低溫為一月份的攝氏13.7度,月平均最高溫發生於七月份的攝氏34.8度[15]。
板橋(平均數據2002-2020年,極端數據-2021年更新中)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29.1 (84.4) |
31.9 (89.4) |
33.0 (91.4) |
34.9 (94.8) |
38.3 (100.9) |
37.6 (99.7) |
39.4 (102.9) |
38.3 (100.9) |
37.8 (100.0) |
36.3 (97.3) |
33.4 (92.1) |
31.2 (88.2) |
39.4 (102.9) |
平均高溫 °C(°F) | 19.6 (67.3) |
20.9 (69.6) |
22.7 (72.9) |
26.5 (79.7) |
30.0 (86.0) |
32.7 (90.9) |
34.8 (94.6) |
34.2 (93.6) |
31.9 (89.4) |
27.9 (82.2) |
25.1 (77.2) |
21.0 (69.8) |
27.3 (81.1) |
日均氣溫 °C(°F) | 16.3 (61.3) |
17.0 (62.6) |
18.6 (65.5) |
22.2 (72.0) |
25.7 (78.3) |
28.0 (82.4) |
29.7 (85.5) |
29.3 (84.7) |
27.7 (81.9) |
24.5 (76.1) |
21.9 (71.4) |
17.8 (64.0) |
23.2 (73.8) |
平均低溫 °C(°F) | 13.7 (56.7) |
14.1 (57.4) |
15.4 (59.7) |
18.9 (66.0) |
22.4 (72.3) |
24.8 (76.6) |
26.0 (78.8) |
25.9 (78.6) |
24.7 (76.5) |
22.0 (71.6) |
19.4 (66.9) |
15.3 (59.5) |
20.2 (68.4) |
歷史最低溫 °C(°F) | 3.8 (38.8) |
4.9 (40.8) |
2.7 (36.9) |
9.8 (49.6) |
13.9 (57.0) |
18.8 (65.8) |
22.8 (73.0) |
22.6 (72.7) |
19.5 (67.1) |
15.8 (60.4) |
9.9 (49.8) |
5.6 (42.1) |
2.7 (36.9) |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 101.5 (4.00) |
136.1 (5.36) |
179.9 (7.08) |
134.6 (5.30) |
243.8 (9.60) |
345.6 (13.61) |
225.2 (8.87) |
319.0 (12.56) |
262.1 (10.32) |
129.1 (5.08) |
101.8 (4.01) |
110.3 (4.34) |
2,289 (90.13) |
平均降雨天數(≥ 0.1 mm) | 12.8 | 11.8 | 14.6 | 13.9 | 13.8 | 14.7 | 11.5 | 14 | 12.5 | 11.1 | 12.4 | 12.8 | 155.9 |
平均相對濕度(%) | 76.7 | 77.4 | 75.7 | 74.8 | 74.7 | 75.8 | 71.6 | 72.5 | 72.8 | 72.7 | 75.2 | 75.7 | 74.6 |
月均日照時數 | 75.3 | 77.7 | 94.5 | 101 | 125 | 143.3 | 215.5 | 189.9 | 159.2 | 116 | 89.2 | 77.8 | 1,464.4 |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
新北市 | ||||||||||||||||||||||||||||||||||||||||||||||||||||||||||||
---|---|---|---|---|---|---|---|---|---|---|---|---|---|---|---|---|---|---|---|---|---|---|---|---|---|---|---|---|---|---|---|---|---|---|---|---|---|---|---|---|---|---|---|---|---|---|---|---|---|---|---|---|---|---|---|---|---|---|---|---|
