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輝府,明朝設置的府。在今河南省境。 衛輝府在河南省的位置(1820年) 沿革 元朝時為衛輝路,直隸中書省。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為衛輝府,治汲縣(今河南省衛輝市),屬河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領六縣:汲縣、胙城縣、新鄉縣、獲嘉縣、淇縣、輝縣[1]。民國初年,全國廢府州廳改縣,衛輝府廢。 藩封 明穆宗第四子、明神宗同母弟潞王朱翊鏐受封於此,後來南明監國的第二代潞王朱常淓出生於此。 明代知府 孫振,直隸合肥人,洪武年任 胡如,四川貢士,永樂年任 崔顥,北直棗強貢士,永樂年任 葉宣,福建進士,宣德年任 張亨,北直通州舉人,正統十年由本府同知升任 張志,陝西西安舉人,正統年任 劉傑,陝西永壽舉人,天順二年由刑部員外郎升任 趙文博,山西代州進士,天順八年由淳化知縣升任 邢表,北直文安進士,成化年任,十五年升山東左參政 熊懷,江西豐城舉人,成化年任 張謙,山東肥城舉人,成化年任 張咨,山東商河進士,成化年任 王儼,湖廣進士,弘治年任,弘治七年升河南左參政 金舜臣,山西臨汾進士,弘治年任 嚴貞,湖廣孝感進士,弘治年任 史俊,北直薊州進士,弘治年任 高友璣,浙江樂清進士,正德年任,五年升江西左參政 葉永秀,正德五年任 邊貢,山東歷城進士,正德年任 裴卿,陝西乾州進士,正德年任 劉繹,山西代州進士,正德年任 王綖,北直開州進士,正德年任,十四年升湖廣副使 翟鵬,北直撫寧進士,正德年任 申綸,北直永年進士,嘉靖二年任,四年調任常州府 劉希龍,山東安丘進士,嘉靖四年任 張承恩,北直易州進士,嘉靖九年任 呂顓,陝西寧州進士,嘉靖十年任 孫繼魯,雲南衛進士,嘉靖十四年任 王聘,山東利津進士,嘉靖十六年任 劉璽,北直保定進士,嘉靖十八年任 歐思誠,北直順天進士,嘉靖十九年任 陳澍,江南合肥進士,嘉靖二十年任 劉注東,山東茌平進士,嘉靖二十二年任 姜恩,四川廣安進士,嘉靖二十四年任 李用和,山東益都進士,嘉靖二十五年任 郭乾,北直任丘進士,嘉靖二十六年任 劉光濟,江南江陰進士,嘉靖三十年任 范充濁,北直霸州進士,嘉靖三十二年任 李心學,江南臨淮進士,嘉靖三十五年任 陳慶,江西永豐進士,嘉靖三十八年任 孫一正,陝西渭南進士,嘉靖四十一年任 張升,山西陽城進士,嘉靖四十三年任 朱應時,羽林衛籍浙江餘姚進士,隆慶二年任 王天爵,江南吳縣進士,隆慶五年任 張道明,金吾後衛籍餘姚進士,萬曆元年任 暴孟奇,山西屯留進士,萬曆三年任 崔孔昕,山東濱州進士,萬曆七年任 劉啓元,山東武城進士,萬曆九年任 吳之美,山東登州衛進士,萬曆十二年任 周思宸,浙江餘姚進士,萬曆十二年任 霍鵬,北直井陘進士,萬曆十七年任 曹鈇,山東長清進士,萬曆十八年任 王時濟,山西稷山進士,萬曆年任 劉遷,萬曆年任 劉元會,萬曆年任 翁汝遇,浙江進士,萬曆年任 何廷魁,山西大同進士,萬曆年任 孫鳳翔,山東舉人,萬曆年任 侯國,陝西舉人,萬曆年任 趙子真,北直舉人,萬曆年任 謝子詔,天啓年任 胡鶚,天啓年任 苗自成,北直順天舉人,崇禎年任 安傅,山東舉人,崇禎年任 邊侖,北直舉人,崇禎年任 苗進忠,北直進士,崇禎年任 鄧希皋,崇禎年任 趙虞佐,山西舉人,崇禎年任 文運衡,陝西人,崇禎年任 參考文獻 [1]清·張廷玉等,《明史》(卷42):「衛輝府元衛輝路,直隸中書省。洪武元年八月為府。十月屬河南分省。領縣六。東南距布政司一百六十里。」 延伸閱讀 [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衛輝府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這是一篇關於河南行政區劃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閱論編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