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話白話字Hak-kâ-fa),又稱客家語,是漢藏語系漢語族的一種語言,為客家民系母語,亦是中華民國(臺灣)國家語言之一[5][6]。其母語人口分佈於廣東東北部、江西南部和福建西南部,即傳統的客家地區;臺灣分佈於桃竹苗臺中東勢六堆花東縱谷等地(臺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東南亞尤其是馬來西亞亦有不少母語人口。客家語在各地有多種稱呼,至1930年代方被正式定名,為語言學界所熟知。客家話曾被太平天國列為官方語言[7],因為太平天國建國者洪秀全即為客家人。

事实速览 客家話(客家語), 母語國家和地區 ...
客家話(客家語)
Hak-kâ-fa(Hak-kâ-ngî)
母語國家和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及其它海外華裔客家人社群
區域 中國大陸分布:
廣東江西南部、福建廣西四川海南南等地
主要地區人口:
廣東(2000萬)
江西(900萬)
福建(500萬)
湖南(150萬)
四川(200萬)
廣西(400萬)
臺灣分布:(258萬)[1]
主要集中於桃竹苗臺中東勢一帶、六堆地區、花東縱谷
母語使用人數
約5000萬人
語系
漢藏語系
文字漢字
客語白話字
客家話拼音方案(中國大陸)
臺灣客家語拼音方案(台灣)
客語拼音英語Hagfa Pinyim(香港)
官方地位
作為官方語言 中華民國[2]
承認少數語言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法定大眾交通工具播報用語言之一[3]
管理機構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僅限台灣地區,非強制性機構)[註 1]
語言代碼
ISO 639-3hak
Glottologhakk1236[4]
語言瞭望站79-AAA-g > 79-AAA-ga (+ 79-AAA-gb transition to 79-AAA-h)
客家話的通行範圍
关闭
事实速览 方言電影史, 方言童謠/民歌 ...
中國各地語言生活
  • 近代語言史
  • 內蒙
  • 川渝
  • 中國地方語言教學
方言電影史
  • 語言電影列表
    • 1949年前
    • 1950年-1978年
    • 1979年-1999年
    • 2000年-2004年
    • 2005年-2009年
    • 2010年-2014年
    • 2015年-2019年
  • 語言電影史
  • 港產片
  • 澳門電影
  • 藏語電影
  • 停產
方言童謠/民歌
  • 按地域
  • 內蒙
  • 川渝

方、語言電視廣播史
  • 內蒙
  • 川渝
  • 革命電視劇里中共領導人的方言
各地讀音字典
  • 方言口述材料庫:鄉音苑(2013-)
    語保工程採錄展示平台(2020-)

WikiProject:中國傳統聲音
关闭

地位

據《中國語言地圖集》(1987)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權威介定,客家話是漢語一級方言,與官話粵語吳語閩語晉語湘語贛語同級別。

若視漢語為語族,視客家話為獨立語言的話,則客家話下有數支客家話的方言。

無論如何劃分,客家話的地位都跟官話、粵語、吳語、閩語、晉語、湘語、贛語等相同,要麼同為獨立語言,要麼同為漢語下的一級方言。客家話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分布

Thumb
客家話的漢字文學作品

客家話是客家民系的母語,分布區域非常廣泛,遍及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南部、西部包括四川等省份,另亦見於香港(尤其在新界地區)、臺灣及海外客家人移民地區(如毛里求斯印度等等)。比較集中的中心文化區位於廣東省的東北部即粵東粵北以及江西的南部,福建的西部。即閩粵贛三角地帶。亦稱閩粵贛邊區或者嶺東地區。客家話也因此叫嶺東語。

在中國大陸,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四川海南南等地都有客家話的族群,其中廣東2000萬人、江西900萬人、福建500萬人、湖南150萬人、四川200萬人、廣西500萬人。

臺灣客家話使用者總共有212萬人,主要集中於桃竹苗臺中東勢一帶、高屏六堆地區、花東縱谷[1]。臺灣客家話的影響力僅次於中華民國國語臺灣閩南語

海外方面有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加坡婆羅洲沙巴砂拉越)、印尼西加里曼丹省邦加-勿里洞省)、南美洲蘇里南的華裔社群亦通用客家話。

客家人在各省的源流、稱謂

客家話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稱謂。在廣東的西部和廣西稱之涯話麻介話新民話湖南一些地方稱客姓話,在江西則稱之為「懷遠話」。簡稱客話

在近代,台灣立法將其正名為客家語Hak-kâ-ngî[8][3][9],簡稱客語Hak-ngî[10]

