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民国国军

中華民國的國家武裝力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民國國軍
Remove ads

中华民国国军,简称国军[a],是中华民国军队,由总统统帅,国防部管辖。当今作为台澎金马的主要防卫力量,主要由陆军海军空军等三大军种组成,战时可纳入海巡警察等执法机关为辅助战力。

事实速览 中华民国国军, 建立 ...


事实速览 繁体字, 标音 ...

全盛时期,1953年至1955年之间,约有军人68万至70万,不包括另外驻台美军7,000人。1990年代后,中华民国国军实施精实案精进案精粹案,并大规模裁军,总兵力由60万人精简至21.5万人,将海军陆战队戍守之东沙岛南沙太平岛交予海巡管理。虽然海洋委员会海巡署不是国军下辖单位,但少部分军人会被分发或借调到海巡服务。截至目前,常备部队18万9,836人[6],学生、入伍、受训、住院调疗及留职停薪1万9千人,以及文职、聘雇8千人,共21万5千人[7];列管退伍8年后备军人共有38万4,000人,其中31万7,000人为义务役,6万7,000人为志愿役[8];列管后备军人238万人[9],在2017年世界50大军事支出国家排名20名,也在2025年全球军力排名第22名[10],辖区面积(领土+领海)约96,187平方公里。在此之前,中华民国是采用征兵制,服役役期2年。而军官采志愿制为主,仅招收少部分义务役男子,国家办有预官考试,招考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役男,通过考试录取为预备军官者,在受训结束后,授予少尉军官阶级。士官国家办有预士考试,招考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役男,通过考试录取为预备士官者,在受训结束后,授予下士士官阶级。随着时代演进,服役役期被缩短。直至2017年,志愿役与义务役并用制成为全体士官兵所依循的兵役制度,逐渐走向征兵募兵双轨制[11]。201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募兵制,非志愿役而达到役龄的常备役男性则改服4个月军事训练役(训期改前5周新兵基本训,后11周初级至中级专长训,无须下部队,可自愿到外岛受训)[12]。退伍后将不定期进行教育召集一开始为期5天,中华民国国防部因海峡两岸局势紧张改为14天。2022年12月27日,由三军统帅蔡英文总统召开“强化全民国防兵力结构调整方案”记者会,正式公告役期回归至1年,于2024年1月1日起,将征集包含2005年(民国94年)次及以后役男入营服役,并确立志愿役与义务役双轨并行的战力,区分主战/守备/民防/后备的全民国防体系(其中义务役被归类至守备)。

Thumb
陆海空军军官士官官等官阶与公务人员职等对照表
Thumb
后备军人转任教职员军职年资比叙表
Thumb
志愿役现役军人薪俸表(中华民国97年1月16日总统令华总一义字第09700002541号制定公布)
Thumb
现役军人专业加给表(111年)
Thumb
现役军人主管职务加给表(111年)
Thumb
军训教官主管职务加给表(107年)
Thumb
高级中等学校军训教官专业加给表(111年)
Thumb
大专院校军训教官专业加给表(111年)
Thumb
教育部国民及学前教育署暨直辖市政府教育局,军文通用职缺军职人员专业加给标准表(107年)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图为国民革命军之总司令印信

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各地革命党人与新军纷纷起义响应宣布脱离清朝政府寻求独立并承认中华民国政府。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作为当时领导民国的中央,革命军纷纷归附中华民国政府的统领,中华民国军队因此而诞生。同年清帝逊位,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成为总统,北京临时政府成立,由袁世凯所统领的北洋军势力因此也归附中华民国军队的旗下。经过选举立宪后,北洋政府正式掌权中华民国,其治下军队成为当时中国武装力量,即北洋军

1925年,中国国民党师法苏联共产党的“以党建校,以校领军”模式,并参考苏联军事制度创设国民革命军。早期,国民革命军的将领和军官由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创设的黄埔军校培养训练,军队亦效忠中国国民党,为北伐对日抗战国共内战的国民政府军事主力。

