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

中國江蘇省下轄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州市map

蘇州市蘇州話[səu tsøʏ]),簡稱,古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東南部的一個地級市,位於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的中心地帶,號稱魚米之鄉、狀元之鄉、院士之鄉[5]、經濟重鎮、歷史文化名城,自古與杭州共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稱[6]。市人民政府駐姑蘇區三香路998號

快速預覽 蘇州市 蘇, 國家 ...
蘇州市
地級市
綽號:東方威尼斯(東方水城或東方水都)、人間天堂
Thumb
蘇州市在江蘇省的地理位置
坐標:31°30′N 120°37′E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江蘇省
設立公元前514年
政府駐地姑蘇區
下級行政區5市轄區、4縣級市
政府
 • 市委書記劉小濤
 • 人大常委會主任李亞平
 • 市長吳慶文
 • 政協主席朱民
面積
 • 地級市8,657.32 平方公里(3,342.61 平方哩)
 • 陸地6,093.92 平方公里(2,352.88 平方哩)
 • 水域2,394.50 平方公里(924.52 平方哩)
 • 市區2,742.52 平方公里(1,058.89 平方哩)
 • 建成區(2019)477.63 平方公里(184.41 平方哩)
人口(2023)
 • 常住常住人口1,619.69萬人
 • 排名江蘇第1位(佔全江蘇省15.04%)
 • 密度1,472人/平方公里(3,810人/平方哩)
 • 市區(2019)663.7[1]萬人
 • 市區密度2,420人/平方公里(6,268人/平方哩)
 • 城區常住(2019)384.04[1]萬人
語言
 • 官方語言普通話
 • 方言吳語太湖片蘇嘉湖小片蘇州話毗陵小片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215000
電話區號0512
ISO 3166碼3205
車輛號牌蘇E、蘇U(增補)[2]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行政區劃代碼320500
舊稱吳、姑蘇、吳縣、會稽、吳中、吳郡、東吳、吳下、吳州、長洲、茂苑、中吳、平江、隆平府、吳門、金閶
城市精神崇文,融和,創新,致遠
本地生產總值(2022)¥23,958.34億[3]
2,810.39億美元匯率
HDI(2016)0.901 極高 [4]
網站www.suzhou.gov.cn
市象徵
歌曲蘇州好風光
桂花
香樟
關閉
快速預覽 繁體字, 簡化字 ...
蘇州市
Thumb
上:簡體字「蘇州」;下:繁體字「蘇州」
繁體字 蘇州
簡化字 苏州
吳語 soutseu
郵政式拼音 Soochow
蘇州舊稱
繁體字 1. 吳

2. 姑蘇
3. 吳都
4. 吳中
5. 東吳
6. 吳門

7. 平江
簡化字 1. 吴

2. 姑苏
3. 吴都
4. 吴中
5. 东吴
6. 吴门

7. 平江
關閉

蘇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4000餘年,而官方認定的建城史逾5000年,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江南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7]。蘇州是歷史上多個戰亂時期小國之都城、譬如江東孫氏政權和張士誠政權等;並且早在東漢中期,就成為僅次於中國首都洛陽的全國第二大城市和世界十大城市之一[8][9],明清時期,蘇州成為至關重要的全國性經濟文化中心[10]。當時,蘇州與同省的揚州市廣東省省會廣州市是全國三大工商業都會,經濟發達,成為中國「富甲天下」的地區[11][12][13],世界十大城市之一[14]。但19世紀時受到西方列強的衝擊,上海開埠與之後太平天國的庚申之劫後,工商業衰敗,人口銳減外移,蘇州經歷了長達一百多年的衰落時期。直到20世紀80年代左右,隨着蘇南模式(鄉鎮企業)的發展和眾多開發區的建立,蘇州經濟開始快速發展[14],1978-2013年年均經濟增長超過14%[15]。據聯合國的報告,蘇州人口在2000年至2014年年均增長6.5%,在全球超過五百萬人口的城市高居增長首位[16],也因此被認為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城市之一[17][18]

蘇州是國內經國務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之一,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北翼重要的經濟城市,是江蘇省經濟較發達、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城市[19],經濟總量長期居全省前列,是全省的經濟中心、工商業中心、對外貿易中心[20]和物流中心。根據2016年官方發佈的各項統計數據,蘇州的人類發展指數已達到0.901[4],已超越世界第18位的韓國[21],達到新加坡水平。

蘇州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0個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之一,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2]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中國古典園林的代表,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3]。蘇州還承辦過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24]。在2018年舉辦的世界遺產城市組織第三屆亞太區大會上,蘇州市被授予全球首個「世界遺產典範城市」稱號[25][26]。蘇州是中國重要的旅遊城鎮,被《米芝蓮旅遊指南》評為「全世界最頂級旅遊推薦」(最高級別)[27]

歷史

蘇州是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在春秋時期吳國的第二任國都、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秦漢六朝時有「江東一都會」的美稱[28],唐代時是江南地區唯一的雄州[d],並有「甲郡標天下」之稱,宋代時開始流傳「上有天堂、下在蘇杭」的俗語[29]元代時「蘇州城漂亮得驚人」,明代時是江南第一大都會,清代時又是「紅塵中一等風流富貴之地」[30]

名稱由來

Thumb
吳越古跡
Thumb
獅子林景區
Thumb
胡廂使巷(位於平江路歷史街區)
Thumb
清朝繪製的《蘇州府治圖》

蘇州現簡稱蘇(苏)。傳說在盤古開天以前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謀臣叫「胥」[31]。他不僅有才學,而且精通天文地理,直至後來幫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王敬重,將他封為大臣,並把江東冊封給胥。從此,江東便有了「姑胥」之稱。在蘇州護城河上即有一橋名為「姑胥橋」。胥在江東的靈岩山腳下,建造了「姑胥城」(位置在今天的蘇州市吳中區木瀆鎮)。「姑」是當時古吳語的擬聲詞,無義。[32]

到了周朝的時候,泰伯奔吳,後代遷居姑胥城。因為周朝是仁政治理天下的,有獄卒之意的「胥」字顯然不符合周德,所以就選擇《詩經》中的「山有扶蘇」的「蘇」字。因為「蘇」字代表一種草,有草、魚、禾三個偏旁組成,象徵魚米之鄉,而且與「胥」讀音相近,於是姑胥城就改名為姑蘇城[33]。後來,吳王闔閭在靈岩山造姑蘇台,靈岩山就成了姑蘇山[34]

蘇州舊稱吳。相傳商代末年,周國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幼子季歷。亶父偏愛季歷,但依照傳統,必須傳位於嫡長子。泰伯、仲雍為尊重父意,避讓君位而到當時荊蠻人居多的江東(今無錫梅村),並隨鄉入俗。當時的江東人喜愛邊跑邊呼喊,泰伯造了一個「吳」字代表他們。在無錫梅里,泰伯被擁立為君長,國號為「勾吳」。「勾」是當時荊蠻語的擬聲詞,無義[35]

