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山石窟

中国甘肃天水市佛教石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麦积山石窟map

麥積山石窟是位於中國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麥積鎮草灘村麥積山佛教石窟。所謂中國「四大石窟」,即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2000年)、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加上重慶大足石刻或麥積山石窟。前四個都以自身單獨登錄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1987年、龍門石窟2000年、雲岡石窟2001年、大足石刻1999年),麥積山則於2014年以「絲路廊道」33個地點組團式登錄世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Maijishan Cave-Temple Complex)。[1]亦是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快速預覽 麥積山石窟, 位置 ...
麥積山石窟
Thumb
位置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麥積鎮草灘村麥積山
座標34°24′22.07″N 105°8′4.28″E
隸屬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標準文化:(ii)(iii)(v)(vi)
參考編碼1442-028
登錄年份2014年(第38屆會議
面積483.71公頃(1,195.3英畝)
緩衝區1,259.28公頃(3,111.7英畝)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麥積山石窟
分類石窟寺
時代北魏
編號1-38
認定時間1961年
Thumb
關閉

中國佛教石窟中,敦煌石窟克孜爾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以壁畫著稱,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大足石刻等以石雕聞名,而麥積山石窟獨以泥塑冠絕於世,被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3]麥積山石窟開鑿於山體西南、南、東南三側的峭壁上,洞窟之間有層層相疊的棧道相連。[4]因形似垛而得名。

保存情況

地震破壞,石窟被分隔為東崖和西崖。[4]東崖長53米,洞窟分布高度在0米至37米之間;西崖長63米,洞窟分布高度在10米至47米之間。兩崖總面積合計超過3000平方米。[5]:4114

現存各代洞窟198個,編號分別為1號至196號、217號、218號。東崖57窟,西崖141窟。[5]:4114

現存雕像、塑像共12182身,包括泥塑7866身(圓塑953身、浮塑4342身、影塑2571身)、石雕3995身、石胎泥塑312身、木雕9身。[5]:4114

另有壁畫1065.2平方米,石碑18座,題記222處。[5]:4114

43和44窟

43和44窟均為特窟。43窟為麥積山最早的崖閣式建築。窟外檐為仿木結構建築,面闊三間,廡殿頂。此窟為西魏文皇后乙弗氏的墓窟,即史書記載的「寂陵」。其作為陵墓和佛教瘞窟雙重性質的窟由三部分組成:前廊,享堂,柩室。中室(享堂)中央有宋代塑一佛二菩薩,中心佛塑像背後有泥塑浮雕一龍椅和兩側各一尊合掌菩薩。佛塑像下方台基便是柩室的入口。中室的空間對應了古代要在墓地中「居廬」守孝中的草廬建築空間,應是武都王元戊的服喪之處。後室(柩室)為長方形墓室,其面積說明乙弗氏並沒有遵守「尼禮」火葬,而是按照皇后身份入葬。[6]

Thumb
深圳南山博物館展覽44窟複製品

44窟位於43窟西側不足十米,窟內現存一佛二菩薩一弟子。正壁主佛高1.60米,雙手施無畏印與願印[7]此主佛不僅是西魏泥塑佛像藝術之巔峰,也是北朝時期石窟造像的精品之作。主佛風格相對於之前的北魏晚期造像風格產生了突變,佛像女性特點明顯。此佛像應是按照43窟乙弗氏的「容像」直接參考而塑造的,表現出一個中年女性的特點。此窟的功德主有可能是武都王元戊或秦州司馬蘇亮[6]

歷史

Thumb
1962年,吳作人蕭淑芳夫婦在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的創建年代為十六國後秦,此後西秦北魏西魏北周相繼開採,五代又加重修;70%以上的石窟為北朝時期的作品。[4][8]

734年,唐代詩人杜甫遊覽此地,25年後寫下一首詩《山寺》。

明代之後,麥積山石窟一度湮沒無聞。[4]1940年,天水人馮國瑞在整理地方文獻的過程中,得到了大量麥積山的資料,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41年,馮國瑞邀遊人共登麥積山,對石窟做了第一次實地調查。馮國瑞為麥積山的石刻、造像等藝術珍品所震撼,回家後用了兩個月的時間,編寫了《麥積山石窟志》一書,交付出版。消息傳出後,《大公報》、《益世報》等先後進行了專題報道,在國內引起了巨大反響,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麥積山石窟從此享譽海內外。[9]

世界遺產

2001年,麥積山石窟與仙人崖石門曲溪街亭溫泉共同組成了麥積山景區(Maijishan Scenic Spots),進入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預備申報自然與文化雙遺產[8]

2014年,麥積山石窟以「麥積山石窟-廟宇建築群」(Maijishan Cave-Temple Complex)之名,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33處遺產點之一,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1]

圖片

Thumb
從麥積山上放眼看四周的冬景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