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人(德語:die Deutschen),或德國人(德語:Deutsche),指的是居住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本地人或居民,擁有該國的公民權。在歷史上,德意志人可以更廣泛的指代所有以德語為母語的人,也可以指代任何擁有日耳曼-德意志認同的人[7][8]。
在目前的《德國憲法》中,明確將德國人和德意志人定義為是同一個意思,兩者都是「德國的全體公民」之意。在這個定義中,擁有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公民權的人才能算是德國人,即使他們不俱備德意志血緣,或者不會講德語;但是,說德語、有德意志認同,但不擁有德國國籍的人則不能算作是德國人。目前的德國人認同以屬地論為唯一的判斷依據[9]。在19世紀和20世紀的大部份時間裏,關於德國人的身分認同其實非常混亂,擁有共同語言、文化、血統和歷史的德意志人經常認為自己就是德國人[10]。到了今天,用語言或歷史已不再能用來判斷一個人是否為德國人,眾多說德語方言的外國人也被視為是和德國人無關的其他民族,這些民族對德意志這個國家沒有認同[11]。世界上德國人的總數約在1億到1.5億之間,在德國的德國人最便於統計,但在其它國家,由於歷史遺留下來的認同混亂而沒法作一個精確統計[11]。
德國人的祖先——日耳曼人在公元前2000年就有,但德意志人作為一個明顯有自我認同的族群是10世紀才開始的,以「奧托一世改東法蘭克王國的國號成神聖羅馬帝國」為標誌。在神羅帝國中,以德語為母語的人數量最多,久而久之,他們所居住的地區就被叫做「德意志王國」。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裏,神羅成為歐洲表面上地位最高的國家,其人口也隨之大幅增長,在向東傳播天主教的過程中,神羅的居民用德語大量同化了波蘭人和波羅的人。不僅如此,神聖羅馬帝國雖然名為帝國,但實際上卻是個鬆散的邦聯,由多個小王國、公國、帝國自由市和主教轄區聯合而成,沒有一個邦國能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在宗教改革發生的16世紀,神羅內部的很多小邦國開始不信天主教,改信新教,導致神羅的統一性無法維持。這些小邦國在三十年宗教戰爭結束後共同簽訂了《西伐利亞條約》,取消了神羅內部所有的政府機構,只留下「神聖羅馬帝國」這個名字,雖然小邦國們在名義上還是神羅的屬國,但在事實層面上已經被《國際法》認可為主權獨立的國家了。
19世紀,神聖羅馬帝國正式解體滅亡,隨之而來的就是歐洲人的「民族主義心理覺醒」。普魯士王國於1871年合併了大部分說德語的小國,建立德意志帝國,讓德國人第一次擁有一個純粹的單民族國家,然而在奧匈帝國裏也有相當一部份說德語的人自認是德國人;俄羅斯帝國的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境內也擁有大量的德國人移民。此時恰逢移民潮,大量來自德奧俄帝國的德語居民開始在新大陸國家長期居住,尤其以美國、加拿大和巴西,並在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建立了移民社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和德意志帝國被瓜分,導致許多德意志人成為了新獨立出來的國家中的少數民族。阿道夫·希特拉趁機對德國人說明種族滅絕的重要性,成為納粹德國的獨裁者。他完全統一了德國和奧地利,並發動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大屠殺。德國在二戰戰敗後再次被瓜分,德國分裂為西德和東德,數百萬德國人被東歐驅逐至西德。為了警惕大屠殺的悲劇(Erinnerungskultur),「去種族主義」成為了西德國民教育中的必學內容,此後種族就不能是判斷一個人是否為德國人的依據,而國籍則取而代之。1990年,西東德重新統一成現代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國人從此有了明確的「唯一祖國」。2010年後,眾多來自土耳其、北非和中東的伊斯蘭教移民讓德國逐漸變為多民族國家,這些移民的後代也受到德國社會的接納,迅速被同化為對德國俱有認同的國民。
由於德國在歷史上長期分裂,除二戰外,也從沒對內部人民施加過「強制融合」的政策,加上德國人本身亦是由多個日耳曼民族的分支混血而成的,因此今日德國的包容性才會如此巨大。目前,德國的各個地區依然保有強烈的地方主義,聯邦德國政府也不實行中央集權制,而是堅定的採用地方分權制。德意志民族最有成就的領域包括哲學、文學、音樂、心理學和工業,歷代的德國政權都能為人才塑造出一個自由發揮的環境,所以促成人類科學進步的德國人才會如此之多。
定義
