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江苏省map

32°54′N 119°48′E

Quick Facts 江蘇省 蘇, 國家 ...
江蘇省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江蘇省的位置
坐標:33°N 120°E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語源「江寧」與「蘇州」合稱之簡稱
省會南京市
最大城市蘇州市
行政區劃地級行政區13個、​縣級行政區98個、​鄉級行政區1488個
政府
 • 省委書記信長星
 • 人大常委會主任信長星
 • 省長許昆林
 • 政協主席張義珍
面積
 • 總計102,658平方公里
面積排名第25名(土地面積)
佔全國1.07%
人口(2022)
 • 總計8,515.00萬人
 • 排名第4名
 • 密度828人/平方公里
 • 密度排名第4名
 • 佔全國5.87%
 • 生育率(2010)1.05(第23名
族群
 • 民族漢族-99.6%
回族-0.2%
其他民族-0.2%
 • 方言江淮官話吳語中原官話
時區北京時間UTC+8
ISO 3166碼CN-JS
行政區劃代碼32
GDP(2022)¥122,875.60億元 [1]
$18,431億美元(第2名
• 人均¥144,475元
$21,671美元(第3名
• 佔全國10.15%
HDI(2022 [2]0.827( 極高 
極高 · 第4名
網站http://www.jiangsu.gov.cn
省象徵
茉莉花
銀杏[1]
Close
Quick Facts 繁體字, 簡化字 ...
江蘇
繁體字 江蘇
簡化字 江苏
Close

江蘇省,簡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東部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南京。「江蘇」之名可追溯至初設置的江蘇布政使司,是當時江寧府(今南京市)和蘇州府(今蘇州市)兩府首字之合稱。江蘇省北接山東省,東瀕黃海,西臨安徽省,東南與浙江省上海市毗鄰,地處長江淮河下游,全省土地面積10.72萬平方公里,佔全國1.12%[2]。省人民政府駐南京市鼓樓區北京西路68號

江蘇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自隋朝開通京杭大運河以來,今江蘇一帶一直是全國的經濟和商業中心之一,文化及教育事業亦相當發達。江蘇經濟總量自2009年起一直穩居全國第二位,製造業規模居全國首位[3][4],也是全國吸引國際資本規模最大的省份[5],全省13個設區市均躋身全國經濟百強市,其中蘇州南京無錫常州南通五市GDP更超過一萬億元人民幣,全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自2009年起連續12年穩居各省區(除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外)之首[6]。2021年,江蘇省人均GDP達到2.13萬美元,成為中國大陸首個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的省區(除直轄市外)。

歷史

前人類祖先中華曙猿於4500萬年前出現在江蘇,理論上是最早用兩條腿行走的人之一。至少60萬年前,江蘇就有古代人類存在,第一個非現代人類化石(南京直立人)是在南京湯山發現的。在南京湯山地區也發現了類似的現代人類的年代證據,包括數萬年前的石斧,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工具。

上古至戰國

上古時代,江蘇遠離中原文明的中心陝西河南山西等,有着異於中原的文化。其中黃淮、江淮地區屬東夷中的分支——淮夷文化;蘇錫常地區屬跨湖橋—馬家浜—松澤—良渚—馬橋文化;寧鎮地區屬湖熟文化

Thumb
南梁安康成王蕭秀墓石刻

中國傳說歷史中的華夏始祖,五帝之一帝堯,傳說出生於「三阿之南」(今江蘇淮安市金湖縣東南或揚州市高郵市高郵湖區附近)。[7]據《尚書·禹貢》所載,江蘇屬於九州中的徐州揚州

西周時,江蘇分屬魯、宋、楚、吳等國,與中原地區的接觸增多。

春秋時期,吳國(定都姑蘇,今蘇州)興起,吳王闔閭夫差孫武伍子胥的幫助下,西滅楚國,北滅淮夷,南吞越國。前484年,吳軍擊敗北方強國齊國,稱霸中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8]

秦、漢

秦代,江蘇屬九江、會稽、彰、泗水及東海等郡的一部分。秦末,宿遷項羽和叔父項梁會稽吳中舉兵反秦,不久便召集八千烏程兵,渡過長江,北上中原。前207年,於巨鹿之戰中,破釜沉舟以一當十、九戰九捷,殲滅秦軍主力。前206年,項羽攻入秦都咸陽,殺秦王子嬰、焚秦皇宮、自立西楚霸王,以彭城為都,分封天下。前202年,項羽垓下(今安徽靈璧縣)被劉邦率領的漢軍圍困,最終戰敗,自刎於烏江(今安徽和縣),漢朝建立。

漢代,江蘇分屬揚州、徐州刺史部。漢初,上患吳會稽之輕憚,封劉濞為吳王,管轄今江蘇淮河以南和浙江中北部,後劉濞聯合其他諸侯發動七國之亂,失敗後,國除。

三國至南北朝

三國時期,江蘇沿江、江南屬於東吳(222年-280年),建業(今南京)是東吳的都城,淮河流域則屬魏國,東吳僅能控制江北沿江一帶。

從304年開始,西晉永嘉之亂而滅亡,中原士族衣冠南渡,317年王導輔佐司馬睿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王朝。

420年開始,以建康為都城,中國南方先後先後建立四個王朝:南朝),直到589年隋朝統一。

南北朝時期,南朝與北朝的分界線基本與今日江淮官話中原官話的分界線吻合,即除了徐州之外的江蘇地區,基本由南朝控制。

隋唐五代

Thumb
蘇州園林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隋朝建立,589年平南陳,重新統一南北。隋煬帝時貫通溝通南北的大運河,江都(今揚州)和山陽(今淮安淮安區)因此繁榮起來。

由於處於大運河長江交界處的樞紐地位,以及對外開放港口的國際化優勢,在中唐時,揚州(今揚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商業城市,時有「揚一益二」之稱。唐代,江蘇分屬江南道、淮南道、河南道:蘇州、常州、潤州(今鎮江市)、昇州(今南京市)屬江南道;揚州、淮安屬淮南道;徐州、泗州河南道[9]

