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占领行动,又称“612示威”[15]、“金钟冲突”[16]以及“612暴动”[17],是2019年6月11日深夜起,香港市民自发的集会及占领街道运动,主要地点在金钟与中环,目的在于要求香港特区政府撤回修订逃犯条例。凌晨时份,有基督徒于香港立法会外通宵聚集咏唱圣诗。12日早上约8时,大量市民由原先于金钟添马公园一带集会,冲出夏悫道与龙和道,以阻止香港立法会恢复草案二读辩论[1]。
警方于下午3时47分施放催泪弹[18]。警察在8月12日公布更新数字,在清场期间发射逾240枚催泪弹、约3发布袋弹、约19发橡胶子弹和约30发海绵弹镇压[19],逾80人受伤,多名示威者头部中枪,2人伤势非常严重。其中一名香港电台外派司机怀疑因被催泪弹击中,头部受伤[20]。
警察在获得不反对通知书的集会范围,中信大厦附近施放多枚催泪弹,并且包围示威者,不提供撤退路线,险酿人踩人事件。
在示威行动期间,香港立法会秘书处宣布立法会主席决定取消6月12日的立法会大会(当日早上宣布延迟,下午宣布取消),延后审议条例修订草案。6月13日凌晨,示威者散去[6][5]。在冲突完结后,立法会秘书处亦先后宣布取消当日13日和翌日14日的立法会大会[21]。警方在示威完结后,开始拘捕行动,多名示威者在医院被拘捕。6月15日,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布暂缓修例,“直至完成沟通解说及聆听意见为止”[4][22]。
背景
继2014年雨伞革命占领街道之后,是次示威者再次试图以占领街道之方式,以使政府正视示威者诉求。上次928事件施放了87枚催泪弹,今次612事件施放了240枚,20发布袋弹及数发橡胶子弹。[24]
经过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特别是2019年6月9日香港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游行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仍发声明表示不会撤回逃犯条例修订[25]。因此,大量反对条例的香港市民纷纷决定于修订条例二读开始之日——6月12日罢工、包围立法会及占领一带的道路,以阻止条例审议及通过[26]。6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和香港演艺学院学生会举行联合记者招待会。7位代表成员呼吁于大专学界于6月12日罢课,以抗议政府修订逃犯条例及让出时间参与于6月12日举行的示威,阻止草案通过[27]。
行动过程
警方事前调动5000警力护卫立法会大楼、政府总部及周边区域,是继201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访港(9,000警力)、2016年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访港(6,000警力)后第三大规模的警力部署。5000警力包括各总区应变大队(Regional Response Contingent,每队逾800余名警员),并每天均有近200名特别战术小队(俗称“速龙小队”)警员。[28]
警方在6月11日晚上先派港岛总区应变大队及速龙小队驻防,合共1000人。[28]
在6月11日晚7时至8时,市民计划到金钟添马公园聚集唱圣诗。大批警员在港铁金钟站搜查市民的背囊和身份证,被搜查的年轻人一字排开站在大堂的墙边,而且检查完毕后不准他们离开。有市民不服上前拍摄,双方因而发生口角。[29][30]
其后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邝俊宇、朱凯廸、谭文豪、林卓廷和杨岳桥等人到金钟站监察警方行动,部分市民亦批评警方行为“制造白色恐怖”,要求警方收队和道歉。[30]另一方面,海富中心麦当劳内亦有多名警员搜查市民[31][32]。
6月11日,警方预计会有反对逃犯条例的示威活动,故在添马公园及立法会大楼附近布防,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亦以保养为由围封公园部分草地[33]。立法会发出“黄色警示”,而立法会示威区和政府总部公民广场亦被封闭[34]。得到不反对通知书的香港基督教教牧联署筹委会举行第二晚的“72小时马拉松祷告”活动,于添美道敬拜。参加者在场颂唱诗歌及祈祷,更吸引不少打算于金钟一带野餐的人士参与[35]。示威者及网民亦使用Telegram等社交软件沟通及讨论,亦有不少团体在这些社交软件上设立资讯频道[36]。
当晚不少市民开始进入金钟的添马公园观星及于草地上野餐,直至6月12日早上[37]。6月12日早上,香港基督教教牧联署筹委会举行第三日的“72小时马拉松祷告”﹙早场﹚活动[38],并有多名牧师参与。
-
原定二读前夕,示威者聚集在立法会大楼外
-
早上的添马公园已经聚集大量人群
-
香港基督教教牧联署筹委会在添美道举行“72小时马拉松祷告”活动
早上,多辆汽车围绕金钟慢驶,制造交通挤塞及阻止立法会议员进入立法会审议条例。早上约9时35分,金钟道东行方向、统一中心外有四辆私家车死火,停在马路中央,横卧在4条行车线上。金钟其他多条道路亦出现交通意外,令交通瘫痪,无人受伤[39]。
早上约10时,一辆城巴尝试在告士打道东行线倒车,惟因车身过长,横跨4条行线,旁边已无任何车辆,而巴士车头则与行车方向相反。[40]
早上7时55分,在添马公园一带的示威者冲出夏悫道与龙和道,展开占领行动[1]。之后半小时间,示威者及警察间互相争夺路面控制权,直至8时30分大量示威者占领告士打道及夏悫道六条行车线[6]。
-
示威者占据立法会道和龙汇道
-
下午12时15分,示威者进一步占领金钟道