指的是對和德國有關係的人的一種曖昧不明的文化分類,此詞彙在歷史中有多重含義,例如:
- 擁有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籍的人,也是「德意志人」目前最主要的定義,大量已經移民到德國的土耳其裔、伊斯蘭裔的德國國籍的人也能被算作此類。
- 以大德意志為國家認同的人,包括奧地利人、法國的阿爾薩斯人和丹麥南部的德意志人,這個含義在二戰前非常流行,但二戰後,除了德國自己之外,其餘地區均通過義務教育而產生了不同於德意志的民族認同。
- 以德語為第一母語的人,包括奧地利人、瑞士人和盧森堡人,瑞盧兩國雖然一直都以德語為自己的官方語言,但在歷史中早已形成了完全獨立於德國的國家認同,故在國家的獨立性上沒有爭議。
- 德意志裔人,例如美國、加拿大、澳洲等白人移民國家中的德裔人士,他們可能在認同上和德國已經沒有關係、也不會說德語,但是他們的生活習俗依然和德意志文化有關。
- 祖先有幾代人生活在德國,或是曾經居住在德國的版圖之上的人,例如如今波蘭A的居民。
族名
漢語(以及其他東亞語言)對德國和德國人的稱呼直接來自德語「德意志」(德語:Deutsche),其源自高地德語diutisc,意思是「種族」或「與人民相關」至少從8世紀開始,這個詞語就被用於中歐講西日耳曼語的人,此後至少一些生活在神聖羅馬帝國內的人開始出現獨特的日耳曼民族身份。
而英文的稱呼Germans源自日耳曼民族名(拉丁語:Germani),古時用於日耳曼人。在英語中,「Germans」一詞也可適用於任何德國公民、居民、僑民,或有德國血統的人,以及日耳曼民族的成員,不管他們是否是德國人。
歷史
羅馬將軍兼政治家朱利葉斯·凱撒征服日耳曼及高盧以及他留下的《高盧戰記》提供了關於生活在現在德國境內的人民的第一個信息。羅馬時期,高盧包括萊茵河以西現在德國的部分地區。他特別指出了未來可能來自萊茵河東部落的潛在威脅。在凱撒的繼任者的領導下,羅馬人開始征服和控制萊茵河和易北河之間的整個地區,幾個世紀後,這些地區構成了中世紀德國的核心,許多德國中世紀重鎮,如科隆、特里爾、維也納、薩爾茨堡都在此時被建立。公元9年,阿米尼烏斯領導的地方聯盟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取得勝利,大大挫敗了羅馬人長久統治日耳曼地區的願望。公元1世紀的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亞誌》中詳細描述了早期日耳曼人。在這個時候,日耳曼人分裂成大量的部落,他們經常與羅馬帝國和其他部落發生衝突。他將他們描述為一個多元化的群體,統治著比德國大得多的地區,向東延伸至維斯瓦河,向北延伸至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在凱撒入侵時,中歐的大部分地區分佈着凱爾特人,然而至少從公元前2世紀開始,與這些民族相關的日耳曼語開始接近萊茵河地區。由此產生的更接近羅馬人的人口狀況可能是凱爾特人和日耳曼人的同化。學者們普遍認為,早在公元前500年就存在日耳曼語使用者是可能的。這些日耳曼語族被認為是從賈斯托夫文化的方向向萊茵河傳播的,賈斯托夫文化是一種受凱爾特人影響的文化,存在於易北河附近地區的前羅馬鐵器時代。定義日耳曼語系的第一個日耳曼語輔音轉換很可能發生在這一時期。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更早的北歐青銅時代也顯示出與賈斯托夫文化有明確的人口和物質連續性。但尚不清楚這些是否表明種族連續性。
公元395年,東西羅馬帝國分裂。在隨後的一個世紀裏,西羅馬帝國被持續的蠻族入侵沖垮以至於解體,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起了數個蠻族王國,例如:
- 高盧-法蘭克王國-今法國
- 希斯帕尼亞-西哥特王國-今西班牙
- 山南高盧-倫巴第王國-今北意大利
- 意大利-東哥特王國-今意大利
- 阿非利加-汪達爾王國-今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
- 山北高盧-勃艮第王國-今勃艮第地區
而德國本土仍然處於部落為政的分裂時期,被例如法蘭克人、弗里斯蘭人、撒克遜人、圖林根人、阿勒曼尼人和巴伐利人的部落分治。該地區根據這些種族名稱被劃分為長期的分裂或部落公國,在西方法蘭克人的統治下,克洛維一世在5世紀建立了對高盧羅馬後裔和法蘭克人的控制,並開始了征服萊茵河以東人民的新進程。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裏,法蘭克人的力量顯著增長,並將勢力擴展到了德國東南部。