春秋戰國

蘇州,古代名稱有「句吳、吳、會稽、吳州、吳郡、平江」等。蘇州別稱有「吳都、吳會、吳門、東吳、吳中、吳下、姑蘇、長洲、茂苑」等。

泰伯奔吳,在今天無錫梅村(梅里)建「句吳」國,設都吳城。春秋時期(公元前514年),公子光(後為闔閭)殺吳王僚奪得王位[36],命楚國叛將伍子胥「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建成闔閭城(或稱姑蘇城、闔閭大城,具體所在歷來有爭議[e])(另有一說為公元前559年建成的會稽,即今紹興)。吳國重用兵家始祖孫武,訓練出一支強悍的軍隊,向西滅楚國,一度盡占今湘贛鄂地區,後北上伐,稱霸中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前496年,闔閭葬於虎丘[f]。但是在常州無錫交界處發現了「闔閭城遺址」,目前吳都闔閭所在地一直是歷史學上比較熱門的話題。

前473年,吳國被越國所滅,闔閭城又成為越國都城。前306年,楚國越國,"盡取吳故地,東至於浙江"。楚治時期,「吳縣」初設。同時「楚南塞厲門而郡江東」,以吳為治所設「江東郡」,綜理南至甚為模糊之江東全境。公元前300年左右,蘇州人口已達10萬人[37]

從秦漢到隋唐五代

前222年,秦始皇滅楚後,江東郡變更名稱「會稽郡[38],領縣26(吳、無錫、曲阿、毗陵、婁、陽羨、烏程、由拳、餘杭、富春、全唐、海鹽、余稽、山陰、諸暨、餘姚、上虞、剡、太末、句章、鄮、烏傷),郡治吳縣,即今蘇州市區。後來從會稽郡的一部分另設行政區劃,設置鄣郡

前209年,項羽在會稽郡的首府吳縣招募士兵並起義,幾年後推翻了秦朝

前202年,會稽郡歸屬漢朝。次年以東陽、鄣、會稽三郡五十三縣置荊國,國治吳。

129年,會稽郡北部改稱吳郡,郡治吳縣。南部地區另劃出,設置會稽郡,郡治山陰。

三國屬吳。孫權建立吳國前,吳縣為孫吳的統治中心。南朝置吳州。五胡十六國時期,中原戰亂不斷,大批士紳舉族南遷,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技術。

開皇九年(589年)始置蘇州,並開通南北大運河,蘇州位於重要的商路上。

唐朝,蘇州為江南地區唯一的「雄州」,蘇州為江南道治所,江南道分治後,蘇州為江南東道治所[39]。825年,大詩人白居易修築連接蘇州城和虎丘山的山塘街

五代十國時,蘇州為南唐吳越國的邊境城市。

宋、元

北宋時期屬兩浙路宋徽宗政和三年,升為平江府。南宋時期屬兩浙西路[40]。當時蘇州已經是重要的工商業都會,特別以絲綢著稱。1035年,范仲淹建立文廟、創辦府學,此後,蘇州長期文風鼎盛,歷代文人雅士輩出。

1130年2月,兵南下,曾毀壞並屠殺該城,戰後不久得到恢復。

1275年,蒙古帝國軍隊佔領蘇州。改「平江路」。元末,張士誠自稱吳王、改平江路為隆平府,都治蘇州。

明、清

1367年,朱元璋的軍隊攻破蘇州,張士誠投降。改「蘇州府」,直隸南京時管理南直隸長江以南部分的應天巡撫駐紮在蘇州。

Thumb
拙政園附近的古建築

明朝中後期,手工工場出現在當時的蘇州,所謂「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機房」,就是手工工場,這成為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標誌之一。

清代,蘇州為江蘇巡撫江蘇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駐地。

明(1368年-1644年)、清(1644年-1911年)兩代,蘇州經歷了一段更加繁榮的時期。由於工商業的發展,中心城市集聚大量人口,長期保持在50萬以上,最高將近500萬市鎮人口,城市街區沿幾條主要通航河道向外呈放射狀延伸,最遠處距離城門(閶門)已經超過10華里。所謂「蘇州以市肆勝」。

明代蘇州的滸墅關在全國8個主要鈔關中稅收額名列第2。當時活躍於全國的徽商這樣評價全國的各大城市:「今之所謂都會者,則大之而為兩京,江、浙、閩、廣諸省(會);次之而蘇、松、淮、揚諸府;臨清、濟寧諸州;儀真、蕪湖諸縣;瓜州、景德諸鎮……」[41]

清代蘇州更名列天下四聚(四大商業中心)之一。由於消費人口集中,城外楓橋形成全國最大的糧食交易市場,糧食供應來自長江中游的江西湖南,一部分通過海路轉銷浙江福建。蘇州的外港,在明朝是太倉的瀏河(通過婁江聯繫蘇州),在清朝則是上海(通過蘇州河聯繫)。這一時期,蘇州是全國主要的文化中心之一,被列為「士大夫必游五都會」之一。明清兩代全國狀元共出204名,而蘇州即產生了34名。蘇州籍的名相重臣蔚為大觀。

在明、清兩代,蘇州建造了許多著名的私家園林,其中有許多為回蘇州的退休官員所建,體現明顯的士大夫情趣,與北京的皇家園林或揚州的鹽商園林有明顯的不同。蘇州園林以其精緻典雅的文化風格,備受當時人的讚賞。

1860年,李秀成率領太平天國軍隊進攻蘇州,蘇州經歷浩劫知府下令放火,將繁華的城西閶門商業區徹底焚毀,大批市民逃往上海租界避難,成為後來上海居民的重要組成部分。蘇州是太平天國蘇福省的省會,建有李秀成金碧輝煌的忠王府。1863年12月,戈登的常勝軍配合淮軍從太平軍手中奪取蘇州。但戰後蘇州全國經濟中心的地位已經讓位給上海。整個蘇州府的人口從戰前1851年的654.1萬銳減到戰後1865年的228.9萬,因為戰時很多的蘇州人移民去上海後沒有再回蘇州,所以蘇州的人口減少了65%,直至1953年才恢復到313.2萬人[42]

1895年的馬關條約簽訂以後,蘇州連同重慶杭州沙市被闢為國內第一批內陸通商口岸商埠[43],城南還設立了蘇州日租界[44],但該租界始終未繁榮起來,只是後來在界內開辦了瑞豐絲廠[45]。1906年滬寧鐵路通車以後,閶門外石路地區一度有所恢復,清末民初,蘇州商會總會統轄蘇州、松江、常州、鎮江四府和太倉直隸州各商務分會,與上海江寧兩地商會共管江蘇商務。蘇州商會採取一系列措施扶持創辦事業,蘇州的民族工業因此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蘇州狀元陸潤庠創辦的蘇綸紗廠[46]

Thumb
清代畫家徐揚所繪反映蘇州蓋世繁華的《姑蘇繁華圖》,又名《盛世滋生圖》。

20世紀起

移遷各地的蘇州居民

中國抗日戰爭中,蘇州經濟又受到重創。大批難民與富商分別逃亡往湖北重慶。眾多的蘇州居民甚至在重慶主城區白象街附近形成了一條基本由蘇居民組成的「蘇州街」。現在白象街附近仍有蘇州籍商會和民會會館。