氣候圖表 | ||||||||||||||||||||||||||||||||||||||||||||||||||||||||||||
| ||||||||||||||||||||||||||||||||||||||||||||||||||||||||||||
|
新北市轄下共29個區(含1個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係由原臺北縣所轄的10個縣轄市、4個鎮及15個鄉改制而來。直轄市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改制前為板橋市,亦為臺北縣時期的縣治所在地)。
新北市行政區劃示意圖 |
由於行政區數目過多,新北市政府在2011年委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進行新北市行政區調整研究規劃[18],規畫將現行29個行政區依照不同條件,調整成13、17、22、20及24區等5種方案,而人口較多的區會一分為二[19][20][21][22]。
此章節需要擴充。 (2023年12月27日) |
年份 | 人口 | ±% |
---|---|---|
1960 | 829,012 | — |
1966 | 1,123,354 | +35.5% |
1970 | 1,240,576 | +10.4% |
1975 | 1,629,105 | +31.3% |
1980 | 2,258,757 | +38.7% |
1985 | 2,663,683 | +17.9% |
1990 | 3,048,034 | +14.4% |
1995 | 3,305,615 | +8.5% |
2000 | 3,567,896 | +7.9% |
2005 | 3,767,095 | +5.6% |
2010 | 3,897,367 | +3.5% |
2015 | 3,970,644 | +1.9% |
2020 | 4,030,954 | +1.5% |
來源: 縣市人口按性別及五齡組. 內政部戶政司. [2013-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內政部統計月報-縣市現住人口. 內政部. [2019-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3). |
新北市政府是新北市的最高行政機關,屬直轄市地方自治位階,由行政院管轄。市長由市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四年,僅能連任一次。按《新北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新北市政府設有22局、4處、1委員會等27個一級機關(新北市政府所設處與委員會皆為附屬機關、而非內部單位)以及28個區公所(新北市有29區,惟烏來區為山地原住民區,不含屬性為地方自治行政機關的烏來區公所)。
新北市議會則為新北市的最高立法機關,議員產生方式為公民直選,共劃分12個選區(其中2個選區為平地原住民族選區及山地原住民族選區)。
1989年解嚴後舉行首屆的地方首長選舉,當時的臺北縣由民主進步黨籍的尤清與蘇貞昌接連擔任縣長(1989年12月20日-1997年12月19日/1997年12月20日-2004年5月19日),2004年5月20日蘇貞昌出任總統府秘書長,未滿之任期1年7個月由民進黨籍副縣長林錫耀代理出任,民進黨執政計16年。直至2005年的臺北縣縣長選舉,由中國國民黨籍的周錫瑋勝選。
2010年,臺北縣改制為直轄市更名新北市,第一任市長由中國國民黨籍的朱立倫當選;2014年,朱立倫順利連任;2018年,國民黨籍的前副市長侯友宜當選第三屆市長;2022年,侯友宜順利連任。
新北市幅員遼闊,選民超過三百萬,故稱全國最大票倉。改制前的臺北縣,曾在解嚴後連續16年由民進黨執政,但整體而言近年來在縣市等級的首長選舉當中,選民結構是藍略微大於綠[24]。由於新北市的外來人口眾多,故各陣營在不同的區域中互有領先[25]。
近幾年的大型選舉中,以新北市的行政區而言[26],大致以大漢溪為界,溪北以三重與蘆洲屬綠營的傳統票倉,新莊、五股及泰山則傾向泛綠陣營,但林口與淡水等人口高速成長地區則稍傾向泛藍陣營;而溪南則以雙和(中和、永和)與新店(大文山區)屬於藍營的傳統票倉,汐止則傾向泛藍陣營;居中的板橋、土城、三峽與鶯歌藍綠實力相當,中間選民比例也相對較高,在層級較高的選舉中往往具有特殊指標性;至於較為周邊的行政區,則是藍綠各有優勢[27]。