更多信息 稱謂, 分佈地區 ...
稱謂
分佈地區
稱謂由來
附註
客家語、客家話、客話 廣東的東部、北部、珠三角(包括香港),福建江西南部,湖南東南部 源自於客家人的稱謂。
𠊎、涯話、哎話 廣東西部,廣西的南部、東部,海南 因第一人稱為「𠊎」(ngai)而得名。
新民話 廣西的中南部 相對於壯族人和說白話的人,客家人是新移民,所以漢壯混居地區的當地人稱客家話為新民話。
粵東話、廣東話 臺灣[11]四川陝西[12]等地 日治時期為了稱呼和記録的方便,都將籍貫廣東省的臺灣土民記載為「粵籍」或者「粵東人」,而「粵籍」或者「粵東人」的語言稱之為粵東語。 目前臺灣已少用「粵東語、廣東話」等稱謂。
臺語[13]臺灣客家話、客語[14]、粵東話[11] 臺灣 專指臺灣客家人所使用的客家話。
土廣東話 四川和重慶的一些地方[15][16] 土廣東話的名稱最早來源於「廣東話」,後加「土」字以區分客家話和粵語
关闭

嶠語

嶠,讀作qiáo/ㄑㄧㄠˊ,意為高大的山。原來指五嶽,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後來「嶠」字又被賦予了中國南方的五嶺的含義,即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據説客家人的淵源,可以上溯到等各朝代先後從中國中原地區,南遷到五嶺一帶山區定居的古代移民。中原為唐,五嶺為嶠,故居住在南方的客家人,就有了「唐嶠人」、「嶺上人」、「粵嶠人」的別稱。然而事實上,目前定居於中國南方各省的客家人,多是明清時期,政府以「湖廣填四川」、「復界令」等政令,發動組織當時廣東省東部的惠州府嘉應州韶州府廣州府潮州府及福建省汀州府漳州府等地的當地居民遷往各地墾荒的。定居於五嶺的古代移民,經過千百年唐嶠之民早已成為南方的新土著。因而不僅沒有自稱「客家」的習慣,甚至早已形成以土著自居之實。反而是入清以後,政府組織了這些唐嶠之民南遷廣東省沿海一帶,被廣東省沿海一帶的早期移民(即廣府民系)稱為客家,才有了現今「客家民系」的名稱。

四川:土廣東話

比如四川客家人至今仍稱客家話為土廣東話,甚至是「廣東話」;自稱為「廣東人」。土廣東話的名稱是來自廣東省的移民對自己的語言的理解。這一個「土」字顯示出,這些原來定居於廣東省的居民,不但沒有「客家」的自稱,反而早已存在了身為嶺南本土居民的認同。正因為身處廣東省原鄉之時,已經有了身為嶺南本土居民的認同,纔會在他們移民四川時,把這種認同又帶到四川省,並一直保留到現在。然而目前在不少領域,已經把廣東省的別稱「粵」字,作為了以廣州話為基礎形成的所有文化現象的專用名稱。在港澳台,廣東話這個説法目前幾乎極少指客家話,甚至在大多數情況下沒有包含客家話,卻可能是指另一種方言,也就是廣州話,英文Cantonese,又名廣府方言。在香港,粵語、廣府話、廣州話這三個名稱在很多情況下,被理解是完全等同的概念,都是指廣州話,英文Cantonese。但在香港的學術界,粵語有可能是包含廣府系、客家系兩種方言的總稱。

廣西:艾話

又比如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一般多稱客家話為「艾話」,而很少稱為客家話。因為「客家」這個名詞是誕生在廣府地區,由於從粵東遷來的移民,在粵東原鄉的時候並沒有自稱「客家」的習慣,也就沒有把這個在廣東西路地區誕生的新名詞,帶到廣西的客家居住區。當地講「艾話」的粵東移民沒有自稱「客家」,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況且事實上在廣西和廣東省西部,早於明代就將講廣府方言的人稱為「客戶」,有《亷州府誌》的記載可証。《亷州府誌》中記載的「客戶」一説,並非指定居深山,以耕作為生的粵東移民,而是指定居城廓,從事商業的廣府移民。既然當地已經有「客」的存在,也就不可能把後來從粵東遷來的移民,也就是講艾話的人,又稱為「客家」了。至今,在廣西仍將客家話稱為「艾話」或者「新民話」,將廣府話稱為「客話」或者「土白話」。「客話」這個説法,在廣西,一般會讓聽者感覺是指廣府方言。廣東省西部和廣西稱廣府人為客戶,是因為在廣西講土白話的居民,跟艾人一樣,原來也同樣不是當地原住居民,而是宋元以來從廣東省廣府地區遷去的。