戰後有約30萬當時有經濟能力逃難的蘇州中產居民選擇繼續留在重慶生活,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蘇錫生意人甚至40年代在重慶重新打出諸如陸稿薦采芝齋黃天源等老字號繼續營業,這部分人口約佔當年蘇州居民人口數量的15%,除此之外另有約20萬居民在回到蘇州後又在第二次國共內戰結束前夕再次遷往重慶或逃亡香港台灣等地。

地理

位置

蘇州市位於中國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的中心地帶,東接上海,西抱太湖,南連浙江,北枕長江江蘇省東南部,與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泰州市浙江省嘉興市湖州市上海市接壤。

地形

Thumb
蘇州金雞湖湖西舊城

蘇州處太湖平原,沿江為高沙平原,河湖密佈,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全市總面積8488.42平方公里,地勢低平,其中平原約4,660平方公里,水面約3,607平方公里,丘陵約221平方公里,分別佔總面積的54.9%、42.5%、2.6%[48]

蘇州的地表自然形態,是漫長地質歷史時期演變的產物,它經歷了從古生代寒武紀至新生代第四紀若干億年的地層沉積和多次海浸、海退的滄桑變化,最終形成今天的自然面貌。

蘇州的地貌特徵以平緩平原為主,全市的地勢低平,太湖水網平原可分為河網沖積—堆積高亢平原、低洼湖蕩平原、平坦水網化平原、濱湖圩田平原。全市自西向東緩慢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陽澄湖和吳江一帶僅2米左右。低山丘陵零星散佈,一般高100-300米,分佈在西部山區和太湖諸島,其中以穹窿山最高(341米),此外比較著名的還有洞庭山縹緲峰(336米)、洞庭山莫里峰(293米)、南陽山(338米)、七子山(294米)、天平山(201米)、靈岩山(182米)、虞山(261米)、潭山(252米)、漁洋山(170米)等。主要山體沿太湖呈東北—西南走向,構成七子山—東洞庭山,穹隆山—漁洋山—長沙島—西洞庭山,鄧尉山—潭山—漫山島,東渚—鎮湖一帶殘丘等四組山丘、島嶼群,穹窿、陽山和七子諸山之間,有靈岩、天平、天池等組成的花崗岩丘陵,沿江有香山等低丘,另有虞山、玉山等孤丘矗立於江湖之間的平原上。

蘇州境內河港交錯,湖蕩密佈,最著名的湖泊有位於西隅的太湖漕湖;東有澱山湖、澄湖;北有崑承湖;中有陽澄湖金雞湖獨墅湖長江京杭運河貫穿市區之北。太湖水量北泄入江和東進淀泖後,經黃浦江入江;運河水量由西入望亭,南出平望;原出海的「三江」,今由黃浦江東泄入江,由此形成蘇州市的三大水系。全市水域面積(含太湖)3,608平方公里。大小河流2萬餘條,總長1,457公里;其中縣級以上河道147條;通江港浦52條(並港建閘後留有41個口子)。湖泊盪漾323個,計421萬畝(28.07萬公頃);其中500畝以上的湖蕩129個,千畝以上的湖蕩87個,分佈在陽澄、淀泖、浦南地區。

根據地貌成因形態及其區域特徵,蘇州地貌分屬於長江沖積平原區和太湖水網平原區兩個大區,兩個大區又分別包涵了隸歸於三角洲平原、古湖平原、石質山地的6種地貌類型。

氣候

快速預覽 蘇州市, 氣候圖表 ...
蘇州市
氣候圖表
 
 
99
 
 
8
2
 
 
95
 
 
10
3
 
 
129
 
 
15
7
 
 
120
 
 
21
13
 
 
93
 
 
26
18
 
 
162
 
 
29
22
 
 
92
 
 
33
26
 
 
113
 
 
33
26
 
 
122
 
 
28
22
 
 
123
 
 
23
16
 
 
95
 
 
17
10
 
 
89
 
 
11
4
平均最高及最低溫度以攝氏(℃)表記
降雨總量單位為毫米(㎜)
英制單位換算
 
 
3.9
 
 
47
36
 
 
3.8
 
 
51
38
 
 
5.1
 
 
59
45
 
 
4.7
 
 
70
55
 
 
3.6
 
 
79
64
 
 
6.4
 
 
84
72
 
 
3.6
 
 
91
79
 
 
4.4
 
 
91
79
 
 
4.8
 
 
83
71
 
 
4.8
 
 
74
61
 
 
3.7
 
 
63
50
 
 
3.5
 
 
51
39
平均最高及最低溫度以華氏(℉)表記
降雨總量單位為英吋(㏌)
關閉

蘇州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南緣,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在17 °C左右,年降水量接近1,300毫米[49]

更多資訊 蘇州市(吳中區),1991年–2020年, 極端數據1963 - 2023年, WMO ID: 58349, 月份 ...
蘇州市(吳中區),1991年–2020年, 極端數據1963 - 2023年, WMO ID: 58349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2.5
(72.5)
28.0
(82.4)
31.9
(89.4)
33.6
(92.5)
35.8
(96.4)
37.3
(99.1)
39.7
(103.5)
40.4
(104.7)
37.4
(99.3)
33.1
(91.6)
27.2
(81.0)
24.5
(76.1)
40.4
(104.7)
平均高溫 °C(°F) 8.4
(47.1)
10.4
(50.7)
15.2
(59.4)
21.1
(70.0)
26.1
(79.0)
28.7
(83.7)
33.0
(91.4)
32.6
(90.7)
28.4
(83.1)
23.4
(74.1)
17.4
(63.3)
10.8
(51.4)
21.3
(70.3)
日均氣溫 °C(°F) 4.9
(40.8)
6.4
(43.5)
10.7
(51.3)
16.3
(61.3)
21.5
(70.7)
24.9
(76.8)
29.1
(84.4)
28.8
(83.8)
24.7
(76.5)
19.5
(67.1)
13.4
(56.1)
7.0
(44.6)
17.3
(63.1)
平均低溫 °C(°F) 2.1
(35.8)
3.4
(38.1)
7.2
(45.0)
12.5
(54.5)
17.9
(64.2)
22.0
(71.6)
26.1
(79.0)
26.0
(78.8)
21.9
(71.4)
16.3
(61.3)
10.2
(50.4)
4.0
(39.2)
14.1
(57.4)
歷史最低溫 °C(°F) −9.8
(14.4)
−7.2
(19.0)
−3.2
(26.2)
−0.4
(31.3)
5.0
(41.0)
11.8
(53.2)
16.9
(62.4)
16.6
(61.9)
10.4
(50.7)
2.6
(36.7)
−4.2
(24.4)
−7.7
(18.1)
−9.8
(14.4)
平均降水量 mm(吋) 98.8
(3.89)
95.3
(3.75)
129.3
(5.09)
119.6
(4.71)
92.5
(3.64)
162.1
(6.38)
92.1
(3.63)
112.6
(4.43)
122.3
(4.81)
123.1
(4.85)
94.9
(3.74)
88.6
(3.49)
1,331.2
(52.41)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11.2 10.8 13.8 11.3 11.0 13.9 11.1 11.8 10.9 8.6 8.8 8.6 131.8
平均降雪天數 2.7 1.9 0.4 0 0 0 0 0 0 0 0.2 0.8 6
平均相對濕度(%) 74 74 72 70 69 78 76 77 75 71 73 71 73
月均日照時數 108.8 111.5 139.0 162.0 166.1 120.5 192.4 190.4 154.5 147.3 127.7 127.2 1,747.4
可照百分比 34 36 37 42 39 29 45 47 42 42 41 41 40
數據來源:《苏州市志》第三卷:自然环境 第三章(气候). 蘇州市地方志辦公室. [2014-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6).
關閉
更多資訊 蘇州市2018年, 月份 ...
蘇州市2018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日均氣溫 °C(°F) 3.7
(38.7)
5.4
(41.7)
12.5
(54.5)
18.3
(64.9)
22.9
(73.2)
25.8
(78.4)
29.6
(85.3)
29.7
(85.5)
25.8
(78.4)
18.7
(65.7)
13.9
(57.0)
7.4
(45.3)
17.8
(64.0)
平均降水量 mm(吋) 98.3
(3.87)
64.1
(2.52)
61.7
(2.43)
106.3
(4.19)
123.0
(4.84)
76.6
(3.02)
166.8
(6.57)
233.1
(9.18)
206.9
(8.15)
18.7
(0.74)
79.5
(3.13)
134.2
(5.28)
1,369.2
(53.91)
平均相對濕度(%) 76 68 74 65 73 71 76 76 75 66 81 78 73
月均日照時數 78.5 115.6 139.6 173.8 126.1 149.1 205.3 207.1 136.6 162.2 102.1 72.4 1,668.4
數據來源:蘇州市統計局

