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省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河南省,為中華民國的一省,延續清朝制度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北六省之一。簡稱為「豫」。
民國時期,河南省人口總量變動分3個階段。民國元年(1912年)~25年(1936年)為人口緩慢增長階段。民國元年(1912年)人口為2852萬,至24年(1935年)全省總人口3457萬3236人,人口增長605萬,23年間每年平均增長26萬人。其中元年(1912年)~20年(1931年)每年平均增長227萬人;21年(1932年)~22年(1933年)人口總量保持靜止狀態;23年(1934年)~24年(1935年)人口增長較快,每年平均增加36.5萬人。
民國26年(1937年)~33年(1944年)為人口逐年下降階段。此階段正值抗戰時期,由於戰爭和自然災害的嚴重影響,8年間減少956萬,民國33年(1944年)只有2471萬。總計餓死約300萬人,流亡他省的約600萬人。
民國34年(1945年)~38年(1949年)為人口逐年恢復和增加階段。民國35年(1946年)人口達到2847萬人,較前年增加60萬人。
以下依據中華民國實業部《中國經濟年鑑》(1934年出版)、內政部統計司編《民國十七年各省市戶口調査統計報告》(1931年出版)、主計處統計局編《中華民國統計提要》(1940年出版)、中華民國年鑑社編《中華民國年鑑》(1952年出版,頁19-21)所提供的人口數據:
調查年代 | 戶數 | 人口 | 男性 | 女性 | 每戶平均人口 | 性別比例 |
---|---|---|---|---|---|---|
1912年 | 4,731,000 | 28,518,000 | 14,882,000 | 13,637,000 | 6.03 | 109.10 |
1928年 | 無 | 30,566,000 | 無 | 無 | 無 | 無 |
1936年 | 5,839,000 | 34,290,000 | 18,274,000 | 16,016,000 | 5.87 | 114.10 |
1947年 | 5,238,000 | 29,654,000 | 15,098,000 | 14,556,000 | 5.66 | 103.73 |
據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於民國79年(1990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臺閩地區籍貫為河南省的人數為13萬7830人,佔非臺灣省籍269萬4917人口當中的5.11%[1]。
河南歷史系列條目 | |||||||||||
---|---|---|---|---|---|---|---|---|---|---|---|
史前時代 | 舊石器時代 | ||||||||||
新石器時代 | |||||||||||
夏 | 商部落 | ||||||||||
商 | 商方 子方 亞方 息方 雇 暴 攸 元 及 杞 丹 可 郍 盂方 鹿 | ||||||||||
周 | 晉國 戴國 陳國 蔡國 曹國 鄭國 衛國 宋國 | ||||||||||
春秋 戰國 |
晉國 魏國 (春秋) 耿國 虞國 霍國 趙國 韓國 魏國 (戰國) 秦國 | ||||||||||
秦 | 三川郡 潁川郡 南陽郡 河內郡 陳郡 東郡 碭郡 | ||||||||||
漢 | 豫州刺史部 兗州刺史部 荊州刺史部 冀州刺史部 | ||||||||||
三國 | 豫州 | ||||||||||
晉 | 豫州 前秦 前涼 後涼 前趙 後趙 前秦 西燕 | ||||||||||
南北朝 | 北魏 西魏 北周 北齊 | ||||||||||
隋 | 河南郡 滎陽郡 梁郡 譙郡 襄城郡 潁川郡 汝南郡 淮陽郡 汝陰郡 上洛郡 弘農郡 淅陽郡 南陽郡 淯陽郡 淮安郡 | ||||||||||
唐 | 河南道 | ||||||||||
五代 | 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後周 | ||||||||||
宋 | 京西北路 京西南路 京東西路 | ||||||||||
金 | 南京路 | ||||||||||
元 | 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 | ||||||||||
明 | 河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 ||||||||||
清 | 河南省 | ||||||||||
中華民國 | 河南省 | ||||||||||
中華人民 共和國 |
河南省 | ||||||||||