到公元9世紀初,歐洲大部分地區已在法蘭克領袖查理曼大帝的統治下統一起來,他將法蘭克帝國向多個方向擴張,包括在萊茵河以東征服了薩克森人和弗里斯蘭人,從而建立了加洛林帝國。查理曼於800年被教皇利奧一世加冕為皇帝。814年,查理曼大帝兒子虔誠路易繼位,帝國隨即陷入內戰。國家在凡爾登條約(843年)中被瓜分為了西法蘭克、中法蘭克和東法蘭克三國,由此奠定了現代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的雛形。從捕鳥者亨利開始,非加羅林家族的成員開始了統治德意志王國的進程,在他的兒子奧託一世的統治下,德意志人阻擋着了馬扎爾人的襲擾,同時延續了和羅馬教廷合作的傳統,通常意義上的神聖羅馬帝國由奧託962年的加冕開始。
神聖羅馬帝國這個鬆散架構的帝國除了德意志王國外,還有以前獨立的意大利王國、勃艮第王國和洛泰林吉亞王國(這是一個舊羅馬和法蘭克地區,其中包含一些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德國城市,包括亞琛、科隆和特里爾)。齊整的日耳曼王國則由諸個部落公國構成,如巴伐利亞、弗蘭肯、士瓦本和薩克森。德意志國王由貴族家族成員選舉產生,他們經常試圖讓弱小的國王當選,以維護自己的獨立性。這阻止了德國人的早期統一。
騎士貴族統治著中世紀封建的德國社會,而大多數德國人口都是農民,幾乎沒有政治權利。教會在中世紀的德國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並與貴族爭奪權力。11至13世紀期間,德國人積極參加了五次十字軍東征以「解放」聖地,條頓騎士團便在此時誕生。從王國成立之初,其王朝也參與了向東推進到斯拉夫語地區的行動。在北部的薩克森東部邊境,易北河以東的波拉比亞斯拉夫人在幾代人經常殘酷的衝突中被征服。這些地區成為了現代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上的城市如柏林、波茨坦、德累斯頓、呂貝克、但澤、科爾貝格、布雷斯勞等。德國人口也從11世紀開始向東遷移,隨着時間的推移,斯拉夫和德語人口被同化,這意味着許多現代德國人都有大量的斯拉夫血統。從12世紀開始,許多德國人作為商人和工匠定居在波蘭地區,他們在格但斯克等許多城市中心的人口中佔了很大比例。在13世紀,條頓騎士團開始征服古普魯士人,並建立了最終成為強大的德意志普魯士國家。
再往南,波希米亞和匈牙利發展成為擁有自己非德語精英的王國。奧地利在多瑙河中游的邊疆區在11世紀停止向東向匈牙利擴張。在奧託卡二世統治下,波西米亞成為帝國內的一個王國,甚至設法控制了德語區的奧地利。然而在13世紀後期,哈布斯堡王朝的魯道夫一世當選皇位,他得以為自己的家族獲得了奧地利公國,由此開啟了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神羅、爭雄歐洲的歷史。然而神聖羅馬帝國此時仍然很弱,到中世紀晚期,洛泰林吉亞和勃艮第/阿爾勒的大部分地區都處於法國王朝瓦盧瓦-勃艮第王朝和瓦盧瓦-安茹王朝的控制之下。而意大利、瑞士和薩沃伊也不再受帝國有效掌控。
隨着貿易增加,藝術和手工藝專業化。在中世紀晚期,德國經濟在城市中心的影響下發展,城市規模和財富增加,並形成強大的聯盟,如漢薩同盟和士瓦本同盟,以保護他們的利益,通常是通過支持德國國王在他們與貴族的鬥爭中。這些城市聯盟對德國商業和銀行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哈布斯堡家族在近代早期成功地保持了對神聖羅馬帝國寶座的控制。雖然帝國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持續將權力分散,但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核心領土之外的個人權力卻在增加。查理五世親自繼承了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王國、富裕的低地地區、卡斯蒂利亞、阿拉貢、西西里、那不勒斯和撒丁王國以及米蘭公國的控制權,這使哈布斯堡君主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多語言帝國以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然而在他死後,奧地利和西班牙哈布斯堡分家,低地國家歸屬西班牙王冠,由此脫離了日耳曼地區。
德國發明家約翰內斯·古騰堡引入印刷術,這促進了對信仰和理性的新理解。數十年後,德國修道士馬丁·路德在天主教會內部推動改革,由此誕生了新教。宗教分裂是三十年戰爭的主要原因,這場衝突撕裂了神聖羅馬帝國及其鄰國,導致數百萬德國人死亡。1648年簽訂的結束戰爭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條款包括大幅削減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中央權力。在霍亨索倫王朝統治下的新教普魯士成為戰後出現的最強大的德意志國家之一。
