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二级行政区划类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地級行政區 即「地區級別行政區」,是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中常規的第二級行政區劃單位,包括地級市、地區、盟、自治州等。
地級行政區隸屬於省、自治區、直轄市等省級行政區之下;下轄若干個縣、區、縣級市、旗等縣級行政區[註 1]。地級行政區本級黨政機關的行政級別為正廳級。
實際上,省轄市與地級市並不完全相同。省轄市是在省或自治區直轄下的市,既可以是地級市,也可以是縣級市(如海南省的五指山市)。
1950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即開始根據《共同綱領》設置級別介於省縣之間的民族自治區,惟名稱上自治區的行政級別無法以省、縣區分。
1954年憲法正式確立自治州作為省縣之間的行政區劃級別,同時允許「較大的市」設立市轄區,為非民族自治區域實行四級行政區劃埋下了伏筆。但由於市轄區行政級別未明確,因此除自治州外,中國大陸大部分地區仍施行省、縣、鄉三級行政區劃。此時,各省已設置有大量的省縣之間的「行政專區」,內蒙古自治區設有自治區、旗/縣之間的盟,但這些單位都不選舉人大、不設置政府,不屬於正式的行政區。
1978年憲法中正式允許「較大的市」(非直轄市)轄縣,使非民族自治區域有了設立四級行政區劃的法律基礎。
1983年前,地級行政區包括盟、自治州、地區、省轄市。地區、盟作為「地級行政區」類型屬虛級。省轄市的行政地位一般認定與「地區」相當,官方統計多將其與縣級市同劃為「市」,同時作為區劃和城市的概念。
1983年開始推行地級行政區劃改革,「省轄市」開始改為「地級市」,全面推行「市管縣」和「市管市」,並將「地級市」完全納入「地級行政區」,「地級行政區」由虛轉實演變為第二級地方行政區劃。隨之出現全局性的地市合併,建立中心城市。至1986年,地級市達到166個,占324個地級行政區的51.2%,成為地級行政區的主體。
「地改市」,即撤銷地區建制,改為地級市建制,包括撤地建市(撤地區建地級市)和地區、地級市合併。「地改市」為1983年開始的「地級行政區改革」主要內容。1982年及其以前,地區為地級行政區的主要形式。1982年地區數170個,占318個地級行政區的53.5%;2004年僅存地區17個,占333個地級行政區的5.1%;2017年僅存地區7個,分布在新疆、黑龍江和西藏[1]。
1954年憲法中,就正式確立了自治州作為省縣之間的行政區劃級別;專區行政公署作為省、自治區派出機構不是行政區劃。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地區行政公署的辦事機構和政府機構類似。從法律上廣泛確立「地區」則源自「文化大革命」(「文革」)時期。文革期間「專區」的法律地位發生重大變化,其行政管理機構——「專區行政公署」改為黨政合一的革命委員會,專區改稱為「地區」,1970年全國對專區全面改稱為「地區」。197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地區設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地方各級革命委員會即是地方各級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同時又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從而在根本大法中默認了地區作為一級行政區劃的建制。至此,中國大陸行政區劃三、四級制並存、以三級制為主的體制開始演變為以四級制為主。1978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其修正案恢復地區行政公署作為省、自治區派出機構的法律地位,不過正式允許「較大的」(省轄)市轄縣,奠定了今天省、市、縣、鄉四級行政區的法律基礎。
1949年中國大陸行政區劃之專級行政區(第二級地方)共293個,其中195專區、8盟、54省轄市、21行政督察區、4行政區、1行署區、1特區、1直轄區、1委員會、2行署、1礦區、3基巧、1噶本(根據《中國政區地理》,劉君德主編)。其時由於正處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主要沿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時期的區劃體制。到1959年共有153個專區級行政區(不含台灣省和西藏地方),4行政區、119專區、29自治州和7盟,另外省轄市為納入。
年份 | 合計 |
盟 | 辦事處 |
管理局
| |||||
---|---|---|---|---|---|---|---|---|---|
*1959年 | 159 | 119 | - | 29 | 7 | 4 | ? | - | - |
1961年 | 234 | 135 | - | 29 | 7 | 3 | 58 | - | 2 |
1963年 | 265 | 151 | - | 29 | 7 | 2 | 76 | - | - |
*1965年 | 205 | 168 | - | 29 | 7 | 1 | ? | - | - |
*1970年 | 211 | - | 174 | 29 | 7 | 1 | ? | - | - |
*1971年 | 209 | - | 172 | 29 | 7 | 1 | ? | - | - |
*1972年 | 211 | - | 174 | 29 | 7 | 1 | ? | - | - |
*1973年 | 211 | - | 174 | 29 | 7 | 1 | ? | - | - |