在20世紀初,隨着平漢鐵路(1906年通車)和隴海鐵路(1910年開封到洛陽段通車,1918年修到徐州,1925年修到海州,1927年到靈寶,1935年修到西安,1937年到寶雞,1945年到天水)的陸續修通,河南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廢府存道,設開封道、河洛道、汝陽道、河北道,道尹公置分別駐開封、洛陽、信陽、汲縣。北洋軍閥時期,民國9年(1920年),洛陽曾是直系軍閥吳佩孚的基地,設有兩湖巡閱使公署和陸軍第三師司令部。民國12年(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至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同年2月4日,京漢鐵路總工會宣佈京漢鐵路總同盟大罷工。2月7日吳佩孚對工人進行鎮壓,罷工領導人高斌及共產黨員林祥謙、施洋等40多人犧牲,300多人負傷。民國15年(1926年),馮玉祥參加北伐戰爭,進駐河南。民國19年(1930年),蔣中正和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之間展開大規模內戰-中原大戰,河南是主要戰場。蔣中正的中央軍大獲全勝。民國17年(1928年)-21年(1932年)期間,共產黨的張國燾、徐向前等人在大別山區開闢武裝割據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一度威脅武漢。新集(今新縣)是鄂豫皖根據地的首府。
民國27年(1938年)6月,日軍攻佔開封後,國民政府挖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以阻止日軍進攻鄭州、武漢,但也造成河南、安徽、江蘇三省40餘縣成為黃泛區,89.3萬人命喪黃泉[2][3],1200萬人流離失所,被迫遷移[4];黃河直至1946年方才回歸故道[5]。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陽。
從民國36年(1947年)下半年起,中共解放軍轉入強大攻勢階段,河南戰場上的國軍只有招架之力。到民國37年(1948年)春夏,經洛陽戰役、宛西戰役、宛東戰役、豫東(開封、睢杞)戰役,國民政府土崩瓦解。國民黨各縣黨部也相繼解散,紛紛逃離。同年10月,省城開封易手,河南省黨部南逃,省政府遷往信陽,各縣(區)黨部隨之垮臺。
光緒31年(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組織中國同盟會。留日河南籍學生踴躍參加,並建立同盟會河南支部,創辦《河南》等雜誌,宣傳鼓吹民族民主革命。與此同時劉純仁等在省內也建立革命團體。光緒32年(1906年),東京同盟會河南支部派人回開封秘密組建河南同盟會分部,聯絡省內革命志士,宣傳革命思想,準備起義。武昌起義勝利的消息一傳來,河南革命黨人奮起回應。在謀求省會開封獨立的同時,同盟會河南支部又組織多路起義,均未成功。
為支援河南革命黨人,同年11月至翌年2月,秦隴豫復漢軍、威武軍、淮上軍、旅鄂奮勇軍和湖北北伐軍分4路進取河南。在辛亥革命的影響下,寶豐縣人白朗率眾起義。孫中山發起反喪二次革命時,白朗軍以「中華民國扶漢討袁軍」的旗幟輾轉作戰。二次革命失敗後,轉戰於豫西南及皖、鄂等地,繼而驅陝西,入甘肅。民國3年(1914年)回師河南。白朗在寶豐、臨汝交界處殉難。
民國5年(1916年)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在河南廝殺混戰。民國11年(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奉軍戰敗。5月河南督軍趙倜命趙傑率兵驅直軍出豫,被直軍戰敗。民國14年(1925年)河南督辦胡景翼率國民二軍同直系憨玉琨爭戰,憨部慘敗。民國15年(1926年)吳佩孚指揮三路大軍討豫,繼任河南督辦岳維峻率國民二軍迎戰,潰不成軍。雙方死傷慘重。民國16年(1927年)1月吳佩孚與靳雲鶚內訌,以吳敗收場;2月奉軍進擊河南,靳雲鶚抗奉失敗。
民國15年(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在廣東誓師北伐,12月國民政府由廣州遷至武漢。民國16年(1927年)4月12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發動清黨,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聯合桂、川等地方勢力三面包圍武漢國民政府,奉軍也進兵河南。武漢國民政府為了打破四面受敵的困境,經國共兩黨多次協商,決定出師北伐,與馮玉祥部會師中原,掃蕩奉系勢力。4月下旬北伐軍入豫沿平漢路北上,經西平、上蔡、臨潁等地激戰,奉軍敗退黃河北岸。同時,馮玉祥率20萬大軍入豫,6月與北伐軍會師鄭州。
6月10日,武漢國民政府要員汪兆銘、譚延闓等同馮玉祥在鄭州舉行會議,任命馮玉祥為河南省政府主席;設開封政治分會,以馮為主席,管轄豫、陝、甘三省。馮玉祥總攬了河南的軍政大權。因奉、魯軍盤據於豫北、豫東,豫中、豫西尚有一些小軍閥擁兵自重。馮玉祥為統一河南,相繼發動了反靳之戰、討伐豫東直魯聯軍之戰、安陽驅奉之戰等戰爭,皆獲勝利。
民國17年(1928年)6月,北伐軍攻克北京後,蔣中正為了削弱其他軍閥勢力,隨後以編遣軍隊為名,於民國18年(1929年)1月召開了軍隊編遣會議,矛盾趨於激化。爆發兩次蔣馮戰爭。同年10月馮玉祥的西北軍將領宋哲元等通電反蔣,兵分3路入豫,連克豫西重鎮。蔣中正急調重兵增援,馮軍撤至潼關。唐生智於12月通電聯合石友三反蔣,但被擊敗,是為蔣唐戰爭。
民國19年(1930年)馮玉祥與閻錫山、李宗仁聯合,三系將領57人聯名發出反蔣通電,擁閻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李宗仁、馮玉祥、張學良為副總司令。4月1日,閻、馮、李分別宣佈就職,誓師討蔣。馮軍26萬入豫,晉軍20餘萬投入津浦、隴海戰場;蔣中正以4個軍團迎戰。前後歷時半年,雙方投入兵力百萬以上,最後晉軍撤退,馮軍失敗,11月初,閻、馮宣告失敗,通電下野。中原大戰結束。