唐末動盪之時,892年,楊行密揚州建立吳國;937年,徐州李昪代楊吳自立,建立南唐,定都江寧

宋、元

宋朝時,富裕商人階層和新興的工商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蘇州揚州等主要城市成為新興商業中心。今江蘇分屬江南東路、兩浙西路、淮南東路、京東西路:江寧府(今南京) 屬江南東路;蘇州、常州、潤州兩浙西路揚州楚州泰州海州泗州通州真州屬於淮南東路;徐州則屬於京東西路

1127年後,金朝逐步確立對中國北方的統治。紹興和議後,流經江蘇北部的淮河,正式成為金和南宋的邊界線。

李全起義之後,海州泗州等地復歸南宋統治。

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基本平定江南後,將原來的兩浙路與兩淮路合併,設立江淮等處行中書省,統兩淮(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兩浙(兩浙西路兩浙西路)地。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以地理民事非便為由改省治為杭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割江北部分隸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以原兩浙路為主體成立江浙等處行中書省[10]

1368年,明朝建立並定都南京。今天整個江蘇省,安徽省上海市的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

明太宗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太宗朱棣遷都北京後,改南直隸。此後南北兩京和兩直隸並立200多年。

明代是江蘇經濟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南京是與北京並列的京城;蘇州松江依靠其繁榮的紡織工業繼續成為全中國的經濟中心,以及工業化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方;大小市鎮星羅棋佈,地價之高、賦稅之重名列全國之首[11][12]

同時這一帶的文化水準也是全國最高的,產生的狀元人數在全國科舉考試中長期穩佔一個很大的比重,對全國的文化風格和審美觀點帶來深遠的影響;揚州淮安京杭大運河漕運(南方糧食運往京城)和食鹽貿易的控制點,名列中國長江以北最繁榮的城市之列。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攻佔揚州南京,俘虜南明弘光帝,隨即將南直隸改為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左右布政使改名安徽布政使江蘇布政使。乾隆年間,王安國提出南直隸已經分為安徽布政使江蘇布政使,後被採納,江南省分為安徽省江蘇省正式列入大清會典,史稱「江南分省」。[13]清代,江蘇省下轄江寧府(今南京市)、蘇州府淮安府揚州府鎮江府常州府松江府(今上海市)、徐州府以及海州直隸州(今連雲港市)、通州直隸州(今南通市),其範圍大致與現在相同。

江蘇巡撫駐紮在蘇州,安徽巡撫駐紮在安慶,在南京則設有節制江蘇、安徽、江西三省的兩江總督。江蘇、安徽兩省的鄉試,則始終共用一個江南貢院(在今南京市)。1780年以前,安徽布政使也長期寄駐在南京,1780年安徽布政使遷安慶後,在南京另設江寧布政使一職,管轄江寧(今南京)、揚州、淮安、徐州四府以及通州(今南通)、海州(今連雲港)二直隸州;駐紮蘇州的江蘇布政使則管轄鎮江、常州、蘇州、松江(今上海)四府;江蘇學政駐常州府江陰縣;在淮安府城山陽縣(今淮安市淮安區)駐有漕運總督,府城西北15千米處的清江浦(今淮安市清河區)則駐有南河總督(江南河道總督);兩淮鹽運使駐揚州府城江都縣。光緒三十年(1904年)以江寧府、淮安府、揚州府、徐州府4府和通州、海州2直隸州範圍置江淮省後旋即撤裁。

鴉片戰爭以後,江蘇開始受到西方的影響,江蘇松江府管轄的上海縣按照南京條約被闢為通商口岸,並設立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迅速發展成貿易、金融和國際化的大都會,後來於1927年脫離江蘇省成為獨立的院轄市。鎮江蘇州也設立過規模較小的租界

晚清時期,江蘇南部受到太平天國的重創,強烈影響達十餘年之久,蘇州的經濟中心地位被當時的新興城市上海取代[14]

1864年7月,曾國藩曾國荃湘軍攻破天京後縱火殺掠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創所所長郭廷以在其所著《近代中國史綱》引趙烈文《能靜居日記》記載曾國荃率湘軍攻入南京城後的情景:「湘軍『貪掠奪,頗亂伍。中軍各勇留營者皆去搜括』,……『沿街死屍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被戳以為戲,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均被虜),老者負傷或十餘刀,數十刀,哀號之聲達於四方。』凡此均為曾國荃幕友趙烈文目睹所記,總計死者約二、三十萬人(死亡人數有爭議)。」[15][16][17][18][19]

中華民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內地十八省紛紛宣佈獨立,脫離清廷統治。1911年11月5日,江蘇巡撫程德全在省城蘇州宣佈江蘇獨立,自任江蘇都督。中華民國成立於1912年,最初幾個月的首都是在南京。在此前不久,新政府廢除蘇州府。而清廷自乾隆時推行的制,亦在這一兩年陸續被新政府廢除,全省直接分轄60個北洋政府時期,設置金陵道滬海道蘇常道淮揚道徐海道,管理全省的縣。1916年袁世凱死後全國陷入軍閥割據狀態。北伐戰爭前夕,佔據此地是直系軍閥孫傳芳。這一時期,江蘇的民族工商業迅速崛起,無錫南通常州紡織工業獲得較大發展[11]

Thumb
國民政府,現南京總統府大門
Thumb
中華民國時期的江蘇省
Thumb
1946年亞光輿地學社出版的江蘇分縣詳圖
Thumb
1937年南京大屠殺中,日軍強硬將中國平民押進坑中準備集體活埋

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並在10年之內統一中國,同時進行一些現代化建設,包括修建早期的公路網。1927年,析置江蘇省江寧縣設立南京特別市,析置江蘇省上海縣和寶山縣設立上海特別市。同年,國民政府改組江蘇省政務委員會江蘇省政府。1928年國民政府正式定都南京後,進行大規模的首都建設,1929年,江蘇省省會則遷往鎮江縣

