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越南古代的重要政治文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平吴大诰》[注 1](越南语:Bình Ngô đại cáo),越南古代的重要政治文告,作者是越南后黎朝的开国功臣兼文人阮廌,以汉语文言文写成。该文是在明朝占领越南结束时,抗明势力中的黎利已击败明军,取得胜利,为宣示大越国(越南)脱离明朝统治、建立后黎朝的统治而写的。《平吴大诰》全文贯穿著民族情感及去暴安民的思想,既在政治上具有重要含义,亦在文学上有相当成就。在越南后世,《平吴大诰》有“千古雄文”、“第二个独立宣言”等称誉。
《平吴大诰》的写成,与15世纪初期的越南政局有关。1407年,中国明朝率军南下,攻灭越南的胡朝。明军将领张辅发表平南露布[1]、明成祖皇帝颁下诏书[2],宣称已占据越南,并要进行直辖统治。其后,越人的反抗行动此起彼落,特别是来自蓝山(在今清化省)的黎利(即后黎太祖)最具影响力,并于1427年击退明军。
当明军在1428年农历十二月十七日(西历1月3日)[3]撤退后,黎利便发表由阮廌所写的《平吴大诰》,宣布大越国(越南)在黎利的领导下,脱离明朝的统治而独立。[4]
《平吴大诰》的内容,主要为突出黎利军队与中国明朝之间的战争,以及黎利带领大越国独立的合理性。在全文一开始,就提出“仁义之举,要在安民,吊伐之师,莫先去暴”的除暴安民思想。继而提出“惟我大越之国,实为文献之邦,山川之封域既殊,南北之风俗亦异”,以彰显越人独立行动的合理性。
随后,文章大部份的篇幅均述及中越间的交战史,先略述吴权击败南汉、李宋之战、蒙越战争当中越人的战绩,继而提到明朝占领大越国后“连兵结衅”的乱亡时期,历数明人在当地所作的劣行。不过后来黎利“奋迹蓝山”,积极进行抗明行动,“发愤忘食,每研谈韬略之书,即古验今,细推究兴亡之理,图回之志,寤寐不忘”,经过一段拼搏后,黎利势力先后于崒洞之役(崒洞又作𡨧洞)及支棱之役里取得决定性的军事胜利。结果,明朝政府决定撤兵,黎利势力亦愿意与明军“修好有诚”。
最后,文中提到黎利势力为大越国争取到独立复国,实为功劳殊钜,“社稷以之尊安,山川以之改观,乾坤既否而复泰,日月既晦而复明。于以开万世太平之基,于以雪千古无穷之耻”,所以要在这个历史时刻,“诞布维新之诰,布告遐迩,咸使闻知”。[5]
据中国学者王晓平的分析,本文有以下的特别之处。
越南后世对《平吴大诰》有相当高的评价。1970年代,越共学者提出该文是越南民族的“第二个独立宣言”[7],是“一首举世无双的英雄歌,是一幅天才的、生动的图画,它忠实地描绘出一个正在奋起的、决心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并为我国(指越南)历史写下最光辉一页的英雄民族的形象。这部作品还概括地总结了历史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以及在抗战中得到高度发扬的民族的高贵品质,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独立自由的意志、英勇不屈的传统和人道主义的精神。”[8]
在中国,《平吴大诰》曾遭到批评,如清人徐延旭在其著作《越南辑辂》里提到黎利势力建政后“于其国作《平吴大诰》,宣示其民,语尤悖逆”。[9]到现代,学术界出现肯定《平吴大诰》重要性的论调,例如学者郁龙余、孟昭毅等的《东方文学史》中,提到该文的意义:“《平吴大诰》是他(阮廌)代表黎利写的布告越南全国百姓的开国文献,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被誉为‘千古雄文’”。[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