新莊副都心設有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是兩處中央部會的合署辦公建築之一,於2014年1月28日啟用[28],目前有文化部、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客家委員會、原住民族委員會、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新北分署、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下水道工程分署、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新莊稽徵所等機關進駐辦公[29]。
新北市的29區現分屬四座地方法院管轄,其中最主要的為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屬於普通法院,位於土城區,舊稱板橋地方法院;新北地方法院管轄新北市西部的13個市轄區,轄區人口目前已經超過300萬人,是中華民國所轄最多人口的地方法院。除此之外,汐止區與北海岸地區屬臺灣士林地方法院轄區、大文山區屬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轄區、東北角各區則屬臺灣基隆地方法院管轄。
新北市近年來發展為都會區,農業人口比例較少且愈趨高齡化,原有的農漁業區域特性,逐漸因生產環境受到工商業用地需求殷切的擠壓,及遭逢1990年代加入WTO之後所帶來國外農產品進口競爭的雙重壓力下,加速轉型為觀光、休閒、旅遊產業的機能性發展[30]。目前新北市耕作面積約1萬4千公頃,特色農產品包括金山區甘藷、三芝區菰、五股區綠竹筍及八里區文旦等。漁業部分,新北市擁有126公里海岸線,轄區內有30處漁港,漁業資源豐富且多樣,萬里蟹即為新北市的海產行銷品牌。
新北市產業發展很早,早期的特殊產業集中瑞芳、平溪鐵路一帶的礦業與鶯歌的陶瓷業,國民政府遷台後,由於原本在大龍峒、南港一帶的五金機械業,外移至新北市的三重、汐止區一帶,開始奠定新北市製造業的基礎。在1960年代出口導向經濟政策下,食品、紡織、電子、塑膠業等民生工業興起,一開始集中在省道縱貫線與台三線一帶的新莊、三重、板橋、中和、新店等地;以電子產業的發展為例,1960年代政府陸續頒佈《獎勵投資條例》及《外國人投資條例》等法案,使得新北市成功地引進外資投資工業,並且創造就業機會[31][32];1966年,通用電子在新店設廠,首開先例,打響了『工業發展投資研究小組』(IDIC)的政策,為外資找到廉價勞工的同時,也奠下新北市電子業發展的基礎。在當時的獎投條例下,通用設廠不僅獲得政府的行政支援,工業策進會亦協助代辦申請工廠設立及建築許可。在優渥的投資條件下,其他美商如艾德蒙、精密、飛歌、德州儀器及摩托羅拉等公司也陸續跟進設廠,但在高速發展的背後,也產生了環境汙染及職業災害等問題,如1972年發生在淡水的飛歌事件[33]。1980年代隨著樹林、泰山、土城、瑞芳及林口等工業區及新市鎮的開發,工業的發展逐漸由市中心往市郊延伸,長期投資業者不斷加入,強化了新北市的產業基礎[5]。
在工業就業人口中,以製造業和營造業為大宗,各佔總就業人口27.82%和8.90%;至於在服務業就業人口中,則以批發及零售業、住宿及餐飲業、金融及保險業、其他服務業、運輸及倉儲業、教育服務業為大宗[34]。
目前新北市轄內共有六大主要工業區,由經濟部工業局開發者為新北產業園區、土城工業區、瑞芳工業區、樹林工業區及林口工業區,泰山工業區則為民間開發。除此之外,尚有多處小型工業區。
汐止區則為近年崛起的新興工商區域,區內登記資本額1億元以上公司高達7,175家,包括宏碁、緯創、增你強、浩漢、宇瞻與台灣航電等多家國際級企業進駐[35];目前市府已將汐止區的社後樟樹灣工業區、市中心工業區以及保長坑工業區等3處地區規劃成為『大汐止經貿園區』的產業核心聚落。大汐止經貿園區定位為「新北市產業黃金走廊」東區重點計畫,要將既有的產業串聯成北台科技廊帶,希望吸引國際企業總部進駐,進而創造磁吸群聚效應,帶動整體繁榮發展,預計未來增加約三萬名就業人口,兩兆元以上的年產值[36]。
工業區 | 所屬行政區 | 面積(公頃) | 工廠數 | 資料來源 |
---|---|---|---|---|
三民工業區 | 板橋區 | 9.48 | 55 | [38] |
中山工業區 | 板橋區 | 4.32 | 10 | [39] |
台北遠東通訊園區 | 板橋區 | 24.37 | 26 | [40] |
民生工業區 | 板橋區 | 4.34 | 17 | [41] |