經過幾個世紀的政治分裂,德意志統一願望在18世紀開始出現。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神聖羅馬帝國在大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中風雨飄搖、持續衰落,直到在1806年被拿破崙徹底解散。在中歐地區,拿破崙戰爭引發了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巨大變革,並催化了德國人的民族覺醒意願。到18世紀後期,約翰·戈特弗里德·赫爾德等德國知識分子闡明了植根於語言的德國身份的概念,這一概念幫助激發了德國民族主義運動,該運動試圖將德國人統一為一個民族國家。最終,共同的血統、文化和語言(儘管不是宗教)定義了德國民族主義。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大部分德意志邦國鬆散地統一在德意志邦聯之下,普魯士和奧地利成為了邦聯內的兩大強國,他們的鬥爭成為了19世紀德國的主基調。
整個19世紀,普魯士的實力不斷增強。1848年,德國革命者成立了法蘭克福臨時議會,企圖推舉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為德意志皇帝,但被其拒絕。普魯士人提議建立德意志各邦的埃爾福特聯盟,但這一努力被奧地利人通過奧爾米茨條約(1850年)破壞,由此重建了德意志邦聯。作為回應,普魯士尋求利用關稅同盟來增強其在德意志各邦中的權力。在奧托·馮·俾斯麥和普魯士戰爭部的將領的領導下,普魯士贏得了普丹、普奧兩次戰爭的勝利,隨後建立了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普魯士聯軍在普法戰爭中擊敗了法蘭西第二帝國,吞併了德語區的阿爾薩斯-洛林,同年1月,普魯士國王在凡爾賽宮鏡廳加冕稱帝,由此建立起了第一個統一的德意志人國家。
在統一後的幾年裏,德國社會被許多進程徹底改變,包括工業化、理性化、世俗化和資本主義的興起。德國實力迅速增強,並建立了許多海外殖民地。在此期間,德國人口大幅增長,許多人移民到其他國家(主要是南北美),促進了德國僑民的增長。列強之間對殖民地的爭奪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組成了同盟國,這個同盟最終被打敗,三大帝國無一倖存。根據凡爾賽條約的條款,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同時解體和瓜分,導致數百萬德國人成為其他國家的少數民族。德國境內的君主,包括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被廢除,威瑪共和國建立。奧匈帝解體後,奧地利的德意志人宣佈成立德奧共和國,並尋求併入德國,但這被戰勝國通過《凡爾賽條約》和《聖日耳曼條約》所禁止。
許多德國人認為以凡爾賽為奇恥大辱,獨裁和反猶太主義意識形態持續醞釀。1929年的大蕭條都促成了阿道夫希特拉和納粹的崛起,後者在1933年上台,建立了極權主義的第三帝國,其意識形態的核心即是德意志人的民族主義和優越主義。在1938-40年,德意志第三帝國將中東歐的德語區逐步併入本土,建立起了實際意義上的「大德意志」。然而在其征服歐洲的過程中,600萬猶太人被殺害。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大範圍破壞,數千萬士兵和平民喪生,而德國則四分五裂,東部領土全部喪失。大約1200萬德國人不得不逃離或被驅逐出東歐。德國的聲譽和身份也受到了重大損害,民族主義遠不如以前。
德國的西德和東德成為冷戰的焦點,但在1990年重新統一。儘管有人擔心重新統一的德國可能會恢復民族主義政治,但該國如今被廣泛認為是「歐洲中心的穩定成員」和「民主一體化的推動者」。
認同
德語是大多數德國人的母語。它是德國民族認同的關鍵標誌。德語是一種西日耳曼語言,與弗里斯蘭語(特別是北弗里斯蘭語和薩特蘭弗里斯語)、盧森堡語、英語、荷蘭語和低地德語密切相關。現代標準德語以高地德語和中部德語為基礎,是大多數德國人的第一或第二語言,在伏爾加德意志人尤其如此。
文化
德國人的特點是地域多樣性,這使得識別單一的德國文化變得非常困難。幾個世紀以來,藝術和科學一直是德國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啟蒙時代和浪漫時代見證了德國文化的繁榮的騰飛。這一時期對藝術和科學做出重大貢獻的德國人包括作家歌德、席勒、赫爾德、荷爾德林、海涅、諾瓦利斯和格林兄弟、哲學家康德、黑格爾、叔本華;建築師申克爾;畫家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以及作曲家巴赫、貝多芬、莫札特、海頓、舒伯特、史特勞斯和瓦格納。
流行的德國菜包括黑麵包和燉菜。與其他歐洲民族相比,德國人飲酒量大,尤其是啤酒。肥胖在德國人中相對普遍。狂歡節是德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德國南部。德國的一個重要節日是慕尼黑啤酒節。