民國16年(1927年)中共「八一會議」後,在河南發動確山劉店、陽四望山起義、商城等20多起武裝叛亂,分別建立起革命政權和根據地。民國19年(1930年)中共鄂豫皖邊特委成立,紅31師與32、33師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多次挫敗了國軍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軍事圍剿,擴大其勢力。
民國21年(1932年)蔣中正指揮大軍進行第四次圍剿,紅四方面軍因張國燾的錯誤指揮而失敗,主力被迫放棄根據地,向西逃亡,重建了紅25軍,繼而又組建了紅28軍,對抗國軍的清剿計劃。民國22年(1933年)國軍第五次圍剿之後,中共中央於民國23年(1934年)11月指示紅25軍向陝南「長征」,只留下紅28軍在鄂豫皖邊區進行遊擊戰爭,與國軍周旋。至民國27年(1938年)2月,紅28軍和桐柏山區的紅軍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第四支隊。
民國26年(1937年)日軍侵入河南省,國軍節節敗退。11月攻陷安陽。次年2月,豫北幾乎全陷。5月,日軍連陷豫東數城。6月6日開封失陷。9日國軍在鄭縣花園口炸破黃河大堤,以水抵擋日兵,造成百萬人民死於非命。8月,日軍華中派遣軍一部由皖入豫,國軍第71軍在固始東南部的富金山頑強抗擊後失陷。民國30年(1941年)1月日軍發起豫南戰役,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率部,以很大傷亡代價,痛擊日軍。民國33年(1944年)4~5月間日軍發起河南戰役,攻陷豫中、豫西大片土地。民國34年(1945年)初國軍經豫西南會戰、鄂北會戰再次潰退。日軍在8年中先後佔領縣城113座,河南省僅有9縣未陷於日軍之手。
抗戰期間,中共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先後挺進河南,建立起太行、太岳、冀魯豫、豫皖蘇、豫鄂邊、豫西等抗日根據地,正規軍發展到10萬人,民兵達20萬以上。日本投降前夕,攻克縣城有40餘座,統治2000餘萬人口。
民國34年(1945年)日本投降後,蔣中正迅速調動大量兵力,在日偽軍的協助下,進軍武漢、開封、鄭州、洛陽等地,重兵包圍了豫西、中原、豫皖蘇匪占區。為了反擊國軍的軍事進攻,晉冀魯豫和中原解放區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組建正規兵團,執行「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調整部署,於10月發起桐柏戰役,相繼攻克桐柏、棗陽、新野、唐河4縣,控制了桐柏山地區。
民國35年(1946年)6月國軍以30萬兵力向中原軍區發起進攻,中原軍區向西突圍,轉移到豫西、鄂西、陝南、川東地區活動。晉冀魯豫野戰軍佔領隴海路徐、汴段和路南10餘縣,配合蘇皖解放軍作戰,並吸引圍追中原共軍的國軍增援隴海路,在豫東、豫北和魯西南地區輾轉機動,伺機殲敵。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先後發起出擊隴海路戰役、定陶戰役、鄄城戰役、滑縣戰役、巨金魚戰役等,殲滅大量國軍部隊,打亂了蔣中正的進攻部署。繼而發動豫北戰役和魯西南戰役。
民國36年(1947年)1月劉、鄧大軍兵分兩路,配合華東野戰軍剉敗了國軍魯南會戰的計劃,又在豫東取得勝利,使豫皖蘇軍區連成了一片。同年3月,劉、鄧大軍在豫北展開攻勢。豫北除少數城鎮外,多被中共解放軍所控。8月,劉、鄧率晉冀魯豫野戰軍12萬餘人挺進大別山區;陳賡、謝富治率晉冀魯豫野戰軍8萬餘人南渡黃河,進入豫西;陳毅、粟裕率華東野戰軍進軍豫皖蘇地區。國軍慌忙派大軍圍攻大別山。劉、鄧大軍迅速展開,使豫皖蘇根據地與大別山連在一起,威脅國軍的長江與大巴山防線。陳粟、陳謝大軍發起平漢、隴海鐵路破擊戰役,攻克許昌、漯河等城鎮50餘座,威逼信陽、武漢。
民國37年(1948年)3月,華野兩個縱隊和陳、謝兵團攻克洛陽後主動撤離。4月陳賡率部再克洛陽。5月陳賡指揮發起宛西戰役,使豫西與桐柏根據地聯成一片。晉冀魯豫野戰軍改稱中原野戰軍,發動宛東戰役。華東野戰軍於6月全殲開封國軍後又撤出開封,發起睢杞戰役。10月鄧小平、陳毅指揮4個縱隊攻克鄭州後,開封、南陽國軍棄城逃亡,國軍僅剩豫北、豫南的信陽、安陽、新鄉等10餘個據點,其餘均被解放軍攻克。民國38年(1949年)1月徐蚌會戰結束,解放軍消滅國軍近60萬人。解放軍集結河南,準備渡江作戰。4月16日,解放軍發起安新戰役。此時,國軍在河南省僅控制新鄉縣、安陽縣兩座縣城,亦是中華民國政府在華北平原最後據守的兩座城池。5月6日,解放軍全殲安陽守軍,攻佔安陽城[6]。6月12日,靈寶地區的殘餘國軍宣佈投降。
民國36年(1947年)河南省土地面積為165141平方公里。轄境基本與清代相似,今安徽省的金寨縣大部、湖北省的大悟縣東部已劃出。民國25年(1936年),因河北、河南兩省政府的請求,為「便利行政並整理冀豫兩省區域」,內政部奉準將河北省的長垣、濮陽、東明三縣劃歸河南省,將河南省的武安、涉縣2縣劃歸河北省[7]。後未實行[8]:97。東接江蘇、安徽、山東,北鄰河北、山西,西界陝西,南接湖北。
