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或称永乐帝明朝第三位皇帝,公元1402年至1424年在位,在位二十二年,年号永乐。到嘉靖为止的明朝资料称太宗。西藏尊称“文殊皇帝”。

Quick Facts 明成祖 (明太宗), 明朝第3位(任)皇帝 ...
明成祖
(明太宗)
Thumb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成祖文皇帝御容
明朝第3位(任)皇帝
统治1402年7月17日-1424年8月12日(22年26天)
前任明惠宗朱允炆
继任明仁宗朱高炽
储君皇长子朱高炽永乐二年立)
出生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日
(1360-05-02)1360年5月2日
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
逝世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
1424年8月12日(1424岁—08—12)(64岁)
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
安葬
王后仁孝文皇后徐氏
妃嫔
贵妃昭献贵妃王氏
恭献贤妃权氏
康穆懿恭惠妃吴氏
顺妃任氏
康靖庄和惠妃崔氏
安顺惠妃龙氏
惠穆昭敬顺妃钱氏
昭惠恭懿顺妃王氏
昭肃靖惠贤妃王氏
恭和荣顺贤妃王氏
恭顺荣穆丽妃陈氏
忠敬昭顺贤妃喻氏
贞静顺妃张氏
惠穆顺妃郭氏
康懿顺妃李氏
昭顺德妃刘氏
康惠庄淑丽妃韩氏
皇妃黄氏
子嗣子:
明仁宗朱高炽(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汉王朱高煦(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赵简王朱高燧(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皇子朱高爔(母康穆懿恭惠妃吴氏)
女:
永安公主朱玉英[1](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永平公主(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安成公主(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咸宁公主(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常宁公主(母不详)
年号
永乐
谥号
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明仁宗初谥)
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明世宗改谥)
庙号
太宗(明仁宗尊上)
成祖(明世宗改上)
政权明朝
父亲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母亲孝慈高皇后马氏(有争议
首都应天府京师(今江苏南京(1402年-1421年)
顺天府京师(今北京(1421年-1424年)
皇宫南京宫城(今南京故宫(1402年-1421年)
北京宫城(今北京故宫(1421年-1424年)
封爵燕王
(1370年-1399年)
庶人
(1399年-1402年)
Close

朱棣系明太祖朱元璋皇四子,建文帝的四叔。安徽凤阳人,生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洪武三十二年或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削藩,燕王遂发动靖难之役,起兵夺位,经过三年的战争,最终胜利,驱逐其侄建文帝夺权篡位称帝,时年42岁。

明成祖在位期间,改善明朝政治制度,促成发展经济、开拓疆域,并推动迁都北京,使北京自此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至今。他命令大学士解缙编修了《永乐大典》,又带领明朝北征蒙古南平安南以及郑和下西洋,让明朝的国威远扬四海。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也被后世称为“永乐大帝”。然而,他加强了太祖以来的专制统治,强化锦衣卫并成立东厂,且残酷镇压忠于建文帝的大臣。又因他在位期间不顾祖训,重用宦官,也促成明朝中叶后宦官专政的祸根。

明成祖于1424年病重驾崩在榆木川,享寿64岁,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原庙号为“太宗”,葬于天寿山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九月,嘉靖帝发动“大礼议事件”,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

早期经历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十岁,受封燕王。曾居中都(今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就北平府,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朱元璋晚年,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㭎先后去世,朱元璋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驾崩后,四子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

靖难之役

Thumb
靖难之役过程

建文帝削藩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为了提防燕王谋反,于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派工部侍郎张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装病,使建文帝把作为人质的朱棣三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回燕藩;之后由于属下被朝廷处死,遂装疯。由于王府长史葛诚告知朝廷,装疯被发觉[2]

时燕王遣使入金陵奏事,使者被齐泰等审讯,被迫供出燕王的异状,于是朝廷下密旨,令张昺、谢贵逮捕燕王府的官属,张信逮捕燕王本人。但张信经过考虑,将此事告知朱棣[3]。于是朱棣和僧人姚道衍等进行举兵的谋划,令张玉朱能将八百勇士带入府中潜伏,以待变故[4]

燕王起兵

张昺谢贵得到建文帝密诏后,于七月初四带兵包围燕王府。朱棣假意将官属全部捆缚,请二人进王府查验。二人进府后,被朱棣府内的死士擒获,连同府内叛变的葛诚、卢振一同斩杀[5]。当日夜里,朱棣夺下北平九门,遂控制北平全城[6]

燕王朱棣起兵,援引《皇明祖训[7],号称清君侧,指建文帝身边的齐泰黄子澄为奸臣(谋害皇室亲族),需要铲除,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意为“平定灾难”),并上书建文帝。

燕军控制北平后,七月初六,通州主动归附;七月初八,攻破蓟州遵化密云归附;七月十一,攻破居庸关;七月十六,攻破怀来,擒杀宋忠等;七月十八,永平府(今河北卢龙县,属秦皇岛市)归附。七月二十七,为防止大宁军队从松亭关偷袭北平,用反间计使松亭关内讧,守将卜万下狱。至此,北平周围全部扫清。燕军兵力增至数万[8]

燕军攻破怀来后,由于领地相距太近,七月二十四日,谷王朱橞逃离封地宣府(今属张家口,距北京约150公里,距怀来约60公里),奔京师[9]。八月,齐泰等顾虑辽王宁王帮助燕王,建议召还京师;辽王从海路返京,而宁王不从,遂削宁王护卫[10][11]。宋忠失败后,部将陈质退守大同代王本欲起兵呼应朱棣,被陈质所控制,未果[12]

七月,朱棣反书到京,朱允炆削朱棣宗室属籍,废为庶人。决定起兵讨燕[13][14]。在真定(今河北正定)置平燕布政使司[15]

耿炳文率军在八月十三日到达真定[16],并分兵于河间、鄚州(河北任丘北约30里)、雄县,为犄角之势。在经过观察后,八月十五日,燕军趁中秋夜敌军不备,偷袭雄县;成功后又利用伏击击败了鄚州的援兵,遂攻克鄚州,收编剩馀的部队[17]。八月二十四日,燕军到达无极县。从樵夫和中央军被俘士兵处得知敌情,于是燕军发动决战[18]

二十五日,燕军趁耿炳文送使臣出城时偷袭中央军,炳文逃回城中后,怒而迎战。在燕军主力与耿炳文军相持时,朱棣亲自率军袭击其侧翼,耿炳文大败溃逃,中央军投降三千多人[19]。中央军狼狈逃回城中,城池差点失守。部将李坚甯忠顾成等被俘;士兵被杀、被俘数万人(后放还)[20]。耿炳文率残部不到十万人在真定坚守不出,燕军攻城三天不克。八月二十九日,燕军返回北平[21]。顾成降燕之后,留在北平协助燕世子朱高炽守城[22]

耿炳文战败,朱允炆开始担忧战事,考虑换将。黄子澄说曹国公李景隆是名将李文忠之子,建议他接任;齐泰反对,但建文不听[23]。八月三十日,拜李景隆为大将军,誓师出征,并召回耿炳文。李景隆以德州为大本营,调集各路兵马包括耿炳文败兵,增兵至五十万人,九月十一日进至河间[24]

朱棣听说朝廷以五十万倾国之兵交付李景隆,大喜过望,说:“李景隆不会用兵,给他五十万大军,根本是自取灭亡。赵括之失必然重演,我军必胜。”[25][26]

大胜李景隆

九月初一江阴侯吴高率辽东兵攻打永平郡[27],九月廿五,攻陷永平郡,决定趁势偷袭大宁(今内蒙古宁城)以获得其精锐部队;另一方面利而诱之,将中央军引至“空城”北平下。九月廿八,出师。[28]。十月初六,燕军经小路到达大宁城下。朱棣单骑入城[29]),见宁王朱权,向朱权求救。在居大宁期间,朱棣令手下吏士入城结交并贿赂大宁的军官等。十月十三,朱棣提出告辞,朱权在郊外送行,伏兵尽起,大宁军纷纷叛变,归附朱棣。于是朱权与王妃、世子等一同随朱棣前往北平,而大宁的全部军队(包括其骑兵精锐朵颜三卫)都被朱棣收编。大宁成为空城。朱棣实力大增[30]。十月十九,燕军在会州整编,分立五军(中前左右后)。十月廿一,入松亭关[31]

十一月初五,渡白河(时已结冰,渡河处在今北京顺义区东),打败李景隆的哨探陈晖部队万馀人[32]。李景隆大败[33][34]。李景隆令郑村坝所有军队轻装撤退。[35]。燕军轻易击溃城下的敌军,获得大量物资[36][37]。此战中央军丧师十馀万[38]。十一月初九,朱棣回到北平城,再次上书,惠帝不应[39][40]。十二月十九日,朱棣出师攻打大同。十二月廿四,抵达广昌,守将杨宗投降[41]。建文二年(1400年)正月初一,燕军抵达蔚州,守将王忠李远投降[42]。二月初二,燕军攻大同。李景隆前来救援。李景隆走出紫荆关后,燕军从居庸关返回北平。中央军兵力、装备大量损失,士气受到重创[43]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从德州,郭英、吴杰等从真定誓师北伐兵力增至六十万。燕军亦出。四月二十日,燕军渡过玉马河[44]。四月廿四,燕军战斗失利。[45][46]。次日(四月廿五),再次交战。[47][48][49]。四月廿七,燕军进攻德州。初九,燕军进入德州。五月十五,燕军攻济南,李景隆逃走。燕军遂围济南[50]。十月,朝廷召李景隆回南京。黄子澄、练子宁叶希贤等上书,请求立斩李景隆。朱允炆不听[51]。郑村坝之战和白沟河之战,使得两军攻守形势逆转。

燕军围济南。右参政铁铉盛庸坚守。朱棣射信入城招降,未果[52]。五月十七,燕军掘开河堤,放水灌城[53]。铁铉决定派千人诈降,诱朱棣进城[54]。朱棣围城攻打三个月[55]。六月,惠帝遣使求和,朱棣不听[56]。七月,平安进军河间,扰乱燕军粮道[57]。八月十六,朱棣撤兵回北平。盛庸、铁铉追击,大败燕军,收复德州[58]