越來越多的德國人成為基督徒。大約三分之一是羅馬天主教徒,而三分之一信奉新教。另外三分之一不信奉任何宗教(主要分佈在前東德地區)。許多德國人慶祝聖誕節和復活節等基督教節日。穆斯林的人數正在增長。紀念大屠殺是德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分佈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截止2022年9月30日,德國人口為84,270,625人,其中72,569,978為德意志人,德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德意志人國家,也是德意志語言、文化和影響力的主要源地。
18世紀和19世紀的部分時期,普魯士和奧地利爭奪神聖羅馬帝國內部霸權的衝突愈演愈烈。1806年,隨着眾多德國小邦加入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創建的萊茵邦聯,最後一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退位,神聖羅馬帝國解體。1813年夏,奧地利加入反法同盟後和俄羅斯、普魯士一同對抗拿破崙,並在萊比錫附近的民族之戰中擊敗拿破崙皇帝,導致了拿破崙帝國的覆滅,同時為德意志邦聯的成立奠定了基石。在1848年革命期間,當建立一個德意志民族國家似乎成為可能時,就是否可以與奧地利一起找到大德意志解決方案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哈布斯堡帝國還包括許多德意志人僅佔少數的地區,例如波希米亞和匈牙利,將其包含在內將與國家解決方案相矛盾。德國問題最終在三次王朝戰爭中得到解決,建立了北德意志邦聯,然後推動了一個沒有奧地利的普魯士主導的德意志帝國的解決方案。儘管如此,由於同種同文,德(普)-奧之間的同盟政治聯繫以及友好鄰國之間常見的文化聯繫仍然存在。
1918年奧匈帝國崩潰後,帝國的奧地利部分根據民族自決原則建立了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對於這種被剝奪了匈牙利農業區和波西米亞工業區的「殘餘國家」能否獨立存在,存在着很多懷疑。然而由於聖日耳曼條約的限制,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無法與德國合併。1919年,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的名稱也被禁止,並改為「奧地利共和國」。
奧地利法西斯國家時期(1933年至1938年,從議會的廢除和聯邦總理恩格爾伯特·多爾弗斯民主結構的廢除開始),奧地利人對自己的民族身份只有一種基本的感覺,他們覺得自己是奧地利人,但只是模糊地將自己與德國人區分開來。作為聯邦總理庫爾特·許士尼格迫於德國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就奧地利是否應該成為德國的一部分舉行全民公決,甚至想到藉助此前一直受迫害的社民黨的支持,德國領導層要求最後通牒取消公投。公投最終以壓倒性的多數同意和德國合併。1938年3月13日德奧的統一受到無數人的歡迎,也有人不得不逃離或被捕。包括許士尼格在內的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和祖國陣線的許多成員被送往集中營。隨後發生的事件,即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納粹獨裁統治,導致人們更加渴望回歸奧地利民族國家。許多奧地利人作為抵抗納粹政權的戰士積極參與爭取自由的活動。
奧地利解放和奧地利共和國重建後,1945年7月10日,《奧地利公民身份過渡法》允許奧地利公民從被德國吞併的地位中脫離,集體放棄德國國家。在第二共和國成功歷史的加持下,與德國人的界限也變得明確。除了國家社會主義的歷史之外,奧地利自稱為「國家社會主義的第一個受害者」,希望與佔領國有更好的和平條件。奧地利強調其在國家社會主義政權下遭受苦難,例如利奧波德·菲格爾和阿道夫·沙爾夫等政治家遭受迫害和轉移。1955年,一個獨立的、中立的奧地利被確立。奧地利人今天幾乎一致地描述自己於德國的的差異(例如儘管通用語言為德語巴伐利亞方言,然而仍可以識別出語法、風格,尤其是方言的差異)。在如今的奧地利共和國,政府對說德語、斯洛文尼亞語、羅姆語、斯洛伐克語、匈牙利語和克羅地亞語的奧地利公民進行了區分,並相應地規定了官方少數民族語言。