台灣:粵東語

台灣,明代末年就有廣東省籍客家人隨鄭成功的軍隊入台。為了稱呼和記録的方便,在台灣,早期一般是把籍貫福建省的軍民稱為閩南籍、閩南人,也就是現在台灣的閩南族群;籍貫廣東省的就稱為粵東籍、粵東人,也就是現在台灣的客家族群。其實「閩南」、「粵東」原來分別是福建、廣東兩省全省的別稱,與今天僅指兩省部分片區的概念,並非完全等同。在台灣日治時期的各種文獻之中,都將籍貫廣東省的台灣土民記載為「粵籍」或者「粵東人」。但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之後,誕生於廣東的客家學說,逐漸傳入台灣。在中國大陸,自1933年11月《客家硏究導論》出版後,客家變成了一門正規的學術。原來在廣東省西路先居之民口中作為鄙夷用語的「客家」一説,被論証為西晉永嘉年間「五胡亂華」為始,衣冠南渡的移民,這種説法迅速得到不少粵嶠人士的追捧,奉為圭臬。1945年前後正值這種學説呈上陞之勢的時期,所以民國時期開始之後,「客家」的説法迅速在台灣取代了原來粵籍、粵東人等等所有説法。台灣客家話在日治時期則常被稱為廣東語,並出版諸多相關作品。[17]

廣東:福廣音

在廣東省東部地區,一般人認為客家話包括兩種音系,一是水源音、一是福廣音。水源音是從江西省的東江水源地而來的,所以叫做「水源音」;福廣音是發端自福建九龍溪流域,爾後傳入廣東省境內形成的,所以叫做「福廣音」。惠州府一帶也有把從福建省傳入廣東省的音系稱為「歸善音」的説法,見於《長寧縣誌》、《惠陽縣志》可証。

江西:本地話

江西省贛南地區的客家話,過去有「本地話」的自稱,後來又誕生了「廣佬」和「廣佬話」的説法。江西省的客家對周邊的相鄰民系也有特定的稱謂,如福建(閩南)、鮌侖(廣府)、彭鄱(贛語);曰鶴佬、鄱佬。

客家話的起源

宋代贛語東支論

1990年代以來,學界一般認為客家話的音韻,大體在宋代形成[18](或泛指為「晚唐五代至宋初」[19]),語音上有極小量南朝通語的痕跡。[18]劉鎮發(2001)指出客家話是宋代贛語的東支,發展至明中葉在贛語內自成一支。[20]江敏華(2011)從共同創新的角度論證了贛語的全濁清化送氣與部分贛語東部方言的人稱代詞複數詞尾都是與客家話有效的共同創新。[21]

其他贛語在明清時受官話大幅侵蝕,而贛語東支卻只有很少官話成份,是由於南宋時江西南部講贛語東支的漢人已大舉侵入並墾殖畲人(屬苗瑤)世居的閩西山區。元朝、明朝優待的科舉名額和徭役,引來閩西山區的贛系漢人和畲人互相合作;[22]最終促成畬語母語者大規模漢化(贛化)並語言轉換。鄧盛有(2007)指出「客家話...有一些是苗瑤語和侗台語的古代同源詞,這些詞彙的音義都屬於苗瑤語、侗台語中極為存古的...若從客家話的詞法現象、動物性別修飾成分的逆序構詞現象和表示動作重複的副詞的後置現象等來看,顯然客家話和苗瑤語、侗台語之間有十分緊密的連繫關係」。[18][23]

中原論

Thumb
羅香林認為,客家人經歷五次大遷徙,從中國的中原來到南方落腳定居

羅香林的「客家人由中原五次南遷」論調曾經風行一時,[24],部份語言學家於這傳說,立志要找到證據支持客家話源於北方」。[25]所謂「中原」,一般指客家話源於西晉南朝,例如魯國堯張光宇[26][27],少數指源於唐五代西北方言(丁邦新)。[25]

在1933年羅香林寫下客家民系開山之作《客家研究導論》之前,客家話的語言系屬分類在1920年代一般歸入贛語粵語之中,羅香林在1933年提出「客家人是漢族裡頭一個系統分明的富有忠義思想和民族意識的民系,客家先民是因受到中國邊疆少數民族侵擾影響,逐漸從中原輾轉遷移到中國的南方來的,而且自認為是中原最純正的正統漢人的後裔。」[28]受該書影響,客家話在1947年被學界列入「漢語大方言區」。[29]1980年代廣東、福建藉助羅香林的客家源流觀點拉攏海外客家「僑商」投資,學術界開始發覺羅香林其實是主觀地「透過對於地方志族譜的重新解讀,創造獨特的客家歷史」。[30][24]

客家語被稱為唐宋中原古漢語的活化石,也是客家文化最顯著的標誌之一。客家語中有不少唐宋時期的書面用語,並保留了唐宋時期的古漢語音韻,也保留了中原地區的古漢語詞語與常用詞一些詞語的發音特徵。[31][32]