建文二年十月,朱棣决定再度南下,十月廿七到达沧州。燕军仅用两天就攻下沧州,徐凯等投降[59][60]。燕军自长芦渡河[61],十一月初四到达德州。朱棣招降盛庸未果,遂南下[62]。十一月,燕军到达临清,焚其粮船。燕军从馆陶渡河,先后到达东阿、东平,威胁南方,迫使盛庸南下[63]。盛庸在东昌(今山东聊城)决战[64]。十二月廿五,燕军至东昌[65]。朱棣仍然亲自率军冲锋,盛庸开阵将朱棣诱入,然后合围,张玉被中央军包围战死。次日,燕军再次战败,遂北还[66]。在击退中央军的阻截后,建文三年正月十六,燕军返回北平[67][68][69]

朱棣与姚广孝商议,姚广孝强烈支持再次出兵[70]。二月十六,朱棣再次出师[71][72]。三月二十日,燕军探知盛庸在夹河(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附近,漳河支流)驻扎,于是驻扎在距对方四十里的地方[73]。三月廿二,燕军进兵夹河 [74][75]。朱棣率领一万骑兵和五千步兵攻击盛庸军左翼,不能入。此时燕将谭渊望见已经开战,于是主动出兵攻打。朱棣、朱能等则趁中央军调动产生的混乱,趁暮色向中央军后方猛攻,斩杀庄得[76]。此战杀伤相当,但燕军损失了大将谭渊[77]。当夜,朱棣率领十馀人在盛庸营地附近露宿;次日(三月廿三)清晨,发现被中央军包围。朱棣再次利用禁杀之旨,引马鸣角,穿过敌军,扬长而去。中央军愕然,不敢射箭[78]

朱棣回到营中,鼓励众将“两军相当,将勇者胜”[79],于是再次会战,双方互有胜负。战斗打了七八个小时后,盛庸大败,损失了数万人,退回德州[80][81]。吴杰、平安引兵准备会合盛庸,闻庸已败,退回真定[82]。夹河之战结束。夹河之战重新确立了燕军的优势。闰三月初四,朱允炆因夹河之败,再次罢免齐泰、黄子澄,谪出京城,暗中令其募兵[83]

击败盛庸后,朱棣进军真定 [84]。闰三月初九,两军会于藳城交战 [85]。次日,复战,南军不能支,大败而去 [86]。朱棣将射成刺猬的军旗送回北平,令世子朱高炽妥善保存,以警示后人[87]。从白沟河、夹河到藳城,燕军三次得大风相助而胜,朱棣认为这是天命所在,非人力所能为[88]。夹藳之战再次使南军损失惨重,正面战场战事稍缓和。南军改为通过谈判、反间、袭击后方等方式间接作战。击败平安后,燕军南下,先后经过顺德、广平、大名,并驻扎于大名。诸郡县望风而降[89]

朱棣听说齐黄被贬,上书和谈,表示“奸臣窜逐而其计实行,不敢撤兵”[90]。朱允炆得书,与方孝孺讨论,方孝孺表示可以借此机会遣使回报,拖延时间,并懈怠其军心;同时令辽东等军队攻其后方,以备夹攻。于是(四月)惠帝令大理寺少卿薛嵓去见朱棣,传诏并秘密在军中散布相关消息[91]。薛嵓见朱棣,说“朝廷言殿下旦释甲,暮即旋师。”朱棣表示这连三尺小儿也骗不过。薛嵓无言以对[92]。五月初一,盛庸、吴杰、平安等分兵骚扰燕军饷道[93]。朱棣遣使者进京表示盛庸等不肯罢兵,必有主使。惠帝听从方孝孺的意见,将其下狱(一说诛杀)[94][95],和谈破裂。

朱棣见和谈破裂,从济宁南下,成功焚烧大量中央军粮船,京师大震,德州陷入窘境[96]

七月,燕军进攻彰德,林县投降[97]。七月初十,平安自真定趁虚攻北平,扰其耕牧。朱高炽固守。朱棣分兵回援;(九月十八)平安与战不利,退回真定[98]。由于河北战事不利,方孝孺想出了反间计,利用朱高炽(长子)和朱高煦(次子)的矛盾,先写一封信给守北平的高炽,令其归顺朝廷,许以燕王之位;然后派人告诉朱棣和高煦(随军)世子密通朝廷,以使燕军北还。但朱高炽得到信后,根本没有拆开,将朝廷使者连人带信一起送往朱棣处。反间计失败[99]

七月十五,盛庸令大同守将房昭入紫荆关威胁保定,据易州西水寨以窥北平。朱棣回兵救援[100]。朱棣分兵守保定,并包围房昭的山寨。十月初二,燕军与真定援兵和房昭军决战,房昭退回大同[101]。十月廿四,燕军回到北平。之后又击败了袭永平的辽东敌军[102]

建文三年冬,南京有宦官因犯错被处罚,逃到朱棣处,告知南京守备空虚。朱棣遂决定直接率兵南下,临江一决。道衍亦支持不再与盛庸、平安等纠缠,直趋京师[103][104]

攻克南京

1401年(建文三年十二月初二),燕师复出。十二月十二,到达蠡县(约在保定以南50公里)。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军南下至馆陶渡河,长驱直入。正月十四,陷东阿;正月十五,陷东平;正月十七,陷汶上;正月廿七,陷沛县(进江苏);正月三十,到达徐州[105]。惠帝见燕军再次出动,三年十二月令驸马都尉梅殷(惠帝的姑父,顾命大臣)任总兵官,镇淮安[106]。建文四年正月初一,将迁往蒙化的朱橚(废周王)召回南京。命魏国公徐辉祖率兵援山东[107]

二月初一,何福、平安、陈晖进兵济宁,盛庸进兵淮上。二月廿一,朱棣击败徐州的出战军队,徐州自此闭城死守[108]。朱棣继续南下。三月初一,燕军进逼安徽宿州。三月初九,抵达涡河(今安徽蚌埠市怀远县以北)[109]。平安带兵来追;但三月十四日在淝河中了朱棣所设的伏兵,只得退回宿州[110]。三月廿三,朱棣遣将断徐州饷道,铁铉等率兵围攻,互有胜负[111]。四月十四,燕军进达睢水之小河,搭浮桥。次日,平安、何福领军夺桥,双方隔河僵持。数日后,中央军粮尽,朱棣决定偷袭。半夜,渡河绕至敌后;四月廿二,双方战于齐眉山(灵壁县西南三十里),中央军大胜,斩燕将李斌[112]

燕军陷入窘境。四月廿三,燕军众将要求北返,朱棣不同意,说“欲渡河者左,不欲者右。”大部份人站于左侧,朱棣怒。朱能这时强力支持朱棣,表示“汉高祖十战九不胜,卒有天下”,坚定了燕军坚持的决心[113]

这时,朝廷讹传燕军已兵败,京师不可无良将,遂召回徐辉祖[114]。四月廿五,考虑到在河边不易防守,何福移营,与平安在灵壁(一作灵璧)深沟高垒作长远之计。由于粮道被燕军阻碍,平安亲自率兵六万护卫粮草。四月廿七,朱棣率精锐袭击平安,将其一分为二;何福全军出动救援,朱高煦也率伏兵出现,何福败走[115]

中央军缺粮,何福与平安决定次日(廿九)突围而出,在淮河取得给养,号令为三声炮响;次日,燕军攻打灵壁墙垒,进攻信号正巧也是三声炮响。于是中央军以为是己方号炮,纷纷夺路而逃;燕军趁势进攻,中央军全军覆没。灵壁之战就此意外结束。此战燕军生擒了陈晖、平安、马溥、徐真、孙成等三十七员敌将,四名内官(宦官),一百五十员朝廷大臣,获马二万馀匹,降者不计其数。只有何福单骑逃走[116][117][118]

灵璧之战后,燕军向东南方向直线前进。五月初七下泗州,朱棣谒祖陵[119]。盛庸在淮河设下防线阻碍燕军渡河,朱棣在尝试取道淮安、凤阳受阻后[120],遣朱能丘福士兵数百人绕道上游乘渔船渡河,五月初九从后方突袭盛庸,盛庸败走。燕军遂克盱眙[121]

五月十一,燕军向扬州方向前进,五月十七到达天长(扬州西北50公里)。守扬州监察御史王彬本想抵抗,但属下反叛,趁其沐浴时绑缚之。五月十八,扬州不战而降[122]。随后高邮归降[123]

扬州失陷,金陵震动。朱允炆惊慌不已,与方孝孺商议后,先后定下如下几个救急方法:下罪己诏;号召天下勤王;派练子宁黄观王叔英等外出募兵;召回被贬黜的齐泰、黄子澄;遣人许以割地求和,拖延时间[124][125]

五月廿二,朱允炆遣庆成郡主朱元璋的侄女、朱棣的堂姐)与朱棣谈判,表示愿意割地。朱棣说“此奸臣欲姑缓我,以俟远方之兵耳。”郡主无言以对,遂返[126]

六月初一,燕军准备从浦子口渡江,但遇到了盛庸最后的抵抗。燕军战不利,此时朱高煦引兵来援,殊死力战,击败盛庸[127]。随后南军的一支水军部队降燕[128],燕军遂于六月初三自瓜洲渡江,并再次击败退守此地的盛庸。六月初六,燕军至镇江,守将率城投降[129]

六月初八,燕军驻扎于龙潭(距京师金陵东约30公里),朝廷大震。朱允炆徘徊殿间,召方孝孺问计。方孝孺表示城中尚有二十万兵,应坚守待援;即使真战败,国君为社稷而死,是理所应当的。可以再派大臣、在京诸王前往谈判以拖延时间。于是六月初九,派李景隆、茹瑺等见朱棣,再次谈判;朱棣表示割地无名,只要奸臣。六月初十,遣谷王朱橞(建文元年逃回京城)、安王朱楹等第三次前往谈判,无果[130]

六月十二,外出募兵的大臣们仍未返回,朱允炆只得派在京诸王和武臣们守卫各门。时左都督徐增寿徐达子,辉祖弟)谋内应,被一群文官围殴[131]

六月十三,燕军抵金陵(南京)。徐增寿作内应,事败,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守卫金川门(位于南京城西北面)的朱橞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开门迎降[132][133][134]

燕军进南京,朱棣入城,朱允炆见事不可为,遂在皇宫放火。马皇后死于大火,朱允炆本人不知所终;此后其下落成为千古谜团[135][136][137][138]

南京称帝

Thumb
明成祖着衮龙袍画像
Thumb
仁孝文皇后徐氏着大衫半身像

建立称帝之正当性

朱棣进入南京后,并未立即登基即帝位,须知当初朱棣起兵,是以“清君侧”为由,为了建立其即帝位之正当性,做了以下三件事:

第一,宣称建文帝朱允炆已自焚身死: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南京城陷时,皇宫大火,马皇后葬身火海 [139]。随后朱棣入城,派人找出马皇后的尸体,指认其为朱允炆,并执其手哭“痴儿,何至是!” [136]

第二,诛杀建文帝朝重臣,即所谓“清君侧”:建文四年六月廿五,明成祖诛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建文帝大臣,并灭其族,以惩其恶 [140]

第三,谒明孝陵:朱棣进城之时,翰林院编修杨荣迎于马首,说:“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提点朱棣应先要拜谒太祖陵寝(明孝陵),而不是急著先登帝位 [141][142]。次日(建文四年六月十四日)起,诸王及文武群臣多次上表劝进,朱棣不允 [143]。建文四年七月十七日,朱棣谒明孝陵,诸王及文武群臣暨军民耆老,再三劝进,朱棣再三推辞,最后为江山社稷计,不得已于当日登基即位 [144]

登基即位

建文四年七月十七日,朱棣登基即位,改元永乐,时年四十二岁,是为明成祖 [144]。明成祖重建奉天殿(旧殿被朱允炆所焚),刻玉玺。同年十一月十三日,封王妃徐氏为皇后[145]

朱棣登基称帝后,对靖难功臣进行了封赏。追赠封王两人,为:朱能(东平武烈王);张玉(河间忠武王)。

封公二十三人,为:朱能(成国公);丘福(淇国公);徐增寿(定国公);陈亨(泾国公);郭亮(兴国公);李彬(茂国公);李远(莒国公);柳升(融国公);徐忠(蔡国公);袁容(沂国公);郑亨(漳国公);姚广孝(荣国公);张信(郧国公);王聪(漳国公);顾成(夏国公);张武(潞国公);陈珪(靖国公);薛禄(鄞国公);王真(宁国公);吴允诚(凉国公);李让(景国公);孟善(滕国公);张辅(英国公)。

封侯十五人,为:陈瑄(平江侯);何福(宁远侯)李濬(襄城侯);孙岩(应成侯);房宽(思恩侯);王友(清远侯);王忠(靖安侯);刘荣(广宁侯);火真(同安侯);王宁(驸马都尉,永春侯);宋晟(西宁侯);郭义(安阳侯);谭渊(崇安侯);柳升(安远侯);薛绶

封伯十八人,为:陈贤(荣昌伯);陈旭(云阳伯);刘才(广恩伯);张兴(安乡伯);房胜(富昌伯);徐理(武康伯);徐祥(兴安伯);金玉(会安伯);高士文(建平伯);陈志(遂安伯);唐云(新昌伯);茹瑺(忠诚伯);王佐(顺昌伯);许诚(永新伯);薛斌(永顺伯);薛贵(安顺伯);赵彝(忻城伯);朱荣(武进伯)。

明成祖登基后不承认建文年号,七月初一(一说六月十八日),将建文元、二、三、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二至三十五年[146][147],次年改元永乐元年。凡建文年间贬斥的官员,一律恢复职务(如靖难初期因离间被贬的江阴侯吴高被再次起用,守大同);建文年间的各项改革一律取消[148][149];建文年间制定的各项法律规定,凡与太祖相悖的,一律废除。但一些有利于民生的规定也被废除,如建文二年下令减轻洪武年间浙西一带的极重的田赋,至此又变重。[150]

残害建文旧臣

明成祖在靖难之役结束后,为了佐证他“清君侧”的起兵宣言,向金陵军民发布公告:“谕知在京师的军民人等,我先前一向守望我藩封地,却因奸臣弄权作威作福,导致我家骨肉被其残害,所以不得不起兵诛杀他们,乃是要扶持社稷和保安宗亲、藩王。今次研拟安定京城,有罪的奸臣我不敢赦免,无罪者我也不敢滥杀,如有小人借机报复,擅作绑缚、放纵、掠夺等事情因而祸及无辜,并非我的本意。”[151]

建文四年六月廿五,明成祖诛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建文帝大臣(几乎都是文官),灭其族[140],史称壬午殉难。其中据清修《明史》、明遗民谈迁所著《国榷》、明朝官方史书《明实录熹宗实录》记载,方孝孺被诛十族九族加朋友门生),受牵连而死者共873人,充军等罪者千馀人[152],当中被救的幸存者有假借余姓逃过一劫的方孝孺的幼子方德宗[153]。而因黄子澄受牵连的有345人[154]景清降后密谋行刺,事败,八月十二被杀,灭九族;后屠其家乡,谓“瓜蔓抄”[155]

此外,众多建文旧臣如卓敬暴昭练子宁、毛泰、郭任、卢植、戴德彝王艮王叔英谢升丁志方甘霖董镛陈继之韩永叶福刘端黄观侯泰茅大芳陈迪铁铉等等也都被酷刑处死自尽,史称:“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156]他们的家属和亲人也被牵连,死者甚众。被流放、逼作妓女及被其它方式惩罚的人也不少。明仁宗即位后,大部份人始获赦免,而馀下的人的后代却迟至明神宗时始获赦免[157]。建文帝被朱棣篡位后,朝野为之尽忠死节者甚众,不及备载。

在大肆诛杀之外,当月,明成祖将忠于建文帝的魏国公徐辉祖下狱,但顾及其父是中山王徐达,其姊即成祖仁孝文皇后,还是释放了他,仅削其爵位。辉祖死后,其子嗣魏国公爵[158]黄观被明成祖所嫉恨,其状元的身份被革去,故明代保持三元及第记录的只有商辂一人。耿炳文盛庸平安(灵壁之战降)、何福梅殷等将领投降后都受到迫害自杀身亡。

巩固统治

再次削藩与加强集权

永乐初,明成祖为了安抚诸位藩王,稳定国内局势,同时表示自己和建文帝的不同,曾先后复亲王旧封;建文帝的弟弟吴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𤐤尚未就藩,明成祖皆降为郡王,同年又将已就藩的朱允熥、朱允熞召到燕京,以不能匡正建文帝为由废为庶人,软禁于凤阳,仅留朱允𤐤奉祀懿文太子,而朱允𤐤不久也于永乐四年死于火灾。当其皇位较巩固时,继续实行削藩。周、齐、代、岷诸王再次遭到削夺;迁宁王南昌;徙谷王长沙,旋废为庶人;削辽王护卫。

军事上,为了填充边塞藩王内迁后的空白,以何福充总兵官镇守陕西等处,韩观充总兵官镇守江西等处为开端,明成祖陆续在山东、云南、浙直、辽东、广西、贵州、甘肃、大同、江西、广东、陕西等十三省、镇设立镇守总兵,同时对镇守西北地区的宋晟与镇守西南地区的沐晟通过联姻等方式加以笼络,得以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有效的统治。[159]

在政治上,明成祖继续实行太祖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强对豪强地主的控制。明成祖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永乐初开始设置内阁,选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废罢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朱棣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按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讦告。他善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

明成祖即位之初,对洪武建文两朝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士人,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过事道教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重设锦衣卫与设立东厂

在全国局势稳定之后,明成祖为了加强对大臣的监控,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同时,明成祖又设置镇守内臣的东厂衙门,厂卫合势,强化专制统治。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为了镇压政治上的反对力量,觉得锦衣卫不足以达成目的,决定设立一个称为“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的新衙门,地点位于燕京(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今北京东城区东厂胡同,据说系原东厂所在地。)

东厂的行政长官钦差掌印太监,全称职衔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尊称为“厂公”或“督主”。初设时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任,后因事务繁杂,改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担任。东厂的属官有掌刑千户理刑百户各一员,由锦衣卫千户百户来担任,称贴刑官[160]隶役(称掌班、领班、司房,共四十馀人)、缉事(称役长和番役)等军官由锦衣卫拨给。

修改《大明律》

明初《大明律》明令:“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尔扮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扮者与同罪”,以压迫杂剧创作,明成祖即变本加厉,以极刑来禁止此类杂剧的印卖:“但有亵渎帝王圣贤之词曲、驾头杂剧,非该律所载者,敢有收藏、传诵、印卖,一时拿送法司究治”,“但这等词曲,出榜后,限他五日,都要干净,将赴官烧毁了,敢有收藏的,全家杀了”[161][162]

永乐盛世

迁都北京

Thumb
悬挂永乐大钟的钟楼

明成祖十分重视经营北方,加之自己兴起于北平(今北京),因此明成祖在南京即位后,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行在,设六部,增设北京周围卫所,逐渐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军事中心。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开始了营建北京天寿山长陵,以示立足北方的决心。与此同时,争取与蒙古族建立友好关系。鞑靼瓦剌各部先后接受明政府封号。永乐八年(1410年)至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亲自率兵五次北征,巩固了北部边防。永乐五年(1407年)开工修建北京宫殿也就是紫禁城(但后来部分宫殿被李自成放火烧毁,初又重新修复),直至永乐十八年(1420)始完工。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正式迁都定鼎北京。

发展经济

明成祖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

明成祖对各地方官吏要求极为严格,要求凡地方官吏必须深入了解民情,随时向朝廷反映民间疾苦。永乐十年(1412年),朱棣命令入朝觐见的地方官吏五百余人各自陈述当地的民情,还规定“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者勿问’。之后,永乐帝宣布“谕户部,凡郡县有司及朝使目击民艰不言者,悉逮治。”即地方官或中央派出的民情观察员,如果看到民间疾苦而不实报的,要逮捕法办。对民间发生了灾情,地方上要及时赈济,做到“水旱朝告夕振,无有雍塞”。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史称永乐盛世

经营边疆

Thumb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描绘的明永乐年间的明朝最大疆域,包括羁縻地东北地区(包括外东北)、新疆哈密青藏地区(有争议)和短暂占据的安南地区。
Thumb
布达拉宫管理处藏明成祖朱棣画像,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明成祖朱棣画像为同一母本,而尺寸稍大,右上方有文字“大明永乐二年四十五岁三月初一日记”,为明成祖赐予西藏地区的画像。画像摄于2023年5月北京故宫博物院“祥开万象”展览期间。

西南边疆,永乐十一年(1413年),平定思南思州土司叛乱后,设立贵州布政使司。为加强对乌思藏(今西藏)地区的控制,朱棣派遣官吏迎番僧入京,给予封赐,尊为帝师。不过,史学界对明朝是否实际统治了西藏存在较大的争议。