苏州市区分月气象情况(2018年). 蘇州市統計局. [2019-12-31].

關閉

礦產資源

蘇州市礦產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吳中區高新區。已探明的中型以上礦產地13處,為蘇州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定數量的資源。蘇州的金屬礦產,已探明的等礦產,都與本期岩漿活動有成生關係。

蘇州非金屬礦產種類多,資源較為豐富。主要有高嶺土瓷石花崗岩明礬石螢石石灰岩石英砂岩等。

主要環境數據

蘇州在2003年被評為國際花園城市[50]。2017年蘇州在英國《經濟學人》公佈的全球宜居城市中排名第72位,中國大陸第1位[51][52]

政治

現任領導

更多資訊 機構, 中國共產黨 蘇州市委員會 ...
蘇州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蘇州市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蘇州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蘇州市
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蘇州市委員會
職務 書記 主任 市長 主席
姓名 劉小濤[53] 李亞平[54] 吳慶文[55] 朱民[56]
民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籍貫 廣東省興寧市 江蘇省丹陽市 山東省嘉祥縣 江蘇省崑山市
出生日期 1970年7月(54歲) 1963年1月(61—62歲) 1972年1月(52—53歲) 1963年9月(61歲)
就任日期 2023年10月 2022年4月 2021年9月 2022年4月
關閉

行政區劃

1993年,蘇州市被國務院批准為擁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下轄5個市轄區姑蘇區虎丘區[g]吳中區相城區吳江區),代管4個縣級市常熟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太倉市),此外還有一功能區——蘇州工業園區[h]

姑蘇區的範圍包含了傳統上的中心城區,由原平江區滄浪區金閶區合併而成,總面積85.1平方公里,南北分別與吳中區、相城區接壤,西側為虎丘區,東面則是蘇州工業園區。下轄8個街道,分別為滄浪街道吳門橋街道雙塔街道平江街道蘇錦街道金閶街道白洋灣街道虎丘街道[i]。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姑蘇區內分佈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省文物保護單位36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2處,289處控制保護古建築和790處古橋、古井等古構築物,國家5八級景區3個,中國歷史文化名街2條,8處園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此外,姑蘇區與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在管轄範圍上一致,但職權並不相同,前者為蘇州市人民政府管理下的行政區,後者非行政區[57]

更多資訊 蘇州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58] ...
蘇州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58]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j][59]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k][60]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劃[61]
街道辦事處
320500 蘇州市 Sūzhōu Shì 8,657.32 12,748,262 姑蘇區 215000 42 52
320505 虎丘區 Hǔqiū Qū 332.37 832,499 獅山街道 215000 4 2
320506 吳中區 Wúzhōng Qū 2,231.46 1,388,972 長橋街道 215100 7 7
320507 相城區 Xiàngchéng Qū 489.96 891,055 澄陽街道 215100 7 4
320508 姑蘇區 Gūsū Qū 361.61 2,058,010 蘇錦街道 215000 12
320509 吳江區 Wújiāng Qū 1,237.44 1,545,023 松陵街道 215200 4 7
320581 常熟市 Chángshú Shì 1,276.32 1,677,050 虞山街道 215500 6 8
320582 張家港市 Zhāngjiāgǎng Shì 986.73 1,432,044 楊舍鎮 215600 8
320583 崑山市 Kūnshān Shì 931.51 2,092,496 玉山鎮 215300 10
320585 太倉市 Tàicāng Shì 809.93 831,113 婁東街道 215400 2 6
註:姑蘇區數字包含蘇州工業園區所轄4街道,面積278.19平方公里,人口1,133,927人。
關閉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今,蘇州經歷了數次行政區劃的變動:

更多資訊 年份, 主要的變動簡介 ...
年份 主要的變動簡介
1949 蘇州設市,屬於蘇南行政公署(省級)管理。
1953 蘇南行政公署蘇北行政公署和南京直轄市合併,成立江蘇省。下設蘇州市(省轄)和蘇州專區,蘇州專區轄1市(常熟),9縣(常熟吳縣吳江太倉崑山無錫宜興江陰震澤
1956 宜興縣劃歸鎮江專區,原轄鎮江專區的武進縣劃入蘇州專區。
1958 蘇州市劃歸蘇州專區領導;撤銷常熟市,併入常熟縣;無錫縣劃歸無錫市領導,武進縣劃歸常州專區。
1960 撤銷震澤縣,併入吳縣。
1961 設立沙洲縣(駐楊舍鎮)。
1962 蘇州市仍改為省轄市。原由無錫市領導的無錫縣劃入蘇州專區。此後直到80年代並未有變化。
1983 實行市管縣體制,撤銷蘇州地區,蘇州市轄1市(常熟),5縣(太倉、崑山、吳縣、吳江、沙洲),4區(平江、金閶、滄浪和郊區)。
1986 沙洲縣改設張家港市(縣級市)。此後崑山、吳江、太倉和吳縣陸續改設縣級市。 
1992 蘇州市開始開發西部新區,建立蘇州高新區(簡稱蘇州新區,為國家級開發區)
1993 蘇州被國務院批准為「較大的市」,擁有部分立法權。
1994 蘇州在東郊的婁葑、跨塘、斜塘、唯亭、勝浦5個鎮與新加坡政府合作建立中國-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簡稱"蘇州工業園區",是國家級開發區)。
2001 撤銷縣級吳縣市,改設吳中區相城區
2012 撤銷金閶區滄浪區平江區,設立姑蘇區。撤銷縣級吳江市,改設吳江區[62]
關閉