民國16年(1927年)秋,馮玉祥為河南省政府主席時,設立豫北、豫東、豫西、豫南4區行政長公署。民國17年(1928年)1月增設豫中一區、二區行政長公署;將豫北區改為豫北一、二區,豫東區改設為豫東一、二區;4月增設豫北三區、豫東三區及豫西二、三區和豫南二、三區。至此,全省共設14個行政長公署。7月19日省政府令:自7月25日起,撤銷行政長公署,改為吏治視察專員。7月26日省政府公佈《吏治視察專員規程》規定,全省劃為5個視察區,即第一視察區(豫中)、第二視察區(豫東)、第三視察區(豫南)、第四視察區(豫西)和第五視察區(豫北)。設吏治視察專員5人。視察區不列為行政區,吏治視察專員設在省政府。
民國17年(1928年)1月23日省政府令:在直隸、山東兩省政府未正式成立前,該兩省內業經克復縣份,應暫歸河南省政府統轄,在濮陽設直南行政長公署;在菏澤設魯西行政長公署。4月29日省政府令:撤銷直南、魯西兩行政長公署,「所有政務歸中央戰地政務委員會辦理」。
民國16年(1927年)秋至17年(1928年)7月期間各行政長公署如下[9]:
民國21年(1932年)8月,國民政府行政院頒佈《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暫行條例》,規定省以下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7年改稱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為省政府的輔助機關。為圍剿紅軍區域,該年8月豫鄂皖三省剿匪總部另頒《剿匪區內各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組織條例》,9月初步規劃全省為14個行政督察區,但未實行。各區如下[9]:
民國21年(1932年)11月,進行第一次調整改劃,設11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如下[10]:381-382:
民國21年(1932年)河南省行政督察區 | ||||
---|---|---|---|---|
區別 | 駐地 | 轄縣縣名 | 縣數 | 備注 |
第一區 | 鄭縣 | 鄭縣、開封、廣武、滎陽、汜水、密縣、新鄭、通許、尉氏、洧川、長葛、中牟、禹縣13縣 | 13 | |
第二區 | 商邱縣 | 商邱、杞縣、蘭封、考城、陳留、寧陵、民權、永城、夏邑、虞城、睢縣、柘城12縣 | 12 | |
第三區 | 安陽縣 | 安陽、湯陰、林縣、臨漳、武安、涉縣、內黃、汲縣、淇縣、滑縣、浚縣11縣 | 11 | |
第四區 | 新鄉縣 | 新鄉、沁陽、博愛、修武、武陟、溫縣、孟縣、濟源、獲嘉、輝縣、原武、陽武、延津、封邱14縣 | 14 | |
第五區 | 許昌縣 | 許昌、臨潁、襄城、鄢陵、郾城、臨汝、魯山、郟縣、寶豐9縣 | 9 | |
第六區 | 南陽縣 | 南陽、方城、新野、桐柏、唐河、南召、鄧縣、內鄉、淅川、鎮平、泌陽、舞陽、葉縣13縣 | 13 | |
第七區 | 淮陽縣 | 淮陽、沈邱、項城、鹿邑、扶溝、太康、西華、商水8縣 | 8 | |
第八區 | 汝南縣 | 汝南、正陽、確山、西平、遂平、新蔡、上蔡7縣 | 7 | |
第九區 | 潢川縣 | 潢川、光山、信陽、息縣、羅山、商城、經扶、固始、立煌9縣 | 9 |
|
第十區 | 洛陽縣 | 洛陽、偃師、鞏縣、登封、孟津、宜陽、伊川、伊陽、嵩縣9縣 | 9 | |
第十一區 | 陝縣 | 陝縣、靈寶、閿鄉、盧氏、新安、澠池、洛寧7縣 | 7 |
民國27年(1938年)8月進行第二次調整,從第一區劃出開封、通許2縣,第二區劃出陳留、蘭封、考城、民權、睢縣、杞縣6縣,增設第十二區,專署駐蘭封縣;11月,從第三區劃出滑縣、浚縣、內黃3縣,第四區劃出原武、陽武、延津、封邱、輝縣5縣,增設第十三區[11],專署駐滑縣;第七區鹿邑縣移屬第二區。民國28年(1939年)9月,進行個別地區區劃調整。民國31年(1942年)6月,再次進行區劃調整,撤銷第十三區,將其轄縣劃歸第三、第四區管轄,抗戰結束後仍為12個行政督察區,行政院於民國36年(1947年)6月核准備案。各區如下[10]:382-383:
民國27年(1938年)河南省行政督察區 | ||||
---|---|---|---|---|
區別 | 駐地 | 轄縣縣名 | 縣數 | 備注 |
第一區 | 鄭縣 | 鄭縣、廣武、滎陽、汜水、密縣、新鄭、尉氏、洧川、長葛、中牟、禹縣11縣 | 11 |
|
第二區 | 商邱縣 | 商邱、寧陵、永城、夏邑、虞城、柘城、鹿邑7縣 | 7 | |
第三區 | 安陽縣 | 安陽、湯陰、林縣、臨漳、武安、涉縣、淇縣、汲縣8縣 | 8 |
|
第四區 | 新鄉縣 | 新鄉、沁陽、博愛、修武、武陟、溫縣、孟縣、濟源、獲嘉9縣 | 9 |
|
第五區 | 許昌縣 | 許昌、臨潁、襄城、鄢陵、郾城、臨汝、魯山、郟縣、寶豐9縣 | 9 | |
第六區 | 南陽縣 | 南陽、方城、新野、桐柏、唐河、南召、鄧縣、內鄉、淅川、鎮平、泌陽、舞陽、葉縣13縣 | 13 | |
第七區 | 淮陽縣 | 淮陽、沈邱、項城、扶溝、太康、西華、商水7縣 | 7 | |
第八區 | 汝南縣 | 汝南、正陽、確山、西平、遂平、新蔡、上蔡7縣 | 7 | |
第九區 | 潢川縣 | 潢川、光山、信陽、息縣、羅山、商城、經扶、固始8縣 | 8 | |
第十區 | 洛陽縣 | 洛陽、偃師、鞏縣、登封、孟津、宜陽、伊川、伊陽、嵩縣9縣 | 9 | |
第十一區 | 陝縣 | 陝縣、靈寶、閿鄉、盧氏、新安、澠池、洛寧7縣[註 1] | 7 | |
