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羅梵文śīla巴利文sīla),又音譯為尸怛羅翅怛羅,意譯為佛教術語佛教戒律,為波羅密的一種,也是三無漏學之一。

更多資訊 佛教 波羅蜜(度) ...
佛教
波羅蜜(度)
 
南傳十波羅蜜
(十波羅蜜)
佈施
持戒
出離
忍辱
真實
決意
精進
智慧
   
北傳六波羅蜜
六度/十度)
佈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般若
方便
 
 
關閉


上座部佛教

國家和地區
典籍
佛教大綱英語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釋義

尸羅源自梵語,只要能夠讓人熄滅貪、瞋、痴等三毒,防止為惡,遵行道,讓身心都能得到安樂的良好行為,都可稱為尸羅[1][2][3][4][5]。尸羅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與道德守則,遵行尸羅,斷惡修善,可以讓人得到身心安樂,得到好的果報,並且有助於修行,因此,無論是出家眾或是在家人都應該遵守。

大毘婆沙論》記載尸羅是的四個名字之一,尸羅有十義:清涼、安眠、數習、得定、隧蹬、嚴具、明鏡、階陛、增上、頭首:

八正道中的正語、正業、正命,屬於尸羅。尸羅也是波羅密之一,但是缺少智慧,造成對於戒律的錯誤認知,會形成戒禁取見

分類

漢傳佛教

  1. 三皈依
  2. 五戒: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3. 八戒
  4. 十戒
  5. 別解脫戒
  6. 菩薩戒

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根據《清淨道論》,將戒分成四種大類,稱四遍淨戒

  1. 別解脫律儀戒
  2. 根律儀戒
  3. 資具依止戒
  4. 活命遍淨戒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