人口

至2013年年底,全市總人口13,076,908人,其中戶籍人口數為6,538,372人,全市流動人口登記數為6,538,536人,戶籍人口與流動人口基本持平。2013年全市出生67396人,死亡44478人[63]

至2016年年底,全市常駐人口1064.74萬人,城鎮化率達75.5%[64]。2016年末戶籍人口達678.2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18萬人,增長率為1.66%,與上年相比,提高了0.78個百分點。其中:男性332.53萬人,增長率為1.58%,女性345.67萬人,增長率為1.77%,男女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96.20,比2015年末下降0.18。分地區看,市區戶籍人口為348.0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76萬人,增長率為1.98%;四市戶籍人口為330.1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42萬人,增長1.36%[65]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12,748,262人[66]。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459,89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2,288,372人,增長21.88%,年平均增長率為2%。其中,男性人口為6,657,110人,佔總人口的52.22%;女性人口為6,091,152人,佔總人口的47.78%。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9.29。0-14歲的人口為1,727,189人,佔總人口的13.55%;15-59歲的人口為8,858,671人,佔總人口的69.49%;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2,162,402人,佔總人口的16.96%,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585,701人,佔總人口的12.44%。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0,418,373人,佔總人口的81.7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329,889人,佔總人口的18.28%。

2022年末,蘇州市戶籍總人口774.7萬人,比上年增長1.6%,人口自然增長率-0.6‰,比上年下降0.88個千分點。年末常住人口1291.1萬人,比上年末增長0.5%,常住人口城鎮化率82.12%。[67]

民族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620,374人,佔99%;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7,888人,佔1%。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2,233,412人,增長21.5%,佔總人口比例下降0.31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54,960人,增長75.36%,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31個百分點。

經濟

概述

更多資訊 指標名稱(單位), 經濟數據 ...
關閉
Thumb
金雞湖東方之門

蘇州是中國經濟高度發達的地區,是江蘇省的經濟中心、工商業和物流中心城市,也是重要的金融、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蘇州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GDP從1995年的903億元,急增12倍至2012年的12011億元,與深圳同年的GDP12950億元相差無幾[70]。2014年蘇州市的地區生產總值13,760.89億元,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和重慶,位居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第7位,華東第2位,地級市第1位。其中蘇州市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86.92億元。

下轄的四個縣級市——崑山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的經濟實力均列全國百強縣(市)前五位,分居第1(並列)、3、4、5位。蘇州是中國城鄉發展最均衡的地區之一。2014年,蘇州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80元,位居全國第四位,在上海北京深圳之後;其中城鎮居民46,677元,僅次於上海;農村居民23,560元[71]

Thumb
蘇州金龍產的海格客車
Thumb
蘇州文化藝術中心
Thumb
蘇州蠡口家具城生產的明代桌椅家具
Thumb
金雞湖邊的雕像
Thumb
蘇州城空拍(2005年)

地區生產總值

更多資訊 時間, GRP總量(億元) ...
部分年份蘇州地區國內生產總值[72]
時間 GRP總量(億元) 名義增長率
2022年 23958.30 2.0%
2015年 14504.07 5.4%
2014年 13760.89 5.7%
2013年 13015.7 8.4%
2012年 12011.65 12.1%
2011年 10716.99 16.1%
2010年 9228.91 19.2%
2009年 7740.20 9.4%
2008年 7078.09 21.0%
2007年 5850.11 19.4%
2006年 4900.63 18.4%
2005年 4138.21 19.9%
2003年 2801.56 34.7%
2002年 2080.37 18.2%
2001年 1760.28 14.3%
2000年 1540.68億元 13.4%
1978年 31.95億元 -
註:名義增長率計算規則為:
(當年值-上一年值)/上一年值 %
關閉

科技

2014年全市專利申請量10.32萬件,專利授權量5.47萬件,比去年明顯減少,但結構得到優化,兩項指標多年以來首次退居全國第二位。其中,發明專利申請4.08萬件,增長8.1%,僅次於北京;授權5264件,增長4.2%[71][73],位列北京、深圳、上海之後[74]。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8.56件,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達到627件,同比增長40.6%[75]。在《福布斯》雜誌公佈的《福布斯2014創新能力最強的25個中國大陸城市》中,蘇州位列全國第二,縣級市常熟崑山也進入前25名[76]

2014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3644.8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44.8%,佔全省總量的23.82%,位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深圳市[77][78]

截止2014年4月,蘇州「千人計劃」專家總數達到157名,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創業人才95人,位列全國第一位[79]。蘇州的人才總量近十年來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長,截至2014年底,總量達210萬人;高層次人才更是保持15%的增長率,總數已達15.5萬人。

文化

Thumb
蘇州凌雲橋

蘇州文化是吳文化的代表文化之一,包含了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各個方面,是人們長期創造積澱的產物。

崑曲

崑曲是發源於14、15世紀蘇州崑山的曲唱藝術體系,揉合了唱唸做表、舞蹈武術的表演藝術[80]。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 因曲調細膩婉轉,有「水磨腔」的美稱。崑曲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已有600多年歷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崑山腔始於元末明初,是南曲的一個支派,與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一起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崑山腔最早只是流行於吳中民間的清曲、小唱。到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對崑山腔進行了改革,成為文人散曲吟唱的詞曲音樂的主流,稱為崑曲。現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崑劇。崑曲以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主要以中州官話為唱說語言[81]。崑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82]

蘇州評彈

Thumb
蘇州評彈傳統劇目《西廂記

蘇州評彈是起源於蘇州的一種說唱藝術,盛行於江南一帶,俗稱「說書」。蘇州評彈是一種用蘇州話演唱的地方曲藝。評彈是評話和彈詞的總稱。評話,只有說,沒有唱;彈詞有說有唱。評彈的聽眾幾乎遍佈全國,在海外僑胞中也有一定影響,被台灣著名國學大師俞大綱譽為「中國最美的聲音」。

吳歌

吳歌又稱吳聲歌曲,是文學史上對吳地民歌民謠的總稱,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傳公元前13世紀,殷商末年周王派長子到江南建都並「以歌養民」,從那時算起,吳歌已有3200多年歷史。吳歌是中國吳語地區民歌民謠的總稱。江南水鄉吳文化地區孕育的吳歌,有其鮮明的特色。自古以來,具有委婉清麗、溫柔敦厚、含蓄纏綿、隱喻曲折等特點,區別於北方民歌的熱烈奔放、率直坦蕩、豪情粗獷、高亢雄壯。吳歌具有濃厚的水文化特點,和聳立的高山、遼闊的草原不同,它如涓涓流水一般,清新亮麗,一波三折,柔韌而含情脈脈,和吳儂軟語有相同的格調,有其獨特的民間藝術魅力。2006年,吳歌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另外,蘇州市市歌《蘇州好風光》即是吳歌的代表曲之一。

