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日本學校在放學後的團體活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部活動(日語:部活動/ぶかつどう),簡稱部活(日語:部活/ぶかつ),是日本學校在放學後的團體活動,主要由教職員指導在體育或文化、學習方面有共同興趣的學生進行。作為學校教育活動的一環,部活廣泛存在於從小學到大學(或專門學校)的各個教育階段,尤以中學教育為甚。部活有時也指類似的學校外活動(企業隊等),這部分內容以及類似「部活動」的詞語將在後文詳述。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16年12月1日) |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16年12月) |
社團活動(クラブ活動)、小組活動(サークル活動)兩詞與部活動類似,三者經常作為同義語使用,惟本文記述的部活動是學校教育活動一環的概念。部活可分為「運動部」和「文化部」兩大類。
「部活動」一詞為眾多學校所用,除企業隊等例外情況外,指的都是一種學校教育活動(下文闡述教育上的詳細定義)。「社團活動」泛指同好者在指導者指導下進行的活動,具有自發性、互助性和學習性。該詞曾是日本學習指導要領中的用語,但隨著上述要領改訂,社團活動一詞分別於2002年和2003年在初中與高中的學習指導要領中消失(後述)。「小組活動」主要指大學內以深化交流為目的進行的活動,也包括進行前兩詞所不包含活動的團體(男女交流、政治思想集會等)。
部活及類似活動的名稱在日本的歷史上時有變化。明治20年代的舊制中學校曾有校友會、學友會、同窗會和其他學校各自的名稱,這些名稱的含義沒有明確區別[1],學生會和校友會的活動也沒有差異[2]。近代教育普及前的日本存在一些被認為類似於現代部活動的組織,如近代的若者組、若連中、若眾組,但它們與部活沒有直接關係。
部活可分為「運動部」和「文化部」兩大類。運動部的部活包括傳統武藝在內所有體育運動,文化部則指除此之外的部活(參見下文主要部活列表)。然而,部活中也存在難以以運動部或文化部區分的類型(應援團等)。除運動部、文化部分類以外,根據學校和地區不同,也有將放送部分入總務部等其他分類法。[註 1][註 2]
部活包含運動(棒球、足球)、藝術與娛樂(管樂、美術、書道、圍棋象棋)、學術(文學、科學)、技術(編程)等多方面活動(參見下文主要部活列表)。運動部較為盛行,其人數在初中和高中分別是文化部人數的3.7和2.5倍[3]。學校和教師不會直接指定活動內容,但就現狀而言,指導教師可以對活動內容進行較強幹涉。
2007年的調查顯示日本有9成初中生、8成高中生參加部活[3],這些部活的成員稱為「部員」。部員主要由該部活所在學校的學生構成,一般不限年級。
高年級部員可被分配部長、副部長等職位,但對面臨考試或就業的學生一般不會有硬性要求。規模較大的運動部通常有經理(負責會計和計分工作,與英語詞源manager意思不同。)一職。也有不參加部活的在編部員,這類部員稱為幽靈部員。部活的指導者稱為「顧問」,主要由教職員擔任,且存在於所有部活。顧問可能積極參與部活,也可能對其放任不管。教練和指導員也可能請校外人士擔任。因畢業而退出部活的人稱為OB或OG,他們可以組織「OB會」「OG會」(如「○○高等學校○○部OB會」)。
多數部活中存在明確的前輩後輩關係,這種關係以所在年級和年齡判斷,後輩需要服從前輩的安排,這與日本根深蒂固的年功序列思考方式以及部活的歷史關聯較深。在運動部和文化部方面,男女呈現出不同的偏好。積極參與文化部活動的初中女生是男生的4倍以上,高中則是3倍[3]。不少運動部存在對男女的區別,即使是同一項目也會根據男女分為兩個不同的部,但男子運動部有時會請女生當經理。文化部下的管樂部等有時也會區分男女。部活中存在的男女區別已引發了一些問題[4]。
沒有在校部員的部活將面臨廢止的命運,部員若希望部活繼續存在,則需要招募新生。招新的形式包括在入學儀式上發放傳單,在學校安排的時間進行活動展示等,想加入的新生需要遞交入部申請(入部届)。為監督學生,校方通常會要求入部申請需向學校提交,而不是直接提交至相應的部。此外,校方可能在處理入部申請時調整各部活動的人數[5]。招新過後,各部通常會舉行盛大的歡迎會歡迎新生加入。畢業前年級的學生由於面臨考試或就業等壓力,通常會控制自己的部活參與。畢業是退出部活的主要原因,非因畢業而退出的成員需要在退出時提交退部申請(退部届)。
