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漢藏語系漢語族語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粵語(粵拼:jyut6 jyu5),在廣東及廣西通稱白話(粵拼:baak6 waa2),在港澳及東南亞常稱廣東話,海外廣東人多稱之為唐話,是漢藏語系內漢語族下的一種聲調語言[5][6][2][註 1]。在日常口語中,「粵語」或者「廣東話」常常狹義地指代廣州話,但語言學所指的「粵語」之下可以劃分出多種方言(見粵語方言),廣州話爲其中的代表方言。全球以粵語為母語者有8490萬人[1],主要分佈於廣東、廣西、海南、香港和澳門等地,在廣東省一億人口中,使用人數超過6700萬,是廣東最主要的本土語言[7]。在中國境內,以粵語為母語的群體是繼官話和吳語之後的第三名。隨着近代兩廣地區人口向海外遷徙,粵語在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等地之華人社區中為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8][需要較佳來源],在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印尼等以及北美洲、歐洲和澳洲、新西蘭、聖誕島等地的華人社區都有廣泛分佈。[9][10][需要較佳來源]。
作爲漢語族的一支,其他漢語變體已經丟失的一些古漢語特徵在粵語中依然存留[11][12][13][14]。[重要嗎?]粵語亦有約兩成[15]或一百至兩百個[16]侗泰語詞匯。有觀點認爲,粵語部分保留唐宋中古語音系統,平仄用韻契合唐宋詩詞[來源請求];詞彙上保留諸多半文半白的古漢語詞或語素,用語有文白夾雜特徵[17]:103。
粵語名稱源於秦人趙陀於古代嶺南地域所獨立而建的第一個國家——南越國〈先秦時期呂不韋著作的《呂氏春秋》之中《恃君》部份統稱作百越、西漢時期司馬遷著作的《史記》卷一百一十三寫作南越國、東漢時期班固著作的《漢書》巻九十五寫作南粵國;簡稱南越或南粵;古代的「粵」和「越」互為通假字〉 ,以廣信作為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是嶺南文化的最早發揚地。「粵」從古以來為嶺南地區的統稱,明清以後,「粵」和「越」的含義開始有所區別,「越」用於江浙的吳語地區,「粵」專用於嶺南地方。而明、清時代,「粵」仍然指嶺南,兩廣別稱兩粵(即廣東、廣西、還有海南),兩粵的廣東為粵東(包括海南島),兩粵的廣西為粵西[18]。所以近代之前,粵一字泛指嶺南。直至中華民國成立後,粵才逐漸收窄範圍被用作廣東省的簡稱。因此,粵有文化意義(嶺南)[19] 和行政意義(僅指廣東省)之分。
粵語以廣州話作為代表音,香港、澳門坊間稱為廣東話;日文為「広東語」;南寧、桂平、梧州等廣西縣市則稱粵語為白話,廣西粵語除了口音和文化,在俗語、詞彙上與廣州話差異不大,基本可以與廣州話互通,歸入粵語方言系統。清末至改革開放之前,遷移海外華人多數為粵語使用者,不同族群使用廣州話以方便於溝通。在美洲華埠及唐人街等華人社區,則有被稱為「唐話」或「廣東話」。
在語言學,粵語是一個語言系統的總稱,包括同系的各種地方話語,例如廣西平話、白話、貴港話、玉林話、地佬話和海南的儋州話、邁話及蜑家話等。它們都有相似的音系、語法及詞彙,彼此共同點比相異多,所以都納入「粵語」系統中(參閱粵語方言)。
粵語行於廣東、廣西、海南西部(說儋州話、邁話的村落)、越南東北部(艾族、山由族聚居地)、香港、澳門及海外華人社區,以珠江三角洲為中心,分佈如下:
廣東省境內以粵語為主的縣市有逾40個,地級市11個,佔全省面積的1/2以上,即廣州、佛山、江門、中山、珠海、東莞、肇慶、茂名、清遠、陽江、雲浮、龍門、增城、從化、連州、陽山、連山、懷集、廣寧、四會、高要、新興、鶴山、封開、鬱南、德慶、羅定、陽春、信宜、高州、化州、吳川、台山、開平、恩平及湛江赤坎區、坡頭區、霞山區等。
此外,廣東的粵東、粵西、粵北的韶關、仁化、樂昌、英德、深圳市寶安等縣市亦部分通行粵語。
廣西壯族自治區通行的粵語縣市有30多個,即南寧、橫縣、貴港、桂平、平南、藤縣、梧州、玉林、北流、容縣、博白、陸川、防城港、東興、欽州、合浦、浦北、靈山、北海、蒼梧、岑溪、昭平、蒙山、賀州、鐘山、百色、崇左、扶綏、寧明、憑祥及龍州。
此外,廣西其它不通行粵語的城市中均有粵語人口分佈,通常是沿河的街道。桂中由於民國時期的新桂系移民開發,因提升農業技術需要,向桂中平原移入桂東南地區人口,有為數不少的粵語村莊。