語言

吳語是漢語族中歷史較為悠久的分支之一,其祖語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的春秋時期的吳越兩國上層人士習用的漢語。吳語以蘇州話為代表。蘇州本地話屬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蘇州話長期以來一直被看作吳語的代表方言,也是漢語語言研究中被較多被研究的語種之一。

蘇州話發音清麗軟糯,抑揚頓挫,具有鮮明的音樂感,被形容為「吳儂軟語」。 吳語還創造了許多形象生動的詞語,有的已被普通話吸收。蘇州話也是一種文學語言,19世紀興起的吳語文學如《海上花列傳》的對白就是以蘇州話寫成。現今蘇州話在普通話的衝擊之下日漸式微,很多蘇州年輕人已經不再會講上一輩的老蘇州話,更是出現了一些祖孫之間蘇州話、普通話雜相對話的情形[83],大量的外來人口流動也使得蘇州話的保護與傳承變得舉步維艱[84]

美術

Thumb
蘇州美術專科學校舊址,現為顏文樑紀念館

蘇州美術歷史悠久,名家輩出,發軔於明代的「吳門畫派」。著名人物包括任熊任伯年吳昌碩顏文梁董希文朱士傑等。

民國時期創立有蘇州美術專科學校(現為南京藝術學院)。蘇州美術專科學校,簡稱「蘇州美專」,位於中國江蘇省蘇州市滄浪區滄浪亭東側,由被譽為「滄浪三傑」的顏文樑、朱士傑和胡粹中於1922年7月共同創辦,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美術學府之一,也是中國第一個政府正式命名的美術學校。

新聞出版和媒體

蘇州的廣播電視事業可以追溯至1945年,當年國民黨青年軍202師政工處與國民黨吳縣縣黨部聯合創辦了蘇州青年廣播電台[85]。1949年蘇州解放後,於同年5月15日在拙政園內設立「蘇州新華廣播電台」,後更名為蘇州人民廣播電台,曾歷經數次變遷[86]。1959年10月1日,蘇州人民廣播電台電視台開始試播,後於1962年停播,1983年以「蘇州電視台」名義恢復播出[87]。2001年,蘇州電視台、蘇州人民廣播電台合併成立蘇州廣播電視總台,為蘇州唯一的公辦廣播電視台,現擁有11個電視頻道(其中5個為總台運營,6個為江蘇有線運營)、7個廣播頻率、4份報刊和1個移動電視頻道,信號覆蓋蘇州全市和周邊城市。該台播出的大部分節目均以普通話播出,只有少數節目使用傳統蘇州話(如施斌聊齋)[88]播出。前江蘇有線蘇州數碼電視共開播了100多個電視頻道以及包括鳳凰衛視星空衛視在內的20多個境外頻道(也可在網絡上直接收看),還開通了互動電視服務。蘇州市民亦可通過中國電信IPTV平台收看電視節目。2010年以來,智能電視機頂盒,網絡智能電視大為普及,可收看、點播網絡電視節目。

報紙出版方面,清末及民國時期蘇州有《蘇州白話報》、《吳郡白話報》、《江蘇白話報》、《獨立報》、《蘇州日報》等民辦報紙,也有官辦報紙[8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所有報紙均為官辦,現時蘇州境內報紙的主要出版方為蘇州日報報業集團,為蘇州唯一的報業集團,其旗下報紙《蘇州日報》於1949年7月1日創刊(前身《新蘇州報》、《蘇州工農報》[90]),為蘇州市黨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為小報,其中《姑蘇晚報》是全國第一張彩色晚報,在蘇州有較高的發行量,該集團還擁有《現代蘇州》雜誌。面向全省發行的《揚子晚報》、《現代快報》、《江南時報》亦在蘇州發行,當地的發行量亦較高。

另外,蘇州歷史上曾擁有為數不清的出版機構[9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州主要的出版社僅有蘇州人民出版社(1960年12月撤銷)、蘇州大學出版社和古吳軒出版社[92]

當代雜誌方面,有出版《蘇州雜誌》的雜誌社成立於1988年,同年12月開始編印,陸文夫創刊。雜誌社位於烏鵲橋東青石弄。目前《蘇州雜誌》出版已逾百期,主編為范小青。

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6年有18個項目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93]

Thumb
蘇繡屏風
更多資訊 蘇州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蘇州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一批(2006.05.20) 第二批

()

第三批

(2011.05.23)

第四批

(2014.12.03)

吳歌 崑曲 雷允上六神丸製作技藝 滑稽戲 吳地寶卷
古琴藝術 江南絲竹 蘇州泥塑 姜思序堂國畫顏料製作技藝 蘇州軋神仙廟會
蘇州評彈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蘇州民族樂器製作技藝 蘇派盆景技藝 金村廟會
蘇劇 桃花塢木刻年畫 蘇州玉雕 蘇州書畫裝裱修復技藝
蘇繡 宋錦織造技藝 蘇州燈彩 碧螺春製作技藝
蘇州緙絲織造技藝 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 虞山琴派
蘇州御窯金磚製作技藝 明式家具製作技藝 光福核雕
制扇技藝 劇裝戲具製作技藝
蘇州端午習俗 蘇州甪直水鄉婦女服飾
粗體為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關閉

節日

Thumb
虎丘
  • 中國蘇州國際旅遊節
  • 玄妙觀迎財神
  • 西山太湖梅花節
  • 虎丘花會
  • 拙政園杜鵑花會
  • 甪直水鄉服飾文化節
  • 南浩街神仙廟會
  • 拙政園荷花節
  • 虎丘廟會
  • 中國蘇州國際絲綢旅遊節
  • 蘇州天平紅楓節
  • 寒山寺除夕聽鐘聲

關於蘇州的諺語

  • 旅遊方面:「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比喻為人間美好的地方。
  • 生活方面:「生在蘇州,住在杭州,吃在揚州,死在徽州。」(又稱「食在廣州」,「死在柳州」)「生在蘇杭,葬在北邙。」
  • 農業方面:「蘇湖熟,天下足。」(或作「蘇熟,天下足」。)
  • 古代工業方面:「南蘇州,北濰縣。」
  • 古代商業方面:「全吳嘉會,雄繁天下。」
  • 閩南語粵語俚語:「土丘賣鴨蛋、賣鹹鴨蛋」隱喻某人已死。(「土丘」指墳墓或墳場,但口語「土丘」與「蘇州」音近,誤聽為「某人去蘇州賣鹹鴨蛋」的意思)
    • 粵語中還有「蘇州過後冇艇搭」和「蘇州屎粵語蘇州屎」,前者意思類似於「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後者意思為爛攤子。