瑞士的國土包括與鄰國接壤的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羅曼文化和語言區,以及主要信仰天主教和新教的州。一方面,瑞士的土著族群試圖保持各自的身份,但另一方面,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已經形成了跨族群的共同歸屬感和維護共同國家的堅定意志。沒有分裂主義的努力,所以人們也稱他們的社區為意志的國家。瑞士德語主要由講德語的瑞士人使用,在瑞士德語區使用的阿勒曼尼方言的統稱,是瑞士社區和家園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日常語言使用。瑞士高地德語在日常生活中幾乎不被使用,主要用於與不說瑞士德語的人交流或相互交流,例如B.與意大利瑞士羅曼蒂的居民或外國人或移居這裏的人在一起。
1500年左右,瑞士人在他們自己和其他人眼中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在當代意義上是德意志人。因此,伯爾尼編年史家迪博爾德·席林(Diebold Schilling)用短語「同盟者和所有講德語的人」(德語:gemeinen Eidgnossen und aller Tütschen nacion)將瑞士人定義為更大組織的一部分。因此「民族」(nacion)一詞在其中世紀語境中必須主要翻譯為語言社區而不是民族社區。「瑞士人」這個民族名最初並不是一個民族的名字,而是一個共同體組織
瑞士人與德國的分離、關於德國的想法,或者瑞士與德意志民族之間不斷變化的關係,很難被歸結為劃時代的日期。相反它是一個長達數百年的過程,其中可以區分四個階段:直到1550年左右在帝國協會框架內形成赫爾維提卡國家(德語:natio Helvetica);從大約1550年到大約1650年,舊瑞士聯邦與神聖羅馬帝國之間關係的法律矛盾;瑞士主權在1650年至1750年左右的世紀中得到正式確立;最後在1700年,瑞士文化民族的形成。瑞士的國家建設的過程瑞士比德國起步更早,這一點也為同時代人所注意。德國政治學家弗里德里希·卡爾·馮·莫塞爾在其1766年出版的《德國民族精神》一書中聲稱,與瑞士人相比,德國人缺乏民族意識。在威廉時代和納粹政權期間,瑞士人比以前更遠離德國人。
列支敦士登公國是德語區唯一以德語為官方語言和學校語言的國家。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列支敦士登於1806年獨立,19世紀為德意志邦聯成員。從1852年到1919年,列支敦士登通過海關條約與奧地利建立了經濟聯繫。然而在哈布斯堡君主國解體後,它越來越倒向於瑞士(根據1923年海關條約)。國歌的例子表明,儘管列支敦士登的德意志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受到質疑,但其受到同時代人的大力捍衛。創作於19世紀中葉的國歌《在年輕的萊茵河上》,在1895年前後已廣為流傳,最晚於1920年成為正式國歌。歌詞將萊茵河指定為「德意志的」,甚至明確提及德國(「德意志祖國這個親愛的家園」)顯然在19世紀並沒有引起冒犯。遲至1916年,列支敦士登的民族詩可以包含德意志萊茵河,詩人可以將自己描述為「德國人」。從1930年代開始,德國人甚至具有國家社會主義思想的列支敦士登人之間有時會發生激烈爭論,列支敦士登的民族愛國者也傳下了國歌的文字。忠於國家的團體使用「淨化」文本來將自己與國家社會主義者和德意志帝國區分開來。儘管在戰爭結束後不久再次嘗試改革,但直到1963年,列支敦士登議會才宣佈一個沒有德意志一詞、略有不同的文本作為國歌。
德語是比利時的三種官方語言之一,在該國東部作為母語使用,主要分佈在歐本州和聖維特州。德語在德語區享有官方地位,該區包括1920年以前屬於德國的東比利時部分,但馬爾梅迪和韋姆(馬爾梅迪州)除外),那裏的大部分法語甚至在併入比利時之前就已被使用。此外,比利時還有一些地方在1920年(舊比利時)之前講德語。他們不在比利時的德語區,唯一的官方語言和教學語言是法語。
1919年,根據《聖日耳曼條約》,奧地利不得不割讓南蒂羅爾給意大利。從1922年開始,法西斯意大利壓制非意大利人口、打壓他們的語言和文化,並奉行嚴格的意大利化政策。第三帝國兼併奧地利導致希特拉和墨索里尼達成協議。1939年10月,南蒂羅爾人的德意志人可以選擇回歸德國,或留在意大利,但是放棄他們的德語名字,改用拉丁名字和姓氏。儘管86%投票贊成重新安置(僅男性有投票權),但實際上只有72,000人進行了移民。他們中的許多人後來返回了南蒂羅爾。
1946年,南蒂羅爾正式獲得自治權,但直到1972年第二個自治法令才得到全面實施。在經歷了1950年代的低谷之後,現在大約69%的人口屬於德語群體。根據官方說法,複雜而差異化的法律體系、職位輪換、委員會中的平等代表以及所有三種語言群體的比例代表保證了德語、意大利語和拉丁語的和平共處。根據博岑-南蒂羅爾自治省統計局的一項調查,在2014年,80.7%的南蒂羅爾德語群體將自身的「領土、種族和民族歸屬」表述為「南蒂羅爾人」,排在第二位的是「歐洲」,佔18.4%,此外9.3%的人稱自己為「意大利人」,4.0%的人稱自己為「德意志人」。