海外華人中以粵語為主的也很多,在唐人街及華人社區等,不少華人華僑社群均使用粵語作為共同語言。其中美國舊金山一帶原籍廣東或其他粵語地區(即兩廣地區人士)的移民人口數量較眾,三藩市的舊金山城市鐵路在巴士也提供粵語廣播,是美國公交系統中少數提供中文廣播的美國政府機構。
粵語聲母數量較少,多數粵語方言聲母數量都在20個左右。多數粵語(廣府粵語除外)普遍存在齒尖音聲母 [ θ ] 或邊擦音聲母 [ ɬ ],後者亦普遍存在於壯語、臨高語、黎語之中。有的粵語方言有內爆濁音,有的同時具有全濁音,如勾漏方言、儋州方言、平話方言等。中古漢語的全濁聲母在現代粵語中大部份被清化。中古全濁聲母今讀塞音或塞擦音按古四聲的送氣情況主要有四種:[來源請求]
中古全濁聲母今讀塞音或塞擦音的送氣情況是粵語方言劃分的參考之一。中古全濁聲母清化後一律讀不送氣清音的,有勾漏方言、平話方言;中古全濁聲母清化後一律讀送氣清音的,主要有吳化方言;廣府方言、四邑方言和高陽方言今讀陽平陽上的字送氣,今讀陽去陽入的字不送氣[20]。
中古微母字絕大部分粵語今讀[m-]。
在部分字詞中,粵語保留了中古的舌上音,例如一株樹(粵語讀作一兜樹),知道(莞寶方言讀作dei道),啄木鳥(粵語讀作doek木鳥),澄清(粵語讀作凳清),秩(粵語讀作dit),擲(粵語讀作訂),沉條繩落去(粵語讀作dam條繩落去)……但知組大部分讀作擦音,暗示粵語和通語的分離時間不早於五世紀。
不同於官話,粵語見組(見、溪、群、疑母)與曉母字不論洪細音,聲母多不顎化,今讀[k-]、[kʰ-]、[ŋ-]、[h-]。
粵語元音有長短元音a的對立現象,有些著作將長短a標作/aː/和/ɐ/ ,但亦有一些人士認為長a和短a之間存在音值差別,據此質疑粵語長短元音對立的觀點。粵語長短元音對立現象跟壯語長短元音對立現象本質是完全相同的,長短元音之間都存在音值差別,並不是單純的時長差別[21]。
粵語包含[m]、[n]、[ŋ]、[p̚]、[t̚]、[k̚]6種輔音韻尾,前三種為鼻音尾,後三種為塞音尾(稱爲入聲);另外各種粵語拼音方案亦把複韻母的第二個元音如[i]、[y]、[u]等作為元音韻尾處理。
粵語一般有8至10個聲調。中山石岐粵語在所有粵語中最少,因其特殊不分上下入聲而只有6個;東莞粵語次之,只有8個;多數粵語方言有9個聲調;勾漏粵語和平話方言有10個聲調。標準粵語有9個聲調,6至7個固定調值,按照「平上去入」的命名方法,這9個聲調分別為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上陰入/高陰入、下陰入/低陰入、陽入。上陰入和下陰入由陰入按韻母短長分化出來,所以將上陰入和下陰入分別稱為陰入和中入其實是錯誤叫法,此等調名會令人誤以為入聲同時三分。一些粵語方言的陽入也按韻母短長分化成兩個,從陽入中分出上陽入與下陽入,共計四個固定入聲調,如勾漏粵語、四邑粵語等。
粵語詞彙和語流中有一些固定的變調,如「局」字,在詞尾時會固定地變讀成一個調值為35的上揚型變入聲,不屬於固定聲調中的任何一個。因此若計變調,粵語的聲調數目通常可達14至15個[22]。
粵語方言 | 陰入 | 陽入 | ||
---|---|---|---|---|
上陰入 (短元音) |
下陰入 (長元音) |
上陽入 (短元音) |
下陽入 (長元音) | |
東莞莞城話 | 4 | 3 | ||
靈山縣城白話 | 55 | 22 | ||
中山市石岐話 | 55 | 33 | ||
廣州白話(標準粵語) | 55 | 33 | 22 | |
邕潯粵語 | 55 | 33 | 22 | |
左江白話 | 55 | 33 | 22 | |
左江平話 | 55 | 33 | 35 | 22 |
扶綏龍頭平話 | 55 | 33 | 22 | 13 |
百色那畢平話 | 55 | 33 | 22 | 24 |
橫縣縣城白話 | 55 | 33 | 22 | 24 |
賓陽新橋賓陽話 | 55 | 33 | 22 | 52 |
博白縣城白話 | 55 | 33 | 11 | 22 |
玉林白話 | 55 | 33 | 22 | 11 |
廣寧白話 | 55 | 33 | 22 | 214 |
四會白話 | 55 | 33 | 22 | 213 |
台山白話 | 55 | 33 | 21 | 32 |
注釋:
粵語的聲調變化分成連續變調與變音(morpho-phonemic change)。主要發生在複詞或疊字詞,一般來讀低音域(主要是低降調)的第二音節會轉為高昇調。[24]
連續變調不改變語意或文法。
變音會發生語意或文法上的改變。
粵語存在文白異讀現象。一般認為粵語文讀音出現的頻率不高,沒有高度異化的文讀音。最常見的形態是以白讀音-eng韻母取代文讀音-ing韻母(如命/釘/聽/嶺白讀-eng,文讀-ing)。其他文白異讀聲母如:近(gan6)代/遠近(kan5)。