永乐年间,明朝在藏区建立一套僧官制度,僧官分教王、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都纲、喇嘛等,每级依受封者的身份、地位进行分封。如明成祖即位的当年,即派侯显前往乌思藏迎请噶玛噶举派的第五世噶玛巴活佛,后封其为“大宝法王”。1406年,明成祖又遣使入藏封乌思藏帕竹第五任第悉扎巴坚赞为“阐化王”。明封八王中的两大法王、五大教王都是永乐时期封授的。此外,明成祖依僧官制度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由此明朝对藏区的各政教势力由上至下各级首领的分封基本完成。但明朝并未在乌思藏等地区驻军。亦有学者通过对比元朝对于西藏的实际管辖,认为明朝上面这些对藏人名义上的封授并不能被认为拥有在西藏的实际政治权力[163]。《剑桥中国明代史》亦指出:“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政治领域,西藏人都未觉得他们是明朝廷臣民。另外,他们无须中国(明朝)居中调解而维持著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关系。”[164]

东北边疆,永乐七年(1409年)在女真地区,设立奴儿干都司。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派邢枢等传谕奴儿干,正式招抚诸部,扩大明朝东疆。永乐二年(1404年),置奴儿干等卫所,其后在当地相继建卫所达一百三十馀。永乐七年(1409年)明政府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奴儿干地区的所有军事建制机构。永乐九年(1411年)正式开始行政管辖权。都司的主要官员初为派驻数年而轮调的流官,后为当地部落领袖所世袭。明成祖为了安抚东北女真各部,在归附的海西女真(位于松花江上游)与建州女真(位于松花江、牡丹江之间)设置卫所,并派宦官亦失哈安抚位于黑龙江下游的野人女真。亦失哈并于1413年视察了库页岛,宣示了明朝对此地的主权[165]。在奴儿干都司官衙所在地附近建有永宁寺,立有永宁寺碑,清代曹廷杰于1885年曾拓回碑文。同时,明成祖撤去大宁都司,将宁王朱权内迁南昌,授予兀良哈蒙古朵颜泰宁福余三个卫所自治权,但不允许三卫蒙古人南迁到大宁地区驻牧。明成祖还于1406年和1422年对兀良哈蒙古进行镇压,以维持这一地区的稳定[166]

辖区内主要居民为蒙古女真、吉里迷(尼夫赫人)、苦夷阿伊努人)、达斡尔等族人民,分置卫所,以各族首领为各卫所都督、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职,给予印信。据《明史》记载,奴儿干都司有卫三百八十四,所二十四,站七,地面七,寨一。都司治所奴儿干城元朝征东元帅府旧地,今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在黑龙江下游东岸,下距黑龙江口约两百公里,上距吉林船厂约两千五百公里。明宣宗即位后,奴儿干都司于宣德九年(1434年)正式废弃,共持续25年。

西北边疆,永乐四年(1406年)设立哈密卫。此前,察合台的后裔肃王兀纳失里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开始向明朝纳贡,被明太祖封为哈密国王。其子脱脱向明成祖朝贡,永乐四年(1406年)三月,明成祖宣布设立哈密卫,以其头目马哈麻火者等为指挥、千百户等官,又以周安为忠顺王长史刘行为纪善,辅导。之后,哈密国成为设有明朝羁縻卫所的王国,忠顺王是哈密国王,哈密卫指挥使掌握哈密兵权,另有汉人长史。

兴修水利

明成祖很重视河工,永乐九年(1411年)朱棣于疏浚会通河为保证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要。朱棣命开漕运。漕运在元朝至元年间即有,然而却因会通河一段水浅而无法大量载运物资,于是元朝均以海运为主。明朝初期,传饷辽东、北平的途径也均以海运为主[167]。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在原武绝口,会通河于是被淤。

永乐年间,明成祖迁都北京,采用河路、海路并运。当时海运危险且多有损失;而河运却经过淮河转沙河,然后经过黄河进入卫河,于此转入北京,陆运须经过八个卫所,劳民伤财。济宁州同知潘叔正上疏建议浚通会通河,使得元朝运河恢复。于是,朱棣命宋礼、刑部侍郎金纯都督周长前往治理。会通河首要问题为水源不足,宋礼采用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修筑埋城与戴村坝,横截汶水向南,经河面最高端南旺分水,流入运河,且使黄河不会影响漕运。同年八月还京,论首功,受上赏[168]

次年,因御史许堪进言卫河水患,朱棣再命宋礼前往治理。宋礼在魏家湾分支黄河,泄水入土河,于是从德州西北开一支支流,到海丰、大沽流入大海[169]。此时,宋礼以海运损失巨大、劳民伤财,上言请求停止海运,而恰逢平江伯陈瑄治理长江、淮河等告竣。于是河运从此昌盛,可运大型物资。永乐十三年,朱棣遂终止海运[170]

永乐十三年(1415年)凿清江浦,使大运河重新畅通,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永乐年间,明成祖还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

对外关系

对外关系方面,除了安南在永乐年间被明成祖以武力纳为郡县外,明朝整体对外关系保持了和平。

东北方面,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李成桂接受高丽恭让王禅让,建立朝鲜王朝,明太祖虽然根据其意愿赐予“朝鲜”为其新国号,但始终不予正式册封,两国还发生两次表笺风波,关系紧张,朝鲜国内甚至出现征伐辽东的思潮。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李芳果在其弟李芳远发动第一次王子之乱后获得明惠宗册封。其后李芳远发动第二次王子之乱即位后,仍旧在建文三年(1401年)获得明惠宗册封。明成祖取得靖难之役胜利后,于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重新册封李芳远为朝鲜国王,两国关系由此进入稳定的宗藩关系。[171]

与日本的关系,明成祖即位后,遣使日本,成功与日本室町幕府第三位将军足利义满建立起外交关系,足利义满在永乐元年(1403年)接受明成祖册封为“日本国王”,两国不仅建立起政府层面的勘合贸易,足利义满还动用官方力量帮助明朝处理明初倭寇问题。明成祖还在永乐四年(1406年)封日本阿苏山为“寿安镇国之山”。永乐六年(1408年),足利义满去世后,继任的其子足利义持很快改变政策,与明朝断绝外交关系,加之倭寇猖獗,明成祖甚至一度动了征伐日本的念头,不过后来随着对倭寇作战胜利,并没有实行,但两国关系也因此再度转冷。[172]

与帖木儿帝国方面,帖木儿去世后,帖木儿帝国陷入内战,最终夺取政权的沙哈鲁释放了此前拘留的明朝使者,两国建立起稳定的关系,明成祖还多次派遣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中官李达等官员出使西域[173][174]。随后西域的帖木儿帝国吐鲁番失剌斯俺都准火州也与明朝多次互派使者往来[175],加强了政治、驻军和贸易往来,全国统一形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176]

永乐大典

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边疆稳定的局面下,为整理知识,明成祖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召集一百四十七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文献集成》;明成祖过目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永乐三年(1405年)再命姚广孝郑赐刘季篪解缙等人重修,这次动用编写人员朝野上下共二千一百六十九人[177],启用了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书。

《永乐大典》由解缙、太子少傅姚广孝和礼部尚书郑赐监修,组织上设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监修:解缙、姚广孝、郑赐;总裁:副总裁:蒋用文赵同友;都总裁:陈济

《永乐大典》修书过程对所收录的书籍没有做任何修改,采用兼收并取的方式,保持了书籍原始的内容。明成祖修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在三年时间内即告完成。《永乐大典》有22877卷,其中凡例、目录60卷,全书分装为11095册,引书达七八千种,字数约有三亿七千多万,且未有任何删节,这是清朝四库全书》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成祖并未将《永乐大典》复写刊刻,而决定只制作一份抄本,并于1409年完成[178]。永乐年间修订的《永乐大典》原书只有一部,现今存世的都是嘉靖年间的抄本。

郑和七下西洋

Thumb
郑和宝船模型,香港科学馆
Thumb
15世纪初,朝鲜所制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显示郑和时代的明朝及其藩属国的世界观。

明成祖时期,为了开展对外交流,扩大明朝的影响,同时确立自己即位的正统性,从永乐三年起,朱棣派三宝太监郑和(初名马三宝)率领船队六次出使西洋(第七次在明宣宗宣德年间),所历三十余国,成为明初盛事。永乐时派使臣来朝者亦达三十余国。浡泥王和苏禄东王亲自率使臣来中国,不幸病故,分别葬于南京(浡泥国王墓)和德州苏禄国王墓)。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郑和为正使,王景弘为副使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造长44丈广18丈大船62艘,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先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后向爪哇方向南航,次年6月30日在爪哇三宝垄登陆,进行贸易。时西爪哇与东爪哇内战,西爪哇灭东爪哇,西爪哇兵杀郑和士兵170人,西王畏惧,献黄金6万两,补偿郑和死难士兵[179]。随后到三佛齐旧港,时旧港广东侨领施进卿来报,海盗陈祖义凶横[180],郑和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获贼船五艘,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181]。郑和船队后到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国家。在古里赐其王国王诰命银印,并起建碑亭,立石碑“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182]

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郑和回国,押陈祖义等献上,陈祖义等被问斩[183]。施进卿被封为旧港宣慰使[184]。旧港擒贼有功将士获赏:指挥官钞一百锭,彩币四表里,千户钞八十锭,彩币三表里,百户钞六十锭,彩币二表里;医士,番火长钞五十锭,彩币一表里,锦布三匹[185]

永乐六年正月,明成祖命工部造宝船四十八艘。永乐六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186],命太监郑和、王景弘,王贵通等[187]出使古里满剌加苏门答剌阿鲁加异勒爪哇暹罗占城柯枝阿拔把丹小柯兰南巫里甘巴里等国,赐其国王锦绮纱罗[181],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Thumb
2004年出土的宝船船舵。南京宝船厂遗址
Thumb
永乐十二年(1414年),儒林郎翰林院修撰沈度作《瑞应麒麟图》,描绘1414年郑和下西洋时榜葛剌国进贡的麒麟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明成祖命正使太监郑和、副使王景弘、候显率领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驶海舶四十八艘,从太仓浏家港启航,敕使占城宾童龙真腊暹罗假里马丁交阑山爪哇重迦罗吉里闷地古里满剌加彭亨东西竺龙牙迦邈淡洋苏门答剌花面龙涎屿翠兰屿阿鲁锡兰小葛兰柯枝榜葛剌不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苏禄等国[188]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满剌加当时是暹罗属国,正使郑和奉帝命招敕,赐双台银印,冠带袍服,建碑封域为满剌加国,暹罗不敢扰[189]。满剌加九洲山盛产沉香黄熟香;太监郑和等差官兵入山采香,得直径八九尺,长八九丈的标本6株[190]。永乐七年,皇上命正使太监郑和等赍捧诏敕金银供器等到锡兰山寺布施,并建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91]此碑现存于科伦坡博物馆。郑和访问锡兰山国时,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被郑和觉察,离开锡兰山前往他国。回程时再次访问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诱骗郑和到国中,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又伐木阻断郑和归路。郑和趁贼兵倾巢而出,国中空虚,带领随从二千官兵,取小道出其不意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

