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波羅熱烏克蘭語Запоріжжя羅馬化Zaporizhzhia發音:[zɐpoˈriʒʲːɐ] 直譯:「急流前」)是烏克蘭東南部第聶伯河畔的城市,扎波羅熱州的首府及扎波羅熱區的行政中心,該市單獨組成為一個市鎮,即扎波羅熱市鎮。該市為烏克蘭第六大城市,人口約55萬(統計於2024年)。

快速預覽 扎波羅熱 Запоріжжя, 國家 ...
扎波羅熱
Запоріжжя
城市市鎮
左上:普雷奧布拉任斯基大橋(英語:Preobrazhensky Bridge)跨越第聶伯河,右上:教堂大道(英語:Sobornyi Avenue),中:霍爾蒂察島及第聶伯河,左下:斯拉夫蒂奇競技場,右下:扎波羅熱州政府大廳
左上:普雷奧布拉任斯基大橋英語Preobrazhensky Bridge跨越第聶伯河,右上:教堂大道英語Sobornyi Avenue,中:霍爾蒂察島及第聶伯河,左下:斯拉夫蒂奇競技場,右下:扎波羅熱州政府大廳
扎波羅熱旗幟
旗幟
扎波羅熱徽章
徽章
扎波羅熱州(黃色)與扎波羅熱市(橙色)
扎波羅熱州(黃色)與扎波羅熱市(橙色)
扎波羅熱在烏克蘭的位置
扎波羅熱
扎波羅熱
扎波羅熱在烏克蘭的位置
坐標:47°51′00″N 35°07′03″E
國家 烏克蘭
 扎波羅熱州
扎波羅熱區
建立1770年
集鎮權1806年
市區
7個
  • Zhovtnevyi Raion
  • Zavodskyi Raion
  • Kommunarskyi Raion
  • Leninskyi Raion
  • Ordzhonikidzevskyi Raion
  • Khortytskyi Raion
  • Shevchenkivskyi Raion
政府
 • 市長雷希娜·哈爾琴科烏克蘭語Харченко Регіна Владиславівна
面積
 • 總計334 平方公里(129 平方英里)
人口(2021年)
 • 總計722,713人
 • 密度2,365.2人/平方公里(6,126人/平方英里)
時區EET(UTC+2
 • 夏時制EEST(UTC+3
郵遞區號69xxx
電話區號+380 61(2)
網站zp.gov.ua
地圖
關閉

名稱

中國大陸和香港常譯為扎波羅熱[1][2],亦有扎波里日亞[3]的譯名。台灣則常譯為札波羅熱札波羅結,亦有札波利扎[4]札波黎沙等按烏克蘭語名譯的譯名[5]。1921年前名為亞歷山德羅夫斯克(俄語:Александровск[6]

歷史

早期

扎波羅熱建立於1770年,當時名為亞歷山大羅夫斯卡亞要塞,作為第聶伯河防線的一部分建成,以保護俄羅斯帝國南部領土免受克里米亞韃靼人的入侵。1775年簽訂《凱納爾卡條約》後,俄羅斯平原南部地區和克里米亞半島被併入俄羅斯帝國。 亞歷山德羅夫要塞隨後失去了軍事意義,成為一個鄉村小鎮,從1806年到1930年左右被稱為亞歷山德羅夫斯克。

基奇卡斯大橋於20世紀初開通,這是第聶伯河的第一條鐵路橋,隨後扎波羅熱的工業不斷發展。

俄羅斯內戰期間(1918-1921),扎波羅熱是紅軍與鄧尼金弗蘭格爾的白軍、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彼得留拉的烏克蘭人民軍以及德奧聯軍激烈戰鬥的場所。各方軍隊利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基奇卡斯大橋來轉移部隊、彈藥和醫療用品。 蘇聯政府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進一步推進扎波羅熱工業化,建造了第聶伯水力發電廠、扎波羅熱鋼鐵廠和第聶伯鋁廠。20世紀30年代,美國聯合工程鑄造公司建造了一座類似於福特魯日河鋼廠的帶鋼廠,生產軋制鋼帶。該工廠的170厘米(66英寸)寬鋼年產能達到 540,000噸。

蘇德戰爭

Thumb
1943年3月10日在戒備森嚴下,希特拉飛到南方集團軍在烏克蘭扎波羅熱的總部。在相片中可看到,陸軍元帥馮·曼施坦因在當地機場迎接希特拉,右邊是漢斯·鮑爾和德國空軍元帥沃爾弗拉姆·馮·里希特霍芬

1941年6月蘇聯與納粹德國之間的戰爭爆發後,蘇聯政府開始將扎波羅熱的工業撤離到西伯利亞[7]。蘇聯安全部隊開始在該市槍殺政治犯[8]。 1941年8月18日,德國第1裝甲集群的部隊到達第聶伯河右岸扎波羅熱郊區並佔領了霍爾蒂齊亞島。

1941年8月18日,紅軍在第聶伯河水力發電廠大壩上炸開了一個120 x 10米的洞,產生了從扎波羅熱到尼科波爾的洪水[9]。洪水導致當地居民和兩軍士兵死亡,歷史學家估計死亡人數在20,000至100,000人之間[10][7]。扎波羅熱於1941年10月3日被德軍佔領。德國的佔領持續了兩年[11]; 在此期間,德國人槍殺了超過 35,000人,並將58,000人送往德國作為強迫勞工[7]