也有觀點認為粵語文白異讀很普遍,持此觀點者如葉煥峰等學者,認為粵語知徹澄母轉謂端透定母,影曉匣云以不同程度分化成非敷及零聲母,王黃不分、因欣不分。對於粵文白異讀很少的傳統認識,可能由於粵語的語音存古程度被嚴重低估,甚至被認為是宋代官語語音化石;另一方面也可能跟京蘇粵白話文運動有關。而且大部分廣韻所分之三等字皆無介音,如東冬鐘合韻,支脂之合韻,魚模虞部分合韻,痕欣文眞韻開合不分,先仙合韻,刪山合韻等等。可見粵語因其發展方向幾乎不斷簡合而少繁化。
粵語止攝支之脂韻文白二讀,遇攝魚模虞韻文白二讀,當中四、死、企、無均有文白二韻:
漢字 | 白讀韻 | 文讀韻 |
---|---|---|
四 | sei | si |
死 | sei | si |
企 | khei | khi |
止攝三等開口呼於齒音皆讀成[i]:
漢字 | 白讀韻 | 文讀韻 |
---|---|---|
無 | mou | mu |
遇攝於特定子音讀成白讀音。
關於粵語的拼寫,詳見粵語羅馬化方案(粵語拼音或粵語羅馬字)。當中較常用的有1970年代開發的教育學院拼音方案、1993年開發的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等。
粵語保留相當多的古詞古義,粵語獨特的存古特點可以反映於其語音、 詞匯到句法結搆,其中一部分會自然用於書面語,而且具有某些罕見於其他方言的古漢語形構遺存——一些南方語言如滬語雖同有保留古代常用詞,但相對較少且受官話影響更甚[25][11][12]。現代粵語仍然有較高使用單音詞的傾向。一些被粵語使用者視為通俗的字辭可在古籍中找到來源。[25][11][12][13]值得注意的是,古漢語與南亞語系在上古漢語時期已經發生了接觸和相互影響,上古漢語當中接近三成詞彙被認爲是東南亞來源、超過二成詞彙來源不明。[26]
現代粵語中仍然含有南越語的底層成分,多表現在辭彙方面,在語法上也有一些遺存。現代粵語跟現代壯語在日常用語上接近或相同的常用詞有不少,基於表層語言中同義異形詞的存在被認爲是粵語的侗台語底層詞而非借自侗台語的借詞,這樣的詞在廣州話的《廣州話詞典》中可辨認得出超過200個[16]。目前粵語這些在古漢語文獻中沒有記載過的詞彙約有20%[15]。
早在唐宋此時期廣東(省城)得益於海上絲綢之路繁盛,大批外商湧入,單常年聚居在廣州的外商有十多萬人,在內城蕃坊指定居留[27][28],包括南亞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當時的粵語就開始吸收部分外語,如冚唪唥(全部)[29]、邋遢(骯髒)、巴閉(囂張)等[30]。
近代,外來語主要來自英語,廣州粵語及香港粵語(港式粵語)中吸收外來詞特別多,影響著廣東境內的粵語區。這些外來詞很多是漢語北方話沒有吸收的,如「士多」(store),北方話中說「小賣部」;有的是北方話吸收了但譯法不同,如漢語北方話中的「沙拉」即是在粵語中帶有入聲的「沙律」;不少外國人名在粵語中的譯法,亦與漢語北方話有很大差別,如第43任美國總統George Walker Bush在華北漢語中翻譯成「布什」,中華民國國語文譯作「布希」,香港粵語則把他翻譯成圓唇的「布殊」。這些中文名,必須用當地語言發音,才與美國英語原音接近。
相較而言,普通話翻譯容易將英語詞尾的清輔音插入元音構成開音節,因為普通話沒有[-m][-p̚][-t̚][-k̚]。而粵語則容易複輔音中的一個輔音省略,如lift(升降機)有時寫作粵語字「𨋢」(⿰車立,讀lip),讀音將ft淡化為一入聲尾音,而英語中的s等則通過插音構成開音節。
從1980年代開始,不少粵語外來詞,隨著香港、珠三角等粵語區與中國其他地區交流更加頻繁,漸漸進入了漢語北方話,例如「巴士」(bus)、「貼士」(tips)、「蛇𠺌」(Scare:驚嚇、恐懼) 等等。有時,這些詞被漢語北方話吸收的時候發生失真,如粵語「搭的」(乘搭的士的簡稱)被漢語北方話當作「打的」吸收。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漢語北方話無法模仿粵語的[-m]韻尾,比如「搞掂」變成「搞定」。
而粵語曾從漢語北方官話借來一些用語。比如粵語表示憤怒之時,有個口語語匯「call-now-yeah」,其實是來自漢語北方官話的「可惱也」(或「可怒也」)[31]。
香港粵語中經常直接使用英文單詞,比如,「文件夾」通常用file(讀若「faai1 lou2」,有文具店會寫成「快勞」);男警員或男老師稱作「阿sir」(讀「sir」時變為圓唇的 /sœː˩/ ,有人會寫成「阿蛇」,另有粵音字「瀡」[32]);女警叫「Madam」(讀「咩-/tɐm˩/ 」);女老師叫「Miss」(讀「搣時」,有人會寫成「蜜斯」);工作加班稱為「開OT」(源自英語 Overtime)等等。雖然不少英文發音會音譯成漢字,但香港人不時會直接以英文字詞表達,如「感覺」用feel代替,也沒有相關漢字表述該讀音。值得注意是,由於粵語沒有[-l]這個韻尾,feel往往會讀成[fiu̯˥],[ɫ]讀成[u̯]韻尾,fax讀成 /fɛk̚˥ si˧˥/ 加重尾音(feck史機)。這種港式英語、中英夾雜的地道用法在香港十分流行,而且在廣東省粵語區中也在逐漸增多。