化成工業區 | 新莊區 | 112.97 | 1309 | [42] |
西盛工業區 | 新莊區 | 24.58 | 107 | [43] |
三和工業區 | 三重區 | 23.84 | 295 | [44] |
中正北路工業區 | 三重區 | 59.58 | 903 | [45] |
頂崁工業區 | 三重區 | 142.75 | 1502 | [46] |
和平工業區 | 蘆洲區 | 9.43 | 202 | [47] |
德仁工業區 | 蘆洲區 | 6.70 | 13 | [48] |
溪墘工業區 | 蘆洲區 | 4.54 | 36 | [49] |
二八張工業區 | 中和區 | 170.29 | 2379 | [50] |
興南工業區 | 中和區 | 13.14 | 1 | [51] |
土城工業區 | 土城區 | 112.97 | 469 | [52] |
中華工業區 | 土城區 | 51.71 | 166 | [53] |
永寧工業區 | 土城區 | 71.86 | 433 | [54] |
金城工業區 | 土城區 | 10.93 | 1 | [55] |
頂埔工業區 | 土城區 | 25.66 | 78 | [56] |
頂埔高科技園區 | 土城區 | 7.62 | - | [57] |
三俊工業區 | 樹林區 | 86.91 | 1189 | [58] |
大同科技園區 | 樹林區 | 14.43 | 13 | [59] |
山佳工業區 | 樹林區 | 138.78 | 715 | [60] |
光武工業區 | 樹林區 | 10.18 | 119 | [61] |
光華產專區 | 樹林區 | 4.65 | - | [62] |
光興工業區 | 樹林區 | 4.38 | 29 | [63] |
保安工業區 | 樹林區 | 12.69 | 111 | [64] |
俊英工業區 | 樹林區 | 13.18 | 171 | [65] |
備內工業區 | 樹林區 | 9.65 | 148 | [66] |
新樹工業區 | 樹林區 | 183.34 | 1805 | [67] |
樹林工業區 | 樹林區 | 30.58 | 126 | [68] |
樹德工業區 | 樹林區 | 0.66 | - | [69] |
篤行工業區 | 樹林區 | 3.00 | 2 | [70] |
大湖工業區 | 鶯歌區 | 5.94 | - | [71] |
永吉工業區 | 鶯歌區 | 6.99 | 2 | [72] |
永昌工業區 | 鶯歌區 | 45.16 | 120 | [73] |
桃鶯工業區 | 鶯歌區 | 10.31 | - | [74] |
福安工業區 | 鶯歌區 | 6.46 | 3 | [75] |
福昌工業區 | 鶯歌區 | 10.05 | 14 | [76] |
鶯歌工業區 | 鶯歌區 | 18.93 | 16 | [77] |
介壽工業區 | 三峽區 | 12.51 | 48 | [78] |
林口工一工業區 | 林口區 | 105.62 | - | [79] |
林口工業區 | 林口區、桃園市龜山區 | 59.70 | 91 | [80] |
南亞工業區 | 林口區 | 136.42 | 11 | [81] |
寶林工業區 | 林口區 | 8.28 | 2 | [82] |
中山工業區 | 泰山區 | 29.22 | 242 | [83] |
泰林工業區 | 泰山區 | 12.19 | 85 | [84] |
零星工業區 | 泰山區 | 0.13 | - | [85] |
工商工業區 | 五股區 | 26.13 | 94 | [86] |
中油專區 | 五股區 | 28.41 | 1 | [87] |
成泰工業區 | 五股區 | 5.36 | 1 | [88] |
新北產業園區 | 五股區、新莊區 | 128.66 | 1001 | [89] |
八里工業區 | 八里區 | 36.30 | 79 | [90] |
八里龍形工業區 | 八里區 | 13.79 | 40 | [91] |
中正東一區 | 淡水區 | 4.16 | 29 | [92] |
中正東二區 | 淡水區 | 5.10 | 11 | [93] |
中正東三區 | 淡水區 | 8.43 | 1 | [94] |
淡竹工業區 | 淡水區 | 5.05 | 13 | [95] |
淡海新市鎮工業區 | 淡水區 | 101.15 | 9 | [96] |
北四工業區 | 三芝區 | 6.12 | - | [97] |
北海岸風景特定區都市計畫工業區 | 石門區 | 2.13 | - | [98] |
中正工業區 | 新店區 | 24.89 | 246 | [99] |