市旗

蘇州市旗面背景為藍色,代表「和平、進步、發展」,而市旗中央則繪有市徽圖形。市徽直徑為市旗的三分之一,市徽中央是紅色水城門,城門下有白色流水,外環呈白色,外環下部有蘇州的漢語拼音SUZHOU。圖形市徽象徵「日月同輝,天長地久」;兩個圓形組成的偏心圓展示蘇州勃勃生機,燦爛輝煌的明日;水城門則表示蘇州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城門下流水代表蘇州是江南水鄉;因此現在也有「一座姑蘇城,整部江南史」的說法。

旅遊

Thumb
網師園
Thumb
北寺塔

蘇州憑藉其園林藝術和江南水鄉風格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蘇州的自然和歷史景觀極為豐富。蘇州市區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就多達6個,它們分別為蘇州園林拙政園留園虎丘山)、周莊古鎮同里古鎮金雞湖吳中太湖旅遊區旺山-穹窿山-東山)和常熟沙家浜-虞山尚湖」景區。蘇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被譽為「人間天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有「東方威尼斯」之稱。

蘇州現在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3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4處。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現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園林60餘處,其中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獅子林等9個古典園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蘇州園林

Thumb
拙政園

蘇州園林是指中國蘇州城內的園林建築,以私家園林為主,起始於春秋時期的吳國建都姑蘇時(公元前514年),形成於五代,成熟於宋代,興旺於明代,鼎盛於清代。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一百七十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處,對外開放的園林有十九處。佔地面積不大,但以意境見長,以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安排,移步換景,變化無窮。蘇州古典園林「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靈泉之致」。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築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

1997年,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中國園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在蘇州召開[95]

Thumb
山塘河
Thumb
平江河

蘇州古城

蘇州城或稱蘇州古城,面積達14.2平方公里,是古代江南的最大的城市之一。一般將建城史追溯至前514年,吳王闔閭伍子胥所建的闔閭城(有爭議)。2500多年,城址從未改變,為世界罕見。今蘇州古城與平江圖》(中國現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圖)相對照,總體框架、骨幹水系、路橋名勝幾乎完全一致。

蘇州也被認為是中國最精緻的城市之一,曾被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稱讚為「鬼斧神工」。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三縱三橫一環」的河道水系和「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古蹟名園」的獨特風貌。唐代詩人杜荀鶴曾寫道:「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蘇州全市共有城市橋樑總計3681座,其中特大橋27座、大橋125座、中橋520座、小橋3009座,總計長度達224443米[96]

蘇州古城以其水鄉特色而聞名。山塘街平江路則是兩個保護最好、具有水鄉特色的老街區。早在1834年的《吳門表隱》就有記載「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華陽橋南一,奚家橋南一,苑橋北一」。

太湖

太湖是中國東部近海區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的第三大淡水湖,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太湖是平原水網區的大型淺水湖泊,湖區有48島、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輝,其有不帶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稱。洞庭東山西山、漁洋山、木瀆古鎮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等都是太湖地區的著名旅遊勝地。1982年,蘇州太湖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蘇州擁有太湖72峰中的48峰,太湖13個國家級景區中的8個,其中包括西山景區、東山景區、光福景區、穹窿山景區、旺山景區、三山島、太湖公園和東太湖生態園[97]。不過擁有太湖面積30%無錫的太湖景色資源也十分優美,導致很多旅客認為太湖是無錫的。

Thumb
蘇州博物館新館

蘇州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98]是中國著名的地方民俗博物館。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東北街。1960年建立,2006年10月建成新館,是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的封筆之作。館址為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王府遺址。

場館總面積8000多平方米,分東、西、中3路,中路立體建築為殿堂型式,梁坊滿飾蘇式彩繪,入口處側門,有文徵明手植紫藤,內部東側有太平天國古典舞台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新館的設計結合了傳統的蘇州建築風格,利用墳塚形式把博物館置於院落之間,建築物與其靈堂風格環境互相映襯。每到節假日,蘇博人氣就十分旺盛。

寒山寺

Thumb
寒山寺鐘

寒山寺,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城西閶門外5公里的楓橋鎮,座東朝西,門對古運河。寒山寺相傳始建於六朝時期的梁武帝天監年間(502年-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貞觀年間,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拾得天台山來此作住持,遂改名寒山寺。寒山寺因唐朝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而聞名中外。嘉靖年間,僧本寂鑄大銅鐘和鐘樓。全世界各地的遊客經常專程在新曆元旦舊曆除夕到寒山寺聽新年鐘聲。

Thumb
寒山寺

工藝品

交通

水運

京杭運河縱橫貫境[99]。有內河航道2700多公里,構成水陸交通動脈。蘇州港是河、海兩用港,為江蘇省第一大港口、中國大陸第五大港口和世界第七大港口[l],2015年貨物吞吐量5.4億噸,集裝箱吞吐量510.2萬TEU[68]

此外,許多小型河流穿越市區,有的成為旅遊遊船路線。

國際海運

日本下關港,前往蘇州太倉(即蘇州港太倉港區)、中國青島韓國釜山的渡輪航行。

鐵路

Thumb
蘇州站滬寧高速場
Thumb
在蘇州站站台停靠的CRH2型動車組

京滬鐵路滬寧高速鐵路京滬高速鐵路滬蘇通鐵路經過蘇州市。2010年通車的滬寧城際鐵路使上海與蘇州之間的運行時間最快縮短到24分鐘[100]

軌道交通

Thumb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站內,圖為位於姑蘇區西環路站。)
Thumb
全國首個跨省市地鐵11號線花橋段於2013年10月16日開通運營,圖為位於江蘇省崑山市兆豐路站

有軌電車

蘇州高新區有軌電車共將建成6條線路,6條線路總長超過80公里,其中1號線已於2012年9月11日開工建設,於2014年10月26日通車試運營。2號線於2014年11月1日開工,於2018年8月31日通車試運營。

航空

蘇州光福機場停止民用航空服務後,當前蘇州並無民用航空機場;民眾若需要用過空港到達或離開蘇州,只能前往鄰近的無錫或者上海。[104]

儘管蘇州缺乏民用航空基礎設施,蘇州當局仍努力尋求民用航空機場建設的規劃可能。2024年3月16日,蘇州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開展關於蘇州通用機場(暫定名)選址報告及可研報告(含專題)編制及上報服務項目招標等工作,並且蘇州市國資委已於2024年3月27日成立了蘇州航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105][106]雖然該可行性研究的內容是以發展城市中低空航空產業集群與貨運經濟為推動點,[107]但據政府內部消息透露,蘇州本次通用機場編制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蘇州目前規劃建設的通用機場改擴編轉至大型民用運輸機場做準備。[108]

另外,蘇州城市航站樓於2023年5月19日啟用,位於圓融時代廣場,為上海浦東虹橋國際機場的旅客提供提前值機,旅客與行李預安檢,行李託運,班/包車等服務,2樓設有休息室與貴賓廳。[109]