后来制宪国民大会于1946年通过之《中华民国宪法》第十三章规定,全国陆海空军须超出个人、地域及党派关系以外,效忠国家,爱护人民。贯彻军队国家化之普世民主原则。与此类似的名称还有同样简称为“国军”(更多情况下简称为“革命军”[13])的国民革命军,因其为国民政府所属军队(当时的国民政府是由中国国民党执政领导),故在1947年行宪后交由中华民国政府管辖,改名为“中华民国国军”[14]。1948年5月20日正式由总统兼任三军统帅。

Remove ads

国军行动历史

以下是与中华民国国军直接相关的战争与战役。

北伐战争

讨逆战争

剿匪战争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国军军事组织及兵力调整规划案

Thumb
中华民国陆军步兵302旅新兵入伍
Thumb
中华民国陆军花东防卫指挥部士兵
Thumb
中华民国三军仪队暨三军军乐队
  • 1956年,义务役役期陆军2年,海军、空军3年。
  • 1969年12月嘉禾案实行,陆军废团改旅。
  • 1977年,义务役役期陆军、海军、空军皆为3年。
  • 1987年,义务役役期陆军、海军、空军皆缩短为2年、唯海军陆战队维持3年役期。
  • 1990年7月1日,中华民国国防部宣布国军部队义务役役期不分军种,服役时间统一为两年。
  • 1997年7月1日,精实案正式实行。
  • 精进案
    • 2001年推动精实案第一阶段
    • 以征兵年份缩短为主的第一阶段精实案结束后,国军部队总兵力剩下38万,与精实案正式推行前之60万相差甚大,以海军陆战队为例,其兵力即由3万9千人裁减至1万5千人。
    • 2001年-2008年推动精实案第二阶段
      • 2000年1月1日起,实施义务役役期缩短1年10个月。
      • 2000年8月1日起,除义务役外,首次征集替代役
      • 2004年1月1日起,实施义务役役期缩短为1年8个月[15]
      • 2005年7月1日起,实施义务役役期缩短为1年6个月[16]
      • 2006年1月1日起,实施义务役役期缩短为1年4个月[17][18]
      • 2007年7月1日起,实施义务役役期缩短为1年2个月[19],已经扩大实施志愿役兵役招募制度。
      • 200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底,实施义务役役期缩短为1年,持续扩大实施志愿役兵役招募制度。[20]
    • 第二波精实案到,国军部队总兵力27万5千人:军官5万5千人、士官11万与士兵11万,并扩大招募志愿役士兵,后备司令降为中将阶级。
    • 各军种编制:目前实施第二阶段精实案国军部队总兵力27万,陆军部队18万、海军部队4万、空军部队3.5万、宪兵部队1.5万;后备军人大约350万人。士官兵采行征兵制、募兵制并行,士官长、军官(除少部分考选义务役军官外)则采募兵制。19至36岁国民需服兵役1年,每年约征兵174,173人(2008年)。平时由陆军(含特战(伞兵)、宪兵)、海军(含海军陆战队)、空军、组成,战时可纳入海岸巡防署、警政署等司法警力和后备军人辅助战力。
    • 2009年-2013年推动精实案第三阶段
    • 2010年第三阶段以帮助募兵国军部队要裁军到21万5千人,国家财力才能负担:军官4万人、士官8万人、士兵8万人。计划裁撤7万5千人的军人,调整后国军总兵力20万,裁撤单位:联合后勤司令部。
  • 精粹案
    • 2012年-2015年:计划性裁并后备司令部联勤司令部宪兵司令部,其中后备司令部与宪兵司令部改编为后备、宪兵指挥部,联勤司令部整并为陆军后勤指挥部。
    • 2012年11月28日国防部组织法修法通过,国防部辖下局长副局长,武官(将军)文职并用,未来高等公务人员也可担任国防部辖下军医、主计主管。
    • 2013年1月1日:出生于民国83年次(1994年)起的男性年轻人须受4个月常备兵役军事训练,结训后以后备军人纳编。[21]替代役体位者将只受15天的军事训练,犹如补充兵。
    • 2014年,时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严明宣布海军陆战队未来将并入陆军,引发时任中华民国海军司令陈永康上将与社会各界反对,更是爆发退伍军人包围国防部的抗议活动。
    • 总统马英九宣示不裁撤陆战队和宪兵单位,提出勇固案自21.5万人继续精简至17万-19万人之间,约精简三万名左右的兵力,后于2015年停止实施勇固案。
Thumb
前总统马英九出席“推动募兵政策暨人才招募宣导活动”
  • 勇固案 替代方案
    • 2017年统计,国军部队:军官3万6千人、士官7万3千人、士兵7万7千人,总兵力约18万6千人。2018年、含“末代义务役”陆军第2225梯、海军第735梯、空军第892梯、海军陆战队第811梯,1万1千余名在内,国军部队作战兵力(不含文教职、军校学生及聘雇员)将维持在17万3千人。
    • 2018年:开始实施全募兵制度,另行替代役及四个月军事训练役,国军部队作战兵力(不含文教职、军校学生及聘雇员)将维持在18万8千人。
    • 2018年、末代义务役于此年12月26日前,全数退伍。各军种末代义务役官兵及(梯次)分别为陆军299人(第2225梯次)、海军39人(第735梯次)、空军33人(第892梯次)、海军陆战队41人(第811梯次),共计412人;海军陆战队第811梯次在12月26日最晚退伍,义务役于2018年12月26日正式告终。
    • 2022年:国军总员额包括军官3万6,232人、士官8万9,706人、士兵4万4,127人[22]。4个月军事训练役男,每年约8万余人。
    • 2023年:国军总员额包括军官有3万6,710人、士官8万9,801人、士兵4万4,911人,计官士兵17万1,422人;另有学生1万1,971人、文(教)职110人、聘雇5,242人、驻外人员97人[23]。4个月军事训练役男,每年约8万余人。
  • 强化全民国防兵力结构调整方案
    • 2022年12月27日:总统蔡英文宣布,民国94年次(2005年)以后出生役男,役期恢复一年,并从2024年开始实施。2024年,4个月军事训练役男约6万9,500人,1年役男约9,100人[24]
Remove ads