安光工業區 | 新店區 | 9.26 | 2 | [100] |
安坑工業區 | 新店區 | 4.11 | - | [101] |
安和一區 | 新店區 | 2.18 | 2 | [102] |
安和二區 | 新店區 | 7.27 | 14 | [103] |
竹林工業區 | 新店區 | 1.89 | - | [104] |
寶橋工業區 | 新店區 | 60.28 | 384 | [105] |
金寶工業區 | 深坑區 | 11.98 | 60 | [106] |
信義工業區 | 深坑區 | 21.33 | 275 | [107] |
石碇工業區 | 石碇區 | 0.91 | - | [108] |
市中心工業區 | 汐止區 | 29.92 | 43 | [109] |
社後樟樹灣工業區 | 汐止區 | 141.57 | 752 | [110] |
保長坑工業區 | 汐止區 | 95.13 | 130 | [111] |
金山工業區 | 金山區 | 2.95 | 1 | [112] |
萬里工業區 | 萬里區 | 0.55 | - | [113] |
一坑工業區 | 瑞芳區 | 11.34 | 1 | [114] |
瑞芳工業區 | 瑞芳區 | 38.31 | 58 | [115] |
雙菁工業區 | 平溪區 | 5.22 | - | [116] |
濱海工業區 | 貢寮區 | 2.79 | - | [117] |
臺北港特定區位於台北港週邊八里、林口一帶約1138公頃土地,為新北市為配合台北港開港所規劃之都市更新計畫,特定區內預定為物流、運輸、倉儲、會議中心等使用,「台北港特定區」正由內政部區域委員會審理,將台北港提升為國際商港[118]。
新北市是全球唯一市內有三座核能電廠的都市,其中位於石門區的第一核能發電廠與萬里區的第二核能發電廠目前商轉中,貢寮區的第四核能發電廠已經興建完畢,唯臺灣社會對於核四是否運轉仍有諸多正反意見,目前尚為封存狀態[119];火力發電廠則有位於林口區的林口發電廠,啟用於1968年,為當時台電系統容量最大(30萬瓩)之可燃煤及燃油火力發電機組[120]。水力發電廠部分則有新店區的桂山發電廠,桂山電廠下轄五座機組,其中四座位於新北市,皆位於新店溪水系流域,分別為桂山機組、烏來機組、粗坑機組及翡翠分廠[121]。
新北市的人口眾多,市區的交通流量十分龐大。每逢尖峰時段或假日,經常會有大量人潮、車潮流動於市區內或臺北、新北兩市之間,導致市區內各重要幹道常出現交通堵塞的情形。為求儘可能在短時間內疏散人潮、車潮,並減少塞車情形,因此除了一般道路外,亦興建多條快速道路與聯外橋梁。但因新北市的主要行政區過去皆為全面依賴臺北市的衛星城市,因此交通建設早期以聯絡新北市與臺北市為主,較少以新北市為主體的交通建設;直到最近台北都會區擴大加上升格直轄市等效應,如台64線、台65線、臺北捷運環狀線、萬大-中和-樹林線及新北捷運淡海輕軌、安坑輕軌、三鶯線等交通建設才逐一興建或規劃完成。
目前新北市板橋區、新莊區、中和區、永和區、新店區、淡水區、土城區、三重區、蘆洲區、泰山區、林口區已有捷運系統。
捷運或輕軌系統位於新北市境內的由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負責規劃與營運事宜。2018年1月26日,新北捷運公司正式成立,成為台灣第四座大眾捷運系統。[122]
新北市境內現有主要高速公路三條,共設有18個交流道及端點。
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呈東西向,為溪北地區的三重、蘆洲、五股、新莊、泰山、林口聯絡台北都會區及臺灣西部各縣市的交通要道;國道三號(福爾摩沙高速公路)亦呈東西向,主要行經溪南的新店、中和、板橋、土城、樹林、三峽、鶯歌。國道一號及國道三號在新北市內可藉由汐止區的汐止系統交流道連接。
國道五號(蔣渭水高速公路)行經市內的石碇、坪林,為台北都會區通往宜蘭縣的交通要道,其中國道五號的雪山隧道有三分之二位於新北市坪林區境內。
另兩條高速公路,雖主要路線不在新北市境內,但均各有一座交流道位於新北市;鶯歌系統交流道位於鶯歌區,用於連結國道二號(桃園環線高速公路)與國道三號;深坑端則位於深坑區,為國道三號甲線的終點。
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
|
國道三號(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
國道五號(蔣渭水高速公路)
|
註:國道1號與國道3號的左右是按照地理位置編排。
其他縣市的快速道路
•水源快速道路
快速公路
|
省道
|
市道與區道