新成立一個部(就現狀而言)需要得到學校和學生會等的批准,相應指導主要落在活動部員人數和活動內容方面,目的是為確保滿足建立要求。未能滿足要求的准組織可稱為同好會、愛好會等。部活因申請而廢止的情況較為罕見,一般都是隨著部員減少而自然消失。有時學校也會因部員的負面事件而停止承認某一部活,並將其廢部。
活動場所由學校無償提供[來源請求](滑雪部等例外),包括校內的房間、運動場和體育館。其中提供的房間稱為部室,主要位於空教室以及包含眾多部室的專用部室棟。部室通常較小,一般只有10平方米至30平方米左右[來源請求]。除用作活動場所以外,部室也可作為存放部活必要備品的倉庫和更衣室使用。茶道部等部在校內外都有特殊的活動場所,練習場則通常為數個部所共用。部室和活動場所會優先分配給人員和成果多的社團。為在校外進行集訓、比賽、發表會等活動,有時也會借用校外的運動設施、展覽會場、音樂廳或其他學校的設施。
活動主要在放學後進行,時間集中在下午3時-6時左右。平均活動時間1天約有100分鐘,實際上一次活動的時間比這更長[6]。調查顯示,1-2成的學生、教師和監護人認為運動部最大的問題便是「活動時間太多」[5]。早晨和午休時也可能進行部活,稱為朝練習、朝練等,天文部等的活動時間則可能在夜間。除大學外,顧問在活動時間中均負有常駐並監督的責任。學生在監督時間外的自主性活動有自主練習、自主練等稱呼。部活頻率各有不同,運動部的活動比文化部更頻繁,前者的部活中每周活動6天的最多[5]。體育系中有4成在暑假期間也每日進行部活[7]。
部員通常在一定的目標(例如地區大會冠軍)下進行活動,清潔和運營等也由部員進行。雖然部活屬於課外活動,但取得的成果會受學校關注,可以影響內申書的記載並左右升學情況。部活的成果有的可成為足夠記入簡歷的成績,還可能被學校或地方用直幅、獎狀等方式表彰。
活動費稱為「部費」,除向部員徵收外,也有校方的補助金等補助。補助金按人數和成績確定,不由學校直接發放,而是通過學生會等學生自治組織分配。OB或OG也可能在活動資金和備品方面提供援助。主要支出有消費品和備品的購買、活動場所的使用費和大會參加費等。一般而言,活動場所特殊,亦或是大量使用樂器和器械的部活所用部費較高。
截至2016年[update],日本文部科學省把部活歸入學校教育範疇,並將其作為教育課程外的學校教育看待。部活原本是學生的自主性活動,考慮到其曾作為軍國主義教育手段使用的歷史,自主性本應更受重視。然而現在的部活每日都在學校進行,不僅主要由教師指導,還曾列入必修課。比起部活本身及其效果的明顯性,部活的定義、意義和運營方法沒有那麼清晰,名稱亦有變化,關於部活的持續性統計和調查研究也較為缺乏[8]。
日本最新的學習指導要領(平成27年,2015年)中表述如下:
學生自主、自發參加的部活動可讓學生親近體育、文化和科學,有助於提高學習熱情、培養責任感和團結意識。作為學校教育的一環,安排時需要留意其與教育課程的關聯。運營上需要結合地區和學校實際情況,取得當地民眾的支持,以及社會教育設施、相關團體等各種團體的合作。[註 3]
在學習指導要領正文中,關於部活的陳述只有這一節。中學校學習指導要領(初中)和高等學校學習指導要領(高中)中關於部活的表述完全相同,但小學校學習指導要領中沒有相應記述。
日本的小學等初等教育階段將社團活動(正規教育課程的一種,與作為課外活動的「部活動」不同)列為必修,屬於學習指導要領中所述特別活動的一個領域。社團可以由學校獨自設置,也可以是幾個學校合作設立。必修社團活動外的自主、自發性活動可稱為「課外社團」(課外クラブ)或「選修社團」(選択クラブ)。「學校社團」(学校のクラブ)和「地區社團」(地域のクラブ)間通常難以明確區分。
初中和高中等中等教育階段的部活現在是一種自主的課外活動,但以前曾作為必修出現。1971年的學習指導要領開始將「社團活動」(與作為課外活動的「部活動」不同)列為必修,且教學實踐中與部活無甚區別。1992年的學習指導要領指出「參加部活可以替換『社團活動』的課程學習」,部活隨之成為必修科目。2002年的學習指導要領廢除了「社團活動」,部活不再要求必修。現在作為課外活動一環的部活由各校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自主、自發地參加[9]。
大學、短期大學、高等專門學校等高等教育階段,學校較少干預部活等各種活動,部活沒有明確的定義,大學教師也基本不會指導部活。這個階段也有稱為小組活動或校際(一般略稱インカレ)的跨院校活動以及其他一些活動。高校內活動一般屬於學校學生自治會下的體育會和文化會等自治組織,但也有不屬於這些組織的活動。