第十二區 | 通許縣 | 通許、陳留、蘭封、民權、睢縣、杞縣、考城、開封8縣 | 8 |
|
第十三區 | 滑縣 | 滑縣、浚縣、內黃、原武、陽武、延津、封邱、輝縣8縣 | 8 |
|
民國38年(1949年)時,河南省劃分為12行政督察區,下轄111縣。民國77年(1988年)7月,行政院公佈《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為各省縣市編定代碼,該法規於民國94年(2005年)10月停用[12]。河南省各縣、市、局沿革情況如下:
河南省 | |||||||
---|---|---|---|---|---|---|---|
行政督察區 | 專署駐地 | 代碼 | 縣等級 | 縣市局 | 駐地(2023年4月) | 北洋時期 | 沿革 |
第一區 | 鄭縣 | 17001 | 一等 | 開封縣 | 今開封市城區 | 開封道(駐地) | 清代為開封府附郭祥符縣。民國元年(1912年)已廢,由開封府直轄[13]。民國2年(1913年)2月復置並改名,以清代開封府名命名。為河南省會。 |
17005 | 四等 | 尉氏縣 | 今尉氏縣駐地兩湖街道 | 開封道 | |||
17006 | 五等 | 洧川縣 | 今尉氏縣西南洧川鎮 | 開封道 | |||
17008 | 五等 | 中牟縣 | 今中牟縣駐地廣惠街街道 | 開封道 | |||
17011 | 三等 | 密縣 | 今新密市駐地青屏街街道 | 開封道 | |||
17012 | 四等 | 新鄭縣 | 今新鄭市駐地新華路街道 | 開封道 | |||
17034 | 五等 | 長葛縣 | 今長葛市駐地東老城鎮 | 開封道 | |||
17035 | 二等 | 鄭縣 | 今鄭州市城區 | 開封道 | 清代為鄭州直隸州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為縣。 | ||
17036 | 五等 | 滎陽縣 | 今滎陽市駐地索河街道 | 開封道 | |||
17037 | 五等 | 廣武縣 | 河陰城(今滎陽市東北廣武鎮) | (開封道) | 原為滎澤縣、河陰縣。滎澤縣在今鄭州市惠濟區東北古滎鎮。因滎澤、河陰兩縣「土地、財賦均難獨立,為整齊區域,便於行政起見。[14]」,民國20年(1931年)6月合併為廣武縣。 | ||
17038 | 五等 | 汜水縣 | 今滎陽市西北汜水鎮 | 開封道 | |||
第二區 | 商邱縣 | 17013 | 一等 | 商邱縣 | 今商丘市市區 | 開封道 | 清代為歸德府附郭縣。民國元年(1912年)已廢,由歸德府直轄[15]。民國2年(1913年)2月復置。 |
17014 | 五等 | 寧陵縣 | 今寧陵縣駐地城關鎮 | 開封道 | |||
17015 | 二等 | 鹿邑縣 | 今鹿邑縣駐地真源街道 | 開封道 | |||
17016 | 四等 | 夏邑縣 | 今夏邑縣駐地城關鎮 | 開封道 | |||
17017 | 一等 | 永城縣 | 今永城市駐地城關鎮 | 開封道 | |||
17018 | 五等 | 虞城縣 | 今虞城縣駐地城關鎮 | 開封道 | |||
17022 | 四等 | 柘城縣 | 今柘城縣駐地城關鎮 | 開封道 | |||
第三區 | 安陽縣 | 17039 | 三等 | 汲縣 | 今衛輝市駐地城郊鄉 | 河北道(駐地) | 清代為衛輝府附郭縣。民國元年(1912年)已廢,由衛輝府直轄[15]。民國2年(1913年)2月復置。 |
17041 | 一等 | 安陽縣 | 今安陽市城區 | 河北道 | 清代為彰德府附郭縣。民國元年(1912年)已廢,由彰德府直轄[15]。民國2年(1913年)2月復置。 | ||
17042 | 四等 | 湯陰縣 | 今湯陰縣駐地城關鎮 | 河北道 | |||
17043 | 四等 | 臨漳縣 | 今河北省臨漳縣駐地臨漳鎮 | 河北道 | |||
17044 | 三等 | 林縣 | 今林州市駐地開元街道 | 河北道 | |||
17045 | 四等 | 內黃縣 | 今內黃縣駐地城關鎮 | 河北道 | |||
17046 | 三等 | 武安縣 | 今河北省武安市駐地武安鎮 | 河北道 | |||
17047 | 五等 | 涉縣 | 今河北省涉縣駐地涉城鎮 | 河北道 | |||
17050 | 五等 | 淇縣 | 今淇縣駐地朝歌街道 | 河北道 | |||
17053 | 三等 | 濬縣 | 今浚縣駐地衛溪街道 | 河北道 | |||
17054 | 一等 | 滑縣 | 今滑縣東南城關街道 | 河北道 | |||
第四區 | 新鄉縣 | 17040 | 三等 | 武陟縣 | 木欒店(今武陟縣駐地木城街道西南、大虹橋鄉東北沁河河道[16]) | 河北道 | |
17048 | 二等 | 新鄉縣 | 今新鄉市城區 | 河北道 | |||
17049 | 四等 | 獲嘉縣 | 今獲嘉縣駐地城關鎮 | 河北道 | |||
17051 | 三等 | 輝縣 | 今輝縣市駐地城關街道 | 河北道 | |||
17052 | 五等 | 延津縣 | 今延津縣駐地萬壽街道 | 河北道 | |||
17055 | 五等 | 封邱縣 | 今封丘縣駐地城關鎮 | 河北道 | |||
17056 | 三等 | 沁陽縣 | 今沁陽市駐地覃懷街道 | 河北道 | 清代為懷慶府附郭縣河內縣。民國元年(1912年)已廢,由懷慶府直轄[15]。民國2年(1913年)2月復置並改名,以故沁陽城為名[8]:79。 | ||