|
服務新北市的主要客運公司包括首都客運、台北客運、新北客運、淡水客運、指南客運、中興巴士、光華巴士、基隆客運、三重客運、國光客運、大都會客運、新店客運、欣欣客運、福和客運。
目前以新北市政府交通局作為主管機關的新北市市區公車由臺北市公車聯營管理中心建立路線編碼系統,並與臺北市聯營公車整合,目前民間常以臺北聯營公車兼指臺北市和新北市的市區公車。除付費聯營公車外,臺北縣時期各鄉鎮市為服務偏遠地區並鼓勵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陸續推出免費公車,升格後新北市政府整合了這些路線,並統稱為「新巴士」。
新北市自行車道包括數條供給民眾休閒及運動使用的自行車專用道路,沿途結合觀光景點,並設置相關公共設施自行車租借系統方便民眾騎乘時使用。
新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是新北市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採用無人化自助式服務。原先的NewBike系統由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建置和營運,2015年4月停用。[124]取而代的是由新北市政府交通局提案、捷安特公司負責建置和營運的YouBike系統。
截至2018年10月22日,YouBike微笑單車於市內設有505個站點。
淡水河曾為台灣唯一具有航運功能的河川,後因淡水河航道逐漸淤塞,其河運也因此沒落。目前新北市境內的碼頭主要是作為觀光用途。
新北市的航空運輸主要依靠鄰近的桃園國際機場與松山機場。興建於1937年台灣日治時期的淡水水上機場位於現今淡水區,曾是台灣的第二座國際機場,但已經在1945年廢止。
新北市境內擁有眾多公共設施,類別則大致包含體育設施、文教設施、社福設施、動保機構、司法機構、交通管理機構及研究機構:
新北市教育主管機管為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根據民國104年(2015年)新北市教育統計年報,104學年度新北市公私立國民小學計216所,其中公立208所、私立8所;公私立國民中學計98所,其中國立1所、公立80所、私立17所[126]。
學校名稱 | 學生人數(人) | 所在地 | 備註 |
---|---|---|---|
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本部) | 9,410 | 三峽區 | 原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華夏校區) | 中和區 | 原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大安區 (臺北市)),接收華夏科大校地所新建的分校區 |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林口校區) | 1,300 | 林口區 | 原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錨點失效]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4,957 | 板橋區 | 原 國立藝術學校、國立藝專 |
國立空中大學(校本部) | 蘆洲區 | ||
致理科技大學 | 11,375 | 板橋區 | 原 致理商專 |
亞東科技大學 | 5,557 | 原 亞東工專 | |
輔仁大學 | 26,661 | 新莊區 | |
淡江大學(淡水校本部) | 27,484 | 淡水區 | 原 淡江英專 |
真理大學(台北校區) | 8,993 | 原 淡水工商專校 | |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淡水校本部) | 5,330 | 原 中國海專 | |
聖約翰科技大學 | 6,539 | 原 新埔工專 | |
東南科技大學 | 7,490 | 深坑區 | 原 東南工專 |
華梵大學 | 3,635 | 石碇區 | 原 華梵工學院 |
明志科技大學 | 4,336 | 泰山區 | 原 明志工專 |
黎明技術學院 | 4,671 | 原 黎明工專 | |
華夏科技大學 | 5,414 | 中和區 | 原 華夏工專,已停招,校地捐贈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醒吾科技大學 | 8,548 | 林口區 | 原 醒吾商專 |
