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華民國設立的一級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民國年間,湖北省總體區劃變化不大。轄境相當於現今湖北省除英山縣全部、大悟縣東北部、武漢市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以外的地區。民國36年(1947年)全省土地面積為186229平方公里。東與東南接安徽省、江西省,南接湖南省,西界四川省,北與西北則鄰河南省、陝西省。
以下依據中華民國實業部《中國經濟年鑑》(1934年出版)、內政部統計司編《民國十七年各省市戶口調查統計報告》(1931年出版)、主計處統計局編《中華民國統計提要》(1940年出版)、中華民國年鑑社編《中華民國年鑑》(1952年出版,頁19-21)所提供的人口數據[1]:
調查年代 | 戶數 | 人口 | 男性 | 女性 | 每戶平均人口 | 性別比例 |
---|---|---|---|---|---|---|
1912年 | 4,844,000 | 29,590,000 | 15,900,000 | 13,690,000 | 6.11 | 116.10 |
1928年 | 5,491,000 | 26,699,000 | 14,753,000 | 11,946,000 | 4.86 | 123.50 |
1936年至1937年 | 4,751,000 | 25,516,000 | 13,731,000 | 11,784,000 | 5.37 | 116.53 |
1947年 | 3,752,000 | 20,976,000 | 10,947,000 | 10,029,000 | 5.67 | 109.15 |
據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於民國79年(1990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臺閩地區籍貫為湖北省的人數為10萬7719人,佔非臺灣省籍269萬4917人口當中的4%[2]。
湖北歷史系列條目 | |||||||||||
---|---|---|---|---|---|---|---|---|---|---|---|
史前時期 | 舊石器時代 | ||||||||||
新石器時代 | |||||||||||
夏 | 三苗 | ||||||||||
商 | 于越 揚越 | ||||||||||
周 | 庸國 楚國 | ||||||||||
春秋 戰國 |
楚國 | ||||||||||
秦 | 南郡 南陽郡 | ||||||||||
西楚 | |||||||||||
漢 | 江夏郡 南郡 劉表荊州 | ||||||||||
曹魏荊州 | 蜀漢荊州 | 孫吳荊州 | |||||||||
西晉 | 荊州 張漢 | ||||||||||
東晉 | 荊州 桓楚 | ||||||||||
劉宋 | 荊州 | ||||||||||
蕭齊 | 荊州 | ||||||||||
蕭梁 | 荊州 | ||||||||||
後梁 | |||||||||||
隋 | 襄州 荊州 隨州 郢州 復州 峽州 鄂州 | ||||||||||
西梁 | |||||||||||
唐 | 江南西道 | ||||||||||
後梁 | 荊南節度使 | ||||||||||
荊南國 | |||||||||||
宋 | 荊湖北路 | ||||||||||
元 | 湖廣行省 | ||||||||||
明 | 湖廣布政使司 | ||||||||||
清 | 湖北省 | ||||||||||
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 | |||||||||||
中華民國 | 湖北省 | ||||||||||
中華人民 共和國 |
湖北省 | ||||||||||
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湖北打響了第一槍(武昌起義),在湖北諮議局成立了武昌起義軍政府。中華民國得以成立。
民國時期,湖北經歷了軍閥混戰、江城五四運動風暴。民國12年(1923年)2月漢口爆發了著名的「二七」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是中國工人運動第一次高潮的顛峰。