章太炎在《客方言》中從語言學的角度,證明客家語源於中原,保留中州音韻。[33]客家先民原本主要是中原一帶的士族。當時講的是中原漢民族的共同語言雅音,是當時北方地區通行的交際語,即官話。[34]

客家語中保存了許多古代漢語的詞彙、語音和語法,如無齒唇音、無翹舌音,單音節詞比較多,保留著入聲字的讀音等,因而被語言學家稱為古代漢語和中原音韻的活化石。用今天客家語誦讀詩經中的《國風》及一些唐宋詩詞,不但順口,而且押韻。究其原因,正是因為客家話保存了中原音韻之故。從《詩經》、《禮記》、《左傳》等先秦典籍中找出了音、義相同或相近例子,分類列為131個條目,有力地證明了先秦、兩漢古音韻在客家語中的確鑿存在。[35]

與其他漢語族語言的關係

與閩語

羅肇錦的指導博士生鄧盛有的博士論文(2009)指出「有些詞彙是客、閩語中共同來自於苗瑤語的底層詞彙成分,除了詞彙外,客、閩語在詞法上也有和苗瑤語一致的表現情形,因此,客語和閩語不僅在漢語成分上有許多相同的表現情形,從非漢語的詞彙、詞法上來看,兩者之間也有許多相同之處。客、閩語在早期的形成過程中,應該有過共同的苗瑤語來源。」[18]

與贛語

羅常培在1942年《從客家遷徙的蹤跡論客贛方言的關係》最先提出兩者關係。[36]

音韻方面,贛語與客家話是最為接近的。一般認為,宋朝江西省裡,客、贛兩者有着發生學的關係。這就導致現代客家話和現代贛語在發音特點上有較大的接近。過去有不少語言學家將它們合稱為客贛方言(客贛語)。不過,這種分法得到許多客家研究學者的反對,他們認為客家話是客家民系的重要標識,因而不應該與贛語合二為一。20世紀80年代以後,語言學家們發現了贛語和客家話之間雖有一些共同之處,但差別還是非常明顯的,因而拆分為二的看法得到越來越多的語言學者的認同。[37]

與粵語

在詞彙方面,粵語與客家話是最為接近的。根據語言學家連春招博士的研究,抽取日常基本詞彙3000條對客家話、贛語、粵語、閩南語進行對比,客家話與粵語共同詞彙率最高,達733條,遠高於客家話與贛語的543條、客家話與閩南語的435條。閩南語也與客家話有大量同源基本詞彙,如「朘」、「膣屄」、「汝」、「毋」等。香港新界原居民粵語方言圍頭話之用語「掌牛」(看管牛隻),與客家話之「掌牛」[tsɔŋ ŋiu]相同。

與各大方言的韻母相似度

更多信息 北京(%), 濟南(%) ...
各地區方言韻母相似度表[38]
北京(%) 濟南(%) 西安(%) 漢口(%) 成都(%) 揚州(%)
太原 60.8 60.7 61.4 58.2 61.6 63.1
蘇州 49.9 51.1 54.8 54.9 54.5 60.8
溫州 39.4 42.8 44.1 42.2 44.1 40.7
婁底 49.0 48.1 48.8 53.0 50.6 45.9
南昌 58.2 49.8 53.3 60.2 61.8 54.3
廈門 48.0 43.9 47.1 50.7 47.7 45.9
潮州 44.3 41.5 46.5 46.8 49.9 47.5
梅州 52.8 46.5 47.0 56.2 57.2 50.2
廣州 47.5 45.4 45.5 47.0 45.4 46.7
关闭

