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鐵
中国上海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海地鐵,亦稱上海軌道交通,是服務於上海市和江蘇省蘇州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e]。截至2024年11月30日,上海地鐵已開通營運20條路線、510座車站[b],營運距離837公里[c][11],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前,上海地鐵每日客流平均在一千萬人次以上,2019年全路網客運量38.8億人次[3];歷史最高單日客流1,339.7萬人次。[1] 上海地鐵是上海市民市內交通的主要出行方式。
上海地鐵 | |
---|---|
Shanghai Metro | |
![]() 上海地鐵的標誌由Shanghai Metro的字母縮寫組成,「S」形似圓形的地鐵隧道,「M」則象徵在隧道內相向行駛的兩輛地鐵列車。 | |
概要 | |
地區 | 上海市、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a] |
交通類型 | 地鐵 機場聯絡軌道系統 磁浮列車 |
路線 | 20條 |
車站 | 510個[b] |
日運量 | 1033.87萬人次(2024年) 最高1,339.7萬人次(2024-03-08)[1] |
年運量 | 37.1億人次(2018年)[2] 38.8億人次(2019年)[3] 28.3億人次(2020年)[4][5] 35.7億人次(2021年)[6] 22.8億人次(2022年)[7] 36.6億人次(2023年)[8] 37.73億人次(2024年)[9] |
總部 | 上海市中山南路28號久事大廈31層 |
網站 | 上海地鐵 |
營運 | |
開始營運 | 1993年5月28日 |
營運單位 |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及其下屬公司 崑山市軌道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11號線花橋段) |
技術 | |
系統長度 | 837 km(520 mi)[c] |
軌距 | 1,435毫米(標準軌) |
平均速度 | 37.3 km/h(23.2 mph)[10][d] |
軌道交通1號線於1993年正式營運,成為中國大陸第三個開通的城市軌交系統(晚於北京和天津)。至2018年,上海地鐵的軌道交通系統在上海市16個行政區中的14個提供營運服務(除金山區和崇明區),其中軌道交通11號線延伸到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a],使得上海地鐵成為中國首個跨省級行政區營運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歷史

1950年上海大轟炸期間,有蘇聯專家正在上海訪問,他們向上海市城市規劃研究委員會建議上海應該修建地下鐵道,平時作為交通基礎設施,戰時作為防空洞。1953年,蘇聯城市規劃專家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幹部李干成秘密討論地下鐵道規劃,用鉛筆畫出東西和南北的兩條地鐵線,它們分別是上海地鐵一號線、上海地鐵二號線的雛形。[12]
1960年,上海成立隧道工程局,為了嘗試如何建造地鐵,有關部門在浦東塘橋做了直徑4.2米的盾構,而且推了100多米的隧道。當局又決定在衡山公園進行地鐵隧道和地鐵站試驗,這一實驗被命名為60工程,而且完全保密。不過上海首條地鐵上海地鐵1號線直到1990年才全面開工。[12]
- 2002年12月31日,磁浮線龍陽路站-浦東國際機場站建成通車。
- 2003年11月25日,5號線莘莊站-閔行開發區站段建成通車[19],長17.04公里[19]。