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郑和回国献亚烈苦奈儿与永乐帝,朝臣齐奏诛杀,永乐帝怜悯亚烈苦奈儿无知,释放亚烈苦奈儿和妻子,给予衣食,命礼部商议,选其国人中贤者为王[192]。选贤者邪把乃耶,遣使赍引,诰封为锡兰山国王,并遣返亚烈苦奈儿。永乐九年(1411年)满剌加国王拜里米苏剌,率领妻子陪臣540多人来朝,朝廷赐海船回国守卫疆土[193]。从此“海外诸番,益服天子威德”[194]。八月,礼部、兵部议奏,对锡兰战役有功将士754人,按奇功,奇功次等,头功,头功次等,各有升职,并赏赐钞银,彩币锦布等[195]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明成祖命正使太监郑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统军二万七千余人,驾海舶四十[196],出使满剌加爪哇占城苏门答剌柯枝古里南渤里彭亨吉兰丹加异勒勿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等国[197]。郑和使团中包括官员868人,兵26800人,指挥93人,都指挥2人,书手140人,百户430人,户部郎中1人,阴阳官1人,教谕1人,舍人2人,医官医士180人,正使太监7人,监丞5人,少监10人,内官内使53人[198]其中包括翻译官马欢,陕西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指挥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199]。郑和先到占城,奉帝命赐占城王冠带[199]。1413年郑和船队到苏门答剌,当时伪王苏干剌窃国,郑和奉帝命统率官兵追剿,生擒苏干剌送京伏诛。[200]1413年郑和舰队在三宝垄停留一个月整休,郑和费信常在当地华人回教堂祈祷。郑和命哈芝黄达京掌管占婆华人回教徒[201]。首次绕过阿拉伯半岛,航行东非麻林迪(肯尼亚),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

永乐十五年五月十五日(1417年6月)总兵太监郑和受明成祖命,在泉州回教先贤墓行香,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202],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护送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里卜剌哇苏门答剌麻林剌撒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各国使者及旧港宣慰使归国。随行有僧人慧信,将领朱真、唐敬等[203]。郑和奉命在柯枝诏赐国王印诰,封国中大山为镇国山,并立碑铭文[204]。忽鲁谟斯进贡狮子,金钱豹,西马;阿丹国进贡麒麟祖法尔进贡长角马,木骨都束进贡花福鹿、狮子;卜剌哇进贡千里骆驼、鸵鸡;爪哇、古里进贡麾里羔兽[205]。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宋末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之侄蒲日和,也与太监郑和,奉敕往西洋寻玉玺,有功,加封泉州卫镇抚[206]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郑和奉明成祖命出发,往榜葛剌(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日(1424年8月12日),明成祖去世,太子朱高炽即位,改元洪熙,是为明仁宗,于洪熙元年五月辛巳(1425年5月29日)去世,太子朱瞻基即位,改元宣德,是为明宣宗。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0年1月),郑和奉明宣宗命率领二万七千余官兵,驾驶宝船61艘,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进行了第七次下西洋。开始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遗体埋葬于古里[207],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南征安南

安南政变

Thumb
明朝设立的交阯布政司

明太祖朱元璋为与邻近国家保持长久的和睦关系,便在其所主编的《皇明祖训》中开列十五个“不征诸夷国名”,以警戒后世子孙切勿“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越南(安南国)便是其中之一。[208]1400年,安南陈朝权臣胡季犛篡位,建立胡朝,改国号为“大虞”。不久后自称太上皇,由儿子胡汉苍(即胡𡗨)即皇帝位。由于前朝陈氏原是向明朝称臣,世世受明册封,凭著篡夺得国的胡氏为免惹起明朝猜疑,便于1403年农历四月丁未(西历4月21日[209])遣使赴明,向刚起兵夺位的明成祖声称陈氏“宗嗣继绝,支庶沦灭,无可绍承。臣,陈氏之甥,为众所推”[210],欲借此声称自己具有统治资格,要求明朝册封。明成祖派杨渤到越南观察后,当地陪臣耆老跟随他向成祖上奏称“众人诚心推胡汉苍权理国事”[211],明廷一时再没有怀疑的理由,便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212]

1404年农历八月乙亥(西历9月10日[209]),陈朝遗臣裴伯耆到明廷,控诉胡季犛父子“弑主篡位,屠害忠臣”,要求明朝出兵“擒灭此贼,荡除奸凶,复立陈氏子孙”[213]八月丁酉日(西历10月2日[209]),有一位自称陈氏子孙,名叫陈天平的人(越南史籍写作“陈添平”,《大越史记全书》称他的身份本是“陈元辉家奴阮康”[214]),从老挝,亦向明帝诉说胡氏篡位的经过,要求恢复陈氏统治。[215]其后,明成祖当著胡朝的来使面前,安排陈天平与他们会见,使一众来使都错愕下拜,甚至涕泣,适值裴伯耆在场,向来使责以大义,场面紧张。[216]明廷于是对越南政局多所干涉,派员查核实情,胡朝明白势不得已,唯有承认责任,要求“迎归天平”。[217]

另外,明越两国又因领土问题出现外交风波。1405年,广西省思明府土官云南省宁远州土官向明廷控诉,辖境猛慢、禄州等地被越南所占。为此,明廷于该年农历二月,遣使责难胡朝,要求取得禄州,胡朝便被迫将古楼等五十九村交给明朝政府。[218]

胡朝虽然愿意息事宁人,但两国关系仍然紧张。其后,胡朝所派到明廷的使节,都遭扣留,不许回国。明廷又派员入越,查探山川道路险要之地,以为日后南征的准备。[219]另外,胡朝的南邻占城,曾于1404年遣使入明,声称遭到胡氏“攻扰地方,杀掠人畜”,并进一步“请吏治之”,[220]这亦引起了明廷的注意。

不过,明成祖仍未敢轻言出兵。1405年年底,云南将领沐晟建议出兵,却遭明成祖反驳说:“尔又言欲发兵向安南。朕方以布恩信,怀远人为务。胡𡗨虽扰我边境,令已遣人诘问,若能摅诚顺命,则亦当弘包荒之量。”[221]至于陈天平的处置,明廷则决定送归越南,并要求越人“以君事之”,奉为国主。[222]越南方面,胡朝有感于对明关系紧张,亦积极防备,重编军制,在多邦城陈仲金说位于山西省先丰县古法社)加强防守,于各个河海要处装插木桩陷阱,整顿军库,招募人民有巧艺者入伍。但胡朝君臣对明主战或主和,意见分歧甚大,有官员认为只好“从他(明朝)所好,以缓师可也”,左相国胡元澄则认为只决定于“民心之从违耳”,对明作战并无十足把握。[223]

明军南下

1406年,明朝派镇守广西都督佥事黄中领五千士兵(《大越史记全书》称领兵十万),护送陈朝王孙陈天平(陈添平)回越南(《明实录》把事件列在该年农历三月丙午,即西历4月4日;《大越史记全书》则列入农历四月八日,即西历4月26日[209])。当进入越南境内的支棱隘时,遇上胡军截击,明军不敌,陈天平及部份士兵被俘。陈天平经胡朝审讯后,被“处陵迟罪”。明成祖得悉后大怒,便“决意兴师”。[224]

同年年中,明成祖派总兵朱能加封“征夷大将军”,配印信。后来在行军时病卒,由副将张辅代替)、左副将军沐晟、右副将军张辅、左参将李彬、右参将陈旭等领兵[225](《大越史记全书》称共有八十万人,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认为可能有夸大[226]),分兵两路,开进越南的白鹤江会师,一边向越南腹地步步推进,一边发出檄文向越人呼吁胡季犛父子的行为是“肆逞凶暴,虐于一国”,并列出胡氏“两弑前安南国王以据其国”、“贼杀陈氏子孙宗族殆尽”、“淫刑峻法,暴杀无辜,重敛烦征,剥削不已”等二十款大罪,又称明军的到来是“吊尔民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227],以使民心动摇。果然,不少越人“厌胡氏苛政,罔有战心”,有助明军前进更为顺利。农历十二月丙申十一日(西历1407年1月19日[209]),胡军的主力退守多邦城,明军亦看准该城位于河边,有较大面积的沙滩可供抢滩,于是分兵进攻,成功以火铳击退胡军象兵。其后,明军攻入越南的重要城市东都昇龙,并大肆掠夺,“掳掠女子玉帛,会计粮储,分官办事,招集流民。为久居计,多阉割童男,及收各处铜钱,驿送金陵”。[228]

明朝攻占安南

1407年年初,军攻破昇龙后,向胡朝的首都清化继续前进,胡氏皇子胡元澄领军退守黄江(在今越南河南省的一段红河),与胡季犛胡汉苍会合。明将沐晟则进驻木凡江(在今越南河内市,与黄江相接)预备出击。农历二月,沐晟沿江两岸击败胡元澄军,追击至闷海口(在今越南南定省),因军中爆发疾疫,明军移师到咸子关立塞备战。农历三月,胡军集合水步大军七万,号称二十一万,与明军爆发咸子关之战。结果胡军溃败,大批兵士溺毙于该处河流,无数船只及军粮沉没,胡氏父子败逃,最终在农历五月十一日(西历6月16日[209])在奇罗海口(在今越南河静省奇英县)被明军俘获,胡朝灭亡,领土被明朝占领。据当时的统计,越南土地人口物产资料为: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六十八、户三百一十二万九千五百、象一百一十二、马四百二十、牛三万五千七百五十、船八千八百六十五。[229](※此一统计数字,按《明实录》记载的1408年农历六月的计算,则是“安抚人民三百一十二万有奇;获蛮人二百八万七千五百有奇,粮储一千三百六十万石,象、马、牛共二十三万五千九百馀只,船八千六百七十七艘,军器二百五十三万九千八百五十二件。”[230]

