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总部 (建筑物)
香港政府办公大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政府总部(英语:Central Government Offices,缩写:CGO),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总部的所在地,位于香港香港岛金钟添马添美道2号,分为东翼及西翼两座,而东翼前地是政府总部的正门。政府总部是添马舰发展工程的三组建筑之一,其东北为立法会综合大楼,其西北则为行政长官办公室,亦是香港行政会议举行的所在地,三组建筑之间的绿化带辟作添马公园,让公众举行活动及集会,亦不时会摆放艺术品作展出用途,如2018年的“天问”作品[1]。
名称
政府总部的中英文名称并非对应直译:英文名称“Central Government Offices”是沿用政府总部原先所在地中区政府合署的英文名称,中文名称则是以建筑物的使用者政府总部来命名。由于包含政府总部在内的添马舰发展工程之胜出设计概念为“门常开”,因此新政府总部常被公众称为“门常开”。
历史
从香港开埠开始,作为香港政府总部所在地的中区政府合署长期位于中环政府山,并曾于1957年在原址进行重建。2002年,香港政府提出将政府总部连同位于旧最高法院大楼的香港立法会及位于礼宾府的行政长官办公室一并搬到前添马舰海军基地地皮。这项计划曾于2003年一度搁置,后于2005年重新提出,并于2006年获立法会财务委员会通过拨款。新大楼由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负责设计,于2008年动工,2011年8月18日由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揭幕仪式。行政长官办公室于2011年8月8日迁到新政府总部,新政府总部亦于同年8月开始逐步投入使用。
2020年7月,行政署以加强保护政府设施为由,将政府总部西翼玻璃幕墙换成铝质饰面。[2]而建筑物外设置两米高“水马阵”。事隔两年,到2021年10月2日晚上,才派人将水马和铁栏移除。[3]
楼层分布
楼层 | 西翼 | 东翼 |
---|---|---|
26/F | 政务司司长办公室、特首政策组 | |
25/F | 政务司司长办公室、财政司司长办公室 | |
24/F |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 | |
23/F |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 | |
22/F | 运输及物流局 | |
21/F |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 | |
20/F |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 | |
19/F |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发展局 | 医务卫生局 |
18/F | 发展局 | |
17/F | 医务卫生局、发展局、运输及物流局 | |
16/F | 环境及生态局、环境保护署 | |
15/F | ||
14/F | 政府总部数据中心 | |
13/F |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 |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 |
12/F | ||
11/F |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劳工及福利局 | 教育局 |
10/F | 劳工及福利局 | 保安局 |
9/F | 公务员事务局 | |
8/F | ||
7/F | 教育局 | |
6/F | 公务员事务局、发展局 | |
5/F | 公务员事务局 | |
4/F | ||
3/F | 公务员事务局、行政署 | |
地下 | 大堂 | 新闻中心、资讯中心 (讲述政府总部由1848到2011年的历史) |
图集
-
东翼大楼
-
西翼大楼会议厅入口
-
西翼大楼地下大堂记者采访区
-
政府新闻发布室
-
有盖行人通道连接东翼大楼
-
东翼大楼平台入口
-
添马露天剧场
重大事件
时任教育局局长孙明扬于2011年12月末因肺炎送院治疗,被确诊感染退伍军人症。到了2012年1月2日,卫生防护中心公布于孙明扬工作的五个位置取得水样本,当中四个来自其办公室及私人洗手间水龙头的水样本,初步化验结果发现四个样本均可能有退伍军人杆菌。此外,防护中心在2011年12月28日至2012年1月4日,根据新政府总部水喉管设计图则,从源头、分流位置及不同供水区域末端,抽取共31个水样本化验,初步化验结果显示,至少有9个地方验出病菌,包括行政长官和6个局长的私人洗手间,以及政府总部东西翼两个厨房或食堂锌盆,以及立法会1楼厨房锌盆。曾浩辉指出,特首、相关局长及政府总部的职员毋须暂停上班,可透过做好清洗消毒,以及加装过滤器减低菌量。
不过传染病专家劳永乐指,这事件揭露政府总部整个建筑群的供水系统出现严重滋生细菌问题,2011年8月为了要赶工急于入伙,整个供水系统未验清楚,以致今日揭露滋生病菌问题,特首更是责无旁贷。[4]