1871年,明治政府公布「學制」,近代學校開始在日本出現。招聘外國人教師、留學生、回國工程師將歐美運動帶入日本[10],部活開始發端。當時中等學校以上的學生對此展現出濃厚興趣,同好間組建了各種社團,例如「慶應3年(1867年),英國僑民在橫濱海岸成立駁船俱樂部,舉行的賽艇活動瞬間在學生內部傳開。明治10年(1877年)左右,隅田川、品川灣、大阪灣等地都有學生同好社團進行划船運動」[11]。這段時期組建的社團(慶應義塾1873年成立的「三田演說會」和札幌農學校的「遊戲會」等)被部分觀點視為「校友會」的起源[12]。外來的運動和文化在這段時期可稱作一種地位象徵,只在部分精英集團內傳播[13]。
從1879年公布的「教育令」開始,日本學校制度多次發生改變。經過日式改良的傳入運動從高校開始傳播,對抗賽、聯賽等比賽也開始出現[14],畢業於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的教師將這些運動傳向了全日本的初高中和高等女學校。這段時期的活動更偏向愛好、友誼的範圍,教師亦有享受活動的樂趣[14]。文化部的各個活動也在此時開始出現。大日本帝國憲法於1889年頒布,次年又發布了教育敕語,日本近代教育制度逐漸成型。學生的自主活動隨之增加,一時間成立了眾多不同社團[14],統管這些社團的「校友會」和「學友會」等組織隨後出現[14]。初等、中等、高等教育階段的運動部對抗賽逐漸盛行並受到大眾關注。受明治末期日俄戰爭的影響[15],對抗賽激起了學生的對抗意識,活動逐漸由娛樂性變為競技性[16]。
以東京府尋常中學校(現日比谷高校)為例,「明治23年(1890年)建立了全校一體的『學友會』。學友會由校長作為會長,工作範圍隨時間擴大,包括組織修學旅行,設立擊劍部,舉行運動會,開設游泳部,設立茶話會,划艇部賽艇,發行學友會雜誌等。翌年24年(1891年)成立茶話會、雜誌部、擊劍部、划艇部、運動部、游泳部,明治25年(1892年)成立柔術部。此外,學校於明治27年(1894年)宣布不承認盛行於學生間的自主活動(尚德義會、耕文會、有志划艇俱樂部等)(略),將它們一個個收編至學友會下。截至明治37年(1904年)新設立的部有文學部和射擊部,運動部下增設了賽跑科、草坪網球科、棒球科、音樂部、相撲科」。[17]
當時的文部省致力於學科課程,(除儀式性的學校活動外)課外活動基本都聽任學校教師安排,對校友會活動也不設限制或獎勵。校友會活動並不正式存在於學校制度,「說到底只是事實上有而已」[18]。部活作為學校教育一部分,此時已開始被視為教育課程以外的學校教育。
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各種影響,這一時期的日本正為今後的軍國主義教育而調整教育基礎。1918年,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的諮詢機構「臨時教育會議」建議進行「配合勢力圈擴大國策的教育」和「以培育忠孝道德強化國體思想」[19]。政府鼓勵體育活動,並將形式化的瑞典體操(即森有禮的兵式體操)引入學校教育[19]。文部省亦注意到部活中出現的鍛鍊主義,以及其與正課「體操」所進行德性培養的協同效應[20]。在政府鼓勵體育活動,並以之作為思想教育手段的同時,部活也隨之愈發活躍。
另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經濟繁榮與大正民主的風潮下,民眾的餘暇增多(可從輕井澤的開發中看出),體育運動走向大眾化。像皇太子裕仁喜愛的高爾夫一樣,運動的流行不再限於學生範圍內。受歐美推行新教育運動的影響,日本教育界掀起了致力於培養孩子個性的大正自由教育運動。根據1918年公布的大學令,各私立學校逐個升格成為大學。這些動向影響到了校友會,地區比賽和全國比賽、國際賽事從大正前期便開始增多。大正後期設立了大日本蹴球協會,還舉辦了第一次全國選拔中等學校野球大會等持續至今的日本全國賽事,這些賽事中也有來自台灣等日本以外地區的校友會參加[21]。
帝國主義和軍事教育,民主和大眾化,這些不同的因素共同推動了體育(或者說運動)的發展。在此影響下,以運動部為中心的大正時期校友會、學友會活動可以說態勢良好,但這只是中等學校以上的現象。這時,初等教育的校友會已開始受到管控,對抗賽呈下降趨勢[22]。體育運動的開放性逐漸被奪去,校友會成了培養有忠君愛國精神國民的「手段」[23]。由於文化部併入校友會,文化部受到的管理也有加強,文部省在1924年禁止了各校的學校劇[20]。
外部影片連結 | |
---|---|
日本田徑選手織田幹雄 | |
Oda Becomes Asia's First Individual Olympic Champion - Amsterdam 1928 Olympics - Olympics.org。織田幹雄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上的三級跳遠,這是亞洲人史上首枚奧運個人金牌。 | |