民國15年(1926年)7月1日,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此時吳佩孚在兩湖駐有10萬大軍,對於國民革命軍的北伐,他十分藐視,認為不足為懼。8月底,國民革命軍進入湖北,與吳佩孚大軍激戰於粵漢鐵路要隘汀泗橋一帶。雙方在戰鬥中付出了巨大的傷亡,汀泗橋四度易手,最後被北伐軍攻下。吳佩孚在汀泗橋失守後,又在賀勝橋附近重新集結,雙方在賀勝橋展開激戰,最終賀勝橋仍被北伐軍所攻下。吳佩孚退回武漢,部署防禦,打算借長江天險死守這一戰略要地。9月,北伐軍向武漢發起進攻,三路齊出分攻武昌、漢陽和漢口。先後攻下漢陽、漢口,10月10日攻下武昌。至此,吳佩孚軍隊主力大部被殲滅,北伐軍消滅吳佩孚的計劃基本實現[3]。
北伐戰爭期間,一度作為國民政府首都。時任北伐總司令的蔣中正以當時位於武漢的國民政府受共產黨控制為由,在南京另組新的國民政府,主張清黨。最後以武漢國民政府主動進行清黨而告終。民國16年(1927年)8月19日,武漢政府宣佈遷都南京,汪兆銘亦於9月初親抵南京,是為「寧漢合流」。
民國16年(1927年)寧漢合流後,中國共產黨於該年湖北各地舉行秋收暴動,建立了鄂豫邊、湘鄂西等蘇維埃政權。中原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開始圍剿中共蘇區。
抗戰結束後,國共發生軍事衝突。民國36年(1947年),劉伯承、鄧小平部隊進入大別山,白崇禧成立九江指揮部進行圍剿。民國37年(1948年)底,三大戰役之後國軍受到嚴重打擊。民國38年(1949年)4月,中共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國民政府的長江防線崩潰。5月17日,武漢失守。湖北省政府遷往恩施縣(今恩施市)。10月下旬,共軍發起鄂西南戰役,向西南進軍。11月6日,進駐恩施。省政府往四川萬縣。川鄂綏靖公署主任孫震,向湖北省主席朱鼎卿轉達國防部的命令,將所有湖北省軍政名義的機構一律撤銷,改編為第三兵團,由朱鼎卿任兵團司令官[4]。中華民國的湖北省至此徹底消亡。
辛亥革命後,清代各道被廢除,民國2年(1913年)置鄂東、鄂北、鄂西3道觀察使。民國3年(1914年)5月23日,全省改置為江漢、襄陽、荊南3道。民國10年(1921年)8月,裁荊南道,以宜昌等13縣與襄陽道荊門等3縣合置荊宜道,以恩施等7縣新置施鶴道。民國15年(1926年)國民革命軍進入湖北後廢道。
湖北省自民國21年(1932年)依《剿匪區內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組織條例》將全省分設為11個行政督察區後,到民國24年(1935年)11月時亦未變化。隨着紅軍長征西去,省內公路逐漸完成,到民國25年(1936年)3月,湖北省乃將全省11區裁併為8個區,大致如下:原第1區、第2區合併為新第1區,轄蒲圻等11縣,專署設蒲圻;將原第3區與第4區合併為新第2區,轄蘄春等11縣,專署設黃岡;將原第5區、第6區(沔陽、潛江除外)並為新第3區,轄隨縣等10縣,專署設隨縣;將原第6區的沔陽、潛江劃歸原第7區,改設為新第4區,轄江陵等9縣,專署設江陵;原第8、9、10、11各區,依次改為第5、6、7、8各區。抗戰期間,置鄂東、宜昌、鄂北3行署,管轄部分行政督察區,各區轄縣有所變化。抗戰結束後廢其行署,行政督察區數目不變,唯各區轄縣有所變化,武昌市直屬省政府(下表據《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第206-208頁整理而成。):
清代湖北省在宣統三年(1911年)時,分為10府、1直隸廳及1直隸州,下轄1廳、6州、60縣。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除府、州、廳建制,一律改縣,計69縣。後在省、縣之間設道級政區。民國15年(1926年)廢除道級建制,實行省、縣兩級行政區。民國22年(1933年)5月置禮山縣時,河南省羅山縣西南部劃入湖北大悟縣。民國23年(1934年)3月,安徽省英山縣劃入湖北。民國38年(1949年)時,湖北省劃分為8行政督察區,下轄1市、70縣。另,漢口有時為省轄市,有時為特別市。民國77年(1988年)7月,行政院公佈《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為各省縣市編定代碼,該法規於民國94年(2005年)10月停用。湖北省各縣、市沿革情況如下:
湖北省 | |||||||
---|---|---|---|---|---|---|---|
行政督察區 | 專署駐地 | 代碼 | 縣等級 | 縣市 | 駐地(2023年4月) | 北洋時期 | 沿革 |
省政府直轄 | 05001 | 不適用 | 武昌市 | 武昌鎮(今武漢市武昌區) | (江漢道) | 湖北省省會。民國18年(1929年)6月武漢特別市改為漢口特別市後,湖北省請設武昌市,內政部以武昌未合設市條件,予以駁回。民國24年(1935年)4月,湖北省政府籌設武昌市政處,謀求發展省會市政[6]。國民政府於同年7月令准[7]。 | |
第一區 | 咸寧縣 | 05002 | 一等 | 武昌縣 | 治武昌鎮(今武漢市武昌區);抗戰結束後遷金口鎮(今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道) | 江漢道 (駐地) |
清代為武昌府附郭江夏縣。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武昌府留江夏縣。民國2年(1913年)5月改名,以舊府名得名[8]。 |
05003 | 二等 | 漢陽縣 | 今武漢市漢陽區 | 江漢道 | 清代為漢陽府附郭漢陽縣。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府留縣。 | ||
05004 | 二等 | 鄂城縣 | 今鄂州市城區 | 江漢道 | 清代為武昌縣。因與本省縣名重名,民國2年(1913年)5月改名壽昌縣[8]。又因與浙江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再次改名。縣境有楚邑鄂城,故名[9]。 | ||
05005 | 四等 | 嘉魚縣 | 今嘉魚縣駐地魚岳鎮 | 江漢道 | |||
05006 | 三等 | 蒲圻縣 | 蒲圻鎮(今赤壁市城區) | 江漢道 | |||
05007 | 三等 | 咸寧縣 | 今咸寧市咸安區 | 江漢道 | |||
05008 | 三等 | 崇陽縣 | 今崇陽縣駐地天城鎮 | 江漢道 | |||
05009 | 四等 | 通山縣 | 今通山縣駐地通羊鎮 | 江漢道 | |||
05010 | 四等 | 通城縣 | 今通城縣駐地雋水鎮 | 江漢道 | |||
05011 | 二等 | 大冶縣 | 大冶鎮(今大冶市城區) | 江漢道 | |||
05012 | 二等 | 陽新縣 | 今陽新縣駐地興國鎮 | 江漢道 | 清代為興國州,民國元年(1912年)1月改稱興國縣。因與江西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以古縣名得名[9]。 |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夏口縣 | 漢口鎮(今武漢市漢口) | 江漢道 | 清代為夏口廳,民國元年(1912年)1月改稱縣。「因漢口設市,區域太小,無成縣之可能」,民國18年(1929年)7月31日,國民政府指令撤銷夏口縣,分別劃屬漢口特別市及漢陽縣管轄[10]。 |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漢口市 | 今武漢市江漢區 | (江漢道) | 民國15年(1926年)10月以夏口縣漢口鎮及漢口特別區市政局轄域置漢口市,隸屬湖北省。民國16年(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都武漢,以武昌、漢口、漢陽3城為一大區域,稱為京兆區;4月,將武漢、漢口二市合併為武漢特別市,直隸國民政府。民國18年(1929年)1月改設武漢市政府,轄域為漢口鎮及武昌、漢陽二縣城區,隸屬湖北省政府;4月又置武漢特別市,直隸國民政府;6月以武昌縣城地,劃歸湖北省政府,改稱漢口特別市。民國19年(1930年)5月以漢陽縣城地,劃歸湖北省政府;7月改稱漢口市。民國20年(1931年)5月降為省轄市,隸屬湖北省政府,民國36年(1947年)6月核准為行政院直轄市[11]。 |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大畈特別區 | 大畈(今通山縣東北大畈鎮) | (江漢道) | 民國23年(1934年)5月,湖北省政府決定將陽新縣的黃沙、九折、慈口、大畈、燕廈,通山縣的富有、橫石潭大橋背,以及鄂城、咸寧2縣部分,劃為「大畈特別區」。民國24年(1935年)6月撤銷特別區,各地復歸原縣轄。 | ||