古代文獻記載

早在宋代,客家大本營的梅州汀州的語言就曾引起當時人們的注意。

  1. 南宋慶元間任汀州教授的陳一新,在其所寫的《跋贍學田碑》有云:「閩有八郡, 汀鄰五嶺,然風聲氣習頗類中州」。差不多同時代的劉克莊(今福建莆田人)在他詠漳州風物的詩句中有:「風煙絕不類中州」。比照着看,可見在宋人眼中境土相鄰的汀、漳兩州居民的方言和文化面貌是不同的,汀民類中州,而閩南漳民相差較大。
  2. 明代永樂大典》引宋代《漫遊集》《過汀州》詩一首:「地勢西連廣、方音北異閩」。說明宋代汀州地區的語言方音接近當時的北方古漢語而異於閩語。
  3. 明代《永樂大典》引宋代《圖經志》曰:「潮之分域隸於廣,實古閩越地。其言語嗜慾與閩之下四州頗類,廣、惠、梅、循操土與語,則大半不能譯。惟惠之海豐與潮為近,語音不殊。至潮梅之間,其聲習俗又與梅陽之人等」。說明當時潮州梅州都有各自的土音,彼此不能相同。而梅潮之間所操土音則與梅州同。宋代潮梅之間相當於今天的大埔豐順等地,皆是操客家話的地區。這揭示當時方言分佈於今天大體相同。可推斷早在宋代客家方言已經形成。
  4. 明代嘉靖年間《惠州府志》,記載興寧五華地區的方言、風俗曾記載所:「言語習俗,與贛相類」,說明當時五華興寧地區的語言和江西省贛州市地區的方音相似。
  5. 明代正德年間《興寧縣志》,有當時興寧方音較詳細的記載:「其聲大率齊韻作灰,庚韻作陽,如黎為來,聲為商,石為鑠之類,與江南同。乃出自然...亦有楊黃不分之陋。」也有當時一些詞彙記載:「謂父曰阿爸,母曰阿姐,呼哥嫂輒以亞為先之,如兄則曰亞哥,嫂曰亞嫂,呼小廝曰孻,呼兒曰泰,遊樂曰料,問何物謂罵介,問何人曰罵堇,無曰冇,移近曰埋,其不檢者曰散子,其呼溪曰開,嶺曰兩」。表明當時人已經注意到客家話詞彙上的特殊性。[39]
  6. 清代康熙年間武平人林梁峰所著《一年使用雜字文》,初略統計,約有3000個詞語,其中客家話特色詞語約有350個。
  7. 清代乾隆年間《歸善縣志》收錄了二十多個詞語,如「兄曰亞哥」,「下雨曰落水」等等。
  8. 清代道光年間《長寧縣志》記載了當時一些用詞,例如:「地豆」(花生)、「苦麥」(一種略帶苦味的萵苣)。
  9. 清代同治年間《贛州府志》記載「贛州界接閩粵,語言文字多與相類...稱水道為圳,字書所無。稱水石相際為屝,見之《象山集》中。有義同而移其音者,恆為常,汝為爾也。有義同而殊其用者:呼為喊,走為行也。有混而不分者:飲酒為食酒。下食之具曰幫飯,幫與佐同,此可解者也。行鳩曰鬧死人,鬧與毒鳩全不相入,此不可解者也。其餘:儒為於,仁為贏,輝為非,胡為巫,馮為洪,荒為方,江浙曰議、曰帖,此皆曰字、約。訟和曰調停,此曰做中。事情關說曰居間,此曰去來人。房屋間架,吳曰幾進,燕京曰幾層,而此曰幾棟。僦屋之稱,吳曰租,燕京曰賃,此曰稅。米穀用斛、斗,此間用桶、籮。算田以畝為則,天下通行,此間以租糧為則。糶糴以米穀為則,此乃以銀為則。」
  10. 清代同治年間《河源縣志》也記載了十來個方言詞彙。
  11. 清代光緒年間《清稗類鈔》記載廣東有客話:廣東之南雄州,韶州,連州,惠州,嘉應州五屬,及廣州之花縣,龍門,清遠,潮州之大埔,豐順等縣,均操客話。蓋土著以其後至,故稱其人曰客家,乃遂以其言為客話。其語之節湊句度,較之內地不甚相遠,實與六朝音韻相合。

現狀

母語人口統計

民族語言網(Ethnologue)統計,至2013年客家話使用人數約4,782萬人,居世界第34名[40][41]。根據《客家方言的分區》,截至2007年為止全球以客家話為母語的人數大約有4400萬人,但能流利使用者不到3000萬人[42]

中國大陸

Thumb

在中國大陸,由於各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增加,中國大陸的客家人對外普遍使用普通話粵語,傳統客家地區也一般不使用客家話授課,年輕一代自小接受普通話教育,因此語言傳承不容樂觀。同時,由於普通話電視媒體的普及,客家話又較少用於新聞傳媒和大眾娛樂。目前年輕一代客家人使用客家話的比例在下降,一些人改說強勢語言普通話和粵語。以口頭方式流傳的傳統的客家童謠現時已經較少人能完整誦唱。另一方面,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小部分地方,客家話以「方言島」的形式存在於個別村鎮,受粵語和普通話的影響,一些客家人家庭生活用語轉向粵語或普通話。梅縣話是一種行用於廣東省梅州一帶的客語方言,歷來被公認為客家話的代表。梅縣話或稱梅州客家話在語言學上被稱為客家話的代表方言標準音梅州廣播電視台客家生活頻道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客家話廣播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客家話廣播都是以梅縣話廣播。