17057 | 三等 | 博愛縣 | 今博愛縣駐地清化鎮街道 | (河北道) | 民國16年(1927年)8月河南省政府析沁陽縣東北部丹河以東、沁河以北地置,並勘劃界線,設立縣政府。國民政府於民國18年(1929年)7月令准[17]。以孫中山三民主義之「博愛」得名。 | ||
17058 | 三等 | 濟源縣 | 今濟源市駐地沁園街道 | 河北道 | |||
17059 | 五等 | 原武縣 | 今原陽縣西南原武鎮 | 河北道 | |||
17060 | 四等 | 修武縣 | 今修武縣駐地城關鎮 | 河北道 | |||
17061 | 四等 | 孟縣 | 今孟州市駐地會昌街道 | 河北道 | |||
17062 | 四等 | 溫縣 | 今溫縣駐地溫泉街道 | 河北道 | |||
17063 | 五等 | 陽武縣 | 今原陽縣駐地城關鎮 | 河北道 | |||
第五區 | 許昌縣 | 17007 | 三等 | 鄢陵縣 | 今鄢陵縣駐地安陵鎮 | 開封道 | |
17010 | 一等 | 禹縣 | 今禹州市駐地潁川街道 | 開封道 | 清代為禹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為縣。民國17年(1928年)析登封、禹縣地置民治縣,治白沙(今禹州市西北花石鎮)。民國20年(1931年)裁撤,併入登封、禹縣。 | ||
17030 | 一等 | 許昌縣 | 今許昌市城區 | 開封道 | 清代為許州直隸州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為縣。 | ||
17031 | 四等 | 臨潁縣 | 今臨潁縣駐地城關街道 | 開封道 | |||
17032 | 二等 | 襄城縣 | 今襄城縣駐地城關鎮 | 開封道 | |||
17033 | 二等 | 郾城縣 | 今漯河市郾城區駐地龍塔街道 | 開封道 | |||
17078 | 二等 | 臨汝縣 | 今汝州市駐地煤山街道 | 河洛道 | 清代為汝州直隸州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縣[8]:80。因城南臨汝水,故名。 | ||
17079 | 三等 | 魯山縣 | 今魯山縣駐地魯陽街道 | 河洛道 | |||
17080 | 四等 | 郟縣 | 今郟縣駐地龍山街道 | 河洛道 | |||
17081 | 四等 | 寶豐縣 | 今寶豐縣駐地城關鎮 | 河洛道 | |||
第六區 | 南陽縣 | 17085 | 一等 | 南陽縣 | 今南陽市城區 | 汝陽道 | 清代為南陽府附郭縣。民國元年(1912年)已廢,有南陽府直轄[13]。民國2年(1913年)2月復置。 |
17086 | 五等 | 南召縣 | 今南召縣駐地城關鎮 | 汝陽道 | 因縣治偏僻,民國32年(1943年)2月移治地勢適中的李青店[18],即今治。 | ||
17087 | 三等 | 鎮平縣 | 今鎮平縣駐地涅陽街道 | 汝陽道 | |||
17088 | 二等 | 唐河縣 | 今唐河縣駐地濱河街道 | 汝陽道 | 清代為唐縣,因與直隸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沘源縣。因境內大狐山為沘水之源,故名[19]。民國12年(1923年)3月再次改名[8]:80,因縣境北部唐河得名。 | ||
17089 | 三等 | 泌陽縣 | 今泌陽縣駐地泌水街道 | 汝陽道 | |||
17090 | 五等 | 桐柏縣 | 今桐柏縣駐地城關鎮 | 汝陽道 | |||
17091 | 二等 | 鄧縣 | 今鄧州市駐地花洲街道 | 汝陽道 | 清代為鄧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為縣。 | ||
17092 | 二等 | 內鄉縣 | 今內鄉縣駐地城關鎮 | 汝陽道 | |||
17093 | 四等 | 新野縣 | 今新野縣駐地漢城街道 | 汝陽道 | |||
17094 | 二等 | 方城縣 | 今方城縣駐地鳳瑞街道 | 汝陽道 | 清代為裕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為縣[8]:80,以古縣名為名。 | ||
17095 | 二等 | 舞陽縣 | 今舞陽縣駐地舞泉鎮 | 汝陽道 | |||
17096 | 二等 | 葉縣 | 今葉縣駐地昆陽街道 | 汝陽道 | |||
17111 | 三等 | 淅川縣 | 今淅川縣老城鎮 西南丹江河道中 | 汝陽道 | 清代為淅川直隸廳,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為縣。 | ||
第七區 | 淮陽縣 | 17023 | 一等 | 淮陽縣 | 今周口市淮陽區駐地城關回族鎮 | 開封道 | 清代為陳州府附郭縣淮寧縣。民國元年(1912年)已廢,由陳州府直轄[15]。民國2年(1913年)2月復置並改名,因古縣名得名[8]:79。 |
17024 | 五等 | 商水縣 | 今商水縣駐地新城街道 | 開封道 | |||
17025 | 二等 | 西華縣 | 今西華縣駐地媧城街道 | 開封道 | |||
17026 | 三等 | 項城縣 | 今項城市南秣陵鎮 | 開封道 | |||
17027 | 三等 | 沈邱縣 | 今沈丘縣東南老城鎮 | 開封道 | |||
17028 | 一等 | 太康縣 | 今太康縣駐地城關回族鎮 | 開封道 | |||
17029 | 四等 | 扶溝縣 | 今扶溝縣駐地桐丘街道 | 開封道 | |||