早上9时许,在警方开始清场前,公立医院前线医护人员收到医管局总部以电邮方式发出的指示,要求急症室医护人员记录当天在立法会外集会的求医者身份,并分类为:警察、记者、市民或其他。 该件电邮题为“Mass gathering outside Legco on 12 Jun 2019”﹙2019年6月12日立法会外的集会﹚。 [41]
在下午约3时半,警方在龙和道及添华道交界举上红旗。15分钟后,示威者冲破防线,进入立法会示威区,向警方投掷砖头等大量杂物[42],警方发射橡胶子弹及布袋弹,并施放催泪弹。5分钟后,示威者不支后退,防暴警察重夺立法会示威区控制权并持续发射催泪弹[43]。
当时在现场的多名牧师及传道人其后举行记者会,讲述所见所闻,指下午约3时至3时半示威者并没有冲突警方防线,都是示威者遭受催泪弹及警棍攻击;并指出警方于3时半突然后退,使示威者见有空位向前移动时,警方才有理由以催泪弹驱散人群[44],并引发后续冲突。
下午4时20分,警察于龙和道及添华道交界举起黑旗并施放催泪弹。期间有警察攻击倒地的示威者及把枪指向示威者[45][46]。示威者撤至大会堂附近[43]。下午4时38分,警方将防线从夏悫道推前至立法会附近。示威者将水樽等杂物投向警察,使其暂时后退并再次施放催泪弹[43]。下午5时40分,警察再于夏悫道施放催泪弹,并倚此从海富中心天桥推进至远东金融中心。示威者退守干诺道中。48分,示威者再退至统一中心一带。54分,警察再次在夏悫道上前进并清理障碍物,示威者在天桥设置新障碍。6时7分,双方在力宝中心外对峙[43]。
期间,有警察在未有警告的情况下开枪,橡胶子弹击中示威者右眼,该名示威者并无作出任何攻击行为[47]。该名示威者其后曾以暴动罪被捕,及后右眼仅余视力2.5%。之后,该示威者表示将会要求法庭宣告有关武力违法、违反警察通例第 29 章〈武力及枪械的使用〉以及要求就案件对他的人身伤害作出赔偿。[48]香港电台发言人伍曼仪称该台一名外判司机在下车时疑被警察催泪弹击中,一度心脏停顿;在接受其他传媒司机急救后,获送上救护车载往玛丽医院,现时情况稳定及清醒[49]。
有警员在添美道与夏悫道交界,一度以枪口朝向身穿反光衣、准备转身离去的记者,并向记者发射催泪弹,催泪弹在其左脚旁约一米外爆开。记者见状转身,再度向警员并机拍摄,警员随即以水平高度开枪。一名外国记者开始朝警方呼喊“You shoot journalist!(你射记者)”加以阻止,并指“This is STILL Hong Kong, not China, NOT YET(这里仍是香港,不是中国,还不是)”。[50]
警方开始于下午4时在立法会示威区施放催泪弹之际,目击者指出警方在没有任何警告下,向讲台发射催泪弹。同时,警方从添美道及龙合街两边以催泪弹夹击集会人士。[51]他们指,当时的群众由错愕变成慌乱,纷纷涌向最近的逃生出口中信大厦。由于中信大厦一边玻璃门被上锁,示威者只能透过另一边玻璃门、以及旋转门进入该大厦逃生,但每次只能容纳2至3人通过,数以百计示威者滞留门外。目击者指,近千人当时不断涌入中信大厦,但当时只有一道窄门让示威者逃生,中央的旋转门亦因大厦内外群众从相反方向推门而卡死。当时,由于警方向门外的人群外围投放催泪弹,令群众更集中逼近玻璃门。为免令门外群众被困旋转门内,已进入该大厦的示威者阻止门外的市民继续使用旋转门。[51]在逃生无门及催泪弹刺激下,门外的市民惨叫声和呼救声不绝。[52]
此时,警察突然向人群中央位置发射多枚催泪弹,随即引起群众恐慌。不少人在无处可逃下被逼吸入催泪烟,更进一步争相冲入大厦。在大厦里的示威者则改用铁马继续撞击另一边上锁的玻璃门,希望打破玻璃让外面的人进入,但最终未能成功。警察继续将防线推前,险酿成人踩人惨剧。[51]
部分逃进大厦的示威者让出位置让后来者进入大厦,前往中信大厦的顶层。目击者指,他们人人紧逼在一起,渐渐觉得呼吸困难。当时在大厦内的市民指,在事件发生不久后中信大厦所有楼层、连同后楼梯都逼满逃难的示威者,大楼内的空气的含氧量不断下降,在里面的市民开始感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皮肤受催泪烟刺激,更有人哮喘发作。在群众开始有窒息恐慌之际,曾有示威者寻找出口离开大楼,但发现大门所有出口、连同后楼梯都被锁上。此时,由于每层楼都塞满人群无法逃生,群众在逃走无门下恐慌情绪迅速蔓延。[53]
当时,催泪烟更涌进大厦快速飘上顶层,令情况逐渐恶化。在大厦顶层催泪烟越来越浓的情况下,位于下面楼层的示威者接获顶层的市民呼救,才透过位于二楼、连接的天桥离开大厦疏散人潮,人群其后缓慢地向天桥方向的出口离开,惟警方仍于中信大厦天桥桥下施放催泪弹。目击者指出,整个过程历时约30分钟,沿途看见很多人情绪崩溃。[52]
到2020年,监警会的报告根据警方陈述,指示威者当时的退路畅通无阻,反指民阵搭建的讲台阻挡了示威者视线。不过传真社查证后,发现警方已经在中信大厦正门对出的龙汇道,以及回旋处近添美道位置设防线,并发放催泪烟两边夹击,人群只可进入中信大厦内走避。[54]而曾任监警会国际专家组成员的斯托特也不认同报告这部分的说法。[55]
而太古广场内的商店和扶手电梯在下午6时起已关闭,并且有大量示威者暂避。示威者认为商场职员态度大致友善。[56]
晚间则有更多下班的市民加入行动,占领区进一步扩大,金钟(金钟道、正义道)、中环(干诺道中、爱丁堡广场、康乐广场、德辅道中、毕打街、会所街、昃臣道、德忌利士街、环球里、美利道、遮打道)、湾仔(皇后大道东、轩尼诗道)等地成为占领区[56]。
约下午7时,警察施放催泪弹并将金钟清场,位于干诺道中约200名示威者转往中环毕打街附近及怡和大厦对外的天桥上。警方有消息表示当时未有清场计划[57][58]。
6月13日子夜,仍有千余示威者聚集在夏悫道及爱丁堡广场附近[59]。凌晨1时,大部分示威者已经散去,剩余数十人留在金钟道、干诺道中、夏悫道及中环一带[60]。爱丁堡广场天桥上亦有示威者留守。凌晨2时左右,天桥及夏悫道上仅余数名示威者清理垃圾[59]。早上约6时,政府总部附近已无示威者迹影[6]。早上8时许,夏悫道已全线回复畅通[61]。