粵語語法與普通話的區別主要體現在詞句順序、虛詞、副詞、部分形容詞、助詞及其放置方式上,複雜而不可缺或的語氣助詞也是粵語的一個特色。儘管粵語與普通話在這些語法方面上有明顯差別,但主體語法基本相同,都是主-謂-賓式語言,都屬於分析語,總體仍有60%以上相似之處。
一些粵語詞組習慣將修飾詞放在中心詞後面,相對於普通話而言是倒置的詞序。例如
官話詞彙 | 粵語對應詞彙 |
---|---|
公雞 | 雞公 |
青椰子 | 椰青 |
碎米 | 米碎 |
酸豆角 | 豆角酸 |
小丫頭 | 妹丁 |
這種語法常見於侗台語族各語言。漢白語族中除官話以外的其他各語種也有類似的構詞方式,但不佔主要地位。另外文言中也有定語後置語法。粵語的這種語法可能是上古漢語殘留,也可能源於臨近的侗台語族。
粵語可以將修飾動詞、形容詞的副詞放在被修飾詞後面,有時甚至放在句末,例如用法上「多食啲」遠較「食多啲」罕見。其它放在被修飾詞後的例子如下:
位置 | 粵語例句 | 標準漢語直譯 | 標準漢語意譯 |
---|---|---|---|
動詞後 | 食多啲。 | 吃多一些。 | 多吃點。 |
舓晒你。 | 親愛非常你。 | 非常疼愛你。 | |
畀嗮佢。 | 給全部他。 | 全部給他。 | |
我行先。 | 我走先。 | 我先走。 | |
形容詞後 | 肥得滯。 | 油膩過於。 | 太膩了。 |
高過頭冇用。 | 高太過沒用。 | 太高沒用。 |
當動詞同時帶兩個賓語時,間接賓語通常放在句子最後,中間由直接賓語隔開,即「動詞+直接賓語+間接賓語」。如:
粵語例句 | 標準漢語直譯 | 標準漢語意譯 |
---|---|---|
我問聲你。 | 我問一個問題你。 | 我問你一個問題。 |
畀件衫我。 畀件衫過我。 |
給一件衣服我。 給一件衣服過我。 |
給我一件衣服。 |
粵語有不少詞彙的字序都跟普通話相反,屬於傳統倒裝說法與當代說法之差異,例如:
普通話 | 粵語 |
---|---|
鞦韆 | 韆鞦 |
素質 | 質素 |
夜消 (俗寫「夜宵」) |
消夜 (俗寫「宵夜」) |
擁擠 | 擠擁 |
要緊 | 緊要 |
粵語趨向動詞的用法與普通話有別。在普通話趨向動詞不能直接接受詞的情況下,粵語趨向動詞仍可直接接受詞。
粵語例句 | 普通話意譯 | 語法習慣差異 |
---|---|---|
我哋諗住晏晝去街。 | 我們想下午到街上去逛。 我們想下午去逛街。 |
趨向動詞「去」直接接受詞「街」,而普通話就沒有這種用法。 |
佢話嚟我度。 | 他說要到我這裡來。 | 直譯作「他說來我這裡」也和現代標準漢語語法相似。 |
粵語可以用兩個並列動詞構成一個動詞體,把「緊」、「咗」、「完」、「過」、「下」加在兩個並列動詞中間。現代標準漢語必須把相應詞或對譯詞放在單一動詞的前面或者後面。如粵語「休下息」,現代標準漢語作「休息一下」。
粵語廣泛使用「有」+動詞的語法結構,表示強調。
粵語例句 | 普通話意譯 |
---|---|
我有睇。 | 我看過。 |
粵語量詞可直接加在名詞之前作句子成份,量詞之前不需要指示代詞或數詞限定,起到類似於冠詞的語法作用,類似英語中的"the"或法語的"le"/"la",例如:
粵語例句 | 普通話直譯 | 普通話意譯 | 語法作用 |
---|---|---|---|
本書幾好睇。 | (所討論的或眼前見到的某本)書很好看。 | 這/那/某本書很好看。 | 特指 |
部車好正啊! | (眼前所見的某輛)車很棒啊! | 這/那/某輛車棒極了! | 特指 |
佢嗒咗抽提子。 | 他偷吃了(談話者雙方都知道的某串)葡萄。 | 他偷吃了這/那/某串葡萄。 | 特指 |
我把聲沙嗮。 | 我(量詞)嗓音沙啞完全。 | 我的嗓子完全沙啞了。 | 強調 |
喇起塊面 | 繃起(量詞)臉 | 繃起(他的/那張)臉 | 強調 |
扽下隻鞋 | 磕一下(量詞)鞋 | 把鞋磕一下(「鞋」不需要量詞) | 強調 |
粵語習慣用量詞替代指屬助詞如「的」「之」等,但這樣的量詞在句子中起的作用仍然是指示物品所屬的。
粵語例句 | 普通話意譯 | 邏輯意義 | 語法作用 |
---|---|---|---|
我枝筆 | 我的筆 | 屬於我的筆(「我」是筆的所有者) | 屬格強調 |
佢部車 | 他的車 | 屬於他的車(「他」是車的所有者) | 屬格強調 |
你個書包 | 你的書包 | 屬於你的書包(「你」是書包的所有者) | 屬格強調 |