军种

中华民国陆军

Thumb
现任中华民国陆军司令吕坤修二级上将
Thumb
中华民国陆军司令部组织架构图

中华民国陆军始建于1924年,由孙中山广州建立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并建立属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正规陆军。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之后,陆军军官学校校本部迁往高雄县凤山市(今高雄市凤山区)黄埔校区。陆军部队为捍卫国家领土及主权之完整,平时以戍守中华民国台湾本岛、外岛要点,从事基本战力与应变作战能力训练为主,及依状况协力维护重要基地厂、库设施安全,适切支援地区重大灾害防救工作;战时联合海军、空军,遂行联合作战,击灭进犯敌军。陆军新训所受的训练为陆军步枪兵,新训中心有新竹关西、苗栗头份斗焕坪、台中成功岭、嘉义中坑、台南官田、台南大内、新中、屏东龙泉、宜兰金六结与花莲北埔。海巡署中部分成员由陆军出身,进入海巡署后仍然属于军人身份。

  • 战斗官科、战斗兵科:步兵、炮兵、装甲兵、航空。
  • 战斗支援官科、战斗支援兵科:工兵、测量、通信、化学、政战、运输。
  • 勤务支援官科、勤务支援兵科:兵工、军医、军法、经理、行政、财务。
  • 备注:陆军仪队为步兵兵科、陆军乐队为行政官科
  • 士兵、将官不分兵科、官科,所以着迷彩服或军服时均以阶级显示,士官士官长少尉上校间的军官均有兵科分别。
Remove ads