香港警务处处长卢伟聪于6月13日的警察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初步点算在行动中警察施放了逾150枚催泪弹、20发布袋弹、数发橡胶子弹,期间亦有使用警棍、胡椒喷雾、催泪水剂等[12]。
相关事件及行动
立法会保安于占领行动期间进一步加强,除继续封锁示威区及要求进入立法会大楼的人士接受安检外,亦加派保安巡逻[62]。多名民主派议员在金钟不同地方守护示威人士,因而亦被胡椒喷雾喷中,包括林卓廷和黄碧云。当时教育界议员叶建源尝试协助林卓廷返回大楼,于是他在立法会停车场出口的铁闸外向保安表明身份及要求进入,然而保安闻言后未有理会,他再三表明有议员受伤,保安仍然拒绝开闸[63]。
早上8时半,由于立法会入口被堵塞,工务小组委员会宣布取消会议[64][65]。
大约早上10时50分,即原定立法会大会会议召开前不足10分钟,立法会秘书处宣布更改开会时间至“稍后时间”[66][67]。
下午近3时,有传媒发现载有建制派议员的小巴离开中区警署,但未知去向。《苹果日报》表示冲突期间,建制派议员获入住警方的安全屋[68]。
冲突爆发后十小时的下午6时,立法会秘书处最终宣布不会在当日召开任何会议,意味二读条例将会最快在翌日的13号开始审议[21]。
翌日早上,立法会继续取消会议。同日下午,立法会秘书处宣布修例二读将会延期举行[3]。
医院管理局资料显示,最少79人受伤求诊,包括56男23女,年龄介乎15至66岁。其中2名男伤者情况严重,13人稳定,在6间医院接受治疗,有64人已经出院。有示威者在金钟受伤后,拒绝登上由港铁安排的救护车,经义工陪同到九龙的公立医院接受治疗[69] ,但有示威者在医院回答警员查问时,说自己来自金钟,便随即被拘捕[70]。
6月11日晚,警察以涉“串谋公众妨扰罪”于新界拘捕一名疑为与行动有关的Telegram群组管理员的男子[71],并逼其将小米手机6解锁[72]。
警方表示已拘捕11人[73],涉嫌袭警、非法集会、暴动等相关罪行。当中涉暴动罪的4人在医院内被捕,包括一名右眼中枪受伤,在拔萃女书院任教的通识科教师、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学生。
警方承认在医院内拘捕示威者[74],有医护人员亦发现警方在医院派出便衣警察搜捕正接受治疗的受伤示威者[75],并指警员不断要求将怀疑因参与示威而受伤的人士送入羁留病房[76]。警方在医院拘捕示威者的做法引起医学界强烈不满,多个医学界组织共同发表联合声明[77],批评警方妨碍医护人员工作,延误伤病者求诊及治疗,破坏医患之间的信任,令受伤的病患害怕求诊及加重伤势[78]。公立医院医生表示“伤者最好不要向医护透露与伤势无关的资料,是枪伤就说枪伤;是棍打伤就说是棍,但不要说是谁打、不要说地区等”,还提醒求诊人士如遇护士召来警察,更必需保持缄默[79]。
6月13日晚,有消息指警方在香港大学李国贤堂宿舍进行调查,而宿舍经理接获警方通知要进行搜证后,寻求立法会议员协助。其后邝俊宇及许智峯到达现场,2名律师及约50名同学在宿舍大堂下商讨。据香港大学学生会学苑在Facebook透露,有4名大学生因示威被捕,其中有2名因游荡罪而被捕。舍监吴兆文指出有2名学生被捕,但晚间并未有警员进入宿舍搜查。与此同时,法律支援团队确认警方并无李国贤堂搜查令[80]。
6月18日,警方因没有足够证据提出检控,对8名以涉嫌游荡为罪名拘捕的示威者撤销检控,他们获无条件释放[81]。
10月24日,于6月12日被警方以涉嫌干犯暴动罪拘捕的5名示威者全数获释放。[82]
一名21岁,任职会所泳池夜间救生员的姓冼男子在2019年9月13日,被控告一项“暴动”罪及两项“抗拒警务人员”罪,是唯一一名在612冲突被控暴动的人士。控罪指被告在2019年6月12日于立法会大楼公众入口,与其他不知名人士参与暴动;并指他抗拒警长34730及警员20338。[83] 2020年5月4日,被告承认暴动罪,两项抗拒警务人员罪则不予起诉。[84] 5月15日,法官指被告罪名严重,以6年监禁作量刑起点,已因被告认罪而予以扣减刑期1/3。宣判被告入狱4年。成为反修例为运动中首宗渉及暴动罪的判刑。
警方就事件见记者,表示欢迎法庭裁决。认为判刑能反映暴动的严重程度。他说去年6月12日有数千名示威者包围立法会并进行堵路行为,当中有人用砖头等物件冲击警方,警员在“别无选择下”施放催泪烟。当日示威者“利用警方的克制”,冲击警方防线,令多名警员受伤。他又指,警方就去年9月29日的港岛区游行后的冲突,以暴动罪起诉98人。暴力非表达意见方法,于不违法的原则下警方尊重表达意见权利,又呼吁年轻人不要作违法行为。[85][86]
一名27岁助理设计师事隔近4年,被控于2019年6月12日,在夏悫道附近与身份不明的人参与暴动,案件在2023年5月17日于东区裁判法院首次提堂,被告获准以5000元现金保释,条件包括交出旅游证件、居于报称地址、每周到警署报到3次等,其间不准离港。[87]
一名25岁担任闭路电视技工的庄姓男士被控1项袭警罪,控罪指被告于2019年6月12日,在湾仔军器厂街与骆克道交界袭击执行职责的警务高级督察。2019年10月于东区裁判法院首次提堂。控罪指警员搭着被告膊头准备调查,被告却转身向他挥拳。[88] 经审讯后,裁判官表示不肯定被告动作是故意还是意外,也不肯定被告是否听到警员表露身份,因此裁定罪名不成立。[89]
另外一名23岁报称电器技工的陈姓被告,在2019年12月被控一项袭警罪,指控被告被追截时推跌一名警长。[90] 被告经审讯后罪名成立,判监一个月,他获准保释等候上诉结果。[91]