在比較句法中,粵語是「你高過佢」,而北京話會說「你比他高」。類似的例子還有:「你大過佢」、「你瘦過佢」,粵語這種語法是比較貼近古時的漢語語法[來源請求],在閩南語也有相同的句式,如「你較媠伊」。近年來,由於受標準漢語影響,這情況也出現改變。「你比佢大」、「阿哥比阿妹高」這種北京話的語法,也逐漸被粵語吸收。在一些副詞上,如「先」字,粵語亦習慣把其放在動詞之後,例如「你先走」在粵語要說成「你行先」。
語氣助詞在粵語語句情貌的表達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缺或。粵語語氣助詞豐富,用法複雜,有單式、二覆疊式、三覆疊式和多覆疊式等形式:
語氣助詞 | 用法 | 粵語例句 | 標準漢語意譯 | 備註 |
---|---|---|---|---|
啦 陰平聲調(第1聲) |
表一般意味或表示完成 | 好心你啦! 搞掂咗啦! |
拜託了! 老早就做完了! |
第二個意思的語氣比「喇」為重 |
喇 陰去聲調(第3聲) |
表示完成或引起注意 | 得喇。 搞掂咗喇。 |
行了。 完成了。 |
只能用於句尾 |
嗱 | 提問,或引起注意 | 搞掂咗嗱? 嗱,望住我! |
完成了嗎? 來,看著我! |
可在句子前獨立使用,引起注意 |
喎 陽上聲調(第3聲) |
表示意識到,「原來如此」意味 | 係喎,點解頭先我諗唔到呢? | 對啊,為什麼剛才我想不到呢? | 有感嘆意味 |
啝 陽上聲調(第5聲) |
暗示否認某事物之結果或敘述之意味 | 佢話佢晨早離咗職囖,就乜責任都唔使再負啝,但係公司重未收到佢份辭職信囖 | 他說他早已離職,所以可以不再負責任了,但是公司還沒收到他的辭職信! | 有輕微訝異或輕蔑意味 |
囖 陰平聲調(第1聲) |
表示情況就是如此 | 有肯定、晦氣、無奈、不情願、鄙視、不屑及/或不願多言敘述之意味[34] | ||
囉 陰平聲調(第3聲) |
期待某事物之時機即將達至之語氣 | 市長派錢囉! | 市長要給大家發錢了! | |
咩 | 表示懷疑,或輕微不屑 | 係咩? | 是嗎? | 用於問句 |
啩 | 表示不敢肯定自己的判斷 | 係啩? | 是吧? | 帶徵求別人看法的意味 |
啫 | 表示不屑語氣,或表示「而已」的意思 | 係咁咦搣咗一下啫,就喊到咁大聲。 佢咁衰,睬佢做乜啫? 我寫錯字啫,咁惡做咩啫? |
只是輕輕地捏了一下而已,就大哭。 他那麼壞,理會他幹嘛? 我寫錯字而已,這麼兇幹甚麼? |
|
㗎 | 第二聲,表示抱怨語氣 第三聲,強調語氣 |
幾哦go4都要搞掂㗎。 你應承咗我㗎! |
再麻煩也要完成的呀。 你答應了我的! |
|
嚕 | 表示完成語氣 | 我做完功課嚕。 | 我做完功課了。 |
語氣助詞 | 用法 | 粵語例句 | 標準漢語意譯 | 備註 |
---|---|---|---|---|
嘅啫 | 表示事情小,不必放在心想 或一般語氣 |
件事就係咁嘅啫。 你真係好人嘅啫。 |
整件事就只是這樣而已。 你為人真好。 |
|
㗎喳/嘅喳 | 同「而已」;可單字「喳」 | 我淨係負責收銀㗎喳,有咩事同我老世講啦! | 我只是負責出納而已,有甚麼跟我的老闆說吧! | |
呀嘛 | 表示半信半疑 | 唔係呀嘛? | 不是吧? | 用於問句 |
喳嘛 | 輕視、不屑意味 | 咁喳嘛,好易啦。 | 這樣而已,還不簡單。 | 帶疑問語氣 |
啦餵 | 提醒或積極回覆意味 | 嚟啦喂! | 過來啊! | |
囉喎 | 尋求最後確定,或表示已經不耐煩 | 係囉喎?郁手! 好囉喎?! |
決定了吧?動手! 夠了! |
|
囉噃 | 表示確認,或希望得到確認 | 搞掂囉噃。 | 完成了。 | |
嘞咩 | 表示強烈懷疑、不贊同 | 你以為咁做就啱嘞咩? | 你以為這樣做就對嗎? | |
㗎喇 | 已經完成,或完全自信、確認 | 得㗎喇,佢得嘅。 | 可以了,他沒問題的。 | |
呢可 | 1. 表示反問; 2. 用於: a)第二身人提醒第三身人:第二身人得知第三身人的行動, b)提醒第一身人:第二身人得知這是誰的行動 |
甲:係邊個打爛咗我隻杯㗎? 乙:唔知呢可? |
甲:是誰打破了我的杯子? 乙:你說呢? |
|
吖嗱 | 對其之前所作的行為表示不滿 | 鐵頭功吖嗱! 打你吖嗱! |
鐵頭功是吧! 信不信我打你! |
|
嚇嘩 | 1. 表示應答,字面意思為「是嗎」; 2. 表示反問。 |
1. 「啊,公子呀,你啊真係識貨喇,咁多船唔揀你揀著我呢隻船,我出咗名夠快嘅。」「嚇嘩?」 2. 「你家嚇迫我嚇嘩,你家嚇?」「係慘過你呀,吹咩?」 |
1. 「公子呀,你真識貨,(在那)那麼多船不挑你非挑了我這艘船,我的快是出了名的。」「是嗎?」 2. 「你現在是不是要逼我,是不是?」「就是比你慘呀,你奈我何?」 |