1974年 | 289 | - | 174 | 29 | 7 | 1 | 78 | - | - |
1976年 | 301 | - | 176 | 29 | 7 | 1 | 88 | - | - |
1977年 | 310 | - | 175 | 29 | 7 | 1 | 97 | 1 | - |
1978年 | 307 | - | 173 | 29 | 7 | 1 | 97 | - | - |
1979年 | 312 | - | 171 | 29 | 8 | 1 | 103 | - | - |
1980年 | 311 | - | 170 | 29 | 9 | 1 | 102 | - | - |
1981年 | 315 | - | 168 | 30 | 9 | 1 | 107 | - | - |
1982年 | 319 | - | 170 | 30 | 9 | 1 | 109 | - | - |
說明:帶「*」表示合計未計入省轄市 |
隨著1983年開始的「地級行政區劃改革」,隨之出現全局性的「地市合併」——建立中心城市。目的是打破多年來市縣之間的行政壁壘和城鄉分割、工農分離的格局,發揮中心城市對農村拉動作用,但後來弊端越來越多,尤其是一些不具備經濟輻射能力的城市強行升格,現在與轄縣矛盾加大,弊端明顯。
在各個省、自治區,省、縣、鄉三級行政體制實際為省、地、縣、鄉四級行政體制由此造成諸多弊端。一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政令不暢;二是財力過於集中地市一級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而忽視縣級建設。目前要求直管的呼聲很高,自2002年開始,湖北、浙江等部分省漸漸實行在經濟上省直管縣的辦法,行政管理層級開始出現變化,如湖北省出現局部的「省直管市」——省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的「縣級市」。
年份 | 合計 |
盟 | ||||
---|---|---|---|---|---|---|
1983年 | 323 | 138 | 31 | 8 | 1 | 145 |
1984年 | 323 | 135 | 31 | 8 | 1 | 148 |
1985年 | 327 | 125 | 31 | 8 | 1 | 162 |
1986年 | 325 | 119 | 31 | 8 | 1 | 166 |
1987年 | 326 | 117 | 30 | 8 | 1 | 170 |
1988年 | 334 | 113 | 30 | 8 | - | 183 |
1990年 | 336 | 113 | 30 | 8 | - | 185 |
1991年 | 338 | 113 | 30 | 8 | - | 187 |
1993年 | 335 | 101 | 30 | 8 | - | 196 |
1994年 | 333 | 89 | 30 | 8 | - | 206 |
1995年 | 334 | 86 | 30 | 8 | - | 210 |
1998年 | 331 | 66 | 30 | 8 | - | 227 |
1999年 | 331 | 58 | 30 | 7 | - | 236 |
2000年 | 333 | 37 | 30 | 7 | - | 259 |
2001年 | 332 | 32 | 30 | 5 | - | 265 |
2002年 | 332 | 22 | 30 | 5 | - | 275 |
2003年 | 333 | 18 | 30 | 3 | - | 282 |
2004年 | 333 | 17 | 30 | 3 | - | 283 |
2005年 | 333 | 17 | 30 | 3 | - | 283 |
2006年 | 333 | 17 | 30 | 3 | - | 283 |
2007年 | 333 | 17 | 30 | 3 | - | 283 |
2008年 | 333 | 17 | 30 | 3 | - | 283 |
2009年 | 333 | 17 | 30 | 3 | - | 283 |
2010年 | 333 | 17 | 30 | 3 | - | 283 |
2011年 | 332 | 15 | 30 | 3 | - | 284 |
2012年 | 333 | 15 | 30 | 3 | - | 285 |
2013年 | 333 | 14 | 30 | 3 | - | 286 |
2014年 | 333 | 12 | 30 | 3 | - | 288 |
2015年 | 334 | 10 | 30 | 3 | - | 291 |
2016年 | 334 | 8 | 30 | 3 | - | 293 |
2017年 | 334 | 7 | 30 | 3 | - | 294 |
2018年 | 334 | 7 | 30 | 3 | - | 294 |
2019年 | 333 | 7 | 30 | 3 | - | 293 |
2020年 | 333 | 7 | 30 | 3 | - | 293 |
2021年 | 333 | 7 | 30 | 3 | - | 293 |
2022年 | 333 | 7 | 30 | 3 | - | 293 |
從1988年至今,僅存兩種類型的地級行政區:
以及兩種類型的地級派出單位:
華北地區共有34個地級行政區:
東北地區共有36個地級行政區:
華東地區共有76個地級行政區:
中南地區共有83個地級行政區:
西南地區共有53個地級行政區:
西北地區共有51個地級行政區:
在南亞國家,如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國,省(邦)與縣存在之間存在一種准行政區,多譯作專區,參見:印度行政區劃、印度分區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