一名33岁庾姓公司董事助理,在政府总部外搬动一个铁马至行车路,被控告非法集结罪。他承认控罪,被裁判官判囚14天。律政司不服刑罚过轻,向上诉庭申请刑期复核。最终,上诉庭大幅加刑,改判被告监禁7个月。撰写判辞的法官潘敏琦形容,当日示威者并非只限阻碍警员,而是以行政机关的总部为目标,正面挑战政府管治,被告作为属“火上加油”,刑期需要有足够的惩罚和阻吓力度。[92][93]
另一案件中,有6名人士被控非法集结罪,年龄为19至28岁,包括:王姓学生、梁姓工程师、罗姓男子、冯姓厨师、何姓酒店职员,及郭姓男子。控罪指他们于同日在金钟夏悫道与他人非法集结,并意图破坏社会安宁。王姓学生另被加控1项刑事毁坏罪,指他于6月21日在湾仔警察总部外墙上喷“condom”和“con”两词,损坏湾仔警察总部外墙;另被控1项藏毒罪,指他在8月27日管有2.72克大麻草。[94][95]到2020年10月27日,其中2名被告承认认罪,并裁定罪名成立,其余3人不认罪。同案的19岁学生在2020年上庭前声称肚痛而求医,之后一直缺席聆讯。[96]该学生到2022年7月13日被警方发现在西贡欲乘船赴台湾潜逃而被捕,警方其后亦透露他在2020年4月被怂恿到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寻求庇护,但遭到拒绝。之后被安排到荃湾一个没有窗户的工厦单位匿藏。[97]他在7月14日带往东区裁判法院出庭时,身型偏瘦,头发近乎及腰,并绑起低马尾,在庭上大部分时间都望向地下。[98]王姓学生表示承认控罪,但裁判官刘绮云因要处理案件其他事宜,下令充公保释金,案件押后至8月31日再讯,其间被告还押。[99]2023年1月5日再提堂,其中梁姓工程师、何姓酒店职员于2020年10月及王姓学生于2022年7月均承认非法集结罪,另外3人不认罪;控方已把终院早前就1宗非法集结案的补充陈词呈交法庭,而其中1名不认罪被告有补充陈词,并希望法庭可排期裁决。裁判官刘绮云把案件押后至2月24日进行结案陈词,4月14日裁决,期间除了王恺铭正就毒品案在戒毒所服刑外,其余被告获准更改保释条件,由人事担保转为现金2万元担保。另外刘绮云指由于有限期,现时取被告的报告不切实际亦无意思,并指本案各被告面对“共同控罪”,不宜于现阶段判刑。因此拒绝王姓学生的律师要求。冯姓厨师另被控在同日在夏悫道另处参与非法集结。[100][101]同案 3 名不认罪被告,在2023年4月14日被裁定非法集结罪成。观搪裁判法院裁判官刘绮云指控方证人诚实可靠,供词与呈堂片段吻合;不接纳被告称为保护“王婆婆”而投掷雪糕筒,认为他若相信警员警棍击中“王婆婆”,当时应会叫喊“打阿婆”等含“暴力袭击”的用字,而非仅叫喊“虾阿婆”。裁判官又指,现场有人辱骂警员或令情绪升温,旁观者必然知道警方施放胡椒喷雾,是合情合理。裁判官指,3 名被告均有搬动铁马、衣着与示威者相同、行为具威胁性,故裁定 3 人非法集结罪成。而同案件另外2人,包括25岁工程师和20岁酒店职员早于 2020 年 10 月 27 日认罪,至今近 2 年半尚未判刑,裁判官下令为 2 人索取背景报告,及替何索取劳教中心报告,并撤销他们的担保。6人还押至5月3日判刑。[102]到判刑当日,观塘裁判法院裁判官刘绮云指,案发时不少人身穿黑衣,搬动铁马筑起路障,人数由百多人迅速增至过千人,有被告曾投掷雪糕筒挑衅警员,认为事件有预谋,并非即兴发生。裁判官指,本案规模大和针对政府大楼,金钟为核心商业行政区,认为各被告积极参与,助长及挑动其他示威者,令现场情况恶化。裁判官判刑时指,接纳有被告母亲患癌而减刑,亦有考虑认罪、初犯及时间等减刑因素。6名被告判处监禁5个月至9个月3星期。[103]
一名右眼受伤、视力剩余2.5%的拔萃女书院前通识科教师杨子俊,在事件发生3年后,被控以两项参与非法集结罪。他提到事发当日曾因暴动罪被捕,其后“踢保”,到2022年4月14日再度被捕。在东区裁判法院提堂,主任裁判官严舜仪批准被告以10万元保释,不得离港,须每星期到警署报到3次。[104]2022年7月24日,杨子俊在脸书中贴文表示,将会在8月中的聆讯,承认“非法集结”罪。[105]到8月15日,杨子俊承认两项控罪,不过东区裁判法院主任裁判官严舜仪不觉得他被射伤眼睛,导致视力剩余2.5%足以构成减刑因素,最后判处监禁9个月。[106]
后续示威行动
6月13日早上,有乘客在港铁观塘线部分车站不适晕倒,需按动紧急求助按钮;亦有乘客“差错脚”(不慎踏空),一只脚卡在月台与车厢间之空隙,使车门运作受阻,列车未能顺利开出[107][108]。
早上9时许,金钟中信桥有近百示威者聚集,要求手持盾牌的防暴警察开路,并高举标语呼叫“撤回”口号。泛民主派议员到场调停,表示不开会后便散去。而金钟多处有年轻人整理物资期间,遭超过50警察到场查问物资及身份证。有人向议员求助后,立法会议员谭文豪、梁耀忠、尹兆坚、张超雄到场协助,警方称要“确保现场是否有通缉犯”,警员最终撤退。而添马公园有自称便衣警察搜查一名男子及一名女子的随身物品,引起在场人士起哄,要求该疑似警员道歉和证明不是冒警。其后谭文豪议员要求疑似香港警员出示委任证证明来历,但其拒绝出示,仅回答“有需要可找其长官”[109]。至早上11时,立法会议员张超雄通知示威者会议取消,示威者们便和平散去[110]。
到下午2时14分,金钟站重开,金钟中信桥有约200人集会,并对铁栏后戒备的十多名警察合唱《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唱哈利路亚赞美主﹚,历时数小时。而当晚有数百名社工及社工学生在湾仔警察总部外示威,谴责警方滥用暴力,高呼“阿sir唔好开枪”﹙警察不要开枪﹚。警方派出代表接收信件[111]。
民阵于6月13日下午表示计划在16日再次发起游行,目的为谴责警察暴力驱散示威者及要求政府撤回修订逃犯条例[112][113]。
早上约8时,香港众志7名成员在美孚站来往西铁线的行人通道进行跪地反修例行动。成员一字排开手持“罢课罢工救港”示威纸牌,高呼“反送中”口号,呼吁市民响应星期一全港罢工罢课罢市“三罢”行动。现场有港铁职员维持秩序,未见太大阻塞。但同时向众志表示他们的行动违反港铁附例,将会出传票检控。乘客反应两面,有人以拍手、举起双姆指和说“加油呀”给予支持,但亦有人批评成员不应阻塞通道,甚至以粗口辱骂[114]。