1937年全面爆發的抗日戰爭中斷蔣的黃金時代。日軍的狂轟濫炸使得滬寧鐵路沿線的鎮江、武進(今常州市)、無錫、吳縣(今蘇州市)等城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隨後進行持續3個月之久殘酷的南京大屠殺,造成約30萬人遇難。江蘇省政府從鎮江臨時遷往江蘇中心的淮陰縣,1939年再度遷往裏下河水網中心的興化縣。此後到1945年戰爭結束,南京是中國東部淪陷區汪精衛政權的首都。汪精衛政府將其江蘇省政府遷往吳縣;1944年,還曾經在江蘇北部以徐州為中心建立淮海省。抗戰期間,新四軍主力進入蘇北,控制部分農村地區,建立蘇北抗日根據地,部設於鹽城縣[20]。中共政權還建有蘇中蘇南兩個抗日根據地

戰後,中央政府從重慶市還都南京市,而中國共產黨一度控制部分蘇北地區,以淮陰縣為蘇皖邊區政府所在地。不久,國民政府與已經在東北華北立足的共產黨之間爆發第二次國共內戰,共產黨撤退。其中1948年底在徐州附近一帶進行的淮海戰役導致中華民國國軍的敗退。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攻佔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全省分屬蘇南行政區蘇北行政區南京直轄市。到1950年時,三個行政區政府機構皆屬華東軍政委員會。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通過《關於調整省、區建制的決議》,新設江蘇省人民政府,駐地南京。兩個行政區和南京直轄市的轄區由此合併為新的江蘇省轄區。南京直轄市降為省轄市[21]

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時,新的江蘇省下轄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6個省轄市,徐州、淮陰、鹽城、揚州、鎮江、蘇州、松江、南通8個專區。全省共計七十七個縣級行政區,另有太湖行政辦事處淮北鹽區[註 1]。1958年,松江專區撤銷,其全部轄縣劃給上海市。

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市管縣體制,同年首先在江蘇省試點,江蘇省設立11個地級市,分別為南京市、無錫市、徐州市、常州市、蘇州市、南通市、連雲港市、淮陰市、鹽城市、揚州市、鎮江市。

1980年代初,江蘇南部以鄉鎮企業著稱,即蘇南模式,蘇南延續成為當時中國最富裕、發達的地區。但鄧小平的經濟改革起初的熱點集中在南部海岸的廣東省,其經濟水平在1989年超越江蘇,江蘇經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發展幾乎陷於停滯。

1990年代初,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迅猛,與上海聯繫緊密的兩個江蘇南部城市蘇州無錫也乘其東風,國內生產總值、人均收入和入駐的世界500強企業均超過省會南京。同一時期,外資大量湧入蘇南,與前期的鄉鎮企業經濟支撐起蘇州和無錫及其下轄縣經濟。

1996年,揚州、泰州分設,撤縣級泰州市,設地級泰州市;淮陰(今淮安)、宿遷分設,撤縣級宿遷市,設地級宿遷市。2001年,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

21世紀,蘇州的張家港常熟崑山吳江,無錫的江陰、宜興,常州的武進佔據全國百強縣前十名的七個席位。相較於此,南京市區的綜合實力更為突出,為江蘇省內最高。

自然地理

江蘇省位於中國大陸東部,介於東經116°18′ - 121°57′,北緯30°45′ - 35°20′之間[註 2],地跨長江淮河南北,東鄰黃海,東南同上海市接壤,南鄰浙江省,西鄰安徽省,北鄰山東省 [22][23]

地形

Thumb
崑山周莊

江蘇省基本上由長江淮河下游的大片沖積平原組成。全省的地勢總體上相當低平,是中國地勢最為低平的一個省份 [24]。 江蘇省的平原面積7萬平方公里左右,佔全省面積的69%,主要包括長江下游兩岸的太湖平原、高沙土平原(均屬於長江三角洲)和江淮之間的里下河平原、淮北地區的黃淮平原以及東部濱海平原,這些平原之間連為一片[25]

與大片遼闊的平原形成鮮明對照,丘陵和低山僅僅孤立地散落於江蘇省的西南部的南京鎮江盱眙、東北角的連雲港附近以及太湖附近,低山和丘陵崗地佔14.3%,水面佔16.8%[26]

連雲港境內的花果山玉女峰為全省最高點,海拔624.4米 [24]

水系

江蘇省境內另一個顯著的特徵是全省大部分地區水系相當發達,水面面積達1.73萬平方公里,水面所佔比例之大,在全國各省中居首位[27]。其中尤其以長江以南的太湖平原和江淮之間的里下河平原最顯著,大大小小的河流形成蛛網狀,分佈極為稠密,為大面積的水網密集地帶。

Thumb
無錫黿頭渚

長江是江蘇省最大的河流,呈東西向橫穿江蘇省,省境內長度400多公里,將江蘇省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在江蘇省境內,長江的支流有江蘇省西南部的秦淮河,在南京市匯入長江。

淮河在歷史上曾經流過江蘇省中北部,注入黃海,不過,由於1194年以後黃河奪取淮河河道入海、壅塞河道,在1855年黃河再度北注渤海後,淮河已無法經由原道入海,而是主要由洪澤湖高郵湖京杭大運河注入長江

除了天然河流以外,江蘇省的人工河道也極為眾多。其中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達690公里,江蘇省有8座地級市均位於京杭大運河沿線,佔全部地級市數量(13個)的60%以上,孕育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高郵淮安徐州八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此外,江蘇省現今仍在發揮作用的著名的人工河道有蘇北灌溉總渠通揚運河等。

江蘇省也是中國淡水湖泊最為集中的省份之一,有大小湖泊290多個,全省湖泊總面積達到6853平方公里,湖泊率為6%,居全國之首。其中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太湖洪澤湖,分別名列中國五大淡水湖的第三和第四位;面積在100—1000平方公里的有高郵湖駱馬湖石臼湖滆湖白馬湖陽澄湖;面積在50—100平方公里的有長蕩湖、邵伯湖、澱山湖固城湖。這些湖泊不僅是重要的水源地和各種水產品的產地,擁有重要的航運價值,對於地勢低洼的江蘇省,在調蓄洪水方面也起到重要的作用[28]