第八區 | 汝南縣 | 17097 | 一等 | 汝南縣 | 今汝南縣駐地汝寧街道 | 汝陽道 | 清代為汝寧府附郭汝陽縣,民國元年(1912年)已廢,由汝寧府直轄[15]。民國2年(1913年)2月復置並改名,因清代汝南府得名[8]:79。 |
17098 | 四等 | 正陽縣 | 今正陽縣駐地真陽街道 | 汝陽道 | |||
17099 | 三等 | 上蔡縣 | 今上蔡縣駐地重陽街道 | 汝陽道 | |||
17100 | 三等 | 新蔡縣 | 今新蔡縣駐地古呂街道 | 汝陽道 | |||
17101 | 三等 | 西平縣 | 今西平縣駐地柏城街道 | 汝陽道 | |||
17102 | 四等 | 遂平縣 | 今遂平縣駐地灈陽街道 | 汝陽道 | |||
17103 | 三等 | 確山縣 | 今確山縣駐地盤龍街道 | 汝陽道 | |||
第九區 | 潢川縣 | 17084 | 一等 | 信陽縣 | 今信陽市城區 | 汝陽道(駐地) | 清代為信陽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為縣。 |
17104 | 三等 | 羅山縣 | 今羅山縣駐地寶城街道 | 汝陽道 | |||
17105 | 二等 | 潢川縣 | 今潢川縣駐地定城街道 | 汝陽道 | 清代為光州直隸州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為縣[8]:80,因縣城瀕潢水西北岸,故名。 | ||
17106 | 三等 | 光山縣 | 今光山縣駐地紫水街道 | 汝陽道 | |||
17107 | 五等 | 經扶縣 | 今新縣駐地新集鎮 | (汝陽道) | 民國22年(1933年)9月國民政府令准析光山縣新集一帶地方置[20]。以進攻鄂豫皖蘇區的國民革命軍將領劉峙別號命名。 | ||
17108 | 二等 | 固始縣 | 今固始縣駐地秀水街道 | 汝陽道 | |||
17109 | 三等 | 息縣 | 今息縣駐地譙樓街道 | 汝陽道 | 民國24年(1935年)6月遷治包信集(今息縣東北包信鎮)[21]:15。 | ||
17110 | 三等 | 商城縣 | 今商城縣駐地赤城街道 | 汝陽道 | |||
第十區 | 洛陽縣 | 17064 | 一等 | 洛陽縣 | 今洛陽市城區 | 河洛道(駐地) | 清代為河南府附郭縣。 |
17066 | 四等 | 偃師縣 | 今洛陽市偃師區東南槐新街道 | 河洛道 | 民國24年(1935年)夏,伊、洛、黃三河同時漲溢,縣城被淹,縣政府暫遷北窯,後移槐廟(今槐新街道槐廟村)。旋在火車站北邙嶺半坡上籌建新城,民國26年(1937年)縣政府遷入新城,即今槐新街道[22]:97。 | ||
17067 | 三等 | 鞏縣 | 今鞏義市東北站街鎮 | 河洛道 | 民國17年(1928年)因縣城內長期積水,奉省政府令遷鰲嶺(今鞏義市東北站街鎮)[23]:54。 | ||
17068 | 五等 | 孟津縣 | 今洛陽市孟津區東會盟鎮 | 河洛道 | |||
17069 | 五等 | 宜陽縣 | 今宜陽縣駐地城關鎮 | 河洛道 | |||
17070 | 五等 | 登封縣 | 今登封市駐地嵩陽街道 | 河洛道 | |||
17074 | 三等 | 嵩縣 | 今嵩縣東北陸渾水庫區 | 河洛道 | |||
17082 | 五等 | 伊陽縣 | 今汝陽縣駐地城關鎮 | 河洛道 | |||
17083 | 四等 | 伊川縣 | 今伊川縣東南白沙鎮 | (河洛道) | 民國16年(1927年)12月河南省政府析洛陽、登封、臨汝、伊陽4縣地置自由縣,並勘劃界線、設立縣治。國民政府於民國18年(1929年)7月核准[24]日:9。為便利行政,民國21年(1932年)10月改名[25]:3。因伊水得名。後因縣城白沙「地方太偏於東,行政不便」,民國22年7月移駐南府店[26]:9,即今縣駐地城關街道。 | ||
第十一區 | 陝縣 | 17065 | 二等 | 陝縣 | 今三門峽市湖濱區陝州故城 | 河洛道 | 清代為陝州直隸州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為縣。 |
17071 | 三等 | 洛寧縣 | 今洛寧縣駐地城關鎮 | 河洛道 | 清代為永寧縣,因與四川省永寧道重名,民國3年6月改名[8]:80。因洛河得名。 | ||
17072 | 五等 | 新安縣 | 今新安縣駐地城關鎮 | 河洛道 | |||
17073 | 五等 | 澠池縣 | 今澠池縣駐地城關鎮 | 河洛道 | |||
17075 | 二等 | 靈寶縣 | 今靈寶市駐地城關鎮 | 河洛道 | |||
17076 | 四等 | 閿鄉縣 | 今靈寶市西三門峽水庫區 | 河洛道 | |||
17077 | 三等 | 盧氏縣 | 今盧氏縣駐地城關鎮 | 河洛道 | |||
第十二區 | 蘭封縣 | 17002 | 四等 | 陳留縣 | 今開封市祥符區東南陳留鎮 | 開封道 | |
17003 | 一等 | 杞縣 | 今杞縣駐地金城街道 | 開封道 | |||
17004 | 四等 | 通許縣 | 今通許縣駐地咸平街道 | 開封道 | |||
17009 | 五等 | 蘭封縣 | 今蘭考縣駐地蘭陽街道 | 開封道 | |||
17019 | 三等 | 睢縣 | 今睢縣駐地城關鎮 | 開封道 | 清代為睢州,民國2年(1913年)2月改為縣。 | ||
17020 | 五等 | 民權縣 | 李壩集(今民權縣駐地綠洲街道) | (開封道) | 民國17年(1928年)3月河南省政府析杞縣東北部、睢縣北部置,國民政府於民國18年(1929年)7月核准[27]:9,以孫中山三民主義之「民權」得名。民國37年(1948年)徙今縣駐地城關鎮火車站。 | ||