明朝设立交趾布政司

胡朝亡后,明成祖在农历六月癸未朔(西历7月5日[209])下,声称这次军事行动是为了越南原本的陈氏王室著想,“期伐罪(指胡朝)以吊民,将兴灭而继绝”,并打算对“久染夷俗”的人“设官兼治,教以中国礼法”,以达致“广施一视之仁,永乐太平之治”。明廷又以陈朝子孙被胡氏杀戮殆尽,无可继承,于是在越南设置交址都指挥使司、交址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及交址等处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将之直接管辖。[231]

安南内属后,安南人民不断进行反抗,明军多次进行镇压。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去世,太子朱高炽明仁宗即位,次年明仁宗去世,太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宣宗考虑到“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232]便允许撤兵。黎利得胜后,就发布阮廌所起草的《平吴大诰》,称他自己的抗明斗争是“仁义之举,要在安民,吊伐之师,莫先去暴”;提出两国是“山川之封域既殊,南北之风俗亦异”,因而有必要脱离明朝统治,自行建国,于是建立后黎朝[233]

其后,1431年农历正月五日(西历2月12日),明封黎利为安南国王,从此朝贡不绝。[234]

五次亲征漠北

为了稳定北方边境,对付蒙古势力。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朱棣派淇国公丘福率十万大军征讨鞑靼(东蒙古),由于轻敌,孤军深入,中埋伏,全军覆没。为消除边患,明成祖决心亲征。明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明成祖调集50万大军。五月八日,明军行至胪朐河(今克鲁伦河,明成祖将之更名为“饮马河”)流域,询得其可汗本雅失里率军向西逃往瓦剌部,太师阿鲁台则向东逃。朱棣亲率将士向西追击本雅失里,五月十三日,明军在斡难河(位于今蒙俄边境)大败本雅失里。[235]明成祖打败本雅失里后,挥师向东攻击阿鲁台,双方在今蒙俄边境之斡难河东北方向交战,明军杀敌无数,阿鲁台坠马逃遁。此时天气炎热,缺水,且粮草不济,明成祖下令班师。鞑靼部经过明军的这次打击,其部臣阿鲁台接受了成祖给他“和宁王”的封号。

明军在永乐八年(1410年)第一次出征鞑靼后,瓦剌部趁机迅速发展壮大,1413年,瓦剌军进驻胪朐河(今克鲁伦河),窥视中原。明成祖决心再次亲征,调集兵力,筹集粮饷。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月,明军从北京出发,六月初三,明军在三峡口(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南)击败了瓦剌部的一股游兵,杀敌数十骑;初七日,明军行至勿兰忽失温(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南),瓦剌军3万之众,依托山势,分三路阻抗,成祖派骑兵冲击,引诱敌兵离开山势,遂命柳升发炮轰击,自己亦亲率铁骑杀入敌阵,瓦剌军败退,朱棣乘势追击,兵分几路夹击瓦剌军的所扑,杀敌数千,瓦剌军纷纷败逃。此役,瓦剌受到了重创,此后多年不敢犯边,同时,明军也伤亡惨重。

瓦剌被明成祖打败,鞑靼趁此机会经过几年的发展,势力日益强盛起来,从而改变对明朝的依附政策,并侮辱或拘留明朝派去的使节,还时常对明朝边境进行骚扰劫掠。永乐十九年(1421年)冬初,鞑靼围攻明朝北方重镇兴和,杀死了明军指挥官王祥,对此,明成祖决定第三次亲征漠北。永乐二十年(1422年)三月,明成祖率军从北京出发,出击鞑靼。其主力部队至宣府(今河北宣化区)东南的鸡鸣山时,鞑靼首领阿鲁台得知明军来袭,乘夜逃离兴和,避而不战。七月,明军到达煞胡原,俘获鞑靼的部属,得知阿鲁台已逃走,成祖下令停止追击。明军在回师途中,击败兀良哈部,九月,回师北京。明成祖第三次出击漠北,虽对鞑靼部有一定的打击,但成效不大,并没彻底解决盘据漠北的蒙古三个部落对明朝边境的滋扰。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鞑靼首领阿鲁台再次率部滋扰明朝边境,明成祖闻悉后决定再次亲征。明军八月初出征,九月上旬,明军到达沙城(今河北张北以北)时,阿鲁台的部下阿失贴木儿率部投降明军,并得知阿鲁台被瓦剌打败,其部已溃散,明军暂时驻扎不前;十月,明军继续北上,在黄河以北击败鞑靼的军队,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部众降明,明成祖朱棣随即封也先土干为“忠勇王”,十一月,明军班师回京。

永乐时全国形势相对缓和,但由于国家支出过大,赋役征派繁重,使有些地区发生了农民流亡与起义,十八年山东发生的唐赛儿起义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支。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至七月,明军对鞑靼部作战。是年正月,鞑靼部首领阿鲁台率军进犯明朝境内大同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等地。明成祖遂调集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5都司之兵于京师(今北京)和宣府(今河北宣化)待命。四月三日,以安远侯柳升、遂安伯陈英为中军;武安侯郑亨、保定侯孟瑛为左哨,阳武侯薛禄、新宁伯谭忠为右哨;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为左掖,成山侯王通、兴安伯徐亨为右掖;宁阳侯陈懋、忠勇王金忠(又名也先土干)为前锋,出兵北征。出征前户部尚书夏元吉以国库虚耗,曾劝成祖勿起战事,成祖不听,反系之大狱。二十五日,进至隰宁(今河北沽源南),获悉阿鲁台逃往答兰纳木儿河(今蒙古境内之哈拉哈河下游),明成祖令全军急速追击。六月十七日,进至答兰纳木儿河,周围三百余里不见阿鲁台部踪影,遂下令班师。七月初,成祖病情恶化,命英国公张辅总领军务,并遣使者进京面见太子朱高炽,请派皇太孙朱瞻基前往迎驾。七月十八日,明成祖在大军行至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时驾崩。

朝政

内阁大臣

明成祖为填补太祖废除丞相后导致六部之首的空缺,但又希望强化皇权,他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计有解缙黄淮胡广杨荣金幼孜杨士奇胡俨。明成祖时期涌现许多著名大臣,包括蹇义郁新刘观郑赐宋礼金纯夏原吉吕震金忠沐春沐晟沐昂张辅。另一方面,永乐年间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并非内阁成员的夏原吉、蹇义已经开始参与内阁事务了,但没有带翰林衔,而是以户部、吏部尚书的身份参与的,所谓“外兼台省,内参馆阁”,后来在宣德年间也因此获得了票拟权,而本身是内阁成员金幼孜反而在后来没有获得票拟权。[236]

明成祖任用酷吏强化自己的统治,著名的包括陈瑛纪纲

明成祖时期的著名太监包括:郑和:三宝太监七下西洋;王景弘:郑和的副手;侯显:有才辨,强力敢任,五使绝域,劳绩与郑和亚;亦失哈:巩固北方边防,晚年研究改造武器,如改造步枪(装枪头-为安装刺刀的先驱);王彦:原名王狗儿,尚宝监太监;昌盛神宫监太监,贵州人。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

去世

Thumb
明长陵鸟瞰图
Thumb
雪后明长陵鸟瞰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明成祖率领北征大军班师返京。七月十五日,明成祖病重。十六日,行至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昏迷不醒。十八日,明成祖朱棣崩逝于榆木川(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享寿六十四岁,在位二十二年。遗诏传位皇太子。大学士杨荣、太监马去等秘不发丧,暗中派御马监少监海寿秘密回京,“奉遗命,驰讣皇太子”[237]。太子朱高炽立即派皇太孙朱瞻基立前往虎帐。八月十一日,皇太孙朱瞻基到达军营后,始发布帝崩消息。太子朱高炽即位,宣布次年改元洪熙,是为明仁宗。明成祖驾崩后,殉葬的有30余位宫女,其中包括成祖的16位嫔妃[238]

关于朱棣的身体,从关于他身体早年的记载中能够看出并不好。洪武十九年(1386年),朱棣“患瘕,韩公茂治,久不愈”,只好请来当时很著名的医生戴思恭(字元礼,以字行)。戴思恭先问了朱棣此前所用之药,然后又问朱棣“嗜何物”,朱棣回答“生芹”。戴思恭有了把握,说:“得之矣。”于是“投一剂,夜暴下,视之,皆细蝗也”。[239]从戴思恭治疗的情况来看,朱棣所患之病似乎是寄生虫病。但所谓“瘕”则不单纯指此。根据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的论述,“症瘕者,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与脏气相搏结所生也。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症。若病虽有结瘕而可推移者,名为瘕。瘕者,假也,谓虚假可动也”[240]从朱棣此次患病的症状,结合了“症瘕”下的“蛟龙病候”和“瘕病候”。“蛟龙病候”,指的是“蛟龙病者,云三月、八月蛟龙子生在芹菜上,人食芹菜,不幸随食入人腹,变成蛟龙,其病之状,发则如癫”。[241]唐朝王焘《外台秘要方》引《广济方》对症状的叙述更为详细,“疗蛟龙病,三月、八月近海及水边,因食生芹菜,为蛟龙子生在芹菜上,食入人腹,变成龙子,须慎之。其病发似癫,面色青黄,少腹胀,状如怀妊,宜食寒食饧方”。[242]可以看出,与朱棣的症状如出一辙。“瘕病候”,指的则是“瘕病者,由寒温不适,饮食不消,与脏气相搏,积在腹内,结块瘕痛,随气移动是也。言其虚假不牢,故谓之为瘕也”[243]。将之和朱棣的情况结合,戴思恭解决的当为当时困扰朱棣最为严重的寄生虫问题,而朱棣的病根其实还在,并没有完全消除。这一病根甚至很可能影响到了朱棣的生育能力,导致他在洪武十九年后就没有新的子女出生。[236]

明成祖驾崩后,谥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十二月十九日,明成祖与仁孝文皇后徐氏合葬于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明世宗朱厚熜改谥明成祖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244]

遗诏

与明朝其他皇帝都留下了一份相当完整的遗诏不同,朱棣留下的遗诏非常简短,在《明太宗实录》中仅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七日驾崩前一天对英国公张辅留有一句