- 2004年12月28日,1號線上海火車站站-共富新村站延伸段(又稱北延伸段)通車[20],長12.4公里。
- 2005年12月31日,4號線藍村路站-寶山路站-虹橋路站-大木橋路站段先行通車[21]。
- 2006年12月18日,3號線江灣鎮站-江楊北路站延伸段(又稱北延伸段)通車[22],長15.4公里[22]。同年12月30日,2號線淞虹路站-中山公園站延伸段(又稱西延伸段)通車[22],長6.155公里。
- 2007年12月29日,共有5條地鐵路線分段宣告通車。其中,1號線共富新村站-富錦路站延伸段(又稱北北延伸段)通車[23],長3.39公里。4號線藍村路站-大木橋路站段通車,成為上海市第一條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條環線路線[23]。6號線港城路站-靈岩南路站段通車[23],長31.118公里。8號線市光路站-耀華路站段通車[23](其中周家渡站暫不開通)。9號線松江新城站-桂林路站段通車[23]。
- 2008年12月28日,9號線宜山路站開通,同時運行1年的桂林路站與軌道交通三、四號線宜山路站之間的轉乘短駁巴士取消[24]。
- 2009年7月5日,8號線耀華路站-航天博物館站延伸段通車[25](其中濟陽路站暫不開通),長14.2公里[25]。12月5日,7號線上海大學站-花木路站段通車[25](其中後灘站暫不開通),長34.38公里[25]。12月31日,9號線宜山路站-世紀大道站延伸段通車[25];於同一日11號線江蘇路站-嘉定北站段通車(其中陳翔公路站暫不開通)[25],長33.2公里。
2010年2月24日,2號線龍陽路站-廣蘭路站延伸段(東延伸段)通車[26],其中張江高科站啟用新建的地下車站,原張江高科站停用,改作培訓基地。3月16日,2號線徐涇東站-淞虹路站延伸段(西西延伸段)通車[26](其中虹橋火車站站暫不開通)。3月29日,11號線嘉定新城站-安亭站開通(其中昌吉東路站暫不開通)。4月7日,9號線楊高中路站開通,徐家匯站站內轉乘通道開通。4月8日,2號線廣蘭路站-浦東國際機場站延伸段(東延伸段)通車[26]。4月10日,10號線新江灣城站-航中路站段通車(其中龍溪路站—航中路站為支線段)[26],其主線龍溪路站至虹橋火車站站暫不開通。上海地鐵總距離達到當時的世界第一[27]。
2010年4月20日,7號線後灘站開通。當日13號線作為世博園區配套,隨預展啟動,世博段(馬當路站—世博大道站)於同日投入試營運[28](世博會期間此段路線不納入軌道交通營運網絡,2010年11月1日尾班車後營運暫停)。7月1日,隨着虹橋火車站的啟用和滬寧高鐵的開通,2號線虹橋火車站站開通營運。11月30日,10號線主線龍溪路站至虹橋火車站站開通試營運[26],採用「Y」型交路的特殊運行方式。龍溪路為「Y」型交叉點,同時營運結束時間由19:30延長至22:00。12月28日,7號線上海大學站-美蘭湖站延伸段(北延伸段)開通試營運[26](其中祁華路站、劉行站、潘廣路站暫不開通)。宜山路站3號線至4號線的站內轉乘通道開通。
2011年4月12日,6號線、8號線濟陽路站開通。[29]4月26日,11號線昌吉東路站開通。[29]5月7日,6號線、8號線濟陽路站正式更名為東方體育中心站[30]。6月30日,7號線潘廣路站、劉行站開通[29]。
2012年9月28日,8號線中華藝術宮站(原名周家渡站)通車。10月21日,3號線、8號線虹口足球場站轉乘通道建成開通。12月24日,7號線船廠路站更名為龍華中路站[31]。12月30日,9號線三期南段松江新城站-松江南站站與13號線一期西段金運路站-金沙江路站建成通車(其中13號線的祁連山南路站和大渡河路站暫不開通)。
2013年6月15日,13號線祁連山南路站開通[32]。8月31日,11號線二期江蘇路站-羅山路站開通(其中康恆路站暫不開通)[33];8號線航天博物館站更名為沈杜公路站。10月16日,11號線花橋段(安亭站-花橋站)開通[34],在崑山市境內開放兆豐路站、光明路站和花橋站,成為全國首個跨省市地鐵。12月29日12號線天潼路站-金海路站[35]與16號線羅山路站-滴水湖站段開通試營運[35]。