語氣助詞 | 用法 | 粵語例句 | 標準漢語意譯 | 備註 |
---|---|---|---|---|
㗎囉噃 | 表示確認,或希望得到確認。 | 一於係咁話㗎囉噃。 | 要不就這麼決定了吧。 | |
㗎喇喎 | 表示事情已經發生,且有不滿意味。 | 你食咗三碗粉㗎喇喎。 | 你都吃了三碗粉了。 | |
㗎喇嚇 | 表示希望確認已發生的事。 | 你食咗三碗粉㗎喇嚇? | 你吃了三碗粉了吧? | |
㗎喇可 | 通常用於詢問他人某物是否已經完成使用。 | 呢支筆你唔用㗎喇可? | 這隻筆你不用的了是吧? |
廣州口音是約定俗成的、國際承認的粵語的代表音,大多粵語字典以廣州音為準。廣州以粵劇、粵曲等傳統藝術長期保持廣州話的代表地位,1970年代開始,香港粵語(港式粵語)受到由何文匯博士提倡的粵語正音運動影響,是故部份詞彙的發音已經偏離廣州話,與廣泛的珠江三角洲粵語系地區的發音脫節[來源請求]。至1970年代末以後,香港粵語流行曲、影視娛樂強勢影響廣東地區[來源請求]。民間的香港口音(即港式粵語)跟廣州(廣府)口音並無明顯分別,只是在語感上有少許差異,因兩地在不同社會體制下沿用不同的習慣語彙,用詞有所不同,以及兩地教學改革所導致[來源請求]。香港粵語較為顯著的是,將開頭聲母鼻音/n/唸作舌邊音/l/,針對近年來香港年輕人所謂「懶音」增多的現象,香港的一些大學教授發起了粵語正音運動,以何文匯主張的讀音取代,現時通用的讀音,此主張受到廣東及香港的粵語學者反對[來源請求]。有些粵語方言和廣州話較為接近,如廣西南寧,以南寧白話為代表,與西關口音的廣州話高度相似,雖然粵語字典還將一些字,注音為同音字,如「九」與「狗」字,「舊」與粵語量詞「嚿」字。但現在的粵語這些字的發音已經明顯不同「九」[gæu2]「狗」[gau2],「舊」[gæu6],大嚿的「嚿」[gau6],總體與廣東廣府方言片區(即廣府話)相似度高達90%,除少數俚語不同外,兩地方言交流完全不存在問題,欽廉方言與邕潯方言靠攏;而廣東台山的四邑方言、廣西東部、廣東西部的勾漏方言、廣東西南部的高陽方言、海南的儋州方言,以及珠江三角洲東側的莞寶方言,則同廣州話口音差異較為明顯。
粵語使用者在正式場合裡普遍使用二十世紀初興起的官話白話文書寫系統,該系統的語法、詞彙與現代漢語在北方官話基礎上形成的書寫體相符,與粵語自身的語法、詞彙差別很大,存在「文」、「言」脫離現象。由於自小接受官話白話文教育,人們基本上能包容這種「文」與「言」間的相互脫離現象,如同五四運動之前人們普遍習慣文言文一樣。當用粵語朗讀官話白話文的時候,人們一般不會完全按照字面來讀,朗讀者習慣上會根據粵語語法、詞彙及用語調整字面文句,用粵語複述出來。這種「文不對言」的現象跟官話白話文興起之前漢語北方話使用者或者朝鮮語、日本語使用者習慣於使用文言文所造成的「文」、「言」脫離現象相似。
不少大眾媒體為貼近民眾,會在行文中加入大量粵語固有詞彙。部分雜誌會採用粵語白話文書寫系統,如實按照粵語語法及用語書寫,不懂粵語的中文使用者不容易看懂這種粵語白話文。報紙則會採取折衷方法,主要行文都是以官話白話文書寫,但在對話和引言中,會使用粵語白話文書寫粵語口語對白,令文章更為生動,並避免在翻譯成官話白話文時出現失真。
因粵語白話文書寫會用到大量粵語獨有的粵語漢字,這些字在BIG5系統(由臺灣資策會建立的正體字系統)或使用簡化中文(GB18030)的電腦字符系統中沒有收錄或收錄不全,利用上述系統書寫粵語非常不便。為解決粵語的電腦文字處理問題,香港政府制定了一個香港增補字符集,收錄了常用的粵字和其他BIG5擴增漢字約5000字左右,如「啲」、「嘅」、「攞」、「揸」、「嘢」、「冚」等等。在最新一版的增補字符集中,進一步收錄了一些所謂的「粗口字」。此做法受到某些人的質疑,因為粗口被認為是社會道德禁忌。香港政府表示收錄「粗口字」的目的是為方便警方錄取口供時使用。這套增補字元集基本上解決了粵語白話文的電腦處理問題,大部分粵語口語文句都可以錄入電腦。
由於不是所有電腦都裝有香港增補字符集,粵語使用者在網上討論區等非正式場合,在沒辦法輸入粵字的時候,又或是不便輸入的時候(用速成輸入法來輸入粵字要按很多次鍵盤)[來源請求],會折衷以英文的「o」代替口字旁,寫成「o的」、「o既」、「o野」、「o左」、「o甘」來代替「啲」、「嘅」、「嘢」(「也」)、「咗」(「徂」)、「咁」(「恁」)這類粵字,甚至把口字旁去掉,寫成「的」、「既」、「野」、「左」、「甘」;有時也會英文代替,如用英文字母「D」或「d」代替發音相近的「啲」,用英文字母組合「ge」代替發音相近的「嘅」。中國大陸,特別是廣西地區的粵語使用者,由於中國大陸教育系統並不教授粵語,因此基本上對粵語固有字詞的了解近乎空白,傾向於使用北京話借音字書寫粵語,書寫比較混亂。而廣東的教育系統雖然也不教授粵語,但廣東和港澳的民間交流非常廣泛頻繁,不少廣東粵語使用者因此接觸到粵語固有字詞。