[245]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当即和明成祖是在北征班师途中驾崩有关。

评价

  • 黄子澄评价还是燕王的明成祖:“燕王性豁达果断,尝观其举动,沉静深远,莫测其端倪”。齐泰则评价还是燕王的明成祖:“燕王素称英武,威闻海内,志广气刚,气刚者,易于挫抑,执其有异图,孰信其诬?”[246]
  • 袁珙在面见朱棣后评价还是燕王的明成祖朱棣:“圣上太平天子也,龙形而凤姿,天广地阔,日丽中天,重瞳龙髯,二肘若肉印之状,龙行虎步,声如钟实,乃苍生真主,太平天子也。但年交四十,髯须长过于脐。即登宝位”。[247]
  • 建文帝在开除燕王宗室身份的诏书中指控燕王“包藏祸心,为日已久,印造伪钞,阴结人心,朝命穷极,藏匿罪人”,造成“先帝震怒,遂以成疾,至于升遐”。[248]
  • 《明太宗实录》中评价明成祖:至军国重务,必自决。左右或劝上少自逸者,祖宗付畀之重,一息不绝,其敢怠?!为政一循太祖旧规,申明法制,修述礼乐。躬谒孔子,幸太学。广召天下方闻博雅之士,蒐罗古今,著为大典。表章正学,集四书、五经、惟(性)理大全,垂训万世。德威广被,四裔君长,无间大小远迩,朝觐贡献请授官爵于阙下者无虚日。海外若榜葛剌、满剌加、忽鲁谟斯等处新受朝命为主者殆三十国。东逾辽水,鞑靼、女直(女真)、野人、兀良哈之地,立行都司、卫所,设官统治,几三百处。直西部落数百种皆重译来附,其请置官府者盖三之二。西南羌夷建宣慰、宣抚、安抚司及军卫郡县,视旧增益数倍。安南为逆,一举削平之,而郡县其地。独北虏反复,数为边患,亲率六师征之,驱诸绝漠之外,虏遂不敢南向。盖唐虞三代以来,若汉之高帝、世祖,唐之文皇,宋之太祖,其宽仁大度、聪明文武、闳远之规、乾刚之用,帝皆兼而有之,是以功烈之盛,前古鲜俪焉。[249]
  • 《明史·成祖本纪》中评价明成祖: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250]
  • 明史学家顾诚在文章《明前期耕地数新探》中评价明成祖:在历史上,明成祖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君主,他的业绩应当给予足够的评价。但是,也应该看到朱棣的好大喜功,滥用人力、物力,把弓弦绷得太紧,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251]
  • 蔡石山在其著作《永乐大帝:一个中国帝王的精神肖像》的开篇评价明成祖“明朝的永乐皇帝,驾崩于1424年8月12日,自从1402年7月17日登极以来——近乎八千零六十二天的在位期间——而且所有的证据也显示,他从未浪费过一天”[252]。在书末,他再次评价明成祖“毋庸置疑,永乐有过多的自我,而且拥有很多的美德:他是自信、直率的,能够甄别和牢记有很强能力之人的贡献,而且保护依靠他的那些人,尤其是他的家人。不过,他也有黑暗面,特征就是不必要又未经思考的侵犯性,而这类侵犯性经常产生了暴虐和消耗”[253]
  • 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庄宪大王实录》中评价明成祖“使臣言:‘前后选献韩氏等女,皆殉大行皇帝。’先是,贾人子吕氏入皇帝宫中,与本国吕氏以同姓,欲结好,吕氏不从,贾吕蓄憾。 及权妃卒,诬告吕氏点毒药于茶进之,帝怒,诛吕氏及宫人宦官数百馀人。后贾吕与宫人鱼氏私宦者,帝颇觉,然宠二人不发,二人自惧缢死。帝怒,事起贾吕,鞫贾吕侍婢,皆诬服云;‘欲行弑逆。’凡连坐者二千八百人,皆亲临剐之,或有面诟帝曰:“自家阳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后帝命画工图,贾吕与小宦相抱之状,欲令后世见之,然思鱼氏不置,令藏于寿陵之侧。及仁宗即位,掘弃之。乱之初起,本国任氏、郑氏自经而死,黄氏、李氏被鞫处斩。黄氏援引他人甚多,李氏曰:‘等死耳,何引他人为??我当独死。’终不诬一人而死。于是,本国诸女皆被诛,独崔氏曾在南京,帝召宫女之在南京者,崔氏以病未至,及乱作,杀宫人殆尽,以后至获免。韩氏当乱,幽闭空室,不给飮食者累日,守门宦者哀之,或时置食于门内,故得不死。然其从婢皆逮死,乳媪金黑亦系狱,事定乃特赦之。初,黄氏之未赴京也,兄夫金德章坐于所在房窗外,黄俨见之大怒,责之,及其入朝,在道得腹痛之疾,医用诸药,皆无效,思食汁菹。俨问元闵生曰:‘此何物耶?’闵生备言沈造之方,俨变色曰:‘欲食人肉,吾可割股而进,如此草地,何得此物?’黄氏腹痛不已,每夜使从婢以手磨动其腹,到一夜小便时,阴出一物,大如茄子许,皮裹肉块也。婢弃诸厕中,一行众婢,皆知而喧说。又黄氏婢潜说:‘初出行也,德章赠一木梳。’钦差皆不知之。 帝以黄氏非处女诘之,乃云:‘曾与姊夫金德章、邻人皂隶通焉。’帝怒,将责本国,敕已成,有宫人杨氏者方宠,知之,语韩氏其故,韩氏泣乞哀于帝曰:‘黄氏在家私人,岂我王之所知也?’帝感悟,遂命韩氏罚之,韩氏乃批黄氏之颊。 明年戊戌,钦差善才谓我太宗曰:‘黄氏性险无温色,正类负债之女。’岁癸卯,钦差海寿谓上曰:‘黄氏行路之时,腹痛至甚,吾等见则以鄕言言腹痛,必惭而入内。’及帝之崩,宫人殉葬者,三十馀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 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 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经而死。韩氏临死,顾谓金黑曰:‘娘吾去!娘吾去!’语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与崔氏俱死。诸死者之初升堂也,仁宗亲入辞诀,韩氏泣谓仁宗曰:‘吾母年老,愿归本国。’仁宗许之丁宁,及韩氏既死,仁宗欲送还金黑,宫中诸女秀才曰:‘近日鱼、吕之乱,旷古所无。 朝鲜国大君贤,中国亚匹也。且古书有之,初佛之排布诸国也,朝鲜几为中华,以一小故,不得为中华。又辽东以东,前世属朝鲜,今若得之,中国不得抗衡必矣。 如此之乱,不可使知之。’仁宗召尹凤问曰:‘欲还金黑,恐泄近日事也,如何?’凤曰:‘人各有心,奴何敢知之?’遂不送金黑,特封为恭人。初,帝宠王氏,欲立以为后,及王氏薨,帝甚痛悼,遂病风丧心,自后处事错谬,用刑惨酷。鱼、吕之乱方殷,雷震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俱烬。 宫中皆喜以为:‘帝必惧天变,止诛戮。’帝不以为戒,恣行诛戮,无异平日。 后尹凤奉使而来,粗传梗槪,金黑之还,乃得其详。”[254]
  • 毛泽东:“《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255]
  • 商传在其著作《永乐皇帝朱棣》中评价:“朱棣终于没有能够全部实现他的理想和追求,但他为之奋斗了一生,他是在奋发的追求中死去的。在他临死之前确实也曾想到‘悠游暮年’,‘享安和之福’。因为他只是一个人。但他是一个超逾了许多前人的人,而永远给予后人们以深深的启迪”。[256]
  • 晁中辰在其著作《明成祖传》中评价:“明成祖虽然有那些局限,但与他的巨大贡献相比毕竟是次要的。因此,明成祖是个值得肯定的人物。在明成祖在位的22年间,中国的社会经济是向前发展的,以此为基础,明朝的国力达到鼎盛时期,国家的统一得到巩固和发展,社会也大体安定。正是在永乐年间,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57]
  • 李林楠在其著作《永乐之治:朱棣传》中评价:“朱棣正是这样一位缔造了永乐之治的粗安之君。他凭借自己的积极努力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取了皇位并完成了对明朝的再整合,终于将明朝带上了走向鼎盛的道路,为他的儿子朱高炽与他寄予厚望的孙子朱瞻基将明朝最终带上巅峰并缔造‘仁宣之治’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但他也笼罩着各种谜团,具有各种局限,这些局限不仅影响了永乐朝的整体状态,导致了永乐之治在中后期的衰退。其中一些政策还继续影响后世,成为了后来明朝的固有问题,影响不可谓不深远”。[258]

家族

关于其生母的争议

明史》记载朱元璋前五个儿子、第二女和第四女[259]都是马皇后所生。根据《明实录》第四子明太宗(即明成祖)生于至正二十年4月17日,第五子周定王生于至正二十一年7月9日。马皇后这种过于频繁的生育情况历来都被怀疑,认为五位皇子并非是马皇后所生。而且明人早就指出“或曰高皇后无子”[260]。根据朝鲜使臣权近《奉使录》记载,朱棣的生母不是马皇后[261]

南京太常志》:“孝陵神位,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䂵妃,生成祖文皇帝,孙贵妃周王。”但李淑妃的父亲李杰投奔朱元璋时,才二十六岁,同时,朱标已在前一年出生。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三沈元华条:“奉先庙制(南京太庙奉先殿)高后南面,诸妃尽东列,西序惟䂵妃一人,具载南京太常寺志。善高后从未怀妊,岂惟长陵,即懿文太子亦非后生也。”李清三垣笔记》:“南太常志载成祖为䂵妃所生,讶之。钱宗伯谦益有博学名,问之,亦不能决,以志言东侧列妃嫔二十馀,西侧止一䂵妃。因启寝殿验之,入视果然,乃信。”

靖难后朱棣自称是孝慈高皇后所生的嫡子。但谈迁朱彝尊傅斯年吴晗考证其生母为高丽人䂵妃[262][263][264]。另一个证据是明成祖建南京大报恩寺中对䂵妃的供奉,中国古建筑专家潘谷西持有这种观点。[265]