2014年5月10日,12號線天潼路站-曲阜路站開通[36]。7月22日,7號線祁華路站開通[37]。11月1日,13號線大渡河路站開通[38]。12月28日,13號線金沙江路站-長壽路站[39]與16號線羅山路站-龍陽路站開通試營運[39]。
2015年12月19日,共有3條地鐵路線分段宣告通車。11號線羅山路站-康新公路站開通[40]。12號線曲阜路站-七莘路站開通[40]。13號線長壽路站-世博大道站開通,其中既有的世博段(馬當路站-世博大道站)營運恢復[40]。
2016年1月1日,崑山市軌道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接管11號線花橋段營運工作。4月26日,11號線康新公路站-迪士尼站開通[41]。
2017年12月30日,9號線楊高中路站-曹路站[42][43]與17號線虹橋火車站站-東方綠舟站開通試營運[42][43]。
2018年3月31日,浦江線沈杜公路站-匯臻路站開通[44]。12月30日,5號線東川路站-奉賢新城站[45]與13號線世博大道站-張江路站開通試營運[45]。
2020年8月25日,11號線陳翔公路站開通。12月26日,10號線二期新江灣城站-基隆路站開通。於同一日18號線一期南段航頭站-御橋站開通初期營運[46]。
2021年1月23日,15號線顧村公園站-紫竹高新區站開通初期營運(其中桂林路站因施工進度緩慢影響而暫緩開通)[47]。6月27日,未能隨15號線其餘車站一同開通的桂林路站正式啟用營運。12月30日,14號線封浜站-桂橋路站開通初期營運(其中龍居路站因出入口拆遷難題影響而暫緩開通)。於同一日18號線一期北段御橋站-長江南路站開通初期營運[48]。
2022年3月,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地鐵方面開始實施封站中止營運措施。2月14日中午12時起至7月3日,由於蘇州市發生本土疫情,上海地鐵暫停11號線崑山段(花橋站、光明路站、兆豐路站)的跨省營運[49]。3月23日至5月31日,對於疫情較為嚴重的嘉定江橋地區,暫停13號線金運路站、金沙江西路站和14號線封浜站、樂秀路站、臨洮路站、嘉怡路站營運服務[50]。由於上海整體疫情的進一步加重,為配合上海市疫情防控「鴛鴦封城」措施,上海地鐵亦採取「鴛鴦」營運模式,3月28日至31日,暫停上海黃浦江以東、以南範圍以內所有軌道交通車站營運[51]。4月1日,短暫恢復浦東部分路線營運[52]。4月2日至5月10日13時,恢復6和16號線營運,暫停所有浦西地區以及浦東、浦南地區部分軌道交通車站營運[53]。由於浦東新區疫情進一步惡化,上海地鐵對6號線五蓮路站、德平路站[54]、北洋涇路站[55]和16號線惠南站、惠南東站再一次實施封站中止營運措施。5月10日13時至21日,6號線和16號線全線實施封站中止營運,標誌着上海地鐵全網暫停營運[56]。
2022年5月22日,3號線、6號線、10號線和16號線恢復營運[57]。
2022年6月1日,上海軌道交通全網絡20條線均恢復基本運行,2號線(西西延伸段)徐涇東站、虹橋火車站站、虹橋2號航站樓站和11號線上海賽車場站暫停營運[58]。
2022年7月4日,2號線(西西延伸段)徐涇東站、虹橋火車站站、虹橋2號航站樓站和11號線崑山段花橋站、光明路站、兆豐路站恢復營運,上海地鐵全網其他所有車站均提供正常營運服務[59]。
2022年10月起,上海地鐵開始對舊車站加裝扶手電梯,並對閘機和站外無障礙坡道進行改造。[60]
2022年12月12日,11號線上海賽車場站恢復營運。
2023年6月24日,上海地鐵隨蘇州軌道交通11號線開通初期營運而實現和蘇州軌道交通通過蘇e行或Metro大都會進行無感轉乘。[61]
2024年9月28日,11號線康恆路站開通[62]。11月30日,17號線東方綠舟站-西岑站延伸段開通[11]。
路線
票務
乘坐方式
路線規劃及建設
車輛
技術
地鐵文化
便民服務
事故
爭議
安檢
路網圖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