17021 | 五等 | 考城縣 | 今蘭考縣東北堌陽鎮 | 開封道 | |||
其他 | 不適用 | 不適用 | 開封市 | 今開封市城區 | (開封道) | 民國16年(1927年)析開封縣城區置開封市政籌備處,民國18年(1929年)9月改組為市政府[28]:139。民國19年(1930年)9月,河南省政府以市縣分治增加負擔,且開封市人口不及20萬,決議裁撤。國民政府於民國20年(1931年)1月令准[29]:24。民國24年(1925年)冬,河南省政府因省會地方關係重要,應另行設市[30]:420,以資治理。民國25年(1936年)1月,國民政府令准[31]:24。同年5月撤銷,併入開封縣。 | |
不適用 | 不適用 | 鄭州市 | 今鄭州市城區 | (開封道) | 民國16年(1927年)析鄭縣城區置鄭州市政籌備處,民國17年(1928年)3月改組為市政府。民國20年(1931年)1月17日,國民政府令准裁撤,併入鄭縣[29]:24。 |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平等縣 | 辛營(新營,今伊川縣西南平等鄉) | 河洛道 | 民國16年(1927年)12月河南省政府析嵩縣、洛陽、宜陽、伊陽4縣地置平等縣,並勘劃界線完竣,設立縣治。國民政府於民國18年(1929年)7月核准[27]:9。以孫中山「自由、平等、博愛」之名。民國20年(1931年)裁撤[32]:7,併入伊陽、嵩、宜陽、自由4縣。實際裁撤時間在民國22年(1933年)10月[8]:95[33]。 |
河南省行政區劃年表 | ||||||
說明:「?」表示不能確定其發生年份或月份,故放於最有可能的一年內,詳見註釋 | ||||||
西元 | 民國紀元 | 縣 | 市 | 局 | 其他 | 行政區劃變更 |
---|---|---|---|---|---|---|
1912年 | 民國1年 | 89 | 9州 1直隸廳 |
| ||
1913年 | 民國2年 | 108 |
| |||
1914年 | 民國3年 | 108 |
| |||
1915年 | 民國4年 | 108 | ||||
1916年 | 民國5年 | 108 | ||||
1917年 | 民國6年 | 108 | ||||
1918年 | 民國7年 | 108 | ||||
1919年 | 民國8年 | 108 | ||||
1920年 | 民國9年 | 108 | ||||
1921年 | 民國10年 | 108 | ||||
1922年 | 民國11年 | 108 | ||||
1923年 | 民國12年 | 108 |
| |||
1924年 | 民國13年 | 108 | ||||
1925年 | 民國14年 | 108 | ||||
1926年 | 民國15年 | 108 | ||||
1927年 | 民國16年 | 111 | 2市政籌備處 |
| ||
1928年 | 民國17年 | 113 | 1 | 1市政籌備處 |
| |
1929年 | 民國18年 | 113 | 2 |
| ||
1930年 | 民國19年 | 113 | 1 |
| ||
1931年 | 民國20年 | 111 |
| |||
1932年 | 民國21年 | 111 |
| |||
1933年 | 民國22年 | 111 |
| |||
1934年 | 民國23年 | 111 | ||||
1935年 | 民國24年 | 111 | 1 |
| ||
1936年 | 民國25年 | 111 |
| |||
1937年 | 民國26年 | 111 | ||||
1938年 | 民國27年 | 111 | ||||
1939年 | 民國28年 | 111 | ||||
1940年 | 民國29年 | 111 | ||||
1941年 | 民國30年 | 111 | ||||
1942年 | 民國31年 | 111 | ||||
1943年 | 民國32年 | 111 | ||||
1944年 | 民國33年 | 111 | ||||
1945年 | 民國34年 | 111 | ||||
1946年 | 民國35年 | 111 | ||||
1947年 | 民國36年 | 111 | ||||
1948年 | 民國37年 | 111 | ||||
1949年 | 民國38年 | 111 |
治開封縣(今開封市)。抗戰爆發後,民國27年(1938年)6月,河南省政府由開封縣暫遷至鎮平縣;民國28年(1939年)10月,因日軍入侵,再遷至洛陽縣;民國31年(1942年)4月,河南省政府由洛陽縣遷至魯山縣;民國33年(1944年)5月,河南省政府由魯山縣遷至內鄉縣丹水鎮(今西峽縣城東南),後遷至盧氏縣朱陽關等地。民國34年(1945年)抗戰結束後遷回開封。
民國37年(1948年)10月,省會開封易手前夕,省政府遷往信陽。於民國38年(1949年)4月遷往湖北漢口。
民國37年(1948年)8月25日,改組河南省政府[34]。該年省會開封易手前夕,省政府遷往信陽。於明年4月遷往湖北漢口。5月,河南省政府主席張軫率部在湖北金口起義。張軫起義後,其部下一二七軍軍長趙子立搜集殘部,被任命為河南省政府主席兼國民黨河南省黨部主任委員,李雲為書記長。隨着勘亂戰爭的迅猛失利,趙子立帶省黨部沿湖南長沙、廣西桂林向南撤退。民國38年(1949年)12月趙子立在四川投共,中華民國的河南省政府組織就此徹底瓦解、消亡。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