氣候

江蘇省地理上跨越中國南北,氣候、植被也同樣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徵。地處亞熱帶暖溫帶過渡區,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氣候分明。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中、南部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24]。淮河以南的10個城市每年初夏時節均有持續1個月左右的梅雨季,梅雨季節的降水量是淮河以南地區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淮河以北地區則沒有顯著梅雨季[29]。2008年,全省年平均氣溫為15.5℃,自北向南遞增;由於淮河以南地區連續近一個月的歷史罕見持續暴雪冰凍天氣,全年氣溫為2000年來第二低值。其中春季、秋季氣溫偏高。年降水量時空分佈不均,變化起伏大。年平均降水量為782一1150毫米,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南部多於北部,沿海多於內陸,淮北內陸地區的徐州和宿遷低於800毫米[29]。主要災害性天氣有雪暴雷電寒潮大霧颱風暴雨冰雹龍捲風乾旱等。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全年因氣象災害死亡85人,農田損失面積1318831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5.66億元 [30]

資源

保有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有建材類礦產等多種。淮陰鹽場是全國大型鹽場之一。有呂四海州灣等大漁場 [24]

環境問題

2007年,太湖藍藻污染事件。2009年2月20日,由於自來水水源受到化工污染,鹽城市市區大範圍斷水。[31][32]鹽城市水污染嚴重,當地出現若干癌症村[33][34][35][36][37]公益人士鄧飛根據公開資料製作的《中國癌症村地圖》中,江蘇除鹽城之外還有多個癌症村。[38]2012年南通市批准日本王子製紙排海工程項目,啟東市反對排污項目事件爆發。[39][40]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公佈的60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重點縣(市、區)名單中江蘇佔11席[41]

四至及中心

行政區劃

歷史政區

明代以前,江蘇分屬不同行政區

洪武元年正月,即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以今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直屬京師,稱直隸明成祖永樂十九年,即1421年改京師為北京,以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為直隸,原直隸改稱南直隸

順治二年,即1645年,改原南直隸為江南省、改南京江寧

清順治十八年,即1661年,原江南省一分為二,以原江南省東部為江南左布政使司,包括今江蘇省和上海市;原江南省西部為江南右布政使司,相當於今安徽省。

乾隆二十九年,大清會典正式記錄江南省分為江蘇省和安徽省,其名取自「江寧府」的「江」和「蘇州府」的「蘇」[42]

現行政區

江蘇省現轄13個地級市,其中省會南京市副省級市。下分95個縣級行政區,包括55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19個;1237個鄉級行政單位,包括701,16,1民族鄉,519街道[43]

More information 江蘇省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44] ...
江蘇省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44]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註 3]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4][45]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縣級行政區劃[46]
市轄區 縣級市
320000 江蘇省 Jiāngsū Shěng 107,217.44 84,748,016 南京市 55 21 19
副省級市
320100 南京市 Nánjīng Shì 6,587.02 9,314,685 玄武區 11
地級市
320200 無錫市 Wúxī Shì 4,627.46 7,462,135 濱湖區 5 2
320300 徐州市 Xúzhōu Shì 11,764.88 9,083,790 雲龍區 5 2 3
320400 常州市 Chángzhōu Shì 4,372.15 5,278,121 新北區 5 1
320500 蘇州市 Sūzhōu Shì 8,657.32 12,748,262 姑蘇區 5 4
320600 南通市 Nántōng Shì 10,549.25 7,726,635 崇川區 3 3 1
320700 連雲港市 Liányúngǎng Shì 7,615.29 4,599,360 海州區 3 3
320800 淮安市 Huái'ān Shì 10,029.54 4,556,230 清江浦區 4 3
320900 鹽城市 Yánchéng Shì 16,931.29 6,709,629 亭湖區 3 1 5
321000 揚州市 Yángzhōu Shì 6,591.21 4,559,797 邗江區 3 2 1
321100 鎮江市 Zhènjiāng Shì 3,840.32 3,210,418 潤州區 3 3
321200 泰州市 Tàizhōu Shì 5,787.36 4,512,762 海陵區 3 3
321300 宿遷市 Sùqiān Shì 8,524.29 4,986,192 宿城區 2 3
Close

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江蘇省常住人口總數78,659,903人,人口密度位居各省之首。

  • 其中城鎮人口4,767.6萬,城市化率為60.6%;
  • 由於計劃生育推行較為成功,65歲及以上人口為8,567,807人,佔10.89%,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
  • 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8,506,817人,每10萬人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為10,815人,位居全國前列。

2020年,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江蘇省常住人口為84748016人,與2010年江蘇省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7866094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6087075人,增長7.74%,年平均增長率為0.75%。[47]

截至2022年,全省常住人口8515.00萬[48]

城市

Thumb
無錫市區

江蘇城市的特點是城市規模普遍較大且分佈密集,按照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目前江蘇共有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1座,為南京市;Ⅰ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500萬以下)2座,為蘇州市,無錫市;Ⅱ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300萬以下)7座,為徐州市、常州市、南通市、淮安市、鹽城市、揚州市、連雲港市;中等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上100萬以下)3座,包括泰州市、鎮江市、宿遷市。[49]

此外南京鎮江淮安揚州四個城市以及安徽的馬鞍山滁州蕪湖宣城四個城市正在向一體化方向發展,構成南京都市圈

Thumb
南京市鼓樓區

經濟

總體概況

江蘇自古以來為中國較富庶的地區。春秋後期,富強的吳國曾經稱霸中原;三國時,東吳的經營使得江蘇地區大大縮小與中原地區的差距;唐代安史之亂以後,逐步趕超中原地區。時,江蘇經濟文化達到巔峰,位居中國最前列。陸遊曾經表示「蘇湖熟,天下足[50]。江蘇是中國近代輕紡工業發展較早的地區。現今其工業門類齊全,支柱包括機械電子[51]石油[52]化工[53]紡織[54]、食品、輕工[55]、建材工業[56]等。傳統優勢產業為紡織和食品工業。江蘇是中國重要的農業區之一,著名的「魚米之鄉」。[24]