憲兵訓練中心(校本部、林口校區) | 五股區 | 隸屬國防部 | |
宏國德霖科技大學(2017年8月1日更名自「德霖技術學院」) | 7,838 | 土城區 | 原 四海工專 |
景文科技大學 | 8,707 | 新店區 | 原 景文工商專校 |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 | 5,257 | 原 耕莘護校 | |
馬偕醫學院 | 428 | 三芝區 | |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三芝校區) | 原 馬偕護校 |
板橋區
中和區
永和區
土城區
三峽區
鶯歌區
樹林區
新莊區
三重區
蘆洲區
泰山區
林口區
八里區
淡水區
金山區
萬里區
汐止區
瑞芳區
雙溪區
新店區
石碇區
新北市立圖書館為新北市政府成立的公共圖書館,主管單位為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5年5月,位於板橋區貴興路的新圖書總館落成啟用,是臺灣唯一一座24小時全天開放的公立圖書館,同時在新北市各轄區共設有103座分館(其中一般分館60座、親子分館2座、圖書閱覽室33座、親子圖書閱覽室3座、智慧圖書館3座、青少年圖書館1座、文史館1座),新北市立圖書館系統共有館藏約374萬冊。
根據2011年的統計,新北市共有一般醫院(含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58所[127],其中共有二所醫學中心,分別是亞東紀念醫院及淡水馬偕紀念醫院。新北市醫療院所及醫事機構開(執)業人員大多集中在淡水河西岸人口較多的行政區。在醫療院所家數上,以板橋區(538家)最多,中和區(340家)次之,三重區(333家)則排第三;醫事人員數上板橋區(5,054人)排第一,新店區(3,669人)則排第二,中和區(3,198人)再次之[128],但29區中也有高達12區境內完全沒有醫院,可見新北市在醫療資源分布存在較大城鄉差距。2011年每萬人醫事人員數,新北市為72.34人,每萬人病床數則是42.00床。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為新北市政府成立的公立醫院,原為臺北縣立醫院,2010年12月27日改為新北市立聯合醫院[129],目前有板橋院區、三重院區、土城院區三個院區。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於新北市則轄有臺北醫院及雙和醫院,其中雙和醫院為衛服部委託台北醫學大學興建經營的大型醫院,是臺灣首家BOT的醫院[130]。
文化局下設文化設施、文化發展、藝文推廣、文化資產、藝術展演等五個業務科,並有新北市立圖書館、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等五個二級機關。此外,亦管理新北市藝文中心(板橋)、新莊文化藝術中心、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林家花園)、板橋435藝術特區、「府中15-新北市紀錄片放映院;新北市動畫故事館」及「坪林茶業博物館」等藝文館舍及設施。
新北市通行現代標準漢語,其他通行的漢語有臺語(臺灣閩南語);部分受過臺灣日治時期教育的年長市民能以日語溝通。
臺語腔調有偏泉腔、偏漳腔和泉漳混合腔,偏泉腔分佈於三重、蘆洲、永和、新店、新莊、泰山、樹林、五股、林口、三峽、鶯歌、深坑、石碇、坪林、淡水、八里、三芝、平溪、汐止、瑞芳部分地區;偏漳腔分佈於板橋、土城、中和、石門、金山、萬里、貢寮、雙溪、瑞芳北半部;泉漳混合腔分佈在烏來北半部。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為其出版文學作品的作家、學者,有:施翠峰、許俊雅、陳淑貞、莊華堂、應鳳凰、梁景峰、李魁賢、郭楓、周煥武、張德本、陳鴻森、柯錦峰、杜文靖、張放、麥穗、廖清秀、王少濤、周明德、鄭清文、楊麗玉、吳漫沙、張香華、賴永松、莫渝、林鷺、張芳慈、歐宗智、邱各容、吳鈞堯、一信、賀志堅、秦賢次、林盛彬、巴陵、李宗慈、黃瑋琳、顏艾琳、陳謙(陳文成)、潘秋榮、莊媛櫻、林輝熊、畢璞、陳若曦、戴寶村、蔡碧嬋、陳天嵐、林煇琨、李元貞、張我軍、高前、王昶雄、黃得時。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於空軍三重一村設有新北市眷村文化園區。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於2010年第一次辦理臺北縣眷村文化節,後續轉型為「新北市竹籬笆藝文季」,並於2011年至2015年連續辦理。
