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道
香港道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道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葵
1960年代香港政府在葵涌醉酒灣興建葵涌貨櫃碼頭,葵涌道應運而生,由剛通車的荔枝角大橋和呈祥道以連接原有葵涌北部,以青山公路-葵涌段及昌榮路交界為終點。由於葵涌道南段是沿當時未填海的海岸線而建,所以定線有點彎曲。另外為連接醉酒灣新填海地上的葵芳及葵興兩區,葵涌道亦於連接荃灣路後進入新填海區,成為該區通往九龍及荃灣的主要道路。為方便車輛能暢通無阻地通過葵涌道,葵芳至葵興之間設有一條雙線行車的高架道路以避開交通燈和迴旋處,荔枝角至葵芳段則以接近快速公路標準設計,以立交道取代傳統交通燈。1974年香港政府規劃4號幹線(即現今的5號幹線),將荔枝角至荃灣路一段葵涌道納入幹線的範圍,成為連接新界西、城門隧道及九龍西的一條主要道路,現美孚新邨往來新界東北車輛改用尖山和沙田嶺隧道。另外葵涌道在通車前一度名為荔荃道[1],但在通車前已更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