当晚约8时,一群反对修订《逃犯条例》的母亲穿上黑衣,响应在中环遮打花园发起“香港妈妈反送中集气大会”的集会,大会表示有6000人参加。警方表示最高峰时有980人参与。[115]
因应网上号召,中午时分,数十人在香港国际机场参与“行下坐下接下机”行动,举起反对修例标语、报章和有关示威活动的自制旅游指南。警方和机场管理局等派人戒备。有机管局人员上前警告行为可能违反机管局附例。有回港市民认为行为破坏香港形象。参与者则希望行动引起社会关注修例。机场秩序未有受阻。[116][117]
同日下午4时许,有一名35岁名为梁凌杰的男子穿着黄色雨衣,背上写上“林郑杀港,黑警冷血”,在金钟太古广场外墙的工作台外悬挂“反送中 No Extradition To China”、“全面撤回送中,我们不是暴动,释放学生伤者,林郑下台,Help Hong Kong”的抗议标语[118],抗议林郑月娥及警方称示威为暴动,并要求撤回条例草案而不是暂缓、释放在警民冲突中的被捕人士及特首林郑月娥引咎辞职,消防员接报后在现场打开救生气垫,至接近9时,梁凌杰突然爬出棚架外,消防员尝试展开救援,惟梁最终堕楼,送往律敦治医院抢救后不治,为反对修例运动中的首名死者[119]。市民陆续在太古广场外献花悼念死者,当中包括占中三子之一朱耀明牧师[120]。
分析
有时事分析者指出,这次的占领街道事件与雨伞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次没有领袖,而雨伞革命领袖黄之锋及戴耀廷、鱼蛋革命领袖梁天琦都身在监狱,黄台仰流亡德国[121]。
另一方面,这次警察布防更大,警车部满四处,警方装备亦有所提升,例如配备了橡胶弹、布袋铅弹,与大型喷枪。这次警察亦比以往更加多对一些人搜身,又更加多驱赶记者[121]。
有法轮功背景的媒体观点认为,这次的《逃犯条例》之争也是中国共产党高层“内斗”的“延长赛”。是以现任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为首的现任领导势力与以前总书记江泽民为首的江派“反习”势力斗争的结果[122]。
争议
传媒报导了不少香港警方涉嫌过分或不合理使用武力及挑衅行为的照片及影片,并在各大社交平台(包括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LIHKG等)掀起争议,其中包括:
- 香港摄影记者协会发表的声明中提及一连串警察危害新闻自由的举动,其中包括以催泪弹、盾牌、胡椒喷剂、警棍攻击记者、以警棍及枪支恐吓记者、辱骂记者、刻意遮挡记者镜头、以及在无合理怀疑下对记者进行搜身[123]。
- 商业电台当晚在社交媒体发布片段,显示警方当晚在金钟正义道驱散示威者期间,商台记者虽然在采访时多次表明身份,但仍遭警员挥棍多次推撞,而且以“记你老母!”(记你妈!)回应[124]。
- 一名法国法兰西24记者在夏悫道桥上看到警察对准正在采访的传媒发射催泪弹,他举高双手证明自己没有武器。不过警察未有理会,继续将枪对准传媒,要他们全部走下来。之后他十分愤怒,怒骂“You shoot the press, motherfuckers”﹙你射击传媒,混账东西﹚,并表示“It's still Hong Kong not China, not yet”﹙这里仍是香港,不是中国,还不是﹚[125]。入夜后,CNN以“Hong Kong Police appear to target journalists (香港警察似乎将目标锁定为记者)”为报道标题[126]。
- 民权观察留意到警察与示威者仅相距15米,却仍然向示威者直射催泪弹,做法违反枪械用法及可造成严重伤害[127]。民权观察亦注意到警察以警棍袭击正背着警方离开的示威者,实属过度使用武力[127]。
- 十多名警员在夏悫道冲向一名示威者后将他压在地上,并不断用警棍殴打示威者[128]。
- 有警员近距离以装有金属子弹的枪械射击示威者的头部与眼睛[129]。布袋弹及橡胶弹均为非致命武力,警方曾表示有指引,警方规定只能向目标的下肢发射,以减低伤害程度,又能达到击退目标的效果。但警方涉嫌违反指引射击下肢以外的位置[130]。另外根据外国例子,若近距离被射中,布袋弹和胶弹的威力与实弹分别不大,强调布袋弹只适用于远距离[131]。
- 警方阻碍救护车救援受伤的示威者,并抬走该名倒地的伤者进行拘捕[132]。另外,有救护员指,有警员冲上载有伤者的救护车,强行把伤者拖下车。[133]
- 警方在未有举起黑旗(警告将使用催泪烟)或者橙旗(警告将会开枪)的情况下,突然向示威者开枪,并击中其右眼[134]。
- 一名外籍人士坐在香港大会堂对出的草丛旁休息时,突然被警察以极近距离不断喷射胡椒水。而有人在附近座位休息时,亦被6-7名警察将他拉倒地上,并不断被警棍殴打[135]。
- 警方在立法会示威区进行反攻时,举长盾向手无寸铁示威者攻击。一名女示威者遭到多名警员围攻后倒在地上并被拖行,亦多次被警棍和盾牌敲打,使其抱头瑟缩。营救她的同伴亦遭警棍殴打。[136]
- 警方驱散示威时,市民被迫退到金钟站,但被警察试图追击,警察更向地铁站C出口楼梯处发射胡椒喷雾,站内大堂布满化学气味。市民批评警方妄顾市民安全,行为已属不正常。[137]
- 警方在龙汇道用催泪弹驱散示威后,由于无路可走,大量示威者只能退守中信大厦内。但由于入口其中一对玻璃门被锁上,加上所有楼层都已人头涌涌,结果大量示威者被围困在入口外。而警方继续发射催泪弹到大厦外,示威者慌乱走入大堂,险酿成人踩人惨剧,而大楼内布满催泪烟,令呼吸更困难。[53][52][51][138][139]
- 警方特别战术小队清场期间,示威者退守太古广场内。《立场新闻》直播片段显示特别战术小队在商场玻璃门入口不断敲打盾牌威吓对方,并说出带有粗口的挑衅说话“出嚟啦!屌你老母,自由閪”﹙出来吧!干你娘,自由屄﹚,令对方情绪激动[140]。