『新北市博物館家族』是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聯合境內公私立博物館所組成,目前成員如下:
目前新北市共有文化資產168筆,其中古蹟74筆、歷史建築50筆、遺址4筆、文化景觀4筆、傳統藝術23筆、民俗及有關文物8筆、古物5筆[137]。
有形文化資產方面:至2012年2月11日為止,新北市文化局與新北市立文化中心,已經調查研究並且出版成果的有形文化資產有:
無形文化資產方面:至2012年2月11日為止,新北市文化局與新北市立文化中心,已經調查研究並且出版成果的無形文化資產有:
新北市的宗教概況與臺灣宗教概況大致相同,以佛教、道教及臺灣民間信仰為主。
早期世居新北的凱達格蘭族崇尚萬物有靈的泛靈信仰[138]。16世紀西班牙會士曾傳入天主教,歷經荷西戰役後,被迫中斷。隨著17世紀漢移民帶來了屬於漢字文化圈的香火,逐漸改變新北原生宗教風貌。在清領時期,臺灣社會普遍「重儒道輕釋佛」[139],民眾崇尚道教與儒教三綱五常觀念,佛教較不振。清領後期西方傳教士馬偕博士為臺北帶來了西方的基督信仰的長老教會。
二次大戰及國共內戰之後,大量新移民遷入,傳入諸多新宗派。1950年代之後,大規模南部、中部居民移入新北,亦將其祖居地守護神分靈入城,此時期除了本地鄉土神以外,以祭祀媽祖、王爺、關公、佛祖、觀音等居多,也有不少祀奉神農大帝的廟宇。大臺北地區佛道教寺廟數量之多,冠於北臺灣,教派之廣幾涵蓋各神佛,堪稱臺灣宗教總匯。除了傳統漢人宗教,也有西方的基督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新北市有臺灣唯一東正教禮拜聖堂。
為推動市內觀光軟硬體之發展與建設,新北市觀光旅遊局已於2007年10月1日成立[140]。
新北市幅員遼闊且兼具城鄉風情,市內的旅遊資源呈現多樣化的特色;新北市的東北、北部、西北部均臨海,海岸線長達120餘公里,市內北海岸與東北角海岸擁有豐富的海景奇觀及海岸風光,南部則為中央山脈北端雪山山脈的支稜,山多溪谷多,為新北市內陸地景的一大特色,也是重要的觀光資源。
除各種地貌景觀外,新北市的人文景觀亦十分豐富,有鶯歌陶瓷、三峽藍染、坪林茶葉文化、淡水景觀、烏來溫泉文化、平溪天燈文化等濃厚的歷史人文特色。
新北市過去多為小型地方商圈,直到升格為直轄市、位於市政府所在地板橋區的新板特區開發成型後,跨行政區的都會型商圈才真正出現。
目前新北市體育事務主管機關為新北市政府體育處。負責新北市各項體育相關的行政業務與推廣活動辦理。
新北市的屬地球隊有TPBL新北國王和新北中信特攻,兩隊共同使用新莊體育館為主場館。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富邦悍將將新莊棒球場作為主要場地的根據地。另外亦有新北市成棒隊和職業電競隊新北金礦。
板橋場區
土城場區
新莊場區
蘆洲場區
中和場區
林口場區
樹林場區
泰山場區
淡水場區
汐止場區
三重場區
鶯歌場區
三峽場區
永和場區
五股場區
新店場區
新北市與臺北市同屬大台北都會區,兩城市交流密切。 「雙北合作交流平台」自104年迄今已經舉辦超過30場次小組會議,著重在合作增進與市民生活相關的議題,辦理「公車動態資訊系統整合計畫」、「雙北連絡橋梁道路清潔維護」、「雙北殯葬設施合作」、「雙北合辦就業博覽會」,另闢駛22條跨縣市快速公車,提供大臺北共同生活圈便利通行;擴增全國最多YouBike租借站達302站,提供超過5,800輛公共自行車;已完成首座雙北合作跨市橋梁(臺北橋三重往臺北方向)增設自行車道工程並開放通車;原先在雙北市聯營公車價差補貼款爭議部分,也經由雙方協商取得共識。
新北市與北臺灣7縣市(宜蘭縣、基隆市、臺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與苗栗縣)的跨域合作始於2003年簽署「北臺區域發展合作備忘錄」,2004年簽署「北臺區域都市發展策略聯盟備忘錄」,2005年成立「北臺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2006年共同發表「北臺區域合作宣言」,訂定「北臺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組織規程」,有計畫地逐步展開區域聯盟的合作。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