近現代以來,上海自江蘇析出,隨着上海的崛起,江蘇地位有所下降。1989年以來江蘇經濟總量被廣東超越。但總體上,江蘇經濟一直保持穩步向前的勢頭[57],更因經濟強勁而獲得「蘇大強」的稱號[58]

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經濟總量和人均佔有量均居中國內地前列。2007年開始,江蘇GDP總量穩居第2位;2009年開始人均GDP前移至第4位,僅次於津滬京。江蘇一直保持高速經濟增長,1979 - 2008的30年,經濟總量增加123倍(基於現價),年均增速(不變價,基於內地平均物價水平推算)達到11.27%,增速僅次於浙江福建內蒙古山東居第5位。2011年,江蘇省GDP總量達到48,604億元(初步核算值),占內地GDP總量的10.31%。按國際匯率折合7,525億美元,2011年江蘇GDP總量超過同期瑞士的6,361億美元,逼近土耳其7,781億美元的GDP水平。按購買力平價推算,2011年江蘇GDP達到11,647億國際元,超過同期印尼11,246億國際元GDP總量,直逼加拿大的13,961億國際元GDP水平。2011年江蘇人均GDP達到61,649元;折合9,545美元,逼近同期馬來西亞人均9,700美元水平;按購買力平價折算,人均達到14,773國際元,高於同期墨西哥人均14,610國際元的水平[57]。另一方面,江蘇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GDP的比值較低(一些學者將其稱為「GDP含金量」),顯示出經濟發展過程更多是依賴投資拉動。[59]

2021年江蘇省人均GDP達到13.7萬元,折合約2.13萬美元,超過斯洛伐克,拉脫維亞等發達國家,逼近葡萄牙,捷克等國家,成功突破「初級發達國家門檻」。

地區差異

Thumb
2015年,江蘇各地級行政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分佈圖。人均生產總值最髙的地區依次為蘇州無錫南京常州(深色區域)。圖中可見江蘇北部的產業結構相對於南部較為落後

總體上,江蘇省經濟位居全國前列,是全國唯一全部地級市均能進入GDP百強的省份,但省內經濟也存在差距,南部的經濟發展程度高於北部。其中蘇南地區,經濟水平長期位居全國前列;蘇北沿江地區的揚州南通也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北部則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021年,蘇南五市人均GDP為2.89萬美元,蘇中三市人均GDP約2.1萬美元,蘇北五市人均GDP1.43萬美元,有着顯著的地區性差異。但較國家整體而言,即便是相對經濟發展較差的蘇北地區也明顯高於國家平均水平(人均GDP1.28萬美元)[60]

蘇南模式

人民公社化時期,蘇南人民就在集體副業的基礎上發展出「社隊企業」,為本地農民提供簡單的生產、生活物資。70年代末,這些社隊企業開始生產一些農機具,成為集體工廠。

改革開放以後,上海一些技術工人利用節假日來到蘇州、無錫、常州、南通等地,給這些蘇南工廠帶來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時由於當時物資短缺,集體企業擁有信貸優勢,因此發展十分迅速,一時間蘇南經濟發展位於全國最前列。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着市場競爭加劇,蘇南模式顯示出所有權不清晰、政企不分的弊端,隨後通過10餘年艱難的改制,逐步轉型為私營企業或股份制企業。

蘇南模式包括的地區為傳統的蘇州無錫常州以及經濟發展同樣側重民營經濟的南通,著名的中國大陸學者、社會活動家費孝通先生提出蘇南模式構想時將這四個城市稱呼為「蘇南四市」。[61]

交通

航空

Thumb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目前,江蘇省已建成多個民用機場國內航線基本覆蓋全國,國際航線主要飛往東南亞

鐵路

Thumb
常州火車站

京滬鐵路隴海鐵路兩條鐵路幹線經過江蘇省。京滬鐵路主要呈東西向穿越江蘇的南部,隴海鐵路也呈東西向經過江蘇的最北部的徐州和連雲港,徐州則為兩大幹線交匯的樞紐。京滬鐵路南京至上海段為中國最繁忙的鐵路之一,高峰時段平均每5分鐘就有列車通過。

江蘇雖然是中國經濟發達的省份之一,不過鐵路交通則長期滯後,除了上述清末民初建成的2大幹線之外,省內大片地區,尤其是江北大部分地區,遠離鐵路線,阻礙經濟的發展。2000年以後,新長鐵路寧啟鐵路陸續通車,改變上述狀況,但這兩條鐵路建成時都是單線非電氣化鐵路,無法滿足江蘇的鐵路客運需求,寧啟鐵路自2009年開始複線電氣化改造,直到2016年完成。另外,江蘇省的跨江鐵路橋只有2座且都在南京,即1968年建成的南京長江大橋和2009年合攏的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62]。雖然一些貨運列車可通過新長鐵路于靖江—江陰處輪渡過江,但其他列車均需繞道南京過江。

2010年後,江蘇鐵路建設速度明顯加快,以高速鐵路為例:2010年7月1日,滬寧高速鐵路通車,2011年6月30日,京滬高速鐵路通車,2013年,寧杭高速鐵路通車運營,2018年12月26日,青鹽鐵路建成通車,2019年12月16日,徐鹽客運專線建成運營,2020年,滬蘇通鐵路連鎮客運專線鹽通高速鐵路相繼建成通車,江蘇鐵路發展迎來集中收穫期,江蘇省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從全國十餘名開外躍居全國第四名。2021年2月,連徐客運專線建成通車。另外江蘇省還有滬寧沿江高速鐵路通蘇嘉甬鐵路寧淮城際鐵路鹽宜高速鐵路如通蘇湖城際鐵路北沿江高速鐵路在建或規劃[63]