在中國大陸的客家地區中,廣東省梅州市區(含梅江區梅縣區)及河源市區的大部分公交線路都採取了普通話、客家話雙語語音報站系統播報站點,其中梅州市區採用梅縣話,河源採用客家水源音(即龍川佗城話)。河源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河源客家古邑研究會會長認為,河源和梅州是客家文化原生態保護區,在客家方言區日漸成為「語言孤島」的背景下,河源市區公交車增設客家話報站,對於傳承河源特有的客家文化尤其是保留原生態的河源客家話(水源音),具有積極意義。[43]

香港

香港原屬廣東省廣州府新安縣,是客家人的傳統聚居地之一。香港仍未開埠1898年英國租借新九龍及「新界」前,客家人已在今天的香港立足多年,屬香港原居民之一。在新界631個原住民村落裏(例如赤柱村荃灣三棟屋),以客家人為主的村落有341個,佔54%[44][45]。根據2012年的《中國語言地圖集》,香港客家話被歸類為粵台片梅惠小片。[46]

2010年,假若包括原居民和非原居[47]的客家人,則香港的客家人約有200萬人[48][49]。雖然客家人(包括原居民及非原居民的客家人)在港數量不少,但現時多數是中、老年香港客家人仍使用客家話[50],不少香港客家新一代都不會講客家話,或者只懂聽不懂講。這是由於20世紀70年代初,來自五湖四海的內地移民帶來了不同的漢語方言(比如廣州話四邑話、客家話、潮州話泉漳話福州話上海話等),港英政府遂選擇了粵語廣州話作爲統一香港華人的華語。[原創研究?]因此,粵語便成為了香港的強勢語言。現時,在香港以客家話為母語的僅有62,340人,佔香港人口的0.9%[51][52];報稱通曉客家話的香港人,亦只有259,738人,佔香港人口的4.7%[52][53]。以上數據都顯示以客家話為母語的香港人口比例正逐年下降,情況不容樂觀[52]

臺灣

Thumb
台灣一家餐館的招牌上寫著 [𠊎講客, 客語友善環境。]
(我講客家話, 客家語言友好的環境。)
Thumb
蔡英文於「講客廣播電臺開播茶會」,與客委會主委李永得一同進入播音室發表談話

臺灣,因客家人在清領前期一度受限於渡臺禁令,而在人數上不如閩南移民,於是今日除國語外,閩南語也成為臺灣的強勢語言之一。因大眾傳播媒體的影響,即使平常不以閩南語互相溝通的客家人,大多可略通閩南語。部份地區客家人集體轉用閩南語,成為福佬客,目前多屬年齡層較高者。而轉向使用國語的客家人更多,尤其是年齡層越低者。根據中華民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於2004年所做之調查,30歲以下年輕客家人有三成能聽解客語,而僅一成可流利使用;在家庭語言方面,30歲以下約有60%使用國語、20%使用閩南語、未滿10%使用臺灣客家話。有資料顯示,台灣客家話被認為是地球上衰落最快的語言之一[54]

近年來,臺灣居民意識到保護母語的重要性,臺灣客家人也不例外,政府成立了專門的機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訂定《客家基本法[10],在學校推行台灣客家話教學,同時設立了客家電視台及客家廣播電台、舉辦客語認證,並立法規定火車捷運大眾運輸工具需提供台灣客家話播音服務[55]

2016年1月,蔡英文於電視政見會中承諾,在她當選總統之後,會把客語正式的定為國家語言[56]。並於2017年12月29日三讀通過客家基本法修正案,正式將台灣客家語列為國家語言[57][58]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的華人當中也有不少的客家人,尤其是沙巴地區,目前在西馬的柔佛州客家話依然廣為流傳。而且被分為不同腔調流派的語系,也受到當地文化跟語言的影響,發展出獨特的用語。在馬來西亞的華人方言非常多元化,在文化交流下互相影響,但並沒有其中一種方言取得獨特強勢的影響地位。僅會因為地域性和歷史發展因素造成某種方言是廣為使用的大宗。例如在北馬的檳城使用閩南語的華人居多,不論籍貫都熟悉閩南語;在怡保吉隆坡中部一帶是粵語為大宗;而南馬的柔佛州一帶,尤其古來新山為數的不少的華人人口使用和熟悉客家話。在上述使用別種方言為大宗的地方依然可以找到使用客家話的人口。

印尼

印尼,客家話的分布集中在婆羅洲島上,主要分布區域為西加里曼丹省北部地區的山口洋市三發縣孟加影縣一帶以海陸腔山口洋客語作為代表,當地華人口語上稱之為「硬話」,而孟加影縣以南的坤甸市喃吧哇縣古烏拉雅縣一帶以梅縣腔的坤甸客語相對,當地華人口語上稱之為「軟話」。