- 警方在添马公园和夏悫道清场后,香港电台在傍晚时分拍摄到数名身穿白色制服的警官,面露笑容一字排开拍照留念[141],被指与马尼拉人质事件中的警员在旅游巴前“拍照留念”的不专业情况非常近似[142]。亦有警员在立法会大楼内休息后拍大合照,举起姆指和笑容满面,惹来批评[143]。
- 有基督教牧师尝试调解冲突时,被警察斥责“叫你耶稣落来见我哋!”(叫你的耶稣下来见我们!)[144]。
事后有多个组织谴责警方滥用武力、阻碍记者,包括大律师公会[145]、人权观察[146]、国际特赦组织[146]等。警务处处长卢伟聪则表示警方表现克制,依从指引使用武力,又称当日使用的警棍、布袋弹、胡椒喷雾、催泪弹、橡胶子弹等,全是低杀伤力武器。[147]
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促请政府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来还原事件真相,并检讨警方武力使用及策略。但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葛珮帆反对,认为对警方“不公道”。[148]而4个警察工会(警察队员佐级协会、警司协会、警务督察协会及海外督察协会)均强烈反对成立独立调查会,认为现时处理投诉警察的机制“行之有效”。[149]
6月12日,警方出动俗称“速龙小队”的特别战术小队驱散人群,并过度使用武力。不过制服上没有警员编号,使市民难以辨认他们的身份作出投诉。泛民主派的立法会议员和人权组织“民权观察”质疑批评警方是故意这样做,以免有人投诉警察滥权和可以逃避法律责任[150]。保安局长李家超在立法会紧急质询时回应称,速龙的制服是按行动和战术需要而设计,并无位置展示警员编号[151]。
不过多间媒体翻看6月9日冲击立法会后的清场行动,以及6月17日在龙和道障碍物的相片和影片,发现部分“速龙小队”工作服的胸口有挂上警员编号和设有肩章。而2016年反释法游行和2016年旺角警民冲突,当时的速龙小队的制服肩膀上是印有警员编号[152][153]。
2019年6月17日,医学界立法会议员陈沛然表示,有多间公立医院前线医护人员向他透露,警方可毋须登入急症室电脑系统“AEIS”下,以警方专用版面,就可以取得病人资料清单,甚至打印病人清单以供警方执法。陈公开了部分“For Police”警察专用界面画面批,以及使用“AEIS”后不必登入便可取得病人资料的片段,评医管局管理层谎话连篇,没有维护病人权益,认为此事件将令病人和前线医护人员对医疗系统失去信心,促请医管局召开记者会公开道歉,同时要求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介入调查。[154]当晚,医院管理局深夜召开记者会,并于Facebook 发表声明,强调系统需要登入,亦未有打印出病人资料;然而该声明并未有在新闻公报及医院管理局官方网站发布[155]。及后,有医学界人士指出“AEIS”已沿用20年,当中的“警察界面”原意为让警察在重大灾难时联络不知名病人的家人及协助拯救工作;而“AEIS”有新旧两个版本,旧版本是整个急症室共用同一组密码,因此亦无法追查谁人曾查阅病人纪录,造成病人资料安全隐忧。[156]
6月15日,有一个名为Louis Yuen的网民发布了一段长6分钟,名为《致年青人:你们没上街的父母根本没有爱过你》的短片,影片中一名自称曾参与游行示威的“90后”青年批斗香港父母,指父母没有一起参与冲击,所以“你嘅父母根本无爱过你(你的父母根本没有爱过你)”。影片发布后随即被香港建制派网络平台和媒体以及香港中联办旗下媒体《文汇报》引用,并批评该男子批斗香港父母犹如文化大革命和极端思想渗入校园,又认为该年轻人是在“反对派”反修例行动的“持续煽动”下成功被“洗脑”[157]。
有网民、相关领域的专家等评论人质疑其真确性。经常打击假新闻的脸书专页求验传媒指,发布视频的专页只有数十人赞好,质疑建制派平台以偏概全和制造撕裂[158]。香港作家徐缘认为该影片的实际观众对象是中老年人,企图挑动两代之间的矛盾[158][159]。
香港各界反应
6月12日下午5时42分,警方发稿,将本次集会定性为“骚乱”,呼吁市民不要进入金钟骚乱区[163]。不过同一晚九时多,警方改称“暴动”[164],改动的原因为误译[165]。6月13日的警察记者招待会中,卢伟聪形容示威者为“暴徒”[166]并声称当日警方表现已属克制[167]。
当晚7时多,民主派与民阵召开记者会,谴责警方滥用暴力并再次促请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撤回修例。不久,无线电视播放特首林郑月娥专访,此乃其首次公开回应占领事件,林郑一度含泪,表示自己没有“卖港”,要为潘晓颖命案交代[168]。8时多,林郑发表电视讲话,强烈谴责有人发动“暴动”,认为行为破坏社会安宁[169]。
有消息指政府将占领行动定性为“外国势力想在香港搞颜色革命”[8]。然而,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却表示政府高层并无参与将占领行动定性为“暴动”,亦无指示警察开枪[170]。行政长官在15日的记者会上否认“颜色革命”的说法[4]。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6月15日的记者会上宣布暂缓修例。她就修例使香港出现大矛盾感到“十分难过”,亦对当今事态发展表示难过及遗憾[22],并愿以有诚意的态度接受批评[4]。但同时认为警方表现克制,表示警务人员的执法是“理所当然”,“天公地义”,并赞成定性为“暴动”[171]。