高速鐵路

現有京滬高速鐵路滬寧城際鐵路寧杭客運專線寧安客運專線連鎮客運專線徐鹽客運專線鹽通高速鐵路連徐客運專線滬蘇湖鐵路等鐵路幹線處於江蘇省內。

公路

Thumb
南京長江大橋
Thumb
江蘇高速公路佈局方案圖
國家高速:   放射線   縱線   橫線 (其中細線為並行線/聯絡線)
省級高速:  

截止2011年底,江蘇省公路總里程為15224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為4122公里,居全國第5位,高速公路密度高居全國各省區首位[64]。其中:

此外還有多條國道和省級高速公路。

水運

江蘇省東瀕黃海長江京杭大運河呈十字形貫穿全省,太湖平原和里下河平原水網密佈,水運歷來在江蘇省的交通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江蘇省絕大部分城市歷史上均是依託水運優勢得以發展繁榮。該省主要港口有蘇州港連雲港港南通港南京港鎮江港江陰港等,蘇州港(包括太倉常熟張家港三個港區)是全省最大的港口,亦為中國大陸內河航運第一大港。位於蘇州太倉市瀏河鎮的蘇州港太倉港區劉家港鄭和下西洋時起錨母港,現在是全國最大的內河漁港,江蘇最大的漁業港。

過江通道

由於長江流經江蘇省腹地,過江通道的建設對於江蘇的交通體系至關重要。已經建成的通道有(從西向東):

More information 名稱, 類型 ...
名稱 類型 通車時間
南京大勝關長江鐵路大橋 鐵路橋 2011年1月[65]
南京大勝關長江公路大橋(南京長江三橋) 公路橋 2005年10月
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五橋) 公路橋 2020年12月
南京地鐵10號線過江通道 鐵路(地鐵)隧道 2014年7月
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 公路隧道 2010年5月
南京定淮門長江隧道(南京揚子江隧道) 公路隧道 2016年1月
南京長江大橋 公路、鐵路兩用橋 1968年9月
南京地鐵3號線過江通道 鐵路(地鐵)隧道 2015年4月
南京八卦洲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二橋) 公路橋 2001年3月
南京棲霞山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四橋) 公路橋 2012年12月[66]
潤揚長江大橋 公路橋 2005年4月
五峰山長江大橋 公路、鐵路兩用橋 2020年12月
泰州大橋 公路橋 2012年11月[67]
江陰長江大橋 公路橋 1999年9月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 公路、鐵路兩用橋 2020年7月[68]
蘇通長江大橋 公路橋 2008年6月[69]
崇啟大橋 公路橋 2011年12月
Close

軌道交通

Thumb
常州地鐵

截至2022年11月,江蘇的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徐州南通6個城市擁有獨立的軌道交通系統,另外上海地鐵的一部分延伸到崑山(蘇州下轄縣級市)、南京地鐵的一部分延伸到句容(鎮江下轄縣級市)。

南京是中國大陸第六個建成並運營地鐵的城市。南京地鐵首條線路於2005年9月3日開通,至2023年6月底有13條線路、223座車站(含換乘站),運營里程約507.95公里。

蘇州軌道交通於2012年4月28日開通,至2023年6月有6條線路、181座車站,運營里程約252.1公里。另外,2013年10月,上海地鐵11號線跨省延伸至蘇州崑山花橋鎮花橋站,是全國首條跨省地鐵。

無錫地鐵於2014年7月1日開通,至2021年12月有4條線路、87座車站,運營里程約114.8公里。

常州地鐵於2019年9月21日開通,至2021年6月有2條線路、43座車站,運營里程約54.03公里。

徐州地鐵於2019年9月28日開通,至2021年6月有3條線路、51座車站,運營里程約64.347公里。

南通地鐵1號線2號線的建設計劃分別在2013年和2014年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准,均已全面開工。其中軌道交通1號線已於2022年11月10日開通運營,南通軌道交通有28座車站,運營里程約39.182公里。

文化

地域文化

江蘇在地域文化上有「吳韻漢風」之說,經歷文化重心從漢唐以前的江淮地區到唐宋以後的江南地區的轉移。蘇州無錫常州地區屬於吳文化;南京屬金陵文化;揚州鎮江(除丹陽),泰州鹽城淮安南通連雲港南部,宿遷(除市區)屬江淮文化;徐州宿遷連雲港北部二縣則屬北方中原文化地區。

語言

江蘇省主要的方言分別是江淮官話、吳語、中原官話和膠遼官話。江淮官話分佈於南京(除溧水南部、高淳)、揚州淮安鹽城鎮江(除丹陽)、泰州(除靖江)、南通(除開發區通州區啟東海門)、連雲港(除贛榆)、宿遷(除市區)等江蘇省大部分地區。吳語,主要分佈在以蘇州無錫常州南通為核心的東南部地區;中原官話,分佈於西北部的徐州全市、宿遷市區;膠遼官話,僅存在於東北角的連雲港市贛榆區。需要說明的是南通市區,丹陽市(隸屬鎮江市)東部地區、常州市金壇區西部屬於吳淮混合方言;此外,蘇南部分地區形成客籍方言島,如閩南語、河南話等[70]

飲食

由於地域文化的差別,江蘇菜系眾多,各地風味差別很大,最著名的有淮揚菜金陵菜蘇幫菜、徐海菜,其中淮揚菜是江蘇菜系的代表。此外江蘇風味獨特的各地小吃亦馳名中外,如南京小吃蘇州小吃揚州小吃淮揚菜流行於淮安揚州鎮江三地,並覆蓋泰州鹽城南通等地區,為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以清淡、營養、美味、美觀深受海內外食客喜愛,至今許多國宴仍以淮揚菜為主角,在刀工、選料、造型、火候上要求格外嚴謹。 金陵菜又稱京蘇菜或京蘇大菜,指以南京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地方風味。金陵菜起源於先秦,隋唐已負盛名,至明清成流派。金陵菜原料多以水產為主,注重鮮活,刀功精細,善用燉、燜 、烤、煨等烹調方法,口味平和,鮮香酥嫩。 蘇幫菜則流行於名城蘇州等,以用料上乘、鮮甜可口、講究火候、濃油赤醬為特色,是江南傳統主流菜系之一。 徐海菜是自江蘇省徐州向東沿隴海鐵路至連雲港一帶地方風味菜。[71]

