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水市
中國甘肅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水市,古稱上邽、成紀、秦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是甘肅省人民政府批覆的甘肅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甘肅省第二大城市,隴東南中心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次核心城市,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位於渭河上游。市境北界平涼市,西鄰定西市,南接隴南市,東毗陝西省寶雞市。
Remove ads
地處黃土高原與秦嶺交界,西北部為黃土梁峁和溝壑區,東南部秦嶺、關山為土石山區和森林。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渭河自西向東橫貫市境。全市總面積14,277平方公里,人口331.17萬,市人民政府駐秦州區。
天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有「西北小江南」之稱。境內文化古蹟甚多,其中麥積山石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Remove ads
歷史
先秦時期,秦國的早期都邑——秦邑在天水市境內。春秋秦武公十年(前688年)時,秦國在此地置邽縣,與冀縣(今甘谷縣)同為中國設縣之始,後歷稱上邽縣、成紀縣、秦州。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分隴西郡設天水郡,其名源自於「天河注水」的傳說,因而有「天水」之名。東漢、三國期間改稱漢陽郡,西晉時改回天水郡。又因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於境內設秦州,後廢,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年)復設。直至清代,秦州直隸州轄境仍相當於今日天水之範圍。
民國2年(1913年),全國廢州,以原秦州直隸州直轄地設天水縣,歷屬隴南道、渭川道、甘肅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1949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天水縣,成立天水分區行政督察區,後改稱天水專區。1950年2月,析天水縣設置天水市。1985年7月,撤銷天水地區,天水市升為地級市,天水縣併入天水市,設立秦城、北道兩區,將原屬天水地區的徽縣、兩當、西和、禮縣劃歸新設的隴南地區,漳縣劃歸定西地區。2004年9月30日,國務院批准秦城區更名為秦州區、北道區更名為麥積區,2005年1月1日正式更名。[1]
Remove ads
地理
天水市以秦嶺為界線,地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渭河流經本市北部,秦嶺以北諸河流皆匯入渭河;嘉陵江西源——西漢水(亦名犀牛江)發源自本市南部,秦嶺以南各河流皆匯入嘉陵江。
天水是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與敦煌、武威、張掖、酒泉乃至新疆曾所擁有的諸多千佛洞並為佛國古道上的歷史見證。麥積山石窟有西魏文帝次子武都王元戊為其母追善的佛洞數座。
天水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地帶,加之地形複雜,因此不同區域的氣候有明顯差別,北部降水明顯少於天水南部,冬季氣溫在冰點上下,因此亦是冬季集中供暖的南界所在,降水較少。夏季稍微悶熱,全年降水都在5月至9月集中。一月平均溫為−2.0℃;七月平均溫22.8℃。在春季期間,天水有時受到揚塵天氣的影響,秋季以陰雨天氣為主。全年日照時數約1910小時(43.6%)。
政治
|
|
Remove ads
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天水市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Remove ads
人口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2,984,659人[12]。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262,549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277,890人,下降8.52%,年平均增長率為-0.89%。其中,男性人口為1,499,444人,占總人口的50.24%;女性人口為1,485,215人,占總人口的49.76%。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0.96。0-14歲的人口為620,206人,占總人口的20.78%;15-59歲的人口為1,857,154人,占總人口的62.22%;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507,299人,占總人口的17%,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384,911人,占總人口的12.9%。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360,186人,占總人口的45.57%;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624,473人,占總人口的54.43%。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786,656人,占93.37%;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98,003人,占6.63%。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260,090人,下降8.54%,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02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17,800人,下降8.25%,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02個百分點。
經濟

天水是甘肅經濟開發較早的城市,亦是西北地區的工業重鎮,關中-天水經濟區唯一位於甘肅省的城市。目前工業以加工製造業為主體,電子電器、機械製造、輕工紡織三大行業為主導。
2022年,全市生產總值813.88億元,比上年增長5.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5.65億元,增長6%;第二產業增加值220.32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437.91億元,增長5.2%。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19.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7.1%,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3.8%。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7538元,比上年增長5.7%。[13]
交通
天水地處西安、蘭州兩大城市之間, 連霍高速、
310國道、
316國道穿城而過。與周邊縣區也有高速公路連接,其中連接天水市秦州、麥積兩大城區的
天北高速為甘肅省第一條高速公路。目前天水北繞城高速和南繞城高速正在建設中。
天水站是隴海鐵路的沿線車站,是中華民國政府在大陸建成的最後一座火車站,屬蘭州鐵路局管轄,為客貨運一等站。天水南站於2017年7月9日隨寶蘭客專一起開通運營。天水至隴南鐵路正在建設中,線路從三陽川站至隴南西站。此外,蘭州至漢中高速鐵路天水段也在規劃中。
天水機場於2008年9月28日啟用,是軍民合用機場,開設往來西安、天津、重慶、杭州、南京、大連以及銀川的航線。天水軍民合用新機場遷建工程已經開工。
市內運營著眾多的計程車,公交系統與主城區的周邊鄉鎮都有專線,天水有軌電車一號線一期已經通車運營,1號線起點在秦州區五里舖,終點麥積區天水火車站。二期在建。
旅遊

天水是華夏文明和漢民族的重要發源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榮譽。伏羲文化、軒轅文化、大地灣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石窟文化交相輝映。境內文化古蹟甚多,現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296處,其中麥積山石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教育
- 高等學府
- 天水師範學院
- 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甘肅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高級中學
- 甘肅省天水一中(省級示範)
- 天水市第二中學(省級示範)
- 天水市第三中學
- 天水市第四中學
- 天水市第六中學
- 天水市第八中學
- 天水市第九中學(省級示範)
- 初級中學
- 天水市逸夫實驗中學
- 天水市第五中學
- 天水市龍園中學
- 天水市第七中學
- 職業教育
- 天水市第二師範
- 天水市衛生學校
- 天水市職業技術學校
姊妹城市



參看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