有很多日常的用詞會被人所講出,然未必懂寫之。例子,如下:
參見:粵語字列表
廣東傳統是以廣州話為官方語言,廣州話為廣州人的生活語言,亦是廣東省內其他民系的通用語。當時廣東省城極為發達,從各地外來而來的人口都學習廣州話。因此長久以來,粵語廣州話都是珠三角城市的主要語言。香港居民原籍情況也是以廣東珠三角一帶者為最多,包括南番順、四邑(台山、新會、開平、恩平)、東莞、香山、寶安等。因此歷史上中國大陸向香港的逃港移民中的大多數是廣東人,此等人士中多數都是珠璣巷後裔。而在海外,由於移民有相當比例來自粵語地區,亦使粵語成為大多數海外華人社區最流行之語言之一。
於中國大陸,在1959年開台的廣東電視台(廣東電視台是中國首個以廣州話為廣播語言的電視台)。而省內各大城市均有市級電視台,由於粵語是廣東省的主要語言,其他市級電視台亦有開設以廣州話作為廣播語言的頻道。在廣東的非粵語為母語的人士大部分都能懂粵語廣州話。此外,珠三角城市如廣州、佛山、深圳等地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地鐵、公交車)都設有廣州話廣播。改革開放初期,由於鄰近廣東的香港普遍說粵語廣州話,為了方便香港人、華僑回國投資,以及抗衡香港電視對廣東的影響力,為免不利中共之信息流入廣東,北京政府容許廣東一些地方電視台、電台以廣州話廣播。
而在香港,從市民日常交流,到學校教育、工商行業,到政府辦公、立法會;到科學研究、新聞傳媒、大眾娛樂,粵語是普遍使用的交際語。在漢語語族裏,除北方的官話外,粵語是成功發展為全功能語言的語種。同時香港大眾媒體及娛樂事業的繁榮使粵語影響力強大。香港無線電視與亞洲電視均已取得廣東的落地廣播,廣東省內均可收看香港電視,港式口音(即港式粵語)80、90年代在廣東相當流行。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規定和建議,香港政府已擬定了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粵語已被列入其中,成為480個香港本地非遺項目之一[43][44][45]。
學術界亦有進行粵語相關的研究。較著名的包括每年舉辦的「國際粵方言研討會」[46]。
粵語文學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在傳統的嶺南戲劇,對白及唱詞包含了不少的粵語口語的成分,粵謳、童謠、山歌,及木魚書等,都有濃厚的嶺南色彩〔嶺南文化〕。[來源請求]
文體方面,清初有以粵語詞語入舊體詩形成的作品。晚清時,興起了混合文言文、官語白話文、粵語白話文的三及第文體。在民國初期,一些廣東詩人,以粵語入詩,例如廖恩燾的《嬉笑集》、梁啟超的《飲冰室文集》中的粵語詩等。在七十年代,香港出現了新三及第,由北話,粵語及英語組成的新文體。而在中國大陸,由於普通話的推行,粵語地位受到影響,但仍產生一些帶有點粵語風格的文學作品。如歐陽山的《三家巷》、陳殘雲的《香飄四季》等。[來源請求]
在語言學中,通常會將完全不能相互通話的語言定為不同的語種,若或多或少可以相互通話,則為同一語言的不同方言。粵語與官話、閩南語等其他漢語分支之間的差異已經超越方言界限,完全無法相互通話,應當界定為相互獨立的不同語言。但「語言」的定義也常受政治因素影響。換而言之,語言和方言常無明確界限。如挪威語、瑞典語、丹麥語,雖可互通,但卻因政治因素而被認為是不同的語言。同樣,因政治因素而被認為是兩種語言的印尼語跟馬來語之間也可以直接對話互通。反過來,一些完全無法互通的語言,卻因政治、宗教、文化因素而被許多人當作單一語言下的不同方言,如阿拉伯語的各個「方言」和漢語的各個「方言」。粵語究竟屬於獨立語言還是方言,這一問題無論語言學界還是社會上都長期存在不同的看法。同樣,漢語究竟是一種單一語言,還是一個包含多種親屬語言的語族,也備受爭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視粵語為漢語方言之一,並且認為現代漢語是單一語言。[2]而一些學者[47]和許多粵語使用者則認為粵語是獨立的語言,與官話、客家語、贛語、湘語、吳語、閩南語等主要漢語分支互為親屬語言[47]。
單純從語言學角度看,現代漢語無論規模上還是內部子分支間的差異上皆與羅曼語族相當。羅曼語族包含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獨立語言,均由古拉丁語演化而來。現代各漢語分支則從古漢語演化而來。一些羅曼語族內部的分支語言互通程度甚至比漢語「方言」之間的互通程度還高,如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之間大體上能相互聽懂,而粵語、閩南語、官話之間則完全不能。