中华民国海军

Thumb
现任中华民国海军司令唐华二级上将
Thumb
中华民国海军司令部组织架构图
Thumb
中华民国海军国造成功级巡防舰

清朝海军在教育时期甚早吸收西方思想,因此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当时清廷海军大多认同辛亥革命理念,并加入了中华民国海军的行列。但是在中华民国早期因军阀割据的原因,海军建军脚步始终缓慢,加上海军内部也因支持军阀不同以及训练来源差异衍生出多个派系(系、青岛系、东北系、电雷系),其中马尾海军学校的闽系因成立历史悠久,加上支持中国国民党因此在抗日战争前始终为最大海军派系,各系间彼此间因争夺中国海军的主导权始终明争暗斗;直到抗日战争日本将中国海军近乎全灭,国民政府得以整顿既有势力。1946年,以“四海一家”为口号的海军军官学校上海成立。中华民国政府后,海军军官学校迁至高雄市左营区

组织架构

国防部海军司令部,负责办理海军军事事务的规划、督导及执行。下辖政治作战室、督察室、人事军务处、军事情报处、战备训练处、后勤处、计划处、战斗系统处、主计处等幕僚部门。[25]

海军舰艇兵有自己专属的新兵训练中心,全名“海军新兵训练中心”,位于高雄市左营区,而海军陆战队则由海军陆战队新兵训练中心受训,位于台湾省屏东县内埔乡的龙泉营区,是目前中华民国唯一的海军陆战队新训中心。海军陆战队的志愿役军官,如果是军校毕业的,大都毕业于陆军军官学校,少数毕业于海军军官学校。一些海军舰艇兵和海军陆战队成员会分发至海巡署服务,也与陆军相同,分发后仍然属于军人身份。

海军舰艇
兵科

中华民国海军与大多数国家一样,有分为海军舰艇兵与海军陆战队。中华民国海军分为海军舰艇兵及海军陆战队(简称陆战队),海军舰艇兵平时执行海上侦巡、外岛运补与护航等任务;战时反制敌人海上封锁与水面截击,联合陆、空军遂行联合作战。海军陆战队平时执行海军基地防卫、戍守指定外岛;战时依令遂行作战。

Thumb
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两栖侦搜大队(通称:陆战蛙人)
Remove ads

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

中华民国空军

Thumb
现任中华民国空军司令郑荣丰二级上将
Thumb
中华民国空军司令部组织架构图
Thumb
中华民国空军所使用的中华民国国造F-CK-1经国号战斗机

1920年,孙中山首先于广州大沙头成立航空局,但由于唐继尧等西南军阀分裂,后来瓦解。1929年,蒋中正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成立航空班。1931年,迁至杭州笕桥扩编,次年成立航空学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陆军航空队空袭杭州,在空军拦截机第四与第五大队的迎击下痛击日军,此即八一四空战的由来。1950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空军军官学校迁往高雄县冈山镇(今高雄市冈山区)。

空军在平时警戒监视台湾周边的空中区域,对进入领空内的飞行进行辨识与引导的工作,必要的时候采取对驱离的措施。另有防空部下辖之防空导弹营、连负责台海一线之防空警备及防炮营负责空军机场的防空任务,以外购的天兵系统搭配麻雀导弹欧瑞康GDF双管高射炮等为主力。

空军没有兵科分别,只有专长区分。

组织架构

国防部空军司令部,负责办理空军军事事务的规划、督导及执行。下辖政治作战室、督察长室、人事军务处、军事情报处、战备训练处、后勤处、计划处、通信电子资讯处、主计处等幕僚部门。 [25]

空军军备

现役机队“二代机”是中华民国空军于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在美国技术支援下自行研制,或向美国、法国购买,以取代老旧战机或提升空中预警能力的一批军用航空器;其中构成当前中华民国空军空中优势作战主力的F-CK-1(IDF)、F-16战隼战斗机幻象2000-5等三型战斗机,在喷射战斗机发展史的分类上属于第四代战机