公路

截至2018年末,蘇州公路總里程1217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98公里。

Thumb
滬寧高速蘇州段,雙向8車道

市內高架快速路網

  • 東環快速路
  • 南環快速路
  • 西環快速路
  • 北環快速路
  • 吳東快速路(東環南延)
  • 蘇州北站高架路(東環北延)
  • 獨墅湖大道(南環東延)
  • 蘇福快速路(南環西延)
  • 友新快速路(西環南延)
  • 蘇滸快速路(西環北延)
  • 婁江快速路(北環東延)
  • 太湖大道高架(北環西延)
  • 吳中大道快速路
  • 中環東線
  • 中環西線
  • 中環北線
  • 中環快速路

市內快速公交

蘇州目前共有8條快速公交線路,於2008年開始運營。蘇州快速公交與一般公交車不同,採用加長型車體,並在蘇州市內高架快速路與右側專用車道上運營。

教育

蘇州歷來教育發達、人文薈萃。歷史上先後有60名狀元、1,500餘名進士出自蘇州。當代蘇州籍的兩院院士達117名[110],位居全國首位[111]。若按出生地計算[m],則僅次於上海市北京市,位居第三;另外蘇州的諾貝爾獎得主目前有兩位——李政道朱棣文,全國第一。

中小學

Thumb
江蘇省蘇州中學

全市的小學、初中入學率和鞏固率連續多年保持100%;2019年,蘇州市擁有各級各類學校1682所(含幼兒園),在校學生195.81萬人。其中,幼兒園867所,在園36.47萬人;小學424所,在校82.13萬人;初中含九年一貫制241所,在校28.03萬人;高中74所,在校10.86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5所,技工學校13所,在校8.44萬人;特殊教育12所,在校1695人。在市區範圍內,江蘇省蘇州中學[112][113]是全國最重點中學、萬年不可求一之名校;另外蘇州市內還有一些傳統名校如蘇州市滸墅關中心小學校、景范中學、吳縣中學、江蘇省震澤中學、蘇州實驗中學蘇州市第一中學江蘇省蘇州第十中學蘇州市第三中學、星海中學、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中學、蘇州大學附屬中學、南京航天航空大學附屬中學一直在社會中享有較高聲望。

蘇州所代管的縣級市也都較早開始近代化教育辦學,如:常熟市的江蘇省常熟中學,前身是1938年創辦於重慶合川的國立第二中學。張家港市的江蘇省梁豐高級中學的前身為創辦於1894年(清光緒年間)的梁豐書院。江蘇省太倉中學、太倉市第一中學創建於1907年,其前身為清朝太倉州試院。

蘇州的基礎教育國際化程度較高。蘇州共有53所國際學校,其中公辦學校國際班有18所,民辦國際學校31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4所;有台商子女學校1所;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項目26個;具備聘請外籍教師資格學校有119所,招收國際學生的學校145所;建立漢語國際推廣基地和課堂學校7所。在蘇外國學生總數近6000人,在蘇港澳台中小學生超過4000人,在職外籍教師600多人。

高校

Thumb
蘇州大學鐘樓

蘇州擁有數量眾多的高等院校和各類科研院所。蘇州大學是江蘇省公辦本科,也是「211工程[114]高校,其創辦地點位於1900年創立的東吳大學天賜莊校區,在全市各處分佈有共計五個校區和兩個獨立學院,另一所位於城區的蘇州科技大學也在全市遍佈兩個校區和一個獨立學院。

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高教區成立於2002年,規劃總面積約11平方公里,是目前國內一流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基地以及高科技成果研究轉化基地。當前擁有包括西交利物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蘇州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在內等11所高等綜合科研院,以及蘇州高博軟件技術職業學院蘇州百年職業學院蘇州工業園區工業技術學校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蘇州評彈學校等6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高教區現在校生達6.8萬人,其中在讀研究生約1.3萬名,教職工3000多人,近40%擁有高級職稱。

坐落於蘇州吳中區的蘇州國際教育園,則是一個以專科教育為主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目前,蘇州大學文正學院、蘇州學院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旅遊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東吳外國語高等師範學校蘇州科技大學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等十餘所高等院校均在此設立校區辦學。

此外,在地級蘇州市範圍內,蘇州還擁有如常熟理工學院沙洲職業工學院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崑山學院等等眾多本、專科高等學校。另有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蘇州大學未來校區(吳江)、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等在建或開校。

在這些優質的教育資源中,2025年1月13日,常理工學院也正式批覆更名蘇州工學院[115],蘇州職業技術大學也已經預定升級成本科院校[116]

宗教

佛教

Thumb
姑蘇城寒山寺
Thumb
重元寺

道教

伊斯蘭教

  • 石路太平坊清真寺

天主教

基督教新教

飲食及土特產

蘇州小吃

蘇州小吃歷史悠久,久負盛名。蘇式月餅,蘇式酥糖,滷汁豆腐乾松子糖,黃埭西瓜子,蝦子醬油,棗泥麻餅,豬油年糕等,都是蘇式小吃的代表。 蘇州最繁華的觀前街南側,有一條200多米長的太監弄,因明代蘇州織造局的太監們聚居於此而得名。現在,它是蘇州著名的美食街。

蘇幫菜

蘇幫菜,屬中國八大菜系中的蘇菜下的分支,具有用料上乘、鮮甜可口、講究火候、濃油赤醬等特點。屬於「南甜」風味。不僅選料嚴謹,製作精細,更是因材施藝。四季有別。烹調技藝以燉、燜、煨著稱;重視調湯,保持原汁。代表菜有松鼠鱖魚碧螺蝦仁等。

蘇式湯麵

蘇式湯麵是蘇州地方特色麵食,以鮮美的麵湯和豐富的澆頭為特色。是蘇州本地早茶文化的重要部分。

百年老店

黃天源采芝齋乾生元松鶴樓得月樓稻香村葉受和朱鴻興等。

土產

陽澄湖大閘蟹洞庭碧螺春黃埭西瓜子虎丘茉莉花茶芡實(雞頭米),東山柑橘楊梅枇杷等。

蘇州豆腐乾(津津牌)、蘇州腐乳(津津牌)、蘇州西山楊梅(太湖綠牌)、蘇州西山板栗(太湖綠牌)、蘇州糕團(黃天源牌)、蘇州糖果(采芝圖牌)、蘇州西山銀杏(太湖綠牌)、蘇州西山枇杷(太湖綠牌):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名人

友好城市

中國大陸境內友好城市

國際友好城市及友好交流城市

截至2018年底,蘇州市共有22個國際友好城市(省、縣)[118],此外還有數目不詳的國際友好交流城市。

友好城市之間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交流。例如1996年時蘇州市政府曾贈予俄勒岡州波特蘭數塊太湖石,目前放置於波特蘭市政廳英語Portland City Hall (Oregon)對面的特里·施羅克廣場英語Terry Schrunk Plaza[119]。後來該市老城還建成了一座蘇州古典園林風格的蘭蘇園。在該市的先鋒法院廣場英語Pioneer Courthouse Square也有指示到蘇州距離的里程牌。

Thumb
蘇州贈予波特蘭的太湖石
Thumb
波特蘭先鋒法院廣場的里程牌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