第二區 | 黃岡縣 | 05014 | 二等 | 黃陂縣 | 今武漢市黃陂區 | 江漢道 | |
05016 | 三等 | 禮山縣 | 毛家集(今大悟縣東南新城鎮毛集村),民國26年(1937年)春遷治河背咀(今大悟縣東南新城鎮新城街道社區)。抗戰結束後遷三里城何家壪(今大悟縣北三里鎮)。民國35年(1946年)7月遷回毛家集(今大悟縣東南新城鎮毛集村) | (江漢道) | 民國21年(1932年),中共紅軍撤離鄂豫皖蘇區,國民政府鄂豫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以豫鄂邊界「形勢重要,距城窵遠,控制不便」,政令不及,於民國22年(1933年)1月以河南省羅山,湖北省黃陂、黃安、孝感4縣接壤地帶置縣[12]。同年5月6日行政院令准[13]。 | ||
05018 | 一等 | 黃岡縣 | 黃州鎮(今黃岡市黃州區),因「縣治偏處一隅,控制殊慮困難」,而團風鎮居全縣中心 ,瀕臨長江,交通方便,民國18年(1929年)8月遷治團風鎮(今團風縣團風鎮)[14]。因治所遭遇水災,民國21年(1932年)12月遷回黃州[15] | 江漢道 | 清代為黃州府附郭黃岡縣。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府留縣。 | ||
05019 | 三等 | 黃安縣 | 今紅安縣駐地城關鎮 | 江漢道 | |||
05020 | 三等 | 黃梅縣 | 今黃梅縣駐地黃梅鎮 | 江漢道 | |||
05021 | 二等 | 蘄春縣 | 蘄州城(今蘄春縣西南蘄州鎮) | 江漢道 | 清代為蘄州,民國元年(1912年)1月改稱蘄春縣,以古縣名命名。 | ||
05022 | 二等 | 浠水縣 | 今浠水縣駐地清泉鎮 | 江漢道 | 清代為蘄水縣。為以免與蘄春縣縣名相混,民國23年(1933年)提出改名,因境內有浠水,故名浠水縣。5月2日行政院令准改名[16]。 | ||
05023 | 二等 | 麻城縣 | 麻城鎮(今麻城市城區) | 江漢道 | |||
05024 | 三等 | 羅田縣 | 今羅田縣駐地鳳山鎮 | 江漢道 | |||
05025 | 四等 | 英山縣 | 今英山縣駐地溫泉鎮 | 分別屬 安徽省 淮泗道、 安慶道 |
初隸安徽省。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月劃屬湖北省。 | ||
05026 | 三等 | 廣濟縣 | 梅川鎮(今武穴市北梅川鎮) | 江漢道 | |||
第三區 | 隨縣 | 05013 | 三等 | 漢川縣 | 今漢川市城區仙女山街道 | 江漢道 | |
05015 | 二等 | 孝感縣 | 今孝感市孝南區 | 江漢道 | |||
05027 | 三等 | 安陸縣 | 城關鎮(今安陸市城區) | 江漢道 | 清代為安陸府附郭安陸縣。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府留縣。 | ||
05028 | 一等 | 隨縣 | 今隨州市曾都區 | 江漢道 | 清代為隨州,民國元年(1912年)1月改稱縣。 | ||
05029 | 三等 | 雲夢縣 | 今雲夢縣駐地城關鎮 | 江漢道 | |||
05030 | 三等 | 應山縣 | 城關鎮(今廣水市城區) | 江漢道 | |||
05031 | 三等 | 應城縣 | 今應城市城區 | 江漢道 | |||
05033 | 二等 | 鍾祥縣 | 郢中鎮(今鍾祥市城區郢中街道) | 襄陽道 | 清代為安陸府附郭鍾祥縣。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府留縣。 | ||
05034 | 二等 | 京山縣 | 今京山市駐地新市鎮 | 襄陽道 | |||
05036 | 二等 | 天門縣 | 竟陵鎮(今天門市城區竟陵街道) | 襄陽道 | |||