曾处理2014年雨伞运动的警务处前处长曾伟雄称示威者使用的暴力比当年占中严重,认为警方在武力使用方面相当克制。被问警方是否需要道歉,他表示“唔希望道歉变成一种风土病,(警方)履行职责系咪应该道歉?相信大家都好清楚。”[172]
中午12时许,多名立法会民主派议员会见记者,要求政府撤回修订《逃犯条例》草案,并要求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取消当日的立法会大会,不要恢复二读辩论草案。民主党主席胡志伟表示要求撤回修订的诉求非常清晰,形容香港正在危险边缘,并要求林郑即日内撤回修订,以平息民愤[173]。
民阵召集人岑子杰引述警方反对12日金钟有任何集会,因此为保障市民安全,12日没有集会,并呼吁三罢(罢工、罢课、罢市)[174]。
公民党发表声明,痛心疾首香港政府向港人开枪,严厉谴责林郑月娥以不合理、不合比例的暴力残害香港市民;亦反驳警务处处长的说法,称6月12日发生的事件为“官逼民反的义举”,而非骚乱或暴动[175]。
民主派会议召集人毛孟静批评警方滥用武力及诬蔑示威者为暴徒。她亦呼吁市民在逃犯条例会议进行时,继续和平地包围立法会[176]。
陈沛然认为,警方在公立医院拘捕求医的示威者,而医管局没有制止警方,则会令到市民不敢到公立医院求医,导致医患关系严重破坏[177]。叶一知认为,再次发生占领街道事件,令他非常担忧,因为警方将仇恨向示威者发泄,例如向示威者的头部开枪[178]。
岑敖晖认为,警方在此事是意图杀人,并且不满警方多次使用催泪弹,使用长枪对准人头开枪,与阻止救援者为示威者急救[179]。刘康认为,警方是“黑警”,并且认为警方做了一大堆“穷凶极恶”的事,又指责警方向香港人开枪,向香港人发射催泪弹,袭击记者。刘康指出,如果警方当日是执行上司所命令的事,警方依然是错,因为对香港人有效益才是道德基础,而上司命令,并不是道德基础[180]。何洁泓认为,林郑月娥无视了大约100万人的游行,迫使市民占领街道,并且称赞示威者很勇敢[181]。
占中发起者之一戴耀廷从监狱寄出一封公开信,赞赏第二次占中的示威者有勇气与创意力,又认为第二次占中的示威者弘扬了占领街道的抗争意念[182]。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认为示威者冲击警察防线并向警察投砖块和削尖的铁枝,其暴力程度“令人震惊”,并请求各界予以严厉谴责[184]。同党的立法会议员葛珮帆表示年轻人以暴力冲击解决问题,反映香港教育制度失败[185]。
工联会于6月14日发表声明,表示谴责示威者勾结外国势力发起占领行动,同时表示支持警察执法[186]。
工联会黄国健表示对逃犯条例的立场不变,并认为香港警察相比世界各地是最温和及忍让的[187]。他亦认为示威者采取激进行动会损害香港的国际形象[188]。
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批评示威者违法使用暴力,并认为社会问题并不会因撤回修例而获得解决[189]。
6月14日,建制派态度软化。实政圆桌召集人田北辰认为修例不易,政府应暂缓修例。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蒋丽芸亦表示因大量市民反对修例,延迟修例未尝不可。然而,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仍然表示政府有必要尽快通过修例[190]。泛民主派议员亦质疑建制派的态度软化只是缓兵之计,不宜尽信[191]。
10间大专院校校长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关注对立局面,呼吁各方冷静。直资中学议会执委会亦表示反对暴力,亦不认同罢课[192]。教协发声明表示政府不惜一切硬推修例,立法会又不断加开会议配合政府,做法必须谴责,并认为现时社会气氛急剧恶化,因此宣布发动本周全港罢课[193]。教联会和教育局分别谴责和反对罢课的决定。教联会认为公开呼吁师生罢课违反专业精神,是极不负责任行为。不仅严重干扰校园正常教学秩序,亦影响学生学习及升学进度,忧虑会有未成年学生卷入暴力事件,危及人身安全[194]。
到6月13日傍晚,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向全港的校监及校长发信,以《紧守岗位 守护学生》为题,指学校作为雇主,应按相关条例处理罢课教师。[195]教协表示有关做法会对学校造成压力及制造白色恐怖,指师生有权利表达意见,要求政府“撤回”《逃犯条例》修订。[196]教协亦同时发起教育界联署谴责杨润雄,要求教育局收回信件,并就事件向全港教育界道歉。截至6月17日,已有1,139人参与联署。[197]
因占领期间某些警察的行为威胁记者人身安全及损害新闻自由﹙如向记者施放催泪弹﹚,约40名记者响应香港记者协会的呼吁,在6月13日警察记者招待会上穿着反光衣及戴上头盔,以抗议警察处事方式不当[198]。记者协会亦收集到17宗记者遭受警方不合理对待的个案,怀疑有警察针对记者,表示日后会向监警会投诉[199]。另外,当天(6月12日)也有示威者向无线新闻记者爆粗:“走啦,TVB,返大陆啦,X你!”。
6月13日,曾因在中国大陆非礼女童而入狱之刘马车出席香港警察员佐级协会创建人退役同僚联会晚宴,支持警察及支持修例[200]。
香港摄影记者协会于6月14日发表声明,谴责警方威胁记者人身安全及新闻自由。协会亦要求警方改革现行制度以确保同类事件不再发生[123]。
王迪诗本来准备在6月15日信报专栏开天窗,写上“人神共愤”四字,被信报编辑拒绝刊登,因而终止此写了11年之专栏[201]。
汽车交通运输业总工会谴责示威者使用暴力,并阻塞交通影响司机生计及增加交通意外风险。工会亦要求警察尽快拘捕涉事者[202]。
2019年6月15日,有香港公立医院的医生与护士不满警员留在医院,而当面痛斥留在医院的警员是狗:“你哋唔应该喺呢度,你哋行返出去,因为你哋系狗!”(你们不应该在医院,你们行出去,因为你们是狗)。另外,当有警员向护士查询伤者的身处位置,护士则拒绝透露伤者私隱,又建议警员“用鼻索(嗅)”自行寻找,暗中讽刺警员是狗[203]。