波羅的德意志人指波羅的海東岸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德意志人居民。儘管波羅的海的德意志人占人口少數,但從12世紀到20世紀初,波羅的海的德意志人組成了波羅的騎士團並控制着這兩地的政治、經濟、教育和文化。自從12世紀初拉丁語在波羅的海東岸地區衰落,德語迅速取而代之,成為一切正式文件的官方語言,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所有城鎮村莊,一律採用德文名字,為時達數百年之久直到19世紀90年代。
數百年來波羅的海的德意志人是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地主,他們是這地區的實際統治階層。政治上他們在1710年之前只聽命於瑞典帝國,在1917年之前聽命於俄羅斯帝國。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本土原居民,大多數是居住在鄉村的農奴,不享有同等的權利。這種情況延續到1917年帝俄覆滅,1918年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脫離俄國獨立為止。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獨立後推行土地改革,剝奪波羅的海德意志人地主的土地。此後多數波羅的海的德國人成為愛沙尼亞國或拉脫維亞國的公民。
波羅的海德國人的歷史在1939年驟然告終,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的秘密附加協議書劃分出德蘇勢力範圍——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被納入蘇聯勢力範圍,希特拉將大批波羅的海德國人遷移到納粹德國在二戰中佔領的波蘭西部(時稱瓦爾特蘭帝國大區)。1944年蘇聯佔領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國,波羅的海德國人再也沒有返回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家園。
伏爾加德意志人是生活在俄羅斯的南部,伏爾加河流域的薩拉托夫(伏爾加河下游港口)周邊及其以南的德意志族人。他們最初響應普魯士出身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號召,遷徙到南俄羅斯進行屯墾。伏爾加德意志人保留了德意志的文化、語言、習俗以及宗教信仰。許多伏爾加德意志人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葉移居到美國、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其他一些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伏爾加德意志人被強制遷徙、驅逐至中亞,或關入集中營;20世紀後期,許多餘下的德意志族人也陸續移居回德國,現今仍有50餘萬伏爾加德意志人。
蘇台德德意志人也稱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德意志人,是曾經生活在波西米亞王國所屬的捷克地域上的德意志人,這一部分在一戰後併入了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在1945年之前,有超過三百萬德意志人居住在這一區域,約佔捷克斯洛伐克全國人口的23%以及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人口的29.5%。
從11世紀起,德意志人口不斷遷入神聖羅馬帝國的選侯國波希米亞王國。他們絕大多數居住在稱為蘇台德蘭的邊境地區,該地區以蘇台德山脈得名[12]。德意志人擴張的過程被稱為「Ostsiedlung」(東向殖民)。 「蘇台德德意志人」這個名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垮台,民族主義運動興起時出現的,當時該地區的德意志人希望和奧地利一起建立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並併入德國本土,但遭到了戰勝國的禁止。在慕尼黑協定簽署之後,的蘇台德地區了成為納粹德國的一部分,在此建立了蘇台德蘭帝國大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該地區講德語的人口,主要是羅馬天主教徒和少數新教徒,都被驅逐到德國和奧地利。蘇台德地區擁有化學工廠和褐煤礦以及紡織、瓷器和玻璃工廠,歷史上工業高度發達。波西米亞與巴伐利亞的邊界主要由德國人居住。上普法爾茨森林沿着巴伐利亞邊境延伸到波西米亞南部的農業區,是德國人的聚居區。更具特色的是德語方言島,這些城鎮由德國少數民族居住並被捷克人包圍。蘇台德德國人大多是羅馬天主教徒,這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數百年統治的遺產。