第四區 | 江陵縣 | 05017 | 二等 | 沔陽縣 | 沔陽城(今仙桃市西南沔城回族鎮) | 襄陽道 | 清代為沔陽州,民國元年(1912年)1月改稱縣。 |
05035 | 三等 | 潛江縣 | 城關鎮(今潛江市城區園林街道) | 襄陽道 | |||
05037 | 二等 | 荊門縣 | 今荊門市城區 | 分別屬 襄陽道、 荊宜道 |
清代為荊門直隸州。民國元年(1912年)1月改置縣。 | ||
05053 | 一等 | 江陵縣 | 沙市(今荊州市沙市區) | 分別屬 荊南道、 荊宜道 |
清代為江陵府附郭江陵縣。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府留縣。 | ||
05054 | 二等 | 公安縣 | 今公安縣南平鎮 | 分別屬 荊南道、 荊宜道 |
|||
05055 | 三等 | 石首縣 | 今石首市城區(舊綉林鎮) | 分別屬 荊南道、 荊宜道 |
|||
05056 | 二等 | 監利縣 | 今監利市駐地容城鎮 | 分別屬 荊南道、 荊宜道 |
|||
05057 | 二等 | 松滋縣 | 松滋老城(今松滋市北老城鎮),民國21年(1932年)6月遷駐磨盤州(磨市,今松滋市東南南海鎮磨盤州社區)[17]。民國23年(1934年)2月遷回舊治[18]。民國36年(1947年)6月又移治新江口(今松滋市駐地新江口鎮)[19] | 分別屬 荊南道、 荊宜道 |
|||
05058 | 三等 | 枝江縣 | 今宜都市駐地枝城鎮 | 分別屬 荊南道、 荊宜道 |
|||
第五區 | 襄陽縣 | 05032 | 一等 | 襄陽縣 | 今襄陽市襄城區 | 襄陽道 (駐地) |
清代為襄陽府附郭襄陽縣。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府留縣。 |
05040 | 三等 | 自忠縣 | 今宜城市城區(舊城關鎮) | 襄陽道 | 清代為宜城縣。民國33年(1944年)8月10日改名自忠縣,為紀念抗日愛國將領張自忠而改名[20]。 | ||
05041 | 二等 | 南漳縣 | 今南漳縣駐地城關鎮 | 襄陽道 | |||
05042 | 二等 | 棗陽縣 | 今棗陽市城區(舊城關鎮) | 襄陽道 | |||
05043 | 三等 | 穀城縣 | 今谷城縣駐地城關鎮 | 襄陽道 | |||
05044 | 三等 | 光化縣 | 光化(今老河口市城區東北光化街道老縣城村)。因縣城在抗戰中被日軍毀壞,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遷治老河口鎮(今老河口市城區) | 襄陽道 | |||
05050 | 四等 | 保康縣 | 今保康縣駐地城關鎮 | 襄陽道 | |||
第六區 | 宜昌縣 | 05038 | 三等 | 當陽縣 | 今當陽市城區(舊玉陽鎮) | 分別屬 襄陽道、 荊宜道 |
|
05039 | 四等 | 遠安縣 | 今遠安縣駐地鳴鳳鎮 | 分別屬 襄陽道、 荊宜道 |
|||
05052 | 一等 | 宜昌縣 | 今宜昌市城區 | 分別屬 荊南道、 荊宜道 (駐地) |
清代為宜昌府附郭東湖縣。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府留縣並改縣名,以府名得名。 | ||
05059 | 三等 | 宜都縣 | 今宜都市城區陸城街道 | 分別屬 荊南道、 荊宜道 |
|||
05060 | 三等 | 長陽縣 | 今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駐地龍舟坪鎮 | 分別屬 荊南道、 荊宜道 |
|||
05061 | 四等 | 興山縣 | 今興山縣南昭君鎮 | 分別屬 荊南道、 荊宜道 |
|||
05063 | 四等 | 五峰縣 | 魚洋關(今五峰縣駐地五峰鎮) | 分別屬 荊南道、 荊宜道 |
清代為長樂縣。因與福建、廣東二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五峰縣。因明代置五峰石寶長官司於此,故名[9]。 | ||
05064 | 三等 | 秭歸縣 | 歸州城(今秭歸縣西北歸州鎮) | 分別屬 荊南道、 荊宜道 |
清代為歸州。民國元年(1912年)1月改稱秭歸縣,以漢代縣名命名。 | ||