Japanese 'varsity Athletes (1928) - British Pathé。1928年Achilles Club與織田幹雄所在早稻田大學於倫敦進行的對抗賽。 |
這一時期的教育奉行國家主義和軍國主義,校友會活動也有了軍事氣息[24]。在國威發揚政策下,日本大力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體育水平,並在足球、籃球、馬拉松等項目的國際比賽中取得了成績,這些都為國威發揚所利用。但此時日本的體育運動由選拔選手獨占,學校教育中的校友會活動規模逐漸縮小,對抗比賽也減少了[25]。此後日本禁止將橡膠原料用於球類,加上運動場的戰時農園化[24],這些都使狀況更加惡化。
在1931年的中學校令施行規則修訂中,文部省首次確認教育課程以外的校友會屬於學校教育[26],還特別設立了自由研究(設定於學科課程以外的學生自發性研究時間,每周2小時以內,依學生的能力、愛好、環境、願望而定)。這一舉措被認為是「文部當局方針和態度劃時代的轉變,在此之前該部門一直沒有積極鼓勵部活[27]」,亦有觀點認為其「有助於停滯的文科系部活重新活躍」。
第二次中日戰爭於1937年爆發,此後的日本教育方向致力於將所有學生培養成皇國民[20]。1941年,文部省指示稱「各學校須以樹立貫徹報國精神的校風為目標,為此應將原有的校友會和其他各個校內團體解體,統一成學校報國團」。隨著1943年戰時學徒體育訓練實施要綱制定,1944年學校報國團鍛鍊部與國防訓練部統一,1945年授課全面停止,國家為推行戰爭對部活進行了限制,部活一個接一個地或是廢止,或是停止活動[28]。
二戰後新創的學校缺少校舍和教科書,學生和教師便集中在一起,進行體育運動和文化活動[29]。在駐日盟軍總司令部的指令下,文部省在戰敗僅9個月後便允許校友會繼續存在,校友會的目的從「培養對國家的忠誠心」轉變成「培養民主主義的原動力」[30]。治安惡化和年輕人的墮落是1946年較大的社會問題,校友會部活可用於預防犯罪也是其得以存續的原因之一。義務教育的新制中學校也將其作為吸引學生的手段[31][註 4]。
1947年的學習指導要領一般篇(草案)引入了(作為選修科目中自由研究的)「社團活動」[30]。社團活動並非用於取代校友會,但它和校友會的部活十分相似,並與校友會的部活同時存在。警惕舊制校友會復活的教師中出現了趕走校友會,以「社團活動」取而代之的聲音(把自由研究改為特別教育活動)[31]。這一過程中,「在資金和人員有自主性的學生會下的部活」於1949-1950年出現。在組織和活動形態方面,此時與今天的學生會已別無二致[註 5]。
1951年的學習指導要領一般篇(草案)將教授科目以外的活動定義為「特別教育活動」,規定「包括課外活動在內的特別教育活動是學校的正規教育活動」[32],部活得到正式承認。該文件還規定「文化部以提升會員文化為目的。運動部以鍛鍊會員身心、培養會員人格為目的。」[33]儘管文部省想利用部活進行道德教育,但部活卻成為文化課程學習的犧牲品,沒有得到良好發展。19世紀50年代後期的部活多用於輔助課程學習,如「英語部」「理科部」等[34]。
在金融界等方面的請求下,經濟於1960年左右進入高速發展期的日本計劃提高教育水平[35]。1971年實施的學習指導要領內容詳盡,引入了不同於部活的「社團活動」時間,當時部活參加率正處於下降趨勢。引入該時間有多種不同目的,其中最大的目的在於減輕教職員的正常時間外勞動[36]。但實際上這一舉措反而增加了教師負擔,還引發了學生不能按照自己希望進行活動,1個課時的時間過短等各種問題[37]。1980年寬鬆課程開始推行,「參加部活可以替換部分或全部社團活動的課程學習」的規定實際上廢止了必修社團活動,並用必修化的部活參加取代。根據慣例,部活只能替代一課時的必修社團時間[38]。
1992年後,逃學、霸凌、校園暴力、教學秩序崩潰等問題引發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面對信息化、價值觀多樣化等新變化,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精簡機構[39]。日本近年的少子化引起教師過多,減少新教師的錄用又引發學校內教師高齡化、運動部顧問體力衰落等問題[40]。2002年的學習指導要領刪除了中等教育的必修社團活動,新增「綜合性學習時間」,部活不再是必修科目(初等教育除外)。當前的學習指導要領中,涉及部活的部分僅剩下一節。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