下屬方言

客家話分布區域廣泛,具有多種方言。中國大陸、台灣、海外各有不同的客家方言劃分方法。

根據2012年版的《中國語言地圖集》,中國的客家話被分成八個大片,分別是:粵台片粵北片海陸片粵西片汀州片於信片寧龍片銅桂片[46]。而臺灣的客家話則被歸類為幾個大類,主要是四縣腔(包括南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饒平腔詔安腔,還有少數的永定腔、汀州腔、豐順腔、長樂腔、平和腔等等。

代表音

  • 中國語言學家一般把廣東梅縣話作為國內客家話的典型代表。台灣則以四縣話為典型代表,大眾運輸之客語廣播多從之。
  • 原則上並不存在一個公認的標準口音。普遍而言客語使用者對梅州話作為標準音缺乏認同,多數使用非梅州口音的客家人都不會說梅州話,甚至跟說梅州話的人交流時還存在一定的溝通障礙。
  • 在台灣的四縣話因為大眾媒體(客語電視、運輸系統)的普遍,在台灣當地較梅縣話獲得更多推廣空間。

內部互通性

Thumb
中國大陸(粵閩贛)的客家地區
Thumb
台灣的客家地區

客家方言內部有相似的一面,也有差異巨大的地方。包括梅州話惠陽話四縣話等在內的75%(以使用人口計)的客家話可以共通。這75%的客家話也稱為主流客家話,包括:

語音特點

聲母

  • 全濁聲母與次清聲母合流,不論平仄多讀成送氣清塞音塞擦音
  • 莊組與精組洪音無別,讀齒齦音[ts]、[tsʰ]、[s]
  • 泥、來母不混。
  • 曉、匣母逢合口大部分讀作[f]
  • 非、敷、奉、微母部分字讀重脣音。
  • 多數點知組聲母二三等不分。
  • 多數點知組三等與章組個別字相當一致讀 [t][tʰ]
  • 精組分洪細的少,見組分洪細的略多,但尖團多不混。
  • 微母字和匣影雲以合口多混同為 [v] 聲母。
  • 影母洪音不與疑母混同。
  • 多數點把部分次濁去聲字讀成清聲母。

韻母

  • 同攝(山、蟹、咸等攝)內一二等在不同範圍內有不同讀音。
  • 梗攝字白讀多為[aŋ][iaŋ] 或帶 [a] 的鼻化韻。
  • 山攝開口一等牙喉音字多與合口一等齒音字混同,而韻腹多為 [ɔ][o]
  • 宕攝開口一等唐韻與江攝二等江韻字多混同,讀為 [ɔŋ][iɔŋ]
  • 果假兩攝韻腹的區別普遍為 [o][ɔ][a][ɑ] 之別。
  • 侵韻莊組字「森」、「蔘」多與其他聲母字讀音有異。
  • 遇攝字「五」多有 [ŋ] 的讀音。
  • 四等韻(如齊韻)字有讀洪音。
  • 宕攝一等字開合口多混同,一般讀作 [ɔŋ]
  • 曾攝開口一等字與梗攝開口二等字(文讀)多不分,讀作 [ɛn][ɛŋ]
  • 多數點無撮口呼
  • 多數點陽聲韻三分。
  • 多數點入聲韻三分兼保留韻尾。

聲調

  • 多數點聲調為六類,平入各分陰陽,上去雜為二調。
  • 古入聲字今聲調大多數按清濁分讀兩調。
  • 古次濁入聲字有兩個走向,或與清聲母同,或與濁聲母同。
  • 古全濁、次濁部分上聲字除少數地點外均有把常用字讀作陰平調。
  • 保留入聲調類之方言,其入聲多為短促調。

音韻存古

陝西師範大學邢向東主任認為客家話較西安話更像長安話,現在的西安話和古代的長安話相比,發生了變化。北方話演變得快,而有些方面西安話的改變較北京話大。

西安外語學院擔任教授的張崇指出,學院派公認目前南方話特別是客家話,相對今日中原話,保留古代的中原方言更多。現代西安方言的人聽不懂時的長安話,但客家人可能能聽懂一半。客家人從中原到了南方後,形成方言島,內部通婚、貿易、交往,保留從中原帶去的方言。現在仍保留大量入聲音,但西安話中已經沒有。[59]

如果按照隋代《切韻》、唐代《唐韻》、宋代《集韻》等古代出版的韻書記載的發音來分析的話是今天的客家話,如客家話發音的你、我、他就是爾、吾、其的古音[60]。並且客家話詞彙能與現今陝西老派關中話相通[61]

國學大師章太炎曾對客家語言系統作過一番研究,他選取了63條客家話詞語,用《說文》、《爾雅》、《方言》、《禮記》、《毛詩》、《戰國策》、《老子》等古代典籍加以印證,說明客家方言與古漢語同源。客家話保留中州音韻。[62]