中华民国空军防空暨导弹指挥部

中华民国宪兵

现任指挥官郑祯祥陆军中将

Thumb
中华民国宪兵于台北街道协助巡逻治安中

中华民国宪兵肇建于1914年,孙中山广州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基于警卫及纠察军纪需要而创设。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宪兵勤务令》,律定宪兵主掌军事警察,兼任行政警察与司法警察;同日,军政部公布《宪兵服务章程》,确立宪兵制度,明定宪兵职掌。1936年,创设宪兵学校南京。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的1953年,宪兵学校在台复校台湾省台北县三重镇(今新北市三重区),后于1970年迁至台湾省台北县五股乡(今新北市五股区)至今,宪兵训练中心则设于台湾省台北县林口乡(今新北市林口区)。

宪兵属于陆军之兵科,所以军种为陆军,但因拥有警察权,所以拥有自己的指挥部及编制等等,不受陆军司令部管辖,直属国防部。宪兵身兼军、司法警察身份,负责维护社会治安,执行军法,维持军队纪律,维护正、副元首安全,卫戍首都、重要政府机关、机场及军事基地,执行反恐任务,平时可支援中华民国警察维护治安,战时亦可成为战斗及后勤支援部队。宪兵以军种区分为陆军之兵科(所有人员由陆军受训并拨交,但指挥独立,不受陆军管辖),宪兵司令部直属中华民国国防部,是一个独立的战斗及后勤支援部队,其地位类似于古代之禁卫军。依国防部精粹案,宪兵司令部已改为指挥部,隶国防部直属单位,总员额目前为1万3,000多人[26]。由于新兵进入陆军新训中心后由宪兵指挥部挑选合适人才,在陆军新训中心结训后去宪兵训练中心受训专长教育,受训完毕后分发至地区宪兵所属单位。 2014年3月10日宪兵指挥部指挥官吴应平表示精粹案结束后,宪兵总兵力裁到剩5,502人[27]

Remove ads

跨军种兵科

有些兵科横跨各军种,例如政战,陆军里有政战,海军里也有政战,空军里也有政战,因此此处将这些兵科一并列出:通信兵政战军法军医行政财务

规划、战略

  • 1949至1972年:攻势作战时期;以“反攻大陆”为主。
  • 1972至1979年:攻守一体时期;以“自主防御”为主,反攻大陆为辅。
  • 1979至2001年:守势防卫时期;以“防御固守”为主,同时吓阻共军。
  • 2001至2008年:攻势防卫时期;以“防御固守”为主,并以决战境外为辅,选择有利海、空域,逐次阻歼来犯敌军,确保国土安全。(第二次总统直选)
  • 2008至2017年:守势防卫时期;以“防御固守,有效吓阻”为主,采被动守势吓阻,不主动攻击共军。
  • 2017年后:守势防卫时期;以“防御固守,重层吓阻”为主,国军开始加入主动防御的策略,在敌军攻击前可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并将防御圈外扩至1千公里甚至涵盖中国大陆沿岸。运用重层吓阻与主动防御手段,达成防卫固守之目的,并以不对称作战思维,吓阻共军不致轻启战端。

相关法律

誓词

陆海空军军官士官服役条例施行细则第 63 条 (民国 107 年 06 月 28 日):[28]

军衔

中华民国国军的军官、士官分别在其官阶前冠以其所属军种,陆军军官(校官、尉官)、士官及海军军官(校官、尉官)、士官在军种后需再加官科,例如:陆军步兵上校、海军财务少校、空军中尉、陆军装甲兵上士、海军气象下士等[29]。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后,陆续取消了准尉特级上将及增加士官长等级,沿用1949年之前的制度。1956年制定《陆海空军军官任官条例》,统一三军官制,废除准将阶级,不再区分军官、军佐,军士改称士官,增设士官长军士长)阶级[30],也因为“士官”一词系国民政府迁台后才改用,故至今中国人民解放军仍然使用“军士”一词[来源请求]。另,日文“士官”一词,即是中文“军官”之意。 1980年制定《陆海空军军官士官任官条例》,废除准尉阶级[31]。2000年废除特级上将[32]。国民政府迁台后,只有下列几种职位的将领晋任一级上将:为数最多的是职掌国军军令权责的参谋总长,1972年以后,只有担任此职位的将领能晋升一级上将。其次是位崇但无权责的总统府战略顾问。其他还有总统府参军长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等。2013年起,因应《国防部参谋本部组织法》修正实施,参谋总长在承平时期无晋升一级上将,仅以二级上将任官。