第七區 | 恩施縣 | 05062 | 四等 | 巴東縣 | 今巴東縣駐地信陵鎮 | 分別屬 荊南道、 荊宜道 |
|
05065 | 一等 | 恩施縣 | 今恩施市城區(舊城關鎮) | 分別屬 荊南道、 施鶴道 (駐地) |
清代為施南府附郭恩施縣。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府留縣。 | ||
05066 | 四等 | 宣恩縣 | 今宣恩縣駐地珠山鎮 | 分別屬 荊南道、 施鶴道 |
|||
05067 | 三等 | 建始縣 | 今建始縣駐地業州鎮 | 分別屬 荊南道、 施鶴道 |
|||
05068 | 三等 | 利川縣 | 今利川市城區(舊都亭鎮) | 分別屬 荊南道、 施鶴道 |
|||
05069 | 三等 | 來鳳縣 | 今來鳳縣駐地翔鳳鎮 | 分別屬 荊南道、 施鶴道 |
|||
05070 | 三等 | 咸豐縣 | 今咸豐縣駐地高樂山鎮 | 分別屬 荊南道、 施鶴道 |
|||
05071 | 四等 | 鶴峰縣 | 今鶴峰縣駐地容美鎮 | 分別屬 荊南道、 施鶴道 |
清代為鶴峰直隸廳。民國元年(1912年)1月改置縣。 | ||
第八區 | 鄖縣 | 05045 | 三等 | 均縣 | 均州城(今丹江口市西北丹江口水庫區) | 襄陽道 | 清代為均州,民國元年(1912年)1月改稱縣。 |
05046 | 二等 | 鄖縣 | 鄖陽老城(今丹江口市西北丹江口水庫區) | 襄陽道 | 清代為鄖陽府附郭鄖縣。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府留縣。 | ||
05047 | 二等 | 房縣 | 今房縣駐地城關鎮 | 襄陽道 | |||
05048 | 三等 | 竹谿縣 | 今竹溪縣駐地城關鎮 | 襄陽道 | |||
05049 | 三等 | 竹山縣 | 今竹山縣駐地城關鎮 | 襄陽道 | |||
05051 | 三等 | 鄖西縣 | 今鄖西縣駐地城關鎮 | 襄陽道 |
湖北省行政區劃年表 | ||||||
說明:「?」表示不能確定其發生年份或月份,故放於最有可能的一年內,詳見註釋 | ||||||
西元 | 民國紀元 | 縣 | 市 | 局 | 其他 | 行政區劃變更 |
---|---|---|---|---|---|---|
1912年 | 民國1年 | 69 |
| |||
1913年 | 民國2年 | 69 |
| |||
1914年 | 民國3年 | 69 |
| |||
1915年 | 民國4年 | 69 | ||||
1916年 | 民國5年 | 69 | ||||
1917年 | 民國6年 | 69 | ||||
1918年 | 民國7年 | 69 | ||||
1919年 | 民國8年 | 69 | ||||
1920年 | 民國9年 | 69 | ||||
1921年 | 民國10年 | 69 | ||||
1922年 | 民國11年 | 69 | ||||
1923年 | 民國12年 | 69 | ||||
1924年 | 民國13年 | 69 | ||||
1925年 | 民國14年 | 69 | ||||
1926年 | 民國15年 | 69 | 1 |
| ||
1927年 | 民國16年 | 69 |
| |||
1928年 | 民國17年 | 69 | ||||
1929年 | 民國18年 | 68 |
| |||
1930年 | 民國19年 | 68 | ||||
1931年 | 民國20年 | 68 | 1 |
| ||
1932年 | 民國21年 | 68 | 1 | |||
1933年 | 民國22年 | 69 | 1 |
| ||
1934年 | 民國23年 | 69 | 1 | 1特別區 |
| |
1935年 | 民國24年 | 69 | 2 |
| ||
1936年 | 民國25年 | 70 | 2 |
| ||
1937年 | 民國26年 | 70 | 2 | |||
1938年 | 民國27年 | 70 | 2 | |||
1939年 | 民國28年 | 70 | 2 | |||
1940年 | 民國29年 | 70 | 2 | |||
1941年 | 民國30年 | 70 | 2 | |||
1942年 | 民國31年 | 70 | 2 | |||