而邱從容《唐朝官話的研究》從日語、韓語及越南語的漢字發音入手,和客家語、閩南語、粵語等方言深入研究,做聲韻特徵比對、歸納、整理及溯源、分析,發現最接近唐朝官話的語言是客家語。客家語無須轉韻換聲,依然能和傳到海外而被保存流傳至今的日本韓國越南的漢字發音吻合。[63]

客家話繼承了較多古漢語的特性,如完整的入聲韻尾[-p̚]、[-t̚]、[-k̚]。一般認為,客家話和唐宋時期中古漢語之間的承襲關係較為明顯。比如有些無法用官話普通話押韻的詩詞(如唐詩宋詞)在客家話音系中可以做到押韻。

客家話的語音在繼承古漢語的基礎上,發生了有規律的音變。例如,中古漢語當中,「人」、「日」的漢字聲母(即日母),在今日普通話裡發為[ʐ-](r-),客家話則為[ŋ-][n̲ʲ-];「武」的中古漢語發音是[*mioX][來源請求],客家話則音變為[vu][v-]在部分官話方言和普通話裡並不作為音位存在)。

章太炎《客方言·序》:「廣東稱客籍者,以嘉應諸縣為宗。」「大氐本之河南,其聲音亦與嶺北相似。」 章太炎對客家語言系統作過一番研究工作,選取了63條客家話詞語,用《說文》、《爾雅》、《方言》、《禮記》、《毛詩》、《戰國策》、《老子》等古代典籍加以印證,說明客家方言的詞彙與古漢語同源。

  • 中華詩詞學會會長鄭欣淼說「國家對詩歌吟誦的傳承和發展很重視,吟誦是中國人傳統的詩作交流方式,也是一種文化傳承方式,客家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我第一次聽到了用原汁原味的中州方言 - 客家話吟誦的詩詞,南方的客家話,保留了過去的詩風,很有欣賞價值。」
  • 集韻》吾,牛加切,音牙
  • 爾雅·釋詁》吾,我也。
  • 「吾」「我」的古音是nga/ngai,也是客家話「吾」「我」的讀音:牙、涯,符合古音
  • 古音「他」為「其」,音同姬,客家話「他」也是叫「其」,也和姬同音
  • 古音「你」為「爾」「汝」,客家話「你」也是叫「爾」「汝」
  • 按照隋代《切韻》和宋代《廣韻》等韻書記載的發音來分析的話的確是今天的客家話,民國時期的國學大師章太炎就指客家話是千年前的中州音韻。
  • 邱從容《唐朝官話的研究》也利用了日本保留的唐音詞彙來分析也的確是今天的客家話,因為發出的音一模一樣。

以聲母為例,疑母[ŋ-]字在大部分官話(除西南官話)完全消失,客家話則保留了疑母,如「魚」字,無論普通話廣州話都丟失疑母[ŋ-]而讀[jy],但是客家話讀[ŋ̍]。另外非母、敷母和奉母[f-]唐末之前並未出現,仍屬幫母、滂母和並母,即所謂「古無輕脣音」,客家話有部分非敷奉母字保留重唇音的念法。如「飯」,普通話讀[fan],但一些地區的客家話則讀[pʰan],類似廈門話png。

進一步比較:

  • 「肥」字:客家話[pʰui],日本吳音[bi],日本漢音[hi],廈門話及福州話[pui],吳語的上海話文讀[vi],白讀[bi],粵語的廣州話[fei],北京話、南京話及蘭州話[feɪ][65]

類似的字還有「發」(客家話[pɔt])、「扶」(客家話[pʰu])、「孵」(客家話[pʰu])、「輔」(客家話[pʰu])、「分」(客家話[pun])、「糞」(客家話[pun])、「斧」(客家話[pu])、「沸」(客家話[pui])、「肺」(客家話[pʰui])、「蜚」(客家話[pi])、「痱」(客家話[mui])、「飛」(客家話[pi])等等。

書寫形式

客家話過去一直都使用漢字來書寫。19世紀中期,基督教教士為了方便傳教,為文盲的平民創立了多種客家話的拉丁拼音字母。這些拼音字母,大都依照每個地方的鄉談來設計,所以變成了不同地方的客家話的寫法都不同。

世界名著《小王子》亦於2000年從英文轉譯成客家話出版。該書是基於苗栗的方言,一種演變自四縣話的方言。該書亦是雙語版本,不過採用的是通用拼音

除了以上講述的漢字、教會羅馬字及通用拼音方案以外,其他機構亦有自己的客語拼音方案,如臺灣語文學會就有客音標方案。

中華民國教育部目前採用的客家語書寫原則,是以漢字(包括台灣客家語書寫推薦用字)書寫客家語內容,拼音則採用部訂的客家語拼音方案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