兵籍号码

1966年起,以征兵方式进入中华民国国军服役的役男,均依照《兵籍规则》统编兵籍号码。该规则规定征兵届龄男子,由所在户政机关,于役男身家调查时,即依《兵籍编号要领》规则,统编兵籍号码以利编管。该兵籍号码第一码,大部分依照户籍地所在县市,分为“天地玄黄宇宙”(引用自千字文)等六大区域(根据实务经验,应为“天地玄黄宇金马宙”,共八种)。例如:兵籍编号为宇123456之中华民国国军,该官士兵户籍可推知设于台北市;而兵籍编号为黄123456者,户籍则可推知设于花莲县或台东县。[33]

1999年,中华民国《兵籍号码》取用国民身份证所列之编号号码,不另设号。至此,“天地玄黄宇宙”为首的兵籍号码编号要领正式取消。惟1999年前服役之中华民国后备军人及特殊场所役男(如慈湖卫兵)仍沿用该兵籍号码。[34]

军事活动

演习

汉光演习为中华民国国军以反登陆演练为主的中华民国全国性实兵防卫作战军事演习假想敌一般认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汉光演习于1984年(民国73年总统蒋经国任内)首度举行,代号为“汉光一号演习”,并由时任参谋总长郝柏村一级上将主持;之后年年举行,仅号次有所更动。

阅兵

大陆时期

Thumb
抗日战争中头戴德国式军盔的国民革命军官兵

台湾时期

Thumb
1966年10月10日,担任大阅官的总统蒋中正台北主持双十国庆阅兵大典

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初期,国庆日曾经年年阅兵,直到1964年因发生国军战机坠毁意外加上总统蒋中正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如以往而取消[35],1975年恢复[36]。1991年为最后一次大型举行[37]

中华民国自1949年迄今历次国庆阅兵一览表
更多信息 年份, 代号 ...

海外军事行动

敦睦远航训练支队

中华民国海军敦睦远航训练支队,简称敦睦支队,又称敦睦舰队,是中华民国海军每年度例行性的任务性编组支队,最主要目的是远洋航行训练,提供各军校正期班学生于四年级下学期的实习课程开设,次要目的为军事外交,由少将舰队长代表中华民国总统与全体中华民国国军官兵访问各邦交国正副元首、且模拟于邦交国战争时协助撤离当地侨民

物资援助大韩民国

朝鲜战争期间,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曾多次提议派国军前往朝鲜半岛参战,获得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支持,但遭到联合国、美国和韩国总统李承晚反对,然而中华民国仍有进行物资援助[38][39]

中华民国驻越军事顾问团

中华民国驻越军事顾问团(英语:Republic of China Military Advisory Group, Vietnam),于1960年-1975年间,因应越南战争派驻在越南共和国(南越)的军事支援团,属于中华民国援越单位[40]其中之一。军援越南可概分为四阶段:“奎山军官团”、“军事顾问团”、“驻越军援团”及“建设顾问团”,对越军事援助之内容,可概分为政战布建与训练、武装配备与制造、海军勤务支援、空军勤务援助,以及特战部队。

大漠计划

大漠计划中华民国空军从1979年开始每年派遣近百名现役飞行员地勤人员以沙特阿拉伯皇家空军军人的身份军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北也门)的秘密计划,直到1990年也门统一才结束,中华民国空军共在12年中派出700多位人员。[41][42][43]沙特阿拉伯及也门称此案为和平钟计划(Peace Bell Program)。

参考文献

备注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