但是䂵妃到中国的时候为1365年春,当时的朱棣已经5岁了(1360年四月十七日出生于应天府吴王宫),所以她不可能是成祖的生母。所谓的明《太常寺志》是被伪造和篡改过的,篡改者是张廷玉,这在民国时期就有人考证过了,吴晗认为张廷玉的取材是明朝政府的内部记录,但也拿不出具体证据,“行历不详,只好阙疑。”[266]。然而明成祖登位后两次下令重修《明太祖实录》从而可以正面角度描写自己,因此实录中朱棣的出生日期有可能被篡改以符合朱棣是马皇后所生(也就是说朱棣是嫡子)这一说法。

刘继庄说明成祖生母是蒙古人,甚至色目人刘继庄广阳杂记》参照《蒙古黄金史》认为:明成祖母为瓮氏,蒙古弘吉剌人,以其为元顺帝妃,故隐其事。“宫中别有庙藏神主,世世祀之,不关宗伯。有司礼监为彭躬菴言之,少时闻燕之故老为此说,今乃信也。”以上都是明人的记载。但考证,徐达常遇春1368年攻入元大都前,元顺帝早带著后妃北逃元上都,而1360年出生的明成祖此时已经九岁了,1369年常遇春攻破元上都,明成祖已经十岁,所以其生母也不可能是瓮氏。

综合来说,“目前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朱棣的母亲并非马皇后而是䂵妃,至于䂵妃的身份和事迹,因为史载的缺乏,目前只能存疑”。[236]

父母、兄弟、姐妹、皇后与嫔妃

More information 先祖 ...
先祖
 
 
 
 
 
 
 
 
 
 
 
 
 
 
 
 
 
 
高祖父:(追尊)懿祖恒皇帝朱四九
 
 
 
 
 
 
 
曾祖父:(追尊)熙祖裕皇帝朱初一
 
 
 
 
 
 
 
 
 
 
 
高祖母:(追尊)恒皇后侯氏
 
 
 
 
 
 
 
祖父:(追尊)仁祖淳皇帝朱世珍
 
 
 
 
 
 
 
 
 
 
 
 
 
 
曾祖母:(追尊)裕皇后王氏
 
 
 
 
 
 
 
 
 
 
 
父: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外曾祖父:(追封)杨王陈公
 
 
 
 
 
 
 
 
 
 
 
祖母:(追尊)淳皇后陈氏
 
 
 
 
 
 
 
 
 
 
 
 
 
 
外曾祖母:(追封)杨王夫人
 
 
 
 
 
 
 
 
 
 
 
成祖文皇帝朱棣
 
 
 
 
 
 
 
 
 
 
 
 
 
 
 
 
 
 
 
 
外祖父:(追封)徐王马公
 
 
 
 
 
 
 
 
 
 
 
 
 
 
母:孝慈高皇后马氏
 
 
 
 
 
 
 
 
 
 
 
 
 
 
 
 
 
外祖母:(追封)徐王夫人郑媪
 
 
 
 
 
 
 
 
 
 
 
 
 
Close
More information 成员, 姓名 ...
成员 姓名 备注
朱元璋太祖高皇帝 原名朱重八
孝慈高皇后马氏 有争议
兄弟 朱标懿文太子 · 朱樉秦愍王 · 朱㭎晋恭王 · 朱橚周定王,初封吴王 · 朱桢楚昭王 · 朱榑齐王 · 朱梓潭王 · 朱杞赵王 · 朱檀鲁荒王 · 朱椿十一蜀献王 · 朱柏十二湘献王 · 朱桂十三代简王,初封豫王 · 朱楧十四肃庄王,初封汉王 · 朱植十五辽简王,初封卫王 · 朱㮵十六庆靖王 · 朱权十七宁献王 · 朱楩十八岷庄王 · 朱橞十九谷王 · 朱松二十韩宪王 · 朱模二十一沈简王 · 朱楹二十二安惠王 · 朱桱二十三唐定王 · 朱栋二十四郢靖王 · 朱㰘二十五伊厉王 · 朱楠二十六
姐妹 临安公主 · 宁国公主 · 崇宁公主 · 安庆公主 · 汝宁公主 · 怀庆公主 · 大名公主 · 福清公主 · 寿春公主 · 十皇女 · 南康公主十一 · 永嘉贞懿公主十二 · 十三皇女 · 含山公主十四 · 汝阳公主十五 · 宝庆公主十六
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徐氏 濠州人,父徐达,母谢氏,1407年薨,寿46岁。明中后期,有明成祖在徐皇后逝世后求娶其妹(或称徐妙锦),其母谢氏拒嫁女伪史。同时期的史学家王世贞已经证伪,现代作者中亦有认为谢夫人拒嫁女是信史
昭献贵妃王氏(苏州人,1420年薨。)、昭懿贵妃张氏[267](父张玉[268]恭献贤妃权氏(朝鲜人,永乐六年贡女)、顺妃任氏[269](朝鲜人,永乐六年贡女)、康靖庄和惠妃崔氏(朝鲜人,永乐六年贡女)[269]昭仪李氏[269](朝鲜人,永乐六年贡女)、婕妤吕氏[269](朝鲜人,永乐六年贡女)、康惠庄淑丽妃韩氏(朝鲜人,永乐十五年贡女,成祖驾崩后,缢死韩氏等16人殉葬)[267]、恭荣美人王氏[269]、昭顺德妃刘氏[267]、康懿顺妃李氏[267]、惠穆顺妃郭氏[269]、贞静顺妃张氏[269](应为仁宗妃)、忠敬昭顺贤妃喻氏[270](1421年薨)、康穆懿恭惠妃吴氏、恭顺荣穆丽妃陈氏、端静恭惠淑妃杨氏[267](或为世宗妃)、恭和荣顺贤妃王氏[269]昭肃靖惠贤妃王氏[269]昭惠恭懿顺妃王氏[269]、惠穆昭敬顺妃钱氏[267]、安顺惠妃龙氏[269](一作尤氏)[267]皇妃黄氏(朝鲜人,永乐十五年贡女)、皇妃郑氏(朝鲜人,永乐八年贡女[271]:20)、景惠美人卢氏[269](一作恭惠美人)[267]庄惠美人(姓氏不详)[267] 李朝实录》第二册记“帝为燕王时,纳于虚出女”。于虚出即朝鲜史料对当时建州女真首领阿哈出的称呼。中国史料中没有相关记载[272]:152

朝鲜王朝方面,有明成祖大肆屠杀、处决自己后宫中的妃嫔、宫女的记载(吕婕妤案、鱼吕之乱)。

Close

子女

朱元璋为燕王宗室命名的二十字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但从朱棣开始至明朝末年位居宗长者只传到第十字“由”,即明熹宗朱由校及明思宗朱由检。而至明末已使用的昭穆则至第十一字“慈”,代表人物有明宪宗益王系朱慈𤆃、明熹宗怀冲太子朱慈燃及明思宗献愍太子朱慈烺。若论至明郑时期,昭穆则至第十三字“怡”,如明宪宗益王系朱怡镐

More information 序, 姓名 ...
姓名 封王 备注
长子 朱高炽 立为皇太子,后即位为明仁宗 仁孝文皇后 生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后即位为明仁宗,洪熙元年六月崩。
次子 朱高煦 汉王 仁孝文皇后 生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

宣德元年(公元一1425年)造反失败被囚后被杀。

三子 朱高燧 赵简王 仁孝文皇后 生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
四子 朱高爔 未封 康穆懿恭惠妃吴氏[273] 生于洪武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274](1392年1月18日-1392年),幼殇。
Close
More information 序, 姓名 ...
姓名 封号 驸马 备注
长女 朱玉英 永安公主 仁孝文皇后 广平侯袁容 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永乐十五年(1417年)薨,年40岁,子袁祯。
次女 永平公主 仁孝文皇后 富阳侯李让 生于洪武十二年(1379年),正统九年(1444年)薨,年65岁,子李茂芳
三女 安成公主 仁孝文皇后 宋琥西宁侯宋晟 生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统八年(1443年)薨,年59岁。
四女 咸宁公主 仁孝文皇后 宋瑛西宁侯宋晟 生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正统五年(1440年)薨,年55岁。
五女 常宁公主 不详 沐昕西平侯沐英 生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永乐六年(1408年)薨,年23岁。
Close

影视作品

电影

以下列出曾饰演“明成祖”的演员,以及剧中演出“明成祖”的电影:

演员 年份 影视作品 备注
王心刚 1987年 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
林威 2007年 永乐恩仇 又名《武僧》

电视剧

以下列出曾饰演“明成祖”的演员,以及剧中演出“明成祖”的电视剧:

演员 年份 影视作品 备注
林国雄 1981年 游侠张三丰 香港丽的电视剧
区伟麟 1987年 大明群英 香港无线电视古装连续剧
尹力 1993年 朱元璋
姜满熙 1996年 龙之泪 韩国KBS大河连续剧
翟乃社 1998年 帝王之旅 中国大陆、台湾合拍
靳德茂 2000年 三少爷的剑
王卫国 2001年 皇朝太医 中国大陆
万弘杰 2002年 大醉侠 古装武打言情剧
万弘杰 2002年 穿越时空的爱恋 中国大陆的第一部穿越剧
寇世勋 2003年 永乐英雄儿女
黄觉 2004年 名扬花鼓
申军谊 2005年 大明天子
孙宁 2005年 大明奇才
唐国强 2006年 大明玉玺 又名《传国玉玺》
王建新 2006年 武当Ⅱ
麦长青 2006年 覆雨翻云
高源 2006年 传奇皇帝朱元璋
宋达民 2006年 神机妙算刘伯温
李庆祥 2006年 画鸟记
钱琳 2006年 朱元璋
李海杰 2007年 铁血男儿 又名《永乐大帝》,新加坡电视剧。
唐国强 2009年 郑和下西洋
于波 2009年 包三姑外传
朱敏瀚
吴诺弘
马德钟
2011年 洪武三十二 吴诺弘饰演童年时期的明成祖
朱敏瀚饰演少年时期的明成祖
马德钟饰演中年时期的明成祖
陈昊 2015年 锦衣夜行
吕良伟 2019年 英雄诀
王学圻 2019年 大明风华
成毅
冯绍峰
2022年 山河月明 成毅饰演少年时期的明成祖
冯绍峰饰演中年时期的明成祖
于荣光 2022年 尚食

纪录片

以下列出曾饰演“明成祖”的演员,以及剧中演出“明成祖”的电视剧:

演员 年份 影视作品 备注
孙宁 2005年 1405郑和下西洋 大型电视纪录片
伟大的旅人郑和 NHK纪录片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