1943年 | 民國32年 | 70 | 2 | |||
1944年 | 民國33年 | 70 | 2 |
| ||
1945年 | 民國34年 | 70 | 2 | |||
1946年 | 民國35年 | 70 | 2 | |||
1947年 | 民國36年 | 70 | 1 |
| ||
1948年 | 民國37年 | 70 | 1 | |||
1949年 | 民國38年 | 70 | 1 |
辛亥革命後置武昌府,以原江夏縣區城為轄境,為鄂軍都督府的治所。民國元年(1912年)起以武昌縣為省會,民國24年(1935年)7月起以武昌市為省會,均在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抗日戰爭以後,湖北省政府於民國27年(1938年)8月至10月21日遷至宜昌;10月遷入恩施縣。民國29年(1940年)1月,湖北省第二行政區署在黃岡縣北部的黃土嶺改組為鄂東行署,代行省政府職權。抗戰結束後取消鄂東行署,於民國34年(1945年)10月遷回武昌市。
民國38年(1949年)4月的渡江戰役,國軍的長江防線崩潰,湖北省政府再次遷往恩施縣。10月下旬,共軍發起鄂西南戰役,湖北省政府往四川萬縣。
清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軍起義。次日,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以黃帝紀元4609年為年號,推選黎元洪為都督。10月17日公佈《中華民國軍政府暫行條例》,10月25日公佈《中華民國鄂軍政府改定暫行條例》,對軍政府各部設置有所更動。民國元年(1912年)4月19日,設民政長,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內務、財政各司。民國3年(1914年)5月23日,改民政長為巡按使,下設政務、財政各廳。民國5年(1916年)7月6日,改巡按使為省長。民國15年(1926年)9月15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定在漢口建立湖北省臨時政治會議,為全省軍政、財政最高領導構,下設政務委員會與財政委員會,為執行機構。民國16年(1927年)1月18日,國民黨中央爾治會議議決改朝北省臨時政治會議為湖北省政府籌備委員會,籌備建省事宜,並行使政務。3月25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定,將籌備委員會改組為省政府委員會,湖北省政府正式成立。4月,國民政府在寧、漢兩派分裂後,湖北省政府隸屬於武漢國府。7月20日,武漢國府下令改組省政府委員會。9月,寧漢合流,湖北省政府歸屬南京國府。12月19日,國民政府下令改組湖北省政府,並於翌年1月7日成立新的湖北省政府。抗戰期間,湖北江漢平原一帶先後淪陷,湖北省政府遷往鄂西南一帶。先後設鄂東、宜昌、鄂北行署。抗戰結束後,湖北省政府恢復其行政管轄區域。
民國38年(1949年)5月,因省會武昌市為中共解放軍佔領,湖北省政府再次遷往鄂西南。10月,解放軍進入鄂西南,湖北省政府遷往四川省萬縣。隨着國防部的命令,撤銷所有湖北省軍政名義的機構。
鄂東行政公署,民國28年(1939年)12月15日置,公署駐黃岡縣北部的黃土嶺,轄原第二行政督察區所屬11縣;民國30年(1941年)7月復置第二行政督察區(一說1945年9月復置),增轄孝感縣和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34年(1945年)抗戰結束後,鄂東行署遷至黃岡縣,9月裁撤,恢復為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宜昌行政公署,民國29年(1940)1月6日置,由林逸聖兼任,轄第六行政督察區。棗宜會戰後,因鄂西江漢平原富裕地區被日軍佔領,己無保留必要,同年11月14日裁撤。
鄂北行政公署,民國31年(1942年)11月23日置,公署駐光化縣老河口鎮(今湖北省老河口市城區),轄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34年(1945年)9月裁撤。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