戲劇

江蘇戲曲藝術傳統深厚,戲曲劇種現存20餘個,主要有崑曲淮劇錫劇蘇劇揚劇、淮海戲、柳琴戲等。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崑曲」發源於崑山市,被譽為「百戲之祖」,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江蘇是戲劇大師湯顯祖的第二故鄉,是其「臨川四夢」起航之地,誕生過以梅蘭芳周信芳等為代表的戲曲表演藝術大師[72],其中梅蘭芳為「四大名旦」之首。小劇種主要有海門山歌劇、通劇、丹劇、海州童子戲、徐州丁丁腔、洪山戲、淮紅戲、高淳陽腔目連戲。外來劇種主要有京劇、越劇、徽劇、滬劇、黃梅戲、呂劇等。新興劇種中滑稽戲影響較大,流行廣泛。泰興、揚州等地的木偶戲也以其歷史較久、藝術手段豐富而名揚海內外。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崑曲、蘇劇、揚劇、錫劇、鹽城的淮劇、淮安和連雲港的淮海戲、南通的童子戲、徐州梆子、徐州市柳琴戲、揚州市杖頭木偶戲等。全省各地在歷史上產生過大小曲種50餘種,現尚存有近20餘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有:蘇州評彈(蘇州評話、蘇州彈詞),揚州評話,揚州彈詞,揚州清曲,徐州琴書,南京白局[73]

繪畫

Thumb
蘇州美術專科學校舊址,現為顏文樑紀念館
Thumb
揚州八怪的書畫作品

江南地區的繪畫很大程度上塑造傳統的中國形象,江蘇也是優秀詩書畫藝術作品的高產地,中國書法和繪畫先驅顧愷之便生於江蘇。而江南各畫派,尤以山水聞名,如五代之巨然,元季之倪瓚黃公望,有明之王紱夏昶等,均為山水大家,又如近現代的徐悲鴻顏文樑朱士傑劉海粟呂鳳子吳冠中方召麐等,可說江蘇書畫史幾乎構成一部濃縮的中國書畫史。主要畫派有明末清初活躍於南京地區的金陵畫派,清代中晚期活躍於鎮江的京江畫派[74],明代沈周文徵明創立的吳門畫派以及清代乾隆年間活躍於揚州畫壇的革新派畫家揚州八怪

學術、政治

明朝時期江蘇地區曾出現多個政治學術團體。嘉靖五年(1526年),王艮應泰州知府王瑤湖之聘,主講於安定書院,宣傳「百姓日用即道」,開始泰州學派的創立之先河。發端於陽明學派,被稱為「左派王學」[75]。東林黨是明朝末年以江南文官為主、各省士林相依附而成的一個儒家政治集團。雛形是徐階的「江南官僚集團」,於萬曆年間初見[76]明朝末期崇禎初年復社創建,初期的成員多是江南一帶的讀書人,後來發展為全國性社團,前後入會者超過兩千人。復社以「興復古學」為號召,故而得名,又因為早期成員多為東林黨人的後裔,號稱「小東林」。主要成員有黃道周、顧炎武黃宗羲[77]

旅遊

江蘇風景名勝以「青山襯秀水、名園依古城」馳名中外,自然景觀「山水組合、以水見長」。[78]

全省共有4處世界遺產(3處文化遺產及1處自然遺產)、5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4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9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2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含京杭大運河的江蘇段)、64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More information 位置, 風景名勝區 ...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位置 風景名勝區 簡介
無錫蘇州 太湖風景名勝區 太湖煙波浩渺,沿湖有無錫山水、蘇州園林、古吳名跡、宜興洞天世界,以洞庭東山、西山、馬跡山、三山、尾頭浩為最著。
南京 鍾山風景名勝區 包括紫金山、玄武湖、明代城垣,景區內有明孝陵、中山陵、梅花山、孫權墓、紫金山天文台等景觀。
連雲港 雲台山風景名勝區 以山水岩洞為特色,其中花果山因結緣《西遊記》而聞名海內外。
揚州 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 由瘦西湖、蜀崗名勝、唐子城、筆架山、綠楊村等組成。瘦西湖是全國著名的湖上古典園林群之一。
鎮江 三山風景名勝區 由金山、焦山、北固山組成,三山沿江屹立。
Close

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共23個:南京市鍾山風景名勝區中山陵風景區、南京市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景區、蘇州市蘇州園林拙政園留園、蘇州市周莊古鎮景區、蘇州市金雞湖景區、蘇州市同里古鎮景區、蘇州市吳中太湖旅遊區、蘇州市虎丘山風景名勝區、蘇州市沙家浜·虞山尚湖旅遊區、無錫市靈山大佛、無錫市中央電視台無錫影視基地-三國-水滸景區、無錫市太湖黿頭渚風景區、常州市中國春秋淹城旅遊區、常州市環球恐龍城、常州市天目湖旅遊度假區、鎮江市三山景區、鎮江市句容茅山景區、揚州市瘦西湖風景區、南通市濠河名勝風景區、泰州市溱湖國家濕地公園、淮安市周恩來故里旅遊景區、鹽城市大豐中華麋鹿園景區、徐州市雲龍湖景區、連雲港市花果山景區

社會

教育

江蘇是傳統中國教育大省,自古便重視教育,同時也人才輩出。2010年全省擁有普通高校124所,本專科在校生164.9萬,研究生在校生12.6萬。普通高校數和在校人數均居全國首位。普通高中在校生135.7萬,普通初中在校生233萬,小學生人數398.8萬。[79]

高等教育

江蘇有2所985工程高校(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其中南京大學是全國最早進入首批985工程9所重點建設高校之一),11所211工程高校,10所中央部委直屬高校。江蘇的國家重點學科(89個)、兩院院士(88位)、一級學科博士授權單位,一級學科博士授權專業、博士點、碩士點、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數量均居全國第二位。