並非所有的德意志人都生活在與世隔絕和明確界定的地區。由於歷史原因,捷克人和德意志人在很多地方混居,捷克和德國雙重語言和法律轉換相當普遍。儘管如此,在 19 世紀下半葉,捷克人和德意志人開始建立各自獨立的文化、教育、政治和經濟機構,這使兩個群體彼此半隔離。這種分離形式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幾乎所有德意志人都被驅逐出境為止。
德意志人移居外西凡尼亞始於匈牙利王蓋薩二世(1141年-1162年)。德意志移住者的主要任務是防衛匈牙利王國東南部的國境地帶,殖民持續到13世紀末。雖然殖民者大多是神聖羅馬帝國西部的出身者,多說法蘭克語方言(通行於阿亨、科隆、特里爾周邊),但是薩克森出身的德意志人在匈牙利擔任大臣職、法官職,所以這些殖民者被統稱為「薩克森人」。外西凡尼亞德意志人巔峰時期(1930年)曾達到70萬人,在二戰以及冷戰後的民族遷徙中,這些德意志人絕大多數都遷回了德國和奧地利。
高加索德意志人是俄羅斯和蘇聯的德裔少數民族。他們主要在19世紀上半葉遷移到高加索地區,並在北高加索、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和卡爾斯地區(今土耳其東北部)定居。1941年,在約瑟夫·斯大林在蘇聯的人口轉移期間,他們中的大多數被驅逐到中亞和西伯利亞。在斯大林於1953年去世和赫魯曉夫解凍開始後,高加索地區的德國人被允許返回,但是很少有人這樣做,他們中的許多人在當地被同化。
德裔美國人是指祖先為德意志人、祖上有德意志血統[13]的美國公民。目前德裔美國人是美國人數最多的一個移民族群,約佔美國總人口的17%[14]。最早一批大規模德裔移民於1680年代抵達今日的紐約和賓夕法尼亞一帶。從那時起到今天,共有大約800萬德國移民來到美國。在19世紀時持續有大批的德國移民湧入,並在1840年到1900年間達到高潮。德裔移民成為人數最多的移民族群,超過了愛爾蘭和英格蘭[15]。這些移民中,有些是為了追求宗教或政治自由,有些則是為了尋找比歐洲更好的就業機會,有些人只是想在新大陸上開始新生活。
如今有總計超過5000萬的美國人確認他們的祖先是德國人。根據1990年的美國人口普查,約5800萬美國人聲稱他們擁有完全或者部分德國血統[16]。賓夕法尼亞州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語和德語同為官方語言[17]。由於兩次世界大戰敵對國的因素,許多德裔美國人被迫放棄了其德語認同,轉而融入了英語社會。許多名人都有德意志血統,如設計布魯克林大橋的工程師約翰·奧古斯塔·羅布林,以及建築師沃爾特·格羅佩斯留下有形的建築傑作。另一些生於德國的德裔美國人,例如瑪麗亞·格佩特-梅耶和沃納·馮·布勞恩則樹立了知識的豐碑;在體育界,貝比·魯斯,盧·格里克和霍納斯·瓦格納被公認為屬於歷史上最偉大的棒球選手之列[18];其他的例如著名的演員克拉克·蓋博[19][20]、帕里斯·希爾頓[21][22]、大衛·哈塞爾霍夫[23][24]、瑪琳·黛德麗[25][26]、多瑞絲·戴[27][28]、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29]、布魯斯·威利斯[30]、珊卓·布拉克[31]、愛德華·阿諾德[32]及克斯汀·鄧斯特[33]。有三位美國總統的父親是德國移民後裔: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家族最初的姓氏是Eisenhauer,並且母親家族也是來自德國/瑞士),赫伯特·胡佛(家族最初的姓氏是Huber)[34],和唐納德·川普(祖父為德國移民)。 而母親是德國移民後裔的總統是理查德·尼克遜[35]。
今天,儘管在許多大都市地區仍然有德裔美國人集中聚居,但大多數德裔美國人社區已經不再具有可確認的族群特徵,這些大都市中包括底特律、芝加哥、堪薩斯城、克利夫蘭、印第安納波利斯、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聖路易斯、辛辛那提、路易斯維爾、里士滿和密爾沃基。
德意志人在其他國家也有移民分佈,如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的布盧梅瑙和新漢堡周邊地區)、阿根廷(米西奧內斯、克雷斯波、科羅內爾蘇亞雷斯、巴里洛切、貝爾格拉諾將軍別墅)、智利、巴拉圭(瓦爾迪維亞、奧索爾諾、巴拉斯港和蒙特港周邊地區)和前德國殖民地納米比亞。
腳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