佛教、天主教、孔教、基督新教、道教及回教共六个宗教领袖,呼吁政府和大众克制[204]。明光社呼吁立即搁置修订逃犯条例,促请政府官员有需要时凭良心辞职,声明又希望立法会议员勿强行通过不逼切及无社会共识的条例,同时呼吁警方勿以武力挑起市民更大的反抗情绪[205]。
基督教有数十名牧师和传道者召开记者会,讉责警察暴力镇压示威者,并抹黑示威者参与“动乱”。同时,他们亦批评特首自称“慈母”,但以暴力对待“子女”[144]。
天主教香港教区宗座署理汤汉枢机在接受梵蒂冈新闻网访问时,呼吁政府和示威者要尊重对方及展开对话。他认为公民诉求不应该包括暴力,并认为使用暴力的行为应受谴责[206]。
七名上届政府问责官员,包括前劳福局长萧伟强、前运房局副局长邱诚武等,联署要求政府撤回修例[207]。
6月13日,因不想成为开枪帮凶,徐姓警察总部饭堂经理连同一同事辞职,为即时离开,赔了一个月薪金,并在辞呈上写下离职原因“I refuse to serve evils(我拒绝为邪恶效力)”[208]。
总商会于6月13日发表声明,谴责“诉诸暴力的行为”,但同时请求政府聆听各界意见[184]。
香港艺术家工会、香港专业戏剧人同盟、香港文学生活馆、影意志等发表声明,就警方过度使用武力“表达极度痛心及愤怒”,并予以谴责[209]。
民间有人士在街头播放警方暴力清场片段,希望能引起市民关注[210]。
世界回响
英国政府呼吁香港特区政府聆听民众的忧虑[219]。
- 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认为中港两地能够解决问题[220]。
- 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表示支持反修例的示威者[185]。
- 众议院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席吉姆·麦高文(Jim McGovern)表达将跨党派提出《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明定涉及镇压香港民主自由的香港与中国官员将禁止进入美国境内,且将冻结其在美国的资产[221]。而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和民主党参议员马基(Ed Markey)在国会提出私人草案,提出修订《香港政策法》[222]。
- 前美国外交官傅立民(Chas Freeman):中美双方都应该保持克制,要有收拾残局的能力,不可放纵于情绪。暴力示威者不应该受到外国同情。他们没有捍卫“港人治港”的原则,而是在引致“港人灭港”。[223]
澳洲外长佩恩(Marise Payne)向行使言论自由的和平示威者表达支持,并呼吁各方避免使用暴力。他亦建议国民避开集会地点[226]。
俄罗斯联邦支持中国政府。
欧盟发声明,指出香港特区政府须尊重和平集会自由等公民权利,同时又呼吁各方克制,避免暴力进一步升级。欧盟认为《逃犯条例》修订引起香港市民很大关注,认为面对这个敏感议题,或会影响港人、欧盟公民以至其他国民对香港商业信心产生深远影响。[227]
国际特赦组织香港分会总干事谭万基认为警察使用武力只会火上加油,并呼吁警察停止向示威者使用武力[228]。
2019年6月21日,国际特赦组织确认香港警队在6月12日大体和平的示威中,使用不必要及过分武力,违反国际人权法[23]。
国际新闻自由组织发表声明,不能接受警方多番阻挠记者采访及威胁记者安全,形容情况“不能接受”,要求港府彻查事件[229]。
影响
- 因警方封锁了添马一带,得到不反对通知书的香港基督教教牧联署筹委会无法如期于添美道举行第三晚的“72小时马拉松祷告”(夜场)活动[230]。
- 一度有大量示威者暂避的太古广场因安全起见,宣布6月13日停止营运至同日下午[231]。而金钟廊大部分的商店和统一中心内多间银行均继续暂停营业[232]。
- 参与反修例的示威者使用的加密通讯软件Telegram遭到强大的DDoS网络攻击,首席执行官杜罗夫(Pavel Durov)表示相关行动是“来自中国的国家级攻击”,认为事件与香港反《逃犯条例》修订有关[233]。
- 港铁金钟站自6月12日傍晚起陆续关闭多个出口;晚间20时30分起更关闭车站,荃湾线、港岛线经过不停站,南港岛线截短行驶,以海洋公园站为终点。港铁派出接驳巴士,来往海洋公园站与坚尼地城站[234]。金钟站关闭至翌日下午2时14分重开,各行车路线恢复停站[235]。
周年纪念活动
2020年6月12日,在香港多区均有活动纪念反修例运动发生一周年。不过自从同年7月《港区国安法》立法后,纪念活动变成只有海外能够进行。当中包括英国、澳洲、加拿大、美国、日本、台湾、德国、瑞典、新西兰等地,最少30多个城市。[236]
在英国多个城市均有在英港人团体在当日举行活动,借机会铭记抗争事迹,亦尝试展望未来。其中3周年在伦敦国会外举行集会有4,000人出席。[237]曼彻斯特St. Peter’s Square亦有游行及集会,有千多人参与。不过集会期间有一名穿红衣的操普通话男子用小型喇叭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引起参与者不满。其后警察到场要求男子离开,经过争论后被警察带离现场。[238]
而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维多利亚、卡加利等城市都举办纪念活动。当中温哥华于市中心的活动吸引了超过300人参与,不过举行期间有小粉红破坏主办者物品,主办方已报警。[239]
相关条目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