自新政府总部启用以来,其东翼前地(被公众称为“公民广场”)取代了中区政府合署外之地段,经常举办社运集会。从2012年起,七一大游行的终点从原先的中区政府合署改为新政府总部,而其他以向政府表达诉求为目的的游行之终点亦作相同更改。
于“公民广场”举办而至今最轰动的集会为学生组织学民思潮在2012年反对德育及国民教育科之升级行动“埋单计数,撤回课程,占领政总”。8月30日,多名学民思潮成员及学生占领政府总部回旋处,其中3名学民思潮成员在政府总部门外绝食;其后在9月1日,民间反对国民教育科大联盟在添马公园举行“良心话事,守护孩子”公民教育开学礼大集会,约有4万人(警方数据为高峰时8100人)出席,更有艺人到场献唱年少无知支持。9月3日开学日,学民思潮及大联盟正式宣布无限期占领政府总部回旋处,每日均有超过8000名市民在放学及下班后到场参与集会(东翼前地亦从那时开始被称为“公民广场”[5]),集会至9月7日晚达到高峰,当晚集会人数急剧增加,大会称有超过12万人参加集会,而警方估计最高峰时有3万6千人,参加者更挤满整个公民广场、添马公园、添美道、立法会道等,人潮一直伸延至香港演艺学院。
2013年10月,在香港免费电视牌照争议中,大批示威者亦包围政府总部,抗议当局不发放免费电视牌照予王维基旗下香港电视网络,以及要求解释不发放的原因,包括公开行政会议内容。
自2014年6月因反对新界东北发展在立法会大楼发生的公共秩序事件后,政府认为有需要加强政府总部大楼抵御潜在保安威胁的整体能力,有需要采取适当的保安措施。政府于2014年7月17日早上7时发出新闻稿,表示将政府总部东翼前地将关闭,以便在8月底进行建筑工程,将保安基建设施与西翼看齐,工程预算开支约200万元,预计要9月10日才能重开。在围栏竣工后,市民深夜11时至翌日清晨6时不可进入广场,但仍可申请在星期日或公众假期集会。行政署解释,工程是要提升政总的抵御能力。[9]政府总部东翼前地关闭至2017年12月27日。
泛民主派的工党立法会议员张超雄在社交网站上传照片,表示事隔不足3小时,当局便迅速将有关位置,以大型围板全面围封,并派出保安看守,似防止“闲人内进”,形容“不知这个政府怕什么,官威大得可怕,完全不需面对群众”。[10]民主党的何俊仁要求行政署撤回决定,或会提出司法复核,他批评政府的做法是“极之低能和不理性”、“香港点搞,就快爆炸,是否想市民走出皇后大道中、德辅道中堵塞街道?”。公民党梁家杰认为政府现在“建一道高墙”,反映特首梁振英政府继续打压民意。
建制派的民建联蒋丽芸认为早前的立法会外的冲突,“撞烂玻璃又撞烂外墙”,维修也花费不少,认同政府的做法。[11]
2017年4月25日,特首梁振英拒绝开放公民广场,称已进行安全评估,因为设计上有不少玻璃,考虑到香港情况和外国发生一些袭击事件,认为不适宜开放。他指现届政府已多次落区,但因泛民到场示威和堵路才减少次数[12]。
在东翼前地关闭期间,退休摄影师张德荣入禀提出司法复核。到2018年11月19日,高等法院颁发判辞裁定胜诉,并宣告行政署不合比例地限制公众使用东翼前地集会属违宪及违法。行政署回应称“会研究判辞及咨询律政司意见后,决定下一步行动”。[13]行政署在同年12月13日提出上诉,指原审法官在法律上出错,认为对政府物业管理工作有深远影响,要求推翻判决。[14]上诉庭在2020年2月14日推翻裁决,改判行政署胜诉。上诉庭认为政总有其他示威地点,限制使用公民广场并非不合理。而最初称为公民广场的空间是现时添马公园范围。而东翼前地从来不是专为示威而设,政府有责任确保政总正常运作,而准许市民周日集会已在集会自由和政府运作间取得平衡。[15][16]张德荣表示上诉庭裁决不合理,将准备向终审法院提出上诉。[17]
相隔3年,政府总部东翼前地在2017年12月28日重新开放,但只作职员及访客通道。行政署只接受市民在星期日及公众假期申请于东翼前地进行公众集会或游行。[18]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表示重开公民广场明显示政府的开放和包容。[19]记者发现该处见7至8名保安员在场驻守,有进出东翼前地的人被要求出示证件,亦有人直接进出未被查问。有政党认为政府重开广场是“扮开放”,要求废除各种限制,容许市民随时进入示威。工党在开放当天到场示威,其间一度遭保安员阻挠。[20]
2018年10月1日,民间人权阵线发起“拒绝危城”游行,有示威人士高举港独标语进入政府总部公民广场时,被行政署保安以广场不可举行任何港独集会为由阻拦,3名保安报称受伤倒地,送院治理。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无可能接受利用政府的地方宣扬港独。[21]到2019年1月1日的元旦游行,有港独和将写有“只有两国,才有两制”标语的游行人士进入政府总部东翼前地被保安阻止,一度引起冲突。民阵召集人批评行政署筛选市民的政治立场。[22]行政署指政府不会容许违反《基本法》的活动在政总东翼前地进行。[23]
2019年1月1日,行政署耗资约98万将旗杆平台加设1米高的固定花槽,称可优化种植环境。但有立法会议员认为政府的做法是妨碍市民表达意见,担心有人冲上旗杆平台而建造。[24]
2023年10月4日早上,政府总部发生伤人案。一名有自闭症纪录的17岁少年在政总东翼天桥入口疑持生果刀向人袭击,现场 2 名保安员手脚受伤,清醒送玛丽医院;施袭少年亦受伤被捕。案发现场今日亦有一张工联会单张,警方称调查后相信与案件无关。[25]
轶闻
交通
邻近建筑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