宗教

江蘇宗教[80][註 5]

  無宗教或其他宗教[註 6](80.69%)
  基督宗教(2.64%)

江蘇省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五大宗教齊全。全省有信教群眾570多萬人,各類宗教教職人員9千多人,有5名宗教人士擔任全國宗教團體的負責人。全省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6100多處,其中寺觀教堂940多處。有五星級宗教活動場所39處,經國務院批准的佛教全國重點寺廟13處。全省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宗教活動場所182個(其中國家級9個、省級36個、市級87個)。全省有各級愛國宗教團體 246個,宗教院校9所,其中基督教的金陵協和神學院是基督教唯一的全國性院校,佛教的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靈岩山佛學分院、江蘇神學院等院校在全國都有一定影響[81]。根據2007年和2009年進行的調查,江蘇有16.67%的人口有崇拜祖先,3.5%的人口是基督徒。報告沒有提供其他宗教的統計數字;80.69%的人口無宗教或信奉中國民間宗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蘭教

佛教

江蘇佛教,始於東漢,後逐漸遍佈江蘇各地。南北朝時,江蘇寺廟林立,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說。隋唐年間,高僧輩出,揚州鑒真和尚不畏艱險,東渡日本,傳播佛教律宗和中國文化。目前,全省約有佛教信眾190多萬[82],有佛教活動場所1139處,其中全國重點寺院13所,五星級寺院21所;7所經批准開辦的佛教院校。

道教

江蘇為道教文化發源地之一,茅山道派影響深遠。晉代葛洪在茅山撰《抱朴子》、《肘後備急方》等書,系統整理神仙長生思想、神仙方術和醫方。劉宋朝陸修靜在建康崇虛觀編定最早的道經總目《三洞經書目錄》[83]

天主教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意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將天主教傳入江蘇,在南京正陽門(今光華門)里建立教士住院及附屬小堂,其他城市也陸續建立教堂。清乾隆以後,江蘇天主教傳教活動進入低谷。1840年後,蘇州、無錫、南通地區的天主教恢復公開活動並有所發展,並且發展到徐州等地區,外國傳教士相繼開辦了一批中小學、孤兒院、醫院等社會慈善機構。1949年,天主教在江蘇設有南京、蘇州、海門、徐州4個教區及海州、揚州兩個監牧區,教徒24萬人[84]

基督新教

基督新教在江蘇的發展最早開始於19世紀中葉的清朝後期,來自英美的傳教士於1843年在通商口岸上海立足後,美北長老會內地會監理會、美南浸信會、美南長老會、美以美會、基督會、貴格會等教派,於1860年代至1880年代逐漸進入蘇州揚州鎮江南京清江浦五座城市,自1890年以後又逐漸擴展到全省,先後有30個基督教派在江蘇活動。到20世紀中,基督新教在江蘇經歷了較大的發展,發展到擁有5萬信徒。現在基督新教在江蘇逐漸恢復發展,基督徒也逐漸成長[85]。2015年底,全省共有信徒約240萬人[86]。現有金陵協和神學院江蘇神學院兩所宗教院校,其中金陵協和神學院由基督教全國兩會所辦;江蘇神學院設有泗洪校區和蘇州辦學點。南京愛德印刷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聖經》印刷廠,目前已印刷各類《聖經》超過1億冊,出口世界上許多國家,在世界基督教中有較大影響[87]

伊斯蘭教

早期伊斯蘭教從海路傳入江蘇。相傳穆罕默德於唐武德年間派四大賢人來中國傳教,其中「二賢」傳教於揚州,距今已有1300多年,是伊斯蘭教最早傳入中國的地區之一。但若深考究,此疑為教徒自我標榜而成的訛傳——武德年號使用為618年五月至626年十二月,而公元622年穆罕默德才遷至麥地那,直到公元632年後《古蘭經》都才開始陸續編纂成形。大約650年,伊斯蘭教才傳播到阿拉伯半島以外的波斯、黎凡特及北非,可見這種說法不屬實。宋代,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孫普哈丁到揚州傳教,建清真寺一座即今仙鶴寺,是江蘇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距今有700多年歷史。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南京回族人口大增,朱元璋於洪武元年(1368年)敕建淨覺寺於三山街。目前,全省有21萬多在籍穆斯林,約18萬流動穆斯林,主要來自青海、甘肅、新疆等地[88]

人物

國際友好省份

More information 國家, 省州 ...
國家 省州 結交時間
 澳洲 維多利亞州 1979年11月18日
 日本 愛知縣 1980年7月28日
 北韓 江原道 1984年11月8日
 加拿大 安大略省 1985年11月21日
 美國 紐約州 1989年4月21日
 英國 埃塞克斯郡 1992年7月16日
 德國 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 1992年8月1日
 意大利 托斯卡納大區 1992年9月18日
 日本 福岡縣 1992年11月4日
 巴基斯坦 旁遮普省 1993年12月28日
 德國 巴登-符滕堡州 1994年4月23日
 荷蘭 北布拉邦省 1994年9月9日
 南韓 全羅北道 1994年10月27日
 巴西 米納斯吉拉斯州 1996年3月27日
 越南 同奈省 1998年3月30日
 意大利 威尼托大區 1998年6月22日
 瑞典 東約特蘭省 1999年3月22日
 俄羅斯 莫斯科州 1999年8月20日
 比利時 那慕爾省 2000年5月7日
 南非 自由邦省 2000年6月7日
 波蘭 小波蘭省 2000年11月16日
 芬蘭 南芬蘭省 2001年5月11日
 哥倫比亞 大西洋省 2001年6月4日
 馬來西亞 馬六甲州 2002年9月18日
 阿根廷 科爾多瓦省 2006年8月18日
 墨西哥 下加利福尼亞州[89] 2006年8月23日
 美國 加利福尼亞州[90] 2011年7月18日
 瑞士 沃州[91] 2017年1月20日
Close

註釋

參考文獻

書籍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