認為現代漢語屬於單一語言的主要原因有:各「漢語方言」使用者除了回族、畲族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外,基本上都認同自己的民族身份為漢族。中國歷來有大一統思想,因為屬於同一個民族,因此許多人感情上接受不了「一族多語」的事實。此外,粵語使用者與其他「漢語方言」使用者一樣都使用漢字。
不過,「將完全不能相互通話的語言定為不同的語種」亦有不通用的例子,韓國的濟州方言、日本的津輕、秋田方言雖然與標準語不能互通,仍被認定為方言。西方文字多為表音文字,語音即意義,因此對語音要求比較嚴格。而漢語的文字體系為意音文字,本身攜帶的語音成分較少,語音在傳播、傳承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變化。西方語言學理論也可能並不適用於漢語。這兩種觀點爭論已久,仍無確切結果[原創研究?]。
目前粵語的生存環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中國大陸,推普政策不斷打壓着粵語的生存。北京話逐漸取代粵語,尤其在廣西,早因萎縮而陷入頻危。至於廣東,粵語也受到越來越強的打壓。
中國內地,推普廢粵的方針下,有的地方政府對粵語的打壓越來越強,[48]使保護粵語寸步難行。[49]本地兒童很多已經不會說粵語。粵語不斷受到打壓,很多粵語廣播已被取消,在中國大陸推普廢粵的方針下,粵語在內地現在可以說是寸步維艱,面臨極大挑戰和困難。中國政府、學校要求學生使用普通話,教師在學校教育的都是使用普通話。有的學校強制學生在下課之後的聊天放鬆玩耍時間說普通話,不得說粵語,否則處罰。在推普廢粵的強制措施之下[50][51][52] ,很多小孩和年輕人已經變得不會說粵語。
2017年12月15日,bilibili用戶Dtime推出的《哪裡的話最好聽?中國南北36種方言大比拼》視頻短片,推出短短3天在bilibili的點擊量超過80萬次。視頻以歌曲的方式介紹了中國大陸的36種方言(當中包括廣東話和南寧白話)[53],在片尾提到推廣普通話政策是否影響了不同方言的生存,在bilibili引起了廣泛討論[50][54][51][52] [55]。
2021年,隨着廣西省玉林市玉林電台最後一檔粵語節目《992民生匯》的停播,再次引發兩廣網民對於粵語保育的討論。前玉林電台粵語主持表示,節目停播的最主要原因是粵語在該市的日漸式微和十年前便不再招收粵語主持的決定導致粵語節目後繼無人。[56]
2018年初,有網民發現香港教育局官方網站小學普通話教學資源課程配套資料「集思廣益(四輯):普通話學與教經驗分享」裡,載有一篇由宋欣橋所寫的文章《淺論香港普通話教育的性質與發展》。文中提及粵語並非香港人的母「語」,並指「那麼,有關香港人母語的較為確切的表述應該是:香港漢族人的母語是漢語。當然,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是屬於個人身份的認同問題,那就另當別論了。」,引起抨擊[57][58]。李宇明先生在 2003 年發表的《論母語》中對母語作了語言學理論層面的深入分析,也專門論述到香港人的母語問題。他說:「香港多數人的母言是粵方言,但其母語仍然應當看作是漢民族共同語」。
澳門超過80%人士的母語是粵語,儘管如此,有澳門居民和學者警告粵語在澳門可能面臨消失,擔心粵語會最終不敵普通話變成小眾語言,又指澳門政府未有保護粵語,步廣州的後塵[59] 。前海星中學校長、現聖若瑟大學中文系師範課程教授蔡梓瑜說,他明顯覺得澳門教育問題被政治干預且情況日益嚴重,指出當局先初步採取微妙的方式「增加中小學普通話的教學」,又表示「用普通話教中文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們不反對教普通話,恐怕有一天,澳門成為廣州……廣州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本來是一個以粵語作為生活及學習傳統的都市,現在能用流利粵語溝通的孩子已經越來越少,很多小孩已經變得不會說粵語。普通話已經成功透過政治及行政手段消滅粵語。」[59]
研究澳門語言政策的羅世賢博士認為當局逐步引入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存在「政治意圖」。他指出,在一個民主制度中,語言權利是權利、自由、保障以及人權的一部分,但在中國就有所不同。」[5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