1943年2月,德軍重組南方集團軍群,並將總部設在扎波羅熱[12]阿道夫·希特拉於 1943年2月訪問了總部,並於次月再次訪問了總部,聽取了陸軍元帥埃里希·馮·曼施坦因和空軍元帥沃爾夫拉姆·弗賴赫爾·馮·里希特霍芬的簡報[13]

1943年8月,德軍沿着第聶伯河從基輔到克里米亞修建了豹-沃坦防線。 1943年9月,他們撤至這條防線,與第40裝甲軍第17軍的部隊一起守住這座城市,作為第聶伯河上的橋頭堡。1943年10月10日,由羅季翁·馬利諾夫斯基將軍指揮的蘇聯西南方面軍襲擊了扎波羅熱[14]。 守軍擊退了這些進攻,但紅軍於10月13日發動夜間突然襲擊[14],成功收復了該城的大部分地區[15]

俄烏戰爭

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軍隊一直在對扎波羅熱進行持續攻擊[16]。 2月27日,據報道南郊發生戰鬥,俄羅斯軍隊當晚晚些時候開始炮擊該市[17]。3月3日,俄羅斯軍隊接近扎波羅熱核電站。俄羅斯軍隊於5月12日/13日晚向扎波羅熱發射導彈[18]

9月30日,就在俄羅斯正式吞併烏克蘭南部和東部的幾個小時前,俄羅斯武裝部隊向扎波羅熱的一支民用車隊發射了S-300導彈,造成至少30人死亡[19]。10月9日,俄羅斯軍隊向居民樓發射火箭彈,造成至少17人死亡[20]

地理

該市位於烏克蘭東南部。第聶伯河把該市分為兩部分,中間則為霍爾蒂察島。城市面積為334平方公里,海拔為50米。[21]

有兩條支流圍繞霍爾蒂察島:新第聶伯河和舊第聶伯河,新第聶伯河為800米寬,而舊第聶伯河為200米寬。霍爾蒂察島長12公里,寬2公里。該市還有幾條小的河流流入第聶伯河。

由於乾燥草原空氣和大型淡水盆地的緣故,霍爾蒂察島上的植被獨特而多樣,並淨化了工業污染。霍爾蒂察島是一座國家公園。島嶼上有一些大型溝壑、徒步小徑和歷史紀念碑,是備受歡迎的消遣去處。島上還有很多療養院、度假區、保健中心和沙灘。[22]

氣候

更多資訊 扎波羅熱 (1991–2020, 極端值:1959–至今), 月份 ...
扎波羅熱 (1991–2020, 極端值:1959–至今)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12.2
(54.0)
17.1
(62.8)
24.0
(75.2)
31.4
(88.5)
35.9
(96.6)
36.5
(97.7)
39.5
(103.1)
40.2
(104.4)
35.9
(96.6)
35.0
(95.0)
20.9
(69.6)
16.0
(60.8)
40.2
(104.4)
平均高溫 °C(°F) −0.3
(31.5)
1.2
(34.2)
7.5
(45.5)
16.1
(61.0)
22.6
(72.7)
26.6
(79.9)
29.3
(84.7)
29.0
(84.2)
22.7
(72.9)
14.7
(58.5)
6.5
(43.7)
1.3
(34.3)
14.8
(58.6)
日均氣溫 °C(°F) −3.1
(26.4)
−2.2
(28.0)
3.0
(37.4)
10.5
(50.9)
16.7
(62.1)
20.9
(69.6)
23.2
(73.8)
22.6
(72.7)
16.7
(62.1)
9.7
(49.5)
3.1
(37.6)
−1.3
(29.7)
10.0
(50.0)
平均低溫 °C(°F) −5.8
(21.6)
−5.3
(22.5)
−0.9
(30.4)
5.0
(41.0)
10.9
(51.6)
15.2
(59.4)
17.1
(62.8)
16.4
(61.5)
11.3
(52.3)
5.5
(41.9)
0.2
(32.4)
−3.8
(25.2)
5.5
(41.9)
歷史最低溫 °C(°F) −29.3
(−20.7)
−26.1
(−15.0)
−25
(−13)
−8.2
(17.2)
−2
(28)
3.9
(39.0)
8.2
(46.8)
3.9
(39.0)
−3
(27)
−8.9
(16.0)
−18.6
(−1.5)
−26.2
(−15.2)
−29.3
(−20.7)
平均降水量 mm(吋) 39
(1.5)
32
(1.3)
37
(1.5)
41
(1.6)
51
(2.0)
61
(2.4)
45
(1.8)
44
(1.7)
38
(1.5)
34
(1.3)
40
(1.6)
53
(2.1)
515
(20.3)
平均最大雪深 cm(吋) 7
(2.8)
8
(3.1)
4
(1.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4)
3
(1.2)
8
(3.1)
平均降雨天數 10 8 11 12 13 13 10 8 10 11 13 11 130
平均降雪天數 14 14 9 1 0 0 0 0 0 1 6 13 58
平均相對濕度(%) 85.2 82.4 77.6 67.2 63.1 66.0 63.6 62.1 68.5 75.5 84.3 86.1 73.5
數據來源1:Pogoda.ru.net[23]
數據來源2: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humidity 1981–2010)[24]
關閉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