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注(巴利語:Attha-katha,意為「解釋」,「評論」)[1],是指上座部佛教巴利語南傳大藏經的註解。義註是對經文的傳統解釋。對義註的再註釋,叫做複註(ṭīkā)。複注的註釋,稱為複複註(anutikā)。[2]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
現存義注雖由覺音等人完成,但其來源為古代僧伽羅語所寫就的古代註釋書,再由覺音改為巴利語。僧伽羅語古義註的主要部份,則大約定型於公元2世紀初[3]。義註中的一部分在其他佛教部派的三藏經文中出現,這代表有些註釋可能是來自於共通的早期來源[4]。
覺音
傳統上認為是覺音所作的註解有十四部。不過,學術界通常認為只有《律藏》、《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的註解,及《清淨道論》一書,是覺音所編纂、著作。[6][7]
巴利三藏 | 註解 | ||
---|---|---|---|
來自於 律藏 |
律藏 | 一切善見(Samantapasadika) | |
波羅提木叉 | 疑惑度脫(Kankhavitarani) | ||
來自於 經藏 |
長部 | 吉祥悅意(Sumangalavilasini) | |
中部 | 破斥猶豫(Papañcasūdani) | ||
相應部 | 顯揚真義(Saratthappakasini) | ||
增支部 | 滿足希求(Manorathapurani) | ||
來自於 小部 |
小誦 | 勝義光明(Paramatthajotika (I)) | |
法句 | 法句譬喻(Dhammapada-atthakatha) | ||
經集 | 經集注(Paramatthajotika (II),[8] Suttanipata-atthakatha) | ||
本生 | 本生注(Jatakatthavannana, or Jataka-atthakatha) | ||
來自於 論藏 |
法集論 | 殊勝義(Atthasalini) | |
分別論 | 迷惑冰消(Sammohavinodani) | ||
界論 | 五論釋義(Pancappakaran-atthakatha) | ||
人施設論 | |||
論事 | |||
雙論 | |||
發趣論 |
法護
法護對小部的註解《勝義燈》(Paramatthadipani),包含:
其他的小部註釋
- Saddhammapajotika,關於義釋的註解,作者Upasena
- Saddhammappakasini,關於無礙解道的註解,作者Mahanama
- Visuddhajanavilasini,關於譬喻經的註解,作者不明
- Madhuratthavilasini,關於佛種姓經